请欣赏温度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温度文章1:傍晚的风
文/猫Cheese
三月初,从温度之中感受不到季节的变换。
前一天晚上还在盖着的棉被,今早起来时已经被我踢到了一旁。
只是睡了一觉就从冬天过度到了春天。
——啊,昨天有这么热的来着吗?
揉着惺忪的头发,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个时节会起风,尤其是下午到傍晚之间的这段时间。
风不算大,像是调皮的小精灵在拽着衣服玩耍一样,将我的衣角微微吹起。
快速的走在从食堂回到宿舍的路上,思考着一些有的没的。
没有在意周围的一切,仅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似乎是这些小精灵的嬉闹有些过头了,径直朝我撞了过来,一阵猛烈的风迎面吹来。
我下意识的眯起了眼睛,放慢了脚步,躲开这阵突如其来的风的袭击。
风很快就减弱了,再次睁开眼时,几片叶子随风而落,仿佛在引导着我的视线。
顺着飘落树叶向上看去,浅橘色的太阳就在中间,那么的孤独,周围没有一片云彩。
天空像是一块画布,被人用放多了水水彩颜料随意的涂了几笔,各种颜色淡淡的混在了一起。
太阳那在傍晚减弱了的光,也不在让人感到那么刺眼。
明亮的阳光与面前的树剪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暗淡。
稍微往前走了几步,太阳被树影所遮挡,阳光从摇曳的剪影下透了出来。
微风拂过,让人感到舒心。
我停在了原地想好好的欣赏这副美丽的景色。
——真漂亮啊……
看着眼前的这份光景,我不由得发出了感叹。
时间暂时定格在了这一刻。
但是很快,天空开始流动,人群开始流动。
我也不得不继续向前,随着时间一同前进。
很快,我错过了树影,错过了太阳,错过了这阵让人感到舒心的风,错过了这副绘卷。
太阳明天还会升起落下,这个季节的风还会继续吹着。
但是此刻我所看到的景色,所感受到的心情,可能再也无法复制了吧。
温度文章2:寿山石的温度
文/梁星
渴望温暖,却存在冷漠;向往光明,却伴随阴影;期待信任,却时常怀疑……这世界竟让人心如此矛盾、慌张。面对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类还能否与其相互谅解、继续爱恋?
走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走进他的工作室和作品陈列间,在一尊尊寿山石雕作品身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比如苍鹰。在家园系列雕塑《守望》中,一只强壮凶悍的老鹰率先跃入眼帘,喙如刀锋、眼神犀利,与其对视竟有点儿不寒而栗。可视线下移,你会看到她身下两只出壳不久、嗷嗷待哺的雏鹰,幼小的生命瞬间让心柔软了下来。于是,你会理解那只苍鹰的锐利,不过是对鹰巢和后代捍卫的力量——守住家园并繁衍生息,是人类的本能,也是动物的本能。强者的身后,也许都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比如残荷。人们往往对“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胜景情有独钟,仿佛它们就应该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地示人。陈礼忠却将目光投向那些干枯却饱满的莲蓬、失去汁液却尽显风骨的筋脉。他用灰褐色的老岭石,在《残荷听雨》 《荷塘秋景》等作品中真实地呈现承受虫噬和风雨侵袭后的枯叶,以悲悯的情怀诠释了秋荷之美,并对那行将回归泥土的沉默和谦卑予以礼赞。
在被人类忽视的地方,自然界往往蕴藏生机。大师用辩证的哲思和纯熟的技艺塑造了秋荷深处的另一番生命景象:鸟儿在荷叶与水草的掩映下,或者是独立于荷梗,自在地捕鱼吃虫;或者有两只深情相望,互诉衷肠,这温馨的场面与秋的苍凉形成互补,似乎告诉人们:生命有消亡,也有轮回。面对季节的更替,唯有从容和珍惜;面对周遭的缺憾,唯有包容和释怀。
千百年来,寿山石以丰富的色彩、柔润的质地不断受人追捧,拥趸无数。它既能制玺伴帝王,也能刻印随墨客,还能够雕刻成各种摆件提升厅堂的富贵之气。发展至今,一方面造就了众多赖以谋生的能工巧匠,使得寿山石雕刻技艺得以代代传承、寿山石文化绵延不绝;另一方面也导致寿山石料被无序开采,濒临枯竭的残酷现状。
陈礼忠之所以早年就摆脱匠气、在同辈中脱颖而出,除了他的勤奋早慧与恩师冯久和的悉心指导,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从不满足于工作室里的雕琢,而是不断地在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与时代同频呼吸,在艺术生涯中承载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和忧患意识,从而在创作题材上推陈出新,在选用石材上也不拘一格。
2007年,陈礼忠远赴欧洲,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地,近距离地观察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那些举世闻名的雕塑,多用普通的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雕刻而成,这让他深受震撼,并积极地反思寿山石雕刻面临的问题:石料的稀缺使得价格居高不下,而寿山石雕刻艺术受限于昂贵的材料,观念若不改变,发展的瓶颈就永远无法突破。回国后,他更是极力主张“石无贵贱”“重艺轻材” ,并身体力行地以老岭石、夹板石、仙游石等普通的石材进行创作,甚至一些原先被同行丢弃的石料也被他“变废为宝” 。此时,他已经有了“点石成金”的自信,恢宏的构思得以游刃有余地发挥,作品不断呈现出大气象。从2012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志归完璞——陈礼忠寿山石雕艺术展”到201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文心点石——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 ,寿山石雕刻以令人惊喜的艺术风姿展现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他的创作主张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寿山石从业人员,为整个行业带来了鲜活的正能量。
在进入他的寿山石陈列室前,我以为那些冰冷的石头会增添福州冬天的寒意。可实际上,移步在这些作品之间,时时感觉春意盎然。我想,那是它们在讴歌生命、传递信念,是超越了视觉享受的精神高蹈,是大师用心血在冰冷的石头中注入了温度,让观者更加理解这世界的悲欢,也更加热爱这世界。
由是,有了在苍鹰、残荷面前的驻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温度文章3:母爱的温度
文/包秀兰
这一生中,母爱的温度,最让我刻骨铭心。
我出生那年,莫名其妙高烧到40℃,医生怀疑是化脓性脑膜炎。但通过穿刺检查,排除了这个可能,而高烧仍然不退,凭着经验,医生暗示母亲,我的生命可能会很短暂,可以选择放弃……
在怀里紧紧抱着我,母亲在想,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既然生了下来,就要对孩子负责。母亲当即把我抱回家,辞去了工作,一门心思地照顾我。母亲回讲着当年的那些往事,依然清晰如昨,“女儿得的是世界上罕见的脆骨症,这种患儿能活到14岁就已经是奇迹了,而我有一种感觉,女儿一定有希望的!”正是为了这个信念,母亲与我共同续写了生命的奇迹。
小时候,每到冬季,我的体温骤降,身体抽搐,母亲的心一下子就沉到脚底板。“抽搐严重时,母亲就给我加电褥子,还不停地加被子,一个不够就再加一个、二个、三个……被子盖了五六层。”每次想起往事,母亲的眼睛里总是噙着泪水。
到了夏天,气温回升,我的体温又开始升高了。无意中,母亲发现只要把我放在水里,我就不闹了。所以母亲就找来一个小盆,当我体温上来时,就把我放进水里。体温降下来了,再把我抱出来。由于我自小无汗腺,无痛感,对冷热没有感觉,所以,母亲无时无刻不“监控”着我的体温。
除了体温,最大的担心还是“脆骨症”。因为我的骨骼脆如玻璃,稍有不慎就会骨折。一天,我和小伙伴玩时,不巧被伙伴拽了一下,胳膊就掉了下来,当时以为是脱臼,去医院医生给我穿了铝板衣,胳膊算是固定住了,但半年后还没长好;一天,我自己玩球时,摔了一下就没再站起来,就这样不断地到医院重复治疗,每年至少住两三次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夏天,母亲把我放在大盆里降温,温度不退,母亲就把我放到水泥地上,再把冻在冰箱里的湿手巾放在我的背上降温。相比之下,冬天相对好过一点,我冻的直打哆嗦,母亲就一层一层地给我身上加被子,用手搓全身,直到热了为止。”
日复一日,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我一天天茁壮成长,结婚生子,健康平安,幸福快乐。虽然我的生命中经历了无数次“暴风骤雨”,但我却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这样一位默默为我奉献的母亲。
母爱的温度,一生相伴,永难忘却。
温度文章4:有种温度叫父母爱
文/鲁珉
母亲这几天在电话中一直在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连续几天都有雨,气温要降十几度,要及时加衣服,不能死板地说春捂秋冻。
放下电话不一会儿,又收到父亲的短信,还是说降温了要添加衣服。
每回我放下电话,眼前总是浮现母亲每天准时看天气预报的情形。有一年春节回家,母亲无意中说,你爸每天雷打不动要看的电视节目是天气预报。先是中央台的,再就是你们那个城市的。
我听了随口说道:“看我们那里做什么,太远,不准的。”
母亲听了后说:“哪是远近的问题啊,是你们在那个城市,看了心里有底。”父亲听后低声说:“还不是***让我看的!”我听了,鼻子一酸。原来父母亲关心的,不是天气变化,而是儿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我自己去学校。可一到下雨下雪天,母亲总是要送我到学校门口。放学的时候,远远地就可以看见母亲在校门口站着等我。走在雪地上,母亲总会用一件旧大衣,把我紧紧地裹在怀里,生怕我被冻着。
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装了电话,村里已经有那种摇把子电话了。可是我从来没有主动给父母亲打过电话,反而是母亲每到换季的时候,总是打电话来。电话里少不了要说,天气变化要注意添加衣服,一个人在外,要学会照顾好自己。
参加工作后,我给父亲买了部手机,每次回家,父亲总是拿出手机,让我教他发短信。我说:“老爸,你眼睛不好使了,打个电话不就行了么,电话费也要不了多少。”
母亲在旁边听后,笑着说:“还不是怕打扰你工作啊!短信好,想好了,写好了,再发给你。”每当天气变化的时候,总会接到电话收到短信。有时我也想给父亲回条短信:“我都这么大了,你们就不用操心了。”但这句短信始终没有发出去。
此刻,窗外还在下雨,气温比前天下降了十几度。心里想,远在家乡的父母,不知是不是又在担忧儿女?于是,我拿起手机,编写了一条短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才按下发送键:“爸妈,你们也要注意添加衣服,天气已经很凉了。”
不一会儿,就收到父亲回的短信:“我和***都很好。你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要照顾好自己。”
我早已过不惑之年,可我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个孩子,父母爱的温度总会温暖着我。
看着父亲的短信,泪水顿时盈满了我的眼眶。
温度文章5:生命的温度
文/李蔚兰
源于内心的召唤,我投身文学。纸在左,笔在右,生命在句子之间蜿蜒。这是美好的人生之旅。多年以来,我对散文情有独钟,散文创作已成了我灵魂栖息的一种方式。我把这种抒写当作一个擦拭心灵尘垢、显现生命本真的行为;当作良知与手艺的自然苏醒;当作心和心相互取暖的交流;当作精神或意志彼此增援的方式。这样的日子过得是很惬意的。
其实,我喜欢上散文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朱自清的一篇《荷塘月色》,让我对这位独步荷塘,带着淡淡愁绪的散文作家心生敬仰。后来读他的《春》《背影》,更被他充满灵性,清隽细腻的笔触折服。在先生的每一篇文字里,都闪耀着永恒的人性之光。他打开生活的每一扇门,让清风、明月、荷香透进自己的小舍,浸入大众的心扉。自那时起,我便一下子爱上了散文,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还有了文字以外的融合着自然与生命和谐的种种感悟与启迪。
再后来,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散文,才了解到,散文相对来说,是一种偏重心灵性情的文学样式。它的写实和任性而发的自由,那种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常常让我叹服不已。散文表面上很随意,但不妨它的严谨;散文内容上很宽松,但不悖它的哲理;散文情意深绵,但也不乏凛凛寒光、大气磅礴;散文篇幅短小,却能表现悠远的历史和世态的炎凉。它可以像诗歌一样直接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但不用讲究韵律;也可以如小说一样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和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又不用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它还可以同戏剧那样表现矛盾冲突,但又不求时间和空间的高度集中;还可以跟论文一样说理和议论,又无须运用抽象概念来进行推理和论证。
这个无拘无束的文体不正是切合我心灵的文学样式吗?是她给我提供了无限的文学空间。散文写作,在我看来,是在保持心灵自由状态下进行的写作,心灵的自由指的就是在写作时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和文字作一次真正的交流和接触。完全是随心所欲的,顺着思绪让文字奔跑。记得我在创作《文人的孤独》一文时正生病在家休假。身边堆满了屈原、司马迁、阮籍、陶渊明、李白、辛弃疾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漫不经心地阅读古人,一切仿佛在不经意之中积累着。人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只是孤独特别青睐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们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价值取向、心灵历程和人生追求给我直抵灵魂的震撼,直到出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顿悟——一曲孤独,万声叹息。文题应和着我的心声一起在那个多雨的季节里流淌。
内心的真实和感动,是散文的出发点。只有真正让自己感动的东西,写出来才可能感动别人。没有内蕴的感慨和赞叹难免失于苍白和空洞。在写作《父亲的嗜好》《来生我做大哥》《永不褪色的记忆》等这类亲情、友情的散文时,可以不让人看到人物的活动,却一定让人能感到有一颗鲜活的心在跳动;一件平凡的小事,一个不经意发现的场景,常常会牵动我感情的神经,让我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我喜欢以打动自己内心的细节,悄然、舒缓地打动读者。
一个写散文的人,我觉得是因为品尝到了某种人生的滋味。我写散文,每每是要做到灵魂在场的,有自我的血泪参与,有自己的心跳,精神的痛苦,以及人性的冲突与升华。那是一个无休止的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漫漫炼狱之路。
寂静之夜,橘色灯下,铺开纸张,生命的现在是令我兴奋的舞台,思想在纸上飞翔,杂乱是它的音符,另类是它的节奏。任思绪尽情驰骋,轻舞飞扬。任快乐萦绕心中,其乐无穷。徜徉于散文的世界里,犹如投入一次全身心的精神旅程,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烦躁,有的只是宁静,是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我学会了以一颗简单豁达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多了几分洒脱与坦然。生活是一幅画,快乐是一种心情,春望桃,夏看柳,秋观菊,冬赏梅,月圆是诗,月缺是画,散文这个文体很自然地嵌在我庸常的日子里,激活种种经验,赋予文学形式。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突然来临的感悟,一个瞬息即逝的心灵火花,都可以用它快速地记录下来。我时常听到人们感叹,文学正在边缘化,正在逐渐脱离这个社会。这也许是事实。但是,我并没有太多的伤感。对于我个人来说,情况恰恰颠倒过来:由于散文写作,文学与生活比任何时候都要接近。而我的思想更加敏感,我的内心世界已经通过文字面向更广阔的域界打开,其间,我看到了意象独特的画面,也触摸到了流动其中的时间。
初冬逼近,雁声正远,阳光也失去热情。但这个冬天很温暖。这源于文学给我的感觉,在我的脑海里,只要文学存在心里,就有一种抵御寒冷的力量。这个冬日,尽管冰冷凄清,但我们将不再寒冷。因为文学,它给了我们属于冬日的温暖。
温度文章6:爱的温度
文/覃光林
三八妇女节之前,儿子告诉我说英语学习班在星期六上午要开家长会,说是要搞一个关于三八妇女节的活动,要求妈妈们必须参加!本想趁周末收拾一下乱糟糟的家,心中有些不快,但还是应允下来,也许是亲子交流的好机会吧!
早已立春了,但天气还是乍暖还寒。这不星期六早上又飘起了雪花,由于没听天气预报,没有交代儿子穿羽绒服。问爱人早上送儿子学英语时穿的啥?他说:“小棉袄,让穿羽绒服说不冷。”想想离家近,学习是在小屋子里,不会冻感冒吧。家长会十点准时开始,赶紧走,迟到了孩子又该着急了。
老师简短的欢迎词之后,就开始了亲子活动:“摸手找妈妈”。老师蒙住孩子的眼睛站在中间,让孩子摸围成一个圆圈的妈妈们的手(手上不准戴戒指、手镯之类),每换一个孩子,妈妈站的顺序要被打乱。有的孩子找到了妈妈,有的孩子没有找到妈妈,找到的,兴奋地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没有找到的,脸上有些尴尬,有些羞涩,也很快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所有的妈妈们脸上都挂着笑……所有的孩子都拽着妈妈的手不丢。儿子也紧张地摸着妈妈的手,还问到:“妈妈你的手有什么特点呢?”“不知道,你摸摸看。”在妈妈看来,十几个妈妈的手都是一样的——勤俭持家、洗衣做饭、拉扯孩子长大!又都一点也不一样——有的纤细白嫩、有的粗糙有力、有的浑圆厚实。而我的手,儿子天天看着、用着,真不知道怎么告诉儿子它的特点!嗨,儿子想找到我,我也想让儿子找到,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靠心有灵犀吧!
老师终于叫到了儿子的名字,蒙上儿子的眼睛,我也赶快和别的妈妈们交换了站的位置。看儿子能否找出我,摸了一个又一个,儿子都果断地说:“不是!不是……”就剩下两个妈妈了,儿子摸到了我的手,我的心跳都加快了,只见儿子犹豫了几秒钟,然后坚定地说:“是!”妈妈们鼓掌,老师把蒙眼睛的布为儿子解开,儿子骄傲地扑进我的怀里。我问儿子:“怎么就找到了我?”“妈妈的手一贯比较凉,以前咱们拉手我总给你暖手来着。有一个妈妈的手也很凉,但凉的和你的不一样,我就判断出来了。”呵呵,我在想,这是爱的温度吧,爱的温度是所有妈妈们手的特点,有了爱的温度才有了这心有灵犀!
活动结束了,离家不远,我和儿子手牵着手走回家,儿子的小手就是挺热乎。爱的温度传递在我们母子之间……
温度文章7:文字的温度
文/王永清
秋高气爽,落叶飘飞,与朋友一起散步不觉感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仰望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这简单的14个字带着“建瓴走坂”的磅礴气势破空而来,直指人心,让人过目难忘,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一直以来,文字是我的最爱。简单的文字,经过巧妙的排列组合之后,就赋予了它不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色彩,或激扬,或低婉,或绚丽,或素雅,我感觉自己融进了文字里,不能自拔,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翩翩起舞或跌宕起伏。
秋阳杲杲,我喜欢在宁静的午后,靠在藤椅上,一杯茶冒着轻烟,一本书静静打开,阅读就像一朵温柔的云,和我和谐共处。行走在文字中,眼前是一幅优美的画,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淡泊,宁静,美丽……
累了,困了,伤了,文字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那一年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母亲有病,妻子下岗,我的工作也起色不大。心忧郁得像一块湿透的抹布,拧得出水来。我觉得我不应该如此消沉,何以遣怀,我想到了阅读,读书可以修德养性,也能让人变得睿智和坦荡。有时候岁月没有带走的忧伤,却能被干净的文字带走。
读《瓦尔登湖》,与梭罗一起,在舒缓纯净的文字中行走,体味那种随便、简单、自在的生活,心也变得安静,恬淡了,感觉有一种来自遥远时空的愉悦。读蒋勋的散文集《此时众生》,50篇一千多字的短文娓娓道来,那文字犹如看一幅画、读一首诗,听一首歌,让人心静,让人不禁心生喜悦。读张小娴的《那些为你无眠的夜晚》,每篇均配有精美插图,缠绵、温柔、细致而又感性,让我读出了小女人的情怀,小女孩的情思。让人哭着笑、笑着哭……
文章读得多了,后来试着向报社投稿,一位陕西的编辑,主动和我联系。他说我的文字质朴温润,并鼓励我一直写下去。初听他的话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像一个小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样开心。如今再看当时的文字,还是觉得幼稚粗糙不够精炼,但编辑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也在文字的温暖下走过那段泥泞的岁月。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渐渐的,我喜欢上了文字。文字是纯朴的,也是温暖平和的,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不是表现,而是浅浅的渗出,如泉水,涓涓细流,汩汩而出。文字与灵魂最近,让人不断学着放弃、放下,化解所有的心结。红尘滚滚,世事艰辛。总有一个人,总有一些事,让你无法忘怀。如果它不在一个人的灵魂里,就在一尘不染的文字里。
温度文章8:雪的温度
文/邹黎明
曾走在校园的路上,看着地上缱绻的金黄的梧桐落叶,心中不禁顿生一股诗意:这梧桐叶纷纷洒洒的落下,是不是为了腾出地方儿让雪栖息呢?然而,枝头的雪终是还未等到 便放假了。
在家听闻了下雪的日子,便不紧不慢的等待起来。
今年的雪终于如期而至。我迫不及待的跑进雪中,展开双臂,看雪落在我的手臂、落在我的肩膀、落在我目所能及和目所不及的一切地方,穿透进每一个即将空灵的微小世界。我满心欢喜的看着手掌上接来的几片雪花,看着它们化作极小的水珠、宛若笑脸。我好奇的看着天空,我不知道这灰暗暗的天空为何能诞下这样白生生的雪。我想认真地多看看雪,这样就能在没有雪的日子里,闭上眼让自己置身其中。也如此刻,我想写点什么,将雪像枫叶一样“夹”在书中,来年初雪未到的时候尚能翻开书看看。
我说,何处有雪何处便是我心中的圣地;我想,有雪的地方一定是天国。或许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着一点儿雪的情结。我们期待,我们盼望,我们欣喜若狂。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雪的情节?对我个人而言,我想并不仅仅是对于自然杰作的赞叹,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些人文的注解:雪有温度。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晚上睡觉时想到唐诗人当年苍山脚下的诗句,一幅画面不自觉的浮现眼前,或许和诗的主旨无关,但我却隐约中感受到了风雪中家作为一种皈依的温暖,风雪中有“家”的温度;记得宋词中也有一句与雪有关的诗句让我至今难忘,叫做“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白雪就像柳絮随风而起。多么美的比喻,多么富有意境,又是多么的恰到好处。记得是高中读来,时过几年却依然对这一句记忆犹新,雪中渗透着文学的温度;而记忆中,小时候的雪总是下的很大,我们会滚雪球,放鞭炮,在雪中可谓是不亦乐乎。小时候又有什么情感呢,踩在白花花的雪上、还总喜欢饶有兴趣地去踩别人没踩过的新鲜的雪,也不怕把雪踩得生疼。而那高高低低的小脚印中却多少藏匿着我们深深浅浅的童年,雪中有记忆的温度;影视剧中,雪景多是浪漫的镜头,男女主角会相约在初雪时见面,而我也憧憬着雪中的浪漫爱情,在我看来雪中还有爱情的温度……
雪不大,也最终会融化,或许只会留下雪泥鸿爪,又或许什么也留不下。雪会化作冰水顺势滑下,滴答滴答的节奏好似佛家摇转的佛经。或许,雪化作水的时候,也恰是它完成了一世的修行。
为什么喜欢雪,因为它带来一个晶莹空灵的世界,因为雪有温度。
林清玄说, “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其实,喜欢雪,更是因为我们的心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