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散文

请欣赏幸福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幸福散文1:幸福生活

文/徐筱珩

今天,我看完了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童年》。读后,令我感到沉重,使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我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也为他的正义感到自豪。

热爱生活的主人公阿廖沙四岁丧父后,由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那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他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了争夺家产而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达出来的贪婪和自私。幸好阿廖沙有了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了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故事的熏陶。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一岁时,阿廖沙的母亲也去世了,外祖父破产了,他无法再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自谋生,于是开始了在人间的悲惨遭遇。

其间,当我看到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时,不禁为阿廖沙感到幸运。在没有家庭温暖时,只有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敏感而又孤独的心。正是外祖母讲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浇灌了阿廖沙对民间文学的热爱,让他产生了对正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让他在痛苦中仍然坚持理想,不同流合污,还能及时劝告别人,这无疑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生活,爸爸妈妈从我一出生,就对我呵护有加,不厌其烦地教我牙牙学语,摔倒了教我如何爬起来接着走。和阿廖沙相比,我的童年是灿烂的,是丰富多彩的,是没有泪水的,是没有委屈而言的。既然这样,那我是不是应该比阿廖沙更坚持、更乐观呢?

这部书让我受益匪浅,到现在我才知道有多幸福,父母的疼爱,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陪伴,使我的童年充满快乐,让我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它还告诉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力,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成功。

幸福散文2:幸福的数学

文/徐宝天

幸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感受,是属于理念的范畴。按说与简单的数学挂不上钩。但换一种思维,幸福也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定量。在一次残、文友聚会时,就谈到了幸福的数字。

一盲友说,他只有五分之一的痛苦。我的五官中,只有眼睛一官失明,但我听觉、嗅觉比常人更灵敏,想象力更丰富。盲友的话充满了哲理。看看盲人阿炳拥有五分之一的痛苦,但他是幸福的。比谁看的更深更远更细更微,从而创作出了号称世界是大名曲之一的《二泉映月》世界知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称之为“只能跪着听的仙乐”!

一个尚未进入小康的文友说,他已经拥有三分之一的幸福。他说处于竞争状态的人中有一半在失眠,但他能倒头便睡。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的。他至少获得了生命中后三分之一的幸福。这位文友的话也不无道理!

一个幽默的朋友说,他也没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大幸福,但却有小数点后的幸福;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份过得去的收入;父母健在,豁达大度;妻子平平常常,但相夫教子,温柔和顺;儿子不是神童,但勤奋自觉……人生在世。切莫忽略了这小数点后的幸福。

三分之一的幸福、五分之四的幸福、小数点后的幸福,等等,组成幸福的数学。其实幸福是一道算术题;如果以你的过去为基数,一步一步的做加法,你就会觉得越来越幸福;如果你总是拿别人的优裕顺利和自己的清贫挫折做减法,就会“人比人,气死人”,最后得出个负数,也就是无尽的痛苦。在人生的路途上,应该学点儿幸福的数学。

幸福散文3:牵手的幸福

文/聂时珍

回一趟老家,忘不了抽空陪妻子到县城里逛逛。我不得不惊叹,小县城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人流,车流川流不息,小县城一片忙碌的景象。

早年的县城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现在的小县城也像城市一样,多处的红绿灯,指引着车辆安全出行行驶。尽管有电子警察引导,但这几年,小县城的车祸还是不断发生。特别是摩托车,电动车的大量上路行驶,造成了巨大的交通隐患。车祸悲剧不时上演,车祸的情景常常让人不忍卒睹。

妻子陪我过马路,特别是横过车流不息的马路时,她总是下意识地拉紧了我的手。就在她和我牵手的那一刻,我的内心瞬间涌起一股暖流,一种触动和震颤,我似乎感受到她对我的依靠,脑海里的安全意识,不由加重了几分。

其实,这些年,为了谋生糊口,我一个人在外面漂泊。妻子体弱多病,一直在家休息。我与妻子聚少离多,像年轻时那样牵手的日子几乎没有。年轻时,我们初恋的时光,也是羞涩的,朦胧的。在那些逝去往事里,总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在心底泛起涟漪。

初恋时的牵手像是一杯溢满了浓香的美酒,让人回味,让人沉醉。那年我二十岁,当年还未过门的妻子十七岁。我和未婚妻牵手跋涉在秋日的山路上,一路欣赏火焰一般的红叶,一路上有说有笑,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到达山顶,我们已是气喘吁吁,有点疲惫。我们选择了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来,未婚妻躺在我怀里,我握紧了她的手,看着她的脸庞,泛起了美丽的红晕。当两道目光相遇的时刻,两颗年轻渴望的心徜徉在微风中,静静地享受着美好时光。

结婚后,我和妻子牵手走过了甜蜜岁月。我们相聚,分离,在企盼中又重逢。生活反反复复地进行。就像人生不断地织梦,碎梦,起起伏伏中,但我们牵手走过,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日子清贫而实在。

时光是残忍的,当它把美好的往事带走,一去不回时,我们已不知不觉地步入了中年。青春不再,年华不再,美丽不再,唯有内心对幸福的追求和渴望永不改变,不变的是那一份情怀,理解和执着。

再一次牵手,握住妻子不再是小姑娘时那娇嫩的手掌时,从心底深处涌出的那分踏实感,责任感,依然保持着爱的清澈,保持着幸福的温度。

幸福散文4:幸福的真谛

文/张莹舒

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大家可能各持己见,答案五花八门,但在我心里,幸福是一种感动,一种满足。

夜深人静的晚上,我仍在埋头苦读,这时,妈妈送上一杯茶,目光里满是关怀,这,就是幸福;当我不幸受伤,痛苦不已时,妈妈似及时雨一样,为我轻轻贴上一片创口贴,这,也是幸福;在我高烧住院的时候,妈妈东奔西走,不眠不休地悉心照料我,自己却疲惫不堪,双眼布满血丝,这,更是幸福。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感动,它也是一种满足。

还记得第一次煮饭时,因为没有煮糊,得到了父母的夸奖,这令我满足;课堂上,我的发言又快又对,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这让我满足;大型考试,我得了100分,获得朋友们的祝贺和羡慕,这令我满足。看,当满足感浸润全身,幸福已在不经意间滑过你的指尖。

幸福是主观存在的。但是,水满则溢,过度贪图有害无益。当你抱怨生活不够美好时,殊不知那些远在山区的孩子们过得又是怎样的生活。在我看来,幸福就是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正如一首歌中唱的:“珍惜生活的每一点感动,就会觉得自己多么幸福……”

我想说:只要你热爱生活,就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散文5:咱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文/王晓宇

年终岁尾,很多人都喜欢盘点,盘点一下这一年的收成如何,盘点一下这一年的生活如何,喜怒哀乐,大事小情,都是人生账本里最经典的一笔,也许你的人生高潮迭起,也许你的人生平淡如水,但是不管怎样都是美好的日子,只要活着,只要健康平安快乐,就是幸福的。

隔壁邻居大爷,退休后迷上了微博,热衷于在微博上发帖或者看留言,偶然想起一句话,也会跑到微博上与大家交流,拍了一张精彩的照片也会发到微博上吸引眼球,隔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会去刷新一下,忙得不亦乐乎。

楼下新婚的小两口迷上了“微旅行”,不管是大假还是小假,只要休息,人就没有了踪影,去郊区的温泉小镇享受水疗,去爬山去滑雪,开车自驾游,吃农家菜,享受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以前,小两口经常吵架,迷上“微旅行”后,再也听不到吵架的声音了。

朋友的同事,家中有一个大龄剩女,我也见过,高学历,秀外慧中,可就是嫁不掉,她的老妈愁得头发都白了,唠唠叨叨地嘟囔:“早知道不读这么多书了,读书越多越嫁不掉。”前段时间,她终于鼓足勇气,参加了一档电视相亲节目,想不到被一个观众“盯上”了,成功牵手了一个优秀男人,她的老妈喜上眉梢,逢人就说:“幸好多念了几天书!”

咱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和幸福方式,也许还不算太富有,也许会抱怨物价长得太快,也许会抱怨马路上车太多人太挤,可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咱们幸福的指数,因为日子毕竟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毕竟一天比一天甜!

幸福散文6:吃饭的幸福

文/肖进

《汉书·郦食其传》里说,民以食为天。

早上起床,老婆已将早餐准备好,狼吞虎咽吃完,匆匆出门。不说谢谢,早已成习惯。

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电话铃声响起。我一看来电显示是老婆的号码,急忙深呼吸一下,然后问:“老婆啊,是问我想吃什么菜吗?你随便做,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吃。”电话那边一定心花怒放。

回到家,不用花时间等待,直接坐上饭桌。菜的变化很有规律,中午是炒土豆丝,那晚上就一定是炒土豆片;中午肉丝,晚上肉片;豆腐没有丝,中午切成三角形状,晚上切成长方形状。看着搞笑,吃着温馨。

晚上坐在电脑前玩上几个小时,然后假装说:“哎呀,听说久坐电脑前不利健康,我现在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那边老婆就会说:“你天天都这么说,直接说‘饿了’多省事……”嘴上说着,人已起身朝厨房走去。

幸福不是说你有钱天天到餐馆里吃饭,而是当你回家时,桌上已摆好热气腾腾的饭菜。

幸福散文7:适合自己,就是幸福

文/亦木

有同事问我:为什么不到分行机关工作?

也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开车上下班?

我笑着回答说,那都不适合我。

早上,我一路骑车,吸吮着清新的空气,迎着明媚的阳光,欣赏着宜人的风景,还能激发出写作的灵感,心情是舒畅的。既避免了开车拥堵的烦恼,也免去了两地奔波劳顿之苦。

晚上,远离都市的喧嚣纷扰,避开了尘世的名缰利锁。独守书斋,直至夜深人静。一股激扬奋进的正能量慢慢流淌进入我的血液,浸入我的骨髓。此时,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不用担心在饭局中不善言辞,更不必担心自己不胜酒力。

其实,生活就像开水,不论冷热,只要适合的温度;生活是口味,不论酸甜苦辣,只要适合的口感。生活是旋律,不论快慢,只要适合的听觉。生活是季节,不论春夏秋冬,只要适合的心情。不甘寂寞也好,甘于寂寞也罢,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幸福。

生活之苦,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从事了不适合的事情。即便吃饭也要适合,一些聪明的人只吃到半饱便停箸不食,大合养生之道。也有一些人,不切实际、不计后果,吃相凶恶,不吃到无法下咽不罢休。取舍无度,最终殃及了身体。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我们打倒,但真正打倒的是自己的心态。一辈子很短,不要给自己套上枷锁,不要为难自己。世界很大,个人很小,无需把一些事情做得件件圆满,样样无憾,也没必要在吃穿住用上,跟别人一比高低。

因癌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生前在日记中写道:在生死临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换什么豪车,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骑自行车也快乐。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人生诸事,莫要做到极致,才会回味悠长。我经常告诫自己,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实;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乐。想不开,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人生,何必负赘太多,想开、看开、放开。如此而己。

生活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其实不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言语,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定力,心不清净。总是攀比别人,给自己思维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

不羡慕别人的生活,不羡慕别人的辉煌,才会关注自己的目标,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与其效仿最精彩的别人,不如做最真实的自己,走好自己选择的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于事不执,于心不着,简单自然,尽心随缘。给自己一份淡然心绪,给自己一份宁静气魄。用自信的脚步,坚定自己的选择;用平静的心态,经营自己的生活,完成自己的事业。

幸福散文8:鱼和鸟的幸福

文/汪永丽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性格内向的我喜欢有依靠的感觉,一个人的生活会让我害怕。我对老公说:“穷点,苦点,我不怕,但请你不要留我一个人在家,就算是要饭,也请带上我。”

记得刚结婚的那一年,老公生病,我一下慌了。平时被老公宠着、爱着,衣食住行样样都安排好,我突然不知道生活该如何继续。有天半夜老公发烧,我咬咬牙,走出门外,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走夜路,两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顺着电筒的光亮,我一路小跑,买了药,又跑了回来。微凉的夜,我居然汗水湿透了衣背。

半月后,老公康复,感动得给了我一个深深的拥抱,说:“我就像一条游泳的鱼,任我怎么游,都游不出你爱的海洋。”这是老公第一次说他是鱼。他是那种性格外向很活泼的人,常说自己是鸟,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天空飞翔,才是他向往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加班很晚的他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很多认识的人,但没有一个人问他饿不饿。回到家,看到我饿着肚子等他回来一起吃饭,他感动得一塌糊涂。之后,他不出去玩了,有空就在家里陪我,即使我们各坐一边,我看电视,他看书,但我们之间却被一样东西捆在一起,那就是爱。

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两个看似不同世界的人,却可以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实,只要有爱,一切皆有可能。

幸福散文9:菜园里的幸福时光

文/一沁

其实,那不过是一小块地,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菜园子。可母亲说,离家不远又能种菜的地方,我们就叫它菜园子。于是,我们都跟着母亲把那一小片地叫做了菜园子。

母亲的菜园,在我们家房屋偏西北的方向,不远。菜园面积不大,四周也没有柴火竹条围着。菜园的后壁很高,前岸很陡,中间地段却异常平坦,特别像一组台阶。后来,母亲就在这台阶上,从青葱种到了佝偻,种掉了她整整三十年的春夏秋冬。

乡下的人们,都喜欢在房前或院后辟一块荒地,种上点瓜果蔬菜,就把它美其名曰:菜园。在我的印象里,大家都不会把整块的时间花在菜园子上,母亲也一样。下地回来得早了,就披着夕阳的嫁衣,悠闲着去侍弄她的菜园子。其实已经不早了,因为城里人都在看新闻联播了呢。可母亲这一辈人,总觉得还见亮就不算黑,能摸着路回家就行。

于是,城里人在广场跳完两支健身舞准备回家的时候,母亲才刚把灶里的火用烟灰盖住,将菜端上桌,开始吃晚饭。母亲觉得不早也不晚,一切都刚合适的样子。昏黄的白炽灯下,母亲的面容,显得特别的慈祥。

农村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的早些。树枝条上,悄悄地冒出了几点鹅黄嫩绿的东西,生机勃勃的。偶尔,三五成群的燕子倾斜而下,伴着细雨,寻觅那些伸出头来透气的虫儿。去年刚出生的小牛犊,也开始疯长。

母亲总是在春雨过后,突然想起她的菜园子来。某个黄昏的夕阳,拉长了母亲的影子,一直延伸到了她的菜园子里。

母亲把锄头用力地撂到一边,右手操起铁锹,动作娴熟而连贯,没有一丝迟疑。从前往后,母亲一锹一锹地翻地,认真得像个孩子。时而,翻出一条依然春困的蚯蚓,却被铁锹不小心斩成了几截。就像我们在不经意间,把日子过成了一条条的段子。走过了,只剩下偶尔的回首。

菜园虽小,却是母亲的乐园,她很知道知足常乐。夏天来的时候,菜园子里藏着各式各样的瓜果和蔬菜,就像母亲那些鲜为人知的快乐一样。吃完饭,我们就聚在一起看电视,母亲从来不看,但一直陪着我们。每次电视剧的片尾曲一响起,母亲就睁开眼,笑着说“完啦”?在我们眼里,母亲的这句话,才是所有电视剧的结局。我们习惯了这样随意的温馨。母亲伸了个惬意的懒腰,然后催我们去睡觉。那样的夜,梦都很甜。

每天,母亲提着父亲给她编的青竹菜篮,欢快地到菜园子里摘菜。顺着瓜藤,摸到叶子最密处,兴奋地举起几条鲜嫩的本地黄瓜,很像年轻时候的笑脸。母亲还种了一些杂交的豇豆,长势很好,苗尖都爬到了竹竿架子的顶端。母亲放下菜篮子,一跳一跳摘豇豆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一跳一跳去抢大人们手里的糖果。母亲挎上篮子,又突然转回身去,朝着角落的一小撮韭菜走去。那是我们的本地小韭菜,香味远远地就可以让你闻得到。母亲的幸福,也就那样肆意地蔓延开来。母亲一直都精心地照料这一撮小韭菜,十年如一日,只因为父亲喜欢拿来做佐料。

这一切,都好似一幅只有背景的风俗画。而所有的背景,都和母亲有关。年月过去了,我们也就自然地长大了,而母亲却老了。母亲的眼睛,一直都不大好。风吹吹,就直流泪。所以在所有的冬天里,父亲永远走在母亲前面。父亲是个专业而不职业的木匠,因为电锯的声音,把耳朵弄坏了。所以在所有的秋天里,母亲捡起一片片落叶,告诉父亲它们遗落的声音。那些画面,却从来都没有老。

春去春来,母亲还是扛着铁锹,去侍弄她的菜园子。母亲说,菜园子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又一个日暮时分,我背着行李包,回到了家。母亲花白的头发,被风吹乱了,打在脸上,遮住了岁月的沧桑。三十年风雨的冲刷,让母亲的菜园子,越发的贫瘠了。如母亲额头的那些沟壑一样,深深浅浅。母亲,在夕阳里,突然地,就老了。母亲佝偻着背,挎着父亲新编的竹篮,蹒跚地回家来了。我迎出去,接过母亲手里的菜篮。母亲的手,干枯得有点厉害。

微风很柔,吹得人心如止水。母亲指着这个菜,说是她喜欢的。摸着那个豆,说是父亲喜欢的。脸上始终荡漾着浅笑,映得整个季节熠熠生辉。母亲撂了一下额头的发丝,看着晒坪上的父亲,眼里是阳春三月里的暖意。

我们这一代人,有太多的寂寞,有太多的迷茫。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寂寞为什么迷茫。一切都信息化、自动化了。我们空虚地活在了电脑荧屏里,不知道对方,也不知道自己。

王小柔说,我不怕老,我只怕自己老得不够从容。而母亲和她的菜园子,在我们的空虚里渐变渐老了。而她,老得那么坚定,那么从容。

幸福散文10:青春如歌

文/杜永利

被一首歌打动,是一件幸福的事。越往后,这种幸福就越稀有,不是歌的问题,而是那颗心日渐沧桑,丧失了曾有的敏锐。

我们都有过柔软的内心。那时年少,花开正好,树荫下有人读着郭敬明的书暗自落泪,教室里有人偷传纸条,少年塞着耳机踏单车,明媚的笑在嘴角荡漾……一切都是干净的,一切尚未开始。

这是在初中,周杰伦和蔡依林红得发紫,他们垄断了每个人的复读机。少年偷换掉英语磁带,李雷和韩梅梅沉默了,双节棍与七十二变争着热闹。那时MP3还没有流行,复读机也很少,听歌很奢侈。

这时候我在街上搜寻到一盒盗版磁带,收录有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这是第一首打动我的流行歌曲。再提起,会有人嗤之以鼻,它太流行了,属于KTV必点曲目,以至于泛滥成灾。不妨回到起点,回到最美的初见。那一晚我在电路图里迷失方向,只好搁置一边,让磁带旋转,突然的温柔如三月之风,拂开遮眼迷雾,一阵暖由耳膜传入心房,让肺腑熨帖。这是不同于周杰伦与蔡依林的另一种风格,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校园民谣,它大多时候是柔暖的,即便痛苦,也是浅浅的、淡淡的。我一遍遍让磁带旋转,直到有一天它卡带,给自己打上死结。

到高中时有了MP3,我却不会下载歌曲。在同学那里听到好歌,赶紧记下名字,周末到手机店,一毛钱下载一首。那时的歌不会随便删,因为百听不厌。保存最多的还是校园民谣那一类,除了水木年华,又多了老狼、沈庆等。“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吉他轻轻拨动,好听的曲,优美的词,忧伤的心情。当我陶醉的时候,岁月悄然流逝,有些东西没变,有些东西悄悄地就不见了,男孩多了惆怅,看见心动的人会挨烫般跳开目光。

一次课间休息,同学让我听他的OPPO手机,那么好的音质,恰巧又是美到绝望的一首歌。我一连听了好几遍,直到上课铃响。那是朴树的《白桦林》,它将我带到了俄罗斯境内,白桦林里落满雪,相爱的人把名字刻在树上,最终却是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孤独终老……这是多么意外的发现,居然还有这样一位歌手。我赶快下载了他的其他歌曲,其中有《那些花儿》,这首歌唱出了所有青年人的疼。简简单单的吉他伴奏,轻若呢喃的声音,让每一个和它相遇的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单曲循环。它是启蒙,将青春岁月里的离别提前告知于我。

似乎就这样多了些许沧桑。很快到了高三,复习紧张,间隙我们在门前的大杨树下仰望天空。时常有风吹袭而过,树叶哗啦啦,像是在低语着什么。树缝之外天空深蓝,和大学一样神秘遥远。也喜欢躲在书堆后面唱歌,10分钟可以消解40分钟的困乏。这时候我遇见了许巍的歌,犹记得《旅行》从窗外飘过来的那个夜晚。歌声里究竟有怎样神秘的力量?它从校园未知的角落出发,一路撩拨,有多少人和许巍一起去了远方?他沧桑的音色,带着熄灭过后的荒芜,又一次让我深陷其中,这一种沦陷绝望又美好。

走进大学我有了自己的手机,陪我走过中学时代的那些歌,都移居到内存卡。在宿舍我喜欢和老大飙歌。老大喜欢自编歌曲,能从《两只蝴蝶》跑到《MYLOVE》,再跑到《甜蜜蜜》,而毫无违和感,我甘拜下风。这时候的歌曲太丰富了,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但是有一首歌却征服了所有人,它就是《老男孩》。这首歌惊醒了我:青春与梦想,你究竟要荒废多久?我在家门口上的大学,缺少新鲜感,但是另有一个远方在心间。我需要走出从前的自己,开启一段充满活力的旅程。

祥文,来自湖南,自带光环,唱歌好听,打篮球也棒;而我却黯然无光。他说大学就是用来改变自己的,我应该洒脱起来。运动可以重塑一个人,他便带我打篮球,尽管我连运球也不会,他也愿意和我搭伙。他和同学去KTV,不忘叫上我。他唱的是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在场者都湿了眼眶。这是一首写给前女友的歌,突然好想你,在这个寂寞的节日,许多人都想起中学时代的那分温柔。是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挽回所有?可惜的是,他们在各自的生命里去向不明……五月天是台湾非常有名的摇滚乐队,拥有大量的粉丝。此前我从未听说过,此后我成了他们的忠实粉丝。他们的轻摇滚那么有活力,这正是我想要的。

岁月总是无情,老了一批人,又推出新一批。毕业后几经辗转,我又回到了焦作工作。校园里已经没有熟悉的人,我听见朴树的《平凡之路》,眼睛变得模糊。朴树也老了,相隔多年又出了这一首歌,好像一场特意安排的告别仪式。青春落幕,一切都归于平凡: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梦想也在日常的琐碎中死去。而两年后五月天出了一张新专辑,他们唱: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肩并肩了。想起伴我走过青春又各自走散的那些朋友,突然很想哭。

青春就是一场场告别,就是告别之后的痛,还好有那些歌曲疗救伤口。再回首,会有老歌御风而来,歌声里,所有失去的东西都会物归原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