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劳动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劳动的文章1:和父亲一起劳动
文/刘亚华
父亲开了一家柴油机修理店,因为技术过硬,生意不错。周末,我本来打算去钓鱼的,父亲立马就拦住我:“去我店里劳动去。你呀,再不锻炼就真成绣花枕头了。”
一到店里,早有人在门外等着父亲修机器了。七台柴油机一字儿排开,父亲见了这活儿喜笑颜开,我却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修柴油机确实是个体力活,不仅累,而且脏,父亲长久地蹲在地上,发动机器听声音,诊断是哪个零件出了故障。经他确诊后,我便在他的指点下拆机器,拧开螺丝,换零件,又重新把机器装上,第一次两手沾满油乎乎、黑漆漆的机油,一不小心把自己弄了个大花脸。
一天下来,我累得已是精疲力竭,连饭都不想吃了。父亲安慰我:“再锻炼几天,保管你就不会觉得这么累。”母亲见了心疼极了,特意做了我爱吃的牛肉端到我面前,还嗔怪父亲,不该让我干这活。父亲说:“你看他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这点活就累得不成样,我六十多岁的人,也没他那样子。我干修理几十年,就靠这手艺养家糊口,我老了,让他帮点忙又怎么了?”我赶紧打圆场:“我不累,和父亲一块儿干活,我愿意。”这时父亲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你跟着我干,保管可以再干二十年,这修柴油机的技术,我传给你。”
我笑了,父亲也笑了。尽管他一直在我面前装成硬汉子,数落我不行,可我分明看到他偷偷地揉他的腿。他的轻松都是装给我们看的,我明显地感觉到,干这行,他已经力不从心了。这种体力活其实不应该是老年人干的,可父亲打着实现自身价值的名义,实际上是在减轻我的经济负担,一直在强撑着,我知道是该我帮帮他了。父亲干了一辈子这个活儿,虽然他爱着这项工作,但365天没有一个休息日,确实够辛苦,也确实需要放松一下了,我决定以后只要放假,就到店里来,跟父亲当徒弟。
我想,跟父亲一块儿劳动,那是对父亲最好的孝吧。
关于劳动的文章2:古诗中对劳动的赞美
文/谭萍
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火红的日子里,漫卷诗书,于诗词中寻找劳动者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影子,别有一番情致。
唐代诗人李绅可谓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致,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无论是刘禹锡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还是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都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生命因劳动而美丽,美丽因勤劳而精彩。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如此描述农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自己的另一首同题诗里有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又把那种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意趣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李白一生写诗无数,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首。他有一首题为《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透过短短二十个字,我们不难感受冶炼工人的辛苦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五月,是麦收的农忙时节。熟透的小麦张开着麦芒,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一吹,沙拉拉作响。白居易在他那首着名的《观刈麦》中这样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的情景。而勤劳的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想着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
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劳动,是人类永远的主题,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在古代,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节日庆祝劳动节,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劳动以及生活的热爱之情。而今,我们从那千年的古韵里,依然能够读出勤劳质朴的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关于劳动的文章3:劳动创造幸福
文/罗光辉
又一个国际劳动节到了,脑海里常想起“劳动”一词。劳动,词典上的解释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小时候,母亲就告诉我:“要热爱劳动,不劳动,就会饿肚子。天上不会掉馅饼。”
我的父亲是一位当过拖拉机站站长、农机局副局长、垦荒队副队长的劳动者。那年他退休,拿着自己的衣服和一个装着生活用品的箱子回到了老家。在老家,他耕田耙地,依然是劳动者。
母亲也是一位各种农活都会干的劳动者。
我呢,也是一个劳动者。读书时,我当过“开荒先进”、“植树模范”;修水库得过奖,“抢收抢种”比赛中戴过大红花……
我的儿子自小就离开了家乡,没接触过田间地头的活,但他爱劳动,不怕苦。上大学时在农场勤工俭学,皮肤晒得黑乎乎还满不在乎地说是“劳动换来的健康色”。
我的孙女一出生就生活在六位大人的宠爱中,但是“劳动光荣”的传统在她这里并未失传。一次,四岁的她在我书房里玩,玩着玩着,忽然提出要帮我打扫卫生,并雷厉风行、有模有样地抹桌椅、擦地板,还嚷嚷:“爷爷,给我录像吧,发到微信上去,就说我热爱劳动。”
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是上帝赐予人类独有的智慧与快乐。正如高尔基所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也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劳动有汗水、泥土和阳光的味道。我喜欢这种味道。
关于劳动的文章4:劳动最美
文/徐祯霞
常常,我们会为一些画面所感动,而这些画面,都是劳动中的时刻。一个荷锄的老者,一个扶犁的耕者,一个戴着头盔的打钻者,一个在建筑工地做工的建设者,一个弯腰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我们会禁不住凝望他们很久,并向他们投以赞许的目光,因为,他们工作的时刻,是最动人的场景,是最美的画面。
摄影师会情不自禁地用相机拍下他们,画家会不由自主地用笔描下他们,作家会无限感慨地用文字写下他们。虽然,劳动者很平凡,但是劳动者却是最值得我们敬重和称颂的一群人,因为正是他们日积月累的劳动,让今天和昨天不一样,让未来一天比一天好,让我们的生活在发生着质和量的变化。
劳动者很平凡。劳动者多生活在基层,他们是多项工作的第一实践者,在车间,在作坊,在厂矿,在工地,到处都有劳动者的身影,他们是一群最普通的人,一群生活在最基层的人,他们多名不见经传,我们多不知道他们的名与姓,他们给我们的概念只是男人和女人,但是他们却有一个总的称谓“劳动者”,在他们中间,有固定的劳动者,也有迁徙的劳动者,无论他们在哪儿,他们都是身体力行的人,鲜花和美酒离他们很远,掌声和荣誉多与他们无关,但是他们却勤于劳动,安于劳动,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快乐,在平凡的劳动中体会不平凡的欢乐和幸福。
劳动者最美,劳动者也最伟大。
关于劳动的文章5:劳动的幸福
文/钟一健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出出力,流点汗,舒展久坐的身子骨,头脑也会变得清醒、有活力,自己也会从中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走,跟我洗车去,怎样?”爸爸殷切地看着写作业的我,说道。我摇摇头:“不怎么样。我还要写作业呢。”“哎呀思路又被打断了!真是烦人啊!”我气恼地哼了一声,心里恨恨地想到。“你可想好了啊,你以后还坐不坐车啊?” 爸爸的声调高了一些。我头也不抬:“想好了。去去去,别打扰我写作业。”说着还推了爸爸一下。爸爸转身走了。临到了门口,还不甘心地问:“真的不去?下去陪我洗车吧。”我装作没有听见,没有吱声。门被打开又关上了。“终于走了,烦死了。”我嘟囔着,加快了写字的速度。
很快题就做完了。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心里堵堵的不畅快。“是不是应该帮助爸爸洗车呀,毕竟每个周天都是爸爸开车送我去辅导班学习啊。可是我的衣服会被水淋湿的,还是算了吧。再说这个时间我可以看会电视,休息一下呢。”我坐在沙发上左思右想,坐卧不宁。电视已经打开了,播放的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但是我却看不进去,满脑子都是爸爸弯腰擦车的样子,眼镜上沾满了水珠。爸爸上班忙了一天了,还要擦车,而我现在却舒服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不行,我得下去帮助爸爸。我猛地站起来,穿上外套,跑步下楼。“爸,我来了,有什么要帮助的吗?”爸爸站直了身子笑着说:“有啊,儿子,快过来,拿上布,把有水的地方擦干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麻利地开始干了起来。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不一会儿,我们就做完了。虽然有些累,但是我却没有了先前莫名的后悔、惭愧,反而高兴起来,心里好像吃了蜜糖一样。看着我们的杰作:偌大的汽车被擦得锃光瓦亮,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爸爸得意洋洋地说:“看,我们厉害吧。劳动最光荣啊。以后要坚持啊。”我恭恭敬敬地对着爸爸讲:“是的。”这一刻,我将永远铭记。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想拒绝奶奶让我倒垃圾,给加湿器加水,为自己洗袜子的要求的时候,每当我困倦疲惫不想做作业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一天的幸福和满足,想起洗得发亮的汽车,想起那一刻我暗自心中的铭记,我便不再疲惫,于是我就兴致勃勃地,声音嘹亮地说:“我去干!”
无论是什么劳动,只要做了,就一定会得到幸福和满足!
关于劳动的文章6: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
文/谭明旭
我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巅上,鸟瞰着下方:葳蕤的花草树木,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鳞次栉比的房屋……这一切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画,云蒸霞蔚。我叹为观止,问道:“这一切怎么这么美好呢?”
母亲莞尔一笑:“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后呀,等你长大了,也要当一个为祖国劳动的栋梁之才,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我不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记得习主席曾经说过:“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如今的美好生活就是劳动人民们创造的,那么劳动人民到底指的是谁呢?是任劳任怨的环卫工人,还是夜以继日工作的医生,又或者是含辛茹苦的农民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徜徉在山间,风景美不胜收。道路两旁,许多环卫工人在聚精会神地工作。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额上的“虫子”蠕动着,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显得老态龙钟。他们默默无言,弯着腰,埋着头,一丝不苟地扫着地上的垃圾,然后把它倒在垃圾桶里。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太阳烘烤着大地,他们绯红的脸颊上也沁出了汗珠,涔涔落下,犹如湍急的河流,浸湿了衣襟。不一会儿,他们便汗流浃背了,却仍然全神贯注地扫着地,没有丝毫怨言。有些拍照的游客还嫌他们挡住了风景,便争论不休:“哎呀,你们快让开!你们扫个地可不可以不要挡我拍照?真的是煞风景!” 那个环卫工人十分委屈,但也恼羞成怒,便瞪着他,嗫嚅着,悻悻然走向了一旁,继续工作了。
我也顿时义愤填膺,但不想惹是生非,便在心里嘟嚷着:那个人有没有想过,如果身为游客的我们不乱丢垃圾,他们就不会这么辛苦,这么一直忍气吞声的工作着。他们工作也是为了让这里的景色更加美丽。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社会”。他们为了创造社会、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而劳动,有什么错?
走完了整座山,我恍然大悟:其实,所有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劳动过的人都是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大到国家领袖毛泽东,小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他们无不在为更美好的生活付出、劳动。甚至一只“拓荒牛”,它不畏严寒酷暑,不畏雨雪风霜,坚韧不拔地耕耘一片荒地,最后,每当秋高气爽,田地丰收,它便兴高采烈。它同样是我们劳动的榜样。
高尔基说过:“只有人的劳动才是最神圣的”。我们现今这么好的生活都是由前辈们创造的。我们也要劳动起来,尽自己的全力,为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完了整座山,我仰望着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景色:山岭层峦叠嶂,树木枝繁叶茂……一切美好交织在天地间,哇!好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关于劳动的文章7:做人,请记住这十个字
第一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切莫将手伸错口袋。
第二字:正。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会让人活得痛快,活得自由。这是做人的第一要诀。
第三字:廉。
物质的欲望是永远都满足不了的,“有千顷良田,一餐只食三碗。有万间房宇,一夜只睡一床。”物多累已。
第四字:洁。
不要有非份之想,想将别人的居为已有,这是道德低下的体现。天生我人必有份,大家都要生存。贪了别人的,别人的生存就会受影响,而且贪又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第五字:勤。
长时间的慵懒,会给你的身体带来灭顶之灾,只有不断地磨练自己,一些烦心的事才能远离自己。
第六字:俭。
多一物,多一累。轻装上阵,就会没有后顾之忧,心情为之振作,所以俭是立世之气节。
第七字:节。
什么都要有一个度的问题,哪一个方面的放纵,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损伤。节是做人的根本。
第八字:约。
包括约束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一些心理方面的不足。用刘备劝勉自己的儿子那句颇有哲理性的话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限制督促自己的言行。
第九字:真。
真,是认识事物的态度,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什么事都能求真务实,就没有办不好的事,品德也不会发生偏差。
第十字:诚。
诚,是做人之道,为人之本。一个人连做事做人的诚意都没有,那么你的方方面面就会有出现大问题的可能。
把这十个字连起来,就是: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真诚。
朋友,还是静下心来,抽点时间,好好品味一番吧!
关于劳动的文章8:劳动随感
文/白克信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历史。
翻阅古文,我国最早记载劳动的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权八个字,便概括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更是家喻户晓。此诗具体生动,字字如金,对后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劳动,是最美的词、神圣的词。然而,不同社会,不同时期,对劳动的观念和价值,却理解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旧社会,流传甚广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新社会,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劳动光荣,劳动高尚,人民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劳动,在我人生中,在我的心灵里,曾有着切身的深刻感受,至今仍停留在记忆里,难以忘怀。
1958年,那时是“大办钢铁”、“大放卫星”的特殊年代。当时,我只有十二岁多,刚读初中一年级。学校响应“大办钢铁”的号召,组织我们去深山老林里挑运矿石,支持大搞“土炼钢铁”、“放卫星”。“土炼钢铁”即在一个深山谷里,用人堆放一层树木、一层矿石;一层树木、一层矿石,直至堆满半个山谷,然后用火点燃木材以燃烧矿石。当时时值长身体,同学们每天挑运矿石至深夜,真是疲倦不堪。然而,这样的劳动,可想而知,既浪费了大量木材,破坏了山林,同时又违背了科学常识,哪能炼出钢铁啊。至今回想刻骨铭心,更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和悲哀。
劳动度过了困难时期,收获了汗水换来的成果。1960年我国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这时我读高中一年级。上级号召“大办农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里每周开设了两节劳动课。当时,物质匮乏,学校食堂只负责统一蒸饭,蔬菜由各班自行种植解决,食堂代煮。为此,我班同学推选了一位家里是菜农的同学担任劳动委员。每逢劳动课,劳动委员组织大家上山砍柴,开荒种地。春夏秋冬,种植适时蔬菜瓜果,什么豆角、茄子、辣椒、南瓜、白菜等,应有尽有,都是我班最早尝新,别班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通过艰辛的劳动,磨炼了意志,渡过了难关,改善了生活,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1963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这时,我已在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就读一年级,我们的宿舍在美丽的相思河畔,但从宿舍到食堂的路却坑坑洼洼,当时学校条件还较困难,同学们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利用几个星期日的休息时间(当时星期六都是工作和上课时间,不休息的),参加义务劳动,修筑成一里多长的混凝土的平坦道路,改善了学校环境。可能是我个子不高大,劳动也还算卖力,故荣幸地被评为“学习雷锋义务劳动积极分子”。同学们通过义务劳动提升了自身素质,思想得到了升华。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把人们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各行各业出状元了。如“大国工匠”既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也有体力劳动的贡献,使卫星上了天。如今,只要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就一定会实现个人梦、中国梦、幸福梦。
关于劳动的文章9:特殊的“收获”
文/孙宇昊
收获是什么?是劳动取得的硕果?是取得好成绩的快乐?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有很多。然而今天,我却得到了一个特殊的“收获”。
每次走进校园,总能看见一棵矗立在花园中心的橘树,上面长满了金灿灿的小果子。有人说它是金橘,有人说它是一般的小果子,还有的人说它是普通的橘子!百般的猜测,最后断定,它就是橘树,看到它总是让人垂涎欲滴,每次心都痒痒的。
今天广播里突然通知每班派一人去领橘子,一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都沸腾了。怪不得,我也发现那棵橘树怎么少了几分姿色呢!老师先将一个个黄灿灿的橘子发到各人的手里,眼看盒子里的橘子一个个少了,一个比一个小了,最后面的同学愁眉苦脸,好像怕分不到橘子似的,坐在前面的同学,眉开眼笑,好像迫不及待地想把橘子往嘴里塞。只听见老师一声:“可以吃了!”同学们便立刻动手剥皮,有的同学可能剥得太急了,青黄色的汁水溅到眼睛里,有一点酸,又有一点痛。但是为了吃橘子,啥事都不管了!
瞧,那是谁?姜文博!他狼吞虎咽般地把整个橘子往嘴里送,竟然连咬都没咬就咽了下去,嘴上还留下了几滴黄色的橘汁。我在想,他是不是等一会儿要像猪八戒一样问张老师再要一个“人参果”呢?
陆以涵到底是我们班的高雅人士。只见她一片一片地,小心翼翼地吃着,真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
我虽然没有陆以涵吃得那么高雅,但至少也没有姜文博吃得那么夸张!
开始,我以为这小橘子多少是有一点儿酸的,因为它的外表不是全黄,而是稍稍有点呈青色,所以不敢吃,但看大家吃得这么开心,还是挺着胆子吃了一点。味道却出乎我的意料,很甜很清爽。如今想来,真想多吃几个呢!
是啊,只有劳动才有收获,虽然这一次品尝的是一个橘子,但是却让我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关于劳动的文章10:80后的小琴
文/王朝书
回到村子里,劳动是必然的。一点点的葱,一点点的白菜,一点点的蒜苗,是必须要种的。尽管,左邻右舍都对我们说,要吃菜随便到地里摘,可是,我们 自己得有点自觉性。然而,如何种菜,先生和我却傻眼了。我们既不知道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菜,也不知道怎么播种、施肥。于是,为了生活方便以及照顾我的婆婆,家政员工小琴走进了我们的家庭。
小琴,是我的侄女。一名80后。16岁就当了妈妈。当她和她的老公第一次踏进我们家门时,仅从面容上,我们看不出她和她老公的年龄差距。甚至,她的老公显得更有精神。而实际上,小琴的老公比她大将近10岁。
第一次见面,我正在包抄手。村子里买菜,一次 需要多买点。只有将多出来的抄手包了,放在冰柜里冻着。小琴手脚麻利地帮上了我的忙。她做事的动作很快。
随后,小琴开始在家里出入了。第二天,在先生的要求下,我们去县城买花。先生希望很快闻到院子里的花香。对于买花,小琴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她不嫌辛苦地帮着搬花,又从林子里背来木叶土倒在花盆里。小琴对种花有极高的积极性,不用我们喊,她都会给花浇水、施肥。然而,对于种地,小琴则没有积极性。如今,我们的菜地已是一片荒草。不过,好歹地里有了葱葱,就足够了。
当我的婆婆从成都过来时,小琴有了强烈的表现欲。先生和婆婆摆龙门阵时,小琴经常插话。而且,她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大声说一下。小琴的表现欲,让先生有点恼火。不过,先生很理解她。作为一名80后,小琴的命运算是相当地不幸。她的心里,对生活也有向往。如今,她到了我们的家里,看到了美好生活,渴望长久地在我们家里做事,这是她的正常心理。只是,她不知道怎样做,才能留下来。
幸好,小琴拥有我们所不会而又需要的技能。比如种地,比如换灯泡,比如钉纱窗。在小琴的身上,先生看到了城市女孩所没有的东西。小琴会几乎全部的农村活计。她的能干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小琴还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带来惊喜。比如,小琴会摘了地里的野菜,凉拌给我们吃。小琴了解土地,弥补了我们的缺陷。
就这样,小琴需要我们带给她金钱和精神的满足,我们也需要小琴带给我们生活的方便,渐渐地,大家真的有点互相离不开了。
就这样,小琴,我的婆婆,先生和我,我们四人,正式开始在小板场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