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散文

请欣赏拒绝散文(精选7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拒绝散文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文/苏薇

有一种东西,狰狞地对人微笑,充满着毒性与诱惑,它们残害着意志薄弱的人,人们把它叫做“毒品”;有一种花,“美丽”地对人微笑,它充满着吸引力,可它却是制作毒品的罪魁祸首,这就是罂粟花……毒品就像魔鬼一样,在我们身边游荡。为了增强我们对毒品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观看一部电影——《黑白记忆》。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陈默默。陈默默13岁,她的母亲染上了毒品离家出走了,父亲被关进了监狱。幼年的她在无知的情况下也沾上了毒品。从此,她被这个“恶魔”推向了罪恶的深渊……后来,她进了戒毒所,每次毒瘾发作时,她痛苦地挣扎着,在地上打滚,号叫,撕扯着自己的衣服。

为了重获新生,她在戒毒所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配合法院抓住毒贩。可不幸的是,陈默默因使用注射器注入毒品而染上了艾滋病,更加悲惨的命运将吞没陈默默的一生……

吸毒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身边的人,更会危害社会。毒品是一种能够使人成瘾癖的麻醉药和精神药品,一旦吸食成瘾,便无法自拔。有多少个花季少年被毒品残害,他们的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已经无情地凋谢了,毒品的黑阴影总是笼罩在吸毒者的心中,永远不能拂去。

《黑白记忆》告诉我们,当“毒魔”靠近我们的时候,想想生命的宝贵,坚定意志,决不让毒品残害我们的“生命之花”。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向这个“毒魔”说:“NO!”

拒绝散文2:拒绝冷漠

文/袁也淅

当城市被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所占领,当人心被可怕的冷漠所掏空,当漠不关心变成习以为常,你是否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选择以冷漠相对,还是以温暖感染他人。

往往人心的冷漠是这个社会最无情的利剑,它深深地刺伤着人们的心。从最早的老人跌倒,围观者无一人上前去扶,再到有人跳楼,人们非但不劝反而起哄讽刺,甚至用手机拍摄发朋友圈以博眼球,种种现象透视出人心的冷漠。但这个社会真的没有爱没有热情吗?不,不是的,我们还有温暖。

看,我们的拾荒阿婆陈贤妹,一双饱经沧桑的手扶起路边跌倒的小悦悦,她这一扶不仅救回孩子的一条命,更是救活了人们冷漠的心;还有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她甩掉高跟鞋飞奔过去接住的不止是妞妞的生命,还是整个社会的良心;当六十多岁的柴小女奶奶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举落水儿童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人们还有善良,这个社会还是温暖的;当“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最后关头,停好车,拔下钥匙,熄火,完成一系列庄重严肃动作之后缓缓趴下,我就知道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一车人的性命保住了,他离开了,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值得每个人尊敬。

温暖是一剂良药,医治着一颗颗冷漠的心,人心的温暖犹如一缕阳光,又向社会洒满爱和温馨。因此,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三入火海不顾自己生死的王锋,出现了不断捐款一直到生命尽头的白芳礼爷爷,出现了自己身患绝症却仍拥有大爱的歌手丛飞,出现了为资助瑶乡孩子化作光明烛的莫振高,出现了勇让氧气设备一身英雄气的官东……

所以,我选择用温暖去感染他人,用微笑面对未来,用勇气去解决困难,拒绝冷漠,从你我做起,从你我身边的小事做起,拒绝冷漠,让人世间处处春暖花开。

拒绝散文3:拒绝诊疗的婆婆

文/爱玛胡

隔几天,都会遇到那种拒绝诊疗的病人,一般是老人。老太太居多:“我不要治疗,不要打针,不要吃药,我要回家。”更激烈的,甚至绝食断水,表示“但求一死”的决心。

医生当然要尊重病人的意愿,但见死不救也是不成的。所以有时候,家属不在旁边时,我也会问她们:“婆婆呀,孩子们把你送到医院里,就是想给你治病的。你不治,冷了孩子们的心。治好了再回家不好吗?”

老太太拉着我的手,摇头:“姑娘呀,我心里明白,我治不好的。寿衣早买好了,每年都拿出来晒的。老头子,三十年前就走了,当时制好两口棺材,一口跟他入土,另一口还

摆在屋里,也该到时候了。”

我想说:“……”

她颤巍巍点头:“我晓得,现在都火葬,那我也要在棺材里躺一下,才安心的。你莫哄我,死了就进不了屋,就直接从医院拖火葬场了。我不要,我要死在屋里头,在我自己的棺材里睡倒。”

病情有轻重,人寿有长短,医生对病人的疾病也有判断。有时候,我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就继续劝说:“婆婆呀,棺材放在那里也不会坏,多放几年也没事。治好了,你看外面太阳多好,晒晒太阳,吃点儿小菜,不晓得几写意。”有时候我就不劝了。也有些人,我劝了他们也不听。

总有人会继续留在医院里,也有人就回家去了,大部分人回去就不会再来。

看小说,西方社会好像是要医生开死亡证明的,但在中国,找居委会开就可以了,不用经过医院。所以,往往是他们的邻居或者熟人来住院,我才会知道:去年在这里住过、一定要出院的某某婆婆,已经去世了……

也许,婆婆真如她所愿:在自家,换上在生时就挑好的寿衣,是喜欢的大红色,上面还绣了大朵的牡丹花。她就在睡惯一生的床上,儿女的围绕间,安详去世。在停了三十年的棺材里,睡过三个晚上,最后才灰飞烟灭。

拒绝散文4:漫步于人迹罕至的路上

文/董玥姣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拒绝成长。”中国有2亿以上的青年,但这么拥挤的数量仍改变不了我们成长路上的孤独与痛苦。

第一次读《少有人走的路》时,我上大三,那是一场浑浑噩噩的梦。临近毕业,大家却发现心中的梦想和手中的砝码无法对等。面对未知,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茫然和惶恐。班里的考研热掩盖不住一些人想要逃避就业、逃避社会的怯懦。然而,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怯懦,只是喊着:“我这么糟,全怪这个烂掉的世界。”被围困于这样的氛围,我很难独善其身。正在摇摆不定的时候,我遇见了M· 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路程》。

派克说:人生本就困难重重,成长更是辛苦寂寞。趋利避害的天性促使着人们选择逃避。但是成长避无可避。逃,只会拉长疼痛的距离。时间面前,人生面前,自我面前,除了勇敢前进,我别无选择。

彼时年少,对于书中爱的阐述似懂非懂。一晃几年,当我感情陷入困局,再次翻看这本书时,才明白其中真谛。很多人说爱是无条件的付出,但派克却说:“爱,是为了增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不应该是绝对的自我牺牲,爱自己和爱他人本不应相悖。爱是将对方放在心中,彼此共同成长,而不是把心放在对方手中,以爱之名相互折磨。合上书,我心中有了标准:爱,就是在寂寞崎岖的成长之路上,可以一直互相陪伴的人。

岁月流逝,我的书页随着翻看次数变多而开始泛黄,但书中原本深奥的道理却随之变浅。能量向低处流动、散失。物理学上这称为“熵”,熵增意味着退化和不稳定。

人生其实就如宇宙中的万物一般,想要成长,就要付出代价,以维持生命的有序进化和稳定平衡。为此我们可能要承担、要舍弃。但是,我愿用我一生的努力换来晚年内心的安详。

所以我不害怕成长这段孤寂之旅,独自漫步于人迹罕至的路上,心中的热与爱如指南针一般,指引鼓励着我在成熟的路上不断前行。

拒绝散文5:人生的拒绝

文/王晓河

细掐数,其实,人生有许多拒绝。拒入圈子,拒挂头衔,拒赴邀请,拒纳礼品,拒受恩惠,拒追时尚……虽然有时不得不放下面子,不得不忍痛割爱,但更多的是坦然和淡泊。世间黑白分明,拒绝也是人之常情。大师、大家、大腕的拒绝,超乎常情,也常常不同凡响。

张火丁,程派名家,唱到哪火到哪,在京剧界独领风骚。她有许多拒绝,领导提出推荐她候选全国政协委员,她拒绝了;学校请她当招生评委,她也拒绝了;让她当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她又拒绝了。问她喜欢穿什么衣服,她说,“不要太张扬,走在大街上没人会回头看的衣服。”人格独特,魅力独特。

拒绝是专一,是真正意义上的抱负,是更深层次上的进取。“程门冷艳”醉心京剧,“此情无计可消除”,只识板眼,不谙世故,“功夫在戏中”,别无他求,所以,人淡如菊,艺如行云流水,成为一枝独秀奇葩。

季羡林曾拒“三顶桂冠”,还来自由身;孙犁曾拒出国和“罢序”,赢得恬淡高雅。杨绛所着《走到人生边上》有一段叙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钟书一口拒绝不要。我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钟书对我解释:“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

“质本洁来还洁去”,“重利不足以变其心”。生活中,利益多多,关系多多,诱惑多多,许多“胡萝卜”招人艳羡,熟人朋友的不吃,“君子之交淡若水”,自有一种神交之韵;下属的不吃,工作情谊清如水,自有一种志同道合;上司的也不吃,清清爽爽不报私恩,自有一种底蕴底气。

大道至简,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懂、不去拒绝,有人颓唐,有人堕落,有人累垮……“放下即实地”,人生还是有些拒绝的好。

拒绝散文6:今夜我拒绝忧伤

文/蛮蛮

夕阳一点点隐没在远处的山岚,天空渐渐被苍茫的暮色覆盖,有星光点点璀璨,那是谁迷离的醉眼在笑看红尘?昏黄的路灯把一个个孤单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此刻,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寂寞。

独自穿行在繁华的街道,路两边高楼林立,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闪烁烁,装点着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的背后隐藏着谁的忧伤?那是谁在繁华里寂寞?

每天行走在城市的丛林,迈着疲惫的脚步,有时真想歇一歇,想找一个寂寂无人的旷野,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阡陌,躺在一片茫茫白雪之上,望天空高远辽阔,看朵朵白云变换着各种形态自由漂浮,微凉的风惬意地吹着,撩起我的衣角我的发稍,就这样躺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一切都是静静地……

想归想,路还得走,汗水和眼泪还得在路上流淌,常常对自己说不要哭,但是戒掉眼泪却戒不掉伤悲。总以为一切的繁华与我无关,一切的喧嚣也被我隔离在心门之外,我只静静地躲在一隅,看浮华散尽,看冷漠跌落在城市的边缘,内心深处是隐隐的忧。

岁月无声,若水一样流淌,经过每一个日落黄昏,每一个淡色黎明。常常喜欢遥望一轮皓月从天边冉冉升起,把清白的月辉铺洒大地,天地间笼罩一层薄薄的轻纱,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心中有一片宁静漾开,有一丝柔情升起,喜欢这样的感觉。

朦胧的夜色中隐约有箫声响起,那凄凉的曲调晕染着淋漓的寂寞,心随着哀伤的箫音游走,被牵引着莫名的、若隐若现的疼痛。那是幻觉,抑或是你伴着箫声款款而来,今晚我不让沉睡的记忆苏醒。

流年若沙,从指缝间溜走,从裤脚边飞逝。光阴付了流水,青春负了年华,一生有多少时光值得浪费?有几度韶华可以挥霍?暗淡的月影透过斑驳的树枝洒落一地,那是谁也拾不起的感伤。

下雪了,稀疏的雪花轻轻飞舞着,在街灯的照耀下闪着莹莹的光。仰起脸,有一片雪花落在睫毛上,视线迷茫了一片。轻眨眼,雪花慢慢融化,变成一滴温热的泪,不,那是一滴真的热泪,灼热的滚过腮边,心海里顿时荡起一片热流。

轻轻收起淡淡的伤悲,抖落一身的疲惫,寒冬里有一朵雪花倏然绽放,落在我的掌心,融化成一片湿润的温暖。

今夜我拒绝忧伤!

拒绝散文7: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苦难

文/邵心怡

读完厚厚的一本《西游记》,我被其中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人物精神。

书中讲述了唐僧和三个徒弟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悟空正义大胆、嫉恶如仇;八戒虽然贪财好色,但很善良;沙僧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其中,我当然最喜欢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有幸生在这个时代,当然没必要人人都再去经历苦难。然而,科学虽然成就了许多伟大的改变,文明亦使人的四肢退化——有一位住读的朋友就不止一次地向我诉苦说:“我再也不要住读了,什么都要自己来,要自己洗衣服、自己打饭,还要……”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唐僧师徒在面对逆境时锲而不舍的精神呢?

我去年随父母去了趟大西北,回来后便再也不能忘记藏胞们一张张凝重而又深刻的脸。那一群被苦难压得太久的生命啊,闭着眼我都能听到他们深沉的叹息。属于我的那份乡愁,从此就完全属于大西北那些苦难的乡亲。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苦难,我们应该像唐僧师徒那样不畏艰难,因为若拒绝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