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致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极致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极致的文章1:生命之美,美在极致绽放

文/LH

生命是世界上最美的存在,那么,生命之美究竟存在于何处呢?这个问题很简单,生命之美,美在极致绽放!

生命之美,美在极致的绽放,突破一切的阻碍,跨越一切的不可能,以自己的能量,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在极端的环境中展现出不可想象的生命力,在严峻的环境中展现出生命的高贵与不凡。这就是生命之美,极致绽放的美。

在大自然之中,一朵能立于钢筋水泥之中,一株小草能钻出悬崖峭壁之中,一颗小树能劈开坚韧的巨石,一只海燕可以在狂风暴雨中展翅高飞。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生命的绽放,都无法阻止大自然中的神灵对于生命的渴望。自然界中不管多么卑微,多么渺小的生物,它从不会抱怨生存环境的恶劣,不会抱怨自己的渺小与卑微,它们只关注于自己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大雨磅礴的时候便吸取水分,在阳光照耀下便汲取太阳的温暖。在任何的时候都紧紧牢记生命的意义,从来不会感叹生命的不公,命运的不济。植物的开花结果是为了自己的生长,不辜负大自然所赋予的茁壮的生命力。他们不会刻意的去取悦人们,有人欣赏也罢,无人在意也罢,依然欣然怒放。不论是长在冰天雪地下的雪莲,还是长在幽兰深谷中的兰花,都是芬芳美丽的,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 万物有灵,大自然中的生物能够做到,而我们人类,却很难如此。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之中,人们的内心经常被纷扰的外界所影响,人们的行为经常被外界的欲望所驱使。看到别人的成功内心便蠢蠢欲动,生命中遇到一点点的挫折便一蹶不振,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仅仅因为内心之中一点小小的波澜便患得患失,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光彩呢?有人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总是抱怨生命的不公,时运的不济。他们忘记了,这一切一切的原因都源于自己。荷兰画家梵高,生前默默无闻,过得穷困潦倒,经常依靠自己的弟弟接济,才能生活下去。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己,依然全身心的投入到画画之中,为我们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珍贵的艺术品。他的《向日葵》所展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不正是梵高生命之美的有力体现。

这就是生命之美,美在极致的绽放就如同幽兰深谷之中独自生长的芬芳,如同冰天雪地之间悄然生长的雪莲。这就是极致绽放的生命之美!

关于极致的文章2:淡到极致的美丽

文/兰草ygl

美国1号公路,是从墨西哥往北一直延伸到加州北部一条风光如画的海滨公路。为了难得的美国几日行程顺畅愉悦,朋友为我们作导游,设定了这条避开人拥车堵城市喧嚣的自驾旅行线路。

1号公路被称为最美的公路,曾被拍摄到许多纪录片和电影的画面中。在洛杉矾和旧金山两座城市之间,1 号公路连接了散落在太平洋沿岸许多明珠小镇,景色宜人,幽静而又殊美。公路的一侧是浩翰的太平洋,一侧是起伏陡峭的山脉。视野里除了蓝蓝的海水和褐色的岩石外,时而是片片因干旱枯黄的草原,时而又是片片茂盛的森林。时而可以放松地欣赏碧海蓝天的绮丽景色,时而又要绷紧神经,承受悬崖峭壁的惊险和刺激,仿佛每天都行驶在心驰神往的天堂路上。那种独特的没有多少人工雕琢痕迹近乎原始的自然之美,实属不大多见。我想,这大概就是那种人们常说的淡到极致的美丽吧!

卡梅尔小镇

沿着美不胜收的1号公路,前往卡梅尔小镇,是一段离海岸线最近、最美的公路,而且小镇又是这段公路最深入太平洋的地方。

进入小镇,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小街奇特的建筑和景色,美如童话。蓝天、白云、阳光、沙滩、古树、鲜花;画廊、雕塑、古董、时装、咖啡、酒巴,一切自然的生态的和唯美的艺术的东西,都在这里汇集。

小镇精致典雅,100多年的历史,谈不上特别悠久。当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曾吸引了众多的画家、作家、表演艺术家、摄影家来这里居住和创作。有人说,早期来这里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足足超过小镇人口的一半。山光水景、花繁意绿的自然景色和浓郁艺术氛围,承载了越来越多艺术家的美好梦幻,他们相拥到这所艺术“伊甸园”里享受艺术的快乐,小镇成了艺术家藏龙卧虎聚集之地。时至今日,一些美国卓有成就的画家、雕塑家,常常来这里,通过画廊和画展推出和销售自己的艺术作品。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中国着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旅居美国,他没有居住华人聚集繁华的大城市,而是选择了这个幽静美丽的小镇,和家人在此平静地享受生活和进行艺术创作。他还把自己的居所,起名为“可以居”。

久而久之,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小镇旅游的一个招牌。小镇丰富的艺术历史和深厚的艺术氛围,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无不为之心醉和倾倒,并引为骄傲和自豪,多少年来,他们坚守着自己的生活理念,极力抗拒小镇无度的改造和现代化。或许正因为如此,这里看不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始终保持着建筑原有的古朴风格,加上鲜花、艺术装饰等点缀,有一种童话般古色古香的美韵。小镇人喜欢这种古典浪漫带给他们原始般的祥合与温馨。

徜徉在小镇的街路,随处可见石子铺就的小径、精巧入微的工艺招牌、雕刻细腻的花饰屋顶、五彩缤纷的花坛,各有各的风情,各有各的精彩,十分耐看。

小街的店铺鳞次栉比,面积都不是很大,但装饰极具审美。店铺中最多的是画廊和雕塑等艺术品展室。从宽敞明亮的玻璃窗前经过,可以看见里面陈设的一幅幅水彩画、油画、板画,有自然景观,有人物画像,有写实的作品,也有抽象艺术。我看见有间画廊不出售任何艺术品,而是现场作画,两个白人女孩端坐在那里,两个画家正分别给她们画人物肖像。听说,很多画廊、雕塑精品店的主人,本身就是成就卓着的艺术家,其作品一不小心就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小街充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虽然匆匆而过,附庸风雅地观赏,但心中对艺术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小镇以优美的环境和优雅艺术氛围着称于世。无论是时装店还是古董店、画廊店还是工艺品店,推开一扇扇别有意蕴的店门,就可以领略其优雅的风情和丰厚的积淀。

小镇处处充溢着一种富裕而又浪漫的小资情调,让你不仅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丽、优雅和温馨,还能体察到它的浪漫、高贵和奢华。交叉的各条小街路旁,见缝插针地停满了各种品牌的小轿车。夜幕降临,大多数店铺的门已经关闭,懒散又富有情调的小镇人,不愿放弃自己休息的权力,牺牲自己的时间,过多的工作,只有一家家餐厅、酒巴、咖啡屋,还亮着通明的灯火,不时从里面飘来葡萄酒的甘甜和咖啡的浓香,小镇的夜生活似乎刚刚开始。按理说,小街的餐厅真的不少,意大利的、西班牙的、印度的、土耳其的、日本的、中国的,各种口味的都有。只是品尝美食的小镇人,还有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太多,好多餐厅门口都有人排队等候。

或许是小镇名气太大的缘故,街里的酒店价格贵得乍舌,而且还要提前好长时间预定。吃过饭,我们开车到小镇几英里外的酒店入住。酒店坐落在高尔夫球场旁,或许就是高尔夫球场会所酒店。推开窗户,就是球场绿色的草坪,草坪不远处散落着一幢幢精巧的别墅,门前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我猜想那些别墅还应该属会所酒店的客房。早晨起来,见一对白人夫妇,正在在球场的果岭上,手把手地教孩子推球。

小镇的精华,是沿小街到尽头的17英里风景区。沿途经过一条不长的收费的私家公路,公路蜿蜒起伏,车子不停地绕来转去,意想不到的是,每个转弯处都是一个梦幻般的怡人美景。公路两边是悬崖峭壁、巨石和绿树,还有掩映在绿树间高高低低的一幢幢别墅。别墅的造型幽雅厚重,而且绝无雷同。一道道高高的围墙、一扇扇精致的大门、一个个宽敞的庭院,让人感受到一种富足和森严。

然而真正让我惊喜的是许多庭院里那些成千上百年的参天古树,有的独树一帜,有的几棵并肩,有的连成一片,树的年轮绝对比房子的历史长得多。我想,当初在古树缝隙间建造别墅的主人,一定是对这里的古树有一种偏爱,古树让这里的一切,有种沧桑凝重的味道。

再前行就是碧蓝的大海了,精致漂亮的高尔夫球场,顺着起起伏伏的山坡,一直伸到海边。站在高处远望或是置身海边回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独特的迷人的画卷。

沿着白色沙滩走过去,是一大片高低错落的礁石,伸到海水里大大小小裸露水面的礁石上,站满了各种海鸟,一会儿飞起,一会儿又落下,像是在飞翔表演。还有些个头不小的海豹,它们混在海鸟中,在礁石爬上爬下,笨拙的样子很可爱。近处礁石上,一只只大松鼠沿着礁石的缝隙钻出来又钻进去,见到游人手里的食物,凑上前来,没有一点陌生感。这里的松鼠不用上树找食,被游人喂养得肥肥胖胖,失去了原本的机警和灵性。

大海是17英里风景区的尽头,经海边公路上的一条岔口,车子又重新驶回到1号公路。

硅谷科技园

在当今信息时代,硅谷的名字早已不陌生,可在不同人的心目中,硅谷有不同的注解。有人说它鼓励冒险,有人说它刺激创新,有人说它容忍失败,有人说它崇尚自由,可没有谁能够否认,它是美国梦的摇篮,是最靠近梦想的地方。

走近硅谷,首先想一睹风采的是斯坦福大学,它不仅是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高等学府,众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高科技产品领导者及创业精英都出自于此,而且它还是硅谷创业园区的奠基者。

胡佛塔是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中心和至高点,是当年为庆祝斯坦福建校50周年,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胡佛总统为学校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建。乘电梯至胡佛塔14层,透过玻璃窗居高临下环看,整个校园收尽眼底。红色的屋顶配砂岩色的墙壁,建筑之间拱廊连接。可惜图书馆的门关闭着,管理人员说,不允许随便进入参观。教堂的外观看不出多少精美奢华,走进去却是另感受到一番情景。从半掩着教堂大门口往里望去,见台上一些人在排练着什么,朋友说,好象在筹划婚礼。据说,只有斯坦福的人才有资格在教堂举办婚礼。

早期的硅谷原是一片苗圃果园。1891年,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在此建了斯坦福大学。1951年,在该校一位校长的提议下,借助斯坦福大学的土地资源、科技实力,在周围建了高科技工业园。这一瞬间举措,不仅奠定了硅谷的基础,也改变了斯坦福大学的格局。此后,大批的创业人才相继涌来,纷纷成立自己的公司,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研究生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为主的基地。

今天,这片长约25英里被人们称为硅谷之地,不仅是一座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信息科技之城,也是家喻户晓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这里坐落着谷歌、苹果、英特尔、雅虎等公司总部,还有4000余家高技术公司,上百万员工。

在硅谷,见到了老朋友的孩子楠楠。十几年前,我们看着她独自一人背着背包,到外面闯天下。先是在澳洲留学读书,后来到加拿大继续深造,再后来夫妻到美国硅谷安家工作。正好是周六休息日,他们夫妻二人开车带我们看硅谷,我们听他们讲自己和硅谷的故事,不经意间,让我从心里相信,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辛勤的创造。在硅谷,并不稀缺亿万富翁,但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面对高生活成本,残酷的竞争压力,他们没有退却,选择了坚守,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宽敞的房屋,他们还希冀在这片鼓励创新、崇尚竞争的土地上,努力在生存与梦想的漩涡中打拼,创造更好的未来。

在硅谷各大公司建筑前,看到一些慕名而来的游人,争相在一个个鲜明而又独特的标志性图标前拍照。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一种崇尚信息科学的共同情结。

谷歌公司方圆很大,一幢幢现代设计感很强的建筑前,停靠着一排排自行车,自行车的色泽十分艳丽,既无人看管,也没有任何防盗的设施。谷歌员工可以随便骑车从此处到彼处,游人们也可以随意体验这种新奇和便捷。建筑前的空地上,还摆放着许多现代感很强的各式椅子,供员工和游人休息。谷歌员工餐厅特别多,而且伙食不错,方便的时候,可以带着家属一同进餐。遇到特殊情况,还允许员工带着自家的宠物狗上班,建筑前一个个别致的垃圾筒边,挂着专门为宠物狗粪便用的塑料袋。有个脚踏自行车组合的圆形健身器引起我们的好奇,楠楠说,其实它是一个小型工作台。几个人可以同时坐在各自的位置,一边脚踏自行车运动,一边商量研讨问题。我想,谷歌这种标新立异设施本身,体现了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

楠楠的丈夫在微软公司工作,从办公楼建筑设计上看,微软与谷歌相比,似乎更沉稳厚重些,不像谷歌那么青春时尚。他说,微软公司总部不在硅谷,而是在西雅图,因工作需要,他们经常往返于硅谷和西雅图之间。为子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他带我们走进他的工作室。工作室空间不是很大,但都是各自独立的。半圆型的办公桌,高度可以随意升降,也就是说,每天面对电脑工作时,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适当调节姿势,缓解身体疲劳。听他一说,我才注意到,办公桌上除了一些资料外,并列摆放着四个电脑屏幕,随时转换网络信息。难怪人们说,硅谷是个没硝烟的战场,每个在这里工作的人,都不能有丝毫的倦怠。

办公楼的走廊,中间是个休息巴台,员工们随时可以来这里自己磨咖啡,吃点面点,冰箱里有许多可能选择的饮料和矿泉水。巴台上十分零乱堆放着一些水果、蛋糕、葡萄酒,他解释说,昨天有位同事过生日,几个好友下班后,坐在这里一起品酒、喝咖啡、吃蛋糕祝福,因为周末大家很放松,很晚才散去,残局还没来得及收拾。

硅谷聚集了美国最精华的科技创业人才,也同样荟萃着全世界的科技创业人才精华。尽管彼此母语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甚至所学专业也不同,但通过投入资金、投入智慧、投入时间等不同的方式,将各自的文化、科技、学术、金融这些元素,用一股神秘的科技的力量组合在一起,随时都有许多科技创新的火花在这里迸发。他们在创造科技奇迹的同时,也享受着自己工作的成果。

在硅谷,种族界线变得有些模糊,智慧面前人人平等。东方人的面孔并不陌生,每个公司里都有很多华人、印度人、越南人,比较而言,还是印度人不乏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

傍晚吃过饭,在入住的小旅店附近的一条商业街去散步,远远地听到一阵悠扬的歌声,顺着声音走过去,见足有20多个印度人在那里唱歌跳舞,这其中有大人,也有孩子,有男人,也有女人,还有两个白人男子席地而坐,在为他们伴奏,什么曲子我听不出,但却被他们欢快情绪所感染。后来我发现,他们是通过这种欢快的歌舞,集体在那里卖唱片。

第二天早晨告别硅谷时,见时间还早,又去小街散步,小街突然变成了一条艺术长廊。一个个简易隔成的独自空间,有油画、水彩画、铁艺画、玻璃和陶瓷工艺品,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而且大都是手工制作,绝无雷同。摊主看样子都是家人,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母子。一位白人男子见我们走过来,热情地用中文打招呼,他听我们夸奖说,这里的陶瓷工艺品有点中国熟悉的韵味,马上接过话茬,用有点自豪的口吻说:这些都是我中国老婆的作品。这时我发现,在一大堆陶瓷工艺品的货架后面,坐着一位黄皮肤的中年女人,她没说什么,只是笑笑朝我们摆摆手。看来,硅谷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不仅养育了一大批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科技才子,也滋润着艺术家创作的浪漫心田。

纳帕谷酒庄

车子一开进纳帕谷,就能感受到葡萄酒的香淳魅力。时而一闪而过的各种广告上,一排排英文单词读不懂什么内容,但从那一串串葡萄画面就可以猜出,一定与这里盛产的葡萄酒有关。

小镇的房屋都是两三层高的别墅式建筑,精巧别致,家家户户的庭院、阳台上,树木花草占据了很大空间,让人能体味到房子主人的生活品味和艺术情趣。街路不是很宽,整洁清新,一排排高大的树木挺立着,有的还开着说不出名字的花。虽然不像欧洲一些小镇,千百年的古老沧桑显而易见,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独特的历史厚重。听说《云中漫步》等电影的外景,就是在小镇拍摄的。

纳帕谷的魅力源于它是一座飘香的葡萄酒城,这里分布着280多个不同历史、不同规模、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品味的酒庄,被人们誉为美国的波尔多。

纳帕谷酒庄以盛产美国顶级红葡萄酒闻名。35英里长、5英里宽的狭长区域,漫山遍野都种满了葡萄,大大小小随地势起伏的葡萄园,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组合着,浓郁绿色的枝叶下,挂着一串串柴色的或是白色的葡萄,葡萄颗粒已经饱满,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种清新的葡萄酸甜味道。

由此,想象到葡萄采摘时节,一定是一片蔚为壮观的丰收景象。葡萄园的农工,开着葡萄采摘机,悠闲地往返于一行行葡萄树之间,用不多时,采摘机上的葡萄装满了,就倾倒在路边等候的货车里,再一车车地运到葡萄酒庄发酵酿酒。这种想象听来虽说有点浪漫,但绝不是异想天开,因为那天在路上看见机械采摘西红柿的场景,惊奇得目瞪口呆。那是一片很大的西红柿地,矮小的秧棵,也没有外力支撑,红红的果实累累,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三台采摘机在西红柿地里不停地穿梭忙碌着,路边两台货车上西红柿装得满满的。早就听说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但机械采摘西红柿还是第一次见过,我想,机械采摘葡萄与机械采摘西红柿,从理论上讲不过大同小异罢了。

纳帕谷的葡萄酒产业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一个个造型别致的酒庄,有的像古堡,有的像教堂,有的高高地矗立在山巅,有的散落在路边,有的掩藏在森林中。似乎透过多彩多姿的酒庄建筑,就能闻到葡萄酒店的淳香。

酒庄经历了无序扩张、病虫害、禁酒令和二战等诸多困境,但纳帕人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实现了从生产经营到品牌经营以至文化经营的历史跨越,成为美国至今为止历史最悠久而且获奖最多的酒庄之一。

纳帕谷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保护区,迷人的葡萄田园风光,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酒庄还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葡萄产业的推动作用,在葡萄种植管理和葡萄酒酿造方面融入了很高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在对酒庄的管理和营销,都是整体运作,不搞无序竞争。也就是说,纳帕谷是各酒庄共同的纳帕谷,凡是为酒庄而来的游客,也是各酒庄共同的客人。各酒庄各尽所能,不惜花费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把功夫下在游客的接待上。实事求是地说,酒庄很在意游客来此品酒、买酒,但更在意游客把各酒庄独特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底蕴带出去传播出去,这无疑是对酒庄最好的回馈。

如今的纳帕谷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酒庄了,每年来纳帕谷品浏览的各国游客就约500万人,在加州仅次于迪士尼乐园。络绎不绝的游客,不仅是酒庄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给酒庄带来潜在的生机和活力。

纳帕谷酒庄把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品酒、美食、spas、高尔夫、热气球、采摘、展览、购物、休闲体育活动、婚礼、会议等,项目繁多,丰富多彩,小葡萄酿就大产业。

纳帕谷分布众多的酒庄,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我们选择的是sterling vineyards酒庄,建在高高的山岗上,是纳帕谷唯一需要乘缆车游览的酒庄。虽然缆车设备有点陈旧,线路也不是很长,但乘缆车登高观赏酒庄本身就是一件别有情趣的事情。

酒庄的整体建筑呈白色,远观近赏都格外的醒目。酒庄背靠长满郁郁葱葱树木的大山,山下是一片葡萄园,高低错落,像一幅立体的优美的风景画。游客从缆车下来,顺着通往酒庄的台阶拾阶而上,按指定的线路参观酒庄的制作工艺,品尝不同口味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记忆深刻的是那间陈列室,墙壁是用褐色木板镶贴的,上面挂着了与酒庄历史发展相关的图文资料,有的是铁艺制成的,有的是橡木桶原料拼接的,看上去很有艺术感。中间用木板围起一个方整缕空地带,下面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大小酒筒,这样一来,酒庄的特色和历史一览无余。

从陈列室出来,是一个很宽敞的美丽的户外露台,上面摆放着一张张木桌、木椅,四周是盛开的鲜花。游客们绕有兴致地坐在那里,一边休闲地品尝着限量出售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一边远眺观赏纳帕谷的秀丽风光,愉悦之情,随着淡淡的酒香,从心底慢慢地溢出来。

优山美地森林公园

优山美地森林公园,以其壮观的花岗岩悬崖、瀑布、溪流、巨杉闻名于世,是美国首个国家公园,也是最美的三个公园之一。占地面积约1100多平方英里,不仅景区面积大,而且景点分布广。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融细腻与粗犷于一身,高落差的地势变化,带来气候、植被和动物分布的迥然不同,从寒冷的高山到温暖湿润的亚热带,从碧波清澈的湖泊、溪流,到炫目耀眼的冰山雪峰,从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到壁立千仞巨岩峭壁,景色异常壮观。

或许是公园方圆太大的缘故,进入山谷,沿着那条曲折蜿蜒的公路行驶,视野里到处是望不到边际的原始森林,偶尔有几辆车子从对面开过来,或是一闪而过的几幢供游人休息的木屋,空旷得让人有点苍凉。当时感觉,无论山峰的奇特,树木的俊美,还是水的惊艳,都不过如此,然而当车子放慢车速,心静下来,回味体会眼前的一切,突然感悟,公园虽然不像黄山那样秀美、华山那样奇险、九寨沟那样斑斓,但它却像一杯并不浓郁的美酒,慢慢品尝细细体会,便能悟那种与众不同的人与自然和谐同处的惬意。

公园12公里长呈u字型的山谷,是大自然的杰作。不断映入眼帘的山峰、峡谷草原、森林、河流、瀑布,构成了一幅步挪景换,变幻莫侧,美不胜收的壮丽景色。

公园的本质是岩石。半月丘是山谷里最鲜明的主题,与半月丘迎对着的是一个不小的观望台,视野比较开阔,四面八方的游客,无论从公园哪个方向进山谷,都会在这里停下来,拍照留念。那片奇特俊美的峭壁山峰,像一座世上罕见的由冰川作用而成的花岗岩浮雕,晴空下,反射出清冷坚硬的光。公园是花岗岩的世界,花岗岩无所不在,起伏的山峰是花岗岩的,地上的乱石是花岗岩的,就连公园的步行台阶都是用花岗岩铺就的。细细地观赏,花岗岩的色彩很丰富,在阳光下深浅浓淡的纹路清晰可辨。

公园里树种、数量最多的是松树、杉树,树干笔直,挺拔矗立,温润饱满,纹路清晰,有的已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尽管树的颜色、树的形状,都有很多差异,但一棵比一棵笔直,一棵比一棵粗壮,直刺青天,参天蔽日。不时可见地上散落的一个个足有30、40公分长的硕大松塔,只是时间久了,干枯了,里面的果实早已颗粒无存。还有一些粗壮的松树、杉树,不知什么原因枯死掉了,近在咫尺倒下,安静地躺在草地上。地势平坦或是缓坡地带,高低有致交错着片片丛生各异的灌木,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花草,带给人应接不暇的感受。恬静的秋季,路边的溪水下沉到最低水位,变得沉静安详。

傍晚,我们终于到达预订的景区住地。10多幢木屋错落在柏油路两侧的森林间,公园重申家庭观念,房间里家居用品和敞开式厨房设备齐全,为家居式旅游提供了和谐欢畅、舒适整洁的环境。

我们将从超市购买带来的半成品食物拿出来,放到燃气灶上加工,放到烧烤炉上烧烤,开开心心地吃了顿简单的美餐。酒足饭饱,从木屋出来,夜幕降临了,只见天空中的半圆月发着皎洁的光,星星一闪闪地眨着眼睛,还有远远近近的小木屋玻璃窗里透出桔色的灯光。

木屋坐落在山谷半腰,见不到一个服务人员,所有房间的预定、费用的支付,都是朋友通过网络事先约定的。还有景区入住的一些温馨提示,是通过手机信息传递的。比如,晚间睡觉要关门,不要将任何食物放到窗外,防止熊出没。黑熊是森林公园最大的野生动物,喜欢夜间到住地觅食,熊的嗅觉比人敏感无数倍。

第二天,我们把房屋打扫干净,准备告别木屋起程时,朋友提醒,还要将所有的垃圾用塑料袋装好,装车带出木屋,否则的话,他曾支付费用的信用卡上就会收到罚款通知。公园的垃圾箱都是密封式的,盖得严严实实,防止熊到垃圾箱寻觅食物,伤害游客。一路上发现几个垃圾箱,上面都上了锁,大概是垃圾已满,还没来得及运走。没办法,我们只好拉着大垃圾袋,行驶了好远,找到垃圾箱,如负释众地卸掉大包袱,才轻松自由地再前行。

公园山谷弯路很多,而且弯子转得急。文明驾车安全行驶变得格外重要,每每遇到前车速度慢无法前行时,没人嘀一声喇叭,静静的耐心的开自己的车,行自己的路。而前面的司机发现这种情况,也会很抱歉地赶紧找一个公路边预留的停车位置,将身后的车放过去。不仅在公园山谷,在其它路段的公路上,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形,文明行车成为一种自然的常态。

在公园,除了住宿,我们不停地开车在山谷里跑,走马观花地观赏,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朋友翻阅着资料告诉我们,公园里那棵被称为树王的灰熊杉,已27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高龄的树木。还有那条高740多米的瀑布,虽然没有尼加拉瀑布那么壮观,但也跻身于世界十大瀑布。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一睹它们的尊容和风采。朋友为此感到惋惜。

我想,看来旅游与人生一样,虽然无法实现完美无缺,但还是不希望留下什么的遗憾。此时,我相信旅途中的残缺也是一种美,相信那是一种被放弃的依然存在的爱。

关于极致的文章3:春到极致是四月

文/玉笛书剑

人间四月天,春归人间,春染山水,春绘阡陌,乡间春意正浓,都市春意无限,尽管今年的和煦春风姗姗来迟,春光明媚来的稍晚,大自然依然迈着有力的脚步冲破料峭继续演绎新一轮春的华美乐章,浓浓的春意在久违的阳光中终于肆意绽放季节的华彩。

几声春雷惊醒万物,送走三月绵绵雨,仿佛一夜间,春光乍泄,生机盎然,草长莺飞,城里乡间皆飞花,桃红李白竟芳菲,柳堤嫩绿丝丝翠,草树吐青盈盈归。

行走在春天里,沐浴在春光下,春风拂面,久违的舒情悠然而生。明媚春光,春色恼人,春色撩人,发现美,探寻美,讴歌美,躁动着沉闷了一个冬季的心,激活了跳动的思维,大好春光,呈现给我们的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焉能错过。到自然中感受春日情怀的惬意,值得我们用心思去拥有美好时光。

走,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享受无限春光,远离尘嚣,踏洁净之处,吸允泥土清香,邂逅一场如烟柳絮,小桥流水飞鸿。与春景窃窃私语,静听声声鸟欢啼,细观山山一般色,淡瞧清清水中鱼,举头处处都旖旎。

春风如醇酒,醉了踏青赏花人。忽遇桃红落英,又见梨白吐惢,但赏玉兰杏雨,胭脂海棠开后,国色牡丹逐来。野花肆意簇簇遍布乡野密林;黄色油菜花引得千只万只小蜂酿造新甜。春水如蓝,湖光一色,峰峦叠翠,莺歌燕舞。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绝胜烟柳满,红紫斗芳菲,鸟雀鸣新曲。最是一年春好,处万千颜色漫不经心点缀着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多少寻芳客目不暇接,多少探春人流连忘返。

今岁三月春迟暮,四月春潮奔腾涌,一夜春风苏万物,户户野外赏春景。四月,春到极致,浓郁的景色,松弛的心情,伴随的是一份心境和心灵的洗涤,无拘无束的季节,一眼春光,一路愉悦,欢声笑语在美景中释放,美好在心中永久驻留。

关于极致的文章4:爱,是一份极致的心疼

文/流浪的心

总会有一个人在不经意间闯进你的世界,触动你心底所有的柔软,为他哭为他笑,让你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味道。

爱是一份极致的心疼,微乎其微的事情在你眼中都会放大,因为你真正的在乎了。怕他哭,怕他累,怕他病,他的一言一行都带动着你的情绪,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你的神经。爱,就是沦陷了你所有的心情。爱,是一个人的名字,看到便觉得温暖;爱,是一个人的声音,听到便觉得幸福;爱,是一个人的微笑,想到便觉得心动。爱上一个人,没有理由,是心灵的一种颤音,是灵魂的一种归宿;爱上一个人,没有对错,是生命的一种权利,是梦想的一种渴望。真爱,没有距离,因为它一直在心里,在情感里,在彼此的生命里!

有一种等待,总是在心上最疼的地方。那么多的思念,该用哪种方式来诉说,一个拥抱够不够;那么多的牵挂,该用什么语言来阐述,漫长的守候够不够。遇见多不容易,别让重逢的机会一再的错过。眼睛渴望一个微笑,心灵期盼的是一个所求,别让爱你的人在等待中沉默。一个愿意把时间都给你的人,总是爱你最深的人。一份好的感情,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纠缠,而是随意;不是游戏,而是珍惜浓淡相宜间,是灵魂的默契,是心灵的诗意;远近相安间,是自由的呼吸,是距离的美丽。可以肆意畅谈,也可以沉默不语,因为心懂;可以朝夕相处,也可以久而不见,因为爱在。

走过的路,脚会记得;爱过的人,心会记得。

爱总是让人感动,毫无保留的给予,从来不要回报;情总是让人铭记,尽心尽力的包容,从来没有怨言。也许天涯之隔,却在咫尺相连;也许路遥漫漫,却在用心相待。不要问为什么,没有理由的爱最真,没有言表的情最深。因为真爱,所以挂牵无言;因为深情,所以一直陪伴。最深沉的爱,与时光同在。爱的开始是浪漫,爱的相伴是取暖,爱到深处,只求一份心安。相爱的人彼此信任,彼此依赖才能久远。手里握紧的是唯一的暖,心里执着的是全部的念。只爱一个人或许简洁,却不简单;守候一生或许平淡,却不平凡。爱,就是有一双永远不会放开的手,一颗永远不会改变的心。

真爱无言,真心交换。

关于极致的文章5:心灵的极致

文/澌涵毓

五月,因是我生命的起点,注定成为印象中最特别的季节。爱屋及乌,深深恋上了关于五月的诗词。喜欢李峤笔下的五月,“绿树炎氛满,朱楼夏景长。池含冻雨气,山映火云光。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绿树与朱楼,鲜明的颜色对比,给人以无限的视觉冲击,镜头缓缓移动,一幅画面突兀而出,红色成为绿色最佳的心理补色,颜色的大胆运用使画面鲜亮而不是和谐。

雨池与云山,冷暖色调微妙配合,诗人纤细的情感倾向于无形中悄然泄露。近的冷由远的暖衬托,因冷雨笼罩的心灵暗影因明的云而不觉得压抑,反而给人以清幽恬淡、妙近自然的美学享受。

院樱与庭芳,视觉与嗅觉的调用,两种感官的感觉巧妙沟通,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转移,瞬间突破事物的特定属性,语言的骨感在诗人的审美中更加丰满。看到那硕果累累的樱树,随着作者的笔迹,不觉联想到那弥漫满室的沁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樱树上的硕果似的,呈现别样的艺术情趣。结句甘醇的酒香淹没夏日的溽热,清凉的淡雅的已经宛若沐浴在一片清凉之中。

远处,慵懒的柳条垂影遮覆着清浅的水面。宛若出水的睡莲,未开的花瓣宛若伊人半垂的睫毛,似睡非睡,慵懒的神态,似醉烟景凝,又若愁月露泫。对视的刹那,与柳达成了某种暗合。或许,人与眼前实景之间总有“同质异构”的某种对应关系,看似随机性的一瞥,却再也走不出视觉与心理的美感效应。此刻,柳,在我的心里构成了意境的个性,活脱脱一个精致、柔媚而又有些慵懒的极致女子。艺术的本质是美,而美是一种气质,一种意趣与情趣的完美结合。

陶醉在自我的艺术极致里,依稀看见了一位凭栏望远的女子。燎沉香,消溽暑,鳞次栉比的屋檐下,几簇幽竹点缀着寂寥的别院。清风徐徐,芭蕉叶上的雨露轻轻坠落,恍若宋词中的情景瞬间扑面而来。她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迷恋,似乎要将所有的夏景都溶在她明澈的双眸中。静静地,淡淡地,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夏天的音符跳动着,她的眼睛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清幽!一曲水、一流觞、一庭院、一丛深色花,瞬间凝固成蓝天下最唯美的一幅剪影!沉醉,沉醉……

她的神态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痴醉,那么的忘情,瞬间凝成一片沉思的云。她如电一般极了我的心,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诗境般的五月,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动感。五月的阳光下散发着温馨而浪漫的味道。白云悠悠飘逸着裙裾,荡漾着青春的笑靥与妩媚;百灵栖息在早已被风儿染绿的枝头浅浅吟唱,仿佛含着叶笛,找到了恰切的韵律。在幽幽的山谷中,我休憩于小桥流水、晨曦晚霞的氤氲里。

伫足遥望远山,心中莫名有种冲动,我似乎看到了鹰疾长空,鱼翔潜底,万物自由的放逐;领略到了一份怡然自得的心境;感受到了高山流水的碧空幽远之美。一丝梦萦,如流水般,悄然在心头划过。风清云淡,禁不住引起了“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心灵穿过无边的田野,让枝头染上了绿色的花瓣。五月的诗歌在空中飘扬,仿佛从云头跌落,落下了满地斑驳的思绪。我如诗的心情,在心灵的原野上,绽放出郁郁葱茏。

关于极致的文章6:美到极致

文/马小磨

年龄一年年增长,人却一年年简单。越来越喜欢舒缓的乐曲、优美的舞蹈,也喜欢散发着淡淡书香的文字,开始思考美到了极致的东西。

第一次接触伦巴是在健身房里。老师教学前,先播放了一段英文舞曲,缓慢而抒情。接下来,她教了我们一些基本的踩位和手势,说动作看似简单却得动用全身的力量,将身心完全融入音乐,这样才能跳得投入与完美。

随着乐曲,我将手臂高举过头顶,波浪般柔软摆动,让光在手影间跳跃,斑驳地照着自己的眼睛,不为舞出优美的动作,只为静静地做一名舞者,心便静下来。

果真,再细细聆听那略显忧伤、动人的歌曲时,你会刹那间觉得,自己的每一次顶胯、落胯与转身都包含着一种情感,在向世人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感伤而又缠绵的爱情故事。心在那一刻,已不知飘飞到了哪里,眼眶不由自主地一次次被打湿。身体也随之柔软而内力十足,似乎同歌者一道,融为了一体,进入一个静谧的山村。眼前出现一座小木屋,从窗口透出柔和的灯光,给这夜色以无限的温柔与感动。篝火前,一对恋人,静静地依偎,享受火光的温暖,仿佛天地不存、日月不见,唯有相爱的两颗心在一起。

曲终时,我忽然发现,所有人的眼眶都被打湿,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意境中。这位老师说得一点不假,唯有全身心融入,才能品读出歌者的灵魂,也才能使自己的舞姿更加感染人。

在武汉看过一场小话剧,至今仍念念不忘那名手捧书籍的女子。那是剧情转折时,灯光一暗,音乐起,一个女声徐徐地念起了旁白,那么投入,那么深情,感染着观众的心。顺着声音望去,才发现在舞台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柔和的聚光灯下,一名女子捧着一本书,忘我地朗诵着。那一刻,她仿佛不是演员,只是普通的读者,我也不再是观众,只是一名听众,围坐在她的身旁,静静地听她娓娓道来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顿时,心湿漉漉一片。浮躁的社会,难得坐在角落里的她如此投入,给观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终究明白,被称之为好的东西,都是美到极致的。而美到极致,都是用心到了极致。

关于极致的文章7:娘做极致即成仙

文/吕高

今年4月26日,80岁老娘解脱了久病瘫床的折磨,悄然进入天国。上午10时27分娘弥留之际,和风吹雨,仿佛给老娘洗尘开道。我正在为老娘购纸钱,一手接货,一手接到弟弟电话:娘此刻升天了。这么巧,娘带着大捆纸钱而去,用几年都不成问题。

不一会,雨戛然而止,日头慢慢露脸,一晴就是12天,今年雨水特别多,连日,天气预报说当地有雨。可是,连日都是春光明媚,有几次,云雨低沉到伸手可摘,还是缩回去了。出殡那天,早上9时,一轮金阳喷薄直射,随棺入坟,仙祥之至。这几乎颠覆了春无三日晴的湘西南气象史,也应验了娘的心如明镜、素尚晴明。乡亲们一个个啧啧称奇:老母亲既接人缘又接天缘!

娘十来岁就没了父亲,上世纪50年代初中毕业,考入县中医训练班,算是乡村小知。60多年间,她把医术望、闻、问、切到千百人身上,药箱总是盛满感激之情。最神的是她的“挑疳积术”。乡里小孩易患疳积病,往往面黄肌瘦,神情呆滞。娘右手拿根缝衣针,消毒后,左手翻托小孩之手,口中念念有词,边念边照着其手指中节划几下,一针下去,不偏不倚,不深不浅,隐隐作痛,随之而出的是透明黏液。三天后,再如此这般挑一次,不打针,不服药,而且不收钱,患者保准康复。至于娘口中念的到底是什么咒,划的什么符,没人知道,反正不念不划,痛感大大增加,效果也大打折扣。诸如眼中有沙、喉中卡刺之类小疾,难以解决时,我娘只要口念几句,摸几下,吹几声,或喷几口水,自然灵验。文革时,有人说娘搞封建迷信,要破除,可是乡亲们决不答应。娘综合中医和阴阳术,钻研而成的医术,省钱省时省医省药,在乡村极为实用。

我父母原是江西地质队工作人员,1962年下放回到邵阳县黄亭市乡的老家。在这里,父母开荒拓土,学习农业耕种,白手起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管是集体生产,还是承包到户,娘总是深耕细作,不会偷工减料耍歪巧。尤其是每年抛粮下种,莳田双抢,挖红薯、打晚稻、摘茶子季节,老娘更是半夜喊天亮,两头摘星星。三四十年里,娘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多则五六小时,少则二三小时。吃的是粗粮小菜,难得打个牙祭。但是,她每天都是那样风风火火,不知疲倦,不怕困难。我不明白,娘的过人精力、冲天干劲、满腔热情到底从何而来?

父亲体弱多病,6个兄弟姐妹从娘肚子接踵而至,人多劳少,工分低底子薄。尤其是1983年父亡时,两个姐姐已经出嫁,我和三个弟妹正处读书成长关键期,娘中年守寡,毅然昂首,挑起沉重的债务。这种家境放到一般人家,免不了忍饥受冻。但是,我们竟然不惊不慌,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究其因,是娘对于家庭用度的计划料理。

娘个性很强,对我们进行励志教育和劳动锻炼十分严格,有时我们也有怨言,但我们对娘一直孝心不变,尊爱有加。而且,老娘的积极向上、敢于担当、勤劳节俭、宁折不弯的品性,深深浸入我们子女甚至所有后代的骨髓之中。

娘令人钦佩的,还有她的识人术。娘长期蛰居乡下,即使晚年随子女入城也几乎足不出户,她很少看书读报,只看电视,但是,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左邻右舍,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常有先见之明,料定了不少善恶生死。我不明白,她到底运用了哪一套逻辑推理呢?

本来娘是有家族超长寿基因的,但是,长期超负荷的操心劳作,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透支了她的生命,将她从一个健美少妇,折成几乎90度的佝偻老太太。2010年5月,娘脑溢血突发以后,引起七种疾病并发,从半瘫到全瘫哑语。今年以来,她各种器官功能极度衰竭,明知大限将至,她还是艰难地咽下每一口流食。最后,她骨瘦如柴,气若游丝,每打一次针,都要被扎一二十次。但是,整整六年,娘从未叫过一声痛、言过一声死,顽强地挺住病魔给她的每一次折磨。

出殡那天,绑扎得非常坚实的抬扛,抬着她的棺木,不知怎的,刚移动一两步就“哐”地断了一根。大家猜,老母亲硬是不想上山,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啊!

人做极致即成仙,技到顶峰方为神。老娘,一个普通的乡村老太太,竟然在她的环境、条件和平台上,以她的方式,成功书写了吃得苦、耐得劳、霸得蛮、忍得住、看得透、熬得过、九磨十难又九死不悔的神奇。

关于极致的文章8:那拉提草原

文/李萍

一种极致,在绿色的草海里起伏,也起伏在我的肌肤乃至骨骼,我血液里奔流的绿,在毡包,在冬窝子,在羊堆在马群的安详里注释安静。

那是怎样的绿啊?怎么与我周身的绿不一样?

我是沐着一路的风尘而去的,我是向往着极致的美而穿越戈壁而去的,我是那轮明月百般乞求而去的。

我就这样去了,去的凛然,去的悲壮,不惜风干自己的去了。

草原安然的轮回着生命,夏季牧场和春秋牧场书写着琴瑟优美的旋律,马背上的民族因为被草原上的一切所吸引,于是,将追随默写成人生!

我被那抹绿被那份静窒息,窒息于一种疯长的思念和静穆中。尽管我的灵魂被甘南收藏了,而我被草原的美所迷惑。

可是,我蛰伏的爱在顷刻坍塌为那拉提草原上的一缕风。

那随风而舞的静美,是我心海翻卷起的浪花吗?

八百年前的大马弯刀的民族,从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横空出世,我沉浸在阿肯的弹唱里,寂寞而苍凉的触摸着云朵的温柔。

于是,我仰在云朵的爱里,尽情吮吸马背上的起伏的真爱,只轻轻地挥了挥手,我的啜饮打动了草原上的鹰。我仰慕的那只鹰,把翅膀折断鹰还是鹰。

草原上的诗情打湿我千里之外的步履,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

冬窝子的记忆里我寂寞的灵感在传唱阿肯的歌,而魂灵却静坐在草原的思想深处,一遍又一遍地揣摩草儿的爱情,而后坐化成一盏打盹的心灯!

而我,突兀地想起一位诗人,以纯洁的笑脸和满心的感伤建造他的柴房子,在草海的呢喃里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无奈和安然里,我把隔夜的故事抖落,

发现自己的心跳那般炽烈,以往所有的日子,都在我想扯把天边的云彩里迷失。

我和草原上的鹰邂逅,也和草原上的狗尾草再次邂逅,那些邂逅装扮了我的生命之河,河水让层层的记忆放飞缠绵的歌……

打马而过的诗人,将一顶牛仔帽诗意成草原上的一只蝴蝶,夜夜飞进草原的吟唱,城市的风景在诗人的目光里沉淀爱。

草原上策马的牧人,把思念的深情和一些零乱的思绪,交付草原的风,让那些蝶舞的心动上下翻飞谈论爱情。

明朝的月亮凝固成一桩孤独的雕塑,我无法咽下诗人独饮的寂寥,在草原的沉静里缓缓打开一个诗意的故事,今夜的月光乘着月色许诺,因为我相信,我相信草原是失眠的;我相信,我相信每一株拂过我心海的草,都是开在我记忆里的绿色花朵。

像诗人的诗一样:鹰不能抵达的高处,想必就是:神的领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