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文章

请欣赏情结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情结文章1:深秋月圆夜,烟花情结

文/夜雨凉

烟花绽放的那一刹那,是瞬间的永恒。

---------题记

寂静的夜,任秋风肆虐,任枫叶凋谢,那些枯残的花瓣,散落在这花园,我的眼睛,模糊不了同情,无奈的叹息,游曳在苍穹里,被风吹得不知去了哪里?我没有去挽留,就让它随着如烟的往事一起消逝,那些人,那些事,曾经的是永恒的回忆,亦是卑微的无法忘记,浅笑浅叹,不再回首。

楼月平眸,霜颜横对,帘角屋檐,栊窗台边,浅浅的月色与风共舞,最后闲洒在枫叶间,闪动着波光般的微亮,映入眼帘。岁月更替,宦海沉浮,在尘世渡留,沧桑了容颜,弹指间,流走的往事一圈一圈的沉淀在年轮上,我伸开双手,拥抱一抹如梦幻的月光,拂去沧桑,拍落衣角的灰尘。只是这秋风太过活跃,肆意的吹,我感到寒冷,渴望谁来把岁末的烛火点燃,温暖思念,炉火旁睡意昏沉的那一幕,是最温暖的回忆,鬓残颜衰的这一刻,我何去何从?问黑暗的夜,何处是心灵的归宿?

步踟蹰,秋夜残念,催人泪下,霜天孤夜寒,几许忧伤唤醒几多乡愁,萦绕心头,未把乡愁折袖回,翘首望,月上柳梢头。柳丝对柳叶没有半点挽留,任它被风追求,摇曳在空中,给秋夜充斥着几分孤独,生命由盛到衰的演变,在此刻演绎的如痴如醉。孤身一人,思乡心切,我拘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人生怎奈悲欢离合,怎奈月的阴晴圆缺,我摇头轻叹,一个人的深秋,一个人的夜,一个人的幽月,一个人的掩袖含泪。

不知何时,我望见烟花绽放,照亮如墨的苍穹,有人喜欢绽放时候的艳丽,谁会迷恋绽放后的冷却?所谓烟花易冷,人事易分,美好的总是短暂的,许多人在前世修炼了多少年,唯恐倾尽一生,只为今生在尘世间,期待一场美丽的邂逅,哪怕如烟花般短暂,但绽放的时刻,积累了多少辛酸,保留着多少苦涩的痛,把一生的价值,寄托在这绽放的瞬间,短暂的有可能是永恒,因为其中蕴含着对生命更好的诠释,不好想象一生一世的相伴,只希望那一刻的世界,属于我们两个人。

今夜无眠,怀乡的思绪如琴弦般弹奏着忧伤,以前经历过得,现在又想起来,不经意间,一颗饱含沧桑的泪珠滑过脸颊,多少恨,今夜梦魂中,还忆当年风花日,一人一杯酒,品尽夜微凉。

深秋月夜,子时花开,素香凋落,人影寒单,弥望咸阳城,有多少与我一样的人,独举杯,愿这一杯酒,洗尽浮华,把乡愁蛊惑,让天边的月,照亮家的方向。

忆往昔,浅墨素笺,醉今宵,沉沦旧梦,梦幻楼宇倚栏沉思,寥乱空旷的夜,书写我的一纸乡愁,记忆的沟壑收寻季节的妩媚,一直执着的认为,曾经家乡的故事,总是百花齐放,柳暗花明。

一个深秋残余多少流年的伤,一个月夜搁浅多少缤纷的思念,沉默不语的夜,繁华落尽,风摇疏影,摇曳的烛火里,缠绵着自己烂漫的一帘幽梦。

情结文章2:故乡,不变的情结

文/涛声依旧

故乡,不变的情结

大凡长大的每个人,由于生活的安排,都在外几乎奔波,于是便有了一个新家。而曾经那个生养自己的,留下童年最美好的足迹的那个地方,便有了一个更亲切的名字——故乡。

从此,不论你身处何地,做什么事。不论你是荣耀,还是平凡。即使时空相距千里、万里,但在心里却有个共同的距离。你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这个距离就是心间的长度!

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也在秦岭的深处。虽没有作家平凹笔下的那种迷人和神奇,更没有多少传说和故事。随着岁月的洗礼,在我心中,故乡却是我心中,增添的的一份眷恋。因为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乡间小路,还有那里的乡党和自己的老家。

其实,因为幸运的有了份事干,和很多离乡的人比,我就在离家最近的镇上,离家最近。小时候,懵懂无知的我,只知道离开家,走出大山几天,特别想的是自己的家。而慢慢长大,离开的时间也更长了,想念的自然是故乡一切。

然而,故乡和镇上,也是两个天地。就是那条绵延远山深处的道路,自从记事起,每天都会有上上下下的乡党。他们出山,心中有份信念,有份牵挂。他们回山,心中有份希望,有份幸福。因为它在镇上的正北方向,所以放眼望去,故乡依稀很清晰,远山的脚下,那里就是他的影子。

年后,离家的时候也是很长。和更多的人一样,有份理由,因为太忙。曾经在春的脚步走近的时候,还在心中默念着。错过故乡的春天,那是近些年心中的遗憾。所以,走进故乡的这个春天,找回失去的那份美好。因为在今天这个大家都彼此感觉物质生活特别充盈的时代,然而更多的大家反而心中颇不宁静,行走在这个生活的空间,心灵多了份忐忑,多了份喧嚣。其实,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寻找,都在思考。然而,我感觉很少有人找到答案,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装进“套子”,看似潇洒漂亮,却要问自己:我真的很幸福吗?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世界上谁最幸福呢?君不见,假日出外的人多了,朝夕结伴散心的人也更多了,用手机、网络与自己对话的人更多了。

虽然故乡偏僻,还不算很富裕。然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却感觉熟悉亲切。村子依山傍水,沿途,漫山遍野的花香沁人心脾,使人醉迷。大山披上了绿装,一派生机,江山如画。路边的小河,溪流淙淙,那是山泉汇聚而来。掬一口清泉,清爽自然。田间地头,麦苗青青。村子的人,见了过路人,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大老远打个招呼,歇脚喝水,请你随便,乡间自有乡间的乐趣。仰望蓝天,白云朵朵,全然不知你是在天上人间。

上帝就是这样安排,刻意创造的繁华,只是眼前的存在。自然生成的魅力,却是永远的宁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因为故乡这个纽带,身在四方的游子,彼此也有了份寄托,相聚是份自然地缘。故乡的群山在祈祷,他的儿女平安腾飞。

故乡,你是游子们永远不变的情结。依偎在你的身旁,那份宁静,那份淳朴,那份永恒,就是幸福!

情结文章3:瓦房情结

文/魏春明

瓦房是一块游子心头的隐痛,瓦房是一副描写历史的水墨画,瓦房是一支撑依生命的歌谣,瓦房是一坛醉倒游子的陈酒。

—题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兴隆公社机关设在吕楼村一家地主家院中,院里有几座青砖灰瓦大瓦房。在当年偏远的农村,这几座瓦房很是显眼。公社撤销后,在该院成立了社办厂—钢管厂,主要业务是打造、修理农具之类的事,按现在说就是服务“三农”。母亲曾当过社办厂负责人,住在带有出前檐的北屋大砖瓦房,我和祖母、哥哥住在没有出前檐的西屋砖瓦房。

记得,母亲住过的北屋瓦房,外墙用规距的大青砖砌墙,砖间粘的白石灰逢都很细。墙里用土胚垒砌,白石灰粉表。瓦房的檩条、椽子都是杉木的,檩条又圆又粗通根一条,椽子是通直半圆形的木棍,椽间上面铺着一指厚的小方砖当房里子。地面一色青砖铺就,平坦宽阔,素雅大方。这种房子用土砖土瓦土胚多墙壁较厚,住着感觉冬暖夏凉,舒适惬意。房脊上疙疙瘩瘩,残缺不全,当时,也不知是啥。后来,我在书上查了查,才知道在房正脊两端置放的是“龙吻”,在垂脊上安放的是“螭吻”,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五条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五脊六兽”。屋顶灰瓦上面顺着瓦缝长满了成片的瓦松,这平常的瓦松还是一种药,性味酸,平,有毒。有通经络,散风,清热,止血等功效。治口干,大便下血,血痢,疮口不敛等症。有一次,我流鼻血,祖母就用棍子捅掉些瓦松,放在蒜臼中捣碎。然后,把碎瓦松糊在我眉头和鼻子上面,止血效果很好。房屋东西山墙有一多边形窗户,山墙檐和窗户檐雕有砖花,造型别致,典雅古朴。前墙窗户阁子是直木条,上下竖着几根,中间横着一根,阁子下面用青砖做个出台的窗台,典型的清代风格。瓦房前檐下有几根圆圆的柱子,柱子下面是石头做成的鼓型柱础,前檐地面也用青砖铺设,檐下边围绕着柱础长了一层绿油油的苔藓。房子一有年代就有灵性了,每当天要下雨前,柱础就先潮润,这种天地相通的情景我亲身经历过,很准确。刚开始祖母说,我不相信,验证几次,我信了。至今,我回忆起此事还感到我惊奇。其实,前人早有总结。古人曰:“象天法地的古代建筑是与天沟通,以知天意,得天之命,循天之道,邀天之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唐代着名易学家孔颖达说:“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房檐是带着花纹图案的瓦当,夏天,雨水似珍珠顺着房檐的瓦当往下流着,煞是好看。少年时,我不知这雨水从哪里来,常常对着天空发呆,总想着这水在地上,咋能跑到天上呢?这天明明是空的,咋能掉下水来哪?理解不了。冬天,雪后上冻,房檐边会挂着一行长长的冰棍条。待雪霁之日,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招人喜爱。为了玩耍忍受着天寒地冻,专挑又粗又长的冰棍摘下来,拿在手中玩耍,冰冷的冰棍把手冻得发红还舍不得扔掉,直到化细断掉为止。

在本地,这种精致的瓦房,赊店镇保存的较多,大部分属于清代建筑,经过近几年的修葺,其建筑规模恢弘庞大、建筑艺术精美绝伦,让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至于镇内“山陕会馆”与我说的民用砖瓦房不是一个概念和层次,在此不能相提并论,无法赘述。而现时,农村精美的砖瓦房已经留存不多很少见了。除住过这几座瓦房外,我见过太和镇有座二层楼的“转楼”瓦房,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号称“洋楼”算不算瓦房,我不敢肯定。太和镇还有一座二层七间瓦房,号称“七间楼”,我敢肯定它是瓦房;桥头镇明张村有座二层砖瓦楼;下洼镇石子村有座几间大瓦房。估计其它乡镇也有,但,我没有见过。这类砖瓦房是过去地主、财主家盖的房子,盖得结实,经久耐用,随后保护好的才留存下来。

如今,农村砖瓦房大多是近几十年建造的,比较普通简易。我少年时生活在农村,见过农民建造砖瓦房。那时,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盖不起瓦房,后来,经济稍有好转,就操心盖瓦房,能盖起一座砖瓦房是农民一生最大的追求,最大幸福的事。当时,农村提媒有句俗语:“不怕没有粮,只要有三间大瓦房”意思是说娶媳妇先要有瓦房,无瓦房媳妇就难娶到。多数农户为了给儿子娶上媳妇,一家人省吃俭用,多年集赞点钱备料盖房。农闲时,先脱坯制瓦,选天晴之日,几位壮劳力择一平地,开始和泥制造砖和瓦。制砖工艺简单,先将泥巴和好,在平地上撒一层细沙子,把砖木模放在地上,再将和好的泥巴塞进模里,用手摁实在,用一根铁丝顺着砖模上面一拉,把多余的泥巴去掉,慢慢提起模框,一块土砖坯就制成了。砖土坯在地上晒上一两天,经手了,起起来一摞一摞垒集在一起。而制瓦工艺较为复杂专业,要请制瓦师傅制作。制瓦的泥巴有讲究,不能掺杂石头、树枝之类的硬物,还要多和几遍,达到细腻均匀。泥巴和好后,制瓦师傅取一团泥巴放在制瓦旋盘上,绕瓦模粘糊一圈,厚薄均匀后,左手旋转瓦盘,右手拿着刀具修整瓦泥,待规矩后,在瓦模泥上竖着划三道,稍硬后取下来,就制成了三只瓦坯。制作砖、瓦坯达到预算数量后,还要风干晾晒一年半载,干透后再进行入窑烧制。而烧制砖、瓦需要煤炭,有的上县城拉煤,有的为了省钱,拉上架子车远行几百里地,走到平顶山或密县拉煤,砖、瓦烧成了,便开始张罗建房。

盖房子揭力,尤其是砖瓦房,一座三间砖瓦房落成后,往往花光一家子的积蓄,有的还要东借西凑,欠一屁股债。操心劳累常常会累倒人,一病卧床不起。俗语说“俩人不睦,劝你修房建屋。”不知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尽管花钱、劳累,然而,谁家瓦房建成后,家人走路都显得腰直了,脸也扬了起来,光彩无比。背后村民还夸奖,瞧,谁谁家真有本事盖起了大瓦房,从话语中就能听出羡慕的很。邻居有事无事都爱上瓦房屋里坐坐,明亮敞快,出气顺当,连说媒的也踏破门槛,乞求事成。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我从农村出来后,一直住在城里的钢筋水泥楼房,尽管干净舒服方便。但,这么多年了,对瓦房却情有独钟,脑子里时常萦绕着砖瓦房素雅的影子。总感觉苍穹下的瓦房是安身立命之地,存福之处,它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情怀和浓浓的思乡情结,想起它,心中就会涌起绵绵无尽的乡愁。精巧绝妙的瓦房沉淀着厚厚的文化底蕴,读懂它,会使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瓦房散发着幽幽的蓝光,看懂它,能让你产生无数的遐想。它如身着一袭青衣的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走动,无意间会把你引入江南朦胧的烟雨中,微风拂拂,细雨芊芊,细数着岁月的斑斓和时光的变迁。它像一位朴实安详的老人,接近他时,他会向你慢慢诉说着一些陈年往事,让你神思邈远,生发思古之幽情,很容易勾起怀旧的情结。瓦房实实在在凝结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愫。

2014年,因事开车回吕楼村转了一圈,想看看住过的老瓦房。然,记忆中的村落面貌全非,老公社院内的瓦房已不复存在,原址上都盖成了混凝土的楼房。回来的路上,我细想何止这里没有了瓦房,现在农村其它地方瓦房都少了,大多是混凝土楼房。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下的劳动力被商品大潮席卷而去,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回来后,在村外或大路边比着盖起了楼房。散见村中一些砖瓦房,要么只有老人、小孩居住,要么封门闭户,无人居住,要么残垣半壁,破烂不堪。偶尔,报头刊登一处偏远山区或地区,保留百把几十年的砖瓦房群落照片,感到少有罕见。一次,我和几个文友结伴淅川旅游,走至一个小山村,见到几座老式砖瓦房,文友们觉得稀奇停了下来,围着房子观看多时,临走又相互拍照留念。这些文友可能住过瓦房,对瓦房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和割舍不了的情结。

情结文章4:浑水情结

文/陆琴华

泔水,我们这儿又叫浑水。浑浊的浑,自然这泔水就不干不净了。从锅里弄出来,不管放到哪,都是一副寒酸的小样儿。

我小时,乡下人家谁家没有五六个孩子,加上爷爷奶奶,一户人家有十来口一点儿不夸张。做饭的锅要大,炒菜的锅也要大。一顿饭吃过了,饭锅底朝天了,连炒菜的锅也底朝天了。可是饭锅里,菜锅里还会有一些饭屑,或者菜屑什么的附在锅壁上。一家人吃过饭了,能干活的扛着农具出去干活了,不能干活的,也就是上学的小人儿就得留下来刷锅,或者洗碗什么的。刷锅的工具有的是高粱苇做的,也有的干脆把丝瓜瓤的籽儿去掉,拿来刷锅。刷锅时,为了快和净,就得用刷锅把蘸着水,反复在锅壁上扫来扫去。最不好刷的锅,是把饭烧糊了的锅,米也好,面也好,黄黄的,或者黑黑的贴在锅壁上,跟狗皮膏药似的,任你用刷锅把怎么扫,就是纹丝不动。这时就得先用水泡着。小时侯,我姐姐经常刷锅,正在堂屋看书写字的我一听锅铲子抢锅那又尖又细的声音,头皮就发麻,或者心脏就一阵痉挛,浑身难受极了。这时我会很不耐地出来,到锅屋里,对姐姐说:“你不能轻一点吗?”姐姐好像更不耐烦了,说:“你会刷锅,你来刷。”姐姐就说,“不使劲那锅壁上的糊格子(糊了的饭屑)能抢下来吗?”

锅里的饭屑被抢下来了,先后落到有水的锅底里。姐姐就用小勺子一下一下再舀到水瓢里。搁在锅里用来刷锅的水好像不多,舀到水瓢里了,多得姐姐都要端不动了。好在锅旁边有个血红色的大瓷缸,那大瓷缸不是用来盛水的,更不是用来盛粮食的,而是用来盛浑水的。一个锅连续刷三四次,锅干净了,大瓷缸里浑水也攒了不少。

姐姐会刷锅,小时的我也刷锅。家里的几只鸡要是见到我进厨房了,会像今天的小屁孩一样紧跟着我。我把瓢里的浑水哗啦一下朝锅屋前一泼,那泼浑水的架势就跟天女散花似的,一瓢浑浊不堪的浑水就像扫把似的到了地上,那些连公带母的鸡们展开翅膀一哄而上,就抢食浑水里的糊饭。

母亲中午或者晚上从田里回来,要喂猪了,一看缸里的浑水不见多,会问:“浑水呢?”别看这浑水不起眼,连残羹剩汁都不如,可是拌上适量的米糠或者小麦麸什么的,就是猪或者鸡们一顿丰富大餐。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猪,尽管不多,只一两头猪,可是一天攒下来的浑水足可以用来喂猪。当母亲知道这些浑水被我倒在地上喂鸡了,有些心疼,因为浑水喂猪会一点儿不糟蹋。那时家家户户一头猪要喂年把才能出栏,不喂粮食,更不喂饲料,差不多都是喂浑水。

现在小村还在,小村里的人也还在,那些浑水呢?家家户户也还有,只是这些浑水已经有不少人家不用来喂猪,也不用来喂鸡了,而是哗啦一下倒进了下水道,也有的低价卖给人做地沟油了。我上了年纪的母亲呢?对浑水情结很重,每年还养一两头猪,还会像过去那样用浑水喂猪。那用浑水喂出来的猪,杀吃,肉就是香,好吃!

情结文章5:故土情结

文/张学斌

不论男女,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便会对出生的故土滋生一份特殊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少小别家,背井离乡,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土更有深一层的眷恋。每当在报刊杂志上读到故乡的地名,会情不自禁地特别予以关注,每当听到熟悉的乡音,也会他乡遇故知般停住脚步,倍感亲切。故土,祖祖辈辈赖以生长、生存、生活的这方土地,对老年人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记忆的书库打开,许多童年的故事、情节、镜头、画面、相册,一幕幕呈现在眼前,那些难以磨灭的岁月,给了故土之外的人们深深的抚慰,也更强烈了叶落归根的念头。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故土情结”吧。我于是理解了:有时候和退休的老人聊天,便不知不觉地聊起了故土乡亲。他们提到故土的田野、河流、山溪、小街、集市、榨坊、铁匠铺、土地庙,以及故居屋前屋后的树木;提到儿时一个个小伙伴的乳名:狗儿、牛儿、羊儿、三毛等,询问他们现在的状况……他们中间,有的回故土要去父母祖坟山上祭扫,可那里早已一马平川,变成收割的良田,只好根据原来的方位找祖坟故址,烧烧香,作作揖,闭目悼念。

我终于理解了:在我们这些退休人员中,有的长时间没回过,想回故土的那种无法形容的心情;有的长时间没看到乡亲们,每当回到故土,就会请那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们相聚,聊起童年时一起玩耍、追逐嬉戏的情形,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乡情。难怪有的老人不愿意在大城市安享晚年,因为故土能给予他们的晚年以最大慰藉。

我更加理解了:我的两位儿女亲家,都要在乡下做房子。因为他们都是故土农村出身,更怀念故土乡情。上海的亲家全家老小都在大都市,但还是在乡下筑起两层的小楼房。我去过他家几次,他经常跟我提起,他少时乃至中年时,在故土小河里摸鱼捉虾的情景,那时他家境不算宽裕,靠摸鱼捉虾接济家庭。一是为孩子们补充营养,二是变卖钞票补贴家用。在黄州的亲家,他们兄弟三人都在外面工作几十年,一商议,合伙在乡下盖了一栋明四暗八、有前后院的平房。可想而知他们眷恋故土的心情。

正因为如此,我前年也在侄子的帮衬下,在故乡盖了一间小屋。近两年来,我和老伴经常回去小住几天,和塆里老少爷们拉拉家常,搓搓小麻将。吃的是故土饭,喝的是故土水,玩的是故土情,多么开心啊!

于是,我真正读懂了辛亥革命元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人眷恋故土的心情。老人临终前,在台湾写下了一首令人读之怆然泪下的哀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情结文章6:我的种菜情结

文/朱桂金

多年前,我曾有个梦想:退休后,有一亩三分地,“旧隐躬耕,自食其力”,有二三百平方米的小院,栽上几棵果树,种几畦蔬菜和数棵花卉,养几只鸡鸭。过上那种“桃红柳绿,鸡鸣犬吠,田园茅舍,袅袅炊烟”“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现在看来,这仅是幻想而已。我于1978年转为国家干部,原来的责任田被集体收回,即便回到原籍,也已无地可耕种;住在城里,都是高楼大厦,想寻个几十平方米种果蔬的“别墅”也是很难的事情。

“田园式”生活理想破灭后,我又把种几畦或几棵菜作为一种乐趣和追求。尤为喜种丝瓜。一是种丝瓜占用面积少;二是丝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美容、治病;三是丝瓜比较好种植,一般在清明到谷雨期间,10厘米土层的地温在20℃以上,挖个土坑,浇足底水,可直接下种,然后盖上两厘米厚的细面土,10天左右就出苗了。

2009年我迁居市里一小区,在自家储藏室门口两侧种了丝瓜。每天早晚我都会伫立凝望黄绿相间的丝瓜藤,它们不断地生长着,开花结果,每一个细节变化都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看到绿色,那种清新的味道,让我陶醉,忘却生活中的琐碎烦恼之事。

丝瓜采收季节,除了自家食用外,还不时送给邻居家享用,增进了邻里间的友谊和团结。

今年元月份,我又乔迁新居,安顿好家后,我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种菜的空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月初的一天,果然找到大约200平方米、多年闲置的生荒地。我和老伴不顾年老体弱,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出浑身的力气,抡起镐头和铁锹,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累得腰酸腿疼,才整理好地面。然后均匀地分出几块畦垄来,直直溜溜,方方正正,井然有序。谷雨这天,栽种上了丝瓜、芹菜、韭菜、辣椒和茄子,“梦想”又一次实现。

种菜,它带给我的是快乐、充实、满足和希望,更是一种情趣和境界。

情结文章7:台历情结

文/郑素静

年终岁尾,到了台历更新换旧时候。随着新电子时代来临,不少人家已把纸质台历淘汰。可老爸却一直对纸质台历情有独衷。每年年末他都把当年台历小心翼翼地收好,按年份先后放进他的木头箱里,如果看到台历里的哪个页面出现皱褶,他还用书压平,那细心劲真像收藏啥值钱宝贝似的。

父亲收藏台历大约有十多年了,对于父亲以前收藏台历,我们全家原来是很支持的,因为台历上有很多知识,给我们家带来了诸多益处。如花的叶子蔫了,哪道菜不会做了,洗衣服需要注意什么等生活问题,父亲都能从他收藏的“百科全书”——台历上找到答案。可现在时代变了,需要找啥东西,只要打开手机就一览无遗了。为此,我和家人都曾苦口婆心地劝过父亲,让他扔掉旧台历,也顺应时代发展,可父亲仍痴心不改。后来,我和家人也想开了,就当父亲的一种茶余饭后的嗜好吧。

可我发现一个问题,父亲隔三差五地就鼓捣他的“破”箱子,戴着老花镜翻看他收藏的台历,那专注程度好像研究科学实验似的。有时翻看到一页停下,有时看着看着就笑了。我纳闷,当问他时,他说这里面有“宝”。妈妈经常抱怨:总翻你的破台历也要有时有晌儿,这一看就是半天,啥活也不干,照这样下去,非得老年痴呆不可。父亲笑着不置可否。

一次,因为着急记个电话号码,撕了两张过期的台历页面,可没过两天老爸就问起这事,我只得承认。老爸大发脾气,说谁让你撕的,不知道我收藏台历吗?我辩解说不就是两张破台历纸,至于这样吗?气得老爸两天没吃饭,在我一再道歉下,他才消了气。

父亲收藏台历的箱子一直锁着,从来不让别人碰。那天,我收拾床底下东西时,看到父亲装台历的箱子没有上锁。好奇心驱使我打开箱子,看到台历整齐地摆放着,一尘不染。我拿起最上层的一个台历,一页页翻看着。发现几乎每页都写着字,不是正面就是后面。都写着每天我们家曾经发生的点滴小事。“1月1日,我参加老年大学书法班,我一定好好学,给孙子做榜样。”“2月5日,我和老伴去市场买菜,儿子一家三口明天回来,我又能见到孙子了!”“3月12日,孙子在期中考试得双百。好孙子,爷爷替你骄傲。”“我感冒,儿子、儿媳已连续三周末回来看我。”

看着看着,我眼睛湿润了。父亲收藏台历,他收藏的是念想,也收藏着他对家人每时每刻的爱。

情结文章8:儿时的电影情结

文/王伟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看电影便成了当时人们主要的精神享受,而对孩子们来说,这更是快乐和幸福的事情。

我那时只有七八岁,得了个绰号叫“电影迷”。因为我非常爱看电影,凡是方圆七八里村子有放映电影的,我总是每片必看。那时的电影也很有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可我都百看不厌,甚至电影里的人物对话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每天下午,我们小孩子相互打听哪个村子要放电影,然后放学以后,早早地吃了晚饭,呼朋唤友地出发。尽管离电影放映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早到的孩子们已经把幕布围住,嬉闹着,欢笑着,好像过节一般热闹。

记得有一年夏天,听说有个村子要放映《大闹天宫》,我们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孙悟空这个形象,又听说是彩色动画电影,所以这个影片对我们诱惑太大了。那天,我和小伙伴们晚饭也顾不上吃,每人拿了个干馍,跑了七八里地到那个村庄。到那儿一看,已经来了不少人,宽大的白色幕布高高挂起来了。电影场地上的板凳,椅子摆了好多,有人没带坐的东西,就随手捡一块大坷垃放在那儿先占个位置。老头老太太在那里拉家常,婶子大娘们在那里纳鞋底,人群中不时地爆发出惬意的笑声。

那时的新电影都是轮流放映,所以等到片子转到该村时,已经将近午夜,当时同去的小伙伴们,有的困得躺在地上都睡着了,只有我还坐在那儿强打起精神,焦急地等待。

电影结束时,已是下半夜了,月朗星稀,惠风和畅。四通八达的原野里人声鼎沸,心满意足的人们向各自家的方向散去。人们一边谈论今天的电影,一边又打听下一次的电影,尽管下一次电影什么时候还是个未知数,但期待也是一种幸福。

那时,谁家娶媳妇;生孩子;考上大学;有时甚至牲口产个牛犊都会放映一场电影,让大家共同庆贺分享他们的快乐。那是一种淳朴的民风,也算是一种朴素的集体“盛宴”。

岁月无痕,往事有情,时光的流水可以带走许多记忆,但儿时看电影的生动场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情结文章9:端午情结

文/蝶恋花.杏花雨

时光在指尖隙缝里消失,模糊了远去的影子。流年在额头皱纹里滑落,邂逅了一季的美丽。

带着许些怅惘,怀揣艾叶情思,乘着柳枝清凉,痴迷粽子甜香。踏着浅浅的梦行,裹着碧绿的心事,与热情的五月约会,和一年的端午牵手。

童年的端午节更多的是期待,家家户户门上插柳枝,奶奶早就备好粽子。边吃粽子,边看黑白电视里湖北龙舟大赛、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盛况,迷失在了屈原投江的悲壮。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农历五月初五的一天,有一位爱国诗人为国家面临亡国危运哀伤,为抱负无法实现悲愤忧伤,绝望中抱着石头投身波涛滚滚的汨罗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呼唤屈原。为了不让鱼儿吃掉他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江里……

又是端午,却再也听不到屈原的那段故事。吃着粽子,却再也吃不出粽子的那个味道。

县城边缘,喧哗不堪,高楼大厦侵占了曾经滚滚麦田。时空变换,新陈代谢,钢筋水泥挤压得端午越走越远。喧闹的县城,承载着欲望,童年的欢乐,淹没在霓虹。

无法理解年少时的期待,粽子的味道越来越乏味。屈原投江,端午传说,再也提不起兴趣;门上插柳,期待粽子,已经消失得不见踪迹。如今,感兴趣的是灯红酒绿的ktv,常光临的是醉生梦死的“农家乐”。沉迷于快手、游戏的虚幻里,流浪在微信、百度的喧哗中!

人情淡化,世态炎凉。浮躁的人们,从此多了一份烦闷,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悠闲,少了一份责任。在淡漠中,已闻不到粽香。在喧闹中,已迷失了方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