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工作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工作的文章1:感恩有你
文/袁巧玲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位领导,她就像知心姐姐一样善解人意,像中学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像可亲的长辈一样悉心教诲,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时刚大学毕业,为了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我逢考必参。尽管历尽艰辛,最后还是考到了离家百里之外的一个单位上班。刚参加工作,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对于一腔热情的我,无疑是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失望之中,身在异乡的我思乡情结尤甚,甚至想逃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悄悄地走近了我迷茫的心灵,不知道有多少次面对面的促膝长谈,不知道有多少次心贴心的沟通交流…记得她说,快乐学习,轻松工作,享受生活。记得她讲,不要抱怨生活给我们这么多不如意,正是这么多不如意才把我们打造得更完美。还有她婉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开阔的胸怀,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刚毅果敢的坚强性格……她就像茫茫夜色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的人生指引了方向,让我不再彷徨,不再迷茫,不再犹豫不前。尽管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乡镇工作杂乱无章,然而我还是找到了其中的乐趣,春冬季植树造林、护林防火,夏秋季抗旱防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和同事们,和农村的父老乡亲们干得热火朝天。感觉生活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我面前徐徐伸展……
一位同事,因为工作不顺心常常怨天尤人,偶尔听到她开导这位同事的话,我很受启发。她说,工作不是给别人干的,都是给自己干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付出了,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她说,付出总有回报,不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不是你得到,就是你爱的或者爱你的人得到。现在想起来,她说的话多少带有安慰人的成分,但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她的话是多么得正能量,她没有像别人一样,感叹世道不公、才俊怀才不遇,而是从自身方面给予对方鼓励和帮助,在人生低落彷徨的时候,能遇到这样一个人是多么得难得!
遗憾的是我仅仅和她相处了半年多的时光,她就要调去另一个单位。那时恰逢雨季,记得她准备离开的那几天,天空中总是下着蒙蒙细雨,也加重了我的别离情愫,一腔怅然,不知留与谁诉。她的办公室总是进进出出,不断有单位的、村上的同事、老乡进去告别,甚至能看到他们出来时候眼角的泪水。多少次,我徘徊在她的办公室门口不忍离去,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多少不舍,多少留恋,多少情意,匆匆忙忙,我将这所有的所有化成了一枚小小的钢笔送给了她。实际上,她哪里知道,这小小的礼物又怎能承载我厚重的心意呢?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也由当初那个傻傻的女孩变成了单位里的姐姐辈,一些年轻人相继考录进来,每当看到他们,我就会想起当初的自己,就会想起她,我的领导,我的姐姐,我的恩师,我的人生导师,我想真诚地对她说一声“谢谢”!一辈子都会把这份感激放在心底,也会像她一样,做一个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人。
关于工作的文章2:做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文/李登祥
读书时如此,工作后亦然,我总是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追寻着一个问题:“喜欢读书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知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竟然在一个又一个梦境里,我跟灵魂进行了真真切切的对话——
喜欢读书的人,生活是充实的。一本书就像一个人一样,你可以把它比喻成老师、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等等,总之,它是有思维和见解的,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其内心世界的诸多想法,随着书中的内容或喜或悲。这时,你能说读书的人是孤独、无聊的吗?放眼大千世界,书籍浩如烟海,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读完所有的书籍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书,借以充实生活。试想一下,读书的时间都不够了,我们怎么还有时间去感叹孤独、无聊呢?所以,就算从充实生活这一点来说,还是应该与书相伴到老。
喜欢读书的人,思维是活跃的。与其说谁的智商高、谁的智商低,不如说谁读的书多、谁读的书少。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么浅显的道理啊!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摆脱无知,活跃思维。那些所谓的天才,都是在后天的不断努力学习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许多望尘莫及的人说:“谁叫他们的思维活跃呢?总是学什么会什么!”见过学霸吗?他们放在枕头边的书籍都堆成山了,解答起题目来还有什么困难呢?所以,要想活跃自己的思维,还是要多读书。
喜欢读书的人,品德是高尚的。人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一般而言,都是选择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籍进行阅读,增长见识,指导生活实践。由于这些书籍浓缩了人类的精华,在不断跟它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我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喜欢读书的人比不喜欢读书的人的品德高尚:在家,尊敬长辈、理解伴侣、爱戴晚辈,跟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在外,乐于助人,说话不温不火,给人一种君子之态。这又让我想起某人说过的话:“读关于亲情的书籍,我们知道长辈的过分疼爱、生育养育的不容易,最终学会爱他们、回报他们的情;读关于爱情的书籍,我们知道缘聚缘散既平常,也要懂得珍惜,不要让所爱的人离开了才追悔莫及;读关于友情的书籍,我们知道朋友之间要怎么相处,才能够让友谊长存……”所以,在爱与被爱之间,我们不妨通过读书的方式,修炼自己的品德,试着怎么去爱别人,怎么得到别人的爱。
喜欢读书的人,勇气是可嘉的。从1995年4月23日的第一个世界读书日开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都积极倡导读书,至少做到在节日里读书。这是好事,但还远远不够,因为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喜欢读书的人,心胸是宽广的。纵观古今,凡是喜欢读书的人,无论上至帝王下至一介布衣,在交往的时候往往显得大度,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人而不疑人,由于相互间的信任,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那些用人又疑人的君王们,有多少忠臣拥护呢?在灾难来临之际就作鸟兽散。除外,更多的家庭,在相互的猜疑中争争吵吵,最终各奔东西。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不多看一下怎么维护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书籍呢?只有认真地去读它,才能够寻找到黄金屋和颜如玉,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喜欢读书的人,话语是有力的。在阅读越来越处于低潮的年代里,给人的感觉,好像读书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只要离开学校了,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读书了,取而代之的是打麻将、喝酒、聊天、上网玩游戏……甚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你是学生,读书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大人不用读书了!”殊不知这句话是毫无分量的,也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为了孩子,我们作为家长的,与其说这些消极的话,不如拿起书籍,在孩子的面前做好学习的榜样,营造起良好的读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你的孩子一定会爱上读书,教育起孩子来,话语也会显得有力。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读书的乐趣吧!读书会让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成为文明之国的一份子。
关于工作的文章3:三代情
文/王国梁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就入党了,当时觉得荣耀极了。那时打电话还不方便,我就写了一封激情澎湃的信给父亲。直到现在,父亲还保留着那封信说,写得像演讲词一样豪迈,充满激情。
比我的信还有激情的,是父亲的回信。父亲在信中说:“咱家光荣啊!三代都有党员!你爷爷!我!现在你也是党员了!党员就得有个党员样……”父亲的信里是一连串的感叹号,因为父亲不大懂标点符号的用法,只觉得感叹号是最能表达激动心情的。
我爷爷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入的党。他年轻时在生产队当队长,非常认真负责,从来都是把队里事放在第一位,奶奶总说他傻。爷爷经常说,党员就得啥事都做在前面,如果总想着自己,那还叫啥党员?有一次,生产队刚收了麦子,晚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爷爷急了,赶忙组织人去给麦子盖塑料布。他把自家能盖的东西都拿出来,冲进了雨里。村民们一起努力,终于把麦子盖好。爷爷怕刮风再把盖好的塑料布吹开,就披着雨衣守着打麦场里的麦子。他在屋檐下站了半夜,直到雨停了才回家。类似的事,爷爷做的太多太多。他说,那些英雄党员为了老百姓,牺牲生命都不怕,我干这点小事算啥?爷爷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和尊敬,很满足。他一辈子对党充满感情,所以也影响了父亲。
父亲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入的党,他努力了多年,写过几次入党申请,才最终通过,所以无比珍惜。入了党以后,父亲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后来,父亲还担任村里的村长。父亲很有号召力,那些年他找项目,找资金,想尽办法带领村民致富,大家都听他的。他和大家一起种西瓜,种桃树,还张罗着带人去外地学农业技术。那些年,我们那个单调闭塞的小村活了起来,不仅田里多了很多经济作物,还与外界多了联系,村里的马路也修起来。如今,村里人还总佩服地说,老王是个能人!多年里,父亲一直是我的偶像。
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入的党。记得刚上班时,我仅仅是个小职员,所以工作一度很消极。有时候,在村里下乡,老百姓的工作不好做,我还总是有情绪。后来,是父亲的一番教导和鼓励,让我改变了态度。父亲说,你把老百姓当回事,他们才会把你当回事,况且你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应该更了解他们。我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工作越来越顺手了。没多久,我也入了党,那是父亲最骄傲的事。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为我入党的事摆了两桌酒席,宴请亲朋庆贺。有父亲的鼓励,我对工作丝毫没有懈怠过。
我家的三代党员,都默默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也让奉献精神代代相传。
关于工作的文章4:工作中的生活
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生活也是围绕着工作转了,从学生时代蜕变到上班族,从上课转换到上班,这以后我也不再将是个学生了,可是每次出去还是会习惯的自称为学生,经常徘徊在自己的学校附件,还是喜欢那些景物、环境,下班之后还是经常坐班车回到学校,有时候同事问,怎么你们老回学校,呵呵,我们也不知道,只是习惯了,很多东西习惯了在那边买,所以每次有点什么事,还是习惯往学校走……
最近真的好想忙了好长时间了,一直想些点什么过,这一段期间有过不断的心情出现,不断的心境,都想记下来,可惜,每次忙的累了,回来只想躺着床上看点电影,舒服的享受下,抛下一切,不去想……可是每当睡下时,总是会恢复到自己的心情,有些不好的心情总是会回到自己的心灵,还是经常会失眠,什么时候开始,失眠好像和我分不开了……
这段日子编程很辛苦,我不是个喜欢写程序的人,可是这次为了一个项目要上线,每个人必须写程序,写的好辛苦,最后马马虎虎的完成了,在室友的帮助下,可惜结果确那么的出乎我料,竟然在协理评奖时得了个一等奖,我很吃惊,我是真的吃惊了,因为我不想要这个奖,不是惊喜的吃惊,是不喜欢,真的不喜欢,有些人也许会失落,我知道,室友帮我写的,她帮好多人看了,但是她没得奖,我不知道,我觉得我开始不会表达一些东西了,也许她是失落的,但是事后我没有问过一句话关于这件事情,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而且获得500元的奖金,我不知道怎么说,甚至到现在为止,快两个星期过去了吧,我对那些钱从来没开过口,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不喜欢,想到那些,我就会不开心,所以尽量的我不想,所以尽量的我也会忘了那些奖金。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很不舒服,其实不应该我拿奖的,这种心情真的相当难受,那几天憋的特别辛苦,只是感觉很委屈,我不知道该和谁说,也许别人觉得我该是开心的,可是我真的很不开心,真的真的很难受~记得获奖的那天,我一人在办公室坐着,很饿,发慌,可就是不想动,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才一个人回来,想哭,眼泪湿了眼眶,很可笑的自己,不知道为了什么,也许是自己太过矫情了……就是没事找事,有病……
这个星期开始,也许可以稍微减压点了,不用那么天天加班了,只是苦了另一个室友,被调到项目组那边,天天跟着加班,真是辛苦,哎,什么时候可以休息,加班是真的很累人,特别对于我们女生。不过很开心的,也许她换了个环境,除了加班累了,也许心情上会好一些,有段时会感觉她心情很压抑,很辛苦……总之人开心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我也想像她那样换个环境,去到她那边,感觉她们那得气氛很好。
唠叨了几句,也许会使自己舒服些,又是快十二点的时间,现在几乎天天这个时间睡觉,虽每次想早点睡,可是回来之后,开个电脑娱乐下就倒这个时候了,哎,该睡觉了……
关于工作的文章5:苹果园
文/冯敏生
在城里工作的生子哥,有一片苹果园。
开春后,春天就这样在人们的视野里,或蹦跳着,或迈着碎花小步行走。有时候,走累了,驻足小憩,手搭凉棚,眺望眼前明媚的春光,惬意地露出了羞红的笑脸。就在人们凝眸间,河岸边的柳树绿了,山岗上的山桃花红了,棠梨花也白了,一串串金黄的连翘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山花们,热热闹闹地绽放了。田野里,葱绿的麦苗,连同泥土的清香,随着春风,扑入生子哥的胸膛里,生子哥心醉了。
人勤春来早。蜗居整个冬季的生子哥,吮吸着春日里泥土的芬芳,手心痒痒的。他将犁铧、锄头、铁锨、小农机等器具提前修理好。吃罢早饭后,迎着早春熙暖的阳光,他来到他的苹果园,铆足了劲儿,拾掇他心爱的果园子。
记得那年清明节,他与媳妇燕子,驱车从城里回村里扫完墓后,他俩在村前村后不停地转悠。之后在村后的山岗上驻足,极目远眺,在湛蓝的天空下,在青山绿水环抱中,乡亲们的苹果园,诗意般地错落有致,满树的苹果花白里透红,白嫩嫩,粉嘟嘟,舞动着朵朵繁花,满山满地地飘香,撼人心魄。
何处是故乡,置身于花海中的生子哥和燕子,那一刻,竟然做出他们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在那一年,身为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的生子哥,和在农学院里当大学老师的媳妇燕子,一起辞掉城里的工作,告别城里的喧闹和繁华,回村里经营起苹果园来。
生子哥从小就对苹果树情有独钟。他出生于农村,祖辈以种地为生,生子哥的爷爷,是村里有名的苹果树土专家。他从小受到爷爷的影响,学到了不少有关苹果树的管理知识。因此,他总对苹果树充满着深厚的感情。熙暖的阳光当头照着,风中和着泥土甜丝丝的香味。一身迷彩服装束的生子哥,来到果园里,给苹果树松土、施肥、浇水、修枝、整形,每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生子哥所在的小山村,到处是黝黑的黑沙土,泥土松软,适宜苹果树生长。苹果园里的活儿,勤快些就行。生子哥有时疲倦了,躺在新翻过的软绵绵的泥土上,展展腰,聆听山谷飘来的鸟雀喧鸣,呼吸空气中花朵和芳草的馨香;或者站在地垄上,沐浴着春日温暖的阳光,遥望他精心侍弄的苹果树。经他拉枝整形,苹果树艺术地呈“纺锤形”,一棵棵,一行行,平平仄仄,错落有致,诗意地站在春风里。此刻的生子哥,心花怒放,高唱:“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那悠扬的歌声,满山满坡飘荡。
如丝的春雨过后,苹果园地边的那粉色的杏花,火艳艳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次第飘落了。清明过后,生子哥的几百亩苹果树,漫山遍野,花儿竞相绽放,到处是花的海洋。成群的小蜜蜂,在上面“嗡嗡”地闹着。给苹果树疏花,是生子哥和媳妇燕子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
好树开好花,好花结好果。一朵好的苹果花,就是一个硕大的红苹果。生子哥常嘱咐疏花的姑娘媳妇们,疏花是个细致活,讲究心灵手巧,毛手毛脚,那可不行。生子哥带领一群姑娘媳妇们,犹如云端里的苹果花仙子,在摇曳一树树粉黛的花海里,腾云驾雾,飘来荡去,满树的花香,沁人心肺,令人陶醉。他媳妇燕子,是他的好帮手,她穿一身紫色的运动服,开着一辆皮卡车,专门为疏花的人们送盒饭、送饮料,还为大家送来飘香的蜂蜜苹果花茶。燕子犹如紫燕翻飞,穿梭于芬芳的苹果树之间,格外引人注目。村里人说,燕子也成了村里新时代的新农民了。
生子哥对我说,苹果花是爱情花。满树的白里透红的苹果花,曾经使生子哥收获了爱情。他和媳妇燕子,是上大学期间一次学校组织在农村苹果园里实习时相识的。那时,苹果花盛开得正旺,生子哥曾对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同学燕子,朗诵爱尔兰诗人叶芝写给爱人的诗歌。“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我心中怀着美好的愿望,像苹果花在树枝上摇荡。它飘落在你温柔的胸膛,把它当作我的家……”生子哥那浑厚的男中音,吟诵着诗人叶芝海誓山盟的诗句,令漫步在苹果花下的燕子,热泪盈眶,意外地赏给他一个热烈的吻。生子哥还对燕子说,红苹果也是爱情果,秋日,累累的红苹果挂满了枝头,采摘一个,送给心爱的人品尝,就会让伟大的爱情焕发幸福和甜蜜,那是何等美丽呀!
幸福是干出来的。霜降过后, 生子哥和乡亲们的苹果园,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采摘下来的红富士、花牛、红星等品种的红苹果,个头大,色泽艳,酥脆香甜,红通通小山似地堆放在果园里,満园子飘香,吸引许多外地的客商,纷纷上门来订购。
这时,他媳妇燕子也忙得不亦乐乎。她负责苹果销售电子商务,雪片似的订单,络绎不绝。他家果园里出产的红苹果,陆续飞向四面八方。后来,生子哥利用他家和村里乡亲们的果园发展乡村旅游。他带领大家在苹果园里种花种草,让游客春夏观花、秋季观果、冬季赏雪。他还在果园里种菜,喂养土鸡、土蜂,在果园里建农家乐和小木屋农家宾馆,想着法子,让游客在果园里休闲度假。生子哥和媳妇燕子带领乡亲们,常常组织举办诸如“苹果花节”“苹果花读诗会”“苹果摄影大赛”“亲子摘苹果比赛”等一系列苹果主题活动,丰富了游客们的文化生活!
就这样,生子哥的苹果园,成为乡亲们的幸福家园。
关于工作的文章6:让心春去 让梦秋来
开始工作,开始步入社会这个大圈子
我想我该改变了
改掉之前的坏脾气,改掉之前念旧害怕改变的习气
对生活有好多的期待,有好多的想法
可是想象和幻想总是该实现它,才是有意义的
在将爱的日子里
做好吃的饭,煲好喝的汤,养好自己的胃
在该睡的时候睡觉,在醒来的时候起来,改掉你的晚睡强迫症
过有节制的生活
读一些好的诗
为想做的事建一个独立的账户
现在开始 进行一们小语种的学习,没有时间限制,你想学多久就多久,只要坚持
没钱也要一个人去旅行
随时记下那么一句让你热泪盈眶的句子
走出去晒晒太阳
去教堂听听圣经
记录下你所经历的美好的画面
拍拍日系的片子
工作之余,自己多学学专业知识
周末的时候不要闲着网上乱逛
学着做几个复杂却好吃的菜犒劳自己
有空的时候去附近的新华书店或者大众书局 那里有书 还有氛围
定期的反省自己,审视自己,记下那些小感动,小感悟
慢慢习惯地把日子过得更健康更有质量
关于工作的文章7: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文/陌陌
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说最近一段时间忙,不能回家了。我在瞬间的失落后,在心里笑了笑,儿子真像当年的我啊!
人到中年回想当年,每段记忆都刻骨铭心。
那时候被好多幸福包围着,路上有棵大树为我遮阳,路过的风送来清凉,嫩绿的垂柳亲吻我的额头。那个时候我以为朝夕相处的人儿就是全部,水乳交融的土地就是我全部的世界,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离开它,离的那么远,回家一次那么不容易。
我去过很多地方,到过很多城市,雾霾的天气,灰蒙蒙的天空看多了,总能想起家乡那片蓝天,就会觉得此生可能再也看不见那么美的云朵了,那是家乡的名片,像母亲的脸一样美。故乡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无论世界在我们眼前怎样延伸, 它永远静止在那里,纯真得像是水,滋润故人苦尽甘来,繁华落幕。
如果能永远不长大,一直天真下去该有多好,依然做那个乖巧踏实,令故人心安的孩子。
怀念妈妈每天做的早餐。一碗大米粥,几片馒头,一盘小菜。日复一日,十几年来成为一种习惯,使人总在出门在外的清晨有种失落感。后来只愿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愿意用美满的早餐来安抚我的人,几经波折,过了许久,才懂得潜意识中寻求的,不过是家一样的温暖安宁。
故乡就是当你每天都见,但有点儿烦它的地方;当你每天见不到,却在夜晚常常梦到的地方。原来渴望外面的世界,现在却想回到它安逸的怀抱,随着日出日落,终老一生!
有多久没回家了?又有多少次回家,再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不像回家,更像是像住客栈。
我也人到中年,也深深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他们是很容易满足的。儿女能常常回家在他们眼前晃悠,大口大口地吃家常菜,晚间依偎在一起看电视剧,哪怕是短短的几天,也能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不必非要等到节假日,当我们哪天心血来潮,拿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劲头,买张回家的车票,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关于工作的文章8:年夜饭
文/芜湖朱幸福
虽然我就在本地工作,也经常回老家,但母亲每到年前还是早早打来电话,让我们无论如何要回农村老家过年。自从小妹出嫁后,老家只有父母两人生活,我动员他们进城到我的小家过年,母亲很不高兴:“我们不去你那儿过年,你们也可以不回来!”看她真生气,我只有妥协,老老实实地带着老婆孩子回乡下过年,母亲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在她看来,父母毕竟是长辈,他们住在哪儿,哪儿就应该是我们的家。因此,成家20多年了,我还真没在自己的小家过一个年。
其实,说是回家过年,主要是为大年三十晚上回家吃一顿团圆饭。小时候,家里穷、人又多,只有年夜饭才有鸡鸭鱼肉等荤菜,让我们放开肚子吃一顿。正月里来客人时,桌上的荤菜我们是不能动的,知趣的客人也多半象征性地吃一点,因为后面还有客人要来。我工作之后,家里的情况略微好转一些,每次吃完年夜饭,母亲总安慰我们说:“今年比去年的菜要好些,大家好好干,明年过年菜还会更丰盛。”
我结婚后住在学校宿舍,离老家有十几里,虽然平时也经常回家,但过年是必须要与父母在一起吃年夜饭的,吃过之后,再回自己的小家。后来进了县城,离家远了,又没有私家车,不但在老家吃年夜饭,还要在家多住几天,顺便再到几个亲戚家走走,然后再邀请父母和亲戚朋友进城小聚。这时,母亲不但不会拒绝,还主动帮我邀请其他亲戚。
年夜饭桌上的菜,绝大部分都是母亲种养的。鸡、鸭、鱼是家里养的,蔬菜是母亲种的,圆子、八宝菜也是自制的,年糕、炒米糖等则是准备好原料请人加工。我工作的单位一般放假迟,我们通常要到腊月廿九、三十才能赶回家。刚进家门,母亲就一边埋怨我们回家迟了,一边汇报年夜饭准备的情况,譬如老母鸡、老鸭汤早在锅里炖烂了,新买的牛肉、羊肉、猪头肉等也弄了个半熟,新鲜蔬菜洗干净了,就等着我们回家搭配烧熟。
妻子系上围裙进了厨房,母亲在大灶下烧火,父亲在打扫里外的卫生,我则将春联、福字贴上门窗,把碗碟酒杯找出来洗净,再准备好祭祖的器物。只有女儿没事,抱着个热水袋看电视,间或跑进厨房先吃点美食。中午12点一过,我们便开始祭祖。先摆上几个碗碟,装上饭,斟上酒,跪拜,邀请先人入席,恳请他们继续保佑我们健康、平安、发达。然后,将纸钱拿到外面烧了,在闪烁的火焰和飘飞的灰烬里,默默地缅怀先人……
在外的人都赶回了家里,年夜饭就能够开始了。有的人家吃得早,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了,有的人家子女还在回家的路上,那就要等得很晚,必须等人到齐了才能开吃。年夜饭上菜也很有讲究。先上“看鱼”,这鱼只能看不能吃,而且整个春节期间每次宴请都要端上,直到正月十五过小年才能吃掉。再就是鸡鸭肉等大菜,接着是炒菜、冷盘,加上在外工作的子女买回来的特色菜肴。总之,凡是家里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最高档的烟酒,都放到了年饭桌上,展示着全家人一年劳动成果的缩影,也成为孩子们茶余饭后炫富的资本。待到最后一道菜——“圆子”上桌后,年夜饭就圆席了。父亲便把早就准备好的大小爆竹点燃了,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红色的纸屑伴着浓浓的硝烟弥散开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从年三十的下午,一直要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饭要慢慢吃、细细品,大家还要喝点酒,白酒、红酒、米酒、饮料随意。家人团聚,气氛和谐,大家一高兴,免不了要多喝几杯,我们晚辈纷纷给长辈们敬酒,说一些祝福的话,不知不觉大家酒喝得都有些高了,母亲便会从怀里掏出几张崭新的票子,依次给孙女、外孙们发压岁钱。告诫我们:“只要你们好好干,不偷懒,明年的日子一定会更好过!”
年夜饭,是家家户户一年一次最豪华的美食聚餐,气氛热烈和谐,可能还没结束,央视春晚的大幕又隆重开启,那可是中国人共享的一顿年度精神大餐啊!
关于工作的文章9:我的双城生活
文/蓦然
几年前,因为工作需要过起了双城生活。由于对另一个城市的浑然不知,心里难免有些慌乱。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这个时候整个兴平还在朦胧的睡意中。我钻出被窝,半个小时之内解决完出门前的所有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汽车站,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完成高速与地铁的转接,下班后又以相同的节奏返回。这样一来,就把白天留给了西安,把夜晚留在了兴平。中间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是清晨与夜晚的距离,也是工作与生活的距离——白天在西安的快节奏里辛苦打拼、抛洒汗水,晚上在惬意的兴平品味生活,悠闲自得。不得不说双城生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无奈。很多时候觉得在大城市拼搏、在小城市生活是完美的结合,但是遇到特殊天气的时候,就只能上演人在囧途了,特别是大雾或者下雪的时候,高速一封路,所有的车辆都得绕道而行,等到了单位就是太阳晒屁股的时间了。这时我一进办公室的门就感到无地自容,不敢抬头。遇到加班的时候,赶到车站就错过了最后一班车,只能拼座回家。几乎每天出门的时候孩子还在熟睡,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
无奈,我在西安南郊的城中村租了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张床、一张桌子就已经占满了百分之八十的空间,从此由起初的每日回改为隔日回,又过起了一日繁花似锦、一日宁静祥和的日子。忙碌起来也有一星期都回不了家的时候,在西安的晚上就会异常孤独。每当独自走在街头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李宗盛的那句歌词:“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民房里住着很多“西漂”一族,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也有年轻的伴侣或一家三口,还有建筑队的民工。每次从他们的房前经过,一眼就可以把整个房间看遍。最不堪的恐怕就是民工们的房间了,基本上都是几个人一个房间,地上横七竖八地放着啤酒瓶、饮料瓶,可以下脚的地方很有限。一到晚上,这个“大杂院”就热闹起来了——走廊上奏起了生活交响乐,有做饭的声音,也有几个邻居三五一堆拉着家常——声音最大的就是民工们,他们时常一边上楼一边吹着口哨,混乱的声音中常常夹杂着嘻嘻哈哈的笑声。
冬天是最难熬的,早上起床排队上厕所是惯例。厕所外面有两个水龙头,每天早上这个地方是小院里的“繁华地段”。大家都瑟缩着身子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然后闪回房间。民房里冬天没有暖气,进房间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褥子,然后一头扎进被窝里,把所有事情尽量安排在床上。一到数九寒天,厕所外面的水龙头就变得牛气哄哄了,任凭你怎么拧都流不出来一滴水,房东干脆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省得把管子冻裂了。男人们一见这情况转身就回房间,放下脸盆急匆匆去上班了。女人们有的默不吱声地走了,讲究一些的提前买好湿巾纸,回房间打开冰冷的湿巾纸,咬着牙在脸上一遍一遍地擦拭。
我的一个小表妹从学校毕业后也选择了西漂,就租住在西漂族聚集的八里村。我有一次有事情去她那里,只见破旧的楼房里一个狭窄的过道,旁边一张桌子上摆着一堆做饭的锅碗瓢盆,毫无秩序地挤在一起。走过狭窄的过道,再从昏暗的楼梯上到她的房间。房间的门破烂不堪,门上的玻璃早已不见了踪影,用一张纸箱遮挡着。房间里只摆着一张床,地上放了几十个手提袋,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些袋子里。我看看凌乱的房间,再看一眼我那比花儿还美丽娇嫩的表妹,不禁问她:“你怎么找了一个这样的房间?赶紧找个环境好一些的搬走。”表妹淡然地笑着说:“这里离上班的地方近,房租相对便宜一些。”听完我的心拧在了一起。
“西漂”一直都是西安周边城市年轻人奋斗的主场,好多人怀揣梦想把青春奉献在这里,有的在这里扎根成长,有的经受了摔打之后又走向另一条路。许多“西漂”一族过着和我一样的双城生活,有的一周回去一两次,有的一个月回去一两次。他们中间有的打拼几年后付了首付,又继续为了房贷和更加幸福的生活奋斗;也有少部分人在兴平工作、把房子买到了西安,从此在兴平宁静惬意地工作,在西安繁花似锦地生活。
各种教育理念都在强调陪伴的重要性,社会也总在呼吁关心留守儿童,这些都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心怀愧疚。有一次我问四岁的儿子:“宝贝,妈妈不上班了回来陪你好不好?”儿子迟疑地看着我说:“好啊,可是你总是不回我们家。”儿子的这句话还未落到地上,我的眼泪已经在地上飞溅起来。该陪伴还是该奋斗?有人说陪伴很重要,等孩子大了可以再慢慢挣钱;也有人说要趁年轻好好奋斗,不要等到老了还一无所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为了生活我们有太多的无奈,但我相信所有的事情也都会有平衡点,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走一边看?
选择双城生活的人都是向着目标积极奋斗、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相信天道酬勤,也祝愿千千万万像我一样过着双城生活的人早日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