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元宵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元宵文章1:最忆元宵“吆黄雀”偷青
文/石子
我们一般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为过大年,而璧山的南部一带,正月十四就过大年。
元宵节,春节后的第一次月圆之时,也有春节圆满之意,人们对这个日子很看重,要开展各种活动表示庆祝,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过完大年,人们便开始劳作了。俗话说的过完大年“做生意的做生意,捡狗屎的捡狗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农村,元宵的庆祝活动很多,放烟火、划花船、玩龙灯、舞狮子、泼铁水,非常热闹和隆重。大人小孩,老的少的,聚在一起,或参与,或观赏,其乐融融。
儿时,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家里都穷,没有烟花爆竹可以燃放,没有电视、手机供我们玩耍,因此,除了上街看放烟火、划花船等之外,我们最兴高采烈的事情是打灯笼火把“吆黄雀”和偷青。
“吆黄雀”偷青这个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年闹虫灾,黄虫铺天盖地蚕食地里的庄稼,连树木的叶子也被吃得“光刷刷”的。过年的时候,上天给人们托梦,要大家在过大年闹元宵那天晚上偷青,同时不停地吆喝,就可以除灾祛病。我们璧山南部一带的人们等不及,正月十四的晚上就提前行动。所以,丁家那一带的习俗就成了正月十四过大年闹元宵,偷青也在那一天。
元宵节了,白天,我们小孩便找来蜡烛、竹篾、白纸、竹棍等,自制灯笼;或者就砍一根竹子削一个竹筒,里面灌上一些煤油,口子用棉布堵上,点燃棉布,便是一支火把;最不济,也要用晒干了的竹篾扎成长条状,也是火把。天黑下来了,上街看完了玩花船泼铁水的我们,大家相互吆喝,呼朋引伴,不一会儿,便有一大群小孩聚集在一起,点燃自制的五花八门的灯笼火把,年龄大的小孩走前面,带领大家沿着乡村的小路夜游“吆黄雀”。一边走,一边吆喝:病虫瘟疫上天去,五谷丰登下凡来;吆黄雀啰——吆黄雀啰——这些灯笼火把一长串,在月光下的夜里,像一条火蛇在游动,远远望去,煞是好看。我们这些小孩,一边走,还一边唱歌,一边打闹,欢快无比。“吆黄雀”的习俗,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未来一年庄稼无灾无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望。
偷青的活动,则是在“吆黄雀“活动的尾声或者之后进行。
“吆黄雀”活动的尾声,大家总要在路边的菜地里“偷青”。我们小孩子偷青,最多就是偷几把莴苣、菠菜、冬苋菜、蒜苗、青葱等叶类菜,这些叶类青菜偷回家,马上用来煮面吃,新鲜可口,清香四溢。这个活动有时大家一起进行,偷得大家欢天喜地的,尽量闹出动静来,引得青菜的主人出来骂,骂得越厉害越好。据说,骂声就能把病虫瘟疫骂跑。有时则到自己瞄准的菜地里去偷。这种偷青,就是正南其北专门偷了。我们背上背篓,提上口袋,来到白天踩好的点,迅速行动,一举成功。当然,一些乡亲为了防止自己的菜地被偷,白天便给自己的菜地泼上大粪,让菜地臭气熏天,让偷青的我们望而却步。现在想来,从我记事起到初中毕业,每年都要出去偷青。偷青,一说是“偷亲”,“亲”与“青”谐音,是为了把过去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恩怨情仇一起“偷掉”,让大家在来年和谐相处;一说是“偷财”,因为青菜的“菜”谐音“财”,把未来一年的财偷回家里。其实,我的理解,偷青是迎接春天到来的重要活动,“青”是春天的象征,偷青,就是要把春天偷回家,把一年的美好偷回家。总之,偷青,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元宵文章2:灯火闹元宵
文/彭晃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各有千秋,但皆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浓浓的节味儿。
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元宵》一诗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紧密结合元宵这一特定环境发出感慨。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又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缤纷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脱口而出,最终以感慨结句。所谓“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便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繁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元宵文章3:蒸灯十五又元宵
文/张琳
在我皖北老家濉溪,十五称作“正月十五”“蒸灯十五”。很少有人吃元宵,更不要说过元宵节了。
大部分人知道元宵节这个名字,是近些年来从电视上看来的,还有就是从孩子们嘴里或外地打工回来知道的。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叫“蒸灯十五”,就如同喊惯了一个人绰号,却忘了那人的原名一样。并且,村里人很少吃元宵,在十五的晚上和十六的早上,家家户户无一例外地放鞭炮、点面灯,吃扁食或饺子。在老家,不过完十五,年是不算过完的,十六人们就开始陆续外出了,也许这就是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的所谓“年味”的一份传承和坚持吧?
在老家过了初七、初八,家里亲戚少的基本上都走完了,这时候街上就陆续有灯笼卖了。到了初十,乡镇和县城的街上几乎全是灯笼。那时家乡的灯笼不像现在城市的灯笼这么好看,这么高级,有许多电子灯、电动灯、镭射灯、科技灯等,而是那种传统的,用细竹篾或者高粱秆扎起来大概轮廓,再糊上纸,染上色,画上各种花和年画的那种,做的形象十分逼真,有莲花灯、老虎灯、公鸡灯、宫廷灯等。我就和弟弟学着大人的模样,找一些高粱秆、细竹篾和煤矿雷管用剩下的细电丝,先扎成一个简单的宫廷灯架子,找一些红纸,或者彩色的亮光纸糊住,为了好看还会从一些漂亮的烟盒上剪下一些花纹贴在四周,下面用个小木板固定住,中间穿个小钉子,插上买回来的白蜡烛或者红蜡烛,用个小细棍子一挑,一个灯笼就做成了。虽然没有现在各式灯笼好看,不过也完全满足那时一个孩子点着灯走村串巷所有的骄傲和满足。
正月十三,村里的孩子都把自己的新灯笼点亮,年龄相仿的互相邀约着,沿着村庄巷子到处走。大人们则三五成群在巷子站着聊着评说着灯笼。这一晚很早就散了,亮过灯后很快就回去熄了灯,等着第二天继续点灯。从十四开始,家家门口院子的大门口都开始挂着灯笼,到处都亮堂堂。灯笼白天是不收的,从十四下午挂上灯,人们就开始观赏了。这也成了孩子的天堂,用小棍挑着自己的灯笼到处跑,几乎要看遍前后巷子甚至一个村子的灯。
正月十五这天,一吃过早饭,母亲就在厨房里忙开了,她开始和面、发面、揉面,蒸灯、蒸大雁。和面是有讲究的,做灯是要死面,做各种生肖和大雁就要用发面,记忆里黄豆面的灯碗子最好吃。母亲用提前磨好的黄豆面粉兑放了些许盐巴水和面,不用发面,因为蒸豆面灯就是要死面的,现和面现能蒸,面要和得硬邦的,这样方便做出灯碗子的造型,且做好的灯碗不容易塌下来或变形。面和好以后,揪出来一个个灯剂子,就可以捏灯了。捏灯碗子要有功夫,有耐心,还要手巧。灯碗子底要厚,帮要薄,碗沿精俏俊美。一般碗沿的边口都是要捏一圈圆边,有的会利用圆边拗一圈就像包的扁食那样的花边,有的是用剪刀剪出一圈支棱起来的花边,而有的还会把豆面做成的小蛇或小龙围在灯碗子碗沿边口一圈,并用一点红纸充当蛇的信子或龙的舌头,也会用绿豆给龙和蛇点上眼睛,有时会用剪刀在龙身上剪出龙的麟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们家,我和母亲都属龙,有时母亲会把面擀成长条,旋转几圈卧成龙的形状,用剪刀剪出麟角或钱币状的花纹,口里塞进葱根做成的龙须,再塞上一分获二分硬币,头上剪出耳朵和龙角,脸上摁进两颗黑豆或绿豆做成眼睛,身上驮着灯,一个惟妙惟肖的龙灯就出现在面前。龙灯需多做出几个,厨房里要有掌管吃水的龙、粮囤上要有掌管五谷的龙、床头柜子里要有掌管钱财收入的龙,龙灯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家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钱财不断。有时还要做出马、猪、狗、兔、鸡等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这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也表示着新的一年里牲畜兴旺、鸡鸭成群。所有的面灯都代表着新年里的希望和祝福,表达着淳朴村民对生活美好的祝愿。
不一会工夫,母亲伸个懒腰,擦去满脸的汗水,这时一个个面灯就整齐地摆在案板和篦子上等待着她的检阅,这是全家人对一年里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福。将所有面灯放在锅里蒸熟后,母亲会用筷子蘸上红色的颜料逐一涂抹,图个好彩头。在老家正月十五除了蒸面灯,还要蒸一些“大雁”,因为正月十六有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探望的习俗,除了白糖、果子、山刀子、大辽花、羊角蜜、麻片和酒水外,必须要带用小麦面粉发面蒸出来的大雁,闺女回娘家寓意大雁飞回家,大雁越大,说明女儿嫁出去生活得越好,对父母就越孝顺。蒸完面灯和大雁,单等着夜幕降临好点“灯”了,母亲通常把蒸好的灯都摆在堂屋当门小五桌或条机上,在每个灯碗子里倒上小磨麻油,然后找来缠了棉花头的稻草秆或者火柴杆充当灯捻子,等着棉花头吸上来香油就可以点灯了。点完灯以后,母亲都会端着一盏豆面灯到东屋,堂屋,西屋,边屋,锅屋,还有过底,都仔细地转一转、到处照照,不放过旮旯,这也是老家人过蒸灯十五的习俗,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毒驱邪,不会招毒虫,也许是个美好的愿望吧,但每到一处,灯光都会映照着母亲的笑脸。转完后就要把点着的豆面灯在每间屋子都放上,都要有豆面灯照亮,直到灯碗里的芝麻油耗尽,灯自己熄灭。记忆里最深的要说,我们一堆小朋友端着点燃着的豆面灯,有的用手在一侧捂着,生怕被风给吹灭,边走边玩,整个村子里到处都是灯,一盏一盏互相比着,比谁的好看、谁的亮堂,甚至比谁的油多、比谁家的好吃。还有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专门骗一些小孩子,看着他们端着灯来了就大叫起来“你看,你的灯底下有个虫!于是那个小孩忙翻过来看,灯里的芝麻油一下全洒了,灯也灭了,其他的人笑着跑开,只留下那个小孩哭着回去了。不过很多时候,我都是边吃边玩,等我把面灯里的芝麻油蘸着吃光了,灯碗也没有了。当然,有时候,镇上也会放烟花,在镇政府楼顶上,好几公里的路程,早早就跑过去等着看烟花,只是很多时候,烟花没看完就在大人身边睡着了,但那时过年的景象,热闹非凡,那情那景,构成了儿时心里永远的画面,一直储存在记忆深处。
离开家乡当兵十七年,部队转业后到了云南边疆城市定居工作生活,记忆里的元宵节充满了美好回忆,如今的元宵,依然会成为未来美好日子的回忆。但每逢过年就会格外想起老家的年味,想起曾经一起长大的伙伴,想起初一的热闹十五的灯火,想起在遥远的北方,那个飘雪的蒸灯十五晚上,每个房间里一盏盏灯碗里的光亮映照着母亲那张幸福的笑脸……
元宵文章4:话说莆田闹元宵
文/杨润泽
莆田过年的习俗与别地不同,年关将近别地热闹的时候莆田却沉寂着。大年三十仅能听到稀稀疏疏的几声爆竹声,莆田人初一初二不串门,到了初四才过大年。据说这与明末抗倭有关,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倭寇进犯兴化(莆仙一带的旧称),两地被杀者众。戚家军打赢倭寇后,出外避难的老百姓纷纷回家探望,大家悲喜交集,既为生者幸存而庆幸,又为死者不幸而悲伤。许多家庭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串门的都是来吊唁之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每年这一天互不串门,即使是至亲,也不例外,只有居丧之家才允系友上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系友家拜年,初二日就不必忌讳。
到了初四才热闹,这正是莆田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之处。莆田人初四也是要过年的,也就是重复过年,初四这一天也就和大年三十一样的热闹隆重了。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初五的这一天我们也是当作初一一样过,像初一一样,早饭是炒面,是一年中最可口的早餐,之后就互相串门。
我到莆田这么多年,热闹还是从初六开始,过年也热闹不过元宵。莆田人不像内地到了十五才热闹地放烟花,他们以“宫社”为单位,从初六一直闹到二十,估计这是全国上下热闹时间最长的元宵节了。“宫社”以村或姓氏宗祠而定,往往一个村落里有几个姓氏便有几个宫社,乡里或县区里有“总宫社”。每个宫社因为历史流传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行形式的元宵习俗。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元宵就图个“人神共庆”,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这些都是必须的,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这些也必不可少。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莆田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做得相当的出色,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枫亭元宵游灯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灯节,它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傩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历史文化、十音八乐、戏剧和杂技等各类艺术,并以游动的方式进行体现,从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古典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演变以及国内外学者研究蔡襄文化和枫亭民俗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二
老陈是与我共事多年的同事,元宵节他邀请我前去“观摩”。做为一个与老陈信仰不同的“异类”,参与他们的活动,被传统的宗教界人士或反对,所以只能自我清高一回,“观摩”而已。老陈所在的宫社初九闹元宵,天还没有放亮,老陈喊了儿子小陈一同在院子里放了一串千响的鞭炮。老陈的妻子起得也很早,穿着红衣,梳洗完毕后提着前一天准备好的水果篮握一柱香到村头的土地庙焚香、叩头。老陈也给自己大厅里的神位上香、叩头,虔诚地默念几句许愿的话。小陈在楼阁的最上端恭恭敬敬地取下一套“神衣”,我说像唱戏的人穿的。小陈白了我一眼,说“是神衣,什么唱戏的人穿的?”老陈呵呵地笑着说:“这衣服是大庙里请回来的,圣洁得很,穿完也得收到最高洁的地方,要不然就是对神灵的不敬。”老陈又对着小陈说了一通莆田话,我听不懂,但大抵的意思我是猜了出来,他大抵是告诉小陈我对莆田的宗教信仰不太了解,说些不敬的话也是难免的。小陈对着我笑着,想必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陈氏宫祠里有锣鼓声传来,接着响了一阵鞭炮声。小陈换上“神衣”匆匆离去,老陈介绍说“游神”开始了。到了宫社门口,穿着红色衣服的妇女们撑着黄色绣龙折大旗已列好了队伍,一队之后便是鼓车,一人推车,一人敲鼓,鼓车后边是两个壮年抬着一只大锣,抬在后面的壮汉手握大锤。鼓咚咚地震天响,锣声也是震天的。锣鼓经过我的面前时,我感觉得到耳朵深处撕裂的痛,赶紧捂上耳朵向后退了几步。老陈嘿嘿地笑着:“鼓锣越响今天越顺利,老百姓就图个吉利。”他还说,“哪里的鼓锣声音大,哪里的神仙就厉害!”
鼓锣身后又是一队旗阵,旗阵之后便是妈祖神像。四个壮汉抬着,妈祖是海上女神,以渔为生的村民们视妈祖为最敬重的神灵,不管元宵还是其他的节日,只要出游,最少也是要抬妈祖神像出来。妈祖之后是一个黑脸将军的神像,据说黑脸将军当年倭寇来袭时救过当地人的性命,出游时也请他出来风光一下。不过宫社不同,妈祖之后的神祗也不相同。有敬齐天大圣的,也有敬真武大帝的。神像过后是一群穿着“神衣”的“童男童女”们。有扮观音的,一袭白衣,手握净瓶,瓶里插柳枝;有扮罗汉的,赤膊光足,身戴佛珠;今年最夺人眼目的,就是猴头猴脑的“孙悟空”,虎皮裙、金色的头箍,一根齐眉的“金箍棒”。村民们争着摸“孙悟空”的衣服,说是摸着了“孙悟空”猴年一定要好兆头。这个阵列还有一个专来的名称“妆阁”。 竹枝词中对出游“妆阁”的描绘,有声有色。《妆阁》云:“姣童巧扮翠珠围,宛似宫妃出禁闱。锦簇花团骑俊马,旌旗鼓吹壮声威。”“妆阁”,俗称“妆架”、“轿底”,多由童男、童女打扮,其妆扮人物多为群众所喜闻乐道的“梁祝”、“穆桂英挂帅”、“嫦娥奔月”、“水漫金山”等。
红衣的老人行走在队列的尾端,有撑黄色大旗的,有手拿折扇漫步的。入
出游的队伍绕村庄行走一圈,所在村院门口,就有响起鞭炮声。老陈在家门口准备好了水果香案与柴草。等队伍行至,噼噼叭叭地放几十响鞭炮,点着柴草,扔一把“贡银”,用柴草上的火苗点香,将香案上的三杯酒洒向着尽了的柴草灰上,双手合十,祈求来年更红火的日子。
太阳落山,出游的队伍才回到宫庙的大院落里,院子里堆了两处木柴。小陈穿着神衣被两个人扶着,目光呆泄,眼中无神。老陈说是神上了小陈的身,小陈就是神的肉身。随后我问过小陈当时的感觉,小陈说一点感觉都没有,像是睡着了,反正那时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后来搬上了八仙桌,几个青年开始像跳木马一样跳跃着,据说这是“神汉”们比功力,跳得高的功力较强,众人们围观,不时传来叫好声。随着万家灯光闪亮,推在宫社院落的两处木柴同时点燃。这就是传说中的“跳棕轿”开始了。穿着黄色和蓝色衣服的青年腰扎布带,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轿、踏着锣鼓的节奏,绕着篝火游舞,青年们一个接一个窜过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火止众人散,老陈扶着小陈回到家里,换上平常穿的衣服。家人们准备好了“元宵盛宴”。红红火火的“红饼”。 餐桌上的菜,也有规矩。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一定要有鲫鱼(俗名鲫母,莆田话谐音“积宝”)、虾(莆田话谐音“和”,意即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蟹(要选十只脚齐全,寓十全十美之意)、海蛎(莆田话谐音“在”,寓意来年家人都会还在这个世上),其他的菜看各家喜好和经济情况。厨房的水缸里还要养几条活鱼,表示年年有余。“元宵盛宴”要请亲朋好友们一同享用,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三
元宵这天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最热闹的还是看莆田人放烟花。亲朋好友元宵节去做客,不收份子钱,只收烟花,千响的烟花不嫌少,千元一枝的爆竹不嫌多。来者只要不送钱,主人家都是很乐意的。
在莆田这些年,只有元宵夜才看到了五彩滨纷的烟花。“若问烟花何时飞,最是莆田元宵时。”每个宫社都有一个“福首”,“福首”一般是姓氏中最有威望或者财大气粗者担任,有的地方对“福首”有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担任一次。然而,有的地方却不然,只要在家族中财力最旺盛的便可担当。“福首”不仅要组织各种元宵活动,还要请戏班唱大戏。老陈在家族中的收入一般,“福首”的重任他想都没有想过,几千响鞭炮过后,陈氏“福首”家门口就热闹地挤满了人。空旷的地方堆满了烟花的纸箱,七八个人抬纸箱,三个人执长香点火。一声声冲天的哨音过后,拖着长长尾巴飞到半空的烟花散开来,有五角星的,有如天女散花的。烟花的种类也很多,一个个像蓝色的小精灵,摇摇晃晃跳到半空中绽放迷人的身姿。
人们抬头张望,同村不同宫社的另一“福首”也开始燃放起烟花,嘘嘘呯呯地也是震天响。我们最喜欢看两个“福首”的比拼。两个都是家族中最有实力的,争相燃放烟花,谁家的烟花种类多,燃放的数量多持续的时间久谁更有“面子”。有钱人比赛起来相当的可怕,赤、橙、黄、蓝、青、绿、紫一同在头顶的半空中绽放,比朝霞云彩更绚丽。有一种叫“流星雨”的烟花花,火苗一冲飞天,在空中炸开,声如雷鸣,绽放如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瞬间散开,像春天嫩黄的柳丝。让人不禁想起“玉树琼楼”来。还有一种叫“变色冰激凌”的烟花,一束火花直冲上天,由红色变为绿色,绿色又变成黄色,黄色又变为蓝色,蓝色最后变为白色,形状真的像极了“冰激凌”。其他的,还有“双喜炮”、“冲天炮”、“孔雀开屏”、“彩色喷泉”、“彩波明珠”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不多时,空气就被烟花的味道笼罩着,围观的人只能摒住呼吸,或是用袖子捂了口鼻的,明亮的灯光像是被浓厚的雾气包围着,只留下了淡黄的亮点。我本还想站在院子里再多看一会儿烟花,老陈喊我进了屋子,关了门窗,透过玻璃看不断在天空中变幻身姿的烟花。“福首”家门前围观的人很少了,两三个人戴着口罩手执长香来来回回奔跑着点燃爆竹。
四
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 “总元宵”或“妈祖元宵”,实际就是文艺“出游”。妈祖元宵的风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妈祖庙的元宵还有点“烛山”的俗例。妈祖元宵要持续到正月廿九才结束,这是因为莆仙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民间传说,龙灯不火化,龙将会成精变为“孽龙”伤害百姓。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莆田元宵还有一个习俗,坐刀轿打铁球。把钢刀做成刀轿,“壮士”赤身赤脚稳坐刀轿,手持比拳头大的铁球左右甩打脊背,铁球上订满了刺,“壮士”的后背不多时就流出鲜血。这种类似“自残”的风俗我认为太过于血腥,不敢直视。听说,“打铁球”要单独拿出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我想,这么血腥而残忍的项目就不要申请了,免得“壮士”们下了刀轿,还要用香灰去止血消炎。香灰最大的功效,或许还是给“壮士”们的内心注入一股自我慰籍的力量吧。
元宵文章5:三代人的元宵“结”
文/高中梅
每年元宵节,我们家都要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我们家三代人心中,有着对元宵节的独特体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情结。
父亲常说,他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那时他还经常自己动手做花灯呢,做好灯后挂在家门口,那叫一个神气。不过,那时的花灯全是纸糊的,家家上灯的规矩也不同。再后来,每到元宵节,家家就开始蒸面灯,要蒸十二个月份的面灯,借此占卜来年的风调雨顺。
父亲说,勺子灯,是小孩最喜欢的。勺子灯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状,并捏一个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上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缠上棉花,然后把棉花浸湿了油,然后点燃,是最好玩的。
我儿时元宵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元宵。那时条件差点的家庭没有糖,就只能吃没有馅的实心元宵,最为普遍的还是芝麻糖元宵。那种猪油丁和糖做馅的元宵是最好吃的,俗称“荤油元宵”,那时候吃“荤油元宵”,是我最期盼的。
我还跟着小伙伴学会了做萝卜灯。萝卜灯十分好做,就是把一红皮萝卜拦腰切断,把下半截掏空、加油、按灯芯。上半截也掏空,但要留气孔当灯罩。等把萝卜灯挖好了,外边再用根铁丝穿上当提手。我挑着萝卜灯小心翼翼地走东家窜西家,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了网络后,我的元宵节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出门看灯展,天冷人又多,我觉得还不如跟父母一起,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灯展,还可以时不时地把灯展实况放到微博中,与网友一起分享不同地方的元宵节风俗。
至于吃的元宵,现在流行自己动手做。我们家吃的元宵,是我与家人亲自动手制作的,想吃什么馅儿就吃什么馅儿。我们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元宵,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全家人吃过元宵后,都会围坐在一起观看元宵节晚会,这几乎成为了每年元宵节我家雷打不动的规律。
自从有了儿子后,这种规律被慢慢打乱。儿子眼中,元宵节最有趣的,是那元宵面,特好玩,黏黏的,可以捏各种形状。去年元宵节,我带儿子去吃快餐,给他买了一个带音乐的花灯,还送他一本有关灯谜的书,想让儿子多了解些传统文化。
我没想到的是,六岁的儿子元宵节最向往的,是跟着爷爷学扎花灯。儿子说:“能亲自做一个花灯,是最让人羡慕的事。”父亲拗不过小孙子,爷俩花了一下午,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那兴奋劲儿,人见人爱。到了晚上,儿子又缠着我和***妈,一起挑着他的花灯,像我当年那样,蹦蹦跳跳地走东家窜西家。
我觉得,元宵节的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不管过元宵节的方式如何改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宵“结”。这种“结”会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元宵文章6:元宵汤圆
文/柳哲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团圆圆过大年!客居京城的我,一想起家乡的糯米汤圆,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糯米汤圆,一般是实心不放馅。其质感细腻,柔软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圆的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
每一年的春夏,父亲都要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分田的糯米,为的是元宵能吃上汤圆、端午能吃上粽子。
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只能将糯米放进石臼里,用石槌或木槌,使劲地一下又一下,将糯米碾成粉。父亲告诉过我,他年幼的时候,经常在过年前夕,帮助他体弱多病的母亲碾糯米。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昏昏欲睡的瞌睡中,用心地一下一下地努力着。
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那幼小的身躯,尽他微薄的孝心。相信那一年的元宵汤圆,经过父亲的汗水和奶奶纤弱的手,肯定会更加香甜如蜜。
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母亲做汤圆的全过程:母亲把两三斤糯米粉放进陶盆里,然后放进适量的冷水,经过反复的搅拌和揉捏,一二十分钟后,就做成了一大块糯米团。母亲在糯米团上,捏下一小块后,放在两只手掌间,经过母亲神奇的手,有条不紊地精心制作,一颗颗滚圆的汤圆,就此诞生。
母亲将做成的汤圆,先放在米筛上。煮开水后,汤圆从米筛上,像跳水的运动员一般,争先恐后地跳入沸水里,等到它们浮上了水面,说明汤圆已经烧熟。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就正式出炉。母亲把汤圆装进盘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小心翼翼地端上团圆桌,一家人开始美滋滋地尽情享用美味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最辛苦的当然是母亲。母亲忙碌了一天,一桌美味佳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各种酒类、主食,还有一大盘滚圆滚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糯米汤圆。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筷子,将汤圆一颗一颗地送进嘴里,品味着一家人团圆的幸福。
家乡的糯米汤圆,牵系着游子的心。漂泊的我,想起你,总会感到无比温暖!
元宵文章7:一树春花
文/刘延强
除夕立春,元宵雨水,春节期间又下场不大不小的雪,猪年的春天就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不过雪来的快,走的也急,两天便没了痕迹,不知是橱窗里春装催的紧,还是街上小姑娘踩的快,不管怎么说,春天就这样悄悄的如期而来。
春天来了春花开,一场花事次第展开,一树春花绚丽绽放,养了行人的眼,暖了路人的脸,嗡嗡的蜜蜂翻飞的蝴蝶开始在花树间忙碌的翩跹。
无意苦争春。我觉得蜡梅不是春天的花,因为她在冬日已静静的开放,犹如端庄的妻子默默的做着家务。冰天雪地,孤芳自赏,她开则开,败就败,即使零落成尘,也要香如故。也曾有过伤感往事,也曾看过风起云涌,那场热闹不凑也罢,孤独未必不是一个人的狂欢。
报春还是迎春花,名字就是暖洋洋的样子。昨天下班我特意跑到人民公园对面的路边,看那几簇熟悉的迎春花。每年的早春,密密麻麻的小碎花总是让我忍不住停下来,用手机拍几张照片作为留念。迎春花不是蜡梅,她是调皮的孩子,古怪的精灵,她爱招惹人也喜欢引起关注,微风吹过,花枝招展,纤细的柔条带着满枝的黄花摇头晃脑随风起舞,吸引着路人的眼睛,欢呼着春的到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潮湿的早上,潮湿的街道,潮湿的心,几声怯怯而又脆脆的卖花声惊醒了妇人的梦,在老城窗外幽静的小巷,一个杏花般的姑娘,斜跨着装满杏花的花篮,走在迷蒙的杏花雨里,粉白的花瓣沾着清新的雨滴,乌黑的头发带着杏花的幽香,远远走来又远远离去,朦胧着窗内妇人的心。总觉得,杏花是不喜欢热闹的,她倚门含笑是娴静含羞的少女,她静默无声是历经风雨的老者,她粉而不艳白而不俏,或山坡,或水岸,点缀着春,洋溢着天。
喜欢热闹的是桃花,因为她是春天的新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红不艳就不是桃花了。那个城南待字的姑娘,只因为多看了崔护一眼,就再也没有忘掉他的容颜,一生等待孤单思念郁郁而终。桃花虽是红艳,可热闹终要冷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血溅的桃花扇终抵不住秦淮河多情的流水,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终是一场要醒的梦。
忽如一夜春风来,前世万树梨花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知坑了多少个同学。有年春天部队外训,自己作为留守人员在汤阴营房看家,无事之余就装模作样的摆弄院子里的花草。办公楼前面有一排梨树,千枝万朵相互簇拥煞是好看,嫩叶青颈托着白瓣紫蕊,让人忍不住低头深嗅,花香沁人心脾。花落之后枝上果实累累,把梨枝压的几乎挨着了地,我就狠着心把多余的果实摘掉,梨枝慢慢升起,梨子慢慢长大,梨叶浓密之时,我也默默离开了部队,离开了这个爱恨交集的地方。
海棠是春花里的仙子皇宫里的贵妃,东工路南端两旁的最为好看也极为壮观。一个下雨的春日,我来到这里看这妖娆的海棠花,微风织着细雨,车流伴着落花,深红的花苞,淡红的花瓣,浓淡结合错落有致,远观一树琼枝,近观点点胭脂,撩人而不风骚。我用手机照了几张像,看了又删去,因为即使用了滤镜美颜也不能照出她的风姿,我走了又回,回了又走,久久不愿离去,
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这一树春天。错过的再也不要错过,计划的今春赶紧安排,切不要等到落花流水春去也,再怀念那片美好的人间。
元宵文章8: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元宵文章9:这个元宵有点暖
文/孙雁群
从网络到荧屏,《春天里》一直红辣辣地唱响着这个冬天,2011年,这个元宵有点暖。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季节从来都有属于自己的歌唱。经历过寒冬,才能感悟太阳的温暖,经历过苦难,才能理解幸福的滋味:“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十字街头》中,赵丹在苦难的时代表现出的活力和青春:“不用悲不用伤人生好比上战场,身体健气力壮努力来干一场”,总是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因为有理想,付出就有意义,生命也就有了快乐。但正如每个人对理想有不同的定义一样,2011年,每一个人对春天也是不同的解读:汪峰唱的是“那时的我”,一个成功男人对奋斗年代的怀念,一无所有的青涩少年却拥有大把的青春;而“旭日阳刚”,这两个打赤膊的民工(流浪歌手)唱的却是:“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现在的迷惘,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遥望……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春天其实还有巨大的荒凉。
按照媒体的说法:“老无所依”、“悄然离去”,反映了弱势群体的恐慌心理。这两位民工(流浪歌手),代表着一批被边缘化的人,他们为了理想,身体漂泊,心灵更在漂泊。他们不奢求别人的理解,不乞求别人的同情,甚至不渴望城市的包容,不在意明天的阳光。他们只是坚定地朝前走——不可否认他们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有更多的人生体验,也悟到更多的人生风景。只是,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在《春天里》,汪峰唱的是情感,“旭日阳刚”唱的是生活。
但音乐就是音乐,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在于它是怀旧还是呐喊,而在于它表达了歌唱的快乐: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奔波在路上,都经历过寒冬,都需要幸福,都渴望温暖。
一直记得那个童谣:今冬麦盖三尺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踏雪寻梅赏花灯,耍龙舞狮猜灯谜。元宵喜庆,人们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热气腾腾地吃着汤圆,是因为相信“瑞雪兆丰年”,所以心安理得踏踏实实地预支着来年的幸福。
而2011年的元宵,因为今冬无雪,抗旱就成了它的主旋律。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温暖不是幸福而是陷阱。为了幸福,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元宵文章10:去年元宵今朝别
文/今生有约
丁亥年正月十五日晨,天地正在落雪,我和妻却在飞雪中与儿子送别。大学最后一年的儿子,舍不得大病未愈的父亲,眼角和外面的天地一样:潮潮湿湿、迷迷离离。
妻子送其下楼。一柄碎花伞,遮住了那步步迟缓又沉重的归履;深深地巷道,儿子三回头。
我伫立后窗,眺望落雪中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终于在巷口北端要拐弯了,那柄花伞又驻,儿子却再一次使劲向我挥手……雪花碎了他一身一头……
妻子轻轻上楼来,轻轻揽了我的背,许久许久,妻说:“儿子走了?”我没有回答。一会儿妻又说:“我们的儿子长大了!”
雪,紧一阵、慢一阵,巷道里已经落满了厚厚的一层。妻抬起卧伏在我脊背上的秀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时候不早了,走吧,到老人那边去。我们既为人父母,亦为人子为人媳啊!”
落雪中,街道上锣鼓锵锵咚咚,时缓时疾、夹杂着零落的爆竹声声……
如今又是一年元宵节,往事历历,人却两地。已经参加工作的儿子,只身漂泊南疆边陲,一场罕见大雪,儿子一再推迟归期。鼠年第一天,儿子打来电话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欢天喜地中,竟因少了儿子老人说这个年格外冷清。去年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儿子,毕业应聘去了省内一家大型矿业集团建筑公司,受训15日后,赶赴贵州边陲丘陵某处工地,从此遥迢万里大半年未归。过大年了,员工们已陆陆续续回家转,儿子却说他年底当班,年后回家来过元宵节,谁知接下来一场大雪,回家的职工不能如期回归,回归的儿子一再延误归期。初四的那天晚上已经8点半了,儿子突然打来电话,问妈妈说怎样宰杀活鸡,说是工地粮菜断顿了,今日去苗家岭买来了一只活鸡,但三个当班的小伙子都不会杀鸡。电话上妻子笑着细细地说着,眼角的泪却流的悄无声息……我们那个从小在暖风细雨中长大的儿子,如今一个人置身千里万里,做父母的一方面牵肠挂肚,一方面又是欣慰无比。毕竟小鸟总得要离巢而去,雄鹰只有展翅蓝天才谓之鹰,地面上滑行的那只是“土鸡”。
元宵节又要到了,儿子与我们两相分离。其实分离的不过只是躯体,紧紧连在一起的却是我们的心魂。王勃有诗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何况是亲生骨肉欤?只要天地亘古永恒,那种人间博大的亲情和爱也将永无止休;只要彼此心中蕴藏着永久的牵念,又何必在乎朝朝暮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