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章

请欣赏流行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流行文章1:乡间味道·兰花落苏

文/稼穑

时下流行食素,盛夏更宜吃得清淡。但要清而有鲜、淡而有味,那一定要当地当季的好食材了。吃货们,松江“兰花落苏”(茄子)鲜香脆嫩、爽口下饭,就是当前最时令的美味。这可是当年松江府的贡品呢!据说慈禧太后就十分喜欢这一口酱落苏。

江南人称茄子为“落苏”。据传,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有一天看到妃子的孩子帽上的两个流苏,很像要落下来的茄子,于是“落苏”随口而出,从此将茄子叫“落苏”,且将农历十月三十定为“落苏节”。

“兰花落苏”作为松江府的特产,因有兰花清香而得名,种植历史已有六百多年,元朝有记载在松江北门外菜花泾一带种植为正宗,民间还流传着父女俩种落苏的感人故事。《华亭续志》也有记载,“菏泽浜落苏,有柴白两种为贵,味甘肉嫩胜于客种,取其小而摘之,经活水而入甜酱内,逐为菜品胜味。”

当地人也把“兰花落苏”叫“兰花小茄”,因其形如传统的本地茄子,但个小如指,有的饱满如母指,有的细长如无名指,前者肉厚质肥,后者皮薄细嫩,前者酱之,后者鲜食更佳。当地民间把鲜食落苏叫“捏落苏”,清晨在露水中采摘,用竹牙签在落苏身上刺上小孔,放盐及少量明矾,用手反复捏之(搓揉),再冷藏个把时辰,即可食之。鲜食加工简单,原味十足,清香爽口,软而不酥,十分过饭(下饭),是夏令桌上佳品。酱落苏其味更丰富,但制作很吃功夫,一般要先制作好酱(用面粉加蚕豆瓣制成饼,放在麦秸秆内发酵,利用黄梅高温高湿发酵,出梅后放水拌料,再在太阳下暴晒),将腌制好的小落苏放入酱缸内,在太阳底下直晒,太阳越烈,则落苏越入味,当然前提是要有好酱。入酱的落苏经三到五天日晒,可从酱里拿起来直接食之,也可晒干久藏。酱得好的落苏,油光发亮,内冒咸蛋黄般黄油,肥甘鲜香,回味无穷,可做菜肴,也可当零食,平民百姓常吃,文人雅士爱吃,难怪慈禧太后也喜好这一口。

兰花落苏一般在四月移植,五月可摘,食至立秋,不施化肥、不用农药也可长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捏落苏是夏季当地家家户户简单的美味,但酱落苏讲究佐料、天气、经验,能酱好不易,尤其是现在好酱、好落苏、好经验所有无几,笔者深有体会。好食材是成就美味的关键。要做好的酱落苏,好的落苏品种是极为重要的。什么是好品种?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千百年来传流的、经过长期进化的、具有抗病性强、抗逆性好、适应强、品质优的特点,与人共有这方水土。所谓人灵地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旦远离就会水土不服就是这个道理。但这些年外来物种纷沓而来,乡土品种流离失所,不少长者乡贤因感觉不到这种乡间米道而颇有怨言,也触发了他们牵挂着的乡愁。

人生天地之中,与天时地理相应,故不同的季节,饮食相应食材。每种食材都有属于它生长的地方、时节,要尝到乡野新鲜,就要遵循自然节奏。当地、当季、应时而食,既是简单健康的饮食,又是一种自然有效的养生方式。

如今,松江农技中心在浦南经过七八年的广泛搜集,已有五十多个乡土品种作为资源被保护。“兰花落苏”等一批名特优乡土品种经过精心培养、提纯复壮,将面向家乡父老乡亲。

民以食为天,食以乡土宜。应时而食,乡间米道。

流行文章2:街上流行花裙子

文/风儿殷殷

阳光灿灿的白,而那些花一样的女人们都穿起了花裙子。

蝶儿是心痒的,只是她很少穿。

阳光灿灿的白,而那些花一样的女人们都穿起了花裙子。

蝶儿是心痒的,只是她很少穿。

假如是钱少买不起,她会努力赚钱,她会奔着她的理想飞奔。这样也许有人会猜,那肯定是长得胖或者矮,穿上裙子比穿周正的套装还难看,那就没有必要穿且正剩下羡慕的份了。

只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也或者没有身体的原因,而是心理的因素。

刚记事时父母的戏言她还记得少许,就是东家的二姑,西家的二姨稀罕她,说要不就跟去吧,其实她知道父母更期望她是个男孩子,而她事实是粉嘟嘟的女娃,几岁的时候有过沉进水里,死过一次的经历,同龄的孩子们总是取笑她“呀,那个孩子呀,差点淹死了!”这一句话在她耳边萦绕了好多年。十几岁的时候,有过一次叫所谓非礼的遭遇。那是一个大几岁懵懵懂懂较成熟的坏孩子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抱了她,她哭着告诉父母,父母找了他的家人,也吓唬他不许再非礼,同时父母也叮嘱她事事要小心,从此她再也没有恣意过。

那年高中刚毕业,在家期待成绩的她,焦虑,烦躁,寂寥,邻家的姐姐看着她可怜就喊她一块逛超市,在五彩缤纷的花裙子里她打眼看上了一条白底子细碎青花的连衣裙,美滋滋的买回家,父亲大怒,不许,必须退,只好换了纯白的细线牛仔裤,一条薄薄得红绸无袖衫,父母也唠叨了好长时间,她一直想做一个乖孩子,父母能留她在身边,她的心里早已下决心好好报答他们,并且不让他们生气,父母真的不易,供她吃穿读书,父母是她的天。

因为读书和工作,该嫁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好多姻缘,在别人提亲时她不想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只想了三个条件:个子比自己高,年龄比自己大或者同岁,再就是文凭最差也一样。说到眼前的正好符合,再没有了别的理由,只好应了,第一次见面她和他聊着聊着,哭了,哭得说不出话,他呆呆的立在那儿也不知道那儿出了错,其实他哪里知道,她的话是说给自己的,那是一次和那个小小的自己做别,当提亲的人追问到底咋样的时候,她沉默了,“不说话就是同意了!”就这样她又一次懵懵懂懂的做了新娘,在出嫁的那个晚上,是伯母陪她睡得,她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婚车来了,穿着洁白婚裙的她颤颤巍巍上车,头“吭哧”一下撞到了车顶,她疼的两眼昏黑,白裙子惨白惨白的印在记忆里。

先生是个严肃严谨的人,出身好,家庭好,而这不是她在别人眼里是“攀爬”的本意,真的不是,当初嫁只为去掉父母的心事而已。不知在怎么样个状况,先生让别人猜度自己的日子,而她这个大难不死的人总是多了些优势,生活的历练已经把她的处世为人打磨的玲珑剔透,而不变的依旧是她的身材,她一直记得好多人说起来都说有一种人的身材叫魔鬼身材,而她是沾边的。每一个女子都有爱美的情结,她也不例外,只是习惯了小心行走,即使最亲近的人,她也顾忌,喜欢逛超市,喜欢在那些花裙子里来来回回穿梭,偶尔也买,她的眼光总是很独特,看上眼的裙子总是在她的身上泛着魔力的光彩,而那种内心的欣喜一点一点蔓延,那是一种很奢侈的感觉,因此只要逛超市就喜欢在琳琅满目的花衣群里流连忘返,让那种愉悦从一点到一线到一面网,让自己罩在那种窃喜的意境里。

每每翻开衣橱,一件一件裙子旗袍立在那儿,淡雅,安静,就如自己站在那个角落,怯怯地笑,在安静的晚上,拿一件穿上,仰起脸走几圈,自己就羞红了脸,再换一件,低头看着摆动的裙裾,一种痒爬进心里,这样的时候性情总是无比的兴奋。

只是每天的早晨出门前,伸进衣橱的手总是缩回来,不需要穿的理由一下盖过来:上班,在办公室,不方便。公共场合:自己总不想进入别人的视线,也无需要。偶尔,晚上宴会需要,却已经累了一天了,没有了力气和心情。

又到绚烂的夏天,街上流行花裙子,依旧羡慕,很多时候站在窗前,安静的看着白花花的光线里,养眼的裙子飘动,好看的不好看的人都随着裙子飘动情绪飞扬,心里的虱子总是千军万马般得涌动,痒的很。想起张爱玲的话:人生是一件华丽的旗袍,却生满了虱子。每每这样的时候总是一半笑,一半恼,总是左抱着惆怅,右抱着希望品味日子。

流行文章3:过年赶集

文/韩浩月

这两年流行送对联,最近半个来月,就收到了七八种对联礼盒。现在的对联,多是印刷体,不少还是取自名人手迹,比如鲁迅、胡适等,漂亮归漂亮,但却少了墨水的味道和气息。

以前在老家县城过年,赶集的首要事情就是买对联。那会儿印刷的对联极少,大多是本地书法高手提前一两个月就写好的。我最喜欢买现写的对联,撰写者气定神闲,毛笔一挥,几分钟就是一副新鲜出炉的对子,购买者交了钱,乐滋滋地站在一旁等墨迹干透,卷起来带走。

因为晚上要吃年夜饭,年三十的集只有半天,上午的时候,电影院那儿的十字街头挤得水泄不通,凑热闹的人也不少,仿佛能把人挤暖和一些似的。过了中午,人就潮水一样退下去了,剩下零零散散准备打烊的摊主们。还有一些不甘心回家的孩子们,在一地甘蔗皮和鞭炮皮里,寻找着人们掏钱时不小心掉地上的钢镚。

上午赶年集,还能遇到舞狮队。舞狮队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了年三十,看见狮郎手里挥动的绣球,激动得上蹦下窜,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舞狮队只去大单位门口,比如县政府、财政局、武装部等,舞狮队一到,单位就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放,还有些单位会撒糖,小孩子们怕被踩,等舞狮队离开后,才一窝蜂冲上去,在地面上扒拉着找糖块。

2019年春节返乡,县城里已经好几年不逢集了,过年赶集,要到乡镇去。乡镇的集,反而更有年味,因为专门做生意的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乡村老汉、老婆婆趁着年底,售卖自家的特产。有点手艺的,比如蒸包子、扎灯笼、捏糖人、剪窗纸、理发,就卖手艺,长长的一条街上,各种招展,热气腾腾,手机随便一拍,都是一幅充满了年味与生活气息的好图片。

记得那次赶集,买了甘蔗、橘子、大蒜辫、羊肉、烧鸡、咸鸭蛋……都是日常食物,但过年时买,总有点喜气洋洋的感觉。还买了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洗脸盆,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结婚必备品。我花10块钱买下它的时候,摊主十分高兴,说这个盆他摆了五六个年集都没有卖出去,终于遇到识货的了。我开玩笑说,要好好收藏起来,以后能卖出个文物的价格。

虎年的春节,希望还是能有机会去赶集。春节赶集本来就是很好玩的事情,被疫情耽搁这两年之后,这份快乐显得更为珍贵甚至奢侈起来。作为一份难忘的文化记忆,当赶集重返生活的时候,它所激起的欢乐,会令人倍感珍贵。

流行文章4:曲终群不散

几年前,微信开始流行,便喜欢上这平台。不仅信息量大,和朋友交往互动方便,还可以随时记录看到想到做到的,编辑文字图片发到朋友圈,很有点不矜持的卖弄。

然后有了各种微信群。大大小小,小到仅三人、最重要、被置顶家庭群;大到抵满500人上线的学习工作群,中间还有人数不等、功能各异、五花八门的群。

微信群没有分类标准,我简单分为三类:家人群、朋友群和工作群。分类之中有交叉,家人、朋友、同事身份时常会重叠,有时新入一群,总会发现几位熟悉的头像。

同一性质的群,一般又分出几个小群,比如单位群,又分医生、护士、科室、工会、党员等等一系列分工明确的群,方便工作的开展,好比子集、并集、交集等多种形式存在。一些关系好的同事,还会因为某种目的,再组建小规模的群。一般群越小,关系越紧密。

以群存在的时间,还可以分为临时群和长期群。临时群是参加一次活动,临时建群,活动结束解散,比如一次旅行。长期群,一种是家人朋友,基本上是终身;一种是因为某项任务或工作,需要资源信息及时传递组建的群,期限长短视任务完成情况而定,比如你加入一个学习群,学期结束退出,或者工作变动,退出原公司群。

今天,赵医生不在这里分析微信群的成分和作用,只想写写一个特殊的群。这个群成员的身份最为多样化,女性偏多,基本上是陌生人,一旦入群,却立即无障碍交流,话题很多不会冷场,对大多数事情能产生共鸣,迅速达成共识采取行动。

有朋友已经猜到我说的是什么群了,是滴,家长群:一帮为了熊孩子学习和吃喝拉撒操碎心的爸爸妈妈们。学校的伙食差了、教室空调坏了、换班主任了、开运动会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妈妈们唱主角,爸爸沉默少言,但男人一说话往往有份量。

我要写的是儿子成都室外高中家长群。必须要谢谢这个群,是因为赵医生开始写作,在这个群里得到了最多的支持。一个大群,总是有人潜水,有人冒泡,有人唱主角,孩子成绩不出色,爸妈底气就不足,赵医生心态不好,看别人欢论,总有些酸葡萄心理,于是很少冒泡,直到那一天。

儿子高二那年的国庆节,其乐融融的假期。7号小子返校,爹妈叮嘱万千:不玩手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备战高考。小子答应得爽快:遵守校规,不带智能手机到学校。看到儿子懂事,为娘甚是欣慰,和他依依惜别、泪沾衣襟,先一步出门返回达州。

还没进家门,老师的短信便进了手机,称儿子又带智能手机到教室。当时那个气啊,怒火腾腾燃烧,心里把臭小子骂一万遍,怎么这么不知轻重,不为前途努力,更气人的是辜负我们的信任,君子无信不立,对于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君子的赵医生,觉得道德问题超过能力。

老公推波助澜,立马订了第二天中午的火车票,计划在儿子下晚课后,现场戳穿他的谎言。于是,不辞辛苦8号中午又请假到了成都,晚上9:30,等在学校大门口,第一次高中等他放学,才发现有那么多的家长接孩子。

想看看儿子会不会有其他行为,便一路跟踪,小子步伐很大,急匆匆地进超市买了吃食,便往家里赶,跟在他身后须得一路小跑,心里既生气又庆幸,至少没有进网吧。

当我神兵天降出现在儿子眼前,并没有看到小子谎言被揭露的惊惶。他叹气:好多学生都带了手机的,莫这么紧张。并反问:你们那时候光学习不玩吗?想起在被窝里打电筒看《窗外》,课堂上被老师收缴《射雕英雄传》,我一时无语。

当时感叹和儿子戏剧般的交锋,决定要把这些记录下来,那一年开始了写作。没有专业的写作技巧,没有洞悉世事的深邃思想,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是把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素描一样地写出来,当然儿子是我着笔的重点。

所有的文字总会有人喜欢,只是没想到,给我最多支持的是儿子读高中时的家长群。沿路写儿子长大的过程,写我们对他的希望、对他的思念,写我们和他的争吵妥协,写他参加高考、高考结束。写着写着,我在群里冒泡的时间多了,变成了活跃分子。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有共性,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这个群里,是同一年龄段的成年人,生活的年代背景相似,看严酷的高考经历在下一辈重演,于是忧患焦虑超过孩子,看我的文章,便有了原来都是如此的感同身受。

这个群给我最大的支持,是不惧我文字的粗浅,邀请我为孩子们的成人礼写诗。当我忐忑交卷时,他们请人修改后采用了,于是我有了第一次写诗的经历。

赵医生在这个群里收获的不只是鼓励和支持,还有好些个共同爱好的朋友,年级和班级群里的几位妈妈看我自诩麻将高手,在我假期到成都时,邀我进行友谊赛,结果证实了一个成语——名不虚传。

儿子高中毕业,孩子们的高中家长群,没有因为任务结束而解散,反而互动更加紧密,派生出诸如室外大学群、麻麻妈妈群,大有曲终群不散的架势,要将这届孩子们陪伴到老。

流行文章5:营养不均衡

文/金水

一篇鸡汤文很流行:苏东坡和佛印一起出游,苏东坡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像佛。”苏东坡很高兴,说佛印在他眼里像屎。回家后,苏东坡将这件“占便宜”的事告诉苏小妹,苏小妹说你输了。心中有佛,看别人都是佛;心中有屎,看别人都是屎。

不久前看了一部悬疑片,片中一名女大学生遇害,剧情几度反转,凶手最终落网,是校工的儿子。凶手童年时,母亲跟着情夫跑了,他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困。因而心理变态,具有反社会人格。他没朋友,只有这名女大学生每次对他微笑,而且愿意和他交流。于是他想占有她,遭拒,便以为她也看不起自己,将之残忍杀害。

一个满眼是佛的人,遭遇一个真正内心有屎的人,结局会怎样?“鸡汤”往往不愿探究这么复杂的问题。生活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悲剧。

仅喝“鸡汤”是不够的,起码营养不均衡。假如悬疑片中那名女大学生,多少也读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类警句,悲剧或可避免。

流行文章6:闲时看花去

文/潘玉毅

时下,闲时流行看花。

不少人看花,颇有几分“赶场子”的味道:国花园的牡丹开了,就跑去洛阳看牡丹;鸡鸣寺的樱花开了,就跑去南京看樱花;太子湾的郁金香开了,就跑去杭州看郁金香……其实,花哪儿没有呢?东岸西岸、南山北山,小区的公园里,公司的花坛里,老家的院子里,我们每日上下班路过的道路两边,都有花儿在开放,所缺的不过是有心的看花人罢了。

人有时就是这样奇怪,宁可乘飞机、坐高铁跑到很远很偏的地方去看一株花开,也不愿意把目光停留在眼前,看一看身边的花海,还堂而皇之地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并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是日日看,觉得厌了而已。

有些人每日里朝九晚五做着重复的工作,过着相似的日子,早已消磨了对生活的热情。他们有意无意地封闭了自己的“六识”,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到花不知是花,看到风不知是风,甚至连人间的四时也都模糊了印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不值得付诸热情。

这个世界,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好,草木虫鱼,各有各的可爱,你不去看,不去感受,永远也体会不到,但当你靠近它们,融入它们,学会用它们的视角打量这个世界,你便能感知到它们的美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物与人本质上没有分别。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也好,树也好,山也好,云也好,它们与人无关,又与人有关。说它们与人无关,是因为欣赏也好不欣赏也好,花该开时开该落时落,不会因为人的态度而改变,其余事物也是一样;说它们与人有关,是因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道风景落在不同的人眼里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引发不同的联想。

如果我们放慢了脚步,张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会发现春天的花和夏天的花并不一致,秋天的雨和冬天的雨也各有韵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去看花,无论什么时候去赏雨,以什么样的姿态去,与谁同行,感受绝不相同。而这,正是生活的一种情趣。

一声蝉噪,两句鸟语,三五成群的蛙鸣,桌上菜肴,纸上红尘,白头发的读书人以及你所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邂逅的每一个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你所欣赏的“花”。“看花去”,换一种表达,就是提醒人们要多留意身边的美好。别等哪一天撒手人寰,闭眼那一刻,才发现好多的花还没来得及看,好多的风景还不曾领略,到那时,后悔已没有意义。

流行文章7:玩魔方

文/黄玮涵

现在,学校十分流行玩魔方,紧追潮流的我当然不能落后,于是在我11岁生日那天,妈妈就把魔方当生日礼物送给了我。

刚拿到魔方的时候,我跃跃欲试,觉得魔方只是一个个可以扭动的正方形,其他同学能拼好,我肯定也能拼好。第一次尝试,我先把魔方打乱,然后准备拼黄色。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魔方,左转一下,右扭一下,拼了好一会儿才拼出了六块,还有三块黄色的都像一位位懒惰的大老爷一样在睡大觉呢!喂,尊敬的大老爷,太阳晒屁股啦,快起床排成一队和其他的黄色集合——它当然不会自己过去。我又尝试了好久,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失败。

第二次我准备拼红色,因为红色的已经有七块排好了,其余的两块红色的也都在不远处,我应该可以把它们拼好。但是事与愿违,那两块红色的怎么拼也拼不好,我拼好这边的,那边的又乱了,我把那边的拼回来,这边的又还原了。这些红色像一只只狡猾的老狐狸,把我耍得团团转,唉,又失败了!

尝试了无数次,我都没能拼好,看来我低估了魔方的实力。忽然,我想起来我小时候妈妈经常玩魔方,妈妈一定可以教我。我把魔方给妈妈,谁知她也忘记怎么拼了,我只好自己慢慢摸索。不知过了多久,我竟然拼好了一面!我十分高兴,十分有成就感了!后来,我每次都能拼好,而且拼得越来越快,其实拼魔方也很简单嘛。

流行文章8:贴秋膘

文/梨雪

在我的故乡,流行着“贴秋膘”的民俗。

贴秋膘的民俗可谓源远流长。民间相传与三国时的阿斗有关。传说阿斗被赵子龙在长坂坡从百万曹军中救出后,因其母已投井身亡,刘备带着阿斗行军打仗很不方便,就让赵子龙把阿斗送给孙夫人抚养。

孙夫人一见阿斗便喜爱不已,但也有顾虑,毕竟自己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好交代。于是,孙夫人当着子龙的面,用秤把小阿斗称一称,到赵子龙来接时再称一称,看体重是增是减,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谁知这小阿斗体质不佳,加之天气炎热,三天两头闹病灾,尽管孙夫人细心照料,过了段时间用秤一称,小阿斗竟然减了两三斤。孙夫人急了,就按照民间所说“以膘贴膘”的办法,变着法让孩子吃猪肉膘,结果把小阿斗的膘很快贴了上去。这个故事传到民间,人们纷纷效仿,形成风俗流传至今。

实际上,盛夏酷暑,人没精神,也没胃口,因此饭食就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多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进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以往日子过得紧,吃肉贴膘无疑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立秋到,小孩笑,吃肉膘,贴肉膘。一天能长三两肉,黄狗跟着汪汪叫。”这是一首当年形容孩子们兴高采烈吃肉贴膘的儿歌。孩子们在吃肉,狗跟在后边等着啃骨头呢。

一般情况下,乡亲们平日是舍不得吃肉的,但老祖宗留下贴秋膘的民俗,也是该开开荤的时候了。自从过了元宵节,半年没有见过肉星子。乡亲们有时开玩笑:“今天我家吃肉了。”对方惊奇地问:“吃肉了?什么肉?”“腻虫肉。”两个人便哈哈大笑。腻虫是菜叶子上很小的虫子,洗不干净的就进了菜锅。由此不难看出,乡亲们对能够吃上肉是多么渴望。

立秋日这一天,家庭主妇不用征得男人的同意,就会从腊肉罐子里夹出一两方猪肉来,用来做贴秋膘的菜。实际上,别看女人忙活贴秋膘的饭菜,到吃饭时,她不会夹一片肉来吃。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吃苦流汗撑着这个家的男人,他们都该补补身体了。自己任劳任怨地操劳着,心里唯独没有她自己。

记得有一年立秋日吃肉菜时,父亲夹了两片肉端着碗离开院子里的饭桌,到屋子里去了一下。出来时,把空碗搁下就回屋午睡。母亲洗碗后进了屋子,父亲把两片肉拿出来给母亲吃,母亲没有吃,但眼泪却流了下来。

这一幕恰巧被我看到了,从此,我下决心,立秋日一定要让父母吃上肉。于是,我开始到野外用竿子从树上捅知了壳,攒多后卖钱,买来两只小兔子喂养。到第二年立秋节,我把两只肥肥的兔子杀了,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兔子宴来贴秋膘。

还有一年,生产队开了粉坊搞副业,用出了粉芡的红薯渣儿喂了两头肥猪。原以为队里会喂肥了卖钱,谁知道,到了立秋日的前一天,当队长的石滚叔下令,把两头肥猪宰了,分给社员们贴秋膘。这个消息,让乡亲们高兴极了。

当在街头垒起杀猪的锅台后,乡亲们把这里围了个密不透风。男女老少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更是高兴得赛过年。当负责屠宰的彪子爷用刀捅猪时,嘴里念念有词:“不怨你,也别怨我,只为贴膘要吃喝。”念完曲儿才动手。

到后半晌,每人分到了一斤猪肉,对于孤寡老人和有长期病号的人家,会再提供一、二斤肉或下水。第二天中午,家家户户便飘出肉香。我们这些小把戏在街头高兴地踢着用猪尿泡吹起来的“足球”,直踢得鸡飞狗跳墙!因为,贴秋膘的猪肥膘在等着我们哪!

流行文章9:婆婆上网抢红包

文/刘德凤

最近流行上网抢红包,我也加入了好几个微信群、QQ群,每天抢得不亦乐乎。婆婆见我整天盯着手机,时不时还高兴地笑出声,纳闷不已。

这段时间,老公一反常态对我呵护备至,还约我去看电影,喝咖啡。我再三逼问他才说,是老妈让他对我好一点,因为我在搞网恋。我这才想起可能是我迷上抢红包,婆婆以为我“红杏出墙”了。弄清原委后,我决定找机会消除婆婆的误会。

周日的早晨,我抢到一个八块八的红包,我把手机高高扬起,对婆婆喊:“妈,你看我今天手气多好,又抢到八块八的红包!”“手机里还能抢红包?”婆婆疑惑地看着我,我跟她解释:“妈,这段时间我只是迷上抢红包,真的没有网恋,别担心。”婆婆知道误会我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没过几天,婆婆偷偷地问我:“你说手机能抢红包,我的手机能不能抢?”我说:“当然能抢,我们家网速快,你用的是智能手机,只要反应快,就能抢到!”知道婆婆感兴趣,我于是给婆婆申请了微信号,将她拉到我女儿的班级群里,手把手教她抢红包。

可是一连两天,婆婆一分钱也没抢到。她有些气馁地说:“看来我是老了,反应太慢了,红包都与我无缘。”我安慰她说:“新手一般都难抢到,等过几天经验足了,红包就会到手了。”我偷偷地给婆婆发了一个点对点的红包,婆婆很快就领取了,她扬着手机对我说:“我抢到红包了!还是个好数字呢,十八块!”

这个红包激发了婆婆的斗志,她做饭时抢,吃饭时抢,看电视时也抢,比我还着迷。她还逢人就夸自己头脑灵活,手灵巧,连年轻人的红包都能抢到。

那天,我打开婆婆的微信看她的战果,结果零钱包里显示余额为一毛钱。不应该呀,我都给婆婆发过好几十块,怎么着也该上百元了。婆婆见我疑惑,笑嘻嘻地说:“我抢到的红包又都发出去了。大家赚钱不容易,我发些红包,也让他们高兴高兴。”我看婆婆笑得一脸灿烂,心里涌起一阵感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