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境界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境界文章1:婚姻的境界
文/素馨
一个姑娘和一个大汉成了家,姑娘的口味清淡,大汉无辣不欢。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一天,姑娘的父亲做的菜咸了些,母亲一声不响拿来水杯,夹了一筷子菜,将菜在清水里荡一下后再入口。忽然,姑娘从母亲细微的动作里领悟到了什么。
第二天,姑娘在家做了丈夫爱吃的菜。当然,每一个菜里都放辣椒。只是,她的面前多了一杯清水。大汉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吃着清水里荡过的菜,眼睛里有轻微的湿润。之后,大汉也争着做菜。但是菜里面已经找不到辣椒了。只是他的面前多了一碟辣酱。菜在辣酱里蘸一下。每一口,他都吃的心满意足。为了爱,也为了自己,他们一个坚守者一碟辣酱,一个坚守着一杯清水。他们更懂得怎样坚守一份天长地久,细水长流的爱。
爱,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和理解。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出差,晚上住在宾馆,刚刚睡下,突然下起了雷雨。朋友披衣起床,自言自语:“不知咱们那儿下没下雨?”我说:“不会吧。”朋友叹口气,说:“我老婆特别怕雷,只要雷雨天,她肯定失眠。”
朋友的电话打通后,我听他在说:“咱那儿有没有下雨?”接着,朋友说:“那就早点睡,别看那些婆婆妈妈的电视连续剧。”他合上手机,对我说:“没下雨。”前前后后,通话时间不到一分钟。比起恋爱时期的“电话粥”,几十秒的通话时间真是太短了,但是,这几十秒钟,隽永如斯。
婚姻到最后究竟留下什么?有平平安安的日子,有相扶相助的情感,那是婚姻的大境界。
婚姻不只是嫁一个男人那么简单,它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个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稳定。处在第三境界的夫妻,很少见到有离婚的。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白头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结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饭店里,在亲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与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次是在家里,两人经过几年磨合,互与对方的习惯结婚。第三次是在家族里,与对方的各类的亲情结婚。第二次与第三次结婚与第一次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没有隆重的婚礼,也没有亲朋好友来祝贺,唯一在场的是双方的默契。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发生在最后的两次。
现在好多人结婚两三年就离婚了,如果仔细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婚姻从第一重推入到第二重境界。
大家都知道,沸腾的水能杀灭细菌。热恋和沸水一样,也能杀灭当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那些热恋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和小鸟依人的姑娘,进入婚姻这杯不温不火的水之后,缺点和不足会像细菌一样重新回来。这时你必须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习惯结婚,接纳和包容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否则,婚姻之花就会因为根系过浅而枯萎。
那些本来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就很少有人把离婚挂在嘴上。在心理上,他们已接受了对方性格中的不足。有的甚至还把对方的这种不足变成了自己的一种关怀。这时的婚姻是甜蜜和温馨的,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宽容和互补。
然而,婚姻的温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稳固。稳固的婚姻还需要第三次升华,那就是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也就是说,你的另一半不但属于你,他(她)还属于他的父母和朋友,甚至还属于他(她)自己,婚姻一旦进入这种境界,也便进入禅定的状态,想分开都非常难。
在爱情的世界里,许多男人往往误解婚姻就是娶一个女人,而忽略了还要娶过来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女人身后的背景。许多女人误解婚姻就是嫁给一个男人,而不知道还要嫁给这个男人的习惯和性格,以及这个男人背后的家族。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不少破碎的婚姻。
愿每位朋友都能找到心中的幸福!
境界文章2:为人随和的最高境界
我们大家做人,一定要让自己,为人随和一点,任何情况下都要随和,乐于助人,不与人争。所谓随和一点,并不是无原则的随和;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
人要善于随和。即便原则问题,也要平等地和人家交换意见,不闹意气,不存成见,切莫居高临下,杀气腾腾地采取压制人家的态度,那是自己水平不高的表现,很难达到目的,还损害自身形象。
要随和,就得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如果你的见识主张和能力比别人强,人际关系好,人家就可能会尊重你。如果自己不具备这些条件,又要搞“以我为中心”。既不能满足你的欲望,又有可能毁掉你自己。斤斤计较自己的名誉,地位,什么都要比人家的好,情绪又烦躁,对自己身体必定伤害较大,会容易衰老。要人家尊重你,关键是自己要尊重人家。
做到随和的人,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宽宏大度的人,豁达潇洒的人。而胸怀狭窄的人,做不到这点。“难得糊涂”就妙在其中。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随和的人,才能发现周围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快乐。在随和中,我们可以拥有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无以伦比的智慧。
但随和决不是没有原则。随和的人,首先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是宽宏大量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摩擦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能够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对方;随和的人,是没有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随和待人,随和处世”呢?
随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要善于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要真诚地赞赏别人,夸奖别人;要不吝啬自己的微笑。
随和需要与人为善的品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准则。一个与人为善,从善如流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重。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他一份力量;面对他人过错,善意地给予诠释和谅解……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我们就会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悦,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说来,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吗?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善于随和的人,方能悟到随和的真谛。
真正做到为人随和,确实得经过一番历练,经过一番自律,经过一番升华。
为人随和一点,我们会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
人活在世上不是孤立的,因为衣食住行的需要,必然要与周围的人群发生联系。“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形色色”,由于性格、爱好、学识以及成长环境、社会分工等存在差异,形成了复杂的人群,所以,要保持与多数人的正常交往,就不能是一个标准。
可是,有的人看不到这些,他们把人际环境看得过于简单和理想化,在交往中一味地用高标准、高觉悟、高素质的尺子衡量他人,挑剔交往对象。由于定调过高,无法与人合拍,碰壁后却又不纠正,久而久之,人为地在自己周围筑起了与世隔绝的情感围墙。主要表现在生活上的孤独和焦虑感,甚至常常有愤懑的情绪,一个人心中总有这样的情绪,即使才华横溢,由于与人群不合也难以得到尊重。
自视过高,忘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古训,不仅对他人形成片面认识,还容易忽视自身的缺陷。其实对任何人都应该辩证地看,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就能在衡量他人时采用适当的尺度,评价自己时主动降低标准。
世上难寻完人,切忌不要瞧不起他人,更不能以哲人、圣者的身分和口吻凌驾于对方之上,明智之举是如何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学会为人随和、真诚待人、宽容对人,在为他人创造宽松的人际环境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快乐的空间。这种态度将有助于我们吸取他人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事业发展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境界文章3:拥有平淡,那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文/郑玮明
一种美丽我们会用心去感受,有一种幸福我们会认真回味,有一种感情我们将隐忍于怀,久久不愿讲出来,那就是平淡,因为平淡是真诚,平淡是深沉,平淡是安静,平淡不是平,平中有醇美,淡中有深情,这就是人生中的品味,也是人生中难得的一种境界!
平淡是人生中最好的伙伴,凭借自己的理性,在生命的长河里,可以自由地去生活。面对任何事情可以安心的去看待和思考,这是一种理智和韧性的表现,同时,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弯曲的韧性,这就是平淡中的美!我们在生活中不是常常对自己安慰吗?那就是我们内心中的平淡,耐人寻味的平淡,每个人都想平淡生活,拥有平淡就有从容,就会珍惜自己的那份坦然,宁静的心灵,拥有从容,那是一种超脱和大度。
敞开你的心扉,撕掉伪善的面孔,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人生,星星和月亮一样能点缀天空,红花亦需绿叶扶,
不能轰轰烈烈过一生,也可平平淡淡走一回。
只要你活得自由,活得潇洒,活得真,活得诚,那便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不要苛求自己,因为我们都很平凡!,舒发人生,才会拥有自我,心存淡泊。拥有平淡,那才是今生的至高境界,就是你坦坦荡荡,自自然然的快乐。生活中的点滴愉悦,都是生活中的原汁原味。
平淡是清雅的人生, 平淡是人生中的飘逸,平淡也是人生中幽远的路。我对平淡开始了新的向往,平淡是自然的路,如那花开花落,如四季的更换,也如我们宁静的生活,生命中会充满生机,平平淡淡是人生一道最美的风景…
境界文章4:赏梅的境界
文/付秀
30多年了,知道中国梅的珍贵,远胜牡丹。诗国,是梅气质的。作家阿来说,春节前后,成都有一景观,街上会瞬间冒出很多花农卖腊梅。不由想起清代普荷的梅花诗:“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现在,不用像古人一样寻梅,只消殷勤送过来,便得“一半到家开”。
古人赏梅,是慢生活,也是大生活。要“寻”—“得”—“归”,一样一样来,开到一半梅就好。而今人,把赏梅变成缩写,寻梅略去,体悟空白,只取花怒放一段,仅得小小情趣一点儿笑而已。
赏梅,当然要得浅笑,但不是这般没深意。苏州“香雪海”有无数梅花身,但要懂活在旷野风雪中的梅风骨才好。雪天赏梅,有冷才有真味。“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能在这种情形下,爱上三两枝,已非常幸运。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赏梅入心境,人与梅花一样清。要凭寄深情,必去追寻梅花开放地。所以,访梅要趁早,要到现场去。
“访梅要趁早”,何意?梅花,以开在腊月的腊梅为尊,腊梅通常是默默开,那淡淡黄色,不经意,却能让你最早闻得幽香。梅花乃雅物,赏品之外,首推“探”。探时,必有难处。譬如,那时梅花只在窈窕枝头,要发现,才看到点点梅星、梅眼。
赏梅,更“要到现场去”。当然,多数人最欢喜的现场是“春梅胭脂映枝头”。但若赏梅不遇,探得一二春消息,回去报与家人听,一样是入乎心境,别有一番得到的。
其实,赏梅的境界主要在眼观、心悟,而不在折枝回来。梅香,是大自然的,是去户外赏读才可领受的清趣,而不在乎“抱得美人归”。
梅的香是旷野里的诗,它是宁静的,也是浪漫的。积蓄了妩媚的风情,一点点播撒,一座山因为有梅林,平添几番深蕴的内涵;一所院子因为有梅树,浸染无限妖娆的风姿。
梅是香的,是冷香,是凝望之香,是迸发之香,是缭绕之香,是生命之香,所以不容亵渎,只消细细地注视,静静地闻香。这种境界,是天地间的知音相遇,轻风中的高水流水,它在你心里,你在它境中,入乎其内,有可出乎其中,不深不浅,不离不弃,月在空中,梅在清冽的寒风中。
有了一树的梅,院子生动了;有了一坳的梅,环山灵动。一处有梅几里香,就凭这种风度,就是看破苦痛的慷慨,就是静思天宇的馈赠。
在冰天雪地里,捧出一颗芬芳的心,这需要怎么样的情怀?在天地最落寞的时候,在人心最失落的当口,为寂寥含苞,为苦痛绽放。没有大领略的人看不透梅的这种大胸怀。
不待东风第一枝,我自开花便不同。一地冷月因梅香富有柔情,几番风雨因梅树窥见韵脚,所以赏梅就是访心,是在音乐的背景中的大领受。
因为梅花是素净花,只有素净人才会有大欣赏。因而,赏梅老人有一句妙语“花稀有风骨,半开最雅韵”。
赏梅入心境,要不得浓烈,甚至可以有点儿小遗憾。恰如清代诗人袁枚所言:“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那份依依不舍、情思绵绵,才是识得了梅花魂的心曲呀!
境界文章5:在功利境界的人
文/六六
忙碌,为了更好地生活。但很多人忙着,忙着,就忘却了初心。洪晃说,如无意外,她这个月就退休了。因为女儿跟她不亲,有快乐或忧愁更愿意跟父亲分享,这不是她追求的母亲生涯。
我的一个朋友说,他有一天如往常穿过机场安检门,看见前面有个父亲,脖子上骑着儿子,父亲在整理行李,儿子俯下身亲吻父亲头顶。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他一路忙着,忙着,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竟然错过了这些美好瞬间。钱有了,声名有了,却丢了儿子的童年。
好多老人,都在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错误,他们的方法是含饴弄孙。而他们的孩子又像他们年轻时一样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成龙大哥,这一生风光无限,尽享荣誉,却在老年时被儿子的行为“扇了耳光”。我观察过网络反应,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果报。房祖名是个好孩子,只是生错了家庭。成龙曾说过,他唯一一次接孩子,但没接到,他去了小学,儿子已经进初中了。
我们这一生,幸福的根源在哪里?冯友兰曾经说过,人有四个境界。第一是自然人境界,这都不用教;第二个境界是功利境界,人想干些什么,想被别人知道,被社会认可。人温饱以后要富足,富足以后要权力,权力以后还要有影响力。
影响力是个什么东西?影响力是相传的口碑,你的行为方式得到大众认可或趋同,是值得绝大多数人追随的。于是又来了第三重境界,道德境界。
很多人功成名就财务自由以后,达不到道德境界,因为他们被名利攻陷了。能力将你带上巅峰,但德行让你常驻那儿。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林肯说的。知道的人不多,大多数有能力的人昙花一现,修得再好些,也就一世富贵,平安辞世,却不能常驻历史,不能在时间长河里留下印记。
要在时间长河里留下印记,就回到冯友兰先生说的第四层境界,叫天地境界。其精神留存于天地之间,“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光”。这就是这个人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检验。
圣贤都经得起。老子、孔子的思想,直到今天,你读起来,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西方的很多原典,你要想追溯人类的发展,依旧还要去反复研读,仿佛与那个已经逝去多年的人对话。这样的境界便是天地境界。
有天地境界的人,其实是没有时差的。你的子孙和后世人,一直在与你交流和沟通着;没有天地境界的人,就得用道德的标杆要求自己,行为做事谈吐是否合乎“道”,有了这个标准,你自然就会亲贤臣远小人,置身世外而乐在其中,你也不会太忙碌,因为绝大多数不值得你忙碌的人或事,你会分辨。
最苦的是在功利境界的人,你每天呼朋唤友,你每天高朋满座,你每天被很多人需要,你每天没有时间,你的能力让你达不到无为而治,你做不到出世入世,你分不清此岸彼岸。
于是,你婚姻反复,情感反复,子女对你不亲,你对父母愧疚。你总是活在奔忙又无限愧疚的日子里,你觉得身边的每个人都得靠哄。你已经拿出你全部时间和精力了,貌似对你不满的人还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你还在这个圈子里打转,只能说明,你修行得还不够,你对人生的认知太浅薄。你如果还有时间差,是你德行没有提高,要靠时间来弥补。
境界文章6:读书的境界
文/汪亭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兴趣至关重要,只有好奇热爱,才会潜心钻研,以它为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读书治学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重境界。学海浩瀚,无边无涯,成大事者必须登高望远,瞰察世象;而后明确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告诉人们,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废寝忘食,勤学苦读,是必不可少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年累月的潜心修研,熟读精思之后,方可豁然开朗,有所领悟。第三重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这需要靠个人的修行和悟性。
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适合于每一个人。只是,在繁杂忙碌的尘世中,大多数人选择了闲时乱翻书,看过忘过,得过且过。
汉代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但凡学者大家,无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就是一例。曹禺在清华大学里,用三年时间几乎读尽图书馆里的世界戏剧。而后6个月他全神贯注地写作,终于在1934年创作出了经典戏剧《雷雨》。
近日,读到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参禅三境界。他提出: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三境界”放在读书上,也非常合适。初读之时,充满好奇,看到的世间万物都是原本模样。再而深读细读,发现世事变化莫测,开始迷惑、彷徨、挣扎。最后,看尽书本千万册,一切又还原如初。此时的心境早已从容淡定。
读书的境界,虽各有说法,但都一脉相通。首先好奇热爱,再而潜心修研,最后顿悟开化。读书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怀揣一颗好奇热爱之心,一路走过少年、青年、中年,跟随时光慢慢修行,等到终老之年,世事万千已淡定如尘。
境界文章7:人生,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境界和品味!
引导语: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群居的时候管住嘴,独处的时候管住心“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实现理想过程中必要的素质体现,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与态度!经得起身外的诱惑,方可成就自我;耐得住内心的寂寞,终能修成正果。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境界和品味。
生命旅程中,任何生命个体都不可能摆脱寂寞。寂寞使空虚的人孤苦,寂寞使浅薄的人浮躁,寂寞使睿智的人深刻。上苍恰恰是通过生命个体能否耐得住寂寞来激发其创造潜能的。虽然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多多,对耐得住寂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今社会,要想安身立命,必须耐得住寂寞,因为只有耐得住寂寞方能不寂寞。
耐得住寂寞,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耐得住寂寞,方能内心平静、宠辱不惊,有所作为。耐得住寂寞,才能不为外物所诱,抛开私心杂念,不浮躁,不盲从,保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才能对真正所爱好的事情专情凝注,心无旁骛,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见异思迁,向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总会有所收获。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情愫、一种享受。寂寞的时候,面对真实的自我,寂寞中有恬静,悲凉中有温馨,便有无穷的意味。即使人声喧嚣,也可以关上自己的心窗,给自己营造一片空间,独自感受生命的鲜活。寂寞的分分秒秒更可以和自己做倾心的交谈,细细内省一下自己,静静地抚慰自己、解脱自己。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困境的体验,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里程。“求人不如求己”,人生在世,路靠自己走,在命运的行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坎坷多舛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志不己,一路芳卉异草,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是财富。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旅程的驿站,是吟唤理性的天籁。只有真正体验了寂寞的人,才会更加珍视生活的温馨。因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会拥有一份平淡如水的心境,将纷乱的生活作一番调整,更好地面对每一天,人生便具有了超凡脱俗、至善至真的内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修养。
耐得住寂寞,要有淡泊之心。必须保持心底的那一份纯净,守静如一,安之若素;必须保持对诱惑的一种警觉,闹处不闹,躁处不躁。
淡泊之心就是不为名利所累。人生在世,对于名利一般人都是难以免俗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择手段地攫取,就会利令致昏,成为名利的奴隶。
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你随遇而安得到的将会是宁静与淡泊;放弃对金钱无止的掠夺,你安常处顺得到的将会是安心与快乐;放弃掌声鲜花的陶醉幸福,你激流勇退得到的将会是醒悟与乐观;放弃香车美女的沉迷,你得到的将会是平安与长寿。
邹韬奋曾说过:“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快乐者总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理智和从容的态度对待名利,固守着人的尊严和人格。
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名利面前,正确的态度是,保持心境平和、宁静和淡泊,知足常乐。来到手中的,欣然接受;从手中溜走的,怡然放手。鲜花掌声,不忘形;冷嘲热讽,不颓丧;流言蜚语,不愤懑;失意跌荡,不忧伤,……语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淡泊之心还要不为成败所惑。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成功和失败交织起来的链条。患得患失,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行动的“目标”或“结果”上,而忽视了对过程的注重和体验,必然忧心忡忡。要学会顺利时不趾高气扬,挫败时不垂头丧气,即使竞争失利,人生遭遇灾祸,也想得开、看得破、顶得住、受得了,勇于面对,从容愉快地对待平常而重复的过程,过着洒脱的生活。
耐得住寂寞,要有清静之心。寂寞和浮躁往往是孪生兄弟。浮躁的人最容易感到寂寞,也最难以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耐得住寂寞,不是要甘于寂寞,沉沦于颓废,而是要远离心浮气燥、急功近利,静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干事,厚积而薄发。
古住今来,凡成就大业者,无不是一门心思,殚精竭虑。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在寂寞中奋斗,在奋斗中积累,何来一鸣惊人?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受挫折,在受挫时,更要平心静气地享受寂寞,养精蓄锐,蓄势而发。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 海洋江河都是长流不息的循环,才可以保持自己的充足;阳光星亮都是长洒不歇的轮回,才可以保持住自己的能量;花草树木都是常青不停的蓬勃,才可以保持好自己的生机。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没有韧性的把持、没有耐心的等待,那么自己就没有机会看到旖旎动人的彩虹。任何人如果总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那么休想获取机会的垂青与眷顾!只有默默无闻地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有一天终会功到自然成的,生命之舟将会水涨船高!
耐得住寂寞,要有坚守之心。很多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耐性,或者说,耐不住寂寞。
坚守之心就是不为苦难所惧。苦难是成功的磨刀石,是对人的胆识、智慧和毅力的考验。生活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荆棘丛生。不少人就是迈不过这道坎,害怕、退缩、放弃、变向,结果只能与成功失之交臂。艰难的时候,虽然努力追求了不一定会有所收获,但不努力追求肯定没有一点希望。“坚持就是胜利”,只有以百折不挠地坚定地走下去,把坎坷的生活变得舒心自信,把苦难的时光变得轻松自在,才能度过黑暗而迎来光明,才能转变痛苦而享受喜悦,才能有“柳暗华明又一村”的收获,寂寞也就迎刃而解了。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她都是在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反复做实验才成功的。爱迪生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的发明大王,他也是不断地研究并做实验,才终于成为独一无二的发明大王的。所以,没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就不能守得烟消云散的时日;没有百折不挠的磨练,就不能尝得甜蜜馨香的果实;没有契而不舍的倔强,就不能获得满载而归的荣耀;没有经过磨练的生命,是很难有润色光泽的闪烁的;没有经过坎坷的人生,是很难有精彩的舞台的。
坚守下去,有三个选择:选你所爱——不必太在意别人或社会是否看重,用但丁的名言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爱你所选——当你没有选择或不容易改变现状时,“爱你所选”的尝试加上积极乐观的态度,会帮你找到光明之路。忠于兴趣——一旦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就一定要珍惜并全力以赴,勇敢执着地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耐得住寂寞,要有内省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已有的缺点;最无知的缺点,是为自己的缺点辩解;最可笑的缺点,是闭上眼睛也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睁大眼睛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克服这些缺点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内省精神,“吾日三省吾身”。
人在社会上,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不可能事事周到、人人满意,特别是同事之间、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免不了会发生矛盾、摩擦,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谦让为上的态度,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化斗争为和谐,化烦恼为快乐。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谦和一点,大度一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不为磕绊所羁,才能多一点微笑。
老子曾告诫世人:“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达·芬奇也说过:“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乔秆高傲的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做人谦逊内敛不张扬,需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编后语:寂寞是一块试金石,可以试出一个人意志是否坚韧;寂寞更是酝酿成就的养料。缘此,对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来说,耐得住寂寞方能不寂寞。
境界文章8:钓者的境界
文/邓荣河
工作之余,垂钓是我的最大爱好。在我看来,其妙不在于渔获的多少,而在于可以养心,可以怡情,可以参悟纷杂的人生。
人这一辈子,就像参加一场场垂钓比赛。专业的也好,业余的也罢,只要想参与,人人都能钓到鱼。当然,因其参与的渔场不同,钓到的鱼儿也会有异。深入海洋的,可能钓到名贵的石斑鱼、芭蕉鱼;身处海岸的,大都钓到些溜边的黄花鱼;前往名贵钓场的,可能会钓到价值不菲的鳜鱼;散居河畔溪边的,大都钓到一些普普通通的鲫鱼、鲢鱼。
生活中的你我他,之所以没有得到满意的收获,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能根据自身的条件选对“钓场”。
大凡钓手,都想钓到大鱼。不过,愿望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人这一辈子,能够遇到大鱼的机会并不多,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机会遇到大鱼。更闹心的是,明明遇到了大鱼,但最终能把大鱼钓到岸上的,并不多。其中原因很多,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钓者的硬件不硬。不是鱼线太细、鱼钩太小,就是鱼竿太软、太脆,令上钩的大鱼瞬间逃脱;二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不过关,不是把握不好提杆的时间,就是掌握不好溜鱼的技巧,折腾了半天,最终让已经上钩的鱼儿溜之大吉。
我很喜欢一个词,叫境界。在我的心目中,一个成功的钓者,应经历四重境界:从满眼尽是鱼,到不在乎鱼,到不在于鱼,再到心中无鱼。满眼尽是鱼的时候,往往钓不到鱼,干着急没辙;不在乎鱼、不在于鱼的时候,可能会很容易地钓到鱼;心中无鱼的时候,已经是超然无我,看啥啥幸福,玩啥啥快乐。
钓鱼如此,人生亦然。
境界文章9:人生有味三境界
文/付秀宏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去买饮料,第一个人说他要喝果汁,因为果汁是甜的,味道从头到尾一样。第二个人说他喜欢咖啡,咖啡刚入口是苦的,等咽下肚后,嘴中却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第三个人说他喜欢矿泉水,味道虽然平淡,但平淡之中另有玄妙。
三个人的选择,有别样的味道。这个故事虽然有寓言的指向性,但他们的追求旋律各有不同。从中不难看出,第一种人沉迷于享受;第二种人喜爱从苦寂的黑夜找到光亮,然后创造跌宕起伏;第三种人呢,则留恋平凡,具有返璞归真之个性。我有时想,这三种人并非在现实中非常纯粹,而是一个人处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境下出现的,所谓“果汁人生”“咖啡人生”和“矿泉水人生”的影子。
那么,为什么三种不同人生会让人们取舍不定呢?或许某一种人生的那种贴心适意正好契合了你的要求,此时此地是此,彼时彼地是彼,但这种游移是暂时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主旋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取向。认清自己,更要看清未来,方为智者。
“果味人生”并非不好,但隐藏着危机。只想享受生活甜美,却不顾其他,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要知道即使再甜美,也会有荆棘。果汁在制作过程中,掺杂防腐剂,在享受美味之时,是否还想过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威胁呢?这种人生,是不是那种只追求刚刚开始的完美,而对以后造成的威胁而不顾呢?甜美不是过,沉醉于甜美就有问题。
“咖啡人生”,是那种以苦为乐的人,喜欢先苦后甜的感觉。这种先苦后甜,酷似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境界,令人敬仰。在追求时,也许你并没有崇高感,但咖啡的惯性让你沉迷难于自拔,自重感高于灵动味。如孔子落魄而不悔,如梵·高疯狂而失控,如贝多芬执着而狂躁。若常人盲目仿效,往往被苦难压倒,一事无成。咖啡人生说起来头头是道,求证此命题除身体力行之外要三思。并非低估你的承受能力,“找到真你”方不枉过一生。
“矿泉水人生”,倒像山间的幽兰,不事张扬,不求闻达,自开自落自芬芳。这种自适感,有一种天然之美,恰似老子的无为而治。因矿泉水虽然无味,但里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许多矿物质,可纯洁你的肠胃,洗刷你的血液,健康你的身体。可禅悟佛家的妙理,提高你的志趣,平淡之中有神奇。也许这种人生太无趣,远不如疯狂享受一番,致死拼搏一回。但不要忘了,这种沉静、优雅,代表长存世间、自清自洁、自收自放、自成方圆的一种生存哲学。看似平平淡淡,无任何有趣,但他善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亮丽,从山冈轻雾中洞彻雷同。他们无中看有,以小见大,把无形的东西品得非常仔细,从而使自己生活的一尘不染得到无限充实。“矿泉水人生”区别于“纯净水”,正是由于他们的清新、气爽、味甜,有许多“矿物质”焕发无限魅力,所以“矿泉水人生”并不乏味,还拥有长久的乐趣,只要你耐得住寂寞。
人的一生,果汁需要,咖啡也需要,但矿泉水最需要,因平平淡淡有真趣、出深意。或许人一生下来,就是纯净态,但成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需要,纷繁多姿,因而选择时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舍本求末,莫要自酿苦涩当快乐,要活出本心的自己。
“果汁人生”“咖啡人生”“矿泉水人生”,人生有味三境界,细细拿捏当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