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文章

请欣赏勤俭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勤俭文章1:勤俭的奶奶

文/北方杉

勤俭的奶奶

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位1987年前的人民公社领导干部,各公社调转,有时我也跟着父亲四处奔走。我们家门前有几十棵大柳树,奶奶说是她嫁过来栽下的。我每次从父亲那回来,从公社下汽车,翻过一道山梁,离足足有5里地就看见了我家门前那一簇黑黝黝的树影了,就要到家了,奶奶还在树下等我呢,不断激励自己:加快了脚步……

这次回来,我高中要毕业的时候,我只觉得个子高大的奶奶身子骨一直不好,我是从奶奶那对我有一种说不出的爱中看出的。奶奶也知道我不能旷课,早上一说要走的时候,奶奶就掉过头去,我在无意间转身跟过去的时候,一下看见奶奶托起前衣襟正在偷偷的擦眼睛。我便说:“奶奶,北河里有没有鱼?”我最会摸鱼,在我那时的一帮小伙伴中,每次模鱼我摸到的鲶鱼最多。摸鲶鱼是技巧活,鲶鱼浑身上下一层油,如果一旦摸到了使劲一攥,就是再有劲的手鱼也滑了出去,逃之夭夭了。可我摸到鲶鱼时,不去使劲攥它,轻轻地将手移到鲶鱼的头时,鲶鱼就张开头下边的带硬刺的鳍,一只手攥住鱼鳍下边,一只手迅速抓鱼头,再滑的鱼也就束手就擒了。奶奶一听我说去摸鱼,脸一下就露出了笑容,一边找出一个饭盒,刷了又刷,用抹布擦了又擦,在大饼子盆里捡上一个嘎最好的大饼子,装上一个咸菜疙瘩,在嗓子眼里说:“高中就要毕业了,耽误课行吗?”便挎起那个用蓆縻编的筐走在我的前边。奶奶似乎话也多了起来说:“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这里都是种的高粱,一到8~9月份高粱穗晒红米的时候别说是鱼,那可河的螃蟹一到天黑爬到高粱穗上吃高粱,大家伙拿着铁锹哄螃蟹,有时拍死一推一堆的。”说到这里,奶奶一个趔趄,一脚踩在一块土疙瘩上,我一把扶住了奶奶。这时才仔细看了奶奶的走路,似乎一只腿抬起来都费劲。我一下懵了,意识到,奶奶好像时日不多了,要不咋这样留恋自己的儿孙呢。我暗自思索,无论在啥时候,能多陪一会奶奶,就多陪一会儿,对我来说也算是尽孝道。

1989年7月,大学放暑假了,那也不去,就守在奶身边。奶奶好像变了,也不像以前眼光就是瞅着我,我问一句说一句,没了亲切感,可每顿饭都要做2样菜,农家菜不重样。菜没下来,奶奶也有办法,到园子里摸土豆。奶奶来到一簇大的土豆秧前,不是把秧薅下来,而是将手伸进土里,把蛋黄大小的土豆摘下来,然后将土又培上,按了按。自言自语地说:“没事儿,土豆照样长。”又来到一簇倭瓜秧前,哈腰摘下倭瓜花,我要伸手被制止了。“摘谎花,那个还留打籽呢,明年种呢。”我一听心里一悸,奶奶还想到明年、后年乃至更多年……奶奶一个趔趄坐了下来,用双手柱地,踒到另一簇倭瓜前身手掐下几颗倭瓜叶,又将叶子掐扔了,就留下手指粗细的杆,扒了皮。这顿又是2菜,炒土豆丝,倭瓜花、窝瓜杆打酱。

我参加工作以后不时地怀念奶奶,更怀念奶奶家门前那簇黑黝黝的大柳树。一想起这些,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我,加快脚步。

勤俭文章2:因为懂你,所以搭把手

文/李朝阳

母亲63岁了,勤俭持家养成了习惯,家里的瓶瓶罐罐、废旧纸壳、回收书报都收集起来,归置地妥妥当当的,放在空闲小屋的一角。刚开始,我总说她:“丢掉吧,挺占地方的”。事实上,每次她去处理这些东西,总要我帮忙,累半天,结果也只换来十块八块的,我觉得不值。母亲固执地说:“你别管了,我自己处理”。我也就不再坚持。

前天晚饭后,陪她出门遛弯,走到复兴路地道桥,在红绿灯转弯处,看到一个人力三轮车载着的废品散落一地,收废品的大婶戴着帽子,裹着头巾一个人忙活着。周边车来车往,人流穿行不止。妈说:“快,上去搭把手”。我和妈走上前,一起帮她捡拾掉在地上的纸壳、油桶、泡沫等杂物。情况紧,大婶顾不上看我们忙不迭地说着:“谢谢,谢谢。”大概两三分钟,废品收上车,我帮她把绳子绑紧,她连声谢着我们,费力地蹬着车离开了。这么冷的天,我居然出了一身汗。妈缓缓地说:“这大冷天的,出来讨生活,多不容易。”我的心里沉了一下:“是啊,多不容易,没有我的帮忙,妈妈大概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只是偶尔动手都觉不易,她们却以此为生活”。

勤俭文章3:勤俭是本

文/闫辰国

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目不识丁。我家中兄妹众多,家境贫寒,勤俭节约自然就成了父母身体力行和教育我们最多的话题。回想过去,父母勤俭的生活作风至今影响着我及我的家庭。

我出生于一九六六年,打我记事起,父母常把“紧紧手,年年有”“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启蒙教育我们。我虽然没有赶上挨饿的年代,但童年的记忆里,食物匮乏是深有体会的。可以说,我是吃着玉米面窝头、喝着红高粱糊糊长大的。

父亲不仅勤劳,而且十分节俭。这可能源于他在解放前讨过饭、挨过饿有关。作为他的儿女,他节俭得让我们无法忍受。他吃红薯不剥皮,而且也不允许我们剥皮。吃饭掉在桌子上的干粮渣、米饭粒什么的都要捡起来吃了。家里炒的菜吃完了,菜汤是不能丢的,还要让我们用窝头蘸着菜汤吃。每年春节前,家里生起火炉取暖。父亲常在炉灰里寻找未烧烬的煤碴儿,把它们拣出来重新投到炉膛里。家里生产用的农具、厨房用的厨具坏了,他都会亲自维修,修旧利废,继续使用。

小时候,农村经济还很落后,村里常有“卖货郎”推着“独脚车”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杂货。家里的零花钱主要是靠母亲喂的几只母鸡,下了蛋舍不得吃,卖给供销社用来换取油盐酱醋。父亲常在田间地头种点儿菜,还专门留出优良的蔬菜育种子,待菜打下种子后,赶集到集市上卖菜籽,以换取零花钱贴补家用。母亲除了下地劳动,多是在家纺花织布,供一家人穿衣。大人孩子谁的衣服破了,都要缝缝补补。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每年的春天,母亲一准会把平时做衣服剩下的零碎布头取出来,左拼右接,用浆糊一层层地把它们粘接成一块块大布,拿到房上晒干后,比照着大人孩子的鞋子铰成鞋底,再一层层叠起来,用麻绳纳成“千层底”。我当兵走的时候,就是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鞋子离开家乡的。

父母虽然节俭,但与人处事从不吝啬。虽然家里也时常为吃喝发愁,但如果遇有上门乞讨之人,也是很慷慨的。别人家给乞讨者半块窝头,母亲则给一个,遇到家里干粮实在不够吃了,就给半块窝头。总之,不会让人家失望离开。家里断粮、断米也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母亲会拿着碗到四邻八家借米借面,待家里有粮的时候,总要多还一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言行常常感染着我、引导着我、启迪着我、教育着我。我从上小学开始,耳濡目染受父母的熏陶,也学会了节俭。语文和算术作业薄写完正面接着写反面。放了学和小朋友去地里割草,手里拿的干粮如果没有吃完,绝不随手扔掉,会装到口袋带回家里。鞋底子磨破了,就在鞋子里面垫点旧棉絮、破纸片之类的东西,只要不磨脚底,就会继续穿,尽可能少给母亲添麻烦。

“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我和妻子都是农村穷苦出身,不惑之年才在城里安身立命,可谓是“白手起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是生活稍有宽裕,勤俭的作风也始终没有改变。家里的剩菜剩饭只要不变质,从不会倒掉,想方设法改着花样也要把它吃掉。衣服只要还能穿,就不添置新的。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等等,只要还能够使用,就不与人攀比赶时尚。家里有台全自动洗衣机,每当洗衣服的时候,妻子会蹲在洗衣机旁,将洗衣机放出来的废水分别接到各个盆里,脏水用来冲洗厕所,干净的水用来涮拖把、拖地。做饭时,我则把洗过青菜的废水倒在花盆里用来浇花。

儿子现在西安上大学。从咿呀学语开始,妻子就启蒙教他一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儿子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自读小学起,碗里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离开房间,会随手关灯。他在市里读中学时,利用课业时间,洗涤自己的衣服和鞋袜,从不把脏衣服带回家。妈妈给的零花钱,除了乘坐公交车和购买学习资料外,从不乱花。在学校只与同学赛学习,不与同窗比物质。每年大学放假赋闲在家,自己动手修理家里损坏的物品,缝补自己破损的衣服。遇到需要外出办事时,只要能乘坐公交车,就选择“绿色出行”不开车。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勤俭节约的思想和实践来支撑、来维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和谐、更稳定,家庭才能更美满、更幸福。

勤俭文章4:勤俭

文/李志琪

勤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勤劳节俭能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以更乐观、更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

从古至今,无论是个人之成败荣辱还是国家之兴盛衰亡,都与选择勤俭或奢侈紧密相连。在今天这个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各种诱惑随处存在,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入无法自拔的泥潭。勤俭与廉政是紧密相连的。勤俭,有助于防止腐败。因为保持勤俭的人,办事、处理问题,会时时想着国家的、人民的、集体的利益,不给人民带来丝毫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这一点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

勤俭的人头脑总是有全局观念。做事也好,处理各种关系也好,必然是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把个人的或局部的眼前利益放在首位。这就保证了他的清正无私,同样,这也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勤俭的人一定是光明磊落,时时处处出于公心,廉洁奉公,没有以权、以职谋私的念头。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焦裕禄、孔繁森等同志之所以受人敬仰,关键在于他们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勤政为民,以自身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勤俭,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它可以使单位资源得到最大可能的节约,使经济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单位领导廉洁自律,使职工提高责任感,它可以增强单位的干群关系,增强单位凝聚力,勤俭方能兴业。

滴水汇成河,细流聚成海。只有勤俭,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