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清明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清明的散文1:我那把遮雨的伞

文/河豚

过了清明天空本不该下雪,而今春反常。应该这时是雨水洒落的季节,却又这样雪花飘飘,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样,把不该凝固的感情又封冻了,象洁白的雪花一样,洒落在大地上。

我不想比喻什么?我只想说,爱就象这天气一样,有些不正常却又那么的令人难以琢磨。

不免联想到她,虽然和我近在咫尺,却就又好象远在天涯。

感情这把遮雨的伞,不知何时才能让我打开。

我守望着那该死的天气,却又那么的出乎我的意外,本该是咋暖还寒,而却现在还是雪花满天。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而到现在还是没有见到一滴雨,而是清明时节雪纷飞,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我不是不喜欢雪,但冬天里的雪是那么的好看洁白,一尘不染。而到了这个季节的雪,就不大一样了。飘落的时候很美,等落到大地上,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融化了,融化在大地上。

这就象我此刻的心情,很不舒服,总有一种难耐和无助的感觉。

其实不蛮你说,我真的象那雪花一样,落到大地上感到有一种无助,想留下,大地却不允,只有化成一滩水,悄然的渗入到泥土里。

过了初春这么长时间,都到了四月,又过了清明能看到这种情景实属不易,有多少年没有这样了,我真的感到有些惊奇。

此时,我真的被这奇怪的景象给惊住了,我独自站在雪花飘飘幻景中,想到了许多许多。

如同就象我最后和她分离,看着她那恋恋不舍的眼神,想挽留又不敢开口,想拒绝又那么的难受,不就象这样的天气一样吗?只有化作一朵朵雪花在飘。

分离是在那寒冷的冬季,到了这个季节该回来了,而她却还不回来,我那火热盼望的心情又从火热到冰冷,不就象这反常的天气一样,那样的出乎意外,甚至还下起了不该下的冰雪。

分离是痛苦的。

回归是幸福的。

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咋暖还寒,我独自站在那雪花里,看着在我眼前飘落的雪花,只有任雪花飘到我的脸上,打在我的身上。而我那把遮雨的伞,不知何时能打开,为她遮雨避凉。

关于清明的散文2:清明的雨

文/谢祺相

清明的雨,表情最为丰富。

你可以想象,天上那一朵云彩,或许是从高山上飘来的雪花,或许是小村升起的炊烟,或许是树梢上轻移的风筝,或许是哪位神仙家走失的羊群。人们羡慕它自由自在的同时,它也有不为人知的烦恼。它很孤独,找不到可以相亲相爱牵手一生的另一朵云,找不到可以歇脚的山巅或者寺庙,找不到可以诉说衷肠的高山岩石,找不到可以并肩飞翔的岩鹰或鸿鹄,只好以一种落寞无比的心情在流浪。它可能经历夏天的惊险,靠顽强的意志支撑而没有成为夏日暴雨的帮凶,没有落到地面加入狂嚣的洪水施行残暴;它可能走过秋天的忧伤,面对瑟瑟秋风、面对粒粒寒霜,没有加重叶落草黄的衰败与惆怅;也可能度过漫漫长冬的无助,仁爱之心让它没有成为北方的大雪,没有成为南方的冻雨,而是仍旧以云的姿态继续孤独飘荡。

于是,它来到了四月,被牧童的柳笛声吸引,为燕子回归家门而欣喜,被清明时节绿柳与红花的故事感染,更被上坟扫墓人的悲哭声感动,便也跟着悄悄地落泪,落成一场缠绵悱恻的春雨。在落向地面的瞬间,这朵已经疲惫至极的云终于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感受到化作春雨之后的幸福与美好。

清明的雨,本为悲伤而来,它只想浇灭野外坟地燃烧纸钱的烟火,只想洗涤人们心头思念祖先的哀痛,不料却遭遇一场又一场的花事,桃花、梨花、油菜花,带着它们的缤纷心事,被人们酿成一壶美酒,摆到杏花村的酒桌上,让人们品尝生活的原味。清明的雨,在美丽春天感染下,很快忘记了悲伤,成为春日人间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它以自己的纯净洗去花瓣上的浮尘,它以自己的柔情增添黄莺悦耳的啼鸣,它以雨的形式让草木庄稼解渴,它以水的形态让大地润泽芬芳。

清明的雨,本来只是普普通通透明的水滴,谁料被春风当成颜料,在大地上随便那么轻轻涂上几笔,就勾勒出最美人间四月天的画卷。

关于清明的散文3:清明纪事

文/任一鸣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2017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我想起了2016年清明节那天的祭祖。

四月三日早上,天空飘着细雨,爷爷、奶奶,爸爸、二爸非常早就起床了。我看见爸爸和二爸准备了一瓶酒、两对小红蜡烛、一束香、两对花、数样水果,一切准备就绪后,爷爷就带着我们一行二十几个人去祭祖。

来到坟前,三爸把老奶奶墓碑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爸爸和二爸一起拿出果盘,把水果分开摆好,敬献到墓碑前,然后把小红蜡烛点燃立在墓碑两侧,再把香点燃插在墓碑的沙座上。这时候,三爸已经把烧纸分好,并把酒倒入了三个酒杯中。爷爷说:“开始”,祭祖仪式就正式开始了,我们所有人都按辈分站在爷爷的身后,神情肃穆且心情悲痛地注视着墓碑。只听爷爷说了一段很长的话,然后就把三杯酒依次洒在墓碑前。紧接着,我们跟着爷爷三叩首,行完大礼之后,爷爷把手里的烧纸点着,我们其他人也跟着把手里的烧纸点着放上去燃烧,二爸他们把冥币、寿金、大银拿到碑前,放在烧纸上烧掉。整个祭祖的过程大约用了四十分钟。

小雨继续下着,墓碑两边的松柏枝头挂满了水珠,显得愈发苍翠。树下的小草嫩绿、野花烂漫,一片生机勃勃。此情此景,唤起了我脑海深处的回忆,想起老奶奶生前对我的呵护、对我的教诲、给我的欢声笑语……我的眼睛更湿润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祭祖,在这个仪式当中,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身上有了更多的责任,我也要学习父辈那样,不忘孝道,把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关于清明的散文4:清明祭

文/吴远道

我在祭奠我的生命,在恰逢暴风雨袭击的上午,站在父亲尚未长出野草的坟前。我于雨帘里看到了去年今日卧榻多年,常思我一晤的老父。

今日的去年,我回家祭扫了父亲的父辈。父亲认不出站在他床前的那个他曾给予他生命的男儿,呻吟着,但从他的痛苦的日益凹陷的脸上,我看到了他的欣慰。

这难以抹去记忆的欣慰,此时又走出棺椁,走向我已死去的灵魂。当然,父亲深信我的灵魂分明地活着,就如我确信他的躯体正朽腐。

我怕见父亲,怕听他要么用语言要么用躯体,如今又用魂灵向我重复的唠叨——

在你困苦时,你退缩过吗?在你得意时,你忘形过吗?在感情方面,你欺骗过吗?

……

我默默地跪拜了三下,用我幸存的躯体在父亲的坟前。我不能回答他,我确感我的生命已朽亡,正如父亲的声音已消逝,无法拷问我的良知、近况。

啊,啊,我由此轻松,无所畏惧。我也由此快活,我仅有任人摆布的自己可以随意践踏的躯体。不知什么是悲伤、凌辱、善恶与得失……我是如此地快乐,仿佛行云流水,轻烟鹤唳。生命的亡去,对躯体是种解脱。我已习惯这种木然的解脱。一如父亲再没有病魔的缠绕,我的不孝,以及生活的缺憾。

父亲的躯体已朽亡,但他生命中的宽厚、仁慈、正直与朴实,常常抚摸着抑或鞭挞着我。

如果父亲躯体存在,说不定又称道我的老成。我有时不理解这位曾给予我生命与躯体的人。

我站在雨里,木然地祭奠父亲。

关于清明的散文5:四月的怀念

文/陈绪伟

每年清明时节,汉阴“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前,来悼念和敬拜的人络绎不绝。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生活的美好,对缅怀英烈,寄托哀思,悼念的情感越加深沉。抚今追昔,勿忘英烈,珍爱时代,兴我中华的新感悟,放眼世界的新境界,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梦想,在灵魂中有了新升华。

今年未到清明,防疫仍在坚守,祭祀虽没有集体组织,却早已有人来到“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前,一一送去鲜花、花篮。我也捧一束花,虔诚在“纪念碑”前默念追思。随后几天,我看见宅家学生牵手家长,行举队礼在此默哀悼念。还有从西面八方、三五一群、自然有序前来祭奠的人们,一个个脚步缓慢、低头无语,怀着沉痛的心情,静立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深切缅怀先烈,三鞠躬表达哀思和敬意。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矗立在陕西省汉阴县龙岗园林之中。步行从北城街东西两入口上龙岗园林大道,在最中心拾级而上36步阶梯,到达纪念碑平台。纪念碑矗立平台中间,整体用汉白玉材质建成,高9.9米,白洁入云,大气浩然;象征着烈士精神洁白无瑕,永存人间,启示后辈人勿忘先烈、永久怀念。纪念碑后侧是军史浮雕墙,花岗岩材质,高4米长10米,寓意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艰苦卓绝转战四方,保家卫国功绩卓著而名副其实。

汉阴是英烈辈出的热土,古今移民那耕读传家、忠勇报国的人文精神,永远流淌在汉阴人的血脉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4方面军、红25军、红74师曾先后在汉阴南北两山活动,传播革命的红色种子。“九一八”后,在民族危难之际,受红军影响的原属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所属的陕西警备第2旅沈玺亭部,汉阴籍军官何振亚、沈启贤、王展、罗少伟等领导的三次起义人员,组合成陕南游击纵队。抗日战争爆发前,1936年8月,陕南游击纵队经中共西北特支批准命名,成立“陕南抗日第一军”,在中共陕南特委、红74师的领导支持下,相继开展游击斗争,队伍壮大到1000多人,汉阴籍600多人。“西安事变”后,奉命北上,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七七”事变爆发后,编为国民革命家第8路军115师344团警卫营,开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首战取得平型关大捷。此后,该部队相继编入新4军、东北民主联军和第4野战军。解放战胜时期,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又作为志愿军39军团117师主力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屡立战功,大振军威国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陕南安康的成功典范,也在汉阴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走出汉阴的1000多人,800多人壮烈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启迪后人,2010年3月,中共汉阴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现已成为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康市党史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林丹霞志士心。时代中华强盛起,龙岗千古慰忠魂!”汉阴这方热土,历史定格,英雄长眠;远逝的画面,依旧清晰生动。祖国大好河山留下他们无数足迹,江河湖海见证他们血与火的考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那一张张刚毅坚贞的英雄面容,那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篇篇理想信仰的华章。

清明之际,我们静静追思先烈,深深缅怀英雄,铭记代代传颂。抚今追昔,英烈立旗帜,缅怀启前行。我们把最深情的悼念、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百花素开的春天里,让先烈的英灵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关于清明的散文6:忆外公

文/田泽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心中再一次涌起对外公深深地怀念。

外公老年患脑梗塞和中风,记忆日渐衰退,但是那一声声唤我乳名的问候他记得:“田白,你来啦!吃饭了吗?”简简单单的问候,每次见到我时一定会问。

我童年的岁月中,外公是永远也抹不去永恒的记忆。从记事起,童年的寒暑假都是在外公家度过的,学校一放假,我便迫不及待地朝外公家飞奔。那时候,我就是外公的小跟班,外公干什么都带着我。他锄草,我就在田坎看蚂蚁;他挑粪,我就给他拿粪勺;他背楠竹去山外的何铺大桥头街上卖,我总是他身后那个调皮的小累赘。到了何铺大桥头街上,他卖掉楠竹结账之后,总会给我买上好吃的几个糖。八十年代初,在家乡有糖吃是那么的让小朋友们羡慕,也让自己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和年龄大我不多的舅舅们吵闹,不管是有理没理,外公都会偏袒我。从那时候起,外公就成为我在外婆家里的保护神。因为有外公帮忙解脱,我更加调皮捣乱。每年春节过后我就必须离开外公家回家念书了,离开时,我死活不愿意回家,大哭大闹。外公就说,“田白回去好好念书,放假再来玩”。之后背上我,翻山越岭送我回去上学。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就这么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外公给我的关爱。

读高中时,亲人都反对我参军,是外公说服大舅将我送到部队。我去部队那天,年事已高的他不畏几十里山路,步行将我送到大同镇政府。一路上,他一再叮属我:“参军到部队是迈向了人生的第一步,但以后的路还很远,希望你好好锻炼,同时注意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想家,好男儿志在四方。”那时家中负担还很重,他还塞给我一些钱。

外公去得很突然。在他84岁生日之后,这位慈祥的老人,一位只知道超负荷劳动的勤劳老人最后带着依依不舍,带着太多挂念永远离开了我们。

关于清明的散文7:清明的怀念

文/王景瑞

清明的雨,是追忆的雨;清明的风,是悼念的风。

每当这个节气前后,无论是日理万机的政要,还是商务缠身的富商,不管是盘踞本乡本土的儿孙嫡亲,还是独在异乡的游子,纵然百事缠身,纵然跨越万水千山,也要在这一天赶回家,给亲人的亡灵化纸焚香,默哀祭奠,以示追思,以表怀念。2009年清明前夕,我们一行21人从湖北回到河北景县孙镇高庄老家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立碑扫墓。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寒的乡村,三岁无父,中年丧妻。解放前夕,原本随军南下,由于照料我的祖母,父亲、大伯和叔父他们兄弟三人商定父亲一人留守老家伺侍老人。自此,父亲在当地从政五十余载,官至乡长之职。母亲患病去世以后,我和祖母、父亲祖孙三代便相依为命,历尽艰难。那时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而且政治运动连绵不绝。

1978年父亲终于获得平反,官复原职。父亲一生为人爽直,敢承风险,不管乡里村外,每遇难解之事,只要父亲出面,都能很快化解,因而深受乡梓方圆数里父老拥戴。父亲当了半个世纪的乡社干部,成为全乡乃至全县在职年龄最大、任职时间最长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

20世纪70年代我来湖北工作,便与父亲分居两地。后来他在南方诊病,我们全家才又团聚。当时根据专家会诊意见,父亲一直实行中西结合的保守疗法,虽然效果一度较好,但是每到半夜,便能听到隔壁父亲连连的剧烈咳嗽,声声揪着自己的心,但又无能为力,常常为之泪湿枕巾。1993年5月26日7点左右,我在千里之外襄阳开会,知道了70岁的父亲昨晚不幸逝世的噩耗。等我一路挥泪赶回黄州,已是风雨迷蒙的夜晚8时。当年11月4日,天气阴沉,朔风凛冽。我在车内怀抱红绸包裹的父亲的骨灰盒,与湖北20多位家人一起,不远千里,驱车将父亲送回河北老家高庄。村里父老乡亲,闻讯络绎不绝地汇集王家门前吊唁、致哀……

坟场里面,秋风习习,松涛阵阵;举目凝望,金菊郁葱。虽然家铮过世既无老伴抚柩大恸,又无姊妹挥泪长嚎,头朝大门的棺棂前却有告别村民戚声哀腔,垂首致敬,在这冬日渲染着悲情哀象。魂归故里,大地留梦。那天,送行的队伍异常悲壮,长长的送行队伍,在不足半里的路上走了整整近一小时,在家铮的坟前,跪满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一位曾任孙镇乡党委书记的老领导泪流满面,声音颤抖地说,“一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得到人们这样的自发尊敬,谁能比得了?活到这个份上,他一生值了!”

清明就像是一把时间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故去亲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锁。先人的音容历历在目,先人的叮嘱犹在耳边。在祖父母、父母亲的墓前,大家满脸凝肃,化纸焚香。我们虔诚地向着祖父母、父母亲跪拜,向着历尽沧桑的老屋跪拜,向着记忆中的童年跪拜,也向着养育过我们的这方水土跪拜!孩子们也许不太明了我们此刻的想法和举止,但也满面庄严地和我们一起向他们心中的神祗叩首!

在清明我们为失去的亲人找到一块永久的空间,让人间每一个角落的亲友都可以随时凭吊祭奠。在清明我们祈祷每一个生命特有的璀璨,让生命的故事作为时代的缩影在世间永远流传。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时节,草木重生,惟独人生是一次没有返程的单向线路,生命一经走过,沿途的风景永远不再重现。所以,曾经的亲人和故友,值得后人在灵魂深处永久珍藏。活着的人该当加倍地珍爱健康,珍爱时光,更好地享受天伦,享受生活。

关于清明的散文8:清明之后已无春

文/向彬

其实,江南的春天很短暂,清明节后,春天也就渐渐地没了。但这时候的北方,春天应该刚开始吧!虽然此刻江南各地还有不少花依然在枝头盛开,但随着桃李花落、柳叶绿满,加上人们陆续穿上单衣,江南的春天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我自1999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就很少有时间欣赏江南的春天。要不是去年调回湖南长沙工作,也不会这么真切地体会江南春景了。

曾几何时,因居北国而感叹春天迟迟到来又匆匆消失,那时总想,要是居住江南,一定要用无数的诗词书画作品将春天好好记录下来,以便经常欣赏、回味春天的美好!今年的春天,真真切切在芙蓉国里度过,却很少写诗词,不知何故?或许是身心忙碌,无暇理会身边的春景?或许是情思渐老,没有当年面对春景的欣狂?

为了纪念这个久违的江南春天,这两天拟了四首七绝,并书写成斗方,以此留住江南的春景。七绝其一是:江南最忆是春来,处处东风柳叶裁。岂料身心忙俗物,未随蜂蝶赏花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