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文章

请欣赏孝子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孝子文章1:刘邦是假孝子

文/张魁兴

很多人都把“汉高祖”刘邦称为大孝子,并说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天下”的王朝。刘邦真是大孝子吗?让我们揭揭刘邦的老底。

人说皇帝自有皇帝运,但刘邦小时候生性顽劣,不仅没有一点做帝王的征兆 ,反而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整天偷鸡摸狗游手好闲,根本就是一个无赖,他的父亲瞧不上他,更谈不上关心他,经常是棍棒伺候。就是这么一个混混,能对他的父亲有好感吗?当了皇帝会精心孝敬她父亲吗?特别是对他隔三差五地纠结一帮狐朋狗友来家蹭饭,一家人都很有意见。有一次,他大嫂看见他带一大帮人来了,就赶忙走到灶前,拿勺子猛刮锅沿,故意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表示饭已经吃完了。对此,刘邦“怀恨在心”。

世人说刘邦是孝子,多举刘邦逃难时把妻子踢下车和刘邦做了皇帝后如何如何孝敬刘父。但在我看来,这两件事更说明刘邦的所谓孝是假孝。有人考证说,根本就没有刘邦把妻子踢下车一事。这事有可能是后人故意编给刘邦的,本意是想说刘邦很孝,其实,恰恰说明的是刘邦假孝。车辆超载就该把妻子踢下车吗?首先一个好父亲应该自己下车,即使刘邦不下车,刘父也不会让孙子下车的,也会宁可自己下车。为了表现对父亲的孝,就把妻子踢下车是不可能的,对父亲没有感情基础的刘邦做不出来。

第二件事是,刘邦做了皇帝后,居然能够坚持五日一朝太公,向老人家行家人父子礼。在我看来,刘邦能够向父亲行父子礼或许是真的,毕竟刘邦是草莽出身,有些礼仪是懂的,但这不一定就表示刘邦很孝敬父亲,也可能是假孝。其一,刘邦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五日一朝太公,说明刘邦的所谓孝是很机械的,成了一种形式,把这样形式化的一种仪式说成是刘邦的孝,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的观点,这种孝只能是假孝。其二,在项羽要煮刘邦父亲时,刘邦都能表现出无所谓,坦然处之,做了皇帝后,刘邦却坚持五日一朝太公,不是明摆着做给别人看的假孝吗?

虽然没有历史记载证明刘邦是憎恨父亲的,但有记载证明刘邦是记仇的,而且是没有是非的。逼发小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就不必说了。刘邦当上皇帝后,分封宗亲勋臣,封大嫂为阴安侯,而对大侄子刘信却迟迟未封。刘父问其故,刘邦说“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也就是说,刘邦还记得大嫂不给自己面子的事。最后,刘邦封刘信为羹颉侯,还不如不封呢,因为“羹颉”就是刮饭锅响之意。长嫂如母,刘邦对大嫂没有一点孝敬的意思,刘邦封刘信为羹颉侯,不就是在刮大嫂(羞辱)的鼻子吗?在母以子贵的古代,大嫂能有一点荣光吗?

刘邦对父亲的孝敬更是形式主义印迹“浓厚”。封父亲为太上皇,看着比皇帝的官还大,实际是既无职也无权,就是一个让群臣观赏的玩偶,何来的孝?给父亲盖新丰城,以解父亲的思乡之苦,实际上是迁移老百姓劳民伤财,也非真正的孝。在我看来,写《史记》的司马迁也怀疑刘邦的所谓孝,司马迁后来就说刘邦“心善家令言”,有人说这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刘邦自己也证明了自己的假孝。当汉朝第一大工程未央宫建成后,刘邦不仅把父亲请为座上宾给群臣看,还当着群臣的面“逼问”父亲,是我的产业大还是老二的产业大呢?这不是刘邦自揭假孝的面具吗?

孝子文章2:被稀释的亲情

文/蒋子龙

古人讲孝子侍亲不可有“八态”:沉静态、庄肃态、枯淡态、豪雄态、劳倦态、疾病态、愁苦态、怨怒态。现在只要还有点孝心,即便有这“八态”,也还算是好的。

今天的世界仍然流动太多,不团圆太多,往往“求名为骨肉,骨肉万余里”。亲情本来是最没有条件的,现在的人却在亲情上有着太多的算计:是不是影响赚钱、影响升迁、影响学业,甚至是不是影响约会、出游……

没有亲情,人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是亲情温暖着人的心智,缺少了这份温暖,人必然会感到冷寂和孤独。过去有句俗话叫:“娶了媳妇忘了娘。”如今不只是忘了娘,娶了媳妇的也可以忘了媳妇。一些现代人的情感被稀释,甚至还感染“情感溃疡”,流脓渗水,破破烂烂,自己的不珍惜,也不拿别人的当回事。

过年过节本来可以治疗这种“稀释”和“溃疡”,现在似乎恰恰相反,加剧情感的“稀释”和“溃疡”,年节过后人们变得更疲倦,更隔膜。那么,人类发明年节的本质意义岂不是变了?

连续多年,每到中秋之夜,我和妻子都到公园里或坐或走地待上一两个小时。这两年人开始多起来,也大多是一些上了年岁的人,我真想打听一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在这月圆之夜不跟家人团圆,要到公园里来?

妻子说何必去问别人,问问你自己还没有答案吗?不错,我们在家里无非是守着电话机子,等着它响起来,听到儿女们的问候,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会响。如果它不主动响,你想用它找到儿女们却并不容易,即便你找到了他们,也往往不能多说上几句。所以,还不如揣上手机到公园里来寻找中秋节古典的味道,人与月迢遥相望,获得一种难得的明澈和宁静。而公园外面的月亮太闹了。热闹是足够了,可缺少一点什么,缺了什么呢?

一种静,一种情,一种思,就是古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人间无非两种境界:团圆有团圆的祥和,不团圆有不团圆的思念。怎么可能一味地闹呢?

孝子文章3:孝子胡三

文/钱再伦

村中年轻人胡三、建强相约进城打工。经过十多天马不停蹄地奔波,两人终于在城郊一家砖厂找到了装窑出窑的活计。一个星期下来,两人都累得腰酸背痛脚抽筋,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于是,两人便决计跳槽。然而,身无一技之长,他俩跳来跳去仍然是在几个沙石场、建筑工地之间卖苦力。

半年之后的一天,磨得像瘦猴一样的胡三突然对建强说:“如此下去,恐怕一年不到,我们就要累死在这里了。能不能动动脑子,找个既不费力又能搞更多钱的活儿呢?”

“照你这么个说法呀,除了偷恐怕就只有抢了。”建强不以为然地说。

“现在,我们手中不是都有六七千元了么?每人拿出一半来合伙做生意,我保证三个月后你我每月的收入至少是现在的两倍。”

“做什么生意?”

“钱找钱呀。”

“别逗我了,要是真能这样,你不早就干上了,哪能拖到今天?”

“老实跟你说,这个呀,一要一定的本钱,二呢,一两个人还干不了。”

“是吗?到底是什么生意呀?”建强还是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胡三走过去趴在建强的肩上这般那般的耳目语了一阵。

“妙,我听你的!”听罢胡三的话,建强立即兴奋得竖起了大拇指。

接着,他俩便以收购1987年、1993年版的几种稀少硬币为名去了南边的几个县。一个月下来,他们便收到了各种硬币两万余枚。紧接着,他们又找来一帮打工者如此这般交代一番后,便将两万余枚硬币分别带到北边的几个县。

经过一来二去几番倒腾,胡三说,他和建强半年不到各自增收近五万元。

正当二人商量着如何把“业务”转向其他地区并加大投入时,胡三突然接到了父亲病重的电话。他立即以八百元之价租了一辆车往家赶。

可是,当他踏进自家小院时,父亲早已躺在堂屋的木板上了。

他跪在父亲面前伤心地哭了一气之后,便进屋问家人爹是怎么死的。

“气死的吧。”他哥胡大说

“气死的?是谁把他气死的?”胡三把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是那个狗日的,姓陈,收硬币的……”

“什么?收硬币的……”胡三突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接着胡大便一五一十地讲起父亲之死的原委来。

一个月前,一个姓陈的跑到村里来说:经济发达了,一元以下的硬币早已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国家决定把以前发行的硬币全部收回。他就是上面派下来专门做这件事的。对于五角以下的硬币,他一般按以每枚二元的价格回收,对于少数稀少硬币,他可以出五元至十元的价。一时间,村里人都把多年来积存的硬币全拿出来以小换大了。最合算的是爹,四十几枚硬币换了一百五十元钱。

临走时,那人还把爹叫到屋角,递给他一个电话号码并悄声说:“你老人家闲着没事,不如帮我们收购硬币。只要你弄到一千枚以上,我们保证五元一枚回收……”

爹相信了,便将他多年积蓄下来的两万元钱一次全取了出来,第一天,他以每枚一元二角的价格收到了五十多枚;第二天,他以同样的价格收到了四百多枚;第三天,他又收到了八百枚……不到十天,他的两万元钱没了,一分二分的硬币却装了大半麻袋。于是,爹便在家里等那个姓陈的。等了二十来天也没等着,他就打电话。电话通了,那人说:“老人家,你千万莫急,再过四五天我就来了。”

五天之后,那人还是没来,爹又打电话,电话却不通,说是欠费停机了。于是他只好在家里坐着等。

没想到的是,昨天早上,李村长带着派出所的人来我们家。一进屋,派出所的人就说,胡大伯,听说你收了一大麻袋硬币是不是?爹说,是呀。派出所的人说,坏了坏了,那是一伙骗子,你收的那些硬币全是他们一角两角的价一枚枚收来转手卖给你的……

爹听后先是一愣,接着便轰的一声倒在地上了。我赶紧跑过去喊,可怎么也喊不醒。

胡三听到这儿也像他爹一样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胡三,胡三,你怎么了……胡三,胡三——”胡大声撕力竭地喊着。

听到喊声,门外的乡邻亲友们便一窝蜂地拥了进来。听完胡大的哭诉,大家竟不约而同地赞叹起来。

“这是伤心过度啊。胡三真有孝心!”

“是是是,这样的人啊真正算得上是大孝子!”

孝子文章4:书香伴我行

文/陈彩曼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这是明代首辅张居正故居里的一副对联,也是我看过的最朴素的肯定读书之作用的对子。几十年风雨人生,所幸我能一直与书相伴。

我的童年是在偏僻的海岛小渔村度过的。那时还不懂图书馆为何物,父亲床头的那个书架就是我小小的图书馆。先是看连环画,再到散文小说。春夏秋冬,其乐无穷。

读初中时,学业负担并不重,虽有升学压力,但绝不像现在的孩子那样陷于题海中苦不堪言。不过那时的乡村中学极为落后,没有图书馆。也或许有,但我们从来没见过,因为从来没向学生开放过。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那时有一个流动的图书馆。同学中谁有了新书好书的,都会相互交流着看,有些书大伙都觉得特别好的,就自觉地排队预约,一个看完再轮到下一个。

高中时迫于高考压力,几乎不能再看些闲书了,学校的图书馆也难得开一次门,那种不能随心所欲看书的感觉很不爽。为了两相兼顾,我订了一份《语文报》和《杂文报》来看,既为了高考,也为了自己的心灵不至于远离书香而饥渴。在大部分同学为备战高考焦头烂额时,我还能从题海中偶尔抬头嗅一下书香。

真正接触图书馆,其实是读大学的事。当我第一次走进大学的图书馆,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先是目瞪口呆,再是好奇欢喜。我先绕着书架转了一圈,看清各类图书的分类,然后在自己早就想看但一直没机会看的那些书前停下来,抽出一本来,站着一睹为快。每每等到图书馆管理员下班时间到了来催促,我这才抱着自己喜欢的几本书,往借书办理处走去。

泡图书馆成为我们大学生活最大的乐趣。在图书馆里,你可以安静地跟着黛玉读《西厢记》;也可以坐着马车跟斯嘉丽外出观赏田园风光;你可以跟着桑地亚哥老人出海;你还可以与基度山伯爵一起复仇。于爱恨情仇风花雪月悲天悯人热血沸腾中,享受着读书的惬意。甚至有时心里不舒坦了,都会到图书馆去,图书馆的那份独特的安静能让你慢慢忘却心中的不快,书里的那些精神粮食能让你找到排解苦闷的法子。古人把“红袖添香夜读书”看作一种浪漫,当然也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是把读书做为求取功名利禄的途径。而我觉得作家乔叶的话更能表达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心声:“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小县城的图书馆几经搬迁,终于在城郊拥有了一个相对宽敞明亮的地方。那天,当我带着孩子踏进图书馆时,内心是激动的。安静、清洁、宽敞,是我的第一感觉。一排排的书架,一张张桌椅,一台台电脑,告诉我这里是读书的好地方,然而读者却寥寥无几。只有儿童阅览室人气很旺,里面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聪明的家长们知道该从小让孩子喜欢读书,学会读书,所以周末时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去处。而那些带孩子过来读书的家长,宁可到外面溜达或低头刷微信,也极少进来坐下看书的。这情景,让我的心里莫名地有些堵,一股说不清的感觉萦绕心头。

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什么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居住的地方,图书馆或书吧能遍地开花,让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停下匆匆的脚步,进去坐一坐,看一看;让那些疲惫的心灵远离俗世的喧嚣,安静地栖息在书香中;让书香穿透物质层面,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而文学就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最是书香能致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