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文章

请欣赏秋风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秋风文章1:美是初见!

文/南地北盖

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再次阅读这首诗,忽然之间有落泪的冲动,捺不住,心酸地笑了出来!

又是一番自多愁,每一次都这样,敏感真的有点难以治愈。

窗外,雨淋淋沥沥的下着,从枝叶间滴落下来的雨滴,打在瓦路上的雨声,好似在敲打心坎!

不管怎样终会出现各自转身,两两相忘的局面!朋友似乎我还是有点太草率!总觉得自己的第一直觉总是错误的!每次都这样被现实的海浪重重的拍在沙滩上!周而复始,每一次都得绝望后才变得感悟,沮丧后,才重拾之前的那个我!

本不想再回到那个沉闷的我,可是总觉得那样的自己才会保持好自己的骄傲!

人生就像皮影戏里的一样,离人晃晃悠悠,模模糊糊,所谓的朋友还是会离去,然后变得模糊!而留在身边的,还是清晰而又明朗!

一路写来跌跌拓拓,情绪起落如飞鸟,飞过沧海桑田,飞过繁荣盛世。却总是飞不过自己的心海!偶尔会心花怒放般疯狂的嬉笑,偶尔是独自垂泪!

不管怎样,却总是一个人,一个人疯癫,一个人独自悲伤!心里就像麻木了一样,虽然总是被身边的人影响着情绪,可是不敢否认,我还是有许多不该的地方,总是多余给别人制造一些不该有的话题!好管闲事就是落此下场!这次我认输了!输不在别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疲惫就是将自己看透!敷衍的也好,假设的也好,那些奇迹终究不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次次试图克服,自己的偏激,自己的敏感,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无获!

也许这次也真的累了,一个个都给予我那么冰冷的回绝!有些时候,我无需将自己看的太重,也无需将他们看的太重,毕竟各自的分量不是我能抉择的!

我只愿是初见,你们还是你们,我还是我,没有被影响,没有被伤害!

就像在古井中呆久的青蛙,当看到辽阔的天空,才发觉,自己在一个地方困了那么久!在家呆的这段日子,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将要疯掉的样子!看着湿漉漉的地面,与植物,才感觉到春雨,已经把过去的一切都洗涮掉了!每一次下雨,村里的路都泥泞不堪!不免让我想到自己人生也如此!在天气良好的时候,就回平坦洁净,在阴雨天气的时候就坑坑洼洼,泥泞的无法行走!稍有不慎,就会失足摔成泥人!细雨绵绵,不知道这邂逅已久的春雨,是否在滋润着大地万物的同时,也在滋润着成长中的孩子!

今年没有看到粉红色的桃花散落一地的场景,也许花期又错落了!细雨润无声,慢慢的万花盛开,又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只不过没有蝴蝶,没有蜜蜂,没有花香了!童年的那一些灿烂,那些梦幻般的美丽,已经荡然无存了!

秋风文章2:行走在秋天

文/杨春云

秋风乍起,秋雨悄然而至,淋得暑气渐消。天空放晴后,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玻璃般透明的空气,洒向大地;初秋虽不似春天那般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天高云淡,微风习习,让人禁不住神清气爽,欣欣然走进秋天。

行走在秋天,听秋风弹奏起秋天琴弦上第一个音符,有声有色;看秋雨拉开秋天交响曲的序幕,如歌如幻。秋天的所有音符都围绕着秋天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秋天的韵味绽放出来的清朗、清澈、斑斓和绚丽。

行走在秋天,热情斑斓的秋日原野,带着浓浓的秋意扑面而来。连绵起伏的山峦上,金色的树林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那么辉煌。秋天的原野,翠绿早已不再,放眼望去,满目淡淡的黄褐色,在澄澈的天空下别有一番韵味。

行走在秋天,感受秋日的成熟和丰润。稻田、果园、农庄里,到处五彩缤纷、硕果累累。大自然积蓄的所有浓彩,都在这忙碌季节里,泼墨写意、舒展挥洒;人们洋溢的所有惬意,都在这季节的清爽而又明快的呈现中,一览无余。

行走在秋天,欣赏这浪漫而潇洒的季节。看秋阳照耀人间,光芒洒满金色的大地,在湛蓝辽远的秋日晴空下,我们去远足、去流浪;看秋雨淋湿了红叶,带着秋日的遐想和梦幻,在朦胧曼妙的秋日雨帘里,我们去吟诗、去歌唱。

古人吟咏秋天“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有秋风秋雨带来寒凉、哀愁,也有晴日里的秋高气爽、风和日丽,那一抹明媚阳光,总也化不开秋风秋雨中浓郁忧伤和悲戚。古代文人墨客眼里的秋天,大都是时间的终止与生命的衰竭!

而在我看来,枯黄的落叶坠入泥土,是等待来年的新生;斑斓的蝴蝶不再飞舞,是等待来世的重生;南飞的大雁离开故土,是等待春暖花开时,再踏上归乡的旅途……我眼里的秋天不是终结,而是开始,它如同冉冉东升的旭日,孕育着新生命、新生活;而秋天的忧郁和悲伤,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只为了能爆发出最绚丽的光芒。

行走在秋天,秋风萧瑟时,我们追忆过往,让清泪过颊;秋阳高照时,我们停下感怀,看云卷云舒;在秋意渐浓的日子,欣赏着秋日美景,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成熟的感悟。此乃人生一大快事!

秋风文章3:秋韵

文/太阳雨史忠和

秋风乍起,稍有些凉意。清晨,我骑车穿行在浓浓的秋色中,感受着秋天的气息。没有了春天的妩媚,少了夏天的烦躁,大自然中的生命坦然的沐浴着凉爽的秋风,叶子随风而舞,飘飘洒洒,像蝴蝶,像精灵,别有一番景致。

古今无数悲秋之客,吟唱出多少哀愁之作,为枯草,为残花。又有多少迁客骚人借秋伤怀,叹人生苦短,惜年华易逝,伤华发早生。而我今天却要吟唱一曲秋之赞歌,赞美秋的洒脱,秋的坚强,秋的希望,秋的神韵!

小草的叶子枯了,可是你仔细地看,那草心的幼芽还在,嫩嫩的,吮吸着甘露,沐浴着阳光,在秋风中摇摆。即使秋风送寒,霜降来临,小草的生命仍在,在土地妈妈的怀里,孕育着明春的希望!

河边的垂柳黄了,它随着凉爽的秋风,甩着纤纤的柳枝,送走一片片柳叶。如眉的柳叶尽情地起舞,告别亲爱的妈妈,飘向远方。它虽然柔弱,但不怕和寒冷宣战,因为它们已把那冬之舞曲编好!

最潇洒、最壮观的要数村的白杨树了。它热烈响应秋天的号召,只要秋风一过,无数的大大的的叶片便从天而降,唱着簌簌的战歌,在田野里、在大道上、在院子内外横冲直撞。剩下高耸的树干,直插蓝天,参差的枝上,还有几片大大的树叶,迎风飘荡,像是一面面不屈的旗帜!

最让我感动地是我家院子里的自然生长的一株生菜。秋天来了,可它还是那样生机勃勃,任凭秋风阵阵,任凭秋雨涤荡,这株小生菜在清凉的秋风里,在窄窄的砖缝中尽情地生长,我知道,那是它献给秋天的最好的礼物!

人之秋,大自然的这种洒脱,顽强,也蕴涵在我们生命深处。只有那些经历春之妩媚,夏之清香的人,才会拥有这秋的气爽。天高云淡,金秋送爽,让我们抛却那些悲愁,惨淡,就像送走落叶一样,留在我们心中的永远是秋之神韵!

秋风文章4:白塔经纬

文/杨军会 杨 培

淡淡的秋风,悄然吹来田野泥土的芬芳,暖暖的阳光慷慨地照耀着冀南的大地和村庄。场院和屋顶上的玉米,铺就了满地的金黄,闪烁着自然而质朴的光芒。放眼望去,一片连着一片,那是天地间壮阔的丰收景象。在浓浓的秋意中,白塔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白塔镇是古老的,不知从何时起,这里有了每逢农历三、八日为“集”的传统,在不停跃动的时代里,默默地传承了很久很久。可是到了今天,这种传统似乎已经开始被慢慢淡忘。白塔镇的老人们也只是坐在路边,指着热闹的马路说:“现在这里天天都是集。”

天天都是集。是他们对现在白塔镇繁华的夸耀,也是对一场变革的追忆。

白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那时候被土地束缚了千百年的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手中的锄头,拿起了铁锹。一时间,煤窑矿场林立。富饶的矿产资源是上天给予白塔的宝物,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讲究环保,人们都是想多挖出点矿产,早点儿过上好日子。空气中漂浮的都是煤屑,可照样干得热火朝天,那真是一刮风一身土,一出门一脸黑。老人们讲述着他们的奋斗,那正是一生之中最光辉的岁月,却没有想到,当年他们这些变革的先驱,竟也开始落伍,变成了掣肘发展的传统。

然而当发展面临困境,人们被束缚在传统中无法动弹时,一些人站了出来,对着过去大声地怒吼出“不”。让祖祖辈辈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赖是多么艰难的选择,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打破了过去的条条框框,靠勇气和智慧,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栾卸村就是白塔镇一个最典型的代表,曾经它也是那么的贫困落后,曾经它也是那么的封闭守旧,曾经它只是个“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穷村。可是,倔强的栾卸人凭着一股子敢于拼搏的干劲第一个走出了束缚,走向了富足。1976年,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长庚高屋建瓴,决定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如何使栾卸从单一农业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上。依靠矿产这大自然的馈赠,栾卸完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而后更是在全省率先组建了集制药、矿产、养殖、运输等多元经营的乡镇企业集团——河北恒利集团,将栾卸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广。现在的栾卸是一座花园生态式新农村,一座座小型别墅坐落在被银杏树环抱的“恒利庄园”,湛蓝的天空,干净的街道,安逸的人们,都在诉说着一场变革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塔不只是有一个栾卸,在这里开拓变革的发展比比皆是。

而今的白塔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显德汪新区、白塔村开元小区、下元村康乐苑小区、天生盛世名居也初步构成了白塔新农村社区的框架,人们逐渐开始了村镇社区化的生活。过去白塔“行路难”、“出门难”的状况也随着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的完成而被彻底解决。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没变,联系却更加贴近,道路和通讯的畅通让它们之间再没了明显的界限,整个白塔更像是一个融洽的大家庭。

发展中的变革不只对传统的颠覆,也有和传统的结合。

塔子峪村外有条不大的河,三五个妇女在河边洗着衣服,聊着家常。浓浓的乡音,朗朗的笑声,将这村庄的朴实渲染得纯粹而真实。走到了一户看着极为平常的小院门口,院墙里织布机的声音响成了一片,这陌生的机械声,正敲打着一个村庄的繁荣。在工业革命两百多年之后,竟还能在这座村庄中听到“唧唧复唧唧”的木质手工织布机的声音,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清初,“四匹缯”的纺织技术传入沙河白塔,并在这里扎根传承。时至今日,塔子峪的妇女们还是秉承着传统手工纺织的工艺,“哐当哐当”的声音一下下有节奏的反复,细数着几百年的时光。被磨得泛光的木质纺车、梭子和它织出的布一般,沉积着纺者灵魂的粗厚质感。

申小霞就是个传统的纺织世家的女子,继承家中祖传的手艺,织出精美的布匹,贩卖之后贴补家用。如果她生在百年前,也许就是人们眼中羡慕的黄道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织布,手艺越来越精湛,或许还会织出几个新的花式,教给她的女儿,再由她的孩子重复她的人生。可现在已然不再是那个男耕女织的时代了,“四匹缯”的传统在她眼前行将就木。可是困境往往伴随着新的机遇,她却是见到了一个轮廓,而后便在心中搭建出了巨大的舞台。

多年前,申小霞做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举动,她将自己祖传的“豆面印花”四匹缯织法教授给了同村的外姓人,百年来的“独门秘方”不再神秘。她和丈夫开始将“四匹缯”当做一个产业来做,这一切的开端就是打破传统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他们还创建了自己的手织布品牌——鑫海塬,独特的内涵使人们在享受够了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标准化产品后,又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回这文明的遗产,将手工“四匹缯”织布从历史的绝望中拉了回来。她家的织绣工厂规模并不大,申小霞夫妇是用公司加合作社的理念组织起了自己的企业。她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同村的人,再从她们手中收购织好的布,如今已拥有传统织布机八百余台,合作农户上千家,一年下来能生产近100万米手工织布。这些布由她的丈夫进行集中经营销售,走企业化发展道路。又是一个挑战传统的白塔人,而让我们没想到的却是,如此轰轰烈烈的人,竟是这样的安然。

数百年的手工工艺,运用着现代的企业化经营理念,重新走向辉煌,传承和变革在这里完美结合。

有人说,变革中的发展会带来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精神的颓败。可在这里,我们看到白塔人的质朴竟是纯粹如初。人的精神犹如这织品,有着经纬,经线承着执着专注,纬线载着辐射影响。都说白塔的大款、能人最多,可是同样,这里的好人更多。

在白塔镇中关村我们见到了“中国好人”——霍春平。老霍开了25年车,前前后后救下了49人。

老霍的家就在公路边上,有些破旧却出奇的干净。老霍家中很清贫,屋子里只有一套破旧的沙发和一张简单的木板床,然而老霍是幸福的,虽然家徒四壁,墙上却挂满了荣誉,多年来被他所救的人送来的锦旗挂满了家里整整三面墙。

见到老霍之前,曾在心中勾勒过他的样子,善良、朴实,典型的、传统的北方农民形象。见到他后,发现和想象中的相似却又不同。相似的是和所有农民一样善良朴实,不同的是却比想象的更为鲜活、亲切。即便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却没有一点光辉的样子,他的人格让人仰望,但当他近在眼前时,却又是那么的平和与真实。

俗话说,做一次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老霍却把这件难事做成了。一个人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不计回报地助人为乐,因为他有着最简单、质朴却又无比执着的善良。其实道德和感冒一样都会传染,老霍专注于他自己的高尚,也在不自觉间影响着别人。

一个人的高尚叫做自我修养,而当受到影响的人越来越多,辐射的面越来越广时,便可称为道德建设。

这就是白塔人,他们在飞速的变革中,守着自己纯善的本心。他们的追求很简单,就是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富裕起来。这愿望并不复杂,并不奢侈,却足够让他们坚持。他们为了这愿望艰辛前行,为了这愿望拼搏奋斗。他们朴实无华却坚韧勇敢,简单纯粹又充满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历史与变革,传承与开拓,专注与扩散交织成纵横的经纬。

由工业重镇到经济强镇,由渴望文明到文化名镇,白塔的历史在岁月的滚滚车轮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当传统束缚出困境,他们便挣扎出变革;当变革在改变着一切,他们却传承下了纯粹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汇成一种坚定不移的力量,这力量化为一种温暖人心的感动。是的,有时候感动不需要多么波澜壮阔,最简单的力量就是一种惊天动地。

历史的经线和发展的纬线,生活的经线和幸福的纬线,朴实的经线和开放的纬线,共同交织出白塔镇美好的经纬。

秋风文章5:枫叶赋

文/朱小平

那是流溢的红霞吗?在秋霜、秋风、秋雨中,枫叶如丹,尽染层林,似漫天的云锦绚丽夺目。

在我的眼中,枫叶更像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火焰。如果你在晚霞夕照之际观赏枫叶,你会觉得整个层峦叠翠的群山都被火焰燃遍,放射出夺人魂魄的耀眼光芒。那满山的枫叶是何等富有诗意的壮观景色,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怎么能体会得到呢?

古人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以枫叶来比喻春天嫣红的红蕊,可是春天的花朵怎么能和枫叶相比?春天的花朵有阳光、雨露,枫叶却在西风寒霜中愈显壮丽。古人还说:“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把枫叶比喻鲜血,这大概是取其“霜重色愈浓”的颜色。这只是古人一种在颜色视觉上的感觉。我却很喜欢曹雪芹祖父曹寅五言排律《咏红述事》中的诗句:“谁将杜鹃血,洒作晓霜寒”,真是另有一种浓郁苍浑之气。其实,枫叶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不是用简单的几句诗就可以描述尽的。

的确,枫叶不像苍松那样挺拔屹立,不像大海那样壮阔无垠,但却仍然有很多很多的人喜欢枫叶。

我爱枫叶,我赞赏钦佩她的灵魂和性格。在不同的季节,我欣赏过它不同的变化,它的变化本身就是一首最能震撼人心的交响乐。

我时常惊奇于枫叶变化的过程,在严霜肆虐、秋风萧瑟中,红得深浓、红得艳丽的枫叶,已经使人们心神向往了。但是,当你一旦知道枫叶并不是刹那间就变成了深红的色调——它本身也是翠绿欲滴的,你会有什么感想呢?

我不止一次看到过枫叶的新陈代谢和它经历的生与死的变化。

如果你在初秋的时候到香山,你会看见,枫叶最初向人们显示的是翠绿的色调,它也像其它千万种草木一样,生机勃勃,向人们和大自然展示着旺盛的生命。但枫叶与它的同类所不同的是:它敢于经过痛苦的挣扎而战胜自然的规律,使它的生命里程迸发出新的惊人的奇迹。

在霜寒秋风渐渐相逼的时候,万木萧疏,枝枯叶败,纷纷飘落。而枫叶却不甘心于枯叶飘落的归宿,而是经过痛苦的挣扎,继续向人们展示它的瑰丽壮美。

你看,枫叶由翠绿欲滴渐渐变成了胭脂般的娇艳,变成红透似血般的凝重,最后是深沉浓烈的深红的悲壮。这种多色的变化,有苦、有涩、有甜。苦是经过痛苦的挣扎,那不断的变化有向寒霜秋风的抗争,经过苦涩的磨练才有了奉献的甜。

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奉献,枫叶给予人们的启迪是深沉的、回味无穷的。你细细地回味吧,枫叶的奉献之心不是一种瑰丽、壮观的拼搏吗?它经过多彩的变化和层层的抗争,向人们展示了枫叶的主题——像血一样深红的残叶飘落之后,它仍要化为泥土滋润着生它养它的土地。

我凝视着那纷纷飘落的深红色的残叶,感动枫叶的精神真是一种生命之歌、至死不渝的象征,枫叶是以它本身更是以生命的整个历程,在向大自然进行回报。

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枫叶的生命随着每一片飘落的残叶似乎已经宣告完结,但枫叶给人们震撼心灵的美却似乎永远没有结束。它的美经历了抗争和苦涩,是奉献的美。这种历经痛苦的挣扎留给了人们,永远值得思索和回味,这种美引得人们永远为枫叶礼赞。

那一片飘落的枫叶,已经没有鲜红的颜色,但是,我相信,来年它仍然会化作燃烧的火焰、灿烂的云霞……

秋风文章6:啃冬

文/薛喜君

最后一场秋风谢幕,东北人就开始忙着“猫冬”了。

东北人的“猫冬”可谓是色彩纷呈,就说吃食吧。入冬之前,东北人家家家户户都会腌上一缸酸菜,再把大白菜、土豆、萝卜、胡萝卜等越冬的菜储存到温润的菜窖里。而刚刚从土里走出来的大葱却不能享受此待遇,它要在秋日下晒上几天,直到脆嫩的葱叶蔫软。去除多余的死皮,择下枯黄的葱叶,再把它们十几棵一捆地挽在一起。至于一捆的数量,要视葱的大小粗细而定。巧手的女人挽出的葱捆利落干净,宛若新娘子脑后的发髻。挽了漂亮“发髻”的大葱,并不是去温柔乡里嫁人,而是置身到房顶或是背阴处。等待它们的将是寒风和冰雪。

经受冰与火的洗礼,这或许就是大葱的命运,因为寒冷不但能让它们保鲜,也能消解它们呛人的辛辣。

东北特有的气候和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注定他们在饮食上也不拘一格。酸菜血肠白肉、羊肉火锅、猪肉粉条、卤水豆腐、白菜木耳、土豆丝等,但这些家常菜并非是东北人餐桌上全部的写照。东北人的性情似火,刚正不阿。所以,他们对待食物和零食的癖好也令生长在江南水乡的人匪夷所思。生长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孩,虽然没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但生活也是贫瘠的,吃食和零嘴比较匮乏单一。多数人家都不会有闲钱给小孩子买零嘴,即便是殷实的人家也很难能买到品种丰富的食品。几粒糖球,一把瓜子,几粒花生,一根冰棍……若是能吃上一串糖葫芦,孩子们都美得睡不着觉。因此,我们都盼着过年。只有过年才会拿着粮本到粮店买回按户供应的瓜子和花生。我带着大弟,在冷凄凄的风中买回瓜子和花生后,就兴高采烈地等着母亲炒。可母亲把这些东西都装到一个纸箱里,要等过年吃。母亲还把这个纸箱吊在墙上,说是防老鼠。谁知道母亲的心里,是不是也防着我们这些长着两条腿的“耗子”呢?傍晚时分,我们常常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吊在墙上的纸箱子舔嘴抹舌地吧嗒嘴。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起来,老百姓的餐桌上饭食也逐渐多样化。从南方运来的各种蔬菜,如蒜薹、菠菜、油麦菜等也上了饭桌。但是,这些菜的价格高,一般人家很少问津。再后来,市场上就有了速冻豆角、茄子、辣椒等,价格便宜,填补了东北人家冬天饭桌上酸菜土豆白菜萝卜的单调。与此同时,小孩子的零食也逐渐丰富了。过年时除了瓜子和花生,父母也会买些冻梨、冻柿子、冻花红和糖果。当然,若是父母的手头宽裕,还会买十几斤国光苹果,三五斤柿饼、蜜枣或橘子。

我们正是贪玩贪吃的年龄。为了能吃上一根冰棍,常常骗父母说铅笔用完了。把母亲给买铅笔的钱,抽出3分钱买一根冰棍,在亮如镜面的冰上一边溜滑,一边吃冰棍。尽管嘴唇和鼻尖都冻成了红色,可一点儿都不觉得冷,相反,还觉得在同伴面前无限风光。

冬天,在冰上抽冰尜滑爬犁,是东北小孩最家常的游戏。无论是抽冰尜还是滑爬犁,都能让周身热气腾腾。渴了,跑回家溜进仓房拿一个冻梨,第一口下去只是一排牙印,第二口下去,冻梨就会掉下一块茬儿。一口接一口,锲而不舍地啃下去,满嘴就充斥着软糯的梨肉和酸甜的汁液。据说,早些年的冻梨都是花盖梨,这个品种的梨酸甜可口,适合冻着吃。饿了,在仓房的大号缸里拿几个冻得如卵石一般的粘豆包,如果牙口不够坚硬,就把牛眼珠儿大的豆包含在嘴里捂一会儿。在唾液的滋润下,再硬的粘豆包都好啃了。实在没有冻梨也没有粘豆包啃,就砸冰块吃。那种嘎巴嘎巴的咀嚼声,此时想起来,仍觉得牙根儿刺痒。

小孩子在冬天啃得不亦乐乎,大人们也不甘示弱,只不过他们换了一个方式啃。冻柿子、冻梨、冻花红泡在凉水里解冻,化软了之后捏碎包裹着的冰壳儿。咬一口,汁液满嘴。冰棍也拿进屋里,待它冒一会儿冷气再吃。

啃,对于北方人来说,是一种情结。

如今的生活好了,上岁数的人还总是怀念曾经的岁月。新鲜的大白菜和萝卜放在外面冻,等冻实心了,时令也就进了腊月。腊月里,人们开始忙年,扫尘、洗被、烀肉、炸丸子、炸麻花、蒸干粮、包冻饺子等。所谓的干粮就是馒头、粘豆包之类的吃食。人一忙乎就容易升火,身体有了虚火就不思饭食。这才想起冻了一个冬天的白菜和萝卜。当然也不会忘记经受了一个冬天洗礼的大葱。在温暖的室温下,大葱一宿就还原。冻白菜切段,萝卜切片,放在开水锅里焯熟,再炸一碗肉丁辣椒酱。一碗小米和大米两掺的二米饭,配上焯好的冻白菜段和冻萝卜片、鲜嫩的大葱,蘸着肉丁辣椒酱,既解腻又爽口。

只要说起冬天的“啃”,东北人的舌下就生出津液。由此,东北人总是期盼着年年冬季。若是赶上暖冬,东北人就会心烦气躁地说,什么玩意儿,该冷不冷。

在东北人的心里,冬天就该有冬天的样儿。亦如冻梨,也只有在天寒地冻的时节里啃才有滋味。

秋风文章7:窗外的风铃

文/蓝兮月梦

秋风郁泪,何事苦念,长是明月夜无零,相思晚,人何处。——题记

那日,你笑得如此幽然,款款移步,惊醒了窗台间风铃,悠耳的乐声,哗啦啦的,如钿珠滴落。这一幕,风幡醒了,梧桐叶不甘寂寞的飘着,散落的人群哟,不明所以,然,也许忘记。

故事的结局,在时间的沉淀下,醇香的忘乎所以。泪的如此婆娑,哭的喉咙沙哑,还是枉然吗?那一指的温柔,却为何陌生的想要逃离。原来,那不曾属于我的温柔呵,还要挽留。最后的最后,伤心的人又有谁,不要谁的虚情假意,不要谁的刻意怜悯。我爱,没有丝毫的虚假,欲求。

窗外晴天了,心下雨了,阳光稀释了昨夜的余泪,又在遗忘着谁的故事。目望似曾的场景,有些事总在不经意的丝弦里,无时不拨动着,萦绕着。

摊开手心,手心里有阳光,刺眼的光芒,不是笑却要假装欢颜;而沧桑过后的阳光,隐现着滴落的水珠,无名的眼泪,幕帘下往事悠悠,如歌,似风。

那日,你哭得如此忧伤,缓缓挪步,恍如古镇旧梦遇见,瑟瑟的箫声,苦涩难咽,如枯叶凋零。这黄昏,风哭醒了,丹桂花还是躲不过宿命,散落的人群哟,如今何处,然,终会怀念。

故事的前头,在青春的编织下,青涩的忘乎所以。笑的如此灿烂,媚的不忍乍破,还是美梦吗?那一夜的相思,我们都知道某天会失去。原来,那不曾属于我的相思呵,还要怀念。最后的最后,还有谁会如我这般,不要谁的善解人意,不要谁的刻意忧伤。我念,没有丝毫的虚伪,无辜。

湖边的水又绿了,在你走的这几年里,会笑的杨柳变得沉默了,而岁月过后的青春,又出现那年如我们的微笑,熟悉的陌生了,遗忘的却又想起,不哭了,不伤了。

伸出手背,何时的皱纹,讥笑的鸟声,天空下,有人无人的独自走着。不再听那首歌了,也不再看那本书籍了,也不再为思念谁而作回忆了。

窗台的风铃声,一年又一年,青葱漫过苍老,我还是老了,我还是变了,哪个你呢?老了?变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直很喜欢这句。遇见,是最美的开始。我在春天里歌喉,我在夏季呐喊,何事秋风悲画扇,却忘记还有这句,忘忧吧!不然还能做些什么呢?

(思绪凌乱了,梳理了,心事还是无法言语,有些还是不愿说起,忧伤也是几秒间,原来,我也会忘记。但,不能了然的我,还是活在悲伤的牢笼里,如此陌生的一切呵,我还要用尽一生坦然微笑,何尝的我,不也虚伪的活着。)

念于:孟夏、素秋

秋风文章8:茅花轻舞弄秋风

文/江初昕

入秋后,阵阵秋风寒意脓,天空中不时响起南飞候鸟鸣叫的声音。这时,漫山遍野芭茅花又开了。那雪白色的花穗毛茸、蓬松,轻如蝉翼般的随风飘摇。芭茅花就开在山间的岩壁上,或者石缝中,或者枯黄的茅草从中。找一处干净的草丛躺下,看头顶绒绒的芭茅花在秋风中摇曳。感觉泥士的气息与自己从未有过的接近。阳光暖和着每一寸肌肤,浅蓝的天空上飘浮的朵朵白云在眼前晃晃悠悠。茅花软软的,像棉花。一枝在手,轻轻地扶过脸颊,暖暖的;像母亲的手,痒痒的,特别舒服。风过之时,如雪花漫天飞舞,茅花那小小的象蒲公英般的花瓣在阳光中裹着一缕金黄轻舞飞扬,或随风而逝,或散落于山的角落。

最喜欢在芭茅花绽放的季节在河滩上玩耍。相比于荒山道路两旁,河滩上的芭茅花要显得整齐划一。平坦的河滩上绿草茵茵,各家的牛羊都在河滩上悠闲吃草。我们躺在草地上,看蓝天白云,听溪水流淌。一不留神,草地上的牛羊就不见了踪影,翻身赶紧前去寻找,果然看见牛羊在芭茅丛中吃草。特别的小山羊,雪白的羊毛和芭茅花极为相似,要是不动,还真的观察不到山羊的踪影。也可以深入芭茅丛中,用手撕去茅杆上的皮叶,便露出玉白色的芭茅杆来,用手轻轻一撇,芭茅杆就折断了。我们采摘了一大把,聚拢在手里,便成为雪白的一束芭茅花。轻轻一抖,一朵朵轻盈的芭茅花像蒲公英一般随风飞舞。仰面躺在河滩上的草丛里,有顽皮的同伴悄悄将细小的芭茅花伸向你的颈脖里,痒痒无比。也有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芭茅花放进鼻孔中,引得喷嚏连连。

芭茅花开了,也是扎茅花笤帚好时机。父亲是扎茅花笤帚好手,他穿着厚实的衣服,手握柴刀,钻进密实的芭茅丛中,砍那些粗壮的茅花杆回来,身上沾满了碎小的茅花。砍回来的茅花杆放在水泥地上,铺开,要晾晒上几个日头。等晒干后,用小竹竿轻轻拍去茅花杆上的茅花,一时间,茅花随风曼舞,纷纷扬扬飘向遥远的地方。过去,家里生活很窘迫,上学都很困难。暑假,我们兄妹三个就尽力帮家里多干点活,上山拔竹笋、砍柴拿到集镇上去买,以补贴家用。

父亲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扯去茅花杆外面薄薄的一层芭茅叶,剩下金黄的茅花和光溜溜的茅花杆,把茅花杆剖成两半,利用茅花杆本身的韧劲,扎成一小支。再合并到一块,用茅杆缠结实,顶端用刀削整齐就可以了。父亲扎茅花笤帚不用半根绳索和铁丝,全是利用茅花杆的韧性编制而成的。考究点的茅花笤帚顶部还可以编制成圆球状,如女人的发髻一般。这样做笤帚更加美观,也更加扎实耐用了。

每至秋风瑟瑟的时节,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故乡漫山遍野的芭茅花,雪白而轻盈,以及父亲坐在树荫下,木雕泥塑一般,满身落满了白花花的芭茅花。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雪白的芭茅花融合在一起,不禁让我感慨时光深处,岁月静好。纷乱的芭茅花扰乱不了平静入水的日子,一如父亲平凡而清淡的时光。

秋风文章9:秋思

文/张继

秋风轻柔地舞动秋天,款款走来,满目的落叶凄凄惨惨铺满小路。芦花如仙女般轻盈飘逸,漫天飞舞,沙枣串串黑亮透明,让人垂涎。胡杨的金黄的叶子,挂满树枝,远望像似满树开满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璧辉煌,简直美到极致。偶尔有风吹来,芦苇沙沙絮语,沙枣轻轻躬身,胡杨啪啪拍手,间或有一两声鸟鸣,夹杂其中,声音清脆悠长,犹如天籁之音滑过耳际,顿觉心悦神服。

走在小路上,往日的烦杂一扫而光,心灵在美丽的秋景里,静静地陶醉了,如清泉丝丝流过,清爽之气传遍全身。摘一串沙枣含在嘴里,一股甜丝丝味,直往心里钻,满嘴的香甜,溢满齿边。轻摇芦苇,任芦花在眼前飞舞,如思绪纷纷飞起。采一片心形的胡杨叶,放在掌心,遥想那颗被自己深深收藏的爱心,心潮涌动,爱意萌动。静静地,心随秋色而动,情自心底而发。给心身一片纯净港湾歇息。使那颗疲惫的心得以静养。想想,抖落尘世吵杂喧嚣,摆脱了欲望诱惑的纠结,远离人际关系束缚。留一份清静,自由给自己。静静地享受秋的馈赠,又是何等美哉啊!

小路在沙枣林的拥护下,蜿蜒向前。秋天的成熟,饱满,厚重,在田野里一览无余。不知不觉到了路的尽头,一片绿如碧毯的冬麦地,展现在眼前,麦苗绿茵铺地,生机盎然。让人心里不由为之一震,浓郁鲜亮,充满生机的绿色,为这秋景增添浓重的色彩。秋在金黄的主色板上,涂上一抹绿,秋天也有春天的味道了。

然而,秋景再美,也会慢慢衰败下去,因为冬天会来埋藏一切的。一缕淡淡哀伤在心中升起,轻拂胸肺,满地落叶又添了几分凄凉。远处几声雁鸣传来,清脆响亮,雁儿在天空人字排开,从头顶飞过。不停鸣叫,不停呼唤同伴。想来,秋天在大雁眼里也是美不甚收吧,它们总是飞飞停停,寻寻觅觅。然而它们目标却直指南方,不畏路途险恶,那怕付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自己,在向人生目标奋进时,常常被懒惰困难击倒,有时甚至失去信心。如今看看大雁这种南飞精神,着实让人感动。望着渐飞渐远的雁群,默默为这些让人敬佩大雁祝福。

夕阳在胡杨的叶子上,涂上一层红红的霞光,胡杨满树霞光闪闪,如身着华丽黄衫美丽少妇,风姿卓越,丰腴庄重。在秋风里婀娜多姿,尽显秋色。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眼前的一切,都变地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秋景像似被涂了一层彩,更富有神韵了。沿着小路往回走,脚步轻盈,像似在画里里飞,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有脱胎换骨之感。

秋天默默远离视线,秋天的美景却永远留在心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