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故地重游日记(精选13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地重游日记 篇1
我是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对呼和浩特登门造访的。虽然过去与之有过渊源,而且工作以后来呼的次数也不少,但如今的呼和于我只是一个路途驿站。记得二十多年前,当我怀揣录取通知书与梦想,也是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来到这里时,一切显得那么陌生与好奇。几年的学校生活,我不但熟悉了这里的一切,甚至连这里有几条死胡同都了如指掌,俨然这里已成了我的故乡了。
清晨,我在篮球的“呯呯”声中走进教室,中午,又在校园歌曲的陪伴中走出餐厅,黄昏,小憩在林荫下,感受着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伤情别离。然而,这种带有确定性的校园沉溺,似乎只是我记忆书架上的一本真迹,想永久的拥有它远比想象它要困难。于是,失落中留下一行诗句,便永远告别了这座城市。记得这首诗是在毕业前的一个冬天写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荧絮撒城郊,川旷峰愈峭。目鄙残杨近,心逐研梅遥。
从异乡到故乡,从故乡到异乡。离别原本是为了回乡。今天,再一次站到这儿,恍若隔世间,我的人生旅程咋会变得如此怪诞?当年的影子已大都寻不到了,拥堵的交通和此起彼伏的高楼使得青城城不青,旧城城不旧。同桌的姓名早已尘封零落,学生时代的回忆也因时空的距离而美丽朦胧起来。然而,天长地久的友谊奔放和童言无忌的激情四射是数日里始终不变的主题曲。从此,我对这座城市不再陌生。
说实在的,对于呼和浩特,这个二十多年前曾留下我读书和生活的地方,这个让我爱情遗落的城市,再次面对,我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当初的痴爱与眷恋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复于平淡,但无论如何是无法忘记的。那些逝去的岁月已渐渐淡出我的生活,并成为我青春记忆中渐行渐远的珍藏。
二十几年匆匆闪过,君却无言。而今,谁还能细数当年的情景?哪里还能听见悠悠回声?二十余年,一切似乎变得很快,让人认不出旧时模样,不少事情又仿佛依然如故,人便在这样的生活中走着。
故地重游日记 篇2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每当读到这样的诗句,我总会不自觉地感叹到,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我都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不久前,回到了自己儿时的“根据地”,感慨万千。
循着晨曦,满怀好奇的,我重游故地。那一幢幢米黄色的教学楼,一如既往地坐落在学校中央,显得那样的和蔼可亲。泥土依旧是那么松软,小草也似如雨后春笋般,充满生机,朝气蓬勃。那几棵有了年头的老树盘虬卧龙,安静地伫立着,守护着,不动声色……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那矗立在沙池一旁,记载着学校历史的石碑,我始终难以忘怀。每每见到它,心中对母校的敬意和爱意总又能多几分。
趁着周末没有老师在,我偷偷溜进了教学楼,一步又一步踏上了熟悉又陌生的台阶,轻轻扶着扶手,缓缓上到了五楼,尽管气喘吁吁,但过去的几年里,我又何尝不是每天都是这样的姿态呢?
拐个弯,几步路,便来到了课室门口,门被锁栓住,想进,却进不去。我只好靠着一扇窗,把脸凑前去,认真地端详着这间我曾经在此奋斗过无数个日夜的课室。那桌椅密树排阵,整齐地罗列着。一刹那,我仿佛又听见数学老师在讲圆柱的表面积,语文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生字词。又是一刹那,我仿佛听见了哨声,俯视操场,一圈200米的操场并不算大,但它记录着多少学子的足迹,承载着多少学子的汗水,当然也包括我的嬉戏以及跑完圈后的叫苦声和时断时续的喘气声。
我环顾四周,又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光荣榜,上面书写着许多获奖者的名字。那面墙,成为了一道别具一番特色的风景线。我从上面数不尽数的正楷字体中,一眼就认出了我表哥的名字,思绪不由得四处飘荡。时光匆匆,在数年前考试的前一晚,他是否也在昏黄的灯光下紧张备考呢?他是否也在考场上自信满满、奋笔疾书呢?不得解,不得解。这些都是一个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时隔多日,有幸再次回来,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回忆之余,我又不得不想到自己的将来,又将何去何从?我又该如何面临往后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考试呢……
故地重游的时光是短暂的,正当我幻想之时,被校门外小贩吆喝的声音叫醒了,原来已到了正午时分,我依依不舍地下了楼,来到了操场上,回头,最后再望了一眼。“仰观楼”,三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
也许,回忆,也只能仰观了。
故地重游日记 篇3
五点整。我拿着钥匙,离开了家。匆匆忙忙下了楼,从储存室里推出我的那辆黑色的自行车,关上门,骑走了。
没有想过去哪里,只是不停的在家附近转悠。转悠着,突然我的脑海浮现了了一个连我自己自己都大吃一惊的想法:去找妈妈。
此时此刻妈妈一定在工厂努力的工作着呢。我犹豫不决,去?那个地方很远。不去?呆在这里很无聊。最后一咬牙,下定决心要去。
好几年都没去过那个地方了。那个地方变了吗?那个地方还依旧人来人往吗?那个地方还像我记忆中的那样吗?所有关于那个地方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早就忘了那条路怎么走了,只知道一直向前,向前,走到千亩游园的尽头,然后来到我上幼儿班的那座小学,再然后……
走一步是一步,我快速冲向前方。躲过飞驰而来的汽车,绕开熙熙攘攘的行人,骑着骑着就觉得有些累了。可一想起来昔日童年的一幕幕,就又信心百倍。一直朝前骑着,小路上的人渐渐少了,身边没有奔驰着的汽车了。老年人们坐在石凳上,互相谈笑。也许这才是一生中最悠闲自在的时光吧?
童年的一切还没有变:路边的红色小楼和健身器材,通向游园的那个陡坡,旁边的烧烤摊……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饱含着欢乐、童真。
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个我没有见过的十字路口。这里可能会通向我妈妈的工厂吧?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走这里。走?不走?来来回回纠结了几分钟后,我才决定——走!
刚走了没几分钟,我就后悔了。这儿应该不是吧?因为在这里,我没有看到我童年里最深刻的那座石头房子。那个石头房子是许多许多石头建成的,里面小小的,灯光将整个屋子照亮,干净的白色的瓷地板,人走在上面可以看到倒影。我赶紧拐个弯,又向前面继续走。
果然是千亩游园,好长,是不是走不到尽头?我会不会迷路?内心纠结着,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
我边骑着车边观看着路边的风景,还有回忆我童年的点点滴滴。终于,我骑到了尽头——前面没有路了,只有左边有一条小路。
我向那条小路走去。
故地重游日记 篇4
话说千百年前,岭南雷州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直到唐宋年间,大批中原名士南下,给这块红土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转眼又千年,今日的湛江已是个繁荣昌盛的海湾城市。却说当年南下圣贤中的三位——苏轼,李纲,汤显祖在天堂听闻岭南雷州半岛发展迅猛,都起了游兴,于是三人结伴下凡到湛江游览。
来到湛江的街道上,只见高楼林立,道路整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街上的行人都悠闲自在,彬彬有礼。三位贤者一时非常惊讶,怀疑走错了地方。当年的岭南一片荒芜,又多瘴气,怎么会变得如此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呢?三人略一思索,才忆起湛江人历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环保已深入人心,所以街道上绿树处处可见,无数街心公园也成为市民的休闲佳地。再经打听后又知道,现在的湛江已是“绿”名远扬,享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等多项殊荣。李纲不禁感叹:“当年岭南不毛之地,一向被视为险恶军州,以至中原人常恐被放逐于此。而今湛江风光如此优美,可比桃源,人们都会像东坡居士般‘不辞长作岭南人’啊!”苏轼也颇有感触:“余曾至惠州,始知岭南风物之美。如今湛江美景竟更胜当日惠州。又闻湛江正在创建生态型海湾城市,那时的风光一定更胜今日。”众人皆欢笑。
这时苏轼提议:“梁溪公(李纲的号)向日曾游此处名胜湖光岩,今日何不故地重游一番?”于是三人欣然前往湖光岩玛珥湖。时隔千年,湖光岩却依然是“四山环一湖,湖水明如镜”,显得美丽而神秘。那一汪蓝湛湛的、纯净得有如山泉的湖水,曾让被贬失意的李纲心情豁然开朗,把内忧外患全抛脑后,在患难中保持了纯洁贞操和刚毅品性。如今目睹湛江飞速发展,正无比愉快的李纲再游湖光岩,眼里的湖光山色自然又有一番韵味。“梁溪公,你看。”苏学士突然十分激动地望向一处,原来那里是刻着李纲亲笔题写“湖光岩”三字的白云岩,向四周望去,楞严寺与白衣庵等古迹依然保存完好。看着自己的题字,李纲也激动万分:“原以为湛江成为现代城市,当年遗迹已不复在。想不到湛江人如此注重文化建设,将古物悉心保护,足见当日吾辈传播文明之力不白费也!”一直沉默的汤显祖也发话了:“湛江人不但重视经济,亦着力红土文化建设,别说古迹建筑,就是一些特色民间技艺雷州石狗、雷剧、人龙舞也得到了充分保护。”三人颔首赞服湛江文化的发展。
三人一路游览,一路感叹。看着市场里的繁荣景象,他们感慨:“世人皆言岭南贫瘠不毛之地,此言甚谬。湛江物产极丰,岭南佳果、海鲜美食随处可见。真不愧为‘佳果之乡’、‘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啊!”走到海边,凉爽的海风吹来海独有的清新气息,放眼望去,远处的海湾大桥横跨东西两岸,桥上车水马龙,有名的亿吨大港更是一片忙碌。三位贤者无比陶醉,陷入无尽暇思。湛江,这个昔日的“蛮夷之地”,历经沧桑与磨难,终于发展成一座现代港城,成为粤西经济振兴龙头。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又要以“生态型海湾城市”而显赫,在钢铁,石化两大工业项目推动下,努力建设“生态湛江,海湾福地”,向着新型工业海湾城市迈进。
回想故地重游的见闻,三位贤者再抑制不住满腔激情,感慨万千:“当年吾辈兴水利,正蛮音,办书院,致力岭南建设。今观湛江繁荣景象,可知事业皆不虚耗!”离开湛江前,三人约定:十年后,再游经“十年大跨越”的“蓝海湾,新湛江”。
故地重游日记 篇5
偶然一个机会,我又回到了曾经读过的幼儿园——澜石明珠幼儿园。
进到里面,第一眼就被那后花园吸引住了:还是原来的草地,还是原来的滑梯。记得那棵高大的果树,每年秋天我们都会打下果子来吃,那是多么的欢喜啊!以前,草地上还会有公鸡和兔子,总惹得我们去捉他们,我们还曾经在这里喂过山羊。躲在小树丛后面玩捉迷藏的游戏,也成为我快乐童年的回忆。
走到“操场”里,四个球架没我高,最高也只到我的腰,很难想象以前怎么也够不着。那间小屋子,曾经是我和幼儿园同学的“基地”,我和小伙伴们拿着“枪”和另一队人马干起来,打不过别人就坐在地上哭,“哇”的一声敌人就变成队友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多么的幼稚啊。
进了大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鱼池里的鲤鱼们。我把手一伸进水里,鲤鱼就游过来吮吸我的手指,感觉痒痒的,心里也酸酸的,几年没见过的老朋友,也互相怀念过吧!跟鱼儿们告别,看到自己曾经读过的小班,那时不用做作业,呵!多爽!看看四周,虫洞、滑梯,比比皆是。
怀念幼儿园,在这不仅勾起我的许多回忆,甜苦之味也在我心中徘徊着。期待下一次故地重游。
故地重游日记 篇6
今天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天,因为我回去从小玩大的地方。
回去看到变了样的那里,心理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说不出是失落还是高兴,或许二者都有吧!毕竟是我长大的地方,看到它变了,变的我都快不认识了,心里的酸涩是免不了的吧,原来有清澈的水的沟里前几年断流了,现在又有了一股细流,伸手进去彻骨的冰凉,当我们都惊异这股奇怪的水来自何方时,老娘告诉我们是上游的泉子里满了流出来的,我很高兴,看来焦尾城的环境还是不错的。看到因为停水人们在井里担水,才发现我小时候的那眼井已经废了,而是在旁边修了一眼新的,看起来要比原来的那一眼做的精致多了,但我还是喜欢原来用大青石砌的那一眼,我觉得用现代化的砖和水泥做的东西太过俗气,没有一点美感和古朴的气息。顺着沟向里走去,来到了我们的大滑梯,它是建在山的断面上的有六、七米高吧,和幼儿园的滑梯不同的是它是纯土做的,是由我们在7、8岁时自己做的,现在看了都有一种自豪感,向埃及人建了金字塔后有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吧不仅它变了,我想我也变了,村子里那些看着我长大的老人们现在见了我也都不敢认了,自从上初中后我就很少去老娘家了,平时顾不上,星期天偶尔去了也不出门,和我一起长大的孩子们上学的也都搬到城里来了,不上学的大部分结婚了,都忙着上班,再说许久未见,共同的语言也不多了,在一起反而显得尴尬。或许我们以后的生活的交集会更少。
现在就把焦尾城叫做故地或许显得很悲凉或显得我很无情,但对一个除了老爷家我已经那里都不熟悉,4、5年不踏上其他地方的一个地方来说,我今天去随着风游览亦或是看他应该叫什么,又算什么。时间真的是很无情,随着它的流逝多少地方已物是人非了啊!
故地重游日记 篇7
清凉的晨风中,“我”站在上海南站的广场上,心里禁不住感慨万千。那血肉横飞的一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是1937年8月28日,对于“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日子。当时,“我们”一家正在站台上等火车,敌人便开始了疯狂的轰炸。仿佛是在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变了,到处都是硝烟,到处都是火光和血迹……
可怕的轰炸结束后,“我”小心翼翼地从废墟里爬出来,放眼一望,哪里还有自己的家人啊?“我”又饿又渴,坐在一片空地上,伤心地大哭起来。哭着哭着,“我”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再醒来,才发现自己被一个好心人救了……
七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由当初的三岁小孩变成了耄耋之年的老人。这七十多年来,“我”亲眼目睹了敌人从我们国家撤走时的狼狈样子;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壮观场景;亲眼看到了我们祖国崛起的雄姿……“我”自豪,因为我们的祖国将来一定更加富强!我骄傲,因为我们的祖国将来一定会迎来更灿烂辉煌的明天!
同学们,努力吧!把北京、上海……把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建设的更加美好!
故地重游日记 篇8
每当我彷徨徘徊在此处时,总会让我浮现一丝忧愁。
——题记
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不被任何烦心的事情而苦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有的时候我们的话题总有一些搞怪幼稚,但却是我们最自豪的话题。(因为有一些大人也回答不出来)
现在的我们,从大人的唠叨声开始,在各种烦心事中结束。好像整天都有各种忙不完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重,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其后果,说得什么话都要通过大脑的认真思考才说出口,从前的伙伴们一个个都变了,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一个个都戴上了虚伪的面具……
我又回到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看着周围的一切,熟悉而又陌生,从前的人们都不见了。回想起从前我们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不由得想大叫一声,“童年,你为什么离开我,你快回来吧!”
故地重游日记 篇9
还是熟悉的轮廓,一年的时间,如光飞逝,大了一岁的我们,怀着不同的情感,登上了这座去年与之擦肩而过的险山。——前记
一年,365天,8760个钟头,525600分钟,31536000秒钟,这段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31536000秒钟过去了,我们怀着和以前截然不同的情感,站在同一座山脚下,昂着头,扑闪着一双充满了自信的大眼睛,动作也出卖了我们,将我们的兴奋展示在众人眼里。带上早已准备好了的食物和水,抱着征服的心理,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我们一整天的观光活动。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见到的美景,山清水秀的三口塘却已变了个模样。这番大逆转,使我们不得不怀疑这里到底还是不是三口塘。若不是那古老的水电站还在那里静默着,我们,恐怕不会辨认出这变黄、变小了的三口塘。并非只有三口塘如此,百石小溪、关门石亦是如此。上次爬过的百石小溪,石缝中有一缕清水,从上流至下。虽不多,但和这些白石搭在一起,看上去神清气爽,也带来了一丝大自然的味道,共同演奏了一曲大自然之歌。现如今、流水也已消失不见,白石也有些泛黄了。就好似一个满头银丝的老人,独自守护着这座绿林。现在的关门石还是以前那个样,就连石头也没有移动一分一毫。可它那块引以为傲的大石上,以红漆为墨,重重的写下了“茶”这个大字。我们不禁哀叹,不仅仅带有惋惜,还对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大自然的物件,就这么被人类胡作非为、被工艺品所替代了。
陡峭公路,绿竹之歌
我们接着上次未完成的旅途,从山下的小镇出发。坐在摩托车上,机动声和风声将我们的耳朵捂得严严实实的,以至于听不见任何声音。耳朵听不到,可眼睛、却是忙不过来了。弯曲陡折的公路右侧,竟然全部都是绿竹!左侧光秃秃的黄土壁,与右侧的绿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放慢了脚步,慢慢的享受着这里的宁静。竹林深处,依稀听得到流水的声音,伴随着淡淡的竹香。我闭了眼,用心聆听着绿竹之歌。不得不说,闭眼后,浮现出一幅画面:绿色的精灵在竹林间欢快的穿梭着,白色的精灵在唱歌。有点诡异的画面,却让我感到了久违的亲切和温馨。竹林与水声抚平了我们害怕的心理,让我们在面对那陡峭的公路时,少了一丝畏惧,多了一分坦然。坐直了身体,朝前方望去,依旧是万分危险的陡峭公路;向身后望去,饶是已经征服过了的,心底却还有那么一点点心惊胆战。那时,我在想,这云雾山之险应该也是它的一个特点吧。
巧遇樵夫,险由此生
正在我们为了是否走错了路这个问题而急得焦头烂额之时,摩托车转了一个弯,意外的见到了一位正在砍柴的中年人。此时,他的出现就好似山清水秀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无比纠结的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兴奋劲还没过头,却又发生了“车祸”:我们减慢速度,正当停车之时,突遇危险:车身一歪,我眼疾脚快的一跃,跳下了车。前面的他们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同学双脚落地,却将摩托车跨在脚下,她爸爸的一条腿被压在了下面。我还没来得及暗自欣喜,身体已经不受控制的往地上栽,待突然袭来的眩晕消失后,发现自己正一屁股坐在地上。而他们,借着这个空档,早已将残局收拾好,问起了路。我站起来,正欲走过去,从脚踝传来的疼痛,让我不得不蹲下来揉着脚。然后,与那位好心的叔叔告过别,坐上摩托,再次启程,留下一连串的“突突突”噪音和一股难闻的味道。
兴修梯田,为建茶园
就快到山顶了,眼前的景色也是换了又换。从清新淡雅的竹林到一望无际的黄土梯田;从清澈的一泓泉水到黄白的一滩烂泥;从蜿蜒崎岖的乡村小路到笔直无碍的水泥公路。前前后后才不到一年,这变化竟是如此之大,虽是先进了、发达了、知名了,可,这名利却让这座原本秀丽的大山改了模样。
山顶上,随处可见的光秃秃的梯田静候着,仿佛在迎接我们。成形的梯田围绕着一座座山头,盘旋在云端,未成形的梯田也被人踩下了一串串脚印,许久,也不模糊,也没有被风吹起的黄沙淹没。山上的老人说,人们打算栽种绿茶,能推销、能成名、能引人,也能欣赏。听了老人这番话,脑海里不禁浮现了一幅画面:几个游客站在公路上,一路闻着茶叶的幽香,一转身,已然是站在了群山之上,往上再走几步,便沉入了云海,辨不清东南西北,也分不清前后左右,身临其境,有种俯瞰大地的奇妙感觉。
山顶古寺,虔诚礼佛
又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气喘吁吁的坐在寺庙前最低的那一级阶梯。刚刚抄近路辛苦爬上来的我们,在站上这里的那一刹那,有种想吐血的感觉。饶是耐力再好的人,经过又陡、又远、又不好走的路后,再来面对这一长串的阶梯,也会心烦的爆粗口了。我们强忍住想吐血的冲动,任命的一级一级的走着。
寺庙挺小,有点破,也有点旧,只是外面新修了一道栏杆,很是秀气。走过几间屋子,我们,看到了南海观音。守庙的是一个老爷爷,拿了一把香给我们,我也不知道要多少钱,老爷爷也说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吧,于是,掏了十元,换了我们两个人长远的愿。
从寺庙看下面的世界,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趴在栏杆上,探出大半个身子,一览全山的风景,大饱眼福。
与同学约好,未来的某一天还会再回来,至少,也应该还了愿。
初二:回忆有你
故地重游日记 篇10
“五一”妈妈带我去了我的第一故乡——江苏宜兴。
第二天晚上,我们去了氿南风光带。小朋友,你知道吗?宜兴是个山水城市,东有“东氿”,西有“西氿”,据说“两氿”是美丽太湖延伸到宜兴的一部分;南有连绵起伏的山丘,我爸爸的部队就在这神秘的山林中。一到氿边,放眼望去,顿时,我被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在大喊一声:“宜兴,我又来看您了!”西氿就像一面镶嵌着无数颗钻石的镜子。小朋友,你们可知道?这些钻石其实就是环绕西氿的五大景点氿南风光带、氿滨公园、氿滨广场、任舫公园、宜园中夜晚闪烁的霓虹灯。
我仍爱着我的第一故乡——江苏宜兴!离开时,我依依不舍地注视着她,心中默默地呼喊着:“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故地重游日记 篇11
小时候我和父母一起住在一条小街边上的一个小房子里,所谓二楼也只是一个不大的阁楼小房间。一楼也只是两个房间,朝着街道的房间开做一家小店,卖一些零碎的小东西。里面的房间用作与邻居打麻将,还装备了一台空调。
从一楼到二楼的路有两条,一是从连接两个楼层的木梯子爬上去,而是从屋子后面绕一圈上一个坡,再走到另一个门前进去兜兜转转到二楼。显然第一种方式更简单刺激,因此每次我都无视妈妈说的小心点慢慢上去这句话,咯吱咯吱爬着梯子就上二楼去了。
这条小街旁边住着几户人家,门面全都朝着大街,加上我小时候的自来熟,搬来没多久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还交上了一堆好朋友,年龄大小各异,但都相处得很和谐。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跑街上去,直到中午饭点才被妈妈拎回去。吃完饭又跑过去,傍晚了又被拎回去。
通过那条小街上的伙伴,我又认识了别处的伙伴。就这样,我在这里生活得快乐无忧。
到了小学四年级,我被迫随着父母搬家。我很舍不得这里的人,但最终还是无奈地离开此地,直到现在。
后来我几乎没有回到这条小街来,直到某日我需要去一个地方办事,骑着自行车路过此地,忍不住停下来想再看看这里。
算起来已经有四年没回这里了,心中顿是感慨万千。时间带走了很多东西,比如曾经那个门面简陋但十分受欢迎的沙县小吃和各种小商铺。现在占据了它的位置的建筑叫做酒店。曾经的破旧路灯现在也焕然一新,不仅模样精巧,发出的光也是令人感到暖融融的。
街边突然冒出了很多的建筑。不仅是酒店,还有各式各样的广场,图书馆的位置也扩大了许多。曾经在此留下的足迹和欢声,估计也就随着风沙一起掩埋在土堆之下了。
我来到我曾经的家的位置。这里果然也变了。一楼和二楼之间不是一个木梯子了,是一套白色的楼梯还有扶手。一楼是整一个大房间了,里面有缝纫机和各种机器,一群工人一边聊天一边工作,脸上全都笑意盈盈地。
啊,这还是我的家吗。屋里的'人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手上忙着针线,嘴边还不停絮叨。之前的这个房子,完全没有这样热闹嘈杂。
我回忆着曾经小伙伴们的家,沿着记忆走过去,惊喜地发现那个门面还在。里面的布局摆设,全都没有变。站在门口还能闻到只属于这家的味道,虽说不上好闻,但是对我来说,这个味道堪比香奈儿首席香水而更让人留恋。
我没有走进去。尽管我看到那些我思念的人们就在里面,但我却没有进去。她们都变了模样,出落得愈发漂亮精致。小时候就觉得她们很漂亮,现在看来已经是能用美丽一词修饰的了。这时,她们之中有一个人不经意往我的方向看了一眼,却又不在意地收回目光,就像是看到了某个路人一样的举动。
估计是不认得我了罢。
我对自己笑了笑,推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时间确乎能带走很多东西,但总有剩下的。比如这个修电脑的哥哥,他还是在这;比如这对中年夫妇,他们还是在这;比如这个曾经的小男孩,他还是在这。他们都还在这,但我却感觉他们已经不在这里了。
说不上的一种酸涩感觉。但是与之相呼应的,是一种怀念。
我记得我曾经和你们玩捉迷藏的地方;我记得这条小街每一个支道联通的每一个地点;我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但是,你们还记得我吗?
这个地方,还属于我吗?
最后,我终于重新踩上自行车,离开了这里。终于,我放下了这几年来的藕断丝连,豁达地向前走,不再像曾经那样一步一回头。这段故地重游,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奇遇。
故地重游日记 篇12
2012年的夏日,一个简单敷衍的毕业典礼将我送出校门原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回来,怎可知,两年后的同一个夏日,我又回到了这个地方。和门卫老大爷磨蹭了半天后,门卫老大爷终于仁慈了一下,打开了一条门缝让我可以挤身而过。故地重游,路依旧,景依旧,只是故人已不知去处。走过绿荫环绕的道路上,脚底传来的熟悉感渗入心底。这条道路陪我走过四年,我的青春,它的沧桑,我们共同经历着。如今再次踏入这上这条路,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当初。旁边大片大片的三叶草依旧茂盛,绿色的小叶簇拥在那条蜿蜒的石子路上。以前,我们那几个闲人总是会趁着课间十分钟的空隙偷偷溜下楼来,扑在柔软的三叶草里,执着倔强地寻找着代表幸福的四叶草。找了四年,我也未见过四叶草什么模样。这大概是这四年来我最大的遗憾吧。如今,三叶草还在,四叶草或许也在,只是闲人不在,执着不在。年华似水,光阴如梦,从一楼到三楼的距离原来只有四年。
度过纯真呆傻的初一,奔到青葱懵懂的初二,大跨步到叛逆轻狂的初三,冲刺在挑灯夜读的初四……运动会上,同学们激动的呐喊声;广播体操比赛中整齐划一默契十足的动作;班级联欢上大家的欢声笑语;夏日操场上大家挥汗如雨与时间竞赛的身影;还有毕业时的黯然神伤和记忆中的那个耍酷卖萌的他……一切的一切,犹如昨天,仿佛我还是从前模样。我好好想对那些亲爱的老同学矫情的来一句:遇见你们是上帝在这浮生若梦的岁月里给我最好的礼物。告别了门卫大爷,我离开了。或许以后不会再归还,但那又如何,这些会成为我记忆里的一部分,成为我年华里最美的深铭。回忆很美,未来很慢,我的故事因此写到一半。
故地重游日记 篇13
又是一年毕业季,这一日,趁风光正好,去向高一那年的教室道别。
刚走到教学楼门口,原本的迫切化为浓浓的害怕,这便是所谓的近乡情更怯吗?虽然只待过一年,但这里俨然是我的第二个家,异常的亲切,离开的久了,会思念。
依着老习惯,进了教学楼门,依旧是右转,直逼尽头的楼梯。那时爱走这楼梯无非是因为他旁边的教室有那个牵动着心绪的人。数着台阶一级一级的攀,每踏上一阶,心里便暖上一分。一阶一阶数上来,不觉已到了三楼拐角女生厕所前,腔内丝丝酸涩伴着往事如烟,弥散开来。
那时,我们都喜欢在三楼的窗户前同对面教学楼的同学喊话,也常在这里与兄弟班的同学嬉闹。
转身,继续上楼,似乎又是在和班里同学玩闹逃到这里来避难,忐忑的盯着楼上的风吹草动……伸手抚上楼梯护栏,触摸到上面的凹凸不平,才惊觉原来它已经这般伤痕累累了,而我虽已从它身畔跑过走过无数次,却从未注意过上面的伤痕,甚至未在意过它的存在。
站在四楼往昔教室前的走廊里,拉开窗子,凉风习习拂过面颊,吹走了夏日的暑气。又忆起那时课间,同学三五聚在一处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慰,谈天说地,言笑晏晏。偶尔有同学跑过来,拿着自制的喷壶——瓶盖扎了小孔的各种饮料瓶——朝着人群一阵乱喷,刚还聚着的同学顿时做鸟兽状四散躲开,各自跑回教室拿来自己的武器朝罪魁祸首还以颜色。这又不免殃及更多无辜,于是越来越多的同学卷入这场战争,到最后竟波及到整个楼层甚至更广。待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已经个个如落汤鸡般,战况空前惨烈。
我们在慢慢地长大,曾经最单纯的时光已经越来越远,只愿我在未来漫长的成长里面,变成我曾经最希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