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为命文章

请欣赏相依为命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相依为命文章1:在异国相依为命

文/王拾忆

我来澳大利亚4年了,女朋友来了5年。我们都在墨尔本大学读本科。我读数学专业,她读金融专业。要说认识,很早就认识了,因为我们租住在一栋楼里,但仅限于点头之交,真正开始谈恋爱是去年初的事。

有一天在图书馆自习完后,我们俩一起搭车回家,路上聊起来才知道我们都爱看漫画、都是吃货、有共同的偶像,俩人一下子就熟络起来。后来越聊越觉得兴趣爱好一致,过了一个月就决定在一起,没别的原因,就因为“太聊得来了”。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只觉得春节这种重大节日是有必要过一下的,其他的过不过都不重要。一出国,感觉全变了,恨不得把国内所有的节日过个遍,每次都守着盼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

情人节、五一节、儿童节……不论什么节日,我们过节的方式都很简单且一致,相熟的朋友聚在一起,自己做饭、聊天扯谈。最重要的是,没有外国人参与。其实这真的是在异国他乡孤独的一种表现。好像只有过节,我们这些留学生才能找到一个聚会的理由。

所以,刚刚过去的七夕节,我们也没有放过,照例是七八个留学生聚在一起,每个人做一个拿手菜,全程AA制。不过,既然是属于情侣的节日,礼物是一定要送的。

我想换一部手机,正巧女朋友的手机也坏了,于是我买了两台手机,一台送自己,一台送女朋友。当然,这都是我自己打工赚的钱,和花父母的钱谈恋爱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沟通。我和女朋友来自中国不同的城市,我从小在北方长大,她是湖南人,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理解对方有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就是因为留学在外,我们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所以更懂得迁就对方。

自从谈恋爱以后,我们为对方学会了很多事,比如我成了她的司机,她成了我的厨师;我是她的免费劳动力,她是我的家政老师。我们有什么困难再不像以前,手足无措,孤身一人,我们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关于未来,这是每一对情侣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还有一年半就要毕业,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这都是再现实不过的问题。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希望我们能留在离他们近点的城市,这些问题我们都讨论过,但没有结果。

不过目前我们达成的共识是,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尽量留在同一个城市。我不喜欢异地,她也不喜欢。

相依为命文章2:相依为命

文/莫小米

看到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一个小小的古镇,一条小小的河,一座小小的石桥,一株500年古樟。

石桥亦是长寿的,建于200年前还是300年前,不清楚了。反正它就造在古樟边,两条树根,犹如两根钢梁,一直架到河对岸。这桥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木结构”,而究竟是先有桥,树根搭过了岸,还是树根先伸展到对岸,石桥顺势而建,也就不清楚了。

记忆中清楚的是,上世纪60年代,曾经有人要砍了树去劈木材烧火炼钢的,因为它与桥连成了一体,怕树砍了,桥也塌了,就逃过了一劫。

上世纪80年代,有人建古桥博物馆,出高价想把桥移走。动手时才发现,所有石头的缝隙都爬满了粗粗细细的树根,离开大树,这座桥就变成了堆毫无意义的石头,根本无法复原。就又逃过一劫。

小镇位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上世纪90年代,这一带的古镇,随着人们钱袋鼓胀,都旧貌换新颜。小镇也想大动干戈的,但心疼这祖宗传下来的桥和树,更怕轻举妄动坏了风水,想来想去定不好方案,期间还拒绝了一些投资者,一拖再拖,便赶上了古民居修复保护的黄金时代。

如今这里成了着名的风景点,500年古樟冠盖青葱,古桥沧桑而又生机勃勃,小镇上民居保存完好,最难得的是,民风淳朴、天然,不贪婪,其乐融融。

而这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先是桥保住了树,再是树保住了桥,最后是桥与树保住了古镇。要说究竟是人保住了环境,还是环境保住了人,又说不大清楚了。

相依为命文章3:相依为命

儿子幼儿园快毕业了,秋天就要上一年级了。老公说:“让儿子回信阳上吧,你一个人带不了他!”那一刻突然想哭!

时间过的真快啊,想想这些年,我一个人在这里,远离亲人、朋友。而断断续续陪我最多的,竟然是我年幼的儿子!每天下班回家最大的愿望就是看见我活蹦乱跳的儿子,如果有一天回家他不是很热烈的拥抱我,我心里会很失落;如果回家晚了,看见儿子熟睡的小脸,总觉得欠儿子很多……总之,儿子的一举一动决定着我每天的心情!突然有种与儿子“相依为命”的感觉!

我很清楚,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从他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就在一天一天的脱离妈妈!其实做父母的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甚至自己交朋友……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在为孩子有一天能够完全脱离父母做准备吗?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放不开的手的却是我们!有一天,老公说:“你不能跟妈妈睡觉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儿子:“我就跟妈妈睡。”老公逗他:“妈妈是我的新娘子,你不能跟我的新娘子睡。”儿子立刻说:“才不是,妈妈是我的新娘子,就是我的新娘子,不信你问妈妈?”我发现儿子眼中噙着泪水,我知道我的答案决定着儿子的眼泪是否流出,我说你说的对,宝贝,我是你的新娘子!他笑了,抱着我亲了又亲。但从那以后,他好像感觉到了:妈妈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他总是时不时的会问:妈妈,我最爱你,你爱我吗?我们不去爸爸的家,好吗?……我意识到,儿子真的不能再一直跟着我了,否则他世界里只有他和我,甚至没有了爸爸。

我一直很矛盾,从老公提议让儿子回去上学的那天起,我总是试着跟儿子沟通,可每次儿子总是说:你也去那边上学吗,妈妈?你不去我也不去!每次听到儿子这么说,我心里总是很难过,一边要下定决心让儿子回去上学,一边又那么的舍不得!其实儿子并不知道:我更依赖他,更贪恋这种相依为命!

儿子快要回去了,我每天都在数着日子,同时又无比的痛恨我自己:如果我能不在这个地方,也许我就不用跟儿子分开。可我又有什么能力改变我的人生呢?连跟儿子相依为命,都成了一种奢求!我注定要一个人在这个鬼地方了此残生,可我的孩子不能,他的未来还很遥远。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

宝贝,妈妈想对你说:当你第一次叫“妈妈”,蹒跚学步,我幸福的泪流;当你走进幼儿园,并告诉我有了第一个朋友,我开心的泪流;当你说你长大了,并让我听你诉说自己的理由,我高兴的泪流……可是孩子,你知道吗?不是妈妈爱哭,是你给了妈妈太多的感动!妈妈知道,离开妈妈你一定会大声的哭,可你不知道,在妈妈决定放手直到你离开之后,妈妈一直在默默的哭!

再见了,我的宝贝!告别了,我的“相依为命”!

相依为命文章4:被窝之恋

文/梅玉荣

相依为命。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突然对这个词有了深切的体会。

时序是三九,呵手成冰的日子。听窗外狂风飒飒,冷雨萧萧。躺在被窝里,暗自庆幸普天之下尚有我的一处房子,尚有房子里的一床暖意,不必瑟缩街头墙角如乞人,不必身居漏雨之室如贫民。北风愈骤,这份安全感与满足感愈浓。而身边与我共枕的这个人,到底是什么因缘际会让我们共有一个被窝?漫漫红尘,渺小如芥,两粒浮尘飘到一起,从此生根发芽,构成一个小小的家,此刻我们不需考虑太多,只放心地拥有着彼此,这,难道不是相依为命的感觉么?任外面天寒地冻,任世间风霜雨雪,任明日物价飞涨,此刻,就在此刻,我们通过每一点体温的融合,传递着温暖舒畅的感受,是天地间一对最平凡而幸福的夫妻。

冬夜寒气袭人,此时黄金无可恋,权势无所依,唯有被窝是最可意的伙伴,它给你一方休憩的港湾,给你一个安适的睡眠,当你酣然睡去,该不会拒绝梦的香甜吧?

想起小时候对被窝的迷恋,冬天放假时节,不到日上三竿,是不肯与被窝惜别的。母亲一遍一遍地催着,我们却赖皮地躲在被窝里坚决不出来。能让我们迅速脱离被窝的只有一样东西:雪。母亲惊喜地叫:“快起来,下雪了!”这话只需一遍,听来如同圣旨,立刻穿衣起床,毫无恋意,欣喜地奔向那白茫茫的天地。雪是冬日的童话,是孩子心中的天使。迎接那纯洁的天使,怎能有丝毫的怠慢?

成年之后,被窝依然是心中至爱。因为有夜读习惯,晨起便不容易了,因此每至早晨八九点,我依然与被窝缠绵难舍,有如热恋。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早起早睡的习惯,不是每个时刻都必须磨练自己的意志的。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是尽量让自己满足这点小小的俗世欲望。我想,生命之难得,生命之易碎,提醒我们要有颗慧心,多珍惜眼前,即使有万千磨难在前方等待,也可以容忍现时的享受吧。如那个寒夜卖火柴的小女孩,明知火柴终会带走虚幻的梦境,她却依然让它执着燃烧,感受片刻的温暖。如那个悬崖边的旅行者,上有老虎张着大嘴,手中抓着的小树也快被小鼠啃断了根,也还是要摘下崖上的那串草莓,品味最后的甘甜。

最舒适,最惬意,最放松人心灵的地方,恐怕就是被窝了。它能容纳所有的快乐与得意,它能释放所有的悲凉与压抑。着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有篇散文《被窝赞美诗》写道:“在所有的老朋友中,被窝是最忠实的老朋友。虽然它足不出户,也没见过世面,却勤恳有加,如老仆人。”此言甚是。被窝俨然是万丈红尘中一道护身符,它用棉花的质感,太阳的味道,温暖着这些在冷漠与困惑中行走的世间小民。

可是,还有很多悲苦的人,如民工,如流浪汉,如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们,在寒冷冬夜,找不到一个安适的被窝,他们的辛酸无奈,又该向何人去诉说?想到这里,我也会生出些杜甫之叹,希望文字能成为一支魔杖,为这些普通却同样珍贵的生命建一所栖身的房子,哪怕它很小,却有一个绝对温暖的被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