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散文

请欣赏旅途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旅途散文1:暗夜的柔情

文/沐墨

一段漫长的旅途之后,回到故乡,已是立秋的时令。农人们收割工作至尾声,紧接着又在田垄上起着花生和大豆。承包户在棚里做最后的淘金,紫颜如玉的葡萄,低眉敛目的冬瓜西瓜,统统请上卡车,向四面八方的集市运输。河坝干了,河畔上如繁星一般闪烁的里花也消失了,秋天就要来了吧。

唯一还好的是,母亲侍弄的花圃,还一如既往地芳容团簇,居室的花季还在。摆在我房间窗口上的太阳花,也还灿然,一如母亲的眉弯,秋风吹不散。回到家的那日傍晚,我随口提了一句,想吃芋荷。母亲便急急地出去采,我跟随其后。走到田里,那堪比人高的芋荷严严地将我们遮住,透过硕大叶脉里的绿色黑暗里,我们谁也看不清谁,却比平日里面面相对时的存在感更为强烈。当我扬起胳膊撩开芋荷叶的那个瞬间,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可能是被什么东西蜇了,恐惧地尖叫了一声。这时,一只温柔的手的牵握,让我安心,疼痛减缓。“你看你,准是让蜜蜂给蜇了。叫你不要下田里来,你偏不听。”母亲说话时的口气让我感觉到,自己还是二十多年前那个喜欢爬树的野丫头。我一声不吭,母亲撕了一小片芋荷叶,给我擦拭,也不知这法子,是不是科学的。小时候多次被马蜂窝蜇了脸,也是用这芋荷叶渐渐擦拭好的。它就像如月色下的净水菩提,它的幽香、黏稠清凉的汁液,使伤口在毒素凛冽开放的暗夜里,得以调和,得以安静。所以,芋,这一种植物,无论茎叶,在我的记忆里,都是具有母性的,它在某个黑暗的角落,在我半梦半醒之间,始终与我的呼吸共融。

那晚,母亲为我喜欢的那道芋荷佳肴,花了好长时间制作,工序繁冗,先裁去硕大的芋荷叶,取其梗,撕其梗上膜,切成丁,盐水浸泡,便海绵质的梗柔软下来,再放进锅煮三分,捞起清炒,那味道鲜得能让你感觉到汁液在你喉咙里发痒,是那种让人畅快,仿若一缕暗香藏喉的感觉。一盏老酒之后,痴痴地忆起儿时,纵然干涸的岁月,那在刀口和盐巴中结束的华嫩的生命,却能化作一缕快乐的炊烟,给我们暗淡的生活带来柔情。

乡下人没有散步的习惯,通常在晚饭后屋里的灯火相继熄灭。这时,人们搬出一一张竹椅竹床到院子里纳凉,说得夏威夷一点,是月光沐。但并不是所有的夜晚都有月光。其实,那又何妨?当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也是一种光明。阴天的天气,院落里一团漆黑,乡亲聚在一起话家常,也不点灯,只见男人们指间一星烟火明明灭灭,若有所思又无所顾忌。热辣的女人们一边交流着操持家务的经验,一边摇着蒲扇替趴在竹床上的孩子暗送清风。

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久居,突然回到乡村体味这样的暗夜,有一种如处子般鲜润的感动。在黑暗中,我所听到的每一种声音,可以想见的每一种事物,都能够成为我心中永久的灯神。黑暗能给人带来灵魂的放逐、好奇、沉思、自省,以及从未有过的勇敢、孤独与柔情。你相信吗?黑暗其实是洁净的,只是那些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亵渎了圣洁的黑夜。上天给了我们黑暗,其实就等于给了我们仰望梦想的温床。可是,我们一度追求光明,向往繁华,无数灯火的作祟,刺痛了那些曾在暗夜里仰望过梦想的眼睛,所以,如今有多少人抱着残缺的白日梦,在悲伤的暗夜里流泪?又有多少人撕裂世界的光明,在灯火阑珊处迷路?

子夜时分,人群散去,独闻犬吠,一弯迟月爬上树梢,黑暗瞬间被划破,远处可见山的剪影,把人间过早地推向白昼。七月十五鬼节即临,母亲起身去焚香,这是一种祭拜鬼神之俗,在我看来,却充满敬畏与风雅。案头线香宁静生烟,缺月在枝间梢头游走,这样的时刻,仿佛一生的心事,都燃在香里,萦绕旋回。香能除污秽,驱鬼神,书上也读过“荼蘼熏风”。得风,得月,香,能静态极妍,人闻之而忘忧,鬼神闻之而循迹。暗影流光,暗香隐藏、灵动,闻香而观心,于如此洁净的暗夜,何尝不似一种别样的柔情。

所以,我们不必憎恨黑暗,得感谢黑夜,给予我们仰望天空寻找光明的勇气,使我们理气内调暗生温柔,悠品人间情长。

旅途散文2:漂泊的旅途,云淡风轻

文/ゞ夜聆离殇☆

那么一种渴望,充满了自由的洒脱,带上淡泊行囊,寻梦,远方的路,婉转琉璃的轻歌笑语,风聆听了寂寞里的孤单,云浅笑了如花落般的凄凉,漂泊的旅程,风轻云淡,悲伤的舞者,随着心跳,上演了一幕幕颠覆琉璃,彼年时光里,随着光阴匆匆而落幕,旅途里,最终错落的是流动的风景,如若,人生是一场流动的风景,旅途里的我,能否知晓流星即瞬,那动人的闪光,读懂那枯叶辗转飘零,飞扬的恣意?

有一种遗忘,在悲伤的国度里随风飘逝,如花开花落一般,每当再一次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最容易忘记的,总是青春光年里的那一道唯美的风景,旅途中的上演,漂泊里播放,重拾温故,岁月流逝里的昨天,总在把每一个曾快乐过的身影刮落,时光在轮回的原岸,百折千回,历历如绘,没有人知道,明天将会是什么?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记忆的窗子,刻下来岁月浏览过的伤,再美的旅途,终究还是孤独的寂寞,绚丽斑驳的风景,依旧在漂泊里路过,一程山水,风轻云淡。

梦里的原乡,喧嚣了多少繁华,悲鸣苍凉,在漂泊里沧桑,凄美的意境,成为心灵最洁白的诗行,牵念于心,弥漫如茶,清香袅袅,苦尽甘甜,漂泊在梦里,期盼着远方的追求,总是满怀美好,所有的愿望进行着旅途的遥远,即使道路多艰难,依然不悔,多想再期盼的凝望里,把梦实现,还渴望着,所有的梦境成为现实,却不知何时起,梦早已缠绕了旅途的苦恼,催促着时间的行程,越走越累,站在时间的渡口,远望着岁月的尽头,有限的生命里,终将能留下什么?印记着情感的疲倦,在漂泊里,随着时间逝去而失去。

这段时间,兰州的天细雨不断,绵绵雨滴扰乱了心的平静,仰望远方的天空,才察觉,漂泊的日子里,自己竟是一个人,而却脑海里浮现了很多人的样子,关于故事里的情节,何时起,早已记得不那么清楚了,忧伤的眼眸里,潜伏了一份倾诉不尽的愁肠,我知道,这一生斑驳的光影岁月里,有很多人真的到过我的生命,虽然离开未归期,可当初说好的再见,最后还是不再见,感谢相知里的相识,让记忆洗礼了一场场繁华的终结,感情真的是最分不清楚的物是人非,只怪记忆,把自己搁浅在原地,在等待里怀念,离别时的感伤,想念已经不能相恋,注定好了的再见无期。

原来缘来,远去缘去,此经离去,我们将后会无期,很感谢我们一见如故的倾向,也许;那只是上天安排好的相遇,遇见你,让我用尽一生,深深地牵挂,隐隐地怀念,因为这种来自神秘的心灵感,让我感动而动心弦,每一次邂逅时难以忘怀,回眸时感慨万千,斗笠在伤感里,无边的寂寞,浅唱荒凉的孤寂,静静地天空下,注视着天际里洁白的云端,拥有的只有一个人的漂泊,流浪在岁月的想念里,气喘吁吁,始终赶不上旅途里的步伐,原来,我一个人早已注定了风轻云淡。

繁忙的世界里,年轻的东西已经留不下什么了,唯独留下的,是那别人常说的经历和成熟,可经历和成熟到底是什么呢?是空旷在心间永不曾褪色的色彩吗?还是忧伤里浓郁的黑白?诡异地把疲倦捆绑在冰封久的角落,让人情不自禁,恐惧的去拾荒变换成残裂的破碎,忧伤的故事一幕幕的在脑海中央上演,不是说好了,断了线的风筝在飘渺的天际里永远摇摆,没有方向的飘荡,就算千疮百孔,还是摇摇欲坠,不肯降落的飘舞着。

行囊里,载满了漂泊的相册,想一个没有开始的剧片,在时间里一次次的苍老,被静静流淌的时间捏成粉碎,虚情假意里的誓言,让痛苦心碎欲绝,懂得时,才暮然发现,最浪漫的旅途,一直都在忧伤里,在旅途中的风景里,一个人,原来很好,所有的心事都将是风轻云淡,放下了伪装许久的坚强,而孤单,是并非没有你的相随,而是在孤寂的灵魂里,忧伤早已伪装了漂泊里的来来往往,这一生,宿命早将注定好了,我只是一个漂泊的游客。一生当中的每某一段路,只能一个人走,即便是云淡风轻,莫让冷世的尘埃冰封了笑容。

从暮色年华深处行走,带着宿命的行囊,漂泊在尘世的风里,清风让每一次梦归的黎明,带上了自由的羽翼,奔向远方。

从如期而遇风景阑珊,带着漂泊的洒脱,游荡在旅途里擦肩,云淡风轻的时光深处边缘,那么些伤痕的痛楚,随风而逝。

生命里的人流,总是穿梭不息,好似旅途的风景,装扮了漂泊的行囊,总有人悄悄地来,默默地等候,像一盏长灯,照亮了我们的;旅程,温暖了漂泊的孤单,太多的匆匆而逝,惜恨别,念初识,如流星,没永恒,依旧增添了瞬间的闪烁动人与相知相惜,无论为何,珍惜旅途与记忆里出现的章节,那是一线缘分的遇见,一段风景的眷恋,感谢旅途,感谢时光,教会我们如何平息动荡和隐忍,感谢漂泊,让我安然行走在这个世界里,几经痛而不言后,学会了风轻云淡

旅途散文3:人生的旅途,你换过了几站

文/曾经蜡笔没有小新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褪去稚嫩的臂膀,想象着转化成无尽的力量,带我们去飞翔,去成长。

从来都不觉得成长是一夜之间的事,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了自己真的长大了,才会突然觉得原来一夜之间我们也可懂得那么多。

匆匆地长大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是件坏事,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都必须承认。网络上都在说:人生,那么短,遗忘那么长。我不知道 人生是不是真的那么短,遗忘真的那么长,但我已体会到一种仿佛被稀释后的悲伤。

像一杯加了冰的葡糖酒,已经不醉人了,但是还是闻得到清冽的酒香,它能把回忆染醉,染成让你承受不了的气味;或者说像一本看过无数遍的悲剧小说,再次阅读的时候,已经无法热泪盈眶,然而胸口里,却依然有一只小拳头,轻轻地在里面敲门。

人生的路途,我们都在自娱自乐,自欺自骗。说不上什么是最好的,或许最好的也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在不断地走走停停,不停歇地来来回回。来了,走了,又启程了,又回来了。看着周围的故事,仿佛就是昨日自己故事的重现。听着身边的欢声笑语,可那又仿佛都已走远。人生在不断地换站,哪一站又能不再改变?

人生的旅途,重要的不是你途中转过了几站,而是当你累了疲了的时候,有那么一站在等着你,不嫌弃你身上的尘土,不计较你走失了多久,一直在那,那就是终点站。

旅途散文4:旅途的风景是用来辜负你的

文/谷未黄

尘世喧嚣时,何处是幽幽南山?一个能守住内心寂静的人,恰恰是一个旅途中的人,这个人的方寸是干净的,比水还干净,水流向地势低弱的地方,看似潭是它的一个驿站,夜也就那么深,月光也就那么短浅,而在我们前面行走的人,顺势而下,也顺势而上,不用拖泥带水,就把一个人的方向彰显出来。

如果你是这个旅途中的人,你的寂静是这么渺小,你的忧愁也是这么渺小,这两样东西不会无缘无故的失衡,当我们渺小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境地,目光才会柔软,一个人的目光才不会伤害到其他物种,旅途中的陷阱,恰恰不是身边的盲人,我在英山桃花冲峡谷碰见一个孩子牵着他的父亲,在游人中行进的身影,我也闭上眼睛,尝试着用耳朵看风景,细细品味鸟语花香,自从过了草盘地镇,我就想用手来感触毕昇的山水,这些活着的生命,草木皆兵,一个字一个字在眼前跳动,仿佛桃花冲峡谷就是一部打字机,把黑白山水都写在九龙瀑布上。

横空出世的大别山,东西连脉,南北分界,大同尖,一柱擎天,界连鄂皖,水派江淮。桃花冲山岳地貌,原始生态,山高林密,水秀山奇,我们隐入十里桃花溪,处处碧潭珠串,飞瀑高悬,我看到的那个人,应该是你,坐在静心潭边,落在潭里的枫叶,像一只佛手,更像一条渡船,枫叶上的瓢虫,原本是可以飞的,它在享受荡漾的乐趣。

凌晨5点,摄影家们闹着去昭关吴楚古长城恭候日出,那高兴劲就像等待天空分娩。攀登小旗岭时,我远远落在后面,寒鸦的叫声,让我毛骨悚然,望着月亮姐姐和阿林子的背影,想起抱着屁股爬山的祖传秘籍,自己搬着自己拾级而上。过了江淮分水岭、望江亭,他们在烽火台上摆上设备,月亮姐姐尾随着我向茅草丛生的鸡笼尖挺进,以《水煮三国》闻名的作家成君忆爬了上来,沿途的风景美得一塌糊涂,那些无穷的山始终架在前面,引诱着我们。

应该给敢于探险的旅人一个惊喜,我在树枝上留下一元钱,在前面的岩石上压上10块钱和名片。我一直苦苦等待那个寻找美景的人,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不要辜负了我的时光。我完全没有想到一个驴友的诘问:谁会动一块石头压在烈士山上的纸币?

旅途散文5:九月的旅途

文/袁琳琳

秋天,是一个通体鎏金的季节。我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收拾好行李,踏上了九月的旅途。

假期有限,我们几个同学不能到太远的地方,便在兰州市周边的乡村中逛了逛。虽然身上都沾满了灰尘,也饱受了中巴车一路颠簸的辛苦,但是在这些人流疏松的地方,我们玩的很是怡然。第一站到的是永登县,这是我们旅途的开始。

历史的叹息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站在了鲁土司衙门旧址前。鲁土司衙门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城的连城村。历代土司苦心经营,造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古香古色,并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建筑遗址群。

上午的天阴沉沉的,空中夹带着一丝丝清冷的风,从我们身边拂过。牌楼便在这样的映衬下,静默地矗在大门外。牌楼后面就是大门,飞檐微翘,巍峨宏壮。我对古建筑了解不多,但是看着这暗红色古旧的大门,映着暗灰色的高远的天空,以及门上面“世笃忠诚”四个清晰可见的大字,让人一下子产生了时空交错感。穿过大门,便是精雕细琢的六扇门。六扇门上细细的涂染了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像,面目凶恶,隐有煞气。透过大门,可依次看到大堂、燕喜堂、祖先堂等,绿阴朱户,层层递开,真是庭院深深的宅门大户,还未进去,一股穿越了历史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大概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游客很少,当地的村民除非特定的节日一般不会进来的。所以,在这个偌大的建筑中,几乎就我们一行人。没有平常景点的喧哗,在这个平静又古旧的庭院中,只有簌簌抖动的叶子,随风摇曳的可怜的花,枯驳暗红的窗栏,静谧又流动的空气,以及远处传来的深深的历史的叹息。身处其间,抚过粗糙冰凉的石雕,干枯的犹如裂开的树皮一般的木柱,没有打扰,静静地端详,感受,这个遗世独立的地方。

与鲁土司衙门比邻而居的是一个寺院,仅有一墙之隔,与曾经去过的塔尔寺充满庄重巍峨的建筑截然不同,这个名为妙因寺的寺院小巧别致,酥油的香气混合着檀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寺院的僧人也是穿着红色的僧袍,安安静静的,透出一种说不出的天然的禅味。寺中的花很多,八瓣梅,黄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被圈在篱笆里面,斗色争妍,自成一景。寺中游客依然很少,僧人也不是很多,倒有几个小孩子,大概是周边的村民,在寺院中玩耍。其实我很钦佩那些与世无争,慈眉善目的僧人,他们好像总是在尘世间安安静静的修行,不为名利,无欲无求,青灯古佛渡流年。

森林的呼吸

今年的白露恰巧赶上了中秋节,在阴气渐重,露凝而白的节气中,老天爷很应景的下着小雨,给空气中添上了不少凉意。但当我们进入吐鲁沟森林公园并坐上观光车后,就凉风刺骨了。

吐鲁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腹地,属祁连山脉的东麓,是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地貌奇特,风光迤逦。“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主景有驼峰岭、天窗眼、藏龙洞、通天门、灯杆石、石壁泻珠等20多处,造型奇特,有集“青城之幽,峨嵋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的誉称。

我们乘观光车进入吐鲁沟的大门,清冷的风猛地扑了过来,没走多久,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沿着盘山公路向上走,途中风景一览无余。一边是嶙峋起伏的山岭,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林木,偶尔看到一两只不知名的小动物飞速闪过,他 们说这是猞猁,浑身是宝,可入药,大补。另一边是碧绿恬静的草原,上面零星突兀着几块潮湿的巉石。如茵的草地上洒满了冷绿杂黄的树叶,在细雨的洗涤下盈盈闪闪。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草地上潺潺涓涓的溪流,汩汩地流动着。把手伸进水里,冰冰凉凉的,清冽透明,就像一条蜿蜒涌动的银亮的带子。

我们来到山顶,是一片无垠无际的草场,莽莽苍苍,高低起伏,有黑色的牛群散落其中,悠然舒适。历史上的吐鲁沟为多民族杂居地区,现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藏族人家,恬静温馨,炊烟袅袅。雨越下越大,我们便走进了一家藏族的院子里避雨。主人热情的把我们迎了进来,领进屋子里,屋子中央燃着炉子,暖意融融。我们向主人讨了酥油茶来吃,带着淡淡的咸味以及一点黄油味,感觉怪怪的。我们同行的有一位藏族姑娘,她在金黄的酥油上倒入泡好的热茶水,再在上面加上大量的青稞面以及白砂糖,像和面一般揉成团,随意分成几个形状不同的团子,分给我们吃。这叫做糌粑,她说很有营养,是藏式的经典食物之一。吃进去,喷香甜糯的,再配上冒着热气的奶茶,温暖又幸福。

我们徜徉在或古老或自然的风景中,三天的假期就一晃而过。九月的旅途到此为止,天边的厚云缓缓散去,天晴了。

旅途散文6:异乡,阵雨

文/梦醉清风

沐雨而歌的旅途,总是诗意的。诗意的空间,雨,仍在现实里,飘洒着,飞落着。这雨,飘的是情节,洒的是希望,飞的是灵感,落的是心中的幻梦。这雨前和雨后,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对雨沐怀的心意,不论谁知或不知,都一样的存在着,只是想捕捉与放弃的区别。

我不想放弃每次沐雨的灵感,和灵感里独自唱诵的文字。感觉人生中挥汗如雨的情形,也是与天空一样蓄满了一腔激情与内力的,生命里每一段的急急而行中,定需要一个停泊的空间,如这阵雨,倾注一阵,澄明一时,便是对自己最知意的厚爱了。

不知不觉间,我已从晨时的阵雨走到了夜中,在时晴时雨的交作声里,忽然喜欢上这夜途阵雨了,想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之句,感觉李商隐的诗,最适合此时孤途前行的我,默念间,似有半缕心绪悄然落下。眼前异乡这雨,虽不及诗人笔下描写的那么凄然,却已惊了夜里的清蟾,令我的内心平增出许多美醉。

这样美醉阵雨声,似乎把我带进了某个时光里,有种“南朝三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触。这雨声穿越了经年,在一个雨落之夜,听得见循着古巷行走的犬吠,和雨巷里悄无声息的漫弹着的悠扬琴音,轻扬着绿袖走进了失眠人的心灵深处,而那光斑点点的幽处,星辰隐退,那片静谧的颜色总是让人那样神往,内心便溢满了与雨一样潮涨的诗情画意。

喜欢在有阵雨的夜晚漫步,淋一场雨,让自己的心融入大自然的花草里,或撑一把精致的小伞,悠悠走在一条水流缓慢的小河边,或觅一处凉亭默默的看雨中远方淡淡的风景,遐想着喜欢的人与事,让素简的日子在不远不近中慢慢逝去,让往事在不紧不慢中流逝。让自己的灵感如一叶轻舟般,品悟相逢,品悟生命最初留下的暖,收获一些感动。

雨,慵懒着圆润的身躯,缠绵地滴尽每一处在漠然边缘久久停留的心灵。行走在这片阵雨里,回首走过的路,感慨便充实着心头。异乡,这无声的阵雨,如一曲无声的心歌,在充斥着诗意的迷雾的雨林中,点亮了漂泊者的路途,也给飘渺的思想一个最明晰的印象,并在沾满心怀的丝丝的清韵里,褪去铅华,留下一季浅忆。

一场陌生的雨,没有约定的时间,不需要略显多余的话语,只需要一颗时刻等待而又默契的心,聆听或不聆听,雨,都在下着,诗都在写着,画都在那里映着。真想,在雨中,隐入苍山翠荫的山涧,添一茅屋,配以清流,或品茶或饮酒了,这样可以:“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这样想来,便有点神醉,心碎了。

旅途散文7:爱在旅途

文/任艳

因为有事要出趟远门,须带上三岁的儿子,还装了满满一箱行李。老公不能陪我同去,他看看沉重的行李箱说:“估计够你受的。”我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拖着拉杆箱,开始了这段艰辛的旅途。

先乘大巴到A地中转火车,以前经常在A地转车,路况还算熟悉,从汽车站出来只要穿过一条不宽的马路,再走几十米就可以到达火车站,想来拉着箱子不会太费劲。可一出汽车站,我就傻眼了:需要穿行的马路上陡然架起了一座天桥!走近一看,更是叫苦不迭,这天桥不要说电梯,就连阶梯边常有的滑坡都没有!这么重的行李箱可怎么办?匆匆的人流中,我无助地呆立片刻,只好硬着头皮上吧。

我用尽全身力气提起箱子,艰难地迈上一个台阶,儿子欢快地跳上台阶喊:“妈妈快点!”正当我举步维艰一步一步挪的时候,一个脚穿解放鞋、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挑着偌大如山的两个包袱从我身边轻盈地经过。就在我喘息的当儿,忽然听到有人对我说:“大妹子,我来帮你把箱子提上去吧?”抬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位“解放鞋”。

我吃惊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箱子里没什么贵重东西吧?”“解放鞋” 问着,那边已经把箱子扛在肩上向上走了,边上台阶边对我说:“我看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又拿这么重的东西不容易,咱别的没有,有的是力气。”说完,憨厚地冲我笑。我拉着儿子的手,跟在“解放鞋”后面,心里感叹,他有的岂止是力气,还有一颗暖暖的爱心!当行李被“解放鞋”送到天桥的另一边时,笨嘴拙舌的我虽然充满了感激,但脱口而出的只是“谢谢”二字。

来到火车站的候车室,儿子闹着吃快餐面。离开车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以最快的速度买面、泡面、把面吹凉,还没等儿子吃完,我们的车已经在检票入站了。匆匆解决掉没吃完的面,心急的我便拉着儿子和拉杆箱,快速冲到检票口,在我意识到本应到后面排队的瞬间,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向后退了一步,腾出了一个空间说:“你带孩子又拿着行李,先进吧!”这次我连一句“谢谢”都没顾上说,瞬间被人流推进了车站。

千辛万苦走进车厢,找到铺位,我又开始郁闷了。由于是网上订票,而且仓促,我只订到一张上铺。上铺这么高,儿子上上下下非常麻烦,我匆忙找到乘务员,问她是否还有下铺,她无奈地告诉我下铺全部售完。想象着上去下来狼狈不堪的窘境,我一筹莫展。这时,身旁一位女孩拉着儿子坐在下铺:“小弟弟,你跟妈妈睡在这里,姐姐睡上面。”

“这怎么好意思呢?”我连忙摆手阻止。

“没关系,上面光线好,刚好方便我看书!”姑娘笑盈盈地回答,说着已经跨上梯子。

“那我把差价补给你吧!”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姑娘从上面伸出头:“不用不用!”我既感激又难为情,却听到儿子稚嫩的声音:“谢谢姐姐!”

就这样,一场貌似艰难的旅途,因为平凡人们的爱心相助而变得有惊无险,温暖于心,值得回味。假若每人都有一颗澄明、友爱的心灵,是不是我们人生的旅途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圆满呢?

旅途散文8:感受新三峡旅途

文/贾载明

在四月的芳菲里,我又去了三峡。

春天快要离去,夏季即将来临,这个时候去游三峡多么美丽!

在万州上船,傍晚已过,轮船直趋宜昌。波光粼粼的江水和两岸的风光渐渐被夜色融尽。只有用心去感觉水的色彩,山的形象。

云阳新县城的轮廓隐隐约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给同伴介绍说:筑三峡大坝,搬迁县城,只有这里建得最漂亮。现在的规模为“三镇”合一,即原来位于下游汤口那里的老县城、著名的历史悠久的产盐地——云安镇,再加上原来在新县城这里的双江镇。人口已有15万。云阳新县城的规划比较整齐,疏朗爽目,错落有致,更有独特一景:从江边铺的宽敞的石梯扶摇直上抵最高地—磨盘寨,被称为“万步梯”。

虽然不能清晰地欣赏建筑群落,但此刻已是万家灯火,银花彩树,星河灿烂,闪闪烁烁,辉煌夺目。天空是自然的星海,银烛青光,碧玉流萤。俯感江流,看不清江面的真面目,只觉得天上星海和新城的灯火映在水中,天之景,城之景,水之景融为一体,摇曳荡漾,迷茫朦胧,如梦如幻。我突然想起《诗经》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美丽句子。连接盘石古镇的长江大桥成了一串花灯,与县城的星海构成开阔的“7”字形,更增添了梦幻的氛围。

夜渐渐凉了,水愈来愈静谧。微风悄悄从凉凉的夜里和静谧的水中透了出来,形成看不到的但能感觉到的如蝉翼般的轻纱,向东南轻轻拂动。仰望太空,银丝般的弯月镶嵌在不高的西天。我对同伴说,从月牙的粗细可以判断这应当是初几的日子。同伴说:“对呀,好象今天是初三啦!”聊这谈那,故事如脚下江流,滔滔不尽。

第二天清晨,船到了太平溪。非常遗憾,同伴们感受不到船过三峡大坝闸门神奇和壮丽情景了。因为封航之后还未恢复通航。要在太平溪上岸后改乘汽车到宜昌。

我曾经游过宜昌的“三游洞”,感到洞中的景物很神秘,有钟乳石群观,还坐木筏通过暗河。值得带同伴们一游。可引路的司机因为利益的驱使,却将我们引到了另外一个景点:龙泉洞。该洞也令人惊叹,洞里有钟乳石群组成的五个各自独立且风格各异的“宫殿”。每个“宫殿”的钟乳石都阵容庞大,千奇百怪,高低错落。如竹笋者或顺长,或倒插;如银针者,或着地而生,或悬顶而挂。有如琴者,敲击,真能发出幽雅之音;有如龙者,视之,隐约有飞腾之象;有如佛者,慈眉大肚,向我们微微含笑;有如龟者,伏在那里,颐养天年,以图长寿永恒;有如丽人者,犹仙女下凡,挣脱人性的禁锢,让生命来一次自然而新鲜的释放和游历。大自然奇观使人震撼。

傍晚,我们溯水而上,由宜昌乘车到太平溪,再乘船达巫山,目标是奔小三峡而去。在船上也正好是一个晚上。

21日这天下起了雨,且下得不小。大宁河无门,却要收很贵的150元的“门票”。这是大自然给巫山人的恩赐,旅游收入占了这个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环境出效益,环境决定人的生存状态。当然,山水的奇丽需要玩的文化意识和玩的人群。如果古代的巴人生存到今天,他们不知有多少感慨。想当年因为环境恶劣,先是被强楚侵逼,后是被秦国征服消融。在那个科技文化落后的时代,人们的旅游意识怕是没有产生吧,特别是艰苦状态下生存着的巴人群。

大宁河我也曾游过。那时三峡大坝的闸门没有关上,河水源至大山的心窝,清澈,透亮。浅水处,水下的石子和小小鱼虾历历可目。小木船行走在水上,似乎在一片玲珑剔透的石子上滑动。但现在的水,是漫涨上来的江水,那颜色和主流的一样,深深的绿,稠稠的绿。只能看脸蛋蛋而不能窥视心灵的世界了。我心里暗暗说,大宁河多了些人文的成分而少了些自然朴素美了。

雨中旅游,别有风味。多了些梦幻,多了些遐想与诗意,人的感觉好象到了另一个世界。但具体的梦幻、遐想、诗意是什么,一时又说不清,道不明。只是一种模糊的心境罢了。在纷纷烟雨中,我心灵意象化的牧童,只好“遥指杏花村了”。雨雾给游人、游船和大宁河两岸的深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好在我临时买了望远镜,搜索我曾经看到过的三峡猴。这些家伙,怕雨雾,藏在洞里,看不到影。山上的雾绕着不同体态的山也是一景,一幅真切的水墨画。山厚雾厚,山薄雾薄;厚处紧紧依恋不舍,薄处袅袅欲飞。有的雾着附在奇峰之上,造型叫人称绝。同伴连连呼我观看。

有人花了100元钱,在雨中留下了大宁河的十多个景点。摄影师傅迅速制成了画册,在出大宁河时便拿到了。我觉得这样的纪念很好。早知能做成画册,我也会照的。欣赏照片,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

游了大宁河回来,大家一致同意坐150元票价的“飞艇”到万州,这样可以当天夜里赶回家。

这次旅行便算结束了。大家性情相投,欢乐而归。愉快之外,还有点感慨:过去游的可称为“旧三峡”。中国人在宜昌三斗坪那个地方筑上大坝,锁住万万年的桀傲难驯的巨龙,三峡的风景为之一变,现在游的可称为“新三峡”吧。是水的姿态给了旧三峡的雄奇、险峻,是水的姿态给了新三峡的温柔与亮丽。新旧三峡有很大不同,我为那些没有看过旧三峡风光的朋友而遗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