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老乡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老乡散文1:老乡见老乡
文/曹东红
一个闪耀着光亮的名字,一个充满着友情的名字,一个一次又一次映入眼帘的名字,一个使我不禁从字里行间感受着他的情思、情怀、睿智、细腻、博感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老乡——王友明。
对王友明,我神知已久,心感已久。在山西临汾,他是一个公众人物,一个为自己、为大众解读心路的人,尽管他对我们一无所知,但他的精神,他的情怀在不经意间感染着读者。从无意间浏览的报纸中,他的名字,他的文章,经常跃入我的眼帘。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他的文章,感触到了他的情怀、他的博学、他的优雅和友善。是情怀,一切都是情怀,让他与许许多多的人有了心灵的沟通,情怀的沟通,情感和感悟的共鸣。
王友明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要不然,他的作品怎会如泉水一般潺潺流出?王友明是一个有热情的人,要不然,与他相遇的短短几分钟,怎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心地纯朴与热情,一种足以感化和温暖人心的热情?
王友明是一个纯朴、热情、亲切、平易近人的人,和他领导这个位置连在一起,让人感到一种超乎寻常的亲切和颠覆。在尘世之中,他就像一朵火红的专注绽放的杜鹃,感染和温暖着人们,又像一支不谙世俗、清雅流香的莲花,让人不禁心生爱怜,担心世俗的风雨会吹打伤他清丽的优美和火热的情怀。也许,这样的担心只是杞人忧天,因为他外在的温文儒雅之中,更有着可融化一切火一样的热情和铁一样的坚强,他有着军人特有的气魄和坦荡。在人情淡漠,物欲横流的世俗间,乡情有时成了与利益相关联的纽带。然而,在我和他相遇、相认的那一瞬间,我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感受到了质朴的乡情。
一听到我自报家门河北邢台,他先是惊喜地站起来。再听到威县,他眉宇间顿时流露出惊愕和喜出望外。他兴奋、激动地自语:“太近了,我们相隔得太近了,离我们村只有一里地,在临汾我又多了一个老乡啊!”他上前一步伸出温暖、热情、有力的手,让一个祖籍河北,少有乡情之感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乡情的温暖。乡情迸发出的巨大力量,让我触电似地感受到了冥冥之中的大地气脉紧密相通的乡土之亲。
王友明边拿出手机,边记着我的电话号码,他的一声常联系,感染了我,感染了我这个有着地脉之亲的小老乡。我嘴里怯怯地允诺“常联系”,但心底里一个声音响起,我们是永远不在一个地平线上的老乡。他的才情,他的修养,它的淳朴,他的正县级领导之职,让我这个小老乡局促不安,自知在他面前永远是一个渺小的、不知所措的小学生。不过,他这个老乡,却没有一点儿的架子,就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
我知道,我是一个笨拙的编辑,一个入笔不深的记者。我的文字间缺少一种灵秀与飘逸,我是一个普通的俗人。境界的修养是文字是否飘逸之所在,王友明的情怀、气场与境界,是我所倾慕不已的,而且是我永远也无法达到的境地。我知道,我缺乏灵魂的一种宁静与深刻的体验和思考,缺乏真正的细腻和质朴的情感,我的文字是浮在表面的。我在心中暗暗地说:“我这个小老乡,永远是钦慕您的一个读者,一个学生,望您项背并感到幸福、骄傲的小老乡,您将始终有一个喜爱您文章的读者,一个永远支持您的小老乡。”那一刻,我感到幸福,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他纯真质朴的乡情;那一刻,我感到骄傲,是因为我为有他这样在全国屡获大奖的老乡而自豪。
在一种莫名的感受下伴着我走下楼的,那就是“老乡——王友明”。一个温暖的感受流过心田,那就是真挚的乡情;一个祈愿在心中涌起,那就是祝愿老乡思如泉涌,恣意汪洋,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一个人的温暖与热情,传递给世间的另一个人,另一个人也被这真情和热情感染了。真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珍惜世间的每一分真情、亲情、友情、乡情……
老乡——王友明,是您的善良与热情,儒雅与亲和,让我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一种想把这点感受写下来的念头。我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全当是我这个小老乡送给您的一面“小镜子”,以尽一个小老乡的乡亲之情意。
握别老乡——王友明,转身离去的瞬间,那首《老乡见老乡》的歌蓦然响在我的耳边:“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口家乡话,句句诉衷肠;老乡见老乡,心儿滚滚烫。一壶家乡酒,滴滴暖胸膛。家乡话分外亲,家乡酒格外香。出门在外不容易,老乡帮老乡。那怕山高路又远,走南闯北胆气壮。老乡……”
老乡散文2:卑微者
文/蒋玉良
老乡把他带到一个中年胖子跟前,对他说:“这是老板。”
他怯怯地叫了一声:“老板!”
老板其实正在跟一个人谈话,转过头看了他一下,嗯了一声,说:“好好干吧!”便又转回头去,继续跟那人谈话。
他还想说什么,但老板现出无心听的样子,他便有些不知所措。
老乡对他说:“走吧,我领你到住的地方去。”他便跟了老乡,往工地旁边的一处简易板房走去,那是他们住的地方,他在那里安顿下来。
晚上,工人都从工地回来了,有人来叫他,给他说明天要干的活,完了说:“要好好干,我们这儿不养闲人。”
他忙不迭地应着。
从此,他天天跟着他们,在工地上干活,他记着老板的话,干活很用心。
一天,他看到老板过来,觉得应该跟老板打个招呼,说句感谢的话,便放下手中的活计,站在那里叫了声:“老板!”
老板停下来,沉着脸问他:“你有事吗?”
老板这一问,他感谢的话便说不出口,于是胀红了脸呆呆地立着。
老板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晚上,老乡把他叫到一边,大声说道:“你怎么回事呀,让你好好干,干嘛偷懒?”
他十分惶恐,隐隐猜到可能跟白天有关,心里想辩解。但老乡并不容他辩解,继续说道:“我是看老乡的分上带你出来,跟你说了要好好干,这儿不比自己家,我们身份卑微,只有好好干才呆得住,你若不想干可以走人!”
他不敢再辩,心里就有了一种悲哀,想哭。突然想起,出来有几天了,还没跟家里联系呢。
夜已深,他还在工地旁边的小卖部,用公用电话跟老婆打电话:“老婆,我很好……”
老乡散文3:出门遇老乡
文/陈靖
那年我领略了一番草原风光后,就匆匆往家赶。在张家口南火车站排队买票时,可能是我满口的京腔,就把我当成北京客了,对我很客气。因为累了,我拿了工作人员的坐椅,坐着排队,没人说我。
买票时我吃了一惊,因为只有夜里11点的车票了,咬牙买了。转身后排的一个男士问我,是11点还是23点?我啼笑皆非地说:“师傅,我没心思开玩笑。”他们笑着说,他们也是保定的。我说,好啊,老乡,车上见。
为躲清静,我花5元钱在贵宾室的沙发座上度过了从下午6点到上车前几个小时的时光。快睡着时,听得广播叫进站。我迷迷糊糊上了车,找到座位时,一张熟悉的脸对我笑:“这不是车上见了!”原来正是买票时遇到的那3位男士。一个40岁左右,一个50岁左右,一个有60多岁了。我的座位是靠窗,我坐好就想接着补觉。外面坐的40岁男士说,让你睡,便起身坐到对面60多岁老者身边。我说:“谢谢!”他们说:“没事,正好有空座。”我就躺下了,感觉能这样一路到家真是太好了。
在快开车时,座位还是被占满了。我在嘈杂的地方睡不着,听着他们闲谈。原来,这三个男人都是保定清苑的,也是刚刚认识的。但因为是老乡,亲昵得很。他们一起说着打工的难处,也一起骂着那些不给钱的黑心老板。他们在同命相连和相濡以沫的叹息中,化解了一路行来的艰难疲惫。我悄悄看去,他们很客气,每人只占自己一个座位,坐着睡觉。他们那对老乡的亲切感,很令我感动的。
其实,我也有小小的地域虚荣心。因为就在下午,我在乘旅游车从张北音乐节往回返时,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地说了一句实话:“快回去吧,我觉得音乐节没什么意思。”车上售票员立刻问我,你是哪的?我警觉到她的不快,于是赶紧说了个南方的一个城市,在我的潜意识中,得保护我的家乡。因为他们已经对我的话不满了,不能连累家乡。想想,现在这三位民工对我的宽容与保护,不也一样吗?因为是同乡,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互相照顾一些的。
凌晨4点,火车到达保定。我看到那3位老乡,每人背个大大的铺盖卷,手拎一个超大的包。往月台走的时候,却是那位60多岁的老者脚步轻盈身手矫捷地走在前面,不时停下来等候他们。50岁的男士对我笑道:“还是能干好啊”,大步赶上老者,倒是那40岁的男士落在后面。我手拎一只小小旅行包跟到他身旁说:“一路多谢关照!”我想,若不是他们让座让我躺了一路,在下车时就没这么轻松了。他说:“你知道吗?那个老头的票也和你在同排座位上,看你躺下就没过来,我们都在让你。都是老乡嘛!”一句话,说得我很感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老乡散文4:土石
文/彭代国
一个周末,我和老乡一起,特意去了趟天鹅湖,游览过偌大的天鹅湖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湖边的“土石”。
在天鹅湖的北面,随意却不凌乱地叠放着许多大石块,大概是模仿着海边的岩石吧。这些石块,在我的老家大别山腹地几乎随处可见,由于它的质地与花岗岩相比,显得相对比较松,也就是常说的不结实,不仅老百姓盖房子不敢用其做地基石,就连乡下修路也不敢用其做砌路石,唯恐用了它就会出事,因为用处不大,通常被家乡人称为“土石”。而土石到了美丽的天鹅湖畔,进了城,却成了人们眼中的风景,多大的反差!我忽地发现,虽然这些土石的质地比较松软,却有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仅凭我的肉眼看,就觉得它层次分明,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
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遇到不顺心或者挫折的时候,只要我们在勇于面对现实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思维稍微调整一下,或者换个思路思考问题,改变一下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人还是本人,生活可能将会是另一番美好的景象。
老乡散文5:画一封信
文/汪亭
母亲托老乡捎来一双老棉鞋。我打开包裹,取出棉鞋时,发现鞋子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件棉袄,两床叠在一起的棉被,还有几粒用斜线划去的药丸。看到纸上的铅笔画,隐约有许多反复擦拭的痕迹,于是想到母亲僵硬龟裂的手,握着细细的铅笔和橡皮,一次又一次,不知弄了多久才画成。我的眼角不觉潮湿了,说不出的一阵心酸。
老乡拿过画纸一看,很是不解地问我:“***这画是什么意思啊?”
我有些哽咽地解说:“我妈讲,天气冷了,多加些衣裳,晚上盖两床被子,记得睡觉前掖好被角,不要着凉感冒了。”他听后,惊奇万分地望着我,说:“这么简单的画,你竟然能懂***的意思?”
我心中五味杂陈,告诉他,像这样的“信”,母亲曾经也“写”过。高三那年,为了能多些时间在学校复习功课,我两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母亲便托到镇上赶集的乡邻送来生活费。乡邻临走时递给我一张折合很小的纸条。
当时,正是课间,走廊里挤满了同学。我看着纸条,一个家住镇上的调皮男生,飞快地掠过我身旁,从我手中抢走纸条,跑到教室,站在讲台边打开了,他神情怪异地看了几秒,随后向我扬起纸条,嘲笑地喊道:“***画的是什么东西啊?***不识字呀!”
顷刻,我脸颊通红,迅速地奔上讲台,抢过纸条,看见上面画着: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头猪,还有一打厚厚的人民币。刹那间,泪水不停地在眼眶打转。我怎么也没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居然会想出这样一种方式,来告诉我:家里有钱,在学校不要苦着身体,多吃些水果和鸡蛋,到食堂多买些荤菜。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在纸上,哭了起来……当我把信的意思“读”给同学们时,包括抢我纸条的那个男生在内,很多同学眼睛都湿润了。坐在最前排的女生,泣不成声地说:“我妈也不识字,但她照样能表达出对我的爱。”而平日沉默不语的一个男生也吼道:“为了乡下那些不识字的母亲们,我们更应该珍惜时光,发愤读书!”教室里一阵沉默,大家悄悄地把头埋进书本……
其实,在贫瘠闭塞的乡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围着灶台操持三餐的母亲们,他们大都不识字。他们生活的全部,除了一家老小,就是鸡鸭田地。屋里屋外,穿着儿女不要的旧衣,挑水砍柴挖地种菜。寒来暑往,清晨,第一个起床,烧饭换洗。夜晚,最后一个睡下,缝补衣袜。
转眼,时光一去好多年,早已时过境迁;可那个调皮男生,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至今让我耿耿于怀,为目不识丁的乡下母亲,悲痛难过。
如今,再次看到这样的画信,我的心,依旧被一股暖流搅得汹涌澎湃。恍然间,我醒悟,这些年来,在不识字的母亲心中,定有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她,不辞劳苦地,将一份牵挂飞越千山,跨过万水,送至儿女的心间。
老乡散文6:追寻老家年糕的滋味
文/张保国
老乡从武穴捎来一包他自己家里做的年糕,让我们尝一下鲜。不过,对方的美意,剌激了我的味觉,包括舌尖上的记忆。
年糕,作为农村春节的一种标识性食品。进入腊月,老家的家家户户开始着手浸泡大米,多为粳米,掺杂一定比例的糯米。记得小时候,家里殷实的,做年糕时糯米自然会兑的多一些,蒸熟后的年糕糍性自然要好,入口就比较爽滑。也有一些家里用高粱,掺杂些糕米,年糕颜色暗红,比较喜庆。我们生活在湖区,高粱对于故乡来说是稀罕物,自然高粱做出来的年糕也比较珍惜。
村上蒸年糕那段时间,也是我们这群小孩子欢天喜地的时节。放学回家一做完作业,我们就守在村上蒸年糕的大灶边。等年糕一出笼,大人总会夹起一块先尝尝,吃了一口后,就会将小枕头一样大的年糕,分给我们小孩子。我们用手抓着,也不怕烫,又软又滑,在嘴里来回咂那绵绵的筋道。
蒸好的年糕,经过两三天晾干后,各家各户都会切成长条块,就像如今超市卖的年糕一样。然后,将切好的条状年糕浸泡在早就准备好的大水缸里。记得小时候,一般家里总会准备有两三大缸的年糕。
年糕有好多种吃法,有炒、有煎,花样翻新,与各种菜疏搭配,也是餐饮文化之一种。我们小孩子却直接将年糕拿到火里烧,在柴火灰里烧到半个小时,把它扒出来,四面烧得金灿灿的,吃得嘴里满口生津。不过,春节过后,乡亲开始准备春耕,没有时间做饭做菜,大都是从水缸摸到几块年糕,洗一把白菜叶子,和水一起煮。
年糕年糕,年年高。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自古至今,这都是普通百姓的美好愿景。渐渐形成风俗,形成文化,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各地年糕的原料和做法各具特色,风味各异,有什么红枣年糕、桂花糖年糕等,听听那名字就很诱人。不过,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已经成为普通食品的年糕原所赋于我们的奢侈和美好,却像烟雾一样悄悄飘散了。
童年的年糕,父母忙忙碌碌做成小枕头一样的年糕,已渐渐朦胧了,那些绵绵的滋味也只能在记忆中回味……
老乡散文7:老乡,明天再会
文/沙金泰
夏季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东方从地平线上的天空,已经渐显出有些红晕,路面的车辆渐渐地开始多起来,尤其是电动的单车,集聚在大街两侧慢行车道上,像似一支浩荡的队伍疾驰而过。
这些骑摩托车、电动车的人,是这个城市最多的、最早的上班族,也是最为辛苦的打工一族。尽管在这个城市中,也只有在天刚刚亮时,才会出现这一动人的风景,这道风景不管天气怎样变化,就像太阳一样照旧会按时在地平线升起一样,准时地从这条路上疾驰而过。
也许他们的家并不在这个城市,他们很可能买不起私家车。但是他们却是这个城市最有活力、最有信心的一族,从他们的年龄看,从他们面部的表情看,就可以断然他们是充满信心的一代,也许有许多人他们很明智的认为,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不能容纳他们,他们的家也不会安在这里,在这里他不会融进城市,他们迟早会回到去属于他们的家乡去,我很钦佩这些人,他们是带着梦想来到这里打拼的。
一天,火辣辣的太阳刚要隐去的时候,我散步到了每天都去的、不大的路边公园里,在靠近一片树林的小道上漫步。
公园中有一个不大的水塘,水塘的北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的地下种植了许多低矮的、喜阴的植物,南边则是许多的花花草草,还有一座L形的长廊,园中沿着林边、池塘边、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中年汉子,他高大的身躯大约有一米八左右,两道乌黑的剑眉底下,镶着像把人世间看穿的、有神的眼睛,自信的高高鼻梁下,仿佛挂着厚厚嘴唇组成的嘴,如果,你刚看上去,他脸上像似还留有青春朝气的余波,仔细聆听他的谈话、端详他的脸貌,才会发现他也有多年的人生不凡的经历。
他坐在公园阴凉处的长椅上,双眸凝视着一丛黄色小花上的蝴蝶,我也走近了在树荫下的那个长椅,坐在了这条长椅的另一头。
我有礼貌的问那位凝视蝴蝶的人:“您是北方人吧!”
他抬起了头,笑呵呵地回答我的问话:“大叔很有眼力呀,我是东北人”
我搭讪着:“在遥远的这座名城遇到了老乡,也算是千里有缘来相会吧,也许是不止千里呀,最少也有几千里了。”
他问:“听口音您也是东北人吧?”
我忙应声答着:“对,我是长春人。”
他很高兴的赶忙接下了话茬:“咱们真是老乡呀。我是五常人,刚来这里不久,我的服务对象都是南腔北调的,各地的口音都有,就是说一些眼边前的话,也还得费劲地听,才能听得懂,想聊天真是不容易,有许多听不懂的话。”
我看出了他也是刚来上海不久,真看不出他为什么也来上海,还在干着我并不知道的工作。我们两一见如故,像似好久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我虽然来上海许多次,可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我知道的甚少,尤其对那里从许多省市迁来的外地人的口音更是很难听懂,于是,我对去东北插队的知识青年,却熟悉了他们带有上海味道的普通话还能听懂。
我在这一代也曾认识了一些老人,他们也由于去外地读过书,普通话还讲的蛮好的。他们也都接近耄耋之年,在这里我们交流聊天的机会可谓大大减少,主要是语言问题吧。这回我们可找到了机会,于是,我们就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谈话的主题自然也是很广,从南方北方的气候的不同、差别,这座城市的风俗人情,家长里短的故乡,时光闪过的人生回忆,个人的人生奋斗路径、家庭、孩子、真是无所不谈无所不及,杂乱无序的满嘴跑火车,聊天的兴致经久不减。
从谈话中我了解他是黑龙江一个镇粮库的员工,他的女儿在上海一家公司工作,他的老伴为了给姑娘看孩子,就也被召来了这个陌生的大城市了,。
最近几年,他所在的粮库也都实现了机械化,工人中年龄大的就得下岗了,他一个人随后也就跟着来了。
他说:‘我们家那儿临着松花江,那儿也是不错的地方,如今,我们都快到退休年龄了,我老伴原来在家种菜、养鸡,干些农村的家务活、地里活,可如今姑娘和女婿大学毕业来了上海,他们年轻适应能力强,很快就选定了在这里安家落户,要在这里发展。我们那里就叫大雁南飞。这不,他们有了孩子,又把我们也引来了,能不来吗么?就这么一个姑娘,***还真惦记着呢。她来了,只剩下我一个人还真没意思,只好也跟着来了。”
他还真是一个话匣子,打开这个话匣子,那动人的东北嗑,像铜帮铁底的松花江水滔滔不绝。
“你的身体这么好,又这么年轻,和老伴一起看孩子?”
“不,我没有看孩子,我不能干那种管孩子的事,我的姑娘就是老伴一手管的,她从不让我插手,我只能在外面干点出力的活。这不,我在一家快递公司送快递。我的三轮摩托骑得很好呢!”
他说着五常的大米是那样好吃,说他吃不惯这里的大米,他说他们家的烧酒很好喝,他说他的姑娘在一家公司工作。
近60岁的人还干着快递工作,他的身体还真吃得消,好像很健康,要不怎能骑摩托车送快递呢,我虽然年长他十几岁,但身体还远远不如他,就是当年我也不会去骑摩托车送快递,哪有多危险啊,别说我骑摩托车,就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乘坐过一次摩托车。
我也很羡慕他的精神,他说话时总是那样精神,对未来总是怀着那么好的想法,看他的样子对明天充满着无限希望,这些希望又是很实际的,又是翘翘脚可达到的,没有好高骛远的宏伟幻梦。
他对他的收入和日子都很满意,他说等小外孙子长大了就回老家去,他虽然在粮库干那些装卸粮食的工作,但他离不开那片土地,也离不开那条永不干涸的松花江,他因此也在家帮助他老伴,种菜、喂鸡、或是钓鱼摸虾。
他说:我终究要回去的,因为,那才是我的家。在自己的家最舒服,家乡的天最蓝,家乡的水最清,家乡的人最亲。儿女们长大了就要过他们的生活,而我也有我和老伴的生活。
等我的小外孙长大了,这是我最后的任务完成了,那时,我才能过好我和我老伴的日子。
说着,太阳的余晖也仿佛不见了,徐徐的凉风吹过,炙热的空气仍稍微有些降温,比夏日的阳光直射舒适多了,他滔滔不绝的江水般的话语,倒觉得像似松花江边的清朗之风。
老乡,明天再聊吧,再见!
老乡散文8:农谚里的春天
文/祝宝玉
农谚是古老乡村社会的生活密码,是中国的农耕诗,那些世代生活于乡村的农人,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对农耕生活总结和命名,让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都变得清清楚楚。在农谚里梳理春天,在农谚里了解春天,用农人们最朴质的眼光审视春天,你就会发现,春天的美是那么动人,那么真切,那么富有哲思。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的转暖,勤劳的家乡人开始了备耕。“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儿”,到了谷雨时节,就开始培育秧苗,准备种瓜菜,种下西红柿秧儿、黄瓜秧儿、茄子秧儿、辣椒秧儿等各种秧苗儿,育种北瓜、南瓜、西瓜、豆角等蔬菜。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正月十五的阴晴预示着清明时节的晴雨。这样的智慧看似简朴,却是多辈人经验的总结,先辈们总把最深奥的道理寓于最简单的话语里,留给我们受用。
“蛤蟆打哇哇,六十日吃疙瘩”,天气一天天变暖,冬眠的动物酣睡了一冬从洞里爬出来,抓一缕阳光,闻一闻春的香。蛤蟆的高亢欢歌唤醒了沉睡中的生灵,从蛤蟆开始唱歌起,数过六十天,小麦就到了收获的时候。
“雁来不过三月三,雁走不过九月九”,去南方越冬的候鸟又飞回了北方。春暖花开,果树都赶趟儿似地相继开花挂果了,杏花梨花桃花争芳斗艳。“梨儿见梨儿一滩泥儿”,往年的梨如果不储存好的话,到这个时节就要腐烂了。
春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在农谚里,亦是如此。“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春雨贵如油,其实多雨的春天正是农人所期盼的,因为有了春雨,今年的丰收就有指望了。“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这句农谚说的是清明前后,天气晴朗,气候和顺,正是农人们耕地、播种的有利时间。谷雨时期,如能下一场好雨,对种子的发芽、出土和生长都有好处。
“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在农谚里我们阅读春天,在农谚里我们读懂春天。看,春天正从农谚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