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运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春运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春运的文章1:年的情怀

文/张辉祥

春运的车票“抢”到了,心终于安了下来。收拾心情,静盼假期,把爱装进行囊,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信仰。去年春节,因为工作上这样那样的缘故,在烟花绽放、合家团圆的时候,我却独自呆在外地一家星级酒店富丽的标间里,心冷到了极点。与父母通电话,我说爸爸妈妈,你们别牵挂,儿子一切都好……只是聊着聊着,眼泪便强忍不住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思亲时!有爱,泪因爱而落,那是心中饱含一份浓浓家庭温馨的过年情怀。

今年春节期间,单位没有什么必须坚守的工作,放假、回家、过年就是我必须的、唯一的选项。这不,让人“烦心”的火车票落实后,我把各大商场超市都逛了个遍,就是想给家里人带点年货,最好是别样一点的,不求贵重,只需地域特色,一定是父母都没见过或是没吃过的。另外,一些平常的礼物,总能触动亲情的心弦,使父母开心,使自己舒心。

父亲喜好什么,酒?他早戒了。前年父亲去医院体检,查出高血压后,断然不喝了,买酒这个想法否定了。有些事情,只有通过回忆时间的碎片,才能在心底怅然释放得出答案。在时光流过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记得考上大学要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我很兴奋,半夜醒来,母亲房间的灯依然亮着,可能还在为我准备行李。隐约听见母亲对父亲说:“你这几十年的烟也应该戒戒了,娃儿上大学了,正是花钱的时候,省省吧。我知道你烟瘾大,决心也大,就是没戒脱,不妨你就再戒一次,那东西害人。”那天晚上,是父亲人生的一次抉择,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长长的呼出那口烟,低沉的“嗯”了一声。当时我就想,将来一定要为父亲买上一条好烟,让他一支一支闻个够。

想了许久,脑海里还是没有检索出母亲的最爱。母亲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一个质朴而贤惠的农村妇女,平时把钱看得很紧,从不乱花一分钱。儿时,有一次和小伙伴去镇上赶集,夏日的天气酷热难耐,于是我用零花钱给母亲买了一瓶冰冻可乐。母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花什么冤枉钱啊,这东西不解渴,还没咱家那口水井中的凉水好喝。那些清贫的岁月,年却有滋有味。母亲可以“缝缝补补”又一年,但她肯定会给我添加新衣裳;每当我盼年想吃糖果糕点时,母亲便会悄悄地在我醒来的清晨送上一份惊喜,而她却说“吃过了”……参加工作后,身上有了些结余。每次回家过年前,跟母亲打电话聊起她喜欢啥,她总以各种理由搪塞,告诉我:“家里什么都有,啥也不需要,只缺你这个人,回家就是最好的礼物。”

给父亲买了一条好烟,给母亲买了一件羽绒服,让爱汇聚在年的情怀里,礼虽薄,但心到,爱到,亲情最重要。回家的行囊很轻,还不及一滴思乡的泪水沉重,用慈母手中的线,缝补那些温暖的记忆。想到嘘寒问暖的乡音,想到左右邻舍的问候,便觉处处都是人间烟火,此时此刻,“乡情”是一个比爱更爱的词。

家是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家的味道,年的情怀。回家过年,不畏旅途的艰辛,回到父母身旁,陪他们一起唠唠家常,讲讲自己在外面的故事,让最美的味道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弥漫,让人间的天伦之乐在烟花中绚丽绽放。父母的爱意融入年的情怀,热气腾腾的温暖便扑面而来……

关于春运的文章2:春运那点事

眼看着又快放寒假了,身边的同学们都火急火燎的忙着买火车票回家过年,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又是上网,又是打电话,又是直奔代售点、火车站,凡是他们觉着能弄到票的途径都一一试个遍,就差求助于票贩子了。话说回来,自从铁道部门实施了实名制售票后,票贩子在数量上确实与日剧减。然而,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总比麻烦多。票贩子终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依然活跃着各大火车站。离假期愈来愈近,同学们的心情也愈来愈急切。已经买到车票的喜上眉梢,还在为车票奋战的愁眉不展。

韩晓征的室友们也是此番情景,离放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就把回家的车票的事情搬到了日常讨论话题之内,可谓一日三小论,三日一大论。放假之前一整个月都在想着这事,无暇而顾其他。此间,在校园里的某些犄角旮旯里亲热的情侣明显减少,大概就是为了买票这事,没闲暇来谈恋爱了。恋爱都找不到时间了,期末考试更是早已被抛诸九霄云外了。韩晓征所在的宿舍有六个成员,其中两人是本地的,所以毋须为买票一事担忧,而另外两人也早早托别人通过团购车票而成功拿到车票。只有另外一个叫小黑的室友经过连续几天的鏖战,打电话、上网等,总之前面说到过的方法均亲历亲为了不只一次,终于某日早晨,在网上还剩最后一张票的时候被他成功抢购到,还是个无座的。但终归是买到了,小黑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汗水,笑颜逐开,朝室友们打出OK的手势。

此时此刻,韩晓征正躺在床上为他所读的小说陶醉着,浑然不知发生何事。小黑走到他床前,一手拿掉他看得正酣的小说,看了看书名,便叫道:“哇,《围城》,老韩,果然非同凡响啊,看的都是大师级别的作品啊,有前途。我自愧弗如。”

韩晓征抿了抿嘴,作古人语调:“哪里哪里,我本一介书生,只是百无聊赖,借以消遣一下心中的寂寞。”

“你看大家都为火车票忙前忙后,焦头烂额,你怎么这么淡定啊,还有闲情看小说?”小黑满腔疑问。

“不急不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难道铁道部还能不让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回家过年?票肯定会有的,不用慌张。淡定淡定。”韩晓征慢条斯理,摆了摆眼镜。

“别扯淡了,是不是已经弄到票了?速速从实招来。”小黑急切的问道。

“他叔叔在这里,他当然不用慌了。”宿舍其他人大声答道。

小黑瞬即恍悟,似笑非笑用手指着老韩:“我差点把这茬给忘了,你有个可爱的叔叔在这里啊,难怪如此淡定啊。是不是把车票一事交付给你的叔叔了?”

韩晓征大笑道:“Yes.Absolutely right!今年我叔叔也要回老家,我们一起回去,所以关于买票一事我就不必操心了。我所要做的就是把身份证、学生证一并给与我叔便可。”说完,又继续埋头啃起《围城》来。

“有个亲人在身边就是好啊,哎,你看我为了这张车票折腾了多久啊。”小黑叹气道,“我在票没买到之前真有炸掉铁道部的想法,哈哈。”

韩晓征见到小黑为了一张票奋斗了几天,最后还是在万能的因特网上搞定的。难免展开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心里想到像他们这些大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订票买到票,但是成群的不懂电脑、不知网络为何物的农民工怎么办呢?他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深深为他们感到同情。别看韩晓征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文质彬彬,但他也是极富正义感,嫉恶如仇,经常在网上写一些东西,抨击社会的丑陋、不公,竭力为弱势群体发言,批判既得利者的腐败造作。当然,他不像某些人只说空话,不干实事。平日生活中,他也是积极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服务大众。就在前几天,他在网上看见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人买火车票,凭着有铁道部门的熟人而强行插队,而且口中还念念有词:就是这么牛B。看完这则新闻后,韩晓征极其愤怒,半个小时内作出一篇气势磅礴的批判此事的文章,言辞甚是激烈。写完后还给室友看,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话说韩晓征他叔叔,名为韩冰,年纪不大,四十岁不到。在本市的安全监管部门工作,官职为一办公室主任。官倒不是很大,但是人缘颇丰。自有一套为人处世之道,吃喝嫖赌,能征善战,在单位被公认为“全能战士”。与单位的其他同事也相处得其乐融融,可谓有口皆碑。就在一天,韩冰动员整个办公室的同事为他订购火车票。连同韩冰和他侄子韩晓征,外加韩冰妻子以及他儿子四个人,一共要买四张票,韩冰要求买卧铺票,整个办公室的人员忙活了将近半天,一张票也没弄到。虽然他们也是打电话,也是上网,但毕竟他们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对网络不是很灵光,所以一个上午也没订到一张票。

韩冰心想这么规规矩矩的按照订票方式看来是买不到票了,即使买到了,那日期也是很靠后的。于是他就换了方式,这时他的人际关系派上用场了,由于他认识本市火车站的一些工作人员,便联系了他们,让他们给自己弄票。韩冰也觉得这事稳妥了,便无忧此事了。谁知世事难料,韩冰托的熟人最后只给他弄到两张卧铺票,这个熟人还跟韩冰大吐苦水,说今年不比从前了,买票都是完全公平、公开、公正的,手快有,手慢无。当然,所谓的完全公平那是忽悠大众百姓的。要知道,这个世界自从有了人类,就没再公平过。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合理。否则,这两张卧铺票又从何而来呢?事实是每年春运期间,列车都会腾出少部分卧铺车票预留给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他们要么自己用,要么把这些票给他们的亲戚或者熟人用。而这两张车票便是从市委宣传部弄过来的。听车站那熟人苦诉后,韩冰也觉得能弄到两张票已实属不易。而这天,正是韩晓征结束最后一门考试的日期。

当韩晓征知道此事后,内心很纠结。这么说自己不是要随叔叔一起走后门吗?自己一向是极其厌恶傍关系、走后门的人与事。前几天还在网上挥洒笔墨痛骂凭关系插队买票之事,而今自己又将做同样的事,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这和骂完婊子开牌坊是一个道理。然而叔叔好不容易找人托关系,况且确实回家心切。韩晓征思索再三,终于咬牙下定决心,算了,就跟现实妥协这一次,绝无下例。

车票上显示的发车时间是第二天下午三点,四个人,两张票,怎么办呢?韩冰又想到了关系,想找熟人帮忙。如今迫在眉睫,只能找人,让熟人将没票的两人送上火车。只要上了火车,一切自然好办,不过是补票的问题。春运期间实行实名制售票,已经得到的那两张票是韩冰的妻子和他儿子两人的,而他和韩晓征两人没票。经过韩冰的一通电话,终于找到了熟人,是火车站的副站长。有了副站长这层关系,事情自然顺畅不少。但现在的秩序确实比原来要强许多,原来你只要认识车站的某个人,不管这个人的职位高低,只要穿着工作服,从进站口到到上火车这一段路程中,你手中无票那也是畅通无阻。现在虽有副站长带路,从车站外头进候车室这一段,没票也进不去。所幸还有两张票,所以韩冰的妻儿先走进去,然后他儿子从出站口把两张票递出来,韩冰和韩晓征再进去。进了候车室之后,一切便如预期般的顺利。四人在副站长的带领下,畅通无阻,进入了贵宾室,而后提前进入了上车之地。韩晓征和他叔叔手中无票也成功踏进那两张车票所显示的车厢。临别时,韩冰与这位副站长挥手致意。一会儿,列车便缓缓移动起来。

此时,韩晓征回顾着从车站外面到车上这一路的情景,又想起前几天写的那篇文章,越想心里越发不是滋味。那文此景,情何以堪。一缕夕阳透过车窗射过来,照在韩晓征毫无表情的脸上,此刻,他打开笔记本,迅速记下这样一段文字:我们恨贪官,又拚命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拼命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我们真正该反思的。

关于春运的文章3:秒杀大战

文/刘希

春运来临,回家的心情就像站在人头攒动的火车站里,紧张、急切而兴奋,多年来,无论经济多么紧张,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会挤上大巴车,花上比平时多一倍的车票价格,圆一个回家的梦。

早在新闻里看到,这几天便可以在网上订购火车票了,我心里一下子雀跃起来。坐火车,那可要便宜一半的路费呢,省下来的钱,可以给父母买好多礼品,我思索着,往年电话订票打爆也不成功,今年,我一定要发挥我熟悉网络经常网购的优势,订张便宜的火车票回家。

有同事告诉我,网上订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得做足功课呢,抓住放票的那几分钟购买才有希望。她跟我形容,那绝对是一场秒杀活动,没有手快、眼快、心快就绝对买不到票的。我一听,有些傻眼了,虽然网购很熟悉,但秒杀我只听说过,传言很难,所以从来没有尝试过,但这次无论如何,我都要参加这场秒杀大战了。

为了尽快地熟悉流程,我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网络购票的相关知识,并且将12306设成了主页,提前注册,反复虚拟购买,操练几次后,就等着放票的那天到来。

在焦急等待的日子里,我陆续买些过年回家的礼品,想象父母看到我时的喜悦……与其说是等待,不如说是煎熬,终于等到可以订票的那天,我早早坐在电脑前,天气似乎也不那么寒冷了。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临近,心里的紧张与兴奋,比当年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是和几万人比速度啊,只有几秒时间,不像考试一样留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检查再检查。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刷新,唯恐突然关闭退出网页,再登进去那可是相当困难。

我盯着时钟,放票时间到了,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地点击查询,可仍旧没有票上来,就在心灰意冷的时候,突然某次刷新后有票了。不及多想,赶紧预订,交费,将网银号码粘贴在对话框里,却在验证码时又卡了壳,重复地输了十多遍,反复地输入点击后,终于显示出订票成功。那一刻,绷紧了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实在太高兴了,打电话和父母报告消息都有些语无伦次,微微的颤音里,是我无尽的自豪与骄傲。看来,秒杀车票,真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呢。

关于春运的文章4:春运是一段饱蘸乡愁的旅程

文/钟芳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对我来说,春运时节,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这头连着家人无限的思念和惦记,那头是游子归心似箭的步伐。

一进腊月就是年,伴随着越来越浓的年味,春运的钟声响起了,这时,亲情、乡情牵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子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奔波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回家与家人团圆,成为他们心中最温馨的事情。终日挥之不去的那股乡愁,梦中萦绕心头的故乡,家中两鬓斑白的父母亲,让春运之路成为他们人生旅程中的一段幸福而温情的历程。

春运路上你我他,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能相聚团圆的人会更幸福,漂泊在外的人则更感伤。我想,每年春节前,看到在汽车站、火车站挤满了扛着大包小包赶着春运的人,对他们来说,不管路有多长,票有多难求,车有多颠簸,都挡不住他们迫切的心情,阻隔不了他们要回家的匆匆步履。

入夜,与朋友一起聊起春运,朋友说,那是一颗涨满了乡愁的心,温暖的、快乐的、悲伤的、美好的……但都传递温馨,驱挡寒意。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传统节日像春节一样能够让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为之迷醉,并且共同约定好归程,不同的始发地,终点站只有一个:家。“过年了,我这就赶快回家与亲人团聚。”老的,少的,年轻的,无数张喜悦的笑脸,如绽放的花蕊。顺着故园的呼唤,每个人都在呼吸着同一种味道:年的味道,那种味道,芬芳遍地,沁入心脾。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团聚的乐园。乘着奔腾的列车,一路婉转优美地唱着回家过年的歌。看着久违的缕缕炊烟升起,闻着香喷喷的年夜饭,听着熟悉的唠唠叨叨,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抱憾便浑然不觉,这就是家,让我刻骨铭心、日夜思念的地方。它把亿万华夏子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世上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把他们分开。

年是中华民族一个千年的约定,是一种情感的召唤,你再忙也得停住自己的脚步,你再远也得搭上回家的班车,此时,老母亲正打好年货站在村头,等待、张望。全家团团圆圆过个祥和温馨的新年,是她最大的期盼和幸福!多么简单而又朴素的愿望,却裹挟着她那日日夜夜的思念,饱含着她那融融的爱。当你满身的疲惫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开心地笑了,眼角挂着幸福的泪花。

除夕的晚上,合家吃一顿“团圆饭”,家宴菜肴丰盛,寓意美好,有如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全鱼,象征步步高升的炒年糕,象征和和美美的肉丸会第……这是春节家家户户大团圆的美好时刻,全家老少围炉而坐,笑语盈盈,举杯祝福,每个人心头的充实感、幸福感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浓浓的亲情和欢乐。酒足饭饱后,全家团坐于炭火前,其乐融融守岁至深夜。

过一个祥和团圆的春节,这是全体中国人心中永远不变的年味。又是一年春运时,它怀揣着融融的亲情,弥漫着浓浓的喜悦,浸润着深深的祝福,就如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关于春运的文章5:回家的路有多长

文/马亚伟

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春运表情。春运表情,是中国人最焦灼、最急迫也是最生动、最温情的表情。春运的表情里,“回家”两个字,写在人们的眉间眼角,定格成寒风中一个个温暖的镜头。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有一种幸福的憧憬——下一站,是温暖的家。

车站里,是如潮的春运大军。有幼小的孩子跟随爸爸妈妈回家,他们像一只只小候鸟,扯着大人的衣角踏上旅程。还有一个小伙子,抱着一个大提包,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赶列车。他张大嘴巴,飞奔而去,一副拼了的架势。站台上,有情侣在依依惜别;车窗里,有探出头来的乘客;车厢里,有旅客相互嘘寒问暖……他们要奔赴的是四面八方,但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家。

视频最后,打出一行字幕:最幸福的事,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这里,我的心忽地一暖,有眼泪悄然涌动。

有人说,中国春运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回家的路有多长?恐怕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人最清楚。回家的路有多长?我们一寸一寸丈量过,用思念丈量过,用深情丈量过。

中国文化里,思乡情结一直是根深蒂固。孩子牙牙学语就开始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背诵出至少二十首思乡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哪一首不是耳熟能详?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把思乡诗写得如此气贯长虹,绵延千年。

恋家情结,是我们民族谦逊温厚品格的体现。一个人走得再远,也不能忘本、忘了回家。或许你在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飞黄腾达了,正当你自我膨胀得忘了自己是谁的时候,回家。家会告诉你:你不过是当年那个赤着脚的放牛娃,你没有理由不可一世。

或许,你在外面屡屡失意,就像那个在天涯的“断肠人”一样。暮色苍苍,西风瑟瑟,瘦马可曾驮得动浓重的乡愁?他客袍的褶皱里满是漂泊的印记,被流年洗得褪色的青衫已遮不住清寒。于是他牵上瘦马,踏上了古道,回家。就算全世界都遗弃了他,家也会敞开大门收留他。

回家的路有多长?你一站站,丈量过万水和千山的距离,丈量过天涯与海角的长度。蓦然发现,家,早早就驻扎在心里了。路再远,也要回家……

关于春运的文章6:唐诗里的“春运”

文/雨林

正是春运如火如荼时,远在他乡的游子纷纷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条路,也许有风、有雨、有雪,尘土飞扬,但是在游子们的心中,它却是最美的风景。

中国人向来有除夕团圆的传统,外出的家人都要在除夕前返回,“春运”也就随之诞生了。今人春运回家难,古人春运回家更难。相比今天,古代交通十分落后,基本上靠坐畜力车或者坐船,千里迢迢回一次家,动辄耗费数月,很多出外游学、经商、为官的人几年都不能回家一趟。而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是一年胜过一年,催生出了唐诗里众多的离愁别绪,引发一代又一代游子的共鸣。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除夜宿石头驿》中将自己除夕夜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描写的淋漓尽致。本是万家团聚之际,诗人却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诗人只有苦笑与酸辛。愁苦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诗人作诗,多半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本是思乡情切,加之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被诬拿问,愁肠百结,郁结于心,其诗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自然不难理解了。

除夕之夜,唐代诗人高适也是彻夜难眠。在举国共庆团圆的日子里,如今的我们还可以看春晚,玩微信,抢红包。他却独自一人旅居客店,想着千里之外故乡的热闹景象,心中难免涌出万千感慨。“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大诗人白居易也曾遭遇古代春运,无法回乡过年。“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年岁无情地销蚀着旅人的容颜,所见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悠悠乡愁,失意江湖壮志未酬,新年里只好上庾楼消愁解闷。

王维自状元及第后,便在京城出仕,后又在济州、凉州等多地为官,苦于路途遥远,鲜有机会回到故乡。但对及故乡的人和事,诗人一直记挂于心。当有乡亲来京时,他便迫不及待地追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是问什么好呢?“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咋一看,如此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

因为有家的守候,有亲人的呼唤、有爱的牵挂、所以才有了漫漫春运路,长长思乡情,古今皆是如此。血脉相连,这才是我们急着踏上回家之路的终极目标。

关于春运的文章7:春运路上的温暖记忆

文/刘洪静

年近,回家成了大家唯一的心愿,挤火车,踏上春运征程,开启了过年序曲。

每个人心里都装满了春运路上点点滴滴的回忆,温暖,感人。儿时的我,每逢春节总在奔跑,一路猛追一列“呼哧呼哧”喷着白烟的绿皮火车,父亲不住地催促:“快跑,迟了就赶不上火车了!”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叫喊声,此起彼伏,挤火车开始了。所有人都鼓足了劲拼命朝车上挤。这时,听到一个大嗓门高喊一声:“不要挤,不要挤,听我的指挥,拿好车票,按顺序上车,我保证大家都能回家过年!”大家朝声音处望去,那是一个中等个头、穿着铁路制服的男子,他正一手把住车厢门,一手指挥着。在他的指挥下,大家得以有序上车。轮到我时,由于我的个头小,抓不牢车厢的扶手,脚踩了空,险些摔下车来。我吓得浑身冒汗,委屈地瘪了瘪嘴,直想哭。危急时刻,是那位列车员,伸出大手一把抱住我,噔噔几步,给我送到车上。他笑着说:“小姑娘,千万别哭啊,这么多人,会笑话你的!”他的话让我破涕为笑,暂时忘记了刚才的糗事。我记住了他那双会笑的眼睛。下车时,他又伸出有力的大手接过睡眼惺忪的我,把我放在站台上,还疼爱地给我戴好帽子。爱是可以传递的,小小的童心被感动了,我挥起小手朝他说“再见”。寒风中,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制服,戴着帽子,微笑着朝我挥手。

儿时的记忆,久久不能忘。虽然此后未见那个曾给予我温暖拥抱的列车员,却与许许多多和他穿着同样深蓝色制服的列车员相遇。有一年,年没过完,我就要启程去外地求学。一个人孤单的旅程,苦涩滋味溢满胸膛。不久,车厢里传来一个声音:“各位乘客好,我是本车厢的列车员,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这是一个中年列车员,他微胖的身材,稀疏的头发,风趣幽默,多才多艺。他拿起快板,来了一段自编自演的三句半,把如何文明乘车详细地讲给乘客听,博得大家的一阵喝彩声。我也被他的快板深深吸引,渐渐忘记那份不快。一路上,他的表演不断、祝福不断,上演了一台“列车春晚”,车厢里的快乐不断、笑声不断……

奔跑,拥挤,这些春运记忆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那些微笑的脸,温暖的手,深蓝色的制服,却清晰如昨。

关于春运的文章8:回家,一场秒杀大战

春运来临,回家的心情就像站在人头攒动的火车站里,紧张、急切而兴奋,多年来,无论经济多么紧张,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会挤上大巴车,花上比平时多一倍的车票价格,圆一个回家的梦。

早在新闻里看到,这几天便可以在网上订购火车票了,我心里一下子跃雀起来。坐火车,那可要便宜一半的路费呢,省下来的钱,可以给父母买好大一袋营养品,我思索着,往年电话订票打爆也不成功,今年,一定发挥我熟悉网络、曾多次网购的优势,订张便宜的火车票回家。

我计划9号出发。早早的,就有同事告诉我,网上订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得做足功课呢,抓住放票的那几分钟购买才有希望。她跟我形容,那绝对是一场秒杀活动,没有手快、眼快、心快就绝对买不到票的。我一听,有些傻眼了,虽然网购很熟悉,但秒杀我只听说,传言很难,所以从来没有尝试过,但这次无论如何,我都要参加这场秒杀大战了。

为了尽快地熟悉流程,我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网络购票的相关知识,并且将12306设成了主页,注册,将个人信息存在我的常用联系人里,反复地虚拟购买,操练几次后,就等着放票的那天到来。

时间仿佛过得很慢,在焦急等待的日子里,我只好买些过年回家的礼品,想像父母看到我回到家时的喜悦与惊喜的笑容,丰富我急不可耐的内心。与其说是等待,不如说是煎熬,终于等到订票的那天到了,网上规定下午3点放票,我12点准时坐在电脑前,天气,似乎也不那么寒冷了,抱个热水袋,搞个热暖炉,还特意买了一副半指手套,希望在关键的时候,不至于拖后腿。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临近,心里的紧张与兴奋,比当年坐在高考的考场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是我和几万万人比速度啊,几秒的时间,并不是像考试一样留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检查,回忆,再检查。十指在键盘上不停地刷新,唯恐突然关闭退出网页,再登进去那可就相当困难了。

我盯着时钟,3点整,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地点击查询,可结果,5分钟过去了,仍旧没有票上来,就在心灰意冷的时候,突然刷新,有票了。喜悦的心情不尽言表,还不及多想,赶紧预订,交费,将网银号码粘贴在对话框里,却在验证码时又卡了壳,重复地输了十多遍无效,只好反复地输、反复地输,几分钟不停地点击后,终于显出订票成功。那一刻,一根绷紧了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实在兴奋,向父母报告消息都有些语无伦次,微微的颤音里,是我的自豪与骄傲。看来,秒杀车票,真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呢。

回家,是一场秒杀大战,我幸运地秒到了。当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回家,只有用心,总是会找到回家的路。

关于春运的文章9:春运与高铁

文/吕蓓卡

年前春运大军滞留广州火车站的消息纠结人心,后来听说一些买了普通火车票的旅客被免费升级转乘高铁,爱心广州的做法让外地旅客意外惊喜。

前一段我乘高铁去了潮州,每次乘高铁似乎都是愉快的旅程;同样是铁路出行,但与近期春运大军近乎悲壮的回家行为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3个小时就到了公路开车6小时才能到的地方,而公路交通的6小时其实是挺难熬的,因为小车里无法随意走动。高铁时代,对近途交通的意义更加重大。

我第一次坐高铁大约是在6年前,当时是从海口到博鳌(其实那只是动车),感觉高铁方便高档,就像旅游小火车,一出海口机场就是醒目的高铁站,在售票窗口随时购票上车,即使是一等票也很便宜,座位宽敞,车行平稳,在清爽宜人的冷气车厢里透过窗纱看热带的景色真是一种享受……这次愉快的出行让我对高铁留下美好的印象。高铁跟以往的中国铁路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就在10年前我还坐过一次广哈线,虽然提速了、也不用北京转乘了,卧铺车厢可还是基本未变:抢行李架,大吵大嚷、因为长途旅行无聊而在火车上打牌的旅客们……而到了2010年,中国铁路终于彻底升级换代了,这真让人感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上大学我在京广和京哈线走了四年,18次和48次列车在当时已是一级特快,可是那时铁路给我的印象就是拥挤、混乱、肮脏……但是铁路的尽头是我的家,我唯一的渴求就是想归家时我能有一张票,哪怕是硬座和近40个小时的晃荡,哪怕坐得下肢浮肿、哪怕为了避免上厕所一路上不吃不喝……毕业之后一旦我有钱买机票了我就第一时间远离铁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因为人口流动和打工大军,春运一直是拥挤、混乱的代名词,铁路交通也总是让人联想到民工和漫长的、省钱的出行方式,总之就是忍受……

此时我从广州南站上车偏晚,一坐下来车就开了,当我坐安稳了,车已经到了深圳,到深圳就是半小时车程嘛!而高铁3个小时的车程对潮汕地区的人们到省城实在是大开方便之门!不过说真话,潮汕的高铁站候车大厅虽然外观很有气势,但内里空间不足、冷气不足,卫生也差强人意(尤其是卫生间),铁路要想比肩民航还是要修炼内功。

对人们习惯的铁路交通来说,南站离市内确实是远了些,我一直纳闷为何高铁不在广州市内多设一个站,可以设在东站或者北站啊,地上不行就在地下走也可呀,这样可以方便很多市内乘高铁的人。南站还有一个缺点,网上订票的取票口永远都是排长队,建议增加更多自助取票机。

我这个不爱出门的人可能缺乏说服力?那说说我一个常年跑出差的朋友的体会吧,他说:跟民航比起来,高铁最大的好处是风雨不误、准点儿!这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春运的文章10:父亲的春运

文/杨明安

小时候,我觉得春运很神奇,在寒冷的腊月,在我焦急的等待里,它送还了我的父亲,还有父亲带回的惊喜;在热闹的正月,在我不舍的泪光中,它又带走了我的父亲,带到了天南海北。

春节还没过完,父亲就将年幼的我托付给爷爷奶奶,独自踏上了离家的列车。我哭着闹着要爸爸,爷爷奶奶安慰我说,父亲到很远的地方打工去了,等挣了钱,会给我买新衣服买玩具和糖果,还会送我上学读书。爷爷奶奶还说,等到下一个春节,父亲就会回家。我不再哭闹,天天掰着指头数日子。

果然,一列春运里的列车将父亲如期送回家。他手中的大包小包装满了全家人的新衣服,装满了我渴求的玩具和糖果。望着兴奋的我,疲惫的父亲笑得一脸灿烂。

从此,父亲总是在春节前回家,又在春节后离开。我和爷爷奶奶,总是在正月依依不舍地送他远去,又在腊月满心欢喜地迎他归来。

我在电话里对父亲说,等我长大后要送他一个春运,一个只属于他的春运,让他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让我们想什么时候见到他就什么时候见到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鼓励我好好学习,说他希望早日拥有那一天。

我常常听人说打工艰辛,尤其是春运时买票难、坐车难……我曾多次缠着父亲,想核实大家所说。每一次,父亲都轻松地笑笑,然后默默走开。

我和爷爷奶奶都没想到,父亲会在春运里送给我们更大的惊喜。那年春节,父亲带回了一个温柔漂亮的女人。父亲说,她就是我的妈妈。在开往南方的春运列车上,女人突然在父亲身边昏倒,父亲扶起她,喂她水喝。女人醒后,父亲还给她吃自己随身带的干粮。原来,女人的丈夫去世不久,身心俱累的她昏倒在了车上。女人对父亲感激不已,于是结伴同行,并最终牵手走到了一起。女人对我很好,我也认可她这个新妈。

高中毕业,我没能考上大学,只能跟随父亲走南闯北。亲身体验到春运的艰辛,让我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些年,父亲离乡背井、风餐露宿,是在用勤劳和坚韧支撑一个家。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一个人默默承受了风吹雨打。

现在,年老体衰的父亲不再外出打工,可他最关心中国大地上的春运。每到春运时,他就会守在电视机前,当看到那拥挤的人流、急驰的火车,他的眼里就会盛满晶莹的泪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