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文章

请欣赏采菊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采菊文章1:大地的守望者

文/姚玥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才高八斗,一身淡然,隐居山中,结庐煮茶。将心血付与笔尖,描绘桃花源,把一生献给大地,守望着心中的南山。时光已过,我无法寻觅陶渊明的身影,可我认识一位同样的守护者,它比陶渊明更执着,一站就是千年。它比陶渊明更淡然,从来都是默默不语。

它,就是南安寺塔。

那是一个暖冬的下午,古城狭窄的道路纵横,小巷曲折悠长,暗灰水泥路上的裂痕是古城脸上的疤痕,从我的脚下一直绵延到看不到的巷子深处,像是想要带领我走入这千年蔚州城的兴衰岁月中。没有巍峨庄严的寺庙,没有精致漂亮的指引牌,没有芸芸的香客,只有低矮连片的平房和大门口的大石头孤独而又有些凄凉寒酸地矗立着,我疑惑,这就是南安寺塔栖身千年的地方?这就是那个埋藏舍利子的宝地?这就是那个伴随辽太子成长的福地?我不经摇头轻笑,加快了脚步,可一抬头,他已经像巨人般立在我面前,不言不语,却自带威严。

我安静地注视着他,莲花座精致秀美,宝塔高大威严,塔身第一层较高,各隅便可见塔柱,暖冬的夕阳徐徐照在它身上,光影变幻间,为它披上了金色的袈裟,一阵微风拂过,各层的铁马便叮叮咚咚,直击内心。它是一位憨厚的护院者,身体一半位于巷子中,一半位于院子中,矮小简易的门楼倚着它而建,是它最亲密的朋友。架得很低的电线从他身旁流过,是他最珍爱的琴瑟。精致的古塔和陋室小巷,便就这样神奇地同处于一个时空,和睦相处。没有不协调,没有不适应,反而相近的灰黄色将他们融为一体,散发出古老的气息。

此时,我原来心中的疑惑和不解烟消云散,高大的寺塔不仅可以生活在干净的寺院中,这古老朴素的小巷也确与它相配。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别样的和谐。因为,南安寺塔早已融入这片土地,无论繁盛衰亡,无论周边怎样的风景,那淡黄色的宝塔早已深深扎根这里,不能撼动。

千年岁月的剪影从我眼前飘过,几时,南安寺恢弘壮阔,他便安静地站在后院,陪伴着诵经的僧侣;几时,战火弥漫,一片废墟,他便安静地站在废墟中,守护着蔚州大地;几时,这里商铺林立,他便注视着这繁盛;几时,这里荒草丛生,他便享受着这孤独。他经历过无上的荣耀,他亦被世人与岁月遗忘过,时光与世人的眼光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了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在心中默念着,感慨着,忽地想起了孔丘尼晚年守候鲁国传学受教,想起屈夫子终身守候楚国不曾离去,想起家门口旧书店中戴着老花镜守候知识的老爷爷,想起余秋雨书中的信客守候家乡的父老一生劳作。他们都与南安寺塔一样,是安静又执着的守候者,无论你在或不在,无论你看或不看,他们都在,不卑不亢,不离不弃。

太阳隐于西山之下,不得不与这位老者说再见了。我转身、离去,走了一段,又不禁回头,此时,塔的一面被照得金灿灿的,另一面拉出了长长的影子,明暗交替,光辉一片,更显出他的高大,我笑了,他依旧是精神抖擞,依旧守望着这片土地……

采菊文章2:采菊东篱下

文/采菊东篱下

年少的时候,一心想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羡慕那些归隐林泉的人,喜欢读他们的词句、憧憬他们的生活。

想到辛弃疾的“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纳兰性德的“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悠然神往。

虽然那么多人都怀着归隐的梦想,可真正实现的却寥寥无几。能像北宋林和靖那样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人,古往今来又有几个?

虽然明知道不可为,心里却仍然怀着那个念想,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于是背负着巨大的房贷,将自己的家安置到凤凰山下。心里很明白,做不到与鸥鹭为盟、明月为伴,但是,能够贴近自然、呼吸山野的新鲜空气,于我,已经是最大的享受。

入住新家的那年春天,我在花园里种下各种各样的花:含笑、瑞香、凌霄、鸢尾、迎春、海棠,广玉兰、栀子花、夹竹桃、大丽花……

从此像一个痴心的恋人,关注着每一茎草、每一朵花、每一株树的成长,喜怒哀乐都被它们调动。有天一位朋友忍不住问我:“这些花花草草关你什么事?”我哑然失笑,是的,这些花花草草与人无关,可与我有关。对我来说,她们是最美丽的生命,她们给我宁静、给我安详、洗净生活带给我的种种焦虑和烦躁。她们给我的生命注入最新鲜的活力。

第二年的时候,成片的鸢尾花开了,神秘而美丽的紫色花蕊,像一只只拖曳着长尾的蝴蝶,栖息在绿色的叶片上。看一眼,就叫人挪不开眼睛。然后是粉白相间的夹竹桃、雪白芬芳的栀子花、雍容华贵的大丽花。凌霄爬上了屋顶,却迟迟不肯开花,从窗内看出去,像一片绿色的帘幕,想起琼瑶的小说《一帘幽梦》,觉得这名字用在她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爱上花草,也知道了很多花草的名字。恨不得将所有花都移栽进我的花园,到处搜罗花种。老公从别人拆迁的小区里弄来一棵庞大的紫薇,天天浇水,又往她身上缠满绳子,看到第一棵新芽探出头来,两人都欣喜若狂。然后,又在树下种了一圈曼珠沙华,想到它开花时火一般艳丽的颜色,我就连做梦都期待着它开花。

勤快的公公在我家东西两面的空地里种下各种蔬菜:丝瓜、黄瓜、茄子、青菜、番茄、青椒,又在南面的场地上搭起扁豆架。节假日,捧一本书坐在藤架下,斑驳的阳光从叶缝间漏下,洒在身上,我懒洋洋地看书,全身心地放松。

蔬菜成熟的季节,采了些和朋友、同事分享。我笑着夸耀说:“这可是纯绿色食物。”看他们喜欢,自己更加喜不自胜。

我家东面就是凤凰山。起雾的早晨,远处青山绰约,近处树影婆娑。采菊东篱下,是心的归属。与自然融为一体,便可浑然忘忧。

采菊文章3:采菊

文/邓小鹏

每年的深秋初冬季节,我都要去采摘野菊花。

选一个晴朗的下午,我给自己的心情放一个假,与阳光相约徒步来到野外。刚爬上山坡,野菊花就夹道笑脸相迎:有的从山崖上披挂下来,宛如金色的瀑布;有的遍布草地,灿若繁星;有的攀附在树枝上,好像幼童窥视的眼睛。

我一朵一朵地采撷着野菊花,仿佛搜寻着童年的足迹,激活尘封已久的记忆:编一个花环,戴在青梅竹马的颈上,编一个花冠,扣在自己头上,踏着夕阳,牵手走向炊烟召唤的村庄……馥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松弛着每一根绷紧的神经。树叶知秋,早已告别了树枝,草儿也已枯黄;但是野菊花不随波逐流,无畏萧瑟,仍然能抓住寒冷中的一丝阳光,一茬又一茬地花满枝头,毫无懈怠地呈现自己真实的本色。

偶尔几声稀疏的鸟鸣,打破了山中的幽静。野菊花没有选择百花盛开、蜂飞蝶舞的春天原野,也没有争居枝繁叶茂、鸟鸣蝉噪的夏天林荫大道,却独居在这样冷清的季节和偏僻的山坡,因此才奇香异俗。

不知不觉太阳快落山了。我手中的袋子装满了金色,鼓鼓囊囊的像个大气球;我的心充满了芳香,像天边飘飞的云彩一样绚丽轻灵。我抬起头,忽然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心境。

回到家,将野菊花晒干收藏起来。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雨天或寒夜将它泡茶,都会看见杯中那一轮轮金黄耀眼的小太阳。嗅着馨香,回忆起采菊时的情景,心情就会像菊瓣一样舒展开来,超然红尘。

采菊文章4:梦回桃园

文/风的记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每次读着陶渊明的诗,想象他所描写的环境,心中充满神往。尤其是他的《桃花源记》,每每读来,脑海中总能浮现一幅刚刚完成的水粉画,散发出浓郁的诗情画意。

“嘀嘀嘀……”一大清早,汽车的鸣笛声吵醒了我,看看窗外,天空灰蒙,打开窗户,一股夹杂着汽车尾气的污浊空气扑面而来。我赶紧关窗,回到卧室,随手翻开那本《陶渊明散文》,细细地读着那篇已经读过很多遍的《桃花源记》。忽然,天空昏暗,出现了九颗星星,它们仿佛连成了一串美丽的珍珠,并且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我想,这不会就是九星连珠吧,正在疑惑,突然觉得有一股神奇力量把我托起,耳边风声呼呼,周围的一切都飞快的穿过。“啪”的一声,我竟然摔在一片绿野之中,貌似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忽见前面有一个山洞,我便走了进去,洞中道路曲曲折折,良久,前方一道亮光出现,洞外,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桃林!

也许时值四月,草长莺飞,山色葱郁,河水澹澹,芳草萋萋。粉红的桃花或含苞,或怒放,漫天的桃林散落在山坡上、田野中,从远处看,像片片朝霞,又像少女羞红的脸庞,煞是好看。桃花被轻柔的山风轻轻吹起,荡漾在天地之间,周围仿佛成了花的海洋,环顾四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不时传来泉水的叮咚声和清脆的鸟鸣声。我继续前行,也不知道这是何处。这时,天空突然朦胧下来,迷蒙的苍穹,飘起了如烟如雾的丝雨;那漫空飞舞的晶莹,滋润着周围的一切万物。林间的布谷鸟开始唱起歌来,仿佛是把无限的祝福送给青山、绿树,小河,使它们更加美丽夺目。这雨,也仿佛把我的心灵洗涤了一遍,顿觉神清气爽。

忽见一人,身穿长袍,缓缓而来,看到我,甚是诧异,问道:“尔从何来,又欲何去?”我一片茫然,也不知道这是哪里,便答道:“只是路过,见山前一洞,便走进来,请问这是何处?”那人答道:“此乃桃花源也。”我大惊,便想:桃花源?这难道是陶渊明散文中的桃花源吗?难道我穿越了时空?抬头瞧了瞧那人,装束迥异。便开始紧张起来。那人遂道:“吾欲家去,可否光临寒舍?”我正一筹莫展,不知如何,闻听此言,稍安,便答应道:“好的!多谢!”

前行不久,见一村庄,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一条河流玉带似的绕村而过。河的两岸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各种野生动物奔跑其间。路边好多不知名的鲜花正盛开着,人行其间,犹若画中行走。村庄的一角,出现一片竹林,林外几株桃树,零散分布,桃树上桃花尽情绽放,甚是妩媚,“竹外桃花三两枝”莫非描写就是此地?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

绕过竹林,前方一片房屋,虽稀疏地散落在田间,但错落有致。袅袅的炊烟飘散在天空之中,为清新的空气添加了一份美妙的音符。那人手指一处院落,对我说道:“此处便是。”但见三面篱笆,一面木屋,门前溪流潺潺,屋后树木参天,篱笆墙外,鲜花烂漫。我走进屋子,那人便设酒杀鸡作食,盛情款待。许多村民也闻讯而来,看见我这个穿着与他们不一样的“异类”惊异不已!席间谈及现代,皆茫然。

随后的日子里,虽身处异乡,但一点也没感觉到陌生,生活过的无忧无虑。早晨,我随着农夫去耕作,看着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觉心旷神怡。夜晚,繁星满天,周围的蛙鸣声声入耳。此情此景,让我想起辛弃疾的一句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此意境,只有此刻才真正心领神会。村民们的生活也是充实而舒心的。乐者,弹琴奏歌,丝竹声声;文者,纸香墨飞,词赋满江;耕者,晨兴理荒,带月锄归;老者,江上垂钓,悠然自得;幼者,阡陌奔跑,嬉戏玩乐。他们的一切生活,都深深融入到大自然里了,与自然和谐相处,恬静、安定而祥和。

这天,我在田间散步,心中想着,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现代呢?虽然这里的生活很美好,甚至让我乐不思蜀,流连忘返,但我还有亲人、朋友、老师和同学,我还要学习啊!我漫步在一片绿野中,试着寻找来时的道路,可怎么找也找不到。正不知所措,忽见东方一股紫气飘来,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悠然而至。心中暗想,紫气东来,难道这位老者就是老子吗?老者见我,便问道:“汝欲何为?”我答道:“我想回函谷关。”老者回道:“吾乃李耳,今欲西去,载汝一程,若何?”我答道:“如此甚好!”

突然间腾云驾雾一般,不久就宛如来到另一世界,俯瞰大地,周围的山光秃秃的,大小河流,多已断流,偶有幸者,河水发乌,河边堆满了各种垃圾,一座座烟囱向天空不停地吐着或黑或黄的尾气,一座座工厂不停地朝河中排放着黑黄色的污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见此情此景,老子便说道:“数千年前,吾沿途所至,山川大地,绿野茫茫,河水清澈,空气清新,天地之间,清澈透亮,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其环境之优美,不在桃花源之下;而今,不可比也。”

良久,至函谷关,我跃下青牛,与老子道别,老子便说:“此情彼景,汝必茫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汝可思之。”言罢,腾空而去。

我站在函谷关,回想这一段时间所见所闻,实在是感慨万分。

近代以来,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破坏了环境,地球正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温室效应加剧,冰川大量融化,臭氧层变薄,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空气和河流污染,土地荒漠化加剧、沙尘暴肆虐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小鸟没有家了,再也不会欢歌笑语;大地也没有漂亮的绿衣裳,不再生机勃勃了。当我们头顶的天空不再明净,不再蔚蓝时,我们是否才想起应该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呢?当我们脚下的土地变成黄沙变成荒漠时,我们是否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我们的大自然呢?回想老子所言,我顿时恍然大悟: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对立中统一,在统一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纵观“十二五规划”和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退耕还林,节能减排,经济转型,保护环境已经提到重要日程,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一定像一座大花园:当我们上九天揽月时,俯瞰神州大地,广袤的田野,郁郁葱葱;一条条河流,就像玉带缠绕其间;一个个湖泊,就像颗颗珍珠,散落其间。内蒙古草原上,重现“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西部沙漠间,黄沙不再肆虐,一个个绿洲,连成一片,楼兰古国的繁荣景象,在我们这一代再现。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带着桃花源人,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潜入海底,领略了海底的奇妙世界;登上月球,到嫦娥姐姐家做客……

芬芳的山风,新鲜的空气,清澈的小河,葱郁的山峰……它们都曾像流星一样飞逝离开,但只要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桃花源,到那时,我们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桃花源人也一定会回归我们的大家庭,加入到建设美好家园的大军中。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共创绿色环境,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可爱、更加生机勃勃吧!

采菊文章5:人淡如菊

文/北雪情思

采菊的女子清纯脱俗,剪水双瞳噙一缕云淡风轻。

悠悠菊淡,小园短篱扎不住秋光好,一抹灿烂娇羞扶栏探望,那如许馨柔让多少人牵肠挂肚。

淡然采菊,簪一秋洁,举手投足间,眉宇氤氲别样从容柔和。淡淡的风剪淡淡的云;淡淡的梦拥淡淡的情,揉碎花黄付衷情,更有多少秋水不染尘。

淡然采菊,撷一束秋光清供,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凡事宽容而不苛求,随缘举善,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恬静与安闲。

淡然采菊,翩翩傲骨自风流,不会沉浸在晚霞绚烂的余晖里,会在季节更替里变换自己的心境,享受生命和谐滋养的乐趣。

唯一不变是那水莲花般的清纯,洁净而芬芳。

韶光易老,你会以淡然的心境去呵护生命至爱,将千丝万缕的缱绻,托付于温柔宽容的知己。历经岁月霜痕,相约生死契阔,那端庄的气度,深厚的内敛,会如阳光般绽放璀璨芳华。

待红尘释怀,淡然的你会在繁华世事中,回归简朴,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保留住内心那份纯净安详,使自己依然温婉和悦。

人淡如菊,骨中香彻,意趣简约而旷达。

采菊文章6:栖身菊之下亦是一种幸福

文/1527313910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陶渊明之后,菊更是成为中国隐士的象征,中国的隐逸文化也由此逐渐发展起来,菊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其形象也日益定义为“孤傲,高洁”的满腹才情的隐逸之士,尽管后来菊的意象有所增加,但是它的隐士形象还是在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

我记得最早的隐士应该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宁肯采摘野果也不食他们认为叛乱的周朝的一粟,最令人震惊的是在一妇人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此之后二人连野果也不吃了,最终饿死。时人多称其忠义,但也有人认为二者很愚蠢,夏亡于纣的残暴,而文王素来仁义,由周代夏更是历史的必然,但伯夷叔齐不这样认为,他们始终把自己当作夏的臣民,认为武王灭夏是乱臣贼子所为,所以当夏灭亡后,他们选择了隐居,他们或许也知道周替夏是必然的,武王更是比纣王要好许多,但他们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就像当时的香港澳门台湾初被殖民者占领是一样激烈的反抗,后来却也慢慢接受了现状,甚至今天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与之有很大关系。伯夷和叔齐的隐居是他们文人气节的体现,因为势单力孤,因为知道明知不可为,所以只能选择这种看似最愚蠢的做法,但是这也恰恰体现了文人的一种质朴,思想的纯净,今天我们来看待他们应该设身处地的站在当时他们的立场来想问题,而不是以今人的思维来强求古人,尊重和理解他们的选择。

自伯夷叔齐后我印象中的隐士就是竹林七贤了,喜欢稽康的不畏强权,率性而为,也喜欢阮籍的狂放不羁,相较于稽康的无所畏惧,率性自然,阮籍明显要有更多的顾虑,表现也相对圆滑,山涛苦于摆脱官场的羁绊,向司马昭推荐了稽康,稽康却愤而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言辞之激烈可见其对出仕的厌恶,但也由此惹怒了司马昭,后来有因钟会的陷害最终以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他的一生自由随性,连死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阮籍一直在躲避官场,但迫于司马昭的压力,阮籍第一次出山做官,做的是东平太守。官做得并不久,只有十余天。可在这十余天里,阮籍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简化法令,务除杂缛。之后,将官印高挂衙署大堂上,大摇大摆地再次投幽隐居。而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个官令畅达,政通人和的东平。阮籍为官,犹如修剪盆景,一番端详,几剪下去,退后几步,审视几眼,满意了,便转身离开,做得潇洒风流。就连后世自视清高的李太白也禁不住欣赏他的这股潇洒劲,写诗赞道:“阮籍为太守,骑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风。”

阮籍的第二次出仕相比第一次心甘情愿了不少。他主动提出要担任北军的步骑校尉。原来,他打听到北军营房有名厨师极善酿酒,并且还存有一窖陈年佳酿。阮籍嗜酒如命,于是堂而皇之地成了酒窑的主人。上任之后阮籍除了喝酒一件事也没管过。醇香的酒窖流进内腹后,他又寻山隐居去了。

这就是阮籍短暂而传奇的官史。既洒脱又对现实有一定的妥协,所以他得以寿终正寝,而不是像稽康那样早逝,无法比较他们谁更好,但是我想说他们都是努力追梦的人,隐居或许迫不得已但那种恬淡安谧的隐居生活同样也是他们所向往的,这就是他们的幸福。

使菊成为隐士的象征,隐逸文化大为发展的文人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做了82天的彭泽县令后毅然辞官,浑身散发着属于菊的清高,孤傲,和气节,为此有人欣赏赞同,也有人无法理解持否定态度,今人更是作了一篇《莫逃菊之下》来讥讽否定他,但是我想说一种选择,一种生活,不要用今人的思想来苛求古人,设想假若陶渊明不隐居,做个汲汲于官场权力的政客,还会有我们今天所景仰的那个高风亮节的文人吗?还会有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吗?世间事,有得必有失,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自然追求也不尽相同,何必强求呢!

有人说物质越充裕,人的幸福感就越低。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人们周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幸福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心灵更是充斥着各色喧嚣,这个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需要一个“菊之下”可供心灵休憩的地方啊,可惜这似乎成了一种奢望,红尘中的人想要跳脱方外,这多可笑啊,可是毕竟意识到自己心灵的真正需要了,怕就怕有的人嘴里呼喊着“莫逃菊之下”心里却早就逃到菊之下去了,可是现今这样心口不一的人还不少。

身处红尘却能从方外看红尘是有大智慧的人,敢于追求“菊之下”的人更是智慧与勇敢兼并的人,栖身“菊之下”,让自由的灵魂高飞,看得更高,更远,让自己的心灵容纳天地!

采菊文章7:采菊

文/王秋女

每年到了10月底,桐乡的杭白菊就进入了采摘期,其实老底子采菊花的时间没那么早,要等到立冬过后菊花进入盛开期时才开始采摘。但现在的杭白菊是从菊米(完全没有开放的花蕾)就开始采摘,到胎菊(将开未开的花蕾),一直采到完全盛开的菊花,价格也是依次从贵到贱。且如今的杭白菊也有点龙井茶的做派,讲究的是喝头茬茶,所以这采摘期是越提越早。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由完全盛开的菊花制成的菊花茶,其美妙之处不仅是因为味道更为柔和,更在于其颜值。取几枚委顿泛黄的干菊花放入杯中,沸水缓缓冲入,菊花打着旋儿慢慢舒展开来,洁白的花瓣呈现出半透明的玉石感,花蕊也鲜活起来,那点点鹅黄千娇百媚,神奇地几乎完全恢复了枝头盛放时的绝美风姿。

这个时节的桐乡,真正是一片香雪海,先生的舅舅家也种了大片的菊花,一到采摘时节,人手紧缺,我就说周末去帮忙采菊花。

听说我要去采菊花,身边的朋友们都深表向往,在他们的想象中,一片雪白芬芳的菊海,姑娘们翩然如蝶般穿行在花丛中,朵朵白菊随着跳跃的十指飞入竹篓。

而现实中,采菊不似采茶,杭白菊的植株很矮,只有五六十公分的高度,要蹲着采。蹲着已经够累了,但还只有外围的菊花才能用这种相对轻松的姿势采摘,菊花种得很密,繁茂的花丛里几乎无从落脚,更没有空间可以蹲下来,只能大幅度地弯着腰低着头采,像我这样的新手没一会儿就累得不行,得不停地直起身扭下腰甩下胳膊腿活动下。而且菊花层层叠叠,好不容易采完上面一层,把花茎一分开来,却发现下面还藏着很多菊花,你自以为已经采了很久很多,可抬起头来,却不过是小小的一个角。

这个时节的杭嘉湖平原天气并不太冷,可采菊花的人都是起早摸黑,花丛里晨露夜雾,沾在手指上,时间一长,十指冰得彻骨,竟是冻得发麻了。天几乎全黑了,舅舅来喊我们吃饭。回去时路过早上刚采完所有胎菊、只剩下绿色枝叶和幼小花蕾的菊花地,在沉沉的暮色中,惊奇地发现这片菊花地竟然又泛出星星点点的白色!原来早上采完胎菊的花枝,晒了一天的太阳,那些小花蕾又蓬勃地鼓胀起来,迫不及待地准备绽放了。这令人惊叹的勃发生机,在这一刻,让我从心底生出某种感悟,菊农的劳作,有时就像普罗米修斯,日复一日,往复循环,没有尽头。

这么一整天下来,我采了满满两大篮的胎菊,得意地拎过去向舅舅邀功,舅舅掂了掂,说大概有20多斤的样子。我两眼放光地问:“那么多胎菊能卖很多钱吧?”舅舅沉吟了下,答:“这几天算头批,收购价比较高,10块到11块之间,过几天旺季就要跌一点了吧。”我脑子里飞速地计算了一下,20斤,就算11块一斤,辛苦忙活了一整天,赚220块左右!舅舅淡定地答:“错了,你还没减去种植的成本呢!”

我顿时泄了气,忍不住嘟囔:“那还不如不种啊!”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如今我们这边基本不靠种地赚钱了,但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芥菜头、春天的时鲜蔬菜、夏天的烟叶,我一季不落,每天店里回来,偷空拾掇下田畈,这儿赚点,那儿拾点,也是积少成多。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农民的,把地闲着,哪里看得下去,罪过的!”舅舅这一番话,再平淡朴实不过了,却让我心生感动。

吃罢晚饭,我们准备回去,刚下班的舅妈和表弟,却戴上头灯,准备连夜再去采菊花。不然等到明天早上,打苞的胎菊全盛开了,就不值钱了。而舅舅呢,则到后院的小作坊里忙活开来,准备蒸制今天刚采的菊花,自己蒸制好再卖比新鲜的要贵上些许,这个差价可不能让别人赚了去。

采菊文章8:秋菊

文/丁向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为一个粗人,我本不喜欢花,但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亲自种了几株菊花。不是因为爱它,而是太喜欢陶渊明的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精神。

当秋风秋雨秋瑟瑟、百花百草叶娑娑之时,它迎着霜露展开了灿烂的笑容。

它被称之为“四君子”之一,也是花中的“隐士”。

它秀丽淡雅,亭亭玉立。

你看:那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种类颇多,姿态各异,生意盎然,那娇媚的小花瓣在秋日的阳光下格外显眼。

秋风又起,落叶沙沙,唯独那株株菊花像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它淡淡的体香沁人心脾!给秋日增添几分活力与朝气。 

它能屈能伸,怒放在寒秋,舒展在杯中。你看:它多像一位害羞的少女,仿似沉睡了许久许久,一觉醒来,依旧那么娇滴滴,重现昨日的妩媚,美的毫无瑕疵,美的令人心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仿似躲避我的窥视,脸上充满憨涩,心中却攥着蜜一样的甜,宛若初恋的少女欲言又止。

从此,我便爱上了它。

作者简介:丁向飞,男,37岁,祖籍安徽芜湖,现居住于江苏无锡。钱桥镇。晴山蓝城二期176号

微信:571737321

采菊文章9:幸福

文/吴楠

幸福是什么,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是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崇高境地,还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情操。其实幸福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旁。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小狗问妈妈:“妈妈妈妈,幸福是什么呀?”小狗妈妈笑了笑,对宝宝说:“幸福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小狗纳闷了,说:“那幸福可以吃吗?或者,玩?”妈妈听了小狗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傻孩子,幸福就是你的狗尾巴!”小狗听后,马上跑出了屋子。

狗妈妈紧跟着过去,看到小狗在园子里不停地打转,便问道:“你在干嘛呢?”“我在追‘幸福’。”小狗妈妈对狗宝宝说:“孩子,只要你抬头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走!”小狗听懂了妈妈的话,微笑着,高抬着头走出去,转身看了看‘幸福’,便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去了。

是啊,我们的生活无处没有幸福,幸福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会发现我们拥有了很多的“幸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