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儿童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儿童的文章1:四岁儿童的诗歌

文/王凯利

“诗言志,歌咏怀”。诗歌历来是人们抒发胸臆,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多少年来,失意者以诗感叹,得志者用歌兴奋,雄才大略者指点江山,才子佳人们情意缠绵。在我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千古佳句,为后人久久传唱。

现实生活中,四五岁的幼童有没有诗歌呢?那种天籁之声传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我的外孙女翘翘,满三岁以来就常常自吟自唱,颇为得意。去年“五一”傍晚,正是行星伴月的好天象。我领她外出散步,她抬头望月,大声朗读:“月亮月亮跟我走,我俩做个好朋友……”这份睹物生情,斗胆说,不是与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有同感吗?可以猜测,她要抒发的是独生子女对玩伴的渴求,对朋友的呼唤。

一天,随姥姥、妈妈游历过桃花盛开的花海之后,翘翘兴奋地朗诵:“桃花谁最美,大地生是谁,谁最小桃花,桃花浇水回。”这首“童体诗”虽词句牵强,似文理不通,但她却充分注意了音节韵律,牢牢把握了主题立意。

又一天,在姥姥给她讲完故事,准备入睡时,她朗声吟道:“小鸟小鸟飞不高,蜜蜂来了把它抱,轻轻放在鸟巢里,小鸟小鸟睡着了。”这是孩子将要入睡时的一种环境感受,她把自己喻作小鸟,抒发了彼情彼景中的想象和情思。而触景生情不正是诗歌创作的灵感之源吗?

诸如此类的“童体诗”,翘翘“创作”了十余首。我想,孩子有如此的诗情和兴趣,源自她对唐诗宋词的朗读背诵。孩子自两岁多至今,在家人的辅导下,能熟练地背诵唐诗和毛主席诗词多首。诗歌的优美韵律对幼童的影响是深远的。

由此,我联想到,随着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大量应用,阅读纸质书籍的人少了,刷微博、玩微信的“低头族”多了,“片段性阅读”和“浅阅读”已渐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当前,国家提倡“建设书香社会”,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四岁儿童的诗歌,启示我们在建设书香社会中,更要加强对少年儿童读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这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

关于儿童的文章2:陪留守儿童过“六一”

文/李爱华

那天,我刚进家门,十岁的儿子怀里抱着一辆遥控赛车就迎了上来。“妈妈,这是爸爸给我快递的节日礼物。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妈妈会给我什么礼物呢?”

我是一位小学老师,老公异地上班,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平日里我既要上班,又要独自照顾儿子,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陪他一起出去玩了。想到这儿,我有些内疚,忍不住对儿子说:“豪豪,对不起,妈妈陪你的时间太少了。‘六一’那天,妈妈陪你出去玩一天,你看怎么样?”儿子一听,立即欢呼起来。

我正要征求他去哪儿玩时,儿子忽然沉默了。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低着头,幽幽地说:“妈妈,我们班上的张晓雨好可怜呀!他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他跟着他爷爷奶奶过。”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满脸凄楚的小男孩,他的身后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我的心一片濡湿,为了那个小男孩,也为了我善良的儿子。

我们这个小城位置偏僻,大型企业不多,外出打工人员不少,有一批留守儿童。我们常说“金色的童年”,无疑,童年应该充满了欢笑和快乐。可是,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的儿童,他们的童年一定少了许多的欢乐和笑声,多了几许的期盼和泪水。我们无法阻止他们的父母丢下他们出去打工,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给他们一些我们能够做到的。

下午,我把我的想法说给校长听,校长略一思忖,为难地说:“李老师,你的提议很好。只是,带着这些留守儿童出去爬山。你一个人能照顾过来吗?”岂料,校长的话刚落,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个老师说,我们一起去吧。

这在我们学校是史无前例的。在征求留守儿童的意见时,除两名留守儿童身体不适之外,我们一共收到了全校71名留守儿童的愿望——希望老师陪他们过“六一”。甚至,有些不是留守儿童的学生也要跟着我们一起去。

第二天,出乎我们意料,竟然来了100多个学生,还增加了四位家长。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先去了郊外的小河边,孩子们洗了脸,我们稍作休息之后,又去爬山……大家你追我赶,嘻嘻哈哈的笑声感染了林中的鸟儿,也跟着唱起了婉转的歌儿。远远望去,他们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谁能猜到他们大都是留守儿童呢。

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让我感到由衷地欣慰,我决定:来年,我还要陪留守儿童过“六一”。

关于儿童的文章3:学骑车

文/陈卉馨

家里有一辆漂亮的儿童自行车,那是我三岁的时候舅舅给我买的,在学会骑车之前,还有一段艰苦的磨练呢!

这个车子穿了一身非常漂亮的衣服,披着黑白相间的条纹,后轮的两侧各装着一个小轮子,使它可以稳稳地站着,看起来就像一匹精神抖擞的小斑马。

以前,我都是骑着四条腿的“小斑马”在院子里玩,可是有一天,爸爸说:“露露,车子后面的两个小轮子该卸掉了。”我连忙阻止说:“不要卸掉小轮子,卸掉小轮子后车子会倒,那我怎么骑呀?”没等我说完,爸爸就拿来工具把小轮子卸掉了。

因为少了“两条腿”,“小斑马”就像是喝醉了酒,不是向左边歪,就是向右边倒。我急了,对爸爸说:“你还是把小轮子安上吧。”爸爸根本不理我。他一边扶我骑车,一边告诉我:“骑车时身体要正,眼向前看,关键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掌握好方向。”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关于儿童的文章4:大师的童年

文/张光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所有人童年时的目标与追求。就是连那些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也有着与我们一样的童年,他们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教训,也有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文学大师鲁迅,幼时一次听说某地唱戏,便兴冲冲催促家人带他去看。结果父亲要求他背诵完功课才许出门。鲁迅照办了,但去看戏便变得索然无味,对书本也产生了反感。许广平说,鲁迅个性很强,如果一件事情遇到了阻碍,给予他的印象,便比别人深刻的多。还有一次,同学将漂亮的信笺分赠他人,小伙伴都高兴地收下,惟有鲁迅拒绝不收。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信笺是那位同学偷来的。鲁迅读书时,如果弟弟们在一旁看,鲁迅不许他们伸手摸书,因为生怕他们弄脏了书页。

史学大师钱穆,幼时记忆力极佳,每篇文字大约读过三遍就能背诵。他最爱看《三国演义》,9岁时便能背诵。钱父的一位朋友听说后,便当即考他“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钱穆居然一字不落地当众背了出来,众人惊为神童。钱穆也沾沾自喜。第二日,他随父亲出门,经过一座桥时,父亲指着桥问他:“你认识‘桥’字吗?”钱穆答识。父亲问:“用木字易马字旁,是什么字?”答:“是‘骄’”。父亲接着说:“骄字何义,知道吗?”钱穆点头道:“知。”到这时钱穆才知道父亲的真意,脸一下子红了。父亲的教诲,钱穆从此一直铭记在心,读书时绝对不能有骄傲的情绪。

文学大师沈从文,儿时个子小,人很精廋,非常机灵,滑稽有趣,常常逗得寨中老少捧腹大笑。沈从文爱逃学,常将书篮藏到土地庙里,然后在城里城外闲逛。逃学被发现后,沈从文总会被大哥责打,有时还要罚跪。跪着的时候,沈便想着外面的世界,“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拔刺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到空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木上累累的果实”。想着这些,他就忘了被处罚的痛苦,忘了时间,被叫起来之后,他也不觉得委屈。他说,他应该感谢这种处罚,给了他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

国学大师傅斯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他读书极为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随时向师长请教,有时找不到纸,便写在手上、胳膊乃至大腿、肚皮上。夏天一到,弄得浑身是墨迹。他在同窗中年纪最小,但比他大的同学都向他请教。同学中有写不出来作文的,便时常请他捉刀,酬谢是一个烧饼。傅常常写完自己的作业后,还能为同学写出几篇完全不同的文章来,但先生却知道肯定是傅代写,便开玩笑地对他说:“傅老大(傅斯年排行老大),你这次有没有换两个烧饼吃啊?”傅听罢窘迫不堪。

由此看来,童年时的大师也是那么的调皮、可爱。他们聪明、机智、勤思好问、勤奋、善于观察。品味这些大师的童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悟与启迪。

关于儿童的文章5:咸菜根

文/林江文

香香咸菜,悠悠人心。在儿童时代,物质极其匮乏,尤其在春天时,青黄不接,乡亲们难得吃上清鲜的蔬菜。那时,家乡贫穷落后,当然拿不出多余的钱购买诸如海带、豆皮、花生仁、豆子等食物。于是,普通的咸菜根就成为一阵子最主要的菜肴,伴随清寒的苦如黄连的岁月。

家乡的咸菜,经过多次的锤炼,才较不容易地获得辛勤的光华。首先,乡亲们从田园里砍下一棵棵芥菜,放在竹竿上经过太阳晾晒,经过和风吹拂,直至芥菜由硬变软。时候一到,芥菜们就被拿下,一排排整齐有序地放在圆圆、大大和坚固的木桶里进行加工。

在木桶里,弧线般的排列产生一股美感。翠绿如抹的色泽,肥厚清脆的菜梗,撒上白花花的食盐,在脚下经过快速灵巧的踩压,芥菜变得如经过水煮一样熟透。一圈圈芥菜,一层层食盐,细心而耐心,脚在淡淡地行走,平静地耕耘。人们可以细细地聆听脚部发出的响声,默默地感知脚下菜叶的灵魂在游弋。

心里,遥远的祝福,衷心的希望,都在绕圈行走里温柔地存入心间。缜密的心思,缜密的芥菜,在木桶里安静地躺着。那一阵子,劳作恰似在桶里飞舞,沉淀了希望,过滤了焦躁,唯美了时光。一份浓浓的等待,在大木桶里挤满了片片心语。淡淡幸福,就像绿色的芥菜一样堆积在脚下,飘到我们等待的心间。

芥菜大约放在木桶里几天的时间,慢慢地,芥菜在食盐的洗礼下,奇迹般地收缩,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不少的菜汁,滞留在桶里,甚至润湿了压在上面的洁净的石头。接着,乡亲们把芥菜放入几个瓷质的瓮里,撒上食盐,盖上瓮盖,加上水进行密封。大约两个月默默的孤独以后,去除了青涩味的芥菜就成为了咸菜。

咸菜就这样经过人工的心灵手巧,脱胎换骨,终于焕发出腌制的咸菜特有的气味。一阵香味,一阵惊喜,一阵珍惜。咸菜,经过较长时间的清炖,加上足够的食用油,就成为了一种经常食用的菜肴。小时候,也许是因为经常、反复和简单地搬上餐桌,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厌烦。抱怨、难吃、生涩和朴素的咸菜,它经常性地作为菜肴,也可以煮成那时生硬的咸菜饭……

前几天,几团咸菜出现在眼前。我不甘情愿地看着它们下锅,添上五花肉进行炖煮。啊,品尝之下,你犹如从遥远走来,进入我的心灵深处。一种久违的味道扑入味觉,仿佛一下子震醒了思维。原本吃腻的咸菜,现在经过嘴巴的咀嚼,竟然是出奇的香甜,那是一种意外的佳肴。“物以稀为贵”,如今,经济腾飞,食物丰富,吃咸菜,不只简单地吃下以前遗弃的感觉,吃的居然是乐趣,享用的居然是诱惑。

曾经,咸菜根也是劳苦功高,填充了饥饿的肚肠,翻阅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痕迹。咸菜根,泛起一丝丝的思念,辗转在流年里,成为一个重要的记忆。勤劳的农家人,早早就与你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因为你,岁月飘着一种浅浅的香味。回忆如白驹过隙,吃咸菜的镜头飞也似地在闪现。咸菜根,你是食物难以下咽的时代里的一抹阳光,成为帮助乡村人一张善良的温床。

因为咸菜根,生长芥菜的的土壤,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真心。它给予的不但是人世间最珍贵的词句,也是饥肠辘辘时的珍贵如油的及时雨,滋润了枯燥、难挨和无奈的春光。咸菜根,现在,萌发的是一股股奇异,这一切,已足够。咸菜根,艰难时代的一缕缕爱的奉献,千千万万的难以描绘的一份份情。

关于儿童的文章6:心底的坚强-我是留守儿童

文/骑士勋章

【导语】这座雄伟的大山,虽然远离繁华的都市,但它有着清新的空气、富饶的物产。我不明白为何爸爸妈妈要舍弃这么美丽的地方,远赴千里出外打工?我站在大山巅峰,一次次对着远处高声呼喊:爸爸!妈妈!快回来吧!

听奶奶说,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给家里多挣一些钱,也为了今后能供我念大学,就不辞辛劳、远赴千里之外的广东打工去了。

我是在奶奶的搀扶下一点点学会走路的。长大后的今天,我每天背上小书包,走5里山路到乡上小学去念书。学校里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孩子,都是在自己幼小的时候,父母就双双远离家出外挣钱了。听说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能和父母在一起,为啥我们山里的孩子就不能这样呢?

去年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回来了,还给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以及我带了许多礼物。我高兴极了,拉着妈妈的手又蹦又跳,还跟着爸爸去山上采草药、打猪草。那段幸福的日子,我终身难忘。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星期后,爸爸妈妈又收拾行装,准备回城了。我死死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放,嘴里哭喊着:"你们不要走,我不需要你们给我挣钱念书。我什么活都会做,我可以不念书,我不希望你们出去。"

妈妈把我紧紧拥在怀里,只顾自己抽泣,我感觉到她大滴的泪珠不停地掉落在我脸上。

父亲则拉我到身边,扶着我的双肩,深情地对我说:"好孩子,虽然我们不能每天陪伴你,但我们的心里时时刻刻都装着你,牵挂着你。你看,我的钱夹里都是乖女儿的照片,没事时还会拿出来给工厂里的那些叔叔阿姨们看,他们都说这个小女孩看上去好懂事、好坚强的眼神。"

"记住,一定要记住我的话!你是大山的孩子,大山的孩子就应该像大山一样坚强。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绝不要让我们失望,懂吗?"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从此,我记住了父亲的话,我是大山的孩子,任何时候都要像大山一样坚强。

那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学校里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让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电脑和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们见面、通话。所有的同学在和自己的父母聊天时都哭了,但我没哭,我一直牢牢记住爸爸的话,要坚强。我也不想因为爸爸妈妈看到我流泪而心里难受。我忍着眼泪告诉他们,家里一切都好,请他们放心,安心工作。

爸爸微笑着对我说:"好孩子,看到你进步很大,我们很高兴!另外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工厂要在咱们县城建一个分厂,我和***妈都申请调动通过了,很快就会到县城工作。到时候,就可以每周回家一次了。"

我点了点头说:"爸爸,您放心吧,我会把学习搞好,考试争取第一名;回家我要帮爷爷奶奶煮饭、打猪草,我会把一切都做好的,请您放心1

巍峨的大山,这里孕育了我的生命,也永远寄托着我幼时的渴望。那份珍贵的父爱和母爱,一直离我如此遥远却又如此清晰。我站在大山的顶端,望着那无边无际的云海,心里默默许下一个坚强的理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用自己学来的知识,把我们大山里数不清的宝贝都卖到城里去。我要让我们山里娃娃们的父母们,再也不会为了那几个钱而抛开亲情骨肉到外地去操劳!

"爸爸、妈妈!你们听到女儿的决心了吗?"

关于儿童的文章7:儿童的情趣

文/赵伟

“六一”儿童节到了,该给孩子们送点什么礼物呢?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裕,物质方面给的再多,也无非是锦上添花,不妨在呵护孩子们的童趣上多做些事情,能让孩子们高高兴兴,自由发挥天性,就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童趣,即儿童的情趣。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儿童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宝贵的财富。

著名画家丰子恺有一幅名画 《凳子四条腿,阿宝两条腿》,就童趣盎然。他的4岁女儿阿宝把自己和妹妹的鞋子脱了,套在凳子腿上,高兴得在旁边大叫:“凳子四条腿,阿宝两条腿!”她的母亲呵斥阿宝,怕把袜子弄脏了,丰子恺却觉得很有趣。于是,一颗善于呵护的心,看到一件充满童趣的事,画出了一幅富有童趣的画,换来了无数小读者的开心一笑。

缺少童趣的孩子,小小年纪,春行秋令,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即使在其他方面再有成就,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曾有个12岁的“神童”作家,在书里这样写:我找对象的标准,“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潇洒如马哥(小马哥),强壮如伟哥”,这话固然幽默诙谐,但出自一个小女孩之口,却显得油滑早熟,既无趣,也不正常。建议她还是先别忙着写小说出名,倒是真该好好补补童趣这一课了。

当然,一般来说,在正常环境下,童趣是自发的、天然的,无须刻意去培植,去补课。但毕竟孩子们可塑性很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对其童趣也需要精心呵护,正确引导,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和良好的生长生活环境,以使他们健康成长,幸福愉快。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政策,很受学校和家长们欢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实际上也就是在保护孩子们的宝贵童趣。广电部明确规定,涉案、凶杀、暴力内容的影视剧一律要放在黄金时间之后,这期间要多放孩子们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影视剧,目的就是为了不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污染,不让和平友爱的童趣被野蛮的打打杀杀所取代,保护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孩子不受负面影响。

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也从实际出发,去掉“见义勇为”的要求,因为不论从心智、体力、情趣、社会经验方方面面来看,这都不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心地单纯,天真稚气,学习之余,最适合于做游戏、看动画片、逛动物园、玩玩具,所以,扑山火、斗歹徒的事,还是留给责无旁贷的大人们去干吧。

还有关于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各地图书馆、博物馆一律免费向孩子们开放的规定,以及深圳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列出监护人偷看日记要处分的条款等等,都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嬉戏、生活,充分释放他们可爱的童趣。

我们希望孩子们有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舒心地玩,可劲儿地乐,在笑声中长大,在欢乐中成才。

关于儿童的文章8:背影

文/七月

我小时候属于留守儿童,童年缺失父爱,但不代表我就没有父爱。

或者说,我因此得到的父爱反而更加深沉。

我记得当年中考失利,父亲为了我的升学之路能更顺畅的走下去,不惜到处求人、碰壁、再求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夏天,父亲腋下夹着一条香烟,微弓着背,在烈日下,默默向前走着。他要走去的地方,也许是我能得以继续上学的起点。父亲就这样走着,似乎没有一点负担。他不知道,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背影。一个父亲留给15岁女儿的背影。

在这之前,还有一些关于父亲的零散的记忆。比如每次从外地归来都会悄悄塞给我一些钱。每次和他睡觉都将被子把我包裹得紧紧的。洗碗时把碗全部打碎了,父亲为免我被责骂,悄悄去市场买回一模一样的碗回来。还有在上海的弄堂里,我坐在父亲的单车上,他载着我肆意穿梭。总觉得那会的时光缓慢而悠闲,令人回味。

前年过年,我独自在房间看书,接着趴在床上睡着了,恍惚中,父亲拿掉我手中的书,为我盖上被子。那一刻幸福感油然而生。父亲从来不勉强我一定要留在哪个城市,也不勉强我和谁结婚。他多半尊重我一切正常的想法。真好。

脑子里突然想起往事。源于昨夜父亲的电话,电话里父亲吞吞吐吐,不似他平常的作风。我并没想太多,之后相继挂了电话。直到今早,父亲再次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3500块钱借他急用下,而后说了一些理由。我要了他的银行卡号,就转账过去了。父亲没念过书,也不会发短信,全靠记忆把卡号口述给我。还好他能记得。

我想,父亲在和我借钱之前心里一定经过了一番矛盾而痛苦的挣扎。他努力说服自己,又努力编造理由。一切皆因为爱,因为我们之间的父女关系。可能他认为一个父亲不应该开口问女儿借钱,但是他不知道,我是心甘情愿的,就连幼鸟也知道反哺,何况生而为人的我呢。

岁月催人老。年前回家发现父亲比往年多佩戴了一副眼镜,一问,原来是老花镜。突然好心疼父亲,他不再是骑着单车带我在弄堂里穿梭的父亲,我也不再是他的小女孩了。

长大后,离家、求学、工作。每次父亲都来送我,直到车子发动的那刻,他才离去。每次我在车窗里望着他,隔着玻璃,仿佛就隔了一个世界。一直以来,时光都让我们聚少离多,但是没关系,从前你护我长大,现在我护你老去。父女一场,无非就是护彼此周全。

父亲开始老了。他走在慢慢老去的路上。而我能做的,只是看着他一点点变老。就像当年我望着他的背影一样。如果说二者有何区别。便是现在,我在望着他时,自己有一种深刻的无奈感。也是在此刻,我才算彻底明白什么叫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想起龙应台女士的《目送》,她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确实,我慢慢的意识到,我的那些无奈、落寞又难过的情绪,仿佛和那个背影有关。那个为我卑躬屈膝、为我鞠躬尽瘁的背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