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文章

请欣赏街头巷尾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街头巷尾文章1:情绪下的焦虑

文/东山峰人88

我留念儿时街头巷尾人家门前摆放的茶摊。一个小桌或一个小櫈摆上几个或十几个玻璃杯子、扣上平板玻璃盖,一杯杯桔红色、桔黄色液体在玻璃杯中晃动,像极了当时最时髦的饮料,挑逗着年少的眼球和渴望,然后透着一股清凉诱人口渴的馋咽。

小时候,在无处可藏的炎热中,有种茁壮成长的无限潜力,活动量大,体内水分蒸发快,常常会因此感觉喉干舌操,一分钱一杯或两杯的茶水便成了我止渴的最佳饮料。而今,随便你怎样寻觅,却再难发现它的痕迹了。那种消声匿迹的街头玻璃杯茶摊的印记,恐怕变成了80、90后们头脑中一种久远的传说。

现在,高节奏的社会发展,意味着过往的终结和新生活的开启,因此,人们已习惯于出门自带水杯以求卫生、方便、解渴。而且街头的超市和商店,各种饮料及冰茶比比皆是,早已取代了昔日的茶摊,如果说还能寻找茶摊的印记的话,只能在街边茶馆找到,但那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曾经,那些不被正视的压力,都被压缩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现实中,日益收紧退休后的生活上升指数,高昂的房价,带孙、送孙读书、做饭。把伤疤当成勋章的我们,都被一点点吞噬了梦想的空间。让人变成为一个被钉在屋内的玩偶。

而城市茶摊现象,用一种文化为我们构筑起了精神乐园,讲透了恒久不变的人性。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超凡脱俗、光怪陆离,但其实又跟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喧哗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在清晨时分再度响起。嘈杂的吆喝此起彼伏,搅动着初夏躁动的清凉。茶瓶、茶杯放在折叠桌上,躺在靠背的塑料椅上,扒开双脚,盯着往来的人群,盘算起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让人脸颊不由得泛起了微微红晕。那些挑担小贩、菜农的瓜果蔬菜在清晨的阳光下洒着一层诱人的五颜六色,让人不由得想要俯下身,拿起来凑在鼻子下闻一闻透着水汽的清香。卖黑市香烟和男性秘方药的小贩,拿着铅印‘六合彩’信息买吗的市民们都穿梭在各茶桌边,舞动着城市市民心态的欢乐。

久违的街头茶馆,这种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的茶摊,是在城市街边、树林、空地中开发出来的,几张折叠桌和塑料凳子就支撑着城市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三五好友、街坊邻居、同事同学在这种休闲方式下集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法一上午时光,有的回家还不忘记捎上一把小菜,真是把市民生活过到了极致。

三、四元钱一杯的茶逗留半天,付费不大,平民消费的起。这种文化生活的形式,就是城市存在的意义。这种以市民休闲方式的街头茶馆,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氛围,正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生活。城市是因人而创造出来的,而非人为城市而生,是人赋予了城市以生命力。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许多人以财富扫出一片天下,却在街头巷尾的茶摊里,凭着“有趣灵魂之人”的集散地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恐怕这是要算一个。

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生活环境,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与生活对弈。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在成年后,越过层层心理屏障将对世界的认知碎骨回炉、淬火重生的滋味。其中多少苦辣辛酸,冷暖自知。只是,不一样的经历,注定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好与坏,都得照单全收,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命运'

搁在往年,我是不大出门的,喜欢宅在家里自娱自乐,外面的喧闹,同学的邀请,慢慢地我也涉世到市民生活尚浅中,了解一些外边的世界,感知一些间接的人生。因为沉浸,因为思索,而外面的热闹又容易成为我个体的经验,常常读书宅在家中往往容易让人耽于想象。如是我便成为混迹于城市的市民生活中的常客了。

街头茶馆的涌现,折射出许多市民心态,在焦虑的时代下,每个人都会感觉有一种生活的压力和对社会诸多的不满意,并且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这种情绪传导开来。大家谈到更多的是当今的人与社会关系,众口一词的破题思路在于;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的关系,找到经济平稳发展模式,希望;公共服务到位,希望实现政府角色转换?希望;民主法治、社会公平,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机制?希望;社会循环,能在平稳发展中完善自我纠偏机制,形成新的凝聚力。希望退休后取消双轨制,大病有保障;这种情绪下的震撼观感,能引起每个公民的情感共鸣。这不是略微’乏善可陈‘,而是’善莫大焉。‘。

一晃,已经六十五年了,寻寻觅觅、兜兜转转,眼看这人生就要过去一大半了。生活其实都不易,生命本多磨难。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美国有个畅销书作家叫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她为了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决定亲自尝试在六个城市打不同的工。她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断掉了以前所有朋友的联系,只留下了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结果她发现,穷人的生活只有两个字:权衡。权衡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脑力和动力,变富基本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最终,花了太多时间、太多精力去打工的芭芭拉只会沦为一个工作机器,她无力去想、去做任何其他事情,直到情绪崩溃。六份工作的结局,皆是如此。这就是穷人的生活,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很难从这个循环中突破。

纵观我自己几十几年的变化,我一直在寻找分享过去了的历程。曾经那种天生的冲动导致我在少年,中年和心灵上许多遗憾。而退休后出现的空余,使我更进一步有了怀念的提升,青春与无知第一次可以在1972年,“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生活会把每一个成年人打回原形,乃至我退休后又重新交换思想。

偶尔,与朋友在上档次的茶馆喝茶,扯到一些有关’品茶‘之事,就略知一些这方面知识了。切一杯茶,茶叶内含物质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的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如果茶水泡好后放置久了,里面的茶多酚就会被氧化变色,呈深褐,茶水颜色变深。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但是,在街头巷尾喝茶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茶馆的茶叶一般就是一二十元一斤,冲泡的水也是平常的自来水。然而老百姓喝它,喝的是一种叫过日子的状况,喝的是一种心态。茶摊上人手一杯茶,很是惬意,也很契合他们慢日子的调性,喝喝茶,打打牌、搓搓麻将,日子实在是太闲适了。

茶水钱也从过去几分、几毛涨到几元、几十元不等。看日子品质是提高了,大家也是愈加的会享受了,许多人点评这种街头市民文化都说是用茶水泡出来的城市,此处,随眼可见带杯、端杯的人。喝茶,喝出了人生的个性,从一些人手中的拿的茶杯就能看的出来,他虽不是一个精美的品茶人,但他喝茶是为了解渴聊天,有些人喝茶便是日子的品质和寻求,茶文明也是深化到了每个长沙市民的心里,有人调侃;假如你在大街上找不到的人,能够去街头巷尾茶摊上或茶馆试试,保不准他们都泡在茶馆里头了。

现在人们品茶是一种休闲方式的享受,也是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自然产物,或是一种解压方式。虽然喝茶人的心态各异,但我觉得还应该含有;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等。我现在变得喜爱喝茶了,喜爱在茶馆里头听听朋友论国事家事,论自己的沧桑,谈奇闻异事。喜欢在街头巷尾的茶摊上看看路旁边行走的人,看花遛鸟,看人生百态,感触城市市民文化和气味,也是观察到文化层次留白边缘上的笔触。

  在喝茶当中,我看到许多鬓角染上雪白的人,看见在眼尾皱纹炸开了花的人,就此感叹,时光伴随我长大,也在催我变老,还使我变得更加成熟了。

如今,我敬佩简单的快乐,那是复杂的最后避难所。我常想;人活着,多研究人性,少试探人心。研究人性,你会看淡很多事,看清很多人,你会越活越明白,越活越通透,而试探人心,多半会让自己失望,寒心,乃至痛苦。我们经常说,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这说的就是人心会变。社会由人组成,社会的复杂,其实就是人心的复杂,人心的复杂,其实都是人性在作怪。

由年老而成熟,由成熟而悟出许多人性的本质,但不知茶友们是否赞成这样的说法呢?每个喝茶的人又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坐上茶桌呢,端起一杯茶的呢?

喝茶,真想选择一个优雅的环境、叫上几个知心朋友泡上一壶茶,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纵观人生百态,不由得使我想起支配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人生哲学,它的理论看起来是建立于“不自私”上面,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甚至表面上还仿佛很高尚,但实际上却是有许多问题的。它的缺陷最明显就是对老百姓的不公证。它规定了作人的许多义务,却不大提及他们的权利。一切义务仿佛都是必要的,权利则完全出于权贵以及天上神佛的恩惠。然而,当这些空洞和虚伪的教训束缚不住人心时,国民意识和道德便自然会堕落崩溃。现实早已把这种儒家人生哲学思想驳得体无完肤。

人群中、茶馆里、聚会的交谈中,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当今社会结构与利益的博弈。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公务员与非正规就业市场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就业与失业指标等方面的分化非常突出,造成了许多社会结构性矛盾。

在谈论茶摊后扯上这些事,或许是反映市民中间对社会矛盾的真实看法,它会使你内心受到煎熬,并透支着你对社会的希望。这种想法,并不代表我是一个极端主义思想的人,我也没有那么卑微低贱,只是匍匐在现实的尘埃中,较理性客观的发表了一些看法,因为,单级的思想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吞噬所有观点的价值。是否招来了一些人无端的攻击,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什么叫成熟?有人说;明亮而不刺眼,柔软却很有力量。我承认,在情绪下有许多焦虑。但有幸接触到街头巷尾的人群,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思想上的盛宴。’焦虑‘这个名字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从不刻意去翻动,他却已经在你心上千回百转,如影随形,让你避无可避,心痛到无法呼吸。

哲学家桑塔耶纳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什么。”然而,真正看穿世界的人,必定是一个悲观的人。

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2020.6.9草

街头巷尾文章2:端午怀想

当街头巷尾婶子大娘手推车上五颜六色的香包阵阵飘来奇香,当田野垄上郁郁葱葱的艾草蜂拥到达集市一同喧嚣,红红火火的石榴花在绿叶婆娑的枝头欢笑着吹起喇叭,五月的暖风撩开麦穗的金黄,时令悄悄告知着一个重要节日——端午节的来临。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从最初百越地区图腾崇拜的部落祭祀活动,到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汨罗江自尽报国,楚人争相划船追赶拯救,继而沿袭到后来的龙舟竞渡,以此来纪念祭奠屈原,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写出了龙舟赛的壮观场面,震耳的号子声吼出了中华传人的爱国热情,也展示了人们祈福求安的美好心愿。

经年的过往撒落满地的记忆,儿时有关端午的点点碎片如粒粒珍珠,在眼前跳跃着闪烁着,令我久久留恋着捕捉着……

儿时对于节日总有一种期冀一种渴盼,节日会有小惊喜,节日会有大收获。端午节香包会有的,粽子会有的,鸡蛋鸭蛋会有的,五彩线也会有的……妈妈还为我们做香包,各式各样,生动鲜活。有个宝贝“扳脚娃娃”,那含笑的眉眼,扳脚的姿势,沁脾的香味在我脑海里一直飘到今天。

端午节还要包粽子,用苇叶把泡好的糯米花生红枣卷起来,缠上线绳上锅蒸熟备用。端午前夜,妈妈便会洗上半盆子甜鸡蛋咸鸭蛋,剥好新鲜的大蒜,合着粽子、艾叶一块儿放到院子的方桌上,说是经经夜里雨露润泽可以防病去灾。

第二天一早,打扫庭院,插上艾条,煮好备过的食材,全家都用露过的清水洗脸,耳朵点上雄黄酒防蚊驱虫,孩子们挂上香包,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始像模像样过端午了……

历史从一个个古色古香的端午,时光交错着绵延不尽流淌到了今朝。难得它还在,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还能回忆艾香和棕香,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端午,记住我们的节日,传承我们的节日,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永远焕发青春活力……

街头巷尾文章3:端午节话相思

文/王汝生

街头巷尾飘着的粽子香气告诉我,又快到端节了!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然成为一种很难忘记的事情,因为精明的商家早在一年之初就盘算好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节日,不要说大大小小的超市,就是卖馒头的近几天都摆上了三角的、扁平的、长条的粽子。看着满目的粽子和艳丽的五彩香袋,就像看见商家的精明和媚笑,却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是一种绿色、一种气味、一种相思。对,艾草,就是长在山野的艾草。

当春风拂过田野,春雨飘过山川,艾草会争先恐后的冒出嫩嫩的头来。每年仲春,它就会伸出纤纤小手,期待着与人们的重逢。仿佛是在一夜间,春天的艾草如圣女般的矜持着,让你留恋,让你欣喜,让你难忘。诗经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据说这是古时候情人相思的诗词,(三秋,原义三年,此三秋却是指三季------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可见艾蒿因其从嫩芽到成熟到收割后干枯了,都是保持着浅绿和深绿的不变,古时候就成为了寄托爱情的信物。千年不言不语的相思草---艾蒿,淡淡的绿,轻微的香,遍地里旺盛的无声无色的生长着。过去,乡间的人们,以自己对万物特性的理解,倾注于艾蒿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爱。

在诗经时代,艾草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除了一般的提神驱蚊虫,还用于食品和医疗。最着名的是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远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色生长的长久的植物,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萧、艾能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桌上,说明他们本身就具有一种特别的神气。想来神也是不只喜欢精美丰厚的祭品,更想在大自然里醒神端坐,思考如何完成信徒的心愿。

记得我小时候,初夏的端阳节,艾蒿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丝毛,在风中摇曳。黎明,人们便兴冲冲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水的艾蒿带回家,在住宅门檐上方交叉悬挂,驱除五毒,共祝吉祥。大人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清洗双目,在耳缝间别枝艾叶;还要给女孩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茴香、艾叶诸物,寓意清除灾祸。

艾蒿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老人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蚊蝇。袅袅艾烟带着有些辛辣的芳香,飘在村口的大槐树下,飘在村人的和睦和坦诚的夜话里,也飘进睡着在奶奶怀里孩子的梦乡中。现在想起这些记忆里的旧事,心里总有些难忘。

今年闰四月,端午节来的晚,我想快快走进山野,从山沟沿、溪水边采下一捧捧艾蒿,择几支挂在家门,驱蚊辟邪;掐一叶艾叶夹在耳后,扔几片艾叶在洗脸水里,让淡淡的艾香,伴我过端午节,看龙舟比赛,品粽子滋味,谈屈原坚贞。也让古老的相思草---艾蒿至死不变心的寓意走出我的文章,走进现代人的婚姻,该有多好!

朦胧中,艾叶的香味从窗前飘过来,嗅着这独有的馨香,我忽然生出一丝感慨,若爱情如春花般绽放,就如同燃烧,余下的将是灰烬;若爱情如艾叶般常绿,其无论生死,永远都保持一个年青时的爱心。

街头巷尾文章4:中秋和亲情的共振

文/汪学金

街头巷尾,又见桂花开,芳香四溢,一年一度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这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话团圆,不失为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可总有很多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团聚的佳节里天各一方,为了各自的生活孤身在外,奋斗打拼。

这些群体中,有列车(机)组人员,有务工者,有学生,有警察,有环卫工,有戍边卫士……他们,把这份节日的祝福默默藏在了心里,写在了脸上,耕耘在工作岗位上。正如那个略显残酷的现实: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

工作忙、离家远、压力大、假期短,对于不能归乡团聚的遗憾,我们兴许总能找到一堆理由。可真正当节日来临时,看到别人家里有说有笑,在人流中奔波忙碌的他们又显得很是落寞。

在不少问卷调查中,有小朋友表达了对父母回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期待,也有堂堂男子汉在面对父母、妻儿期盼的眼神时泪目低垂……

幸好,除了春节的万家灯火,还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串起了国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的思念。因为,中秋既是团圆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还是文化的纽带,可以让远在天涯的亲人犹如近在咫尺。

而说到中秋节,不得不提到月饼。毫无疑问,这是一年中月饼在食品界地位最高的一天。左右环绕,家人欢聚,“饼”烛夜谈,此时的心境则为:中秋的月饼比月亮圆,家人的欢笑比月饼甜。

但现实却是,当“远方成了家,家成了远方,他乡容纳不了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时,我们又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目光始终是向着家的方向。也只有亲人在身边的中秋,才是好时。

念中秋,过中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中秋节回家应该做些什么呢?不妨从“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做几个拿手菜,一起赏圆月、品尝月饼,一家人拍一张集体照,离家前记得抱抱他们”入手,与父母共享快乐祥和的温馨亲情。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电话和微信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问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传统与现代交织,糟粕与精华相伴,我们既不能让中秋团圆的习俗走远,更不能让父母白头寂寞守着孤灯残影过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逢佳节,回想来路,我们不停地在分别中感念亲人、家庭,在奋斗中心系故土、家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家乡难忘怀,亲情难割舍。何不以爱的名义,在圆月的见证下,让所有的亲情和思念在这一天实现同频共振,一起携手,同心共筑一个更加和谐美满的盛世中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