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心思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心思的文章1:老木的心思
文/小黄平
翁窖弯有块面积约村分的地,算弯里最大的地块,像个合月粑形状。这地左有棵杉树,挺直的。站在上坎几十米看,估计一人高处围圆不过两尺。这棵树的树龄,起码上百年了。按理说,从大集体时就被看好的老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应该有一抱多大了。在我十几岁时的记忆里,我和父亲一起去看过这棵树。父亲用双手指撑开的指际量过,说是有二尺七的围圆。远看上去,过几三十多年,也没长多少。那时父亲说,如果等到这棵老木能用的时候,估计他至少也有七十多岁了。父亲是2014年3月23日凌晨4.44分停止呼吸的。在这之前的四年前,病弱的他还能勉强行动到翁窖弯的时候,他又去量过,并叹气说他可能等不到这棵老木长到可用的时候了。为此我给他在龙场乡靛山大箐买了棵近三尺五大的大杉树解了两个棺材的木料搁干。他一有时间爱去观察,看来看去叹息说他磨了一辈子,到了临终,也没见有个满意的“老家”。我们问他需要咋做?父亲绕着弯说:“他到没哪样,担心二天母亲百年后没个像样的棺材,外家人来看到没面子!”我们知道父亲是嫌棺盖小样了些,所以我与兄弟讲,别给他们换成本地杉树的、真材实料的、大样的。于是由我主导,并用车带着病中的父亲去看了看,选后两块后找车拖回老家。然后选个农历八月十五的日子合成“老家”并举行祭棺仪式。棺成,父亲即试睡,他连连点头表示满意,脸上常因此挂 着笑容说,这在村里,不论是质量或是外形看,地算最算好的。
如今面对这棵留着做棺椁的老杉杉树木树,我不由得想起父亲。父亲在临终前,他早知自己大限将到,因此想把他认为是遗产的东西,当着母亲,我两弟兄和家族中长辈的面,公正地分一分。当父亲提出这想法是,我给他说,这不用他操心,家里的一切,我都不与兄弟争。仅仅两弟兄,而且年龄相隔20岁,不论啥地算最好说好商量,请父亲不要担心今后我们会因为财产而发生不愉快的争执。父亲说他相信我,毕竟我有工作,不论从哪方面地算最比兄弟好,让得人,何况是亲兄弟。但父亲不肯,硬要我多少表示要点,了他一个心意。没办法,我给父亲说,那以后我就要翁窖弯那棵老木树吧。父亲这才不再提这事。我走到树下去看,这树很铁实,这几十年来,应该长大了不少。我量了量,有三尺五左右。对比之下,长了八寸左右,长得太慢了。记得38年前,这树下的泥土没这么厚,树根抱着一大块岩石。看得出它曾费尽心思努力地寻找油费土扎根。父亲很同情它,因此每年还挑牛粪去挖放在根的周围,并培污泥土。所以现在看到的树,好像是长在厚实的土地上。十年前父亲生病后,病情一年比一年重,从此他无力过问、也不再过问这棵树的生长了。而母亲呢,说到这树,她说她从没望靠过这棵老木。母亲说,二十年前,她看到过二姨妈进火葬场,那时她就想,人活着的时候, 做好该做的事,过好该过的日子,没必要想得太多。并说今后可能全国地算最要实行火葬,甚至连骨灰地算最不用埋,撒向大江大河,撒在老家的山上,最多种棵树作个标志。母亲对于百年之事看得很淡,说是到时随我们咋做地算最行。现在,我们不论给母亲买啥,征求她的意见,只要她认为可以的,不会推辞。给她些钱,她也高高兴兴地接在手,并且舍得花。而父亲在临终时,身上还有几千块钱舍不得拿出来。还是左说右劝,他才将钱分别给我和兄弟保管。如今说到这棵老木,母亲说,不要说棵树子,就是已给她合好的“老家”,她地算最不一定用得上。到时候按国家政策要求,该咱做就咋做。不过,母亲还说,如果村里建了公墓,火化了可就近埋葬,那最好。我给母亲说,以后的事不必考虑,重要的是把活着的日子过好。母亲说叔与婶最在老家的牛场大坡把身居做好了。我说弟妹们也是为他们高兴顺意而为的。作为子女,在生的时候顺顺父母的意,到时该咋做还得咋做。母亲说,她还没信基督教前,没现在想得开。信了后,经常参加礼拜活动,每个星期六、星期天还有老师到老家集中她们信教的在一起教读讲经,讲津津有味的圣经故事,教做健身操。对爱去的娃娃,不但给吃的,还讲些简单道理给他们听。并说她百年之后,要按基督礼仪要求举办简单葬礼,不用做道场,只念经,少花费钱财。墓碑上要有十字标志,与一般碑刻不一样。母亲说,心理放开,该吃药时吃药,该锻练时锻练,该听课时听课,该礼拜时,有时间就去礼拜。时间安排紧凑,日子就好混。不过,年过古稀的母亲,不能改的是对儿女的牵挂。她总是时常关注着作为儿女的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日子,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心情。母亲不像年老多病的父亲在世是总是爱想身己的身后事,近计较荣辱得失,什么都看得比较淡。
关于心思的文章2:迟迟未掩的车窗
“怀着惴惴的心思而来,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货而归。收获,并不仅仅指学到的写作知识,还有和大家一起秉烛夜游、鏖战天明的互持与酣畅。我喜欢这里像家一样的感觉,短短3月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人生何处不相逢,明朝把酒伴君行。”翻开手中的寄语本,这段话道出了和我一样的心声。
作者是坐在我斜对面的一名辽宁汉子,结实的身躯里掩藏着一颗善良温柔的心。他永远静悄悄地躲在角落里,编写自己的稿件,时不时抬起头来,若是和其目光对视,收获的便是会心一笑,他叫曲远东。
辽宁是我儿时成长的地方,算是第二故乡,每见到辽宁人都倍感情切,加上远东喜人的性格、书生般的气质,在他眼前“捣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实习生轮流帮厨是报社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以打磨我们这些家务活参与不多的“娇娃”。记得一次帮厨,我接到稿件任务,手头的菜需要人处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远东,不是他好“欺负”,而是不墨迹。
“东,我有个邮件,能不能帮我削下土豆?5分钟!”
“嗯,去吧,我马上到。”
可是,10个“5分钟”过去了,我才慌慌张张地结束任务,跑回厨房一看,远东满头大汗干完了所有活,正冲着我乐。
“对不起,东哥,下次你帮厨我替你,这次算你的。”
“这有啥,别折腾……”
一件不大的事,我始终记在心里,却一直未能付诸于行动。
手机里存有一张远东惆怅仰望天空的照片,记得那是我在马路上同他谈论各自的工作现状、情感生活和未来计划时偷拍的,言语之隙,他莫名地哽咽了起来,不知忆起了某些悲伤往事,还是眼瞅实习期渐近尾声,对身边一切事物滋生出了眷恋。
远东离京时,我一直跟在他后面,想到这张和善的面孔下一秒就看不到,我变得十分焦灼。上车前,他给了我一个拥抱:“记得抽时间回‘老家’看看。”不知为啥,眼泪轻易地落了下来……
远东关上车门,摇下车窗,向我招招手。看着逐行渐远的车和始终未掩的玻璃,和他相处的画面像幻灯一样在大脑中开始闪现。
关于心思的文章3:一朵茉莉唱响的心思
文/张建春
为一朵茉莉陶醉,大多是一个人的时光。
秋阳静静地铺下,仍然醉在绿中的茉莉枝头,洁白的花朵吐出阵阵清香,可圈可点的白,纯粹得让人看了一眼又一眼。
独坐阳台,风不可太大,一卷在手,最好是一本有些年头的诗集,诗的清新和悄然翻动的声响,把心引入了别样的境地,诗情和花香天使般糅合在一起,一首动听的歌悠扬生起:“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如果正好有一只小鸟飘然而至,静而去读它的眼睛,鸟的眼睛充满了风生云起的平和,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谎言的牵扯,有的是一种原生态地面向天空和大地的淡然,在一朵它读不出深意的花香面前,只是歪着头细细打量,天下的至纯、至美也不过如此。
第一次和茉莉近距离对视,应该是我初恋的日子。初次上门,女友家一蓬茉莉正在怒放,驿动的香气一下子就击中了我。这来自天籁的语言带着袭人的柔和,绝对没有浓烈的霸气,自觉的香、淡淡的香、天然的香,一瞬间就刻入了记忆中。女友的外祖母给我沏上了一杯飘浮着三几朵茉莉花的酽茶,扑鼻的香气顺着甘洌的茶水一次次冲撞着我的周身,这似乎是我人生中喝到的最美的饮料,雅致而不失情趣,清淡而余味无穷……我的初恋由此拉开了绚丽的帷幕——芬芳而质地洁白。
随后的日子,茉莉以它贴身的絮语伴随着我和女友的左右,茉莉有多芬芳,我们的爱情就有多甜蜜,牵手中有茉莉作伴真是一件美不胜收的事。
女友也是爱茉莉一族,六月天,她用茉莉串成手镯,一双手显示出特别的智慧;七月天,她佩戴茉莉项链时,一种天然的美超脱了凡俗的境界……那些日子,真的是天高云淡,缠绕着茉莉的芬芳,一首“好一朵茉莉花”的歌自是萦绕在耳际。
女友自然成为了我的妻子。婚后的生活,一盆茉莉总是陪伴我们左右。新房小得可怜,一间十八平方的平房,安放了一个崭新的家庭,简陋的家具,纸糊的天棚,随着大红喜字的颜色褪去,赏心悦目的只剩下一盆时而盛开的茉莉了。婚后的生活是美好的,但偶尔也会有小小的冲突,此时善良的妻子自会沏上一杯自制的茉莉花茶,一杯在手似乎一切都冰释了。有时自己在想,我和妻子的爱情是不是从茉莉花开始的,细细想想真的如此,妻子的身上始终散发着茉莉的芬芳,是耶?非耶?我始终这样认为。是先爱上茉莉再爱上妻子的?还是顺序的调换?这样的争议,我和妻子有许多年了。
拨通电话,悦耳的彩铃响起了一段经典的音乐《茉莉花》,这是我的家,家有茉莉芬芳,家有清洌的茉莉花茶……
大片的茉莉花开始在家乡成片种植了,这本来稀罕的东西,成了大众眼中野花野草样的东西。浪漫的初恋早已过去,但我和妻还是喜欢流连在茉莉之间,品味着她的淡雅、她的洁白、她超凡的生命力和挥之不去的风韵,然后回忆起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让脚下的路走得更平稳些。
和往年一样,今年春天妻子没忘买上一株带蕾的茉莉,然后递给我,仍是往年的陶盆,仍是细细的栽培,今年可能是气候的原因,茉莉生长旺盛,花朵也格外的丰硕,由此我们拥有大捧大捧的茉莉芬芳、拥有了大杯大杯的茉莉花茶,推开通往阳台的大门,洁白的花朵一下子就点亮了偌大的客厅,很多时候我都会和妻不约而同地说起盛开的茉莉,彼此递上一杯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倾饮间,心里的块垒缓缓地消失了……
关于心思的文章4:春天的农事
文/师正伟
一场春雨,滋润了农人的心思。雪,无语。
一声春雷,惊醒了农人的梦想。冬,无言。
初孕的大田,被禾苗点缀得生机盎然。万物,有声。
“噢,犁沟”,随着二叔一声长长的吆喝,春天的农事垃开了帷幕。
山间的草木绿了,河边的杨柳醉了,就连安稳了一冬的老母猪也开始哄圈了,萌动的万物憋足了力量,包括阳光和雨水。
在墙角里悠闲了一冬的犁、耱、耧、耙纷纷走出深闺,一个个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大显身手。就连那个像问号一样的老锄头都从墙上跳下来,瓦亮瓦亮地站在田里,好像一下子找到标准答案一样兴奋不已。
田野里上演着一幕幕“二牛抬杠”的古老传说。蛰伏了一冬的土地,经不住一把木犁的撕址,抛开了往昔的窒闷,改变了僵硬的脾气,把埋藏了一冬的心事暴露在阳光下,长出绿色的情绪。春风裹挟着泥土的芳香和青草的味道迎面扑来,土壤里的蚯蚓和虫子来不及躲闪,就给乌鸦和麻雀做了点心。
“咣当、咣当”的耧播化肥声,把沉睡了一冬的麦田唤醒了,一株株麦苗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齐刷刷地伸长脖子,吮吸着早春的奶粉。
地头上,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在一块块方正的田畦里,精心地做着填空题。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被注入在四方四正的空格里,生长成一行行绿色的诗韵,让人生出无限的沉醉。
川道里整齐划一的塑料大棚早早就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南北山上的薄膜田长出了春天的媚眼。一粒粒玉米、高粱和金黄的豆子剥开陈旧的记忆,被春雨浸泡的思维饱满。
懒汉王二花一块,白一块扬着八九架子车土粪,这是他给二亩玉米地积攒了一年的养份。望着王二有气无力的样子,坐在田埂上放羊的刘老汉在鞋底上嗑了嗑旱烟锅猛然来了一句: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呀。
几名怀春的少女提篮拽铲,把灰条条、麦啦啦、荠荠菜连同自己的相思一撮一撮小心的放进篮子里,一边用“咯、咯、咯”的笑声给春天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一边偷偷念叨着阿哥哥昨晚在村头大柳树下唱出的歌谣:“麦啦啦菜,顶锅盖,你出嫁时我背来……”
关于心思的文章5:谁理解貂蝉的心思
文/毕华勇
生于两千多年前的美女貂蝉或许做梦都不会想到,她的生与死会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被人搬出来、在网上、书本里、戏剧中、还有电影电视等所有媒体中大放异彩,悠然间成了人们追逐的话题——是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事实上,有谁见过?哪怕是画像,东汉末年战乱不堪的背景下,恐怕没有一个闲情雅致的画家为一个歌女去画像。然而这个似乎改变历史的女人,叫我等后人一意孤行的去平衡自己心中那种感觉,任何一种的表现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所有的意图表现貂蝉,想借一个美丽的传说去表榜我们自己的爱与恨,情与仇的时候,没人叩问一下内心深处,道德是否还存在?这就是现代人常常借用古人说事的悲哀,也是我们坠落的一部分。
貂蝉的出生地在米脂叫艾好湾的村子。两千年前村子是什么模样?老人们说在檀合焉下边的土窑洞里住过一个美丽如画的女子,这女子出生后百花凋谢,全村人惊愕不已,以后流传的故事便充满玄机,年久日长便成了神话,民间的故事从来都是这样的,既充满了诡秘,同时也充满了诱惑,殊不知,这个没名没姓的女子俊美的在后来足以“羞月”接着把历史改写,天下从此无安宁之日,不知人类几千年来的说教,辛苦积攒起来的审视底线,在世事的千变万化中,显得无能为力时,罗贯中老先生也无法改变的自私自利来看,他别有用心地按排了一场邪恶的杀戮,借助邪恶,消灭貂蝉的肉体,让一个男人贪欲的世界变得平衡,她的精神肉体被摧残,所以美丽的貂蝉成了诠释蕴含着诡异,阴险和无情的庞大政治,一个弱女子肩上承担了一个社会的悲哀,因此,我们至今没有自省,最后之所以更坚持的所谓内心难解的纠结不停地臆想貂蝉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象征意味,这便是貂蝉的哀伤,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哀伤。
貂蝉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母早早离去,那时,北方的战乱连年不断,狼烟四起,她的日子过得肯定不好,一个可怜的穷人家孩子,凭借着一副好嗓音唱着人世间的悲喜,不知是那位好心人发现了这样的人才,收容了她并教她弹琴习舞,有意思的是,貂蝉长到十六岁时在王充司徒家抚琴弹唱已经格外出色,但对于强势政治,她应该一无所知。我们没法研究貂蝉长大成人的种种踪迹,但肯定的是她的才华相当出众,对于她底气,王司徒应该明白,一个北方女子的刚韧与柔情,那种对爱情“死死活活再一搭”的表决,以及“只要认定的事就一条道走黑”的忠诚。多少年来让米脂的婆姨声名鹊起,四海皆望。貂蝉便成了米脂婆姨最早的化身,把她如同标杆一样竖立。只是,人们一定用直观的镜头切回那个时代,又用极为夸张、炫丽的描述,为当代人勾画出了一个举世无比的女人胚子。坦率地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无论貂蝉的故事本身还是后人们对她的解读,都是支离破碎的,美丽的形象迷惑了许多人的目光,内涵的善良与温柔,性格上的执着于纯净,从而使我们不断地误读了一个个女人。
貂蝉似乎做得十分成功,她的抱负,理想以及价值观,在哪个愚昧、坠落、野蛮的社会里是怎样去体现的,一个专制、残酷、暴戾的环境里,一个女子凭借美丽在权利阶层表现出如此胸怀大略,而且用细腻柔水的技法使男人们设局深陷泥潭,并于此前作为一个歌女或女佣,在那个社会里是多么微不足道的,然而她能揣摩出司徒大人的心思,而且以视死如归的勇气,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使自己置之于危险之中,但不慌不乱,沉着应付,直到撩拨的俩个男人神魂颠倒,拔剑相残,这样的胜利,恐怕谁也没想到作为诱饵的貂蝉在罗贯中笔下光彩照人。这个色技俱佳的女子以“万死不辞”去献身那个野蛮的暴力当中,由此让许多人激起了对貂蝉的好奇。美丽的形象从原本的一个文学描述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而道德、人性,甚至可以说貂蝉就是一个被人利用和玩弄的红尘女子,这种争风吃醋的情场上没有真爱,设局这场悲剧的王司徒和众多的官员,还不是为自己前程而对无辜女人的抛弃吗?这种哀怨,两千年后怎么突然会思索起这么一个小人物?她为了什么?爱?不是。芸芸众生?不是。壮丽的一举尽是为了几个玩弄阴谋的人,东汉以后群雄四起,一个腐败不堪的政权名存实亡,貂蝉呢?没了踪影。
从米脂城到艾好湾20多里路,不算远,康熙年米脂县志记载:“河西有貂蝉洞。”艾好湾就在无定河西,貂蝉洞是人们对美女貂蝉出生地的一个解读与想象。在这里,貂蝉是谁家女子或羞花闭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作为一个象征,表达了民间对俊美形象的一种向往和解读。两千年过去了,寻找貂蝉踪迹的时候,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都是好奇,没人仔细考证。那个奇特的山峁下,窄小的入门处,如一个碗口,没人进入里面,具说幽深莫测。站在貂蝉洞对面,立刻有翩翩浮想,山中间怪异的形状,这样隐蔽、神秘、清静,展现给现代人的是什么?姹紫嫣红,没有喧嚣,没有争斗,更没有杀戮。据说四周曾是茂盛的森林,洞口四周花木繁多,色彩缤纷,没人能叫出名字出来。崖畔上那一溜的酸枣树,是貂蝉最喜欢吃的果实,夏天成了一道绿色的围墙,秋天乃至冬天挂满枝梢的酸枣一片的火红。不过,眼前貂蝉洞四周的这种杂乱无章,叫人不免心存惆怅,那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女子,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怎么会在上流社会中被人毫不留情地剿灭了呢?
也许,我想得是中国的许多女性,那种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沧桑的岁月中早已湮没,有的甚至无声无息,根本没了踪影,历史将我们现代人活生生地剥离,或者是我们无意识中和历史切割。不过,说实在的,貂蝉的故居需要安静,需要现代人思考,促使我们在面对历史当中,无需把猎奇性和夸张性拿出来,填补人们心中无秩序的裂缝。
最俊美的,要我说,还是貂蝉。通往貂蝉洞的小径,全是刀割过的山崖,往日小溪潺潺,树木葱茏早已不见了。老人们说,那些树木千百年来已翻倒在地下,早就成了煤,隔一隅的龙镇在上个世纪车水马龙,红火冲天,就是往外挖煤,给整个米脂带来了无尽的温暖。貂蝉不曾想到,两千年后她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是否与这里的山、草木、鸟儿、花朵一样格外和谐,假如有一天绿树茂盛,泉水泛出,传说中的美丽精灵再次光临,那种世界,那样的亲切快乐,那样的让人念念不忘,貂蝉还会卷入那个没有希望的政治圈子里吗?
尽管现代人殚精竭虑地把貂蝉往前台推,貂蝉其实早已害怕了,还带有恐惧,世上的女子千般仪态,万种风情。在米脂,貂蝉就像一个梦,一个钳在我心坎上,那无数的精灵,真得没有那个地方出现过,于是,米脂的女人们,彼此辉映,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忘记了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一世最幸福的就是理解别人或被别人理解。我喜欢这句话,现在把多种的传说与影视、文字堆积在一起,貂蝉的心思,究竟谁理解过呢?
现在想起来,这女子呀,生死不仅仅让人们无法考证,她的存在应该是人性中善意相对的平衡,尽管她不堪一击。
我们在贪欲面前无能为力时,需要一个平衡的空间,要不,哪会有生活呢。
关于心思的文章6:坐等岁月老,秋心思梦凉
文/A monologue
时光如流水,思绪倚千寻,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九月的中旬,在一个幽静的夜晚,难得抛开尘世琐事,听一曲琴音曼妙趟过的清韵,打开尘封已久记忆的尘埃,独自梳理这惨淡的心情,写一些无关华丽的文字,让此刻久违的心结再与笔尖少年重逢。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古人对于秋天的一个真实写照,而我并不是喜欢长期潜伏在古韵的城府里,只是生活在现实中,也不知道突然是怎么回事,每年秋天,我总是或多或少的会静心思考一些感性的理想。看一片被沉郁泛晕的黄昏,听一阵簌簌而过的秋风,飘散在落叶的情怀里,眼前莫名的空洞,心情也禁不住潸然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吧。
这几年以来,无所谓一个人在困顿中走过,久经枯萎的内心也不乏盛开一些花开渴望的念头,然焕发的生机里,就像废墟里筑起的高墙,在悲催的环境中终究还是倒下了。满是泪痕的国度里,盛满了举杯欲罢泣飞雪般孤单的酒杯,让我醉在不知归途的深处了。
如果说,在经历的人和事中岁月就像是一条河流,那么回忆便是最不舍的依恋里最好的挽留。若说,生命不经历波澜壮观,便就不会有晴空万里温馨的港湾,可为何这一路以来艰辛的追逐了这么久,宿命还是在随波逐流。轻叹,顿感衰愁,茫茫尘海,又是没有打捞到往昔的温柔的倒影,寄予人无限的追思和迷惘,很是受伤。
此时,暮风已经悄然而至,相邀的流年里,行一段曲径之外的僻静,思一世无可告别怅然忧绪,远方去的芳华里,回忆中的温暖,有着太多到不了的彼岸,我就像一阵秋风,赶着萧索的脚步从瑟瑟的山涧拂过多情的无奈,也吹冷了曾经的心碎。
也许,这回忆对于我来说,仿佛是一首老歌,在步步皆殇的来程中婉转低呤,不经意间的痛彻心扉,浅唱依旧的残梦。当青春散场,人走茶凉后,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角落里失落的哭泣,那种无助,回眸,内心空荡荡似偷偷的缅怀…
唏嘘的光阴,演绎着千万种别样的风情,缤纷于故事的开端与结束,沉醉在昨日欢声笑语的世界,就好像海市蜃楼一般,虚无缥缈。当离别的渡口拉开了序幕,我的生活处处显透着喜怒无常,落寞的心田幽香着薰衣草般的芬芳,此去经年的何时,我又该与何人去说。久而久之,人也就变的沉默了。
或许,是因为现实得不到遐想的饱满,许多事想不通,心里如泉涌般的悲凉,失望也一直伴随着自己一路坎坷的走来,为何幸福没带我去奔赴到迢迢的平步青云。原来,不是我不会温暖他们让自己变的开心,而是,性格扭曲了无法自拔的在乎,孤独死皮赖脸的缠着我走向了万丈深渊。
还记得刘欢唱的《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其实,没人有愿意去刻意的追求一些伤感的东西,只是放不下曾经那一份依恋与温柔,始终安慰着自己,擦干眼泪挂着微笑的说没事的,以为自己很坚强,用嘶哑的喉咙在的天空下呐喊,但是真的可以从头再来吗?我想,岁月的无情,只怕回不去了。
如果我可以抓住时光的尾巴,让岁月不在流走用眼泪换来的感动,我应该不会淡漠到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在将自己冰封起来。或许几年前,我不会是现在这般伤怀的男子,也不会知道该如何的珍惜曾经的懂得。
只是人别思不同,几度回眸没人懂。当记忆的风铃不再挂满于离愁的秋风中,当多情的等待换来的不是可笑的卑微,我麻木的生活是否不在像打翻的五味瓶,交杂着满腹心酸的滋味。眼前的飘零,一颗无处停泊的心,我流浪的脚步啊,又该踏去何方?
年老渐渐去,身心风尘中,徒劳当时人,遗憾纸墨题。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情感波折,内心早已疲惫不堪,我多想择临水而居的苍凉,携一壶老酒饮尽含泪,以天做篷地为铺,抒写着繁华背后的云烟,且斟自逍遥。
坐等岁月老,秋心思梦凉,朦胧的眼眶,是用心滴在篆写回忆的篇章,回首生命旅途的方向,是青春盛大的祭奠。等待的探索,也是未知孤单的迷茫。谁与我共度岁月沉香,谁还为我心疼,思量,掩盖这无尽的忧伤。
薄如蝉翼的思绪里,默默的张望来时的路,清寂的时光,是交融在心间追忆的怅惘。也许岁月的叹息是用回忆在折磨自己,更多匮乏的情感是悔恨的无奈,过多的期盼只会带来更多的失落。还是要习惯一个人在孤单的遥途中摸爬滚打。痛了就痛了,反正也无所谓罢了。我相信了,覆水难收,只愿往事不在掀起伤心的海洋,清秋思梦,我心安然……
关于心思的文章7:如果你能读懂秋的心思
文/霜剑
我在心里一直对秋天怀有深情。
每当秋季来临,当秋色在长空飘逸,神性之光就充满了我的心灵,大地和天空借着秋色书写出最诗意最醉心的画卷。辽阔的北方和精致的南方,两种不同性格的地域文化,却在秋天怀有相同的心思。
我并不是在说,秋天收获的丰满,那是人人都可以了解和感知到的变化和结果。我也并不是在说,秋天隐藏在血脉里的悲切,那是被黄灯古卷反复吟哦的人生感叹和天问。并且,我也不想说,秋天比之春天的华贵与皎洁,比之夏天的内敛与包容,比之冬天的温婉与多彩……不,这些其实都不是我最想要读的秋的心思。
也许,就正如秋季外形的深厚广博那样,秋的心思也一定是厚积难懂的。在我看来,人们对秋天的热爱其实是胜于对春天的,对春天是热切的向往居多,而对秋天则更多的是留念和牵挂,是满足和喜悦。
能读懂秋的心思的人,也一定能读人心,好比是长天上急飞的归雁,边地上空照的明月和原野里金硕的果实……是一切向往和美好的总和,或是一切悲愁哀思的渊薮。是秋阳秋光的灿烂,是秋果秋香的热烈,也是秋风秋雨的冷寂,是秋苇秋霜的寒凉。我所感知的秋,是一种散发着幸福气息的综合的味道,是所谓的人生况味里最为复杂的感觉。
秋季由初秋而中秋后深秋、暮秋,秋天里的节气其实透露了她的心思,从秋分到白露而寒露后霜降,节气就像流淌在人身体里的血液,节奏越来越和缓,情感却越来越黏稠丰韵,心思也越来越复杂难懂。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对秋天寄托着那样丰富的情思,为什么典章古籍描绘秋的篇章最多的缘故吧?
也许,只有你真正地去到秋的深处——去到北方的大漠戈壁,去到万里长城的最北端,去到北极光下的地球村;或者,你去到祖国的最南方,航行在万倾波涛之上,驻守在海岛边哨,去到甘蔗林、稻香原,去到最能感知时光的迁移和秋季的丰满的地方,你才能真正地聆听到秋之心曲,真正地读懂一个高秋的心思。
一直以来我对秋天怀有深情,是因为秋天的心思需要我们一生去阅读,需要我们去秋的深处追觅高蹈又低垂的人生秋色……
关于心思的文章8:花些心思
文/津端英子
到5月下旬时,我家会把拉门换成适合夏季的芦苇门帘,把摆在餐橱架上的陶瓷餐具换成玻璃的,把羊毛寝具换成麻质的,把布料的沙发垫子换成竹制的……光是更换这些东西,屋子里的气氛就会被完全改变:从厚重到轻盈,由浓烈转为明快。家人们的心情也会跟着焕然一新。
我那美丽古朴的半田老家也这样。随着季节的变换,人们会从库房里把各种精心保管好的器物都拿出来,以更换屋子里的摆设:夏天会在凳子上铺上自己编织的藤制垫子,把火盆换成由桐木挖空、看起来比较凉爽的白色盆子;冬天则铺上厚厚的绒毛毯和带有油画图案的、手工编织的桌布,也换上由屋久杉挖空的火盆……年幼的我常常会去窥探,一看到又换了,心里就非常高兴。那时候,大家每一年都会这样更换,真是令人怀念。
我对随着季节而被更换的器物非常有兴趣,毕竟那时候的生活并不多姿多彩,日子只是简单、重复地积累,一点小的变化就足以带来一个好心情。
大概只有以前的人才会把心思用在这上面吧。现在的人们忙忙碌碌,已经没有心思去关注季节的变换,也没有心情去更换一扇适合季节的门了。
我在60岁以后才重新找回更换的乐趣,我年轻的时候并不会去更换拉门或餐具。也就是说,我是在年纪大了以后才慢慢发觉:花这些心思不仅好玩,而且很重要。这里面隐含着珍惜每一个时节、使生活更丰富的态度。
关于心思的文章9:一朵心思明月逑
文/萧逸芙
夜了,路灯亮在了在岸,华光辉煌,映在来往不息的车上,汽笛声鸣,划破了寂静的天空。
华灯下的高楼,耸立于学校的对面,窗下是车水人流的大道,从早到晚,繁忙不得闲。从不远处传来的过车声,尤为刺耳,绕着窗户阵阵潜来,惊了欲安却难得平静的心。
不知怎么了,忽感难受,寂寞从周围包剿逼近,几乎窒息了我的呼吸,一种声音挣扎着从心底冒出,快出去换换空气,快出去换换空气。此时自己就像空气挤压即将爆炸的气球,如果还继续被噪音压抑的话,很难抵制心底逆势气的流动。迫不及待的穿着外衣,一溜风的冲进电梯,快速破门而出,此举像是偷拿了别人的东西生怕发现似的,直到跑到人行道上,长长出了一口气,方得片刻的心宁。我想找个去处,享受下空旷无人的奢侈,还是去校园吧,那里总能使不安的心归于沉静。
人行道很直,在车路的两侧,过往很少,与母校一墙之隔,透过栅栏可以看到校园内的教室,操场,园林和走在径上的学子。
一个人独个走着,路在足下延伸,落寞的心飘零着,一个没归属的人,何处才是心的家?我想起故人,每逢这个日子,是紧张学习一周的我和他放松的日子,早早的吃过晚饭,他在我宿舍楼的竹林小径,等待我的出现。那时的我,格外小心,怕同学和室友知道,就给他立下规矩,不许他去宿舍找我。从来他都是尊重我的想法,没有一次提出异议的,饭后等我已经成为习惯。他很有韧性,无论我有多么懒散,都是毫无怨言,看见我的身影映在月色下的灯光里,那种喜悦自不必说,便是走上前,低语,吃好没?是不是怕我等你太久应付了自己?有一种爱怜疼惜忽闪在他的眼睛里,怕中途饿着,偷偷的买些女孩子爱的零食,装在他的衣袋,若无其事的迎着你,便相肩而行,去电影院大饱眼福,与他在一起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奥斯卡影院度过。
那时的我,是快乐的,也许没有走近的缘故吧,心里只是把他作为能说得来的老乡同学,可自己的行为却一反常态,只因从来不让人靠近,更不会单独和一个异性在一起,对他却做出了意外。
在他以前,一个在那进修时一起听过课后又考入学校研究生的老乡,曾几次邀请去看电影,均被果断的拒绝了。
可是他呢?起初看他帅的有点不可思议时,一度将他挡在心扉外,并且有意避开他的目光。他呢,从来没放弃知遇的机会,一如既往的在我可能出现的地方,去制造让我觉得的巧合。他成功了,正是太多的巧合累积,我才慢慢松开了对他的心理防备,给了他做知己的机会。我不是那种见帅哥就喜欢的人,反而有点对仪表堂堂的人有点抗拒,也许本科时自己被学校几个出类拔萃的才子放在心上的缘故吧,心里对电影明星长相的人,不是太在意。也许与自己的自信很有关联,自己的条件放在那,加之学习和悟性上的独到之处,无论出现何地都会从芸芸中被人识出,自然遇到他这个学校第一校草也是心静如水,没有起任何的涟漪,最后被打动,还是被他锲而不舍的情有独钟所感怀,他就这样与我成了即使同学关系而又别于同学有些许心里亲近的那种关系吧。
当一个女的开始注重装扮自己,在出门梳妆一番时,肯定是为心里喜欢的人而为。在即将离开学校的半年,向来素颜就被认为是江浙人女的自己,竟然也开始服饰和化妆了。
常言道,人是衣服马是鞍,我没过于刻意粉饰自己,只是淡淡的使了点外在的粉笔,可就那么一扫啊,本来靓丽的人,更加引来更多眼睛的关注,再加之几身合体的衣服,更使自己出彩。这样的我,也许让其她同学黯然了,有个室友不顾场合,嫉妒的词语出乎意料的抖出,你听到她的话,不但未生气,反而开始审视自己,低调的人,从来没认为自己是什么花,仅仅把自己看成普通女子,当在妆镜前重新定位自己,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我,那时我明白了,自己为何会成为男同学心里的公主了。不是因为自己有华丽的外表,而在于内涵所折射出不同一般女子的特质,正因为与生俱来的剔透冰雪和含蓄的妩媚,才被他这个学校第一美男子慧眼。
自己的着意服饰,不是为他反而也被那段的心理吻合,这样的一对璧人,无论出现校园,还是公园,南京路,外滩都引起过往的聚焦和回头,当和他走进一家商场,售货员紧盯我们,唏嘘真是郎才女貌,他向我投来了欣然的一笑。
他带给了一生最难忘的幸福时光,尽管只有短短的五个月。孤独的人,因为他的相伴,不再孤独;多愁善感的人,从来不再忧伤,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本来以为自己不会喜欢上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由于他有着和外表有着相媲美的涵养,还是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渐渐的乐意与他缠在一起。
他儒雅沉稳,蕙质兰心,有着不凡的谈吐和浑厚的学识,一举一为都显得与众不同的教养,谦逊清和的处世风度,低调的为人做派,深藏不露的含蓄,潜移默化着我,逐渐的将与他相依养成习惯。
那时的他和我,学习任务很重,不到周末不会约在一起,平常遇到都是在学习室、阅览室和活动的场合。晚上如果遇到一起,两人先聚精会神看书学习,到快十点时,奢侈半小时的时间,讨论所见所闻,博古论今,鉴外纳内,从社会到人生,一些与时代密切的热点都涉猎爽心。当时双方都是源自内心的表露,从未发生过一次相背,时间在融洽的气氛里划过,心叶张合的默契,从眼底流出满世界的绿色,阳光从树梢筛下,洒下斑斓,流彩他和我的身上,然后他笑了,你用手指在嘴唇上遮挡着笑憨,待他要凝神时,自己笑着跑掉了,将他丢在身后的笑声里。
美好的时光挽不住,纵使拼尽了心智,也无能无力,该过去的还是过去。
和他待的日子,终于随着我毕业时间的走近在日历上一页页翻过,那包含不舍的目光转到我的烟波,碰到共处时,彼此都不说话,沉默着他和我,只是用眼说着心里想又不忍通过曾经绽放笑语的通道,他看着我的眼睛,自己的眼睛竟然发红了,欲伸出手从的脸庞轻轻的拂过,可是啊,怕我拒绝他,从此再没这样脉脉的对视时机,那时他脸上很难为情,内心是痛的,多么不想让半年身边的人离去。
透过他眼底的泪,我读出了他的依恋和凝重,和他同样感受的我,假装好不在乎,轻描淡写的如无其事,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好演员,虽然使出了浑身的潜能,还是被他看出了破绽,一句,你就笑吧,以后你哭都没地方哭,自己戴着的面具终于拿下,低着头不语哽咽。许他早就看到了我的内心,知道我那点小心思。他说,若以后想他时,千万不要压抑念头,去他在的地方找他。
他就是怕别去想他,害上爱情顽疾,病入膏肓,身若抽丝,与病酒为伴,消瘦了芳颜,暗淡了世间的嫣红姹紫。还是被他道中了我别后他的人生,没有毫厘之差。
岁月的轮子在我和他的心里碾过,留下或深或重的痕,这些痕已经磨破了细软,血红刺青,随着时间越发加深。原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抹平曾经的欢乐与悲伤,可过去那么久了,只要眼前出现类似的人和物,都会勾起往昔的回忆,都会记起当初的点点滴滴,欢声从久远的地方飘来,鼓耳入心,他的音容又出现脑海。我知道今生再也不会与他分离,因为他和我朝暮相依,从未遁离过我的心底。
诗意阑珊,桂花飘香,在满山枫叶染遍,铜雀楼的翠箔,泽亮了长亭的芳草,张学友的秋意浓,不知从何处飘来,我闭着眼睛,沉下心,静静让声音回响心底,久久地,久久地,品味着,沉醉着,入梦这个如斯的季节,在月色下,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