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元宵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元宵的文章1:情人元宵双节乐

文/浮生未歇

每到元宵,佛山一习俗万人空巷,传承近500年!在广州佛山肇庆一带,“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口口相传下来。(“闭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祈福去……

明天就是元宵节,一提到元宵节,很多广州、佛山人自然而然想到行通济,元宵行通济的习俗已延续超4、500年,行通济是佛山人民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祈福民俗活动,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参加行通济活动的市民,都会手持一把生菜和一个风车,前者寓意“生财”,后者寄托“时来运转”、“一帆风顺”。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已极少往来。解放后,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非常喜欢通济桥的牌坊上高高挂着“通济”的木碑额,一副对联特别耐人寻味: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难觅,使年年“行通济”徒有其名,实为憾事。

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只不过是纪念原桥的一个景点,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当西方情人节邂逅中国情人节,在浪漫的烟花中、在浓浓的年味间,让爱更灿烂,让爱更圆满!愿您和爱人更加甜蜜;愿您和家人更加幸福!祝必读社的朋友们情人节元宵节幸福快乐!

关于元宵的文章2:年怕元宵月怕圆

文/郭华悦

年到了元宵,也就得画上暂停符了。

年前的期待,年后的团聚,热热闹闹,如锣鼓一般,敲响每个人心中的热情。可这热情,到了元宵,也就消退了大半。热闹褪去,平日里的生活,又浮上了水面。

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如今,元宵这个日子,总令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这是年最后的狂欢。恨的是,过了这个日子,一切以年的名义进行的快乐,都不得不暂停。团聚,可能得等到下一个年的轮回开启,才能再次进行;肆无忌惮的放松,也不得不收起来,重新埋头在生活里,为日子而摸爬滚打。

读书时,都是在正月初十之前,就已经开学。后来,工作了,每年也都是初七或初八开工。但尽管如此,元宵前的那一个星期,总还带着年的余味。人放松着,心还留在年的热烈中,学习和工作,有一搭没一搭。但元宵,是一个分水岭。过了元宵,再也没有理由不努力。于是,这个日子,总是欢乐与伤感并存。

年怕元宵,月则怕圆。这些年来,人在异乡。年,是要回去的。元宵前,则返城。到了元宵节,没啥假期,且刚从老家返城,自然没法再回去。年的欢闹声,似乎犹在耳边;但转目四望,冷冷清清。

人在他乡,元宵时节对着一轮清冷的圆月,心绪却飘回老家。这样的思绪,有多少游子不曾经历?带着一腔的思念与不舍,离开老家,最怕的就是在元宵这样的佳节,一轮圆月令人倍思亲。

关于元宵的文章3:母亲的元宵

文/魏益君

每年元宵节前,是娘最忙碌的时候,她又要精挑细选地备料,忙忙碌碌地做汤圆了。

娘做汤圆备料极为细致,先是把糯米一遍遍淘洗,而后浸泡在水盆里,一粒粒膨胀得又白又胖,然后按照水和米的适当比例,倒入石磨打浆。随着磨盘转动,白色的米浆便从石磨的缝隙间缓缓流淌。那时我最开心的就是陪着娘推磨,因为我知道,这白色的米糊,可以做成可口的美味。娘见我推动得卖力,就说,石磨要慢慢推的,这样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透着清香,做成的汤圆也才色泽清亮。娘的话让我干得更欢,石磨的声响“吱吱呀呀”,像动听的歌儿。磨完糯米,娘开始用一块布包袱把米浆吊起来沥干水分,放进盆里揉搓成糯米粉团。

接下来就是做馅了,汤圆馅就更考究,娘把炒好的花生、芝麻、核桃等加入白糖和桂花制成喷香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我最喜欢看娘包汤圆了,娘包汤圆的姿势很美,像魔术师一般,拿起一团糯米粉,灵巧的手指边捏边旋转,很快就捏成了汤圆皮,而后包上馅料,一转眼就揉捏成一个筋道绵软的汤圆。我也喜欢包,只是我包的汤圆个头大小不一,还形状各异,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晚上,娘开始把包好的汤圆分批下锅。水沸时,可爱的汤圆就漂浮起来。待热腾腾的汤圆上桌,我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就用小勺子盛起一个放到嘴里,烫得我啊啊大叫,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引得一家人哄堂大笑。娘笑得更是开心,拍了下我的头说:“傻小子,小心烫掉舌头。”

看一家人香甜地吃着汤圆,娘动情地说:“汤圆,汤圆,就是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在娘的眼里,元宵节吃汤圆,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团圆。

然而,有一年的元宵节却没有吃上汤圆。那年春节过后,父亲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需要立即手术。一个星期后,大哥从市医院传回信息,说父亲可能在元宵节前出院。娘听后异常高兴,那几天里,拉着我开始推磨备料做汤圆。

元宵节那天,娘早早地就包好了汤圆,就等着父亲回家下锅了。可是,过了中午,不见父亲回来,一直等到天黑,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得到大哥的信儿,说父亲这两天有些发烧,出院要推后几天了。我问娘,今儿还吃汤圆吗?娘摇摇头说,等你爹回来再吃。

三天后父亲回来了,娘就包了新的汤圆。娘把第一碗汤圆端到父亲跟前,喜滋滋地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父亲吃了一粒,一颗眼泪就掉进碗里。

尽管现在市场上的汤圆花样繁多,娘却从不去买。在她的眼里,元宵节只有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才是幸福团圆的味道。

关于元宵的文章4:团团圆圆话元宵

文/袁文良

元宵节民间也称“上元节”。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普遍吃一种用糯米做成的带馅的圆球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起初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汤丸”或“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

南北朝时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记载,这种“豆糜加油膏”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自然也成为诗人作家创作的题材,墨客骚人少不了吟诗作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舌尖文化。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就有元宵节“食汤丸”的详细记载。

到了宋代,这种“汤丸”有了进一步发展。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中也有“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一般糖之类”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元宵馅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南宋自号平园老叟的诗人周必大还写下了一首《元宵煮浮团子》:“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就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白色的元宵在汤水中翻滚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已十分普遍,制作也更加考究和精致。在清代,北京已出现了制作元宵的“专业户”,其中一户马姓人家做的元宵颇受欢迎,诗人符曾为此专门赋有一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上了洪宪皇帝后,因“元宵”与“袁消”同音,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改称“元宵”为“汤圆”。但他还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制作元宵时,用料更加考究,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鲜的,也有各类肉馅的。而人们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这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从超市买回而一饱口福。不过,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味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元宵,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元宵的文章5:石磨汤圆忆元宵

文/钟芳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每年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为我们煮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说汤圆意味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吃汤圆,日子会过得一顺百顺,红红火火。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节前夕,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把糯米一遍遍淘洗干净,放在水盆里泡胀,然后将水、糯米按适当的比例,一勺勺地倒进磨孔内,随着磨盘一圈一圈地转动,不一会儿,一股股雪白的米浆便从石磨缝隙间缓缓流淌出来,经青石磨槽,再流进放置在石磨下的水桶里。

母亲说,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这样磨出的糯米浆细腻滑润,透着糯米自然本味的清香,而且做成汤圆后煮出的汤色才清亮。由于那时家里人口多,汤圆粉磨得也多,母亲经常一忙就是大半天,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怨言地劳作着。那石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宛如动听的歌儿,常常响彻在耳边,醉得人心痒痒的。

推完磨,母亲用一个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再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和桂花等制成香甜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着,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一张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胖嘟嘟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

包汤圆是每个孩子都爱干的活儿。我们围在母亲旁边,不愿离开一步,聚精会神地看着她那纤细而粗糙的手灵巧地舞动,学着她的样子,掰一块粉团,放在手掌心里搓啊搓。一开始,我们包的汤圆都不怎么圆,等掌握了技巧后,渐渐就圆起来了。

待所有的汤圆包好后,母亲开始煮汤圆。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分批把汤圆下锅,用铲子轻轻地搅动。一会儿,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着,漂浮起来。这时,母亲又往锅里加点米酒和红糖,汤圆便煮好了。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住诱惑的。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用小勺盛上一个汤圆放在嘴边咬上一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去,直到把碗沿都舔得干干净净,仍觉得不解馋,还想吃。此时,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她慈祥地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那时,我觉得糯滋滋的汤圆就是人间美味。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石磨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汤圆来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在我看来,元宵节最为美味的,还是母亲亲手制作的石磨汤圆,因为里面包含了她对我们子女深沉的爱。

关于元宵的文章6:说说元宵和汤圆

文/刘鹏飞

有人说,元宵不就是汤圆吗?这谁不知道,当年袁世凯怕“元宵”把他的“袁”给“消”了,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为此,人们还留下顺口溜:“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熟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元宵和汤圆,开始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元宵有馅而汤圆无馅,元宵粒大而汤圆粒小。如今台湾还是冬至日吃汤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我家楼下的张嫂,就是一个既会做元宵,又会做汤圆的高手,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时不时做些元宵和汤圆,我从她那里学到了不少做元宵的技术。

张嫂做元宵和汤圆,真是集古今方法于一体,尽南北风味之能事了,她既能做大如核桃的元宵,也能做小如黄豆粒的“百子汤圆”;既能做通丸甜糯、不见馅心的实心丸子,也能做皮薄似纸、精巧别致的“碌皮汤圆”。她在制元宵和汤圆时,既会北方人常用的箩滚手摇之法,也会南方人搓条摘丁揉团或以手团之之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嫂制作的玫瑰元宵,她先把水磨粉团揉匀,搓成长条,下成一只只小剂,搓圆,然后左手托住开始旋转,用右手捏成边薄底略厚的酒盅形面皮,最后把玫瑰馅心包入,收口捏拢。张嫂说,她做的玫瑰汤圆是货真价实的,因为玫瑰价高又不易得,市场上所谓的玫瑰汤圆都是金枣、瓜子肉、冬瓜糖、白芝麻、桂花卤、桂圆卤和肥板油的替代品,这样的汤圆也香气袭人,口感甚佳,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元宵作为节令食品,始于东晋,盛于唐宋,这个时期文人学士笔记中的“油堆”、“焦堆”便是汤圆。《三余帖》上说,后羿与嫦娥在上元夜相会,“复为夫妇如初”,而他们的定情物就是“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的汤圆。看样子,很早以前,元宵节就是情人节了,月圆汤圆人也圆,所以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赶在了同一天,意义非同一般。

想想看,古代文学典籍中,让元宵节喜上加喜的大有人在,《金瓶梅》里的元宵节与李瓶儿的生日同贺;《红楼梦》里的元宵节与元春省亲放到一起,都增加了元宵节的热闹劲和喜庆气氛,这也许是年称“过”,元宵节称“闹”的原因吧。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吃元宵,要比平常日子吃元宵,有意义得多。所以,元宵节时,不但老百姓、官宦之家吃元宵,就是皇帝老子,也在年节的这个时候吃元宵,以图吉庆和喜气。

《明宫史·火集》里就曾经记载过元宵的制作方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谓汤圆也。”清宫的“八宝元宵”,更是弥足珍贵。以至于北京市民纷纷效仿,《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就曾写诗云:“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当然,做出来的元宵不能再称为“八宝元宵”了,当时北京有位做元宵的高手叫马思远,他做出来的元宵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内,最后以“滴粉元宵”扬名天下。钱塘人符曾就曾经写诗赞美:“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好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风灯里卖元宵。”

皇帝不但吃元宵,还为吃元宵闹过笑话。我们知道,光绪是怕慈禧的,有一年元宵节,光绪去见慈禧,慈禧正在吃汤圆,就顺便问光绪吃过汤圆没有,光绪来时刚刚吃过,但却不敢如实回答,谎称没吃。慈禧就让人送来几只汤圆,让光绪吃下。光绪吃完后,慈禧问他吃饱没有,他又谎称没有,慈禧又让人送来几只。如此反复多次,让光绪撑得苦不堪言,最后只得把汤圆塞到袖子里。等光绪回到自己的宫中,满袖子都是黏糊糊的汤圆,里里外外弄得一塌糊涂,为元宵节添了一段不大不小的佳话,让后人捧腹。

关于元宵的文章7:舅舅亲手做元宵

文/王丽亚

每当元宵节到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舅舅亲手制作的桂花元宵,圆,软,甜,香,美味可口,真是最好的节日享受。

上世纪80年代,我幸运地被晋祠文管所招聘为第一批导游员,为省内外游客讲解晋祠的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我们七八名导游为游客全程服务,星期天也不休息,顾不上回城探望父母,忙累并快乐着。

我离舅舅家只有三四里地,舅舅常来晋祠看望我,送来家乡的各种美食。到元宵节前,舅舅总会送来亲手用笸箩滚的桂花元宵,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我和几个导游姐妹共同品尝,大家连连说好,赞不绝口。

晋祠有四宝,长巷村的桂花元宵是四宝之一。舅舅所在的村与长巷村临近,他多次专门投师,学会制作桂花元宵,其味道也不相上下。

舅舅身材魁梧,一双大手十分有力,兄弟姊妹五人,美味元宵全靠他手工制作。一过正月初五,舅舅就开始准备做元宵的各种馅料和糯米面,要求十分精细,面要再三箩筛,馅儿要多次甩打,切成均匀的骰子似的小方块,在放糯米面的笸箩里上下左右反复滚动,经三番五次运作后,拣出不合格的次品,将又白又圆的元宵点上红点,装入小竹篮后,分送给弟妹及亲友们。舅舅十分珍惜自己的产品,他说千万要小心保护,不要钻了煤烟,否则会变黄变酸变质,一颗颗桂花元宵真是来之不易啊。

元宵节夜晚,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在舅舅家共邀明月,品茶美味的煮元宵和炸元宵,畅谈国富民强,农村美好愿景,十分惬意。

上世纪90年代,我调回迎泽公园工作,舅舅仍然每年要送我亲手滚制的元宵。香甜美味的老味道,让我美在口里,甜在心里,感到无比幸福。

关于元宵的文章8:正月十五话“元宵”

文/郭孟收

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欢庆的余韵尚未散尽,又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古时亦称“元夕”、“元夜”、“上元”。农历的正月即为元月,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便被冠以了“元宵节”之名。但今日人们谈起元宵节来却和正月十五必不可少的特色食品“元宵”密不可分。

元宵节自然是要吃元宵的。碗里圆圆的元宵,天上圆圆的明月,寄托着日子过得甜蜜圆满的美好期盼。因此正月十五做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但说到元宵,不少人却以为和汤圆是同一种东西。其实元宵和汤圆虽然在使用原料和外形上极为类似,但其制作方法和口感却存在很大差异。元宵,流行于北方,而汤圆则源于南方地区。制作元宵,先将馅料做成固体的小方块,再放入糯米粉中不断翻滚。让馅料一层一层,均匀沾满糯米粉,待成洁白圆润之状时即为元宵了。由此看来,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而汤圆则是“包”出来的。将糯米粉加水和成细腻柔软的面团,擀压成一个个圆饼,再把调好的馅料包进去,搓揉成圆球形状就成了汤圆。因此汤圆的表面也比元宵更为光鲜亮洁,吃到嘴里也更加软糯细滑。这种“包汤圆”的方法和北方的“包饺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人们对“饺子”的热情程度在北方是超乎想象的。旧时,“饺子”在不少家庭曾是拿来招待贵客的上品,尤其逢年过节更是唯饺子“独尊”。但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却是很少“包饺子”的。

记得多年前曾与一位江苏的朋友探讨起过年习俗问题。当问及他们过年可“吃饺子”时,得到的答复却令人颇感诧异。“我们过年不吃饺子,只吃汤圆。”朋友坦然道。“汤圆难道不是在元宵节才吃的吗?”我对此甚为不解。朋友解释说,元宵节的确要吃汤圆,但过年也会吃的。而汤圆作为一种特色小吃,更经常被拿来当做夜宵或早点来吃。南方人喜食汤圆,馅料也甜咸各异,吃法蒸、煮、煎、炸皆有不同口味。因此汤圆在南方早已不只是元宵节的专宠,而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食调剂。

其实无论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都是几千年来我们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尽管它们风味不同,口感迥异,但在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同样代表着家庭幸福团圆,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寄愿。这一缕古老而醇厚的家乡味道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剪不断的乡愁中,流淌在我们“家国天下”的浓浓血脉里。

又是一年元宵节,绚丽璀璨的烟火,五彩斑斓的花灯,珠圆玉润的元宵汤圆,轻盈着一声声笑,温暖着一张张脸,甜蜜着一颗颗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