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文章

请欣赏奔波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奔波文章1:边走边长

我一直在人生的路上奔波,一直告诉自己要不断地赶路,却一直走走停停。直至我觉得自己成长了,我开始停下来稍做休息,记录一点心路,然后继续前行。

真正觉得成长,已然是临近高三。对于前面的年少无知,我什么也不想再多说。

当一只脚踏入高三的时候,我开始长久地仰望天空。那里除却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就什么也没剩下了。可是,窗外有我要的自由自在。

那时候看过这样一个句子:如果一个女人长久地仰望天空,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仅仅是因为她寂寞。我不清楚那时候的我能不能称为女人,只是我知道我是在承受那种无端蔓延的寂寞。

现在的我仍然会仰望天空,只是不再是因为寂寞,而仅仅是想找回那样纯净的天空。在这里,我不曾再见到心底烙印的那一道最美的风景。

我庆幸,我不再学郭敬明的女主角那样:45度仰望天空,然后泪流满面。我只知道,既然承受住了那样深沉的忧伤,我就应该活得快乐,活得坚强。

高三的那个冬天,虽然伴随着雪灾,却依然是我记忆里最暖的冬。或许是受到离别氛围的渲染,大家都很珍惜,都很努力。就那样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印象中最感动的是那样一个场景:语文老师问我们,如果中了500万大奖要做什么?那时候的我是那么向往流浪,所以我说:“把450万留给家人,然后用我的50万买一个睡袋,一个旅行包,一份生活用品,就前往撒哈拉流浪,然后是其他地方。等没钱了,就边打工边走,继续我的梦想。”然后就有同学说要建造海底水晶宫,空中楼阁什么的。抱歉的是,我记不清谁是怎样的梦想了。我只记得他们那句共同的话语:等添彩琴哪天流浪到了我家门前,我一定请她住上十天半个月的,也改善一下她一直睡睡袋的身子。那时候那样自私冲动的我,何以拥有他们给予的温暖和幸福?

离别了,他们复读,我们走他乡,就这样逐渐远离陌生。渐渐地就发现:原来人并不一定都是逐渐走向熟悉和温暖,有时会走向陌生和冰冷。于是开始学着淡忘,学着相信“相见不如怀念”,然后在某一天发现彼此的心走向冬天,走向冷淡。于是我们开始在无人的夜里无声哭泣。然后再请求彼此原谅,学会彼此珍惜。

一直很羡慕别人有生花的妙笔,从初中开始,就停止不了对那种平淡温暖而细腻动人的文字的向往。也曾想过,或许也会有人欣赏我的大气坚强,或许也会有人被我豪迈的说教感化,只是仍停止不了心底的向往。

终于在某一天醒悟,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庆幸。因为不一样的心路历程造就不一样的文字风格。谁都曾经忧伤,谁都曾经坎坷,谁都不容易。只是他们选择把忧伤掩埋,然后假装坚强,却还是会在深夜里感伤。而我选择劝自己放开,叫自己坚强,然后把悲伤遗忘,把坚强教给别人,自己快乐地生活。或许,在我羡慕他们的文字时,他们在羡慕我的生活。

就这样,我学会了坚强,我终于明白:什么都没有快乐活着幸福。

奔波文章2:卑微之爱

文/赵以诺

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我和姐姐终于到达了酒店。手机上的时间,已是半夜十二点半,想到爸爸妈妈已经睡了,我只好把手机悄悄放在枕边,对着床头昏暗的灯光祝愿,祝愿着他们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晨,睁开惺忪的睡眼时,迎接我的是刺眼的阳光,阳光洒满洁白的被单。不知怎的,耳畔竟然响起了平日里妈妈的“唠叨”:“今天太阳足,出门记得擦防晒霜,拿遮阳伞”“出去记得背包,买瓶水喝”……我揪着的心促使我拨打了妈妈的电话。不过几秒钟,电话的那一端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睡醒啦?”心中满足感的骤然上升使得我竟笑出了声儿。我告诉她凌晨才到达,今天要去“拙政园”和“山塘街”。我问她是否想要围巾。我本以为妈妈不仅要我把围巾买回去,还要买茶和胭脂。但她只说:“这些都买了,你的钱还够买别的东西吗?”

我不禁为之一怔,随即便是羞愧。原来,在爱的宽广国度中,我竟是如此卑微的一个,卑微到始终依赖于妈妈的怀抱,不管年龄多大,也终究敌不过妈妈的关心与呵护。而那些自以为的成熟与长大,都只是乌有。在妈妈的眼中,十八岁的我依旧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就像小时候一样,任何事都要被疼爱着,被呵护着。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答道:“肯定够,买吧。”

从那一天起,我便和妈妈每天中午一次通话,晚上睡前视频聊天。每天我会告诉她我去了哪里,明天会去哪里,我看到的苏州园林是黑瓦白墙……而妈妈除了倾听之外,更多的是“睡觉记得把门窗关好”“空调温度别太低,记得定时”这些温暖的叮咛。在旅行的日子里,我虽与妈妈之间有万重山水相隔,只能靠打电话和视频聊天取得联络,但这并不能将爱、将亲情的能量阻隔,相反,在这次旅行中,我所记录下的不仅是苏州的美景,更有一份浓醇的芬芳在心中萦绕,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对妈妈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真的会在我心中激发出来。

回望一路走过的这十八年,我无时无刻不依偎在父母的温巢之中,即使在这为期一月的旅途中证明了自己已经跨过了十八岁的那道“坎儿”,成为一个看似长大,能在陌生城市中生活的人,却仍旧跨不过父母关心与呵护的“坎儿”。在这些关心与呵护来临的时候,我只愿化作一颗尘埃,落入父母爱的土壤之中,用他们无尽的养分将自己不断滋润着,然后,开出一朵花来。

奔波文章3:一路阳光

文/李俊梅

匆匆忙忙的奔波和行走构成生活的主题。每天面对着一些忙碌,每天数着自己眼里的繁杂,一个人的旅程给了自己无数的遐想,叫思绪放纵在旅途中的那片苍茫之中。在一路的匆忙里,学会面对、学会安顿……

很长很长的时间了,独自喜欢上一个人行走。那段时间里感觉着一株孤草的温暖,无论是面对炎夏的骄阳还是清晨的秋霜,总是那么无争的迎接着热烈和凄清。做一株有思想会行走的草,坦然面对四季的暖阳和风霜,再贫乏的土地也是生命可以依赖生存的天堂。

做一株没有竞争平和温存的野草,在狂风的肆虐里直立自己不屈的风骨,在暴雨的侵袭之中矗立坚强的头颅。也许这些落寞的承受和挺立使心灵倍加疲惫,可是昂首看看天空降下的甘露难道不是对生命的眷顾与关注吗?

有一天面对生命的枯黄,没有赞歌能把岁月里亲历的往事唤醒,但是依然记得往昔的郁郁葱葱曾经浇灌着生命的绿色,没有人会否认大自然的枯黄就是生命的凋谢。只是,生命的一路远行多了一些悲壮……

一株枯草一颗生命,悲戚四季的凋零,也留恋四季的招展,每一根草脉里都会流着岁月积淀下来的故事芬芳着经历。

每一段根须里都有时间的印痕会成熟丰满起往昔。不曾弯腰屈首,不曾阿谀奉承,四季的阳光是最好的朋友,邀约明月、清风、还有一壶岁月的老酒干杯,碰撞出四季人生最美的干红。

流出胸口的不只是飞扬与歌声,在四季如歌的彩虹上搭建心灵的红房子。一株草就是生命的支撑,一路走来,一路芬芳。凋落是生命的开始,有谁会想起一株草的生命和它努力生长的过程呢?

奔波文章4:倚栏小石桥

文/老哈河之子

在红尘中不停地奔波,忙碌,时刻盼望着能停下来,好好地享受一下风景。

故乡的小石桥,我人生永远的停泊港湾。

倚栏小石桥,不会长歌当哭,也不会栏杆拍遍,有的只是惊涛骇浪跌落后的平静,墨卷云翻散尽后的清凉。看那曾经惊心动魄的暗石险礁,也只不过是红尘中的尘埃一点,微微一笑,满目尽是苍茫。

桥下,一带澄净如练的小溪迤逦而来,羞羞涩涩的,似豆蔻年华的曼妙少女,轻轻哼着醉入心脾的小曲,少女的心是透明中又带点朦胧的。河底砂石尽入眼底,不知有没有可爱的小鱼小虾,我想应该是有的,可惜我的眼神不好,看不清。河水清亮亮的,要是用这水清洗我的眼,那一定是光明的;要是用这水滋润我的心,那一定是透明的。那时的我,便真的是超凡脱俗了。

河两岸是茸茸碧草,眼向左右看,便是两带雄伟的拦河坝。坝拥着河,河偎着坝。河在坝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两岸丛林延伸开去,连着远山,远山虔诚地举着金色的夕阳。远山是佛,树林是他的耳坠,夕阳就是他的佛光呀。

佛曰:修百世方能同身,此一世能无愧于身,便是我前生的造化了。何为我心中之佛,山乎,海乎,都不是,惟那故乡的魂,那千百年来遗传下来的品性,那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是我心中真正的佛。佛在心中常坐,是否应倚栏石桥,美美地浮一大白呢?

奔波文章5:幸福其实很简单

文/何处放

我们每天奔波忙碌,一辈子殚精竭虑,是为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想让自己过上舒服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幸福一点儿。

前几天,和两位好友相聚谈论到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话题时,一位好友说,假如我有很多钱就好了,可以周游世界,放松身心,完全凭性情做自己喜爱的事业。另一位说,她想在三亚有一套海景房,可以和爱人牵手看大海苍茫;还想在丽江有一套小别墅,听河水环绕小城流过如天籁之音……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憧憬也许是一生的海市蜃楼。

人到中年,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关于幸福的道理。我发现周围有许多人,握着大把的票子倒腾房子换车子,算计位子焦虑孩子弄得整日忧心忡忡。而我也发现身边还有许多人活得很滋润,他们与金钱、地位无关,只是活的真实、快乐、有趣味,有趣味就有幸福感,就能让日子过的舒服。

一位同学,早年下岗经商,勤劳坚强的他历经十多年的磨难,经过商海苦拼,如今终有收获。当有人问他是否感到生活的艰辛?他说,虽然很艰辛,但通过打拼能过上舒服点的日子,就会感到很幸福……

一位官场朋友,经历了几次官场地震,宦海沉浮后的他突然显得豁达了:严肃的面容变得笑眯眯,还常在小区内散步、下棋、谈笑。我问:“现在变潇洒了?”他哈哈一笑:“没啥,生活就是一杯水,调料就在你手里,你得自己不断调和,让白开水的日子过得有滋味……”

一天,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安详的老妇人和一个从容的老先生微笑着手牵手在一起散步,过人行横道时老先生拉着老妇人慢慢走过,身后西下的阳光把他们的头发和笑容染成一片暖暖的黄,身边的人们被他们的幸福染成一片温馨……

幸福没有大小,没有轰轰烈烈,幸福也不需要刻意塑造。幸福像朵朵彩云,弥漫在你周围,所以它是无处不在的;幸福像礼物,得到后心里美滋滋,所以它是快乐的。你不必为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不幸而哭泣,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催人泪下的片段。我想:那催人泪下的人生,其实就是对人生的无限眷恋。我们要珍惜亲情、爱情、友情,努力去实现美丽的梦想。简单的生活,快乐地工作,你就会知道幸福其实离自己很近,会觉得幸福就是那一片蓝天、就在那一点点平淡里——人生的幸福就是要把日子过得舒服一点,如果我们想明白了,幸福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奔波文章6: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我还奔波在宿舍、食堂、教室之间,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那一年还没有现在的钓鱼岛之争,那一年,不用为以后考虑,那一年,我们永远都怀念的时光。

上小学的时候,总期待着上初中的日子,因为看着他们每晚可以很晚才下晚课,想去看看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上了初中后,又开始怀念小学的日子,但是又期待着高中的生活,因为高中生他们一个月才可以回一次家,觉得羡慕,上了高中后,觉得一切和自己想的差距是那么的大,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初中高中,又开始期待大学的日子,因为大学生不仅是知识的象征,而且他们可以一学期才回一次家。那一年觉得大学生活是我最期待的时光,可是当我来到了大学,现实又狠狠的给了我一个耳光,才觉得理想很丰满,可是现实很骨感。

那一年,我来到了我向往的大学校园,虽然觉得有落差,但是我依旧接受了,既来之则安之。那一年,我习惯了大学的生活,拥有了一些时间距离都无法改变的友情,当我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美好的时候,现实又给了我一耳光---毕业!于是我们各自都又开始了迷茫,觉得好无奈,终究还是到了这个时候,面对分离,面对现实,走向社会,就要离开了,青春的尾声就要到来,我的青春难道就这样了吗?真的是好迷茫····

那一年,我们彼此遇见,那些记忆,有关你们的一切,觉得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一样,离开了我们最后的保护层我们该去向哪里呢?

借用李宇春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歌词来结个尾吧。“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还有什么永垂不朽呢?错过的你都不会有。”

那一年,那些年···

奔波文章7:静静捧起一本书

文/雨诺

不要再这般奔波,停一停,静静捧起一本书,让心随那书香沉静下来,让自己永保童年的那份纯与真,而灵魂,也早已沉入书底

——题记

“叮铃铃”,上课铃又一敲响,教室里鸦雀无声,但奇怪的是,刚刚的下课也是这么安静,只听得到笔的沙沙作响……也许,每一个课间,以及休息时,都是这样机械的写着作业吧!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有谁愿停下分秒,又有谁能认清自己,更会有谁会想到躺在墙角的一本书呢?我承认:我真的淡忘了这个可让灵魂释放的空间——那本渐渐模糊的书。

岁月像调皮的孩子,在她身上留下了淡淡灰尘,每次想伸手触及她,可总把手又收了回来。总想着:明天吧!今天时间不够,明天一定看看。数次的推诿,已成了岁月的蹉跎,书就这样,渐渐疏远了我。昔日那简简单单读书的快乐,现今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哪怕只是瞬间的美好。可不经意总有那么一丝渴望:静静的捧起一本书,哪怕只是一会儿。

偶然间,有闲暇去体味,却又抓不住,理不清。翻开那本我最爱的《小王子》已然没有了当年的感动,当年的泪,只留下了浅浅的笑与哀。看似已经长大的我,却好像不如从前——虽然我会“熟练地”概括文章大意、梳理行文脉络,我也会“专业地”品析文章的遣词造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甚至开始模仿作者的文风笔调。可是,我反而淡忘了他那最朴实的情。

那失落,若隐若现,侵蚀着我的心,终于,我放下了所有的事,翻出压在一本本厚厚练习册下的《小王子》,静静的捧着,漫漫沉浸在一个个神奇的文字里。

想起第一次读《小王子》,一下子就被他那清新的文笔和单纯的故事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流泪,为小王子的忧伤而心悸,为他纯洁而执着的爱所感动。正像作者圣-埃克絮佩利在序言里面说的,他把这个童话“献给雷昂?维尔特,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又看看现在,如今读来,却只剩下寥寥几丝感慨,几缕惆怅……我怎么了,我似乎已找寻不到那昔日令我感动的寂寞玫瑰,看不到那个超凡脱俗的旅行者,也看不到那个深深爱着小王子的小狐仙。我静静捧着这本书——仿佛朦胧中再一次找到了那曾经的感觉,遗失的美好。

生活中我们常常尝试着寻找“遗失的美好”,然而我们都没意识到,我们恰恰忽视了周围甚多的美好,哪怕是在那个寂寞的瞬间捧起书,哪怕就那么淡淡品味着。暂且停下手中的事情,静一静吧!捧起一本哪怕曾经遗忘的书籍,与久违的朋友交谈,听寂寞的灵魂歌唱。

我,不慕尘世间的五彩缤纷,我,只愿静静地捧着一本书,淡看这云卷云舒,守护着那从未“遗失的美好”……

奔波文章8:两个人的身影

文/恩苏

有那么两个人为你奔波、劳累;有那么两个人始终伴随着你,不离不弃;有那么两个人心里时时惦记着你,时时为你祈祷……

或许在众人眼里他们的身影是那么的渺小,他们的爱是那么平凡,但在我心里,他们确是那么的伟大与无私。他们的爱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你冰冷的心灵,就像夏日里的一汪清泉,润滑着你干涸的心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你前进的道路。

小时候的你,被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着。长大后的你,没有往日被悉心地呵护,多的是他们的责骂。再后来,骂声少了,呵护更少了,只有几句零星的话语依旧在耳畔响起。他们的言语是少了,可是他们对你的爱却与日俱增。

这个男人的形象,被我记忆的长镜头探伸过去,便定格在布满岁月颗粒质感的胶片上。

这个男人尽管身材矮小,却有着一双厚大的手掌,为一个家打造得坚实牢固。尽管躯干瘦弱,可他的肩膀却是宽厚的,为一个家扛起沉重的包袱。

这个男人一向忠厚老实,不喜欢纷扰喧哗,一心只埋头稳扎稳干。不善言辞的他,对于你的困扰,他只有憨实的笑容。对于你的哀伤,他只有紧锁的眉头。而这些表情则是这个男人所有的言语。

这个男人的衣柜里永远只摆放着那几套穿了不愿再穿的衣服,只顾着帮你添置衣服。

这个男人为了撑起一个家,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委屈,他的心里一直藏着许多话,可他却不曾向你谈起。

这个男人在送你到外地读书时,身子板挺得直直的,表情显得那么严肃,甚至让你滋生恨意。殊不知他哭得是最伤心的。这个男人就是这样,表面坚强严肃,可是内心却脆弱的很。

女人的天性:爱打扮,爱逛街。这个女人也不例外。

这个女人骨子里流动着热情的血液。强壮能干的她,把里里外外的事都打理的井然有序。

这个女人爱唠叨,老会跟你念叨不要早恋,要吃饱点,穿暖点,当你哭泣的时候,她心疼的安慰你;当你生病的时候,她会心急如焚地背着你到医院……

这个女人很精明,能够知道你在搞什么名堂,让你哑口无言。迷信的她还时常去帮你抽签,即使你很生气、很反感她的做法,但她关心你的样子你也不忍心苛责她。

这个女人一直牵挂着这么一个人,一块从她身上掉落的心头肉。

两颗心,心连心,一颗心受伤,另一颗心也会流血的……

自打你出生的那天,你就和这两个人紧密的系在一起。他们爱着你,支持着你……

奔波文章9:奔波的豌豆糕

文/聂学剑

“豌豆糕热哩,热哩豌豆糕!”无论春夏秋冬,小城的早晨总是被这句沙哑而又尖厉的男高音叫卖声唤醒。窗外,是将亮未亮的夜色,但是,这声极富特色的叫卖总让人觉得,热闹的一天即将启幕,不能再赖床了。披衣坐起,那个时候,小小的女儿会叫声“妈妈”,睡意朦胧地咕哝一句“我要奇(吃)豌豆糕!”妻子条件反射般从床上跳下去,胡乱裹了件风衣,冲着那一连串叫卖声跑去。

十几年过去了,女儿已读大三。寒假的一天清晨,居然又听到一声“热豌豆糕喽——”她隔着门喊:“妈妈,外面好像有卖豌豆糕的!”女儿带着浓重的起床气,居然被豌豆糕的叫卖声惊醒。我们侧耳细听,却没有捕捉到类似的叫卖声。或许,确有此叫卖声,它是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叫卖音调。从当年的小城迁徙到相距百里的这座小城,再也没有听到豌豆糕的叫卖声。特别是那句别具特色、仿佛被刚出锅的蒸汽烫疼了的叫卖声,只停留在记忆里。

豌豆糕一定要趁热卖,它只适宜于新鲜出锅时,带着热热的温度吃。细细咬上一口,又面又酥,又甜又香。那是一种纯粮的清香,带着平原地带一马平川的乡土味儿。毕竟只是杂粮,一旦放凉了,还原了它坚硬的本色,几乎一无是处,即使回锅再馏,也与剩馍没有分别。为了印证这一说法,我遍寻过各种糕点店,他们统统不卖豌豆糕,因为不具有可操作性。众口一辞的解释让我对豌豆糕回味之余,颇有感慨。

豌豆糕是小众的,杂粮而已,只适于走街串巷奔波着叫卖,也只合一部分人的胃口。但是,它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早晚偶遇叫卖者,才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春暖花开之后,疫情形势刚见好转。我骑车经过一条小巷时,恍若听到一声“热豌豆糕喽——”立马刹车驻足,回首间,果见一位大叔骑辆老式自行车,后座上赫然驮着一只干净的塑料箱,车头前小喇叭反复播放着录音“热豌豆糕喽——”我赶紧上前抢购。那些豌豆糕静静地躺在箱子里,用小小的食品袋各自包裹着,被层层的棉被盖着,一格格地像是熟睡的婴儿,还带着刚出笼的体温。每块豌豆糕五块钱。我说起十几年前小城的价钱,大叔憨厚地笑着说,当年也就一、两块钱的样子吧。

望着他骑车离去的背影,心头涌起一种辛酸的亲切。所有的豌豆糕都在奔波着。因为它们的卖点,就在于那份温热的味道。那些卖家辛苦地走街串巷,只为在它还带着温度时及时卖掉。捧着那两块豌豆糕,想像着因疫情滞留在家上网课的女儿开门接过它们的样子,一定欢喜。这份久别重逢的美味,可类似于父爱的点点心意呢?普通而又小众,整天为一个小家奔波着,沉默而又一直带着温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