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冬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寒冬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寒冬的文章1:红薯暖寒冬

文/杨丽琴

记忆里的冬天刺骨的冷,但香香甜甜的红薯却温暖着整个寒冬。

我的家乡,红薯是主粮又是杂粮,可作主食也可作菜。那时,村里每家每户都种红薯。入冬以后,母亲一垄一垄挖回家。储存红薯,要相当小心的。在厢屋的角落挖一个小窖,挑选一些不大不小、模样周正、无疤无结的红薯,很小心地放进去,再盖上一捆干稻草,留作来年育种苗。再挖一个大窖,剔去有伤的,全部窖藏起来。

每天早晚煮稀饭,母亲拣几个大红薯放竹篮里,去村头的水塘清洗,再用刀切成小块,放水米里一起煮,红薯稀饭,香甜软面,稀饭也如加了糖,甜津津的;中午做干饭,母亲洗半篮小红薯,饭锅里支一个锅叉,摆上小红薯,饭好红薯熟,干蒸红薯软香绵甜。

记得中午放学到家,闻到红薯的甜香,不觉咽了咽口水,肚子里也好似几天没吃饭,“咕噜咕噜”翻腾起来,我和弟弟伸出冰凉的手,抓起红薯就往嘴里送。母亲总是提醒我们:红薯烫,慢慢吃,别烫坏了胃。待红薯稍冷一些,我一点一点撕去外面的皮,鼓起嘴巴使劲吹两口,再咬一大口。绵甜的红薯滑过喉头,进入肚子里。一个红薯入肚,胃热乎了,整个人也热乎了。若用辣椒炒红薯丝,或者大蒜炒红薯丝,也是做一盘可口下饭的菜。

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红薯饼和红薯片。做红薯饼有些麻烦,但母亲做得津津有味。她将红薯洗净,削皮,倒锅里煮熟。去皮后捣烂,加入白糖和糯米粉,一起揉成面团,再搓成一个一个小圆团,压扁。菜油倒锅里,烧热,下入红薯饼,炸至金黄,即可捞出食用。红薯片相对简单,红薯削皮,切成片,放清水里冲洗一下,去除淀粉。放进篮子里沥干水份。再一片一片下热油锅里,小火炸至曲卷金黄。家里有一个零食筒,母亲每次都要炸一整筒。酥酥脆脆的红薯片,好吃好玩,更甜润了我们的心。

赶上父亲闲时,烧午饭时,父亲选三四个红薯,用火钳夹进锅灶里,继续烧火。

吃过中饭,父亲扒开草灰,掏出红薯。吹了吹外面的黑灰,剥去黑皮,里面黄乎乎热腾腾的薯肉跳入眼前,缕缕热气夹着甜甜的香味扑鼻而来。弟弟迫不急待吧嗒一下嘴,父亲随手递给弟弟,嘱咐一声,慢慢吃,又剥一个给我。烤红薯软面绵甜,令人回味悠长。如此美味,父亲总是等我们吃足了,才会自己吃。

上小学时,我已经学会了烧火煮饭。我学着父亲的样子,在锅灶里烤红薯,可总是没有父亲弄得好。不是半生半熟,就是烧成了一堆黑炭,但我们依旧吃得香甜。有时,吃得手、嘴、身都是黑,像非洲难民一般。我和弟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指出对方,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震动着整个屋子,赶走了冬日的寒冷。

后来,父亲手把手地教我,要根据火候大小时间。其实,做什么事没有个讲究呢?!

红薯也可以生吃,用清水洗净了,直接啃着吃,或者,切成薄薄的片,用手拈着吃,翘起的手指如戏里花旦的兰花指,口感也是独有的,甜、脆、嫩,堪比今天的水果。

天气晴朗时,母亲拿出家里的镰刀,绑在长板凳头上,刀口和板凳间留一条缝隙,这是做红薯片了。母亲洗一筐红薯,放板凳边,自己坐在板凳另一边,侧着身体,手拿一个红薯,贴到镰刀口上,手往前一推,一块红薯片顺缝隙而下。做好的红薯片挑到村前的大塘埂铺晒,晒干后,收入柜子里。煮稀饭时,放一把红薯干,又是不一样的口感。

每年,我家还要做红薯粉。父亲和母亲合作着做。父亲洗刷磨子,母亲淘洗红薯,剁碎。父亲推磨,磨杆一推一拉,母亲往磨心添薯渣和水。磨盘“吱吱咯咯”,痛苦地旋转,旋转,薯浆和着水顺着磨盘流进大木盆里。淡淡的清香在屋子里弥漫,空气里浸着甜甜的温馨。

薯浆磨好。父亲在梁下悬挂纱布兜;母亲往纱布兜里舀薯浆。薯浆从纱布眼里过滤,滴进盆子里,沉淀,待粉与水分离,小心地别去水,晒干,即成红薯芡粉。如果在薯粉汁里加入适量水,搅和成糊状,舀进盆里,放水里熬划成条状,即成了红薯粉丝。芡粉、红薯粉丝,可做菜,可煮食。纯正的口感让我们身子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如今,大米白面和各种美味佳肴成了餐桌上的主角。走在城市的街头,偶尔,能碰见烤红薯的身影,那熟悉的甜香一如往常,诱惑着我的味蕾。每每,总有一种别样的安暖在心头漾起……

关于寒冬的文章2:有暖风在心中,何必畏惧过寒冬

文/Scorpio李小闹

信念,是灯。我们是船,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没有信念的人生,如枯槔朽木。不向往春天,怎能等到百花开?不要问春天在哪里,只要心有理想,春天无处不在。虽然懂得,但是做起来却很?

迷茫,现在很多迷路孩子的口头禅。之所以不想奋斗,是因为找不到奋斗的理由。这只是借口!我们应该拨开云雾,找寻人生的真面目。不能在迷茫了,不管你现在处境如何,都要勇敢面对。逃避,是懦夫的行为。不要想世外桃源,现实就是这麽残酷和骨感,虽然理想很丰满。一个茅草屋,一群羊,想要与世隔绝,不可能的,这样想的人太天真,也很幼稚。

我们活着,就该去实现我们的价值。价值的实现,要靠我们不断的提高能力。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平日的积累。知识与修为,是你的魔杖。能力与境界,是你的翅膀。

梦幻只是梦幻,永远不可能实现。还不如现实来的现实点。

关于寒冬的文章3:寒冬暖情,谁舍谁收

文/浅墨书清语

深冬,无端生出这诸多想念,长久驻足在这单薄的文字里,回眸的那一刻,看那大片大片的白色雪花飘落成一首诗,在这似水流年里,在沧海的彼岸,寂静地守望。然,伊人未果,生生冻结了我千年的心绪,于是固执的远离那些消瘦的字句!任指尖流沙倾泻,握一朵花开的时间,在花落之前将文字铺满斑驳的诗笺,在这夜色里,轻轻洒落一地叹息“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回首间,残梦追旧年,纯粹的喜悦早已飞远。当我隔着这泛黄的记忆望向彼岸,一路花雨纷飞,幽香满径,思念袭水踏月,拨云推雾而来。花开千年,眠如烟的心事,我愿是冬日最后落叶的一颗树,着青黄色的羽衣,婆娑摇曳,片片相落的瞬间,是千年的叹息。于是叶落后,是刺痛记忆的痕,浅留在孤影之上,深藏在根水之间,待来年沉淀的相思长成缕缕青枝。等你了悟静的禅言佛语,你懂,枝干静美,你若不懂,树叶纷纷!若有来生,愿化身此树,不后悔五百年待得你一次路过。

酒入愁肠,化作千载相思,只是它年清风徐来时,沿着小园香径,看尽红楼梦魇,往事,如烟,如梦,似苍田,似浮云,穿过轮回的岁月嗅一缕清逸冷香,无言。花开彼岸,一滴一滴氤氲在云水季,碎琼乱瑶叮当犹在耳际。有时候,只愿寂寂皈依在佛前,静听清心梵唱,看这千年时光似水流淌。可不安的灵魂,早已把这月色水韵吹乱,思悠悠,怨也悠悠,我低头无语,是爱,是怨,是愁,是待。我就是这样带着笑,站在故事的开端等待着故事在这里结束。

当流年、以成过往;当物是、加上人非;当感情、变成疲惫;当世界、充满黑色;当经历、说成注定;当生活、让我遗憾;纠缠不是我本色,放眼望去只有无尽的现实。

轮回里,遇见,是宿命也好,是历练也甘愿,此刻且许我一片叶语,静坐在这里悠悠然等来年看尽南山妖娆的菊。

寒冬,奈何情暖却无人以对,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刻,你早已消失在人海。来年春暖花开时,这片倾尽的情感会是谁来收拾?

惜过往,未能在对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再广阔的天空,依旧淋着自己的雨。此刻,我轻拥已湿寒成冰的誓言,只想窥见春的希冀。

叹今生,谁舍谁收?

关于寒冬的文章4:寒冬·年味

文/滕建民

河西走廊的冬,万木凋零,祁连山下的三九天,寒风刺骨。

一层薄薄的落雪,斑斑点点,零零星星,犹如花絮,让裸露的田野披了一件花衣。总感觉这些年,河西走廊的冬季落雪越来越少,不知是上苍的吝啬,还是大地的不公,即便是落下的雪花也是越来越轻,越来越薄。

以往冬季祁连山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只能成为我们心中美好的记忆。

这不,徜徉的黑河也只是覆盖着一层薄冰,有的地方还能看见矗立在河心的石头。干燥的空气,刺骨的寒风,仿佛带着黑河的灵魂,浸入人的骨髓和心灵。

太阳慢慢西斜,高远深邃的天空像一块无边的蓝宝石,漂浮的几朵白云为它擦拭着尘埃。

我裹紧衣服倚着黑河桥头的栅栏,感到自己的身体被无情的寒风吹塑成了一块冰冷的石头,与沉默的黑河纠结在一起,与凝固的河水,成为孤寂中的一道风景。

沿河岸,那斑斑驳驳的雪地上,我看见自己身后的脚印,深深浅浅,延伸到岁月的深处。平铺在大地上的阳光,将冰凉的石块,每一个坎坷都尽量给予温暖。一群飞鸟落在河岸高歌,把旷野叫喊得一片明丽。

冷风掀起了安详的草叶,接近年关,思绪如漫漶的潮水涌上心头……

儿时家乡的冬天,是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那雪花飘飘的时节,村庄静静的,仿佛连马牛羊们都在听雪落的声音,偶尔有耐不住寂寞的驴子“昂昂昂”叫上几声,立即就被忠诚而又严厉的看家护院的狗“汪汪汪”给制止了。不管隔着几堵墙,还是几个巷子,声音清晰明了,也有羊啊,鸡啊,跟着迎合几声,村庄立刻又恢复了平静。那些沸沸扬扬的声音,与飘飘洒洒的雪花交织在一起,蛰伏进村庄深深的皱褶里,显现着淳朴而祥和的气氛。雪地上走动的人,或担水的,或牵着牲口饮水的,仰或是亲近的族人,左邻右舍相互走动的,都像是游走在毛绒绒的地毯上,被无数的花朵包围着,雪花围在身边嘻嘻哈哈打转,生出奕奕的灵光,那身后的脚印,如打上了生命的烙印。

大朵大朵的雪花,密密匝匝落在树上,一朵一朵手牵着手,身贴着身,挤在一根根伸展向上的粗壮的枝干上,卿卿我我,搂肩抱腰,把大树装扮成玉树银花。大朵大朵落在房顶上的雪,一片一片连结成方阵,温润着村人干涩的心灵,温暖着庄户人希望的梦。

对着窗户向外看的妈妈指着祁连山“看,雪盖半山腰了,明年一定是好年成。”威严冷峻的祁连山,沉积了厚厚的白雪,看上去好像来自天庭的白象,静静站立在乡亲们的视野里。

我的母亲对每个季节,都有一连串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什么“今冬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干冬湿年,石头上种田。”有时我们围着妈妈非要让她再说,或者缠着让她解释,母亲就找个理由支走我们。

每到腊月,妈妈白天有干不完的活,推磨,打扫房间,拆洗被褥,喂猪喂鸡等。夜晚对着微弱闪亮的油灯,为我们缝制过年的新衣服,新鞋子。一针一线,密密匝匝,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在春夏秋里放下铁锨,铲子,捞起锄头、犁耙,冬日农活结束了,她的手依然一刻也不能闲着。我们姊妹五人的衣服鞋袜,一家人的缝缝补补,都要经过母亲一个人的手。

屋外,暗灰色的天幕下,雪花为大地织网。呼呼的寒风怕惊扰了妈妈的精工巧作,不忍心高声喧哗,它们屏声敛息,掠过我家房顶远走,疯狂撕扯着村外的大树。而雪花则停留在我家的窗户外面,静静盯着妈妈面前的那缕灯光,倾听手把手教姐姐纳鞋底的妈妈,述说她片段的人生经历。

晶莹的雪花随妈妈的思绪飘向了乌鞘岭下的那座小镇。那一年,父亲被下放到藏区没有任何消息,妈妈带着哥哥姐姐在人们的歧视中期待着,盼望着。深冬,寒冷的风无情而又残酷地穿透寺院门洞的破墙,对着妈妈和哥哥姐姐撒威使泼。妈妈用她单薄羸弱的身躯,搂着哥哥姐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冰冷寒凉的夜晚。白天妈妈上班,6岁的哥哥带着姐姐在火车路边捡炭渣。阴暗孤寂的寺院,收藏着妈妈无法言说的辛酸,也暗藏着她期待和盼望的春天复苏的暖阳……

那年的腊月,在一个冰封雪盖,寒风凛冽的夜晚,沉寂了好久的寺院大门,被急促的声音敲得咚咚作响。哥哥姐姐瞪着恐怖的眼神看着努力掩饰恐慌的妈妈,然而敲门声一阵紧似一阵,妈妈安顿好哥哥姐姐,拿了一根备用的木棍,壮着胆子去开门。

门外的人说话不很清楚,妈妈一直犹豫着。突然,妈妈被一声长嘶惊得丢下棍子,赶紧打开了大门。

来人是天祝藏区的牧民,父女俩冒着风寒,用他们的马驮着奄奄一息的父亲,走了好长好长的山路,把父亲送回了家,送到了亲人面前。

雪花倾听着人间的悲苦,将泪水化做缕缕蒸气,返回天空。我从妈妈悲叹的讲述中感到,那年的腊月,24节气所有的日子都凝聚成了最冷的冰寒。雪一层一层落下,冰一层一层盖,层层落雪,夜夜冻冰,整个世界就显得冷酷无情。

眺望远方,延伸着飘飞的思绪。

乡村小院,雪花舒展着身姿,接着乡村空气的灵光,上扬下浮,于寒冬清早,于腊月午后,扭着腰肢,给人妩媚,悦目人们的眼球,爽涤人的心思。为山川原野披上绒袍,为乡村换了新装。那密密实实的针脚里,倾注着心血与梦幻,憧憬与希冀。

我们的童年是乡村里度过的。那些年生活虽然清苦了些,但每到腊月,年味却是浓浓的,杀猪、宰鸡、蒸花馍馍,炸油果子,虽然压岁钱只有几角,只有有限的糖果,但有父母的呵护,我们依然幸福满满。

时光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年味在亲情的氛围中变得更加浓重。因为,父母亲是我们依靠的大树,子女给了我们信心和希望。我们再也不用为过年购置年货而计较纠结,再也不为经济方面的拮据而绞尽脑汁,抠抠掐掐,我们的生活甜蜜快乐。

如今,冬日的阳光依旧照耀着每个偏冷的角落。寒霜、爱意同在,品着渐浓的年味,如同品一道浓茶,在些许的失落中,也收获着点点滴滴的感动。在唏嘘感叹中看到风尘仆仆归来的子女,在未尽的泪光中远眺,目送父母远去的背影。

寒风伴着细碎的足音袭来,将一把温暖的阳光捧在面前,五光十色。

哦,原来那是年节绽放的灿烂礼花……

关于寒冬的文章5:熊熊炉火暖寒冬

文/王雄

一到冬天,我就会想起曾经的岁月,想起寒冬里那一炉温暖的炉火。

记忆中的故乡,冬天异常寒冷,北风拥着雪花笼罩着村庄,大人们都躲进屋里取暖,只有我们这些孩童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玩耍,冻得手指通红,鼻涕直流。这时,祖母斥骂着把我拽进屋里,一进屋子,就是另一个世界。屋外寒风刺骨,屋里温暖如春,灶头的炉火烧得正旺,祖父把我拉近身边,阵阵暖流迎面扑来,寒冬里的一炉火,热烈欢快,传递着亘古不变的热量,温暖着整个世界。

在严冬,生一炉熊熊的炭火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大事。家乡有句俗语:“有呷冇呷,要堆火铗。”意思是说,不论有没有吃的,首先要有一堆火烤,就算穷得家徒四壁也要生一炉炭火。炉灶是神圣的地方,主宰着一家的饮食,象征着家族的繁衍生息,也传递着良好的家风。寒冬腊月,有乡亲来串门时,必让客人坐在炉火旁烤暖身子,母亲忙着沏茶,端上自家种的花生瓜子,热情招呼着。那个年代,日子虽然清苦,礼数却不能少。大家围炉而坐,说着庄稼收成,谈着家长里短,浓浓的亲情在炉火边漫延。

冬夜漫长,窗外寒风呼啸,屋里炉火熊熊。那时没有电视,一家人烤着炉火,唠着家常,悠闲地梳理着冬夜的时光。母亲在织毛衣,祖母烤着红薯干,祖父盘算着开春之后的耕种,憧憬着来年有一个好收成,而我却围着炉火来回打转,把童年的幸福时光丢进温暖的冬夜。炉火熊熊的冬夜,简单的幸福在慢慢流淌。

清晨,村庄在炊烟袅袅中醒来,炉火在炊烟中升腾。烟火生起来,日子就焕发着蓬勃生机。炊烟是村庄的符号,炉火是农家的希望。日子虽然清苦,只要烧旺了炉火,生活就有了盼头,日子就过得红火。只要炉火不熄,日子就过得悠长。

如今,岁月深处的炉灶早已坼除,现在的冬天,烤火用的是电烤炉,虽然热气腾腾,却找不到往日那份质朴和温暖。若然在故乡的老屋有一炉熊熊的炉火在等我,那么,再冷的冬天也会让我热血沸腾。冬天里那炉温暖的炉火在心底熊熊燃烧,成为记忆中难忘的珍藏。

关于寒冬的文章6:寒冬冷月

文/柯伦

不知不觉中,季节的轮回已进入隆冬。一阵阵逼人的寒气,随着吹刮的北风、飘落的冬雨、挥洒的雪花逐渐袭来。人们在匆忙回家的路上,似乎还捎带着寒流与冬雪的气息。

万物萧条,万籁俱寂。寒冬里有一丝丝月色,虽然没有秋月的明丽与温暖,但却能勾起一些破碎的往事。

月是冷色调的,高挂在我窗外的天空,好似一位喜爱冷色彩的画家,往日的温润已不复存在,此时偏好黯淡的笔墨,涂洒出浅浅的清灰色的冷光。任你去抓捏,她还是像一位寂静的透着寒气的冰美人,用冷凝的眼光,扫抹一切山川。

月在寒光里闪着一把弯刀,雕刻在少许变化的天幕,森森然地散发出冷峻的光圈,那透着清冷光彩的刀柄,敲打出缓慢而流动的清辉,衬映在庭院的小池塘中,倒显出几分逼人的寒彻和凄凉。

月是寒夜里冷漠的使者,寂静地挂在树梢,投影到古井泛着寒意的水面。静谧的夜色之中,有一丝游动的波光,像一位安祥的月下老人,轻轻叩着门环,拍打着房屋里温暖的火炉,聆听着温情的夜话。

寒冬里的那一抹月色,如一位久别的友人,悄悄闯进我的梦境。月亮仙子的光临,使安静的日子显得清澈而明亮,虽然这亮色是微弱的、黯淡的,甚至有一点凄凉清冷的格调,然而这冷静中的亮光,是隆冬里的一丝慰藉、一份安稳。

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月亮拖长的影子,时而随着冰凉的风在树枝上来回跳动,时而随起伏的丛林上下摇晃,这种细致入微的光照,如同生命里一点微弱的关怀,点亮夜行人的脚步和内心的恐惧。

寒冬,冷月,夜色,三者融于天地之间,月光天使潇洒地行走在寒彻的天地,不断生出细微的富有层次的变化,或清辉冷凝,或余光遮掩,或月韵浅唱,在一阵颤动的风描述过后,抖落一夜的疲惫和感伤。

拥有冷月的关照,万物显得更加神秘和诡异。无论你富有或者贫穷,抑或幸福或者痛苦,她都是一样的疼爱,不偏不倚,给予生命无限关爱的空间和遐想的天地。

月亮已经回了娘家,我们该打开屋门,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了……

关于寒冬的文章7:溪水

文/燕子

春风送走了寒冬,迎来了三月。被寒冰冰封的小溪听到了 春的呼唤,极力冲破厚厚的冰层,挣脱束缚住他们的心,向大海的方向前进!

不管寒冬多么严寒,身上就算结上几十米的冰层。只要春风迎来他仍会冲破冰层,继续完成它流向大海的使命。

一雨滴。   一露水  都将会是它,他有前千千万万个源头;依许是荷叶上面露珠;依许是来自上天的雨露。这些都是他的源头!

人们会说小溪微不足道,哪有大海的气势磅礴,大海被无数人所称赞!许多人都曾以大海誓言,有恋人许下海誓山盟,成就不少流传百世的佳话。有为梦想许下鸿图之志,后来成为一代帝王!

也有作者写溪水  他们通常将其用来写母爱,因为他们觉得溪水好像棉花一样给人的感觉是 温暖细腻!

我觉得溪水不光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其霸气坚硬的一面,比如它能将无比寒冷的冰层穿透。当所有的溪水聚集一起的时候他会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他会像猛兽一样。  将所阻挡他的一切事物全部吞掉。

但他有时会像一个悬壶济世的大侠一样,用自己的身躯拯救即将濒临死亡的庄家。他有数以万计的粉丝,许多地方都渴望着他的到来。撒哈拉沙漠的植物需要他的到来,非洲缺水儿童需要它的到来。

溪水虽小但他发出的巨大力量,却是不可阻挡的,就好像梦想一样。虽然你走的道路不会被许多人所认可,但你成功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唯你马首是瞻,许多人会将你的经历写进名人传记。让世人诵读。

溪水虽然现在不被人所认可,但他终将会成为大海那样,被世人所仰慕的英雄!

他也会流传百世,受世人所摩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关于寒冬的文章8:遥寄一枝春

文/乔兆军

寒冬时节,收到朋友从远方寄来的一张贺卡。封面一枝红梅傲然怒放,与附于其上的白雪鲜明对照,更突显了红梅的骄娆与傲骨。捧起细细一闻,似有暗香浮动,淡雅清新,心里顿时有股暖暖的春意。

想起了古人以梅寄托友情和相思的雅事儿。“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南北朝时陆凯写给好友范晔的诗。陆凯在江南,十分怀念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正巧有驿使将往长安,于是便折梅一枝,托驿使捎去。一枝梅花实在胜过千言万语,温情至极,也浪漫至极。

也有相爱的人想起了在梅下相会的美好往事,就折一枝梅寄去,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西洲曲》中就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的句子。最痛苦的莫过于“梅无所寄,心无所系”。李清照虽也折得一枝梅,但“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句子明白如话,却字字关情,将对亡夫的相思写得让人落泪。还有无名氏的“更胡笛羌管,塞曲争吹。陌上行人暂听,香风动、都入愁眉。音书杳,天涯望断,折寄拟凭谁”。亲人生死未卜,一枝红梅寄谁?何等强烈的凄楚与哀伤啊!

明代王世贞《艳异编》里收录了一篇名为《寄梅记》的小说。小说主人公马琼琼为朱端朝之妾,但朱妻欺压琼琼,琼琼遂寄一梅雪扇面给朱端朝,扇面背后题一首《减字木兰花》:“雪梅妒色,雪把梅花相抑勒。梅性温柔,雪压梅花怎起头?芳心欲诉,全仗东君来作主。传语东君,早与梅花作主人。”既委婉又形象地表达了寄信人的意图。

西汉刘向编的《说苑》中也有一则折梅相赠的故事,很有意思。春秋时代,越国使者诸发拿着一枝梅花送给梁王,梁王有个臣子名叫韩子,对周围的人说道:“哪里有把梅花送给列国君主的!我要好好羞辱他一番。”结果二人展开了一场舌战。其实,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若太看重实利,生活也就少了情趣。

黄庭坚曾称折梅赠寄为“江左风流”,有诗曰:“江左风流尚如此,春功终到岁寒枝。”我虽然没有文人那般“文艺范儿”,但也可以将珍藏于内心的幸福和温暖的惦记,浓缩成一枝枝梅,遥寄给所有的亲朋好友。

关于寒冬的文章9:燕舞半夏,梅开寒冬

文/月光森林

我一直就想把所有我遇见的特别的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哪些闪着光的性格,想让别人也认识他们,同时也提醒自己这些优秀而又特别的人是如何影响自己的。

在认识她以前,我觉得生活似乎就是这个样子,活着,偶尔玩玩,这样已经很特别了。直到这个更特别的女孩出现,告诉我,生活远远可以更好。

大一的新生宿舍,每个人都在异常兴奋手舞足蹈的谈论着自己的过去幻想着自己的未来。只有一个女孩一言不发,安静的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大眼睛,单眼皮,皮肤异常白皙。我对这个不喜欢讲话做事独立的女孩很感兴趣,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办银行卡电话卡,一个人在学校周围逛熟悉环境。大多数时间让我觉得她只是在这上大学而已,这是她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的参与或意见。

我天生的性格特点,擅长和别人做朋友,前提是我要觉得这个人好。于是我们最初的相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你不爱说话不要紧啊,我跟你说啊。你做什么都自己去不要紧啊,我做什么都叫着你啊。那个时候我的心理就是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做才开心,自己孤孤单单很可怜的。于是我算是个小小的纽带,连接着性格孤冷的她和热闹喧嚣的我们。

她是朝鲜族人,刚上大学的时候,甚至连汉语都说不流利,吃不惯北方的菜,每次回家都带十几个瓶瓶罐罐,里面都是家里腌渍的朝鲜族风味咸菜。不过她韩语特别好,看韩国娱乐节目都不需要看字幕,每次跟家里或者男朋友打电话,我们都觉得像是在听韩剧。

那个时候她和她男友的故事在我们中间流传着,像韩剧一样浪漫。他俩吵了一架,男友就不见了,打电话到宿舍也找不到人,联系以前的朋友都说没有见到,就差报警了。这个时候他出现了,在我们宿舍楼下,沈阳到武汉,二十多个小时。我趴在床上看重感冒的她给男友织围巾,讲男友如何打了一个假期的零工给她买了一块奢侈的手表。那个冬天飘着很浪漫得雪,就像韩剧,可最后我们喜欢的男女主角没有在一起,因为武汉离沈阳太远了,坐火车要二十几个小时呢。

她唱歌特别的好,天知道那个瘦小的身体里藏着多大的能量。那个时候她在我们学校乐队十字路口做主唱。唱的都是很劲爆的摇滚,没有夸张的耳钉黑眼线和蓬松的爆炸头,但是电子吉他贝斯里面迸裂出的极有底气的高音仍然让人疯狂,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唱艾薇儿的Complicated里面You fall and you crawl and you break那句时整个礼堂沸腾的犹如爆炸。我在拥挤的人潮中放肆的尖叫,似乎想要让所有人知道,台上的那个女孩对我来说如同女神。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可以陪着男友打Dota,也可以在夜晚安静的用钢琴弹出一整首的River flows in you。可以独立的计划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为了爱情深夜坐在操场边上哭湿我的膝盖。

她很耐心,教五音不全的我唱歌,在我还连不起歌词里那些英语单词的时候,她一点一点的纠正我。鼓励我,像每次比赛我一定会赢一样。宽容我,如同我是第一次犯错一样。带我去吃好吃的,我面无表情的盯着昂贵的菜单,心理却在呐喊“妈呀这是想死啊这么贵”,她礼貌的跟服务员说,我们先等一会,等人走了之后跟我说没事,你别嫌贵,我请你。

可以善解人意,撒娇的时候一身孩子气,可以鉴定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坚强的像是一个永远的后盾,有时又柔弱的如同蝴蝶的触角。若是有什么人可以比喻成北极星,我想她就是这样的。每当我一个人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想想那个在自己最孤单的时候一个人练钢琴一个人去做陶艺的女孩。似乎永远能找到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充实。

2012年的夏天,我去了她的家乡,延吉。干净,大街小巷充斥着朝鲜族文化。那个夏天的长途旅行,所有车窗外划过的风景,所有初次踏上的路,所有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我想只有不惹尘埃的环境才能长出脱俗的性格吧。

现在的她很幸福,终于等到了对的人,生活在适合的环境,度过了最艰难的寒冬,终于迎来了盛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