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元宵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元宵的散文1: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白来勤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据资料记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据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朝初受到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进而到了清朝,就开始称灯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生活习俗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据说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恶其谐音“袁消”不吉利而改称“汤圆”,但老百姓不买账,至今仍以元宵称之。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将春节推向了高潮,是“过年”的“压轴戏”。两千多年来,这一节俗长盛不衰,成了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会张灯结彩,游赏观灯,燃放花烛。各种社火活动也是花样繁多,诸如猜灯谜、跑旱船、扭秧歌、耍龙灯等,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汴梁元宵节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形容杭州元宵节是“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中国古代妇女平时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但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宋代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仕女元宵节出行的美丽盛况:“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这种佳人如云的氛围,也给未婚男女相识相爱提供了良机。《大宋宣和遗事》里曾描写元宵时节,汴梁城里至少有五千对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顾忌地手拉手、肩并肩地卿卿我我、谈情说爱。“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东京梦华录》则记载汴梁城有供人们谈情说爱之所,“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颺,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明朝末年,有一位才女叫李翠微,写有《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更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煞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描述了一对有情人在元宵节甜蜜幽会的情景,特别是那位女子表现得勇敢、大胆和婉丽。据考证,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的李自成的女儿,这更让李翠微的元宵节更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

宋话本《张生彩鸾灯传》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的元宵佳节,一位公子张生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帕上有诗一首曰:“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显然是一首求爱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鹫灯是也。”第二年元宵节正月十四夜,张生就赴约去了,果见车一辆,车前挂只鸳鸯灯,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对张生说:“愿见去年相约之媒。”张生赶紧掏出信物香帕,美佳人笑道:“京辇人物极多,惟君得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关于元宵的散文2:石磨汤圆

文/廖华玲

年近尾声,元宵压轴,汤圆飘香。

那一个个软糯香甜、晶莹剔透的汤圆,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元宵往事。

记得儿时,每逢元宵,母亲都会推石磨做汤圆。母亲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胀,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少年怎知推磨的滋味,只觉得新奇好玩。我帮着母亲推磨,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推着推着,那隆隆作响的低沉石磨声便让人昏昏欲睡。稍一急躁,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母亲赶忙用勺子将它重新喂进磨眼,一边接过手缓缓地推着,一边念诵着:“勤碓懒磨……”

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母亲包上些红糖、豆沙、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入沸水就高兴得欢天喜地,尽情地嬉戏玩耍,浮浮沉沉,煞是惹人爱。

母亲拿着勺子,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个后,烫得我咽不得,吐不得,哭不得,笑不得,而糯米的黏劲更为这滚烫推波助澜。我只好用嘴呼呼地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再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糯滋滋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我高兴地边吃边唱:“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母亲笑弯了腰。

如今,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来都十分方便。平日常吃,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细细思量,是那种推石磨做汤圆,全家齐动手,亲情融融的元宵氛围。

为此,年年元宵节,我们总要回家,和母亲一起推石磨、做汤圆。那香甜在口、温暖于心的汤圆,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母亲的汤圆,母爱的滋味,只有嘴知道,也只有心知道。

关于元宵的散文3: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关于元宵的散文4:元宵灯会

文/刘秀清

元宵观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玄宗时,延长为前后三天,夜间打破平日的“宵禁”制度,不再戒严,看灯的人山人海,人们欢歌笑语,通宵达旦。

在宋代,元宵灯会的时间更长。太祖时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夜,南宋淳佑时又增加十三夜为预放花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至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欧阳修《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更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最美好的风景牵系在“元夕”。

我对牛城元宵灯会最早的记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牛城灯展大概是以街道为单位组织,东街的老市民多,喜欢老传统的多,做灯、挂灯的多。正月十五前后,一入夜,整条东街,灯火辉煌,成了人们看灯的主要去处。灯的样式、种类很多,有的灯别出心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们一边观灯,一边品评,其乐融融。时过近三十年,我仍然对其中一盏灯念念不忘。那盏灯由玻璃制成,许多细长条的玻璃经过组合,在里面灯光的映照下,晶莹剔透,素雅别致。

到了九十年代,有几年的灯会在人民公园举办,现在家里还有外甥女、外甥提着用玻璃罐头瓶自制的小灯在人民公园看花灯的照片,童趣盎然。

牛城市民,吃过晚饭,便呼朋引伴,携亲带儿,来到中兴大街赏花灯、看烟花。近几年,在看完烟花、赏完花灯后,空中还时不时飘过一盏盏孔明灯,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倾诉给苍穹。

如果说春节拜年是给新的一年开了一个美好的头,作为庆贺新春的继续,元宵灯会,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照进一道温暖的亮色,鼓舞人们在美好幸福的道路上继续奋力前行。

关于元宵的散文5:诗风词韵话元宵

文/安昌礼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提及这个在民俗里延续了千百年社火亲情的节日——元宵节。手提红灯笼,口嚼汤圆的我,总是一脸的动容。

记得在鲁西南老家,老辈之于过年,有小年十五大过之说。按照习俗,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观花灯,放烟火,踩高跷,玩旱船……吉祥年景的元宵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灯月相辉,人潮涌动,喧闹喜庆景象总萦绕在我的脑海。

元宵节应始于汉代,梁简文帝有《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就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唐代实行宵禁,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元宵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唐代卢照邻有《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天上的银河繁星和月光,在元宵之夜都洒落在人间,一派光明景象。诗人崔液更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佳句。

《词林纪事》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因窃所饮金杯,被卫士押至御前,女子即作《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从窃杯女子的这首词中,真实再现了当时元宵节笙乐通宵、歌舞欢腾的场面和当时的佳风之盛。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生动描写了京都华苑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景象。一句“笑语盈盈暗香去”很传神,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漂亮的女孩子们,都在街上享受着人生的欢乐,享受着这个狂欢的夜晚。结尾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琢磨许久,我还是相信辛弃疾是写元宵之夜情人相约的。

李清照的《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这一天闺中少女们要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所制的雪柳头饰,打扮得整整齐齐前去游乐,所以元宵节也给青年男女创造了爱情的机会,即使灯火稀疏之处,亦有深闺女子的芳踪。欧阳修《生查子》也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至宋明之后更盛,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锦绣交辉,喧闹达旦,盛况空前。清代诗人姚明之的《咏元宵节》:“花间蜂蝶真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将此种场景推到极致。

一年一年,古老的月光将此传统濡染得愈发莹润。吃完元宵,我也加入到观灯的人流中。作为灯的代名词,今年的元宵节,我在想,灯会中,在花灯如昼的夜晚,有多少倾诉衷肠的恋人,让我们侧身感动……

关于元宵的散文6:烧田财

文/陈喜联

乡村的元宵,没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灯市;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也没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的繁华,却有着她所特有的古老淳朴的习俗。

我小时候,元宵节烧田财是正月最后的狂欢。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祷菩萨保佑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一年到头,小孩子是不可以玩火烛的,只有烧田财的时候,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点起旺旺的火把到处奔跑。大人们非但不会阻止,还会关照孩子到自家地头田间多烧几把火,火烧得越旺,庄稼的收成就越好。于是,拿过了压岁钱,走完了亲戚的乡村孩子,便掐着指头计算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

此时的田野经过寒霜的浸染和猎猎西风的洗礼,空阔而静默,它依旧沉湎在睡梦中没有醒来,村庄过年的热闹和喜庆似乎与它无关,它不知朝暮,只是继续着一个安详悠远的冬梦,直到元宵节的夜晚。

烧田财的材料,孩子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成捆的稻草、干燥的芦苇、干枯的树枝,统统可以在元宵节的田间小道施展身手。

天刚擦黑,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往田野奔去。那些用竹竿树枝稻草等等材料捆扎得结结实实的草把,开始一个一个在田间点燃,一个一个在田间跳跃舞蹈。红红的火光照亮了辽阔的田野,映红了孩子们兴奋的笑脸。很快,一个个火把烧完了,有备而来的孩子迅速拿出第二个、第三个草把,继续着田间地角的狂欢;没有经验的小孩,只好飞奔着往打谷场的草垛跑去,随便抽上几捆稻草,将就着点起来。蓬松的稻草熊熊燃烧,才一会儿工夫就燃尽了。孩子们于是乐此不疲地来回奔忙,全不管草垛子一个一个地垮塌下来。有的孩子,嫌稻草捆烧得太快,临时扎草把又来不及,于是索性赶回家,扛起扫把往外冲,后面追着的,不用说,肯定是他的母亲;还有的孩子,看自己的火把没有人家的旺,打心眼儿里不服气,干脆跑回家,悄悄拎出灯油瓶,把草把往灯油里一浸,嗬,那可真是够旺的,但他家估计得半个月没有油点灯了。

旷野里,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火把在闪耀,到处是稚嫩的童声在唱古老的歌谣:“烧烧烧田财,田财娘娘到我哩家里来;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板大,我家的菜盘篮大;烧烧田角落,收收三石六……”

远处的村庄,爆竹冲天而起,似乎在应和着温暖亮堂的火光和清脆悦耳的歌声。就在这一派热闹里,田野感受到了热腾腾的温度,听到了人们淳朴的祈祷,终于苏醒了。它开始勃发无穷的力量,酝酿五谷丰登的新一年。

多少年来,这古老的节日,这古老的习俗,仿佛一把传家的钥匙,一代一代的人啊,就用这把钥匙,缓缓打开春天的大门,眼前,又是一年好时光!

关于元宵的散文7:元宵节抒怀(三章)

文/吴晓波

元宵月

一轮明月从一部古老的中华长卷中徐徐升起,洒下清辉一片,把抒情的唐诗、缠绵的宋词挂满了千家万户的屋檐。

一轮明月从举杯相庆的晶晶酒杯里徐徐升起,漾起的莹莹涟漪,濡湿了千千万万颗恋恋不舍的心。

一轮明月从白发母亲的盈盈目光中徐徐升起,大爱至简的光芒,扎痛了无数双红红的眼。

哦,今晚,惜别的话语里,滚烫的泪花里,依依的笑影里,甜美的梦乡里,皆是月,皆是情……

哦,今晚,我要满饮此杯明月,用启程的行囊把母亲的音容笑貌、浓浓的乡情乡音、家乡的山水画卷装满。离家薄凉的日子,我会用它们一点点御寒。

吃汤圆

又是一年咀嚼幸福和甜蜜的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从母亲圆圆溜溜的汤圆里滑了出来,把美好祝福和憧憬写得溢出了青花碗的碗边。

一颗颗亮如珍珠的汤圆,轻轻用牙齿一咬,流出芝麻的香、蜂蜜的甜,一股春天的暖流包围着你,悄悄地把你融化。

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汤圆,母亲最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轻轻地一描,你的嘴唇就会一年四季溢出火一样的红。

汤圆,是年的句号,也是新的起点。

一条亲情、友情、爱情铺就的路从脚下绵延至远方。

远方,春天从一颗嫩绿的芽苞里向你微笑招手,苏醒的唢呐又吹开了绚丽的新梦……

观花灯

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唐诗,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宋词。

灯下开始流淌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些姹紫嫣红的故事。

灯面浮动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或踏歌起舞,或举樽邀月,向你款款而来。

岁月,在时光的留声机上渐行渐远。是谁,用铿锵、婉约的文字,点亮了生生不息的华夏薪火,拨动了万千众生的心弦?

今晚,我要借来太白的醉意,拂开一页灯火阑珊,循着斑斑足迹,拾一缕尘烟,做一回思想者,听一听历史的九曲回肠,品一品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关于元宵的散文8: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章中林

元宵佳节是新年的高潮,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好呢?恐怕除一个“闹”字,没有词语能表达那热烈奔放的节日氛围吧。

闹花灯是家乡的一种习俗。做盏花灯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高挂树梢,让它和自己的美好祝愿一起点亮。“新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敲锣鼓,放花炮,扎花灯,闹元宵。”这时候,最快乐的是孩子们。他们三五成群地满村叫嚣,连空气都被他们搅得咯吱咯吱地笑。

舞龙灯,观花灯,是闹花灯最精彩的部分。黄梅戏《夫妻观灯》就是对它最好的注脚。这个小戏语言活泼俏皮,节奏欢乐明快,传神生动地表达了小夫妻元宵夜观灯的幸福和喜悦。过去,家乡每年都舞龙灯,舞狮灯,尤以舞龙灯最为热闹。

鞭炮响起来,龙灯还有来,村前的空地上早就挤满了人: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蹒跚学步的孩子来了,就连那还呀呀学语的婴儿也闹着骑在父亲的肩上来了。先出场的是两组提着的灯:鱼灯、云灯、鸡灯,猴灯……姿态各异,惟妙惟肖。提灯的都是孩子,他们穿着红衣红裤,满眼的喜气。接着出场的是划旱船。一个小媳妇坐在船里,穿着绣花的红袄,鬓插鲜花,脸涂红胭脂,说话脆生生的,一幅娇滴滴的模样。一个汉子扎着红头巾,穿着黑绸翻红领的衣服。他在船旁划着桨,和船里的小媳妇插科打诨,打情骂俏,惹来一阵阵哄堂大笑。我总疑心,这是个两情相悦的舞台,不然,国旗叔和榴花婶表演了两年怎么就成了一家子呢?

舞龙灯是压轴的大戏。龙灯昂昂然地来了。一上场,它就绕场一周,以示雄视天下。突然一声断喝,地动山摇。舞龙的汉子兴奋起来。看,龙灯活起来了:它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时而翘首,时而沉思,时而徘徊,时而疾驰……你能想到的龙的姿态,他它都能穷形尽相地表演给你看。龙灯最高潮的部分是攀高拿喜钱。龙灯结束是要打赏喜钱的。为了营造气氛,考验舞龙灯的人的胆识,有些人家故意将喜钱吊在高高的树尖上,下面叠上三四层八仙桌。你再看,龙绕桌子游了两圈,龙头啪的一声上了八仙凳,再一个纵身上了第一张桌子,龙身也蹿上来了。底层相对容易些,到第三四层,人转身都有些困难,但对于熟谙此道的舞龙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就曾亲眼看到一个龙灯五六分钟登上了八仙桌的顶端,叠个罗汉就拿到了喜钱。下八仙桌比拿喜钱要困难得多。这要求你必须要有灵巧的身手,机敏的反应,因为大家是来看你表演的,你还不能只看脚下而不表演啊。我看到最精彩的一次龙灯下马:那龙盘旋着绕八仙桌游下来,那么轻灵飘逸,看得大家都拍掌叫好。

吃元宵,放焰火也是闹元宵的一道风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做元宵,吃元宵,这闹里是不是有一种家庭的温馨和谐的美满呢?那焰火更是家家户户都要上演的节目。一家一家可着劲地放,似乎想比一比谁更绚烂,谁更耀眼一样。你再看那天空,就像阳光下的水面,光耀夺目;就像大海上的鱼群,灵动活泼。老老少少的都挤在屋檐下,院子里,望着,说着,笑着,闹着,把轻松和得意写在脸上。

新春到,新春到,家家户户来把元宵闹。正月十五,我们走在乡间,看到的是眼花缭乱的热闹,火树银花的艳丽,欢声笑语的喜庆。沉浸在这洋溢着欢快热烈的世界,眼里心里都是热气腾腾的景象,又岂止是一“闹”字就能了的?

关于元宵的散文9:古诗词里话元宵

文/李晓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而古诗词里的元宵节则丰富多彩。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所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着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豪华马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箫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这首词把元宵节描写得多姿多彩。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上元竹枝词》是清代着名诗人符曾写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全诗把元宵节写得十分美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