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1:细致而微
文/黎武静
闲来无事的星期天,躲在家中收拾旧物。经年囤来的漂亮本子,空白依旧,一字未填,只是安静靓丽地躲在箱箧中,藏着岁月的清凉。
因为太过漂亮,所以无限溺爱,这般华丽的纸张,落得个空空如也。若想在这样的纸上涂鸦,必然带着沉沉的眷恋与不舍,于是每每便由它在岁月里年华虚度,红颜迟暮,终成辜负。
和这些精致的笔记本命运一样,书柜里某本书买来后左思右想竟舍不得拆封,看它在塑封里明净的纤尘不染的天真模样,很想任凭它潇洒地盘踞在书柜上,陈年风霜淡淡吹过,不留一丝痕迹。
这般收藏起来的不只是一本书的实物,实则夹带着将心爱之物纳入囊中的喜悦心情,一种真实拥有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眼看去满架爱书,即使身无分文,也有一种富有者的满足感。贪心地收集所有珍爱的片段,连缀成一幅锦绣生活。
类似的情况总是屡见不鲜,下载的电影也许不会去看,买来的邮票也许永远不贴,我们的热爱太过炽烈,所以它们都偏离了出生时最初的意义,成为我们无限眷恋的某一种形式。
漫无边际的热爱很像一种昂贵的浪费,所以很接近虚无缥缈的浪漫。我们对这些心爱之物的要求并非物尽其用,只是要在它边边角角的背景信息里,它华丽炫目的优雅形式里,寻找美的寄托。南辕北辙地相爱着,不由分说。
幸而囊中羞涩,这般暴殄天物只能偶尔为之。被尘封的那本古诗,一年后想一想还是启了封,撕去塑膜,还它本来面目,与它灯下相对,才算得不负深情。
热爱漫无边际,生活自有分寸。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2:市井深处
文/韦联成
闲来无事,沿着旧街一路徜徉。说是旧街,实际上不算太老,却也颇有些年月,有着它的故事与往事。
旧街房舍分立两旁,略显陈旧,中间是石板路,表面光洁、透亮,一路伸延。可以想见,那些过去年月里,它也曾有过别样的繁华与喧嚣。现今,那些墙角爬着的藤蔓、半枯的豆荚,正沿着老墙奋力攀爬,仿佛要刺破重重壁垒,遥望墙外的世界。
这座我曾经停留了七年又一月的山间小城,它无数次收容起我的失意,而今回顾往昔,依然令我温暖。
那些过往的岁月,仿佛全为了过渡。平日里,我埋头于一切,甚至忽略了四季的更替,以及四季草木枯荣时隐忍的苦涩与欢喜。
薄暮里,青草的气息在庭院里酝酿,一些素白色小花在枝叶间晃动。微风拂过时,一闪一闪的,如同花树上抖落的点点星辰。
岁月静好。总觉得时光缝隙里,藏着往昔岁月的美好。
踏着石板路,回忆里透着土香,是熟悉的味道。一串细微的咳嗽声,隔着木门,在炉膛深处闪亮。触手可及之余,尽是柔软,我惊异于日常的美好景致,原来无处不在。如同一棵树,一生恪守一个秘密,每一片叶子都藏着隐秘的言语,只待路人去细致解读。
突然想起那年那月,我们沿着铺满野花的山道踏青,鞋面上满是露水和青草的芬芳,树枝上的点点露水落在脸上,有种沁入肺腑的凉意。
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那个怀抱梦想、门槛上端坐的少年,思绪总是飞得很远。多年以后,忘了某年某月某日,大约在那个花开的季节,我在院前的花树下收拢被风吹散的叶子,在阳光渗透的叶面上,分明看到了写满整个季节的诗行。在记忆的褶痕里,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风景,想必不是用眼睛去理解和读写的。而我们的心灵,好像也从未专注地接受过这些被露水打湿的落叶,它们枯黄的叶脉,依旧泾渭分明,始终保持一种期待的姿势,让人遐想,却又无法解读,就像两个人,彼此无法透视的眼神和内心。此去经年,大约连自己也无法说清……
就在旧街纵深处,也不知是谁家的庭院,落花满地。和煦的风吹拂庭前草木,缕缕花香扑面而来。抬头张望,便看到院墙高处几簇白花掩映在枝叶间,静静绽放生命的美丽。我问庭前清扫落花的老太太,她告诉我,那是玉兰树。
“那一棵更美!”她指着前头几家的门前,那里有一株更大的花树。那株花树就生长在院墙的拐角处,树干高大,蓬勃的树冠向天空舒展,一簇簇白花在浓密的枝叶间摇晃,仿佛正酝酿着盛大的花期。
我在树下转了几个圈,又抬头张望,眯缝眼,用目光丈量树身的高度。那树身却越发挺拔且高大了,它伸展的虬枝,如同臂膀,将满身枝叶甩向天空。
多渴望,能够像一棵树一样,静心生长,抽枝发叶、萌花结果,待到东风化雨,酝酿一季相思。
闭了眼,耳边悠长的风吹响了满树叶子,紧接着又吹过干瘦的树梢,发出回声,仿佛要将往事沉到黑洞洞的记忆里去……
在那株高大的玉兰树下,还生长着几株其它的树木。对于不谙花草树木的我而言,所有不知名的花木,我以为都将开出不知名的美丽。
在同一座场院中,每户人家门前都栽有不同的花草,却不约而同在这个季节绽放。我一边缓缓走去,一面欣赏竞显风采的植物,它们各有不同,却又互不干扰,树枝与花朵在各自门前,尽情吸收属于自己的那份阳光和雨露,然后兀自吐露芳华。这让我想到《诗经》中的草木虫鱼,它的意义不只是书上的名词,人们的智慧情感也寓意其中,人生的苦乐,借由花草树木芬芳的语言,品咂出人生的意义。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气韵,不在高楼大厦建了多少,而是留下多少“空儿”,能够让人们盛放内心的柔软。
沿着旧街石板路行来,我这才发现,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每户人家几乎都在门前栽有植物,一些人家的花木大概缺少管护,已经蒙上灰尘;另一些,则鲜丽欲滴,含苞待放。这样看起来,日常生活便少了几分急躁,多了些许从容。
从各家门前的花草里,可以想见居住在院落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除了工作之外,还拥有几份闲情、几分雅致,享受着那份难得的自在。
坐在幽暗的树影间,闭上眼睛,回首一路行来的艰辛,都如流水淌过的人生,不过一瞬间。而所谓人生,无非是轻轻走过,努力留下痕迹,证明自己活过,爱过,认真过,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而那些结伴倚窗的青春,注定消逝在苍茫岁月的那一边……
石板路无尽伸延,晴空依旧湛蓝。如果这座城市的各条街巷,都栽种有几株或淡黄或浅红的花朵,注定有路人驻足,张望,像常青的树木一样静默守望,春红秋白、光年往复……这样一座城市,人们的心境,必将惬意无比。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3:属于自己的幸福
文/何庆良
一天晚饭后,闲来无事,和几个同事在城中遛达,权当作散步。在一家饭店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
看了这副对联,我心中长期淤积的郁闷和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感慨自己活得不够洒脱,过得压抑,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盯着一些遥不可及,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们常常以物质的丰足、名利的高低来衡量幸福的尺度,可是有了名利却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快乐,我们仍然要不断地忙碌、奔波。而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当下那份实实在在的拥有,比如忙中偷闲的一杯茶,苦中作乐的两壶酒。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每天和没完没了的格式化的公文材料打交道,感觉呆板枯燥。上班的时候,他的每根弦都绷得紧紧的,没有一天不感到疲惫。有一次,他在写材料间隙上厕所时无意中带了一张报纸,从报纸上浏览了一些轻松的幽默漫画、给人启迪的心灵小品、短小精悍的故事。短短几分钟时间,他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闲适和收获。于是,他在单调的环境里发现了生活的乐趣,在紧张的工作中找到了进步的动力。
有一天中午,我在离营门不远的路口看见一个蹬三轮车的老人,他把车停在路边的一片树荫下,斜躺在破旧的三轮车靠背上抽烟,抽着抽着竟然睡着了。他睡得很安详,脸上的倦容依稀可见,被烟熏得发黄的手指夹着燃烧完了的烟把,烟灰悄然落在他洗得发白的衣襟上。
我驻足细细观望这位老人,他闭着眼睛露出笑容,他的笑容很真实、很满足。也许他在做梦,梦见了一天劳累带给他的不多的收入。闹市的吆喝、车辆行人的喧嚣似乎离他很远,他在现实的生活中仍然做着浪漫的梦。这一幕让我看得很温暖、感动。
我想,不论是朋友上厕所的时间,还是三轮车夫在闹市小睡的时间,这些都是属于他们心灵的时刻。朋友在方便时寻找着人生的突破口,疏通着被压抑环境堵塞的幸福的出口;车夫在小睡时化解着生活的重担落在肩膀上的压力,积蓄着让家人生活得更好的力量。这些时刻对他们而言是或多或少的时刻,但是朋友选择了让心灵闲适得“多”,多学习、多轻松,少争名,少夺利;车夫选择了让身体轻松得“多”,多休息、多享受,少奔波、少悲观。但是,正是这种源自真实心灵的多少换算,满足了他们从从容容的追求,平平淡淡的幸福。
总有一些触手可及的幸福,用来安放我们疲惫忙碌的心灵,保存追求进步的力量。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4:岁月悠悠 手足情
文/刘国文
闲来无事翻看老照片,一张合影触发了我的思绪。这张照片拍摄于1995年中秋节。
父母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三人,我在三兄弟中排行老大。小时候,母亲就多次叮嘱我们,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们三人都要相互帮衬,同甘共苦。俗话说得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兄弟团结,才能家庭和睦。听了母亲的话,我们哥仨都郑重地点点头。虽然有时我们也会吵架拌嘴,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却蕴藏着一种最温馨、最甜蜜的情怀,那就是亲情。
长大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兄弟三人聚少离多。父母健在时,每到节假日,我们就会聚在一起,环绕在父母膝下,陪父母说说话,为父母做做饭,听父母唠唠嗑,给父母一些贴心温暖的安慰。我们兄弟之间,也会相互问候,关心彼此的工作、生活情况,享受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母去世后,我们兄弟三人也曾为父母留下的家产发生过争执。但这种争执不是许多家庭那种为争夺钱财反目成仇的争执,而是相互推让。我和三弟都表态:父母的家产,我们一点儿也不要,全留给老二。二弟坚决不干,非要折算成钱给我们。我拿出大哥的威严:“行了,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就这么定了。”除了几间老宅,父母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在我们家没有什么可争的东西,而我们争的总是家里一旦有什么事情,尽量让谁少分担些。
父母去世已多年,我们兄弟也相继走出昔日温暖的大家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
如今,我在县城当了一名公务员,三弟在省城工作,二弟依然守着老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大家都忙,没事时打个电话互报平安。每到春节,我们兄弟三人依然像父母健在时那样凑在一起过年。相聚时,或开怀畅饮,或彻夜长谈。
我们共同怀念儿时的幸福时光,追忆父母的养育之恩。随着岁月的流逝,兄弟亲情越发浓稠深厚。我们知道,兄弟情谊,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爱,而是一种甘苦与共,患难共存的依赖,这种依赖是永远也割舍不断的。那手足之间的浓浓亲情,永远是一份悠长的牵挂,萦绕心田,温暖如春!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5:群发短信我也回
文/翟杰
闲来无事,拿出手机,刷刷微博,看到一个话题蔓延开来——“群发短信我不回”。
摇头一笑。这是一个快捷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群发的时代。群发,这个本来和“垃圾短信”有着密切关联的词汇,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这项曾让我们不堪其扰的技术,现在已为大众所用。
尤其逢年过节,群发,是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手段。编辑好一段祝福的文字,进入通讯录选择需要发送的对象,几分钟的时间,信息便像长了脚,由一个地点出发,分别飞向四面八方。
或许有人没群发过短信,但绝对没人没收到过群发的短信。被群发,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被重视的代名词。短信内容固然华丽优美,形式新颖别致,然而却给人一种缺乏真情实意之感。尤其春节,总会收到不同的人发来的内容与形式完全一样的短信。更有甚者,连同别人的署名也一同转发过来。慢慢地,心情由感动变成平常,平常变成乏味,乏味沦为厌烦。于是,有人呼吁:短信不留真实名字的不回;短信非原创,不是自己写的不回;短信没有真情实感的不回;短信过长的不回;短信过短的不回……据说,有人还因为这个话题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群发短信我不回》,受到了冯小刚导演的青睐,将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也有反对意见。有网友就针锋相对地说:“拉倒吧,给你发短信就是想着你,群发的短信你不回,可面对那些微博大V,人家连看都不看,那你咋还一个劲地评论呢?”
可以肯定,每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必定有值得自己单独编写发送的对象,有领导,有挚友,有亲人,辞旧迎新之际,理应送出一份祝福与感恩。但如果说,对通讯录里的每一个人都“私人定制”,也不太现实。无论是群发的也好,单编的也罢,最起码能证明你存在于对方的视线里、世界里。难道不是吗?反正我是这样的,在群发信息选择发送对象时,我是要在脑海里过一遍的。哪些是虽久未联系但一直在心的人,哪些是见了面才想得起的人,哪些是完全浪费手机内存的人……
那次,与一帮哥们闲聊。一位朋友说:“平时我对谁谁格外关心,为了让他完成任务,我还曾多次专门加班帮他,过节了,短信竟然是群发给我的。”另一位朋友接过话茬:“得了吧,别矫情了,我认为该给我发个短信的,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群发的也行啊……”
只要被选择,就是被关心。群发的短信,我也回。毕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是不能太较真的。一认真,你就输了。如果你实在觉得群发是对你的一种不尊重,那么,就把那些给你群发短信的号码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群发“谢谢”的时候再一个一个选上。不过,够麻烦的么!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6:生活的智慧
文/王世虎
闲来无事,读书看报,无意间看见这样一则充满哲理的笑话:说一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到一个生疏的地方,一路上非常不顺,连遇几个红灯,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却又是红灯。年轻人不免唉声叹气地嘟哝道:“唉,真倒霉,一路红灯,老是最后一名差一步!”这时,一旁的老出租车司机淡然笑道:“小伙子,我觉得一点也不倒霉。上帝很公平,因为,绿灯亮起时我们总是第一个走啊!”听完老司机的话,让人心中不由猛的明亮宽敞了起来,想必小伙子心里的怨气也会削减不少。而脱口而出如此睿智深邃的回答,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又岂能顿悟?
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同样,我想坐过火车的人也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明明说八点到达的车却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晚点个二三十分钟。如果距离近也就罢了,要是远的话,就免不了要发泄一番——责骂列车,责骂铁路部门,进而责骂中国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仿佛骂完了自己就舒坦了,列车就会因此而不迟到了似的。可下次有事外出,还是要坐火车,还是会晚点。
一个朋友,“十一”放假来我所在的城市游玩。电话里,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说火车下午六点到,于是,我五点半就赶往火车站接车。可是紧等慢等,都六点半了火车也没来,我焦急得直跺脚,心里烦躁极了。最后,火车竟然晚点了整整一个小时。看见朋友风尘仆仆地从出站口走出来,我正准备先说几句牢骚话替他解气呢,哪知,朋友却开心地寒暄道:“呵呵,这次又赚铁道部便宜了,掏了8个小时的钱却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我一愣,半晌,才平静下来。
说实话,我很佩服这个朋友,羡慕他有如此乐观的心态,不仅使自己一路的困顿消失无遗,也使我这个接车人心中的怨愤减轻不少。
翌日,陪这位朋友去市里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转悠。由于是节假日,游人很多,各商家卖场也是乘机大肆做宣传,走了不到100米,手中便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单。正寻思着找个垃圾桶把废纸扔了,冷不防发现前面路旁正放着两个敞口的大麻袋,里面装满了杂物,遂把手中的广告单页丢了进去。本以为这是广场环卫部门临时准备的应急垃圾桶,猛然发现旁边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对我点头致谢——原来,这是一个拾荒人的“智慧创举”。
惊叹之余,不免赞赏起他来:同样是捡垃圾,在别的拾荒者四处祈求甚至掏垃圾桶的时候,他却能转被动为主动,收获亦比别人多得多。
说实话,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小事,可是由于事情的主人公稍微转变了一下思维,加入了一些智慧,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使我们这些局外人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
我们常常感叹压力太大,生活很累;喟叹命运对自己不济,社会对自己不公,殊不知,有时候,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稍微加入一点智慧,让思维转个弯,便能柳暗花明,获得另一番蔚蓝的天空。
我至今都很喜欢这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它很好地诠释了思维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状态,并诠释将来的成功、失败或者命运。
一直以来,我以为美丽的东西当如花之玫瑰,马之赤兔,人之西施,却不曾想到,原来,生活中的智慧也能如此美丽动人!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7:幸福潮州人
文/小浪
闲来无事,尤其是清晨或晚上,我总喜欢邀请几位至亲好友,在小厅中,内院里,听一曲唱腔优美的潮剧,净几暖炉,茶铛旋着,细细絮语,啃着瓜子,品着工夫茶,计划着未来,感受着生活。
潮剧,以潮州方言创作,曲文押潮韵,宾白多俚语,唱腔用真嗓实声,依字择腔,自然妥贴,伴奏音乐分文武畔,武畔锣鼓乐,多与文畔的唢呐曲结合,热烈而欢乐,文畔的丝竹音乐,清雅而婉曲。生旦唱腔柔美优美,清婉抒情;丑角用他那诙谐杂出、插科打诨的表演,还有程式精致、轻歌曼舞的技巧性表演,加上身着潮州特有的用潮州刺绣制成的服饰,男女老幼都喜欢,不看不开心,看了更开心。
品茗潮州工夫茶,不会是因为口味不合而浅尝辄止,而是津津有味地慢品细饮,这一小盏酽香的热茶,总会给你留下深深的印象。工夫茶冲饮程式讲究,能将凤凰名茶酽香的特色,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在潮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副白瓷釉下工夫茶具,茶鼓上,几只晶莹的小瓷杯,一个白瓷盖瓯或一柄紫砂陶壶,在装饰豪华的客厅里,不失为其精美。
几回清茶入肚,茶香满胸,茶浓情更浓,我便向友人叙说心事,友人耐心听着,不由自主说了一句:“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略有所思,忽而恍然大悟,确实,生活在这样一座水光山色,绿色遍街的历史文化名城,确实是幸福无与言比。
清晨,清风送爽,我赶着初升的太阳去上班,路经滨江长廊,草地上一群中老年人翩翩起舞,神采奕奕,风姿绰约,令人目不暇接。前面是长流不息的潮州母亲河——韩江,时有小船来来往往,也有一群好水的人在江中游泳,奋力追逐在波浪中。一道护城墙沿着道路坚强而伟岸,城墙中央广济门前面,一道闭合式桥梁广济桥呈现在眼前,“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千百年来,不知多少归国侨乡,游人胜客,曾在这梭船和楼台上赋诗作对,广济桥以其独特的魅力,堪称世之少有,引得无数人留恋,桥上的梭船和楼阁,是那么和谐融洽地和周围环境融汇成一体,而使得登桥者或幽愁萌动,或诗兴勃发。站在广济桥上,了望韩江,如飞梁渡江,有若长龙卧波;复道行空,俨然像乌鹊渡河。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走路,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清晨给了我最美的心情,上班不累,工作不忙!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登上笔架山,远眺韩江。江岸灯火辉煌,连绵不断。广济门和竹木门被彩灯勾勒出雄壮的英姿,宛如天上的琼楼玉宇。韩江大桥也张灯结彩,犹如一条发光的巨龙横卧在江面,气势磅礴,金山大桥彩虹辉映,灯火辉煌。潮州,钟灵毓秀的大地。这里的山不高而秀逸,这里的水不深而澄碧,金山峙其北,笔峰列其东,葫芦卧其西,三山如屏,韩江绕廓南流,一水似带,构成一幅水色山光护古城的壮丽图画。那可是潮州人真实的生活写照,生活在这里展开,属于每个人的,都是灿灿然的微笑,沉甸甸的嘱托,热烘烘的企盼。
当劳累一周,日落时分拖着酸痛的两腿带着一身汗水回了家,冲一个澡,饱饱地吃它一碗饭,然后再携带家人,到超市买菜,或买些新潮电器,那种惬意,无论什么东西都难以比拟。漫步于偌大的市场,看白菜嫩翠,黄瓜鲜绿,西红柿红若火焰,大莲藕长似玉臂,葱苗蒜瓣,杂陈斑驳之香,液晶电视,画面清晰,空调冰箱服饰化妆品,任你挑选,万紫千红,目不暇接。东站站,西走走,南瞧瞧,北看看,由我品头论足,挑肥择瘦,任我说东道西,论斤计两,无须谨言慎行,不必字斟句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买菜回来,即行下厨点火升烟,或小炒,或清蒸,或油煎。或特作潮州小吃,酱拌黄瓜一碟,鸡蛋炒饭,鱼头芋汤。买喜爱之菜,做喜爱之味,邀朋友弟兄共同品尝,津津有味,其乐无穷。
每天都能吃得开心,玩得开心,看得开心,欢乐和幸福怎能不溢满心胸?是啊,寻常的日子,也常常有幸福可言。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这种欢乐和幸福不是人家赐的,也不是有了物质生活中的高享受就能得到的,而是以自己的人生观看世界,以他们自己的体验为标准,应该高兴的就高兴,应该快乐就快乐。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8:珍惜眼前的幸福
文/丁晓晴
昨日闲来无事,想到拥挤不堪的衣柜,是不是该重新整理一下?念头一起就行动起来,我把所有的衣服分成两类,不常穿的另外放起来或压在箱底,经常穿的则挂起来或放在衣柜的显眼处。看着这一件件衣服才觉得一件衣服代表一件往事一段故事,或欣喜、或忧郁、或遗憾、或感激。
瞧!这件半长的棉里子皮衣,粉紫带点暗色花纹的色调,是当年最流行的花色了,再配上浅粉的兔毛领子,时尚大方。记得是那年十一月专程去太原买的过年衣服呢!因为要等到过年穿,所以在衣柜整整挂了近三个月。过年没穿两个月,天气开始转热不能穿了……第二年,这件皮衣的款式和花色都不时兴了。从此就再也不想穿了。今天看它的颜色依然柔美,穿在身上依然挺合体。喜欢为何置之不理?不喜欢却又在重要的日子去眷顾它……
再看!这一件洗的已经泛白的墨绿色衬衫,是那年去北京学习时买的,飞边衣领和飞边袖口,上下呼应精巧而雅致。大方新颖的款式曾引来多少羡慕的眼神,给我带来了多少自信和好心情。穿了多少次,直到洗得褪了色、过时了才将它压在箱底。再次轻抚它,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美好的回忆深远悠长……
哦,还有这件紫色的羊绒大衣配上紫色的狐狸毛领,高贵而典雅。在我的记忆中,我几乎没怎么穿过。几年前,我在一个专卖店看上了它,试穿以后更是爱不释手,但昂贵的价格却让我却步。后几经辗转,我还是狠心用两个多月的工资买下了这件衣裳。因为价格昂贵,因为心中太喜欢,所以总是舍不得穿,就怕衣服有一点磨损和污点,仅在重要聚会和需要表示诚意的场合才穿上身,更多的时候我都把它用袋子包好挂在衣柜里。不管我怎样珍惜,它身上原有的光华已经褪色了。
我突然惊觉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东西,g过分珍惜,反而是浪费,就像这些衣服,担心它失去光彩,于是收藏在衣柜里,却不知青春易逝,几年后,再漂亮也是枉然,只能徒增叹息而已。
曾经喜欢过什么人,对方的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怜惜珍重,因为有太多的顾虑,一直把它藏在心里,默默地等待着最美好的一天才把它穿起,只是片面的以为珍藏就会永恒,却不知,生命中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食品如此、衣物如此、亲情和爱情同样如此。太久的冷漠、太久的离别,心境就会淡了、变了,所有美好的情愫在一天天的等待中消耗殆尽,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其实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人和物,就是把光鲜穿在身上、写在脸上。如果错过,永远不会重来!我们要懂得珍重身上衣、珍重眼前的人和物、珍惜眼前的幸福,才是绚丽无憾的人生。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9:群发短信回不回
文/翟杰
闲来无事,拿出手机,刷刷微博。看到一个话题蔓延开来——“群发短信回不回”。
摇头一笑。这是一个快捷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群发的时代。群发,这个本来和“垃圾短信”有着密切关联的词汇,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这项曾让我们不堪其扰的技术,现在已为大众所用。
尤其逢年过节,群发,是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手段。编辑好一段祝福的文字,进入通讯录选择需要发送的对象,几分钟的时间,信息便像长了脚,由一个地点出发,分别飞向四面八方。
或许有人没群发过短信,但绝对没人没收到过群发的短信。被群发,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被重视的代名词。短信内容固然华丽优美,形式新颖别致,然而却给人一种缺乏真情实意之感。尤其中国传统节日,总会收到不同的人发来的内容与形式完全一样的短信。更有甚者,连同别人的署名也一同转发过来。慢慢地,心情由感动变成平常,平常变成乏味,乏味沦为厌烦。于是,有人呼吁:短信不留真实名字的不回;短信非原创,不是自己写的不回;短信没有真情实感的不回;短信过长的不回;短信过短的不回……
也有反对意见。有网友就针锋相对地说:“拉倒吧,给你发短信就是想着你。”
可以肯定,每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必定有自己需要单独编写发送的对象,但如果说,对通讯录里的每一个人都“私人定制”,确实也不太现实。无论是群发的也好,单编的也罢,最起码能证明,你存在于对方的视线里或世界里。难道不是吗?反正我是这样的,在群发信息选择发送对象时,我是要在脑海里过一遍的,哪些是虽久未联系但一直在心的人,哪些是见了面才想得起的人,哪些是完全浪费手机内存的人……
如果你实在觉得群发是对你的一种不尊重,那么,就把那些给你群发短信的号码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群发“谢谢”的时候再一个一个选上。也是够麻烦的是吗?其实只要被选择,就是被关心。对群发的短信,我也回,毕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是不能太较真的。一认真,你就输了。
关于闲来无事的散文10:棉布情怀
文/王永清
闲来无事,翻看家里老相册。相册是母亲自制的,用硬纸板及碎布头装订而成,简单却不失精致。相册里有一张我穿布衣裙的照片,布衣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肥瘦合身,还精心做了五对蜜蜂盘扣。色彩虽然只是简单的黑白,但线条变化由浅入深反复交替,衬托得裙装明亮活泼,穿上,简约却不失优雅。
那个贫乏的年代,缺吃少穿,有一件花布衣裳,能让我开心好多天。上初中后,迷恋上化纤衣服,化纤面料光滑、色彩丰富美观,但吸湿和散湿功能都比较差,衣服湿嗒嗒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但那时,总以为穿布衣太单调土气,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华丽,也顾不得许多了。
如今,穿过很多种面料的衣服后,铅华褪尽,感觉最贴心最厚道的还是棉布衣裳。布衣取材天然,由棉纺成线上织布机织成布。记得小时候,看母亲织花布,一种颜色一枚梭,往返穿梭,不断变换,正所谓“一经复一丝,成寸遂成匹”。繁琐复杂,耗尽了日月。布的传统染色方法以草木染为主。《诗经》云:“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里的“绿”和“蓝”,便是蓼蓝、荩草之类的草木染料。草木染成的布匹无污染,染出的布匹色泽纯净柔和,散发着草木的清香。
棉布是我近几年的最爱,一袭布衣上身,质地柔软、纯朴不张扬,有种贴近皮肤的舒适与温馨。那是一种深到骨子里的亲和力量,让我忆起许多经典又纯粹的事,比如老屋、帐幔、陶碗、青花瓷坛……棉布是一种情怀,沉静低调,经岁月的淘洗散发出古朴典雅的光芒,蕴含着生命中最本质的美感。
昨日,在公园散步,看到一个穿布衣裙的女子。裙子的袖口和领口有细密的小褶子,不规则褶皱下摆走动之间摇曳多姿,像一朵亭亭的莲,朴素而不乏味,优雅又矜持,展示着自己的安宁与清新,虽只是擦肩而过,但让见者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布衣还是一种烟火人生。沈三白之妻芸娘,聪颖贤淑,她的梦想就是: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而后,三白写写诗,赏赏画,她做女红,这是芸娘向往的生活。时光无声,静美如画,和爱的人做喜欢的事情,把寻常的日子过得安宁如水,如此这般,着实令人感动。
生活应如布衣一般自然、妥帖,把日子过成诗,简单而精致。《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吃得太饱的人,跟挨饿不吃东西的人,一样是会害病的,所以,中庸之道才是最大的幸福:富贵催人生白发,布衣蔬食易长年。布衣生活就是让你安静中清醒,留感恩的心态,带着欣赏,用心生活,以一颗禅心,放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