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散文

请欣赏喝酒的散文(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喝酒的散文1:同饮一杯否

文/杨福国

小姑父生前好喝酒。2012年秋天,因为刚给表弟买了楼,日子紧吧点,小姑父就买了一辆二手农用六轮车,揽下给一个建筑工地运水泥的活。为了多挣点钱,他既当司机又当装卸工。苦点累点不在乎,感到体力不支时,他认为自己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也没太在意。后来觉得腹胀、浑身乏力时,才去了医院做检查。2013年元旦,小姑父住进了医院。尽管表弟轻描淡写地告诉小姑父肝脏出了点问题,但小姑父意识到自己的病不轻,因为医生再三叮嘱不能再喝酒了。

在医院住了些日子,病痛有些缓和,小姑父就回了住处。因为浑身乏力,他放弃了拉水泥的活。这时,正好买的楼房交钥匙了,他就一边张罗楼房装修,一边继续开他的镶牙门市——小姑父当过兵,开过饭馆,会开车,会镶牙。表弟早已到当婚年龄,他不成家,小姑父是放心不下的。表弟不是找不到对象,是他自己挑三拣四,一直没谈成。小姑父这一病,表弟似乎明白了什么,时间不长,就找成了对象。

这年4月26日,小姑父收拾一新和小姑满面笑容端坐着接受了两位新人的拜高堂之礼。那天的阳光很灿烂,面容枯瘦的小姑父一脸阳光,喜上眉梢。

如若以往,小姑父定然高举酒杯,对亲朋一一敬酒,他自己也喝个酣畅淋漓。但这次,儿子结婚的喜酒,他滴酒未沾。

麦收很快又到了,小姑父几年前买了一台二手小麦联合收割机。这种机器,一年中就指望这几天挣几个钱了。小姑父身患重疾,已经不能像往年那样没日没夜地干了,只能给表弟打打下手。每当麦收,小姑父都是先忙着给别人割麦挣钱,最后回老家收自家的麦子。因为一些人情活,这回没能及时赶回老家,结果自家十几亩小麦遭了雨淋。小姑父一着急病情恶化,又住进了医院,但医生见后只剩束手摇头了。2013年8月17日,小姑父走完了他五十五年的生命历程,怀着对生的无尽留恋离去。从他查出病到去世才刚刚八个月!

在小姑父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躺在老家的炕上,气息微弱,口不能言。当家人试图给他穿上寿衣时,他却死死地拽着衣角说啥也不穿,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因为烟酒之嗜,小姑父在世时常常遭到小姑的诟病,小姑父自知理亏,从不和小姑计较。小姑父病重后想喝又不能喝的情景,令小姑一家心生怜悯。小姑父入殓时,表弟含泪在棺材里放了两瓶酒两条烟,算是一点孝心。在查出肝病之后的日子,为了求生,小姑父一滴酒也不曾沾过。可是,生命无常,他到底还是这么快就去了,不知他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是否就没有了病痛,可以烟酒相伴了。

小姑父为人豪爽重义轻利,在亲戚中间颇受敬重。两年多过去了,亲朋如我等不仅逢年过节想起他,素常日子也常想起他——想起他的豪气,想起他的为人。

想问小姑父:“同饮一杯否?”却已再无可能。

喝酒的散文2:爱喝酒的老爸

文/曾子丹

“呀,真香!”你们瞧,老爸趁妈妈在厨房准备午饭时,又偷偷打开酒瓶闻了起来。据我观察,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次了,肯定又是肚子中的酒虫在作祟。“老爸,你可别忘了和老妈的‘约法三章’哦。”我上前提醒老爸。

唉!说起我的这位老爸,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爱喝酒。他爱喝酒不说,还因此误事。因此,老爸就和老妈“约法三章”——没有妈妈的准许不能喝酒。

可怜的老爸,看了看拿在手中的酒瓶,又无奈地放下。“瞧你,真没出息!酒虫又作祟了?”不知什么时候,妈妈端着一盘菜出现在爸爸的身后。老爸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你今天就喝一杯吧。”看到老爸的可怜样,老妈动了恻隐之心。“太好了!”老爸连忙找来一个酒杯,拿起酒瓶就朝里倒。“慢!”老妈忽然伸出了手,从老爸的手里夺过了酒杯。“怎么,你想出尔反尔?”老爸的嘴一下子张得很大。

妈妈笑了起来:“不让你喝酒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看看你,血压都高到什么程度了。只能喝一点。”说完,给爸爸斟了一小杯。

老爸一听,一下子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仰头,一饮而尽。“老爸,来,我也敬你一杯。”我也为老爸斟了一小杯。

瞧我的老爸,更是乐得找不着北了。“好!好!”话音未落,那杯酒又下了肚。“来而不往非礼也。来!我敬你们母女俩一杯。”老爸的手向我手中的酒瓶伸了过来。“你想得挺美,过一过二不过三。”妈妈连忙从我的手里抢过了酒瓶,顺势打了一下老爸伸出来的手。“唉。”看着老爸那尴尬的笑容和那伸出来的手,我和妈妈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来。

喝酒的散文3:陪老爸喝一杯

文/晓梦

老爸爱喝酒,这是我打小最深刻的印象。

年轻时的老爸是个闲不住的人,交友甚广,常常呼朋引伴的聚酒。不知道老爸的酒量到底有多深,只记得他习惯性的大红脸和满身的酒气。

幼小年纪里,反复上演的剧情就是,老爸喝了酒回来倒头就睡,老妈一脸的恼怒,夜半厕所里动静不断。最激烈的那一集剧情竟然发展到老爸吐出了鲜血,老妈骂到了哭。

我打小就讨厌喝酒,最见不得老爸喝酒。这思想在我的脑子里根深蒂固。

那时候,只要有客人到我家吃饭,老爸便爱炫耀地唤我过去,“这是我闺女!快给叔叔倒酒。”起初,我还积极配合,受到不少夸赞。爸爸边得意地笑,边端起酒杯。后来,我就爱推辞,渐渐害怕,最后索性躲起来不听使唤。那些来吃酒的客人临走时若看到我,总爱指着老爸说,“你可有福了,老了有人买酒啦!”

我和爸爸因为喝酒的事情一直有着隐隐的隔阂。

长大后,赚了钱,给老爸买过很多东西。从补品、衣服到零食、内衣,只是从不买酒。每次和老爸吃饭,遇到有人提起酒,老爸瞥着我说,“我闺女在呢!”等到成了家,有了女婿,节假日常回家看看,只是关于礼物我必强调,“不许买酒!”

将至中秋,偶和单位老同事聊起节日礼物,他自然地问我,“每年得给老爹买酒吃吧?”我不屑,“有害健康的东西,我从不买!”讲起和老爸的酒事,老同事讶异得很,“这就是你不对了,老爷子难得好这口!再说,女儿买酒是多得意的事情啊,那感觉不一样。”忽然想起老爸馋酒的样子,心里有些疼。

中秋这天,我和老公专门去超市挑了两瓶上好白酒,买了老爸最爱吃的下酒菜,直奔老妈家。

门铃响过之后,是老爸欣喜的开门声。老公慷慨激昂地说,“爸,这是给您的酒!”老爸怯怯地看我,“买什么酒啊,人来就好!”我高声说,“今天解禁了!”听我这么一喊,老爸一脸的皱纹舒展了大半,提着老公递过去的酒,冲着厨房呼叫,“闺女买酒啦,多炒几个菜!”

菜还没全上桌,老爸和老公就迫不及待地开喝了。我在厨房听见老公感慨地说,“爸,以后咱俩可以光明正大地喝酒了呢!”老爸急着劝他,“适量即可,点到为止啊!喝多了伤身子,这么多年,我知道闺女的心思!”看着老爸微驼的后背,我心里酸酸的疼。

吃饭的时候,我主动举起了酒杯,“老爸,走一个!”老爸嘿嘿干笑,乐得刚舒展开的皱纹又抽到了一块。我不敢看老爸,一仰脖就干了。“这酒好辣啊!”我抹着快流出的眼泪,直呛咳。这时候,老爸也仰脖干了。“是好辣!毕竟老了,年轻时候,我从不觉得!”我瞥见,老爸转身取酒瓶的时候抹了抹眼睛。

那顿团圆饭被我们吃成了“忆苦饭”。老公饶有兴致地听我和老爸讲那些过去的酒事,一会笑一会惊讶。老爸不时的补充和发表感想,笑意漾了一桌子。

第二天,和老妈通电话,说起老爸,“你爸昨天可开心了,一个劲地念叨有闺女真好!”我能听出来,老妈言语之间的欢喜。

我想,闲暇时倒是有了消遣,那就是陪老爸喝上一杯小酒,岂不快哉!

喝酒的散文4:过节喝酒悠着点

文/刘荣昌

五代的时候,闽景宗王曦召集群臣饮宴,大臣们纷纷喝得大醉,唯有身材矮小的周维岳神态自若,举止不乱。王曦奇怪地问左右侍者:“周维岳个子很矮,怎么酒量这么大呢?”左右回答道:“酒有别肠,不必长大。”也就是说,周维岳另有一副肠胃可以用来装酒,言其酒量极大,也指酒量大小与人的高矮没有关系,戴复古有诗云:“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螯。”

其实,现实生活中哪有什么别肠之说啊,一般人喝多了必定会醉的。尤其是到了传统的春节,走亲访友、大小聚会多起来,还请朋友们少喝酒多吃菜,千万不要“不醉不归”,因为你只有一套肠胃!

喝酒的散文5:正说喝酒

文/张跃刚

近日有病,医嘱要戒酒。猛然想起酒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连。到自己现在戒酒时,不知不觉已有30多年的酒龄了。依稀记得,当初喝酒时,大约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那时农村民风淳朴,东临西舍盖房、修地方,家里的大人总是让我去帮忙干活。说远亲不如近邻,帮忙是应该的,这是人情世故。那时帮忙干活,主人只管饭,不给工钱的。不像现在干啥都要钱。到工程结束时。主人总要拿点薄酒庆祝一下,也借以感谢帮忙干活的邻居们。我的喝酒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起初觉得酒很辣,不想喝,听人说酒会醉人,也不敢喝。架不住主人的热情相让,有时也喝上一口。农村人认为,酒席场上无大小,有的大人就鼓励加批评说,“大小伙子了连个酒都不敢喝,没关系喝你的!”没有人告诉你,酒多伤身的道理,就这样日积月累就敢喝酒了。到了20岁左右,遇到雨天,几个发小相聚,就开始买酒喝了。参加工作后,自己有了收入,加上平时应酬,越锻炼酒量越大,喝到高潮时,那可真是酒喝七八两不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酒量也下降了,身体原因自己也不想喝了。遇到酒席应酬也就三五杯应付,现在按医嘱是彻底不喝了,哲学讲:任何事物都有萌芽——生长——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细想起来,人的喝酒同样如此。

由此,我联想到不知酒是谁发明的?让人类如此贪婪。于是上网查了一下。说法不一,大体情况是:

酒的起源目前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猿猴造酒说。说是山中猿猴将吃剩余的花、果放入山洼中“久而得之”。明代文人李日华记载“黄山多猿猴,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益发,闻数百步。”现代人就是根据猿猴“嗜酒”,捕猴时以美酒引诱,待其饮醉时,将其俘获。二是仪狄造酒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三是杜康造酒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部有过记载。

中国人造酒的历史这么悠久,使我又想到了酒与中国的人文联系,但无从下手,偶尔想到,古人云:“诗言志”“歌咏志”,就是说诗词是人们有感而发,最能反映社会历史断面的东西,于是我就大概翻阅了一下一本历代诗词汇编,果然发现,酒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从已看到的与酒有关的诗词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借酒消愁、借酒消遣、借酒送别、亲朋相逢、亲朋团聚、喜庆丰收、借酒抒情、人逢喜事、借酒抨击、祭祀等世象百态,其中,借酒消愁和借酒消遣的诗词居多,我分类摘之共赏。

一是借酒送别,无尽悲凉。

诗经《卷耳》“徙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兜鍠(douhuang酒具、名词动用、即酒),维以不永伤。”

写出了女子骑着玄黄马,送别征夫至高岗之上,以酒作别时的悲伤。

汉乐府。《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代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二是亲朋相逢,欢聚一堂

诗经《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享,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兜鍠,‘万寿无疆。’这是喜庆丰收的诗。

三国。曹植《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晋。陶渊明《拟古》: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先醉,不再接杯酒。

唐。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维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龟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唐。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河西幕中多古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宋。陆游《岳池农家》: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谁言农家不如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三是借酒抒怀,酒壮豪情。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南宋。刘过《贺新郎》: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檱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四时借酒抒情、抨击社会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500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白居易《悲哉行》: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朝从博徒饮,暮有娼楼期。平封还酒债,堆金选峨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白居易《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明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水陆罗八珍,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宋。欧阳修《食糟民》: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不见田中种糯人,釡无糜粥度冬春,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

明。陈铎《醉太平。挑担》:麻绳是知己,扁担是相识,一年三百六十回,不曾闲一日,担头上讨些利,酒坊中买了一场醉。肩头上去了几层皮,常少柴没米。

五是借酒消愁、抒发感慨

晋。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王》: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肴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冥,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花红应满径。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发华,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南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醉花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金元。乔吉《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南溪北两缕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吹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泣春断肠,淡月昏黄。

第六借酒消遣、怡然自得

三国。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臼黍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饮酒》:结庐在人璄,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节,还来就菊花。

李欣《送陈章甫》:东门沽酒饮吾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有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北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天娇转空碧,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刘可庄《玉楼春。戏林推》: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庐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喝酒的散文6:苦茶飘香

文/任振国

人到中年后,不抽烟、不喝酒的我却悄然爱上了喝茶。

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吧!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乡村教师,父亲喜欢喝茶,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每天早晨,他都要在上面有个大大奖字的搪瓷杯里泡上一杯浓浓的热茶。

父亲的茶叶放在一个普通的玻璃罐头瓶子里,茶叶也并非是纤细嫩绿的高档茶,而在在街面上随处都可以买到的廉价的茉莉花茶。无论寒霜酷暑,父亲总是早早起床,他在宿舍后的院子里打起一套长拳,等他再回到宿舍时,我已为他烧旺了炉火,打起一壶滋滋作响的开水,父亲轻轻地摇一下我的头,泡上一杯热腾腾地茶水,我看他香香地抿上一口,那滋味感觉就像嗜酒的人品一盅沉年老酒一般,然后扣上茶杯的盖子,转身急匆匆地去教室了。

我曾偷偷地尝过一次那黑黝黝地浓茶,那苦涩的滋味顿时袭遍五脏六腑,从此,我看着茶就恐惧,然而这苦茶父亲却喝的有滋有味,也许正是由于这苦涩的味道的缘故,父亲在那个破庙改建的乡村小学,在那北风吹虫声吟的土坯教室里兢兢业业地工作到离休。

还记得那年响应组织号召,前往偏远的西山学校支教,那年冬天,天气异常的寒冷,窗外整天大风尖厉地呼啸着,一次周末,大雪封山,我们几位同事无法下山,与王君几位挚友围坐火炉前,煮茶闲聊,大家虽年龄有差别,聊天话题从中东战火到希腊文明,海阔天空,在欢声笑语中,孤寂亦随热茶从毛孔散发开去了。只觉咽喉润,肌骨清,两腋生清风,蓬莱山,在何处,乘风欲归去。

经历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年岁之后,也试着去喜欢喝茶,每天早晨来到办公室,打开学校新买的高档饮水机,泡上一杯新茶,水入茶中,细细瘦小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脑中忽然展开一片清新别样的世界,那漫山遍野的行行翠绿的茶树中,身形婀娜的采茶少女,伸出纤细的手指,耳边似乎响起了一曲干净甜润的山歌……

心绪繁杂时,静静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手捧一杯热茶,在杯中升腾,沉落,想到《百年孤独》中曾写道,所有的繁华皆要由寂寞来偿还,看着窗外巍峨的大山和沿山脚逶迤而去的小溪,三省吾身,享受着茶叶带来的沉静和安闲,不禁生发出古今多少事,都付之一笑,万千烦扰随清风吹散,悠悠因果皆随缘了。

去年冬天,工作任务突然加重,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到晚上九点结束,每天要上六七节课,有时顾不上打开水,办公室的赵大姐,知道我爱喝早茶,她每天让我在杯中放上茶叶,我急匆匆地赶到教室去了,待我在教室正给孩子作辅导时,正是口干舌燥时,大姐把那杯热气腾腾地茶水递给我,课堂上喉咙干涩时,喝上一口热热的茶水,讲课声音也觉洪亮而更富有磁性了。

平日里,茶杯不离手了,茶叶正在杯中悄然展开,品上一口,清香四溢,来到教室,看到那一双双清澈而纯真的小眼睛,和他们“起尝一杯茶,行读一行诗。”抿上一口热茶,读起行行传达着诗情画意的文字,每天疲惫地身体也觉神清气爽,精神百倍了。

也许是家风的传承,周末,我从山上忙完一周的工作,身心俱疲的我回到家里休息。清晨,我的孩子也会早早地打开饮水机,为我冲上茶水,然后回她的房间写作业去了。那桌上的红茶,是一个几年前我的一个学生刚从云南专门寄回来,那茶中又包含了另一种别致的香味而变得意味深长了。

茶,饮中极品,走过千年的悠悠岁月,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濡香了整个世界,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爱者众多。

“冼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敢夸。”我与父亲,两代人,三尺讲台,无论是父亲那清贫的岁月,还是今天依旧子承父业的我,因为茶,两代人都把这平凡的工作生活调理的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让或幸福,或苦涩的人生满含了一缕浓郁的馨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