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散文

请欣赏元宵节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元宵节的散文1:乡村元宵节

文/陈树庆

春节的味道还意犹未尽,新年的鞭炮硝烟尚未散尽,元宵节便宛如俏丽娉婷的村妇,满面春风地款款走来。

在家乡人眼里,乡村最美不过元宵节,大年是春节的序幕,元宵节才是春节高潮,就像压轴戏放在最后演一样。乡村小镇元宵节虽没有县城阵容庞大,但也别具一格,融合了灿烂而悠久的乡土文化精髓,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顶花桥,传递着一种古老而传统佳节的韵味。

在我的记忆中,演出者都是村里爱好文艺的叔叔伯伯婶婶们组成的,每天酒足饭饱之后,踱到村委大院里,边胡吹海聊边舞动起来。表演大都以戏剧化装人物出现,演出的故事情节均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于是震耳的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笑声汇聚在一起,把整个村子渲染得既喜庆又详和。因好的文艺节目还要到镇上去汇演,各村的叔叔伯伯婶婶们都暗地使劲儿,整个村庄都会因为元宵节的即将来临而沸腾。

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伙儿倾门阖户,扶老携幼,穿红挂绿,欢天喜地到镇上看演出,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有镇上组织的,也有来自各村庄的,从清晨一直耍到深夜。踩高跷的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路面,摇晃舞步,动作惊险,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声。舞狮子的从街一头舞到街另一头,活灵活现,锣鼓喧天。尤其是划旱船最有情趣,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流动的花儿在小镇上飘荡,船儿搁浅了,老艄公用桨撬、肩扛、手抬,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引起阵阵喝彩声。元宵节时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也要在儿孙搀扶下颤微微地出门观看。此时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身体放肆地扭一扭,憋屈了一年的嗓子吼一吼,喊出一年的舒心如意。因元宵节是乡村的狂欢节,于是,嘻闹声、欢笑声、锣鼓声,声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乡村元宵夜晚的交响曲,回旋地飘荡在上空。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乡村一道靓丽风景。乡下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善做饮食,元宵做得最拿手,用家乡的山楂、芝麻、核桃仁、枣泥为主,加上白糖,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起来齿颊留香。不知是哪家最先点燃了元宵夜,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引爆了整个乡村,不绝于耳的炮竹声此起彼伏,飘荡夜空,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一道道光束银花划破夜色,形成一支震耳欲聋的交响曲。吃罢元宵节的汤圆,小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吆喝着同伴满街巷里钻出钻进。大人们乘兴走出家门,聚在一起闲聊,或去小镇上看看文艺演出。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红灯笼摇曳在夜风中忽明忽暗,每一盏灯有每一盏灯的心思,是乡亲们在里面点燃的对这新的一年的盼望与祝福。

年年岁岁过元宵,岁岁年年俗不同。如今,每到元宵佳节,乡村里各家各户门头上悬挂红灯笼的风俗早已湮没无闻。而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吃完元宵,打点行囊,辞别家乡,出门打工或准备春耕。元宵节在庄稼人心中渐渐淡化而去,原本村庄元宵节的热闹,只能在梦里久久地回味了。

元宵节的散文2:汤圆里的思念

文/筱静

又一个元宵节到了,徘徊在超市堆满各色汤圆的冷柜旁,我想起长眠在家乡那座小山上的父亲,想起他再也吃不到我给他买的汤圆了,不觉潸然泪下。

父亲爱吃汤圆,我是在成年之后才知道。但是父亲做的汤圆,却香甜了我的整个童年。小时候,因为母亲工作忙,不能按时上下班,父亲便包揽了给全家做饭的活儿。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日子虽清贫,但父亲却总能似巧妇般,为我们做出各样美味的饭菜。到了节日,更是变着法儿让嘴馋的我们一饱口福。

记忆中的元宵节,给我们做香甜糯软的汤圆是父亲的第一要事。一大早父亲就会起来,用早就准备好的新鲜糯米粉掺杂开水揉成面团,再用炒熟碾碎的黑芝麻加上白糖搅透做成馅。有时候,父亲也会教我们把一个个掐好的小面团在手里搓圆,压成饼状,然后将芝麻馅放在中间,再用双手捏拢搓成圆。父亲告诉我们,捏口的时候一定要捏紧,不然煮的时候,里面的馅就容易流出来。我们笨手笨脚,怎么也做不好,反倒脸上身上到处都沾满了面粉。而经父亲灵巧麻利的手,一个个圆滚滚、香甜甜的汤圆便像变魔术似的蹦了出来。

做好了汤圆,父亲便把它们一个个放在竹匾子里,等着母亲下班回来。我等不及,心急火燎地不停去大路旁张望,等到我开心地拉着母亲回家,父亲已经把汤圆煮好了,满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甜香。父亲总会先盛上一碗给奶奶,然后再给我们兄妹一人盛一碗,最后轮到他们时,通常都是所剩无几了。而在与母亲推让的过程中,总是听到父亲推辞着说他不喜欢吃,吃多了怪腻人的。

煮熟的汤圆晶莹剔透,裹在里面的芝麻馅依稀可见。用调羹把汤圆放进嘴里,香香的,甜甜的,轻轻一咬,芝麻馅似溪水般流出来,那个酥软糯滑,堪比人间美味。

少年的日子一晃而过,馋嘴的丫头转眼之间已为人母。而父亲却一天天地老去,老到再也不能亲手为我们做那包含着浓浓父爱的汤圆的时候,我才从母亲那里知道,原来汤圆一直是父亲的最爱。而最喜欢吃汤圆的他却在那个清苦的年代,把有限的食物化为最淳朴无私的爱留给了他的儿女们。

于是,特意去超市为父亲挑上两包黑芝麻馅的汤圆,成了我每年元宵节必做的功课。我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着日益衰老的父亲。前年冬天,被病痛折磨多年的父亲生命垂危,在最后的几天里,他不吃不喝,但当母亲端上我买回来的汤圆喂给父亲时,他却奇迹般地吃了下去。那时我们还欣喜地以为父亲会活下来,但是几天之后,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

我依稀记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是吃着女儿给他买的汤圆安详离开的。透过朦胧的泪眼,那一个个香甜的汤圆已化为浓浓的思念,在我的心里弥漫……

元宵节的散文3:闲话元宵节

文/李文旺

“过元宵,甘蔗俏”,这是老家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说实话,老家过元宵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什么过元宵节吃汤圆,在鄱阳湖边的人们并不一定遵守这个规矩,有些人吃,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吃汤圆。但是,过元宵节吃甘蔗这个习俗倒是很浓,就像老家的另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就划龙船一样。老家人划龙船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划龙船由于组织中会出一些问题,每隔四五年,划龙船就会有人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溺水身亡,可是,这并没有阻住人们划龙船的热情。划龙船的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可是,元宵节吃甘蔗的习俗比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还要恒久、还要普遍。为什么过元宵节大家都喜欢吃甘蔗,老辈人说,元宵节吃甘蔗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有人问,既然是求个好彩头,为什么正月初一不吃甘蔗呢?我们老家人的解释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天气普遍较冷,不要说吃甘蔗,袖着手都觉得冷。到了元宵节,不管什么年份,立春的季节都该到了。一到立春,天气暖和多了,自然就敢于吃甘蔗了。

老家在南方北方交接的地方,可以说融汇了南北的许多习俗,并且取长补短。广东、福建等地的人们吃甘蔗的习俗我们也一样不少,像东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人们常常看得到的雪,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所以,我为老家的地理位置感到十分自豪。

元宵节的散文4:元宵节

文/余运桥

每到元宵节,娘总要做一些热粑团子。那真是一道美食,半湿不干的米粉包住一些野地米菜,放在蒸笼里蒸熟,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家乡盛产稻米,老家人就地取材,无意间就做成了这样一道美味佳肴。我离开故乡二十五年,在异地过了二十五个元宵节,节日餐即使再丰盛,也抵不过那热气腾腾的热粑团子。幼时家穷,上顿不接下顿,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但娘一到元宵节,总要变戏法似地做上几个又白又胖的热粑团子让我们解馋。现在回想起来,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奢侈啊!

如今又遇元宵节,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娘,问她做了热粑团子没有?娘笑笑说,你还在想那个东西!今年没有准备米粉,没有做。我不禁怅然,随后又释然了。热粑团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许就是穷的象征,如今已是21世纪了,有些陈旧的东西也该扔扔了!但我却扔不掉,那段岁月挥之不去,深深地铭刻在脑海里,总是那么任性撩人。我曾经揣着热粑团子上学,一个上午冷却下来后的冰冷坚硬,那一顿顿中午饭至今嚼起来还是那么香甜味美。我曾经提着热粑团子跟着父亲、娘,还有姐姐们下地劳动,就着沟渠里的水解决一顿温饱,滋味咸涩却是多么的自由惬意!然而现在这一切竟然都没有了!

这个元宵节,我只能守着电脑编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忙碌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应付着一些半真半假的人事,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下班后还要赶一顿伤肝闹胃的宴席,又如何抵得上热粑团子时的岁月那般纯粹真诚?!这不是矫情,时间老人已容不得我去矫情。每每我就想,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四方桌上,哪怕是蹲在瓦屋前抑或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大口大口嚼着热粑团子,甚至来不及眺望远处裸露的田野、歪斜的老楝树、弯曲的小河……那种真挚的温馨从心底油然升起,好不令人心往神驰!

七十七岁的娘和父亲真的老了,他们已经没有劳力去碾米粉了,又如何做得了热粑团子。从村子到小镇,也许就只有大几百米远的距离,但那是多远的一段路程啊。就像我,一千一百公里的路程,乘一趟飞机才一小时十分钟,坐一趟火车才十六七个小时,自己开车也不到两天时间。为什么回不去,为什么不能与娘和父亲过一个所剩不多的元宵节?无数次我问自己,都无法解释得合乎情理。也许是担心糟糕的车技,也许是发愁经济的困局,其实都不是,是孝道的日渐伤逝,是世俗吞噬了那些久远的记忆。

我已不是我了,下一个元宵节我必须回去,找回我自己,去掉那些积重难返的城市病。我自己去碾米粉,我自己去挖野菜,向娘学做热粑团子,做给娘和父亲吃,然后醉倒在故乡的怀里,听风、看雨、忆久远的乡俗人情!

元宵节的散文5:元宵节抒怀

文/王涛

新年浓郁的喜庆气氛撩人心弦,美味佳肴,美酒飘香,亲朋相聚,生活的温馨令人陶醉。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匆匆,在新年的尾声中,传统的上元佳节——元宵节又展现出她曼妙的姿容。美丽的礼花升上天空,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狂欢的场面把新年掀向顶峰与高潮。华夏民族以她特有的文化气韵走向新的一年,迎接春天的回归。春的气息正在扑面而来……

正月十五到来了,新年的喜庆也即将结束,这是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她再次把欢乐和喜悦送到人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古诗词对元宵佳节的描绘,把节日的欢乐和吉庆展现无遗。这是人们对来年幸福的祝愿与企盼,是人们走向春天的崭新容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年年的过去,人生的步履向前,几多变幻,几多变迁,但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追求,是人们对幸福生活永恒的向往。元宵佳节起始于汉代兴利除弊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年年追求美好,走向繁荣昌盛的起点。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狂欢节,她以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与西方世界狂欢的不同。节日里那燃烧脆响的爆竹,那满街长长的高跷队伍精彩的表演,那活泼欢跳的舞狮,那飞舞的冲天巨龙,还有那夜晚五彩斑斓的礼花,显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独到精神,显示了我们热情、含蓄、把决心藏在心中的无可比拟的气慨。有了这些民族的精华,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有力量,我们迎来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科学与和谐的光辉已在我们的头顶照耀,历史正在抛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我们每一个人珍惜这美好的光阴,尽情地挥洒我们的聪明与智慧,追求幸福,追逐春天。让我们借着这元宵佳节的气氛,迈开大步,走向明天,走向辉煌。

圆香精美的元宵,是我们对幸福的品尝;光照夜空的焰火,是我们美丽的理想;欢快行进的步伐,是我们对未来的向往;霹雳震天的锣鼓,是我们满腔的豪迈……让真善美浩瀚的光华,照出生命的经纬脉络;让宇宙间不灭的明星,照亮我们心中的赤诚,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前程。

元宵节的散文6:元宵节的“元宵结”

文/张永生

还没在新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象征着美满团圆的元宵节又将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急急火火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就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即将来临,咬一口如蜜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元宵节的散文7:团团圆圆话元宵

文/袁文良

元宵节民间也称“上元节”。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普遍吃一种用糯米做成的带馅的圆球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起初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汤丸”或“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

南北朝时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记载,这种“豆糜加油膏”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自然也成为诗人作家创作的题材,墨客骚人少不了吟诗作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舌尖文化。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就有元宵节“食汤丸”的详细记载。

到了宋代,这种“汤丸”有了进一步发展。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中也有“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一般糖之类”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元宵馅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南宋自号平园老叟的诗人周必大还写下了一首《元宵煮浮团子》:“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就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白色的元宵在汤水中翻滚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已十分普遍,制作也更加考究和精致。在清代,北京已出现了制作元宵的“专业户”,其中一户马姓人家做的元宵颇受欢迎,诗人符曾为此专门赋有一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上了洪宪皇帝后,因“元宵”与“袁消”同音,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改称“元宵”为“汤圆”。但他还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制作元宵时,用料更加考究,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鲜的,也有各类肉馅的。而人们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这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从超市买回而一饱口福。不过,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味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元宵,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元宵节的散文8:麦仁饭

文/刘立勤

过了元宵节,春荒就开始了。

一年的辛苦好像都是为了春节的挥霍。吃,年夜饭必须是七碟子八碗,要有鱼要有鸡,意味着吉庆有余。穿,应该是新衣服,从头到脚一身新,实在不行也要浆洗干净来个焕然一新,喻示从头开始。玩呢,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哪怕是苦中作乐也要乐乐呵呵疯张几天。

一跨过元宵节,春荒就急不可待地来了。饥饿的我急切地点燃尚有余热的灶膛,把黑乎乎的铁锅烧得暗红,母亲却不知道该做什么饭。她用那缺了一牙的葫芦瓢舀了半瓢清水倒进锅里,“嗞”的一声,灶上腾起一片白色蒸汽,母亲眼里就弥漫着盈盈的水雾。

吃什么?母亲拿起挎篮习惯性去屋后的萝卜窖。萝卜窖早空了,一头猪,五个人,母亲纵使再精明会算计,五背篓萝卜断断是挨不到正月底。好在是要种洋芋了,母亲咬牙打开洋芋窖,切下有眼子可以发芽的部分留下做种子,用剩下的洋芋屁股蒸了半锅干洋芋。纯粹的蒸洋芋甘甜粉面真的好吃,像那纯粹的米饭和纯粹的面条。可一年中又能吃几顿呢,大多时都是瓜瓜菜菜混做一团。

洋芋屁股吃不了几天,日子还得继续。节令已过春分,草木开始发青,母亲带领我们上山寻找吃食。早醒的白蒿、荠菜成了我们的碗中餐。接着是白藤叶、叶儿花、山白菜……母亲手巧,想着法子把野菜做得不那么难吃。日后我也写文章赞美过野菜的美好,而野菜终究是野菜,天天顿顿的吃,终究还是难以下咽。就像苦难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没有人愿意天天享受苦难的生活。

野菜很快老去,苦日子仍然纠缠着我们,把春天的日子拉得老长老长。母亲只好带领我们挖山药,挖火藤根。那是多年生的块状根茎,深藏林间厚土之中,挖掘非常辛苦。尤其是山药,喜欢生长在山石缝隙,总是让我们劳神费力苦不堪言。多年后,当山药与鸡肉、猪肉结伴成为餐桌上的新贵大受欢迎时,我仍不喜欢。犹如人人赞美的槐花饭,如果没有优质的面粉帮衬,它成为不了大家喜欢的美味。

为了让野菜变得好吃一点,母亲想出很多办法。她到河里捞小鱼,做成野菜鱼汤;她用石板做成机关,扑捉松鼠,熬成滋补山药汤。最难忘的是母亲曾套回一只斑鸠,做成难得一见的斑鸠山药羹——那真是美味,那是我记得的最好吃的羹汤。

而我最想吃的还是粮食。

有多久没有吃过粮食了,记不得了。地里的洋芋还没有开花,麦子刚刚抽穗,正是青黄不接的日子。吃什么呢?母亲把队里育完种的红苕母子捡回来,挑了又挑,切下可以食用的部分。焯了水,用大蒜和漆蜡油爆香,炖熟,滋味虽然不堪回味,好在可以果腹。

饥饿的肚皮填饱了,但是缺少营养,我们面成菜色走路发飘。母亲看看绿呼呼的麦子,似乎看到了明天的希望,狠下心拿出深藏已久的几碗麦子,我殷勤地围着母亲,推动石磨磨麦子。石磨磨面是一道很闹心的活儿,平日避之不及,想象着白雪雪的面条和浑圆的饺子,我还是满心欢喜地忙乎。母亲却只让我把麦子磨成半拉子,把麦面麦麸一齐盛起来,让我赶快生火烧水。过年时的柈子柴燃起红红的火,锅里水就急呼呼地欢叫,母亲掬起一捧麦麸麦面撒进锅里,搅一搅,又加一把,搅一搅,又加了半把,搅了搅,几经添加锅里依然是稀汤寡水。尽管如此,好在那终是一碗纯粮食饭,我们吃出满嘴飘香。

麦子吃完,碗里的希望只剩下那三分自留地了,那是我们家最后的希望。可惜,豆角南瓜刚出芽,苞谷只有一拃高,小心扒开头顶紫花的洋芋,洋芋只有指头大。唯一的指望是那青呼呼正在灌浆的麦子。掰开一粒看看,淡绿泛白的麦粒圆润晶亮,拈一粒轻轻挤破,是牛奶一般的浆液。伸出舌头尝尝,有一种甜甜的麦香。母亲咬住嘴唇割下一把青麦子,我匆忙地剥出一碗浅绿泛白的麦粒。母亲见了,说了一句——作孽呀!就把麦仁倒进沸腾的水里,撒上葱花和盐,家徒四壁的屋里弥漫着麦仁饭的香味……

我忘不了麦仁饭的那种香味。那份香,让我记得没有比粮食更好吃的饭食。以后的年年,我们虽然挣脱了苦难的魔掌,每到春末夏初,看到绿呼呼的麦子,我还是想让母亲做一碗麦仁饭。一想起母亲那句——“作孽呀”,我立即住了口。

然而,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我多次在自己的文字里把过去的苦难写得温情脉脉换取稿费,让年少的读者误认为那时似乎很是美好。为讨好女友的欢心,我大讲春荒的故事,却勾起了她对麦仁饭的向往。因此,春末夏初回到故乡,满怀喜悦地想为她做了一碗麦仁饭。

手握镰刀看着绿呼呼的麦子,又想起母亲说过的那话——“作孽呀”。我顿时泪流满面,也忽然明白,撕裂的伤口纵然拥有着玫瑰一般娇艳的色彩,那终究是一个鲜血淋漓的伤口让人不堪回首。

元宵节的散文9:热闹的元宵节

文/黄珺扬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完香香甜甜的汤圆后就到城隍庙欣赏花灯。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店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我们来到公园,远远望去,整个公园人山人海,早已是一片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走进正门,映入眼帘是一条巨龙,它的龙须很长,从头到尾,一股豪气感染了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躯,真帅!而今年的灯王高10米,重达3吨,相当于4人高的金马腾空而起,栩栩如生。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九曲桥,一朵朵荷花灯伴着荷叶。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一棵棵高大的树上挂满了蜜蜂、蝴蝶花灯,微风一吹,飞来飞去,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人群已经把花坛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见一张谜条,上面写着:“我的心打一个字。”我想了一想,和爸爸分析起来:“我是吾,心是竖心旁,那就是个悟字吗?”我赶紧撕下谜条,挤进兑奖处对答案,果然是悟。太棒了!

到了八点整,“嗖嗖搜……”烟花喷上夜空,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星空,这时,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还真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象。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硕大无比的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彩霞还丰富。

烟花们一个又一个粉墨登场,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这时的夜空就像一条变幻万千的锦缎,绚丽多彩,人们不停地鼓掌欢呼。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是那么的可爱。周围的一切也显得那么美好!

元宵节的散文10:儿时的元宵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文/穰永保

儿时的元宵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连假都没有,似乎没有元宵节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乡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说法,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人向往、那样的让使人流连。

儿时的乡下,每年的元宵节会演一曲戏,那时候的大队进入腊月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宣传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传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演员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点。

元宵节的又一个项目是精彩的踩高跷、划旱船表演。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他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我们称其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划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这些个朴实的表演逗得围观的群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据说老家的湾子间好多年没有踩高跷、划旱船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过去元宵节的那种喧闹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