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文章

请欣赏父母家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父母家文章1:门槛儿

文/杨会勤

父母家的老屋里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门槛儿,有的高点有的低点,都是用木头做成的。我住的房间的门槛儿是个低的,紧挨着地。我却被绊倒好多次。

1998年冬天,工作六年的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失业了,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的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无处可去,拿着行李回家了。回家后,父母什么也没有说,我也就过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每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早晨就不起床,就这样混混乱乱的,精神状态到了最低点,恍恍惚惚,经常被房间的门槛儿绊。

当我再一次被门槛儿绊倒时,我坐在地上委屈地泪流满面,父亲看到了一声没吭就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把锯子。父亲蹲在门槛儿前使劲地锯了起来。

母亲看到了,轻声地唠叨着:“门槛儿其实不高的,连孩子抬抬脚都能迈过去的。”我愣愣的看着父亲,当父亲锯完一边起身要锯另一边时,我拦住了,“门槛儿真得不高,稍微抬脚就可以迈过去了。”

父亲看着我说:“没有迈不过去的门槛儿,同样工作没有了可以再找,即使找不到工作,在家里我们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

我看着年老的父母为我担心的眼神,想着自从我失业回家后,父母因为我的心情而变得小心翼翼的,怕我伤心,怕我乱发脾气,从来没有埋怨过,只是每天给我做好吃的好喝的,希望我振作起来。而我却没有在意过他们的心情,他们的担心,只是一味地埋怨消极,逃避着。我默默地抬脚迈过了那个已经锯了一半的门槛儿。

第二天,我就翻箱倒柜找出了已经蒙上一层灰尘的专业书来,开始学习,开始留意招聘信息,闲暇时间也去厨房帮忙,看母亲做饭,帮一些小忙。没有了自怨自艾,开始有规律地生活起来,学习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

第二年春天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个外资企业车间里干活,白天晚上倒班,父母开始担心我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怕我太吃苦太累。母亲和我说:“不用急着找工作,趁着在家这段时间,好好地学学做饭吧,只少以后可以自己有个热乎饭吃。”我没有退缩还是去上班了,认认真真地工作着,空闲时间还自学。当企业因为季节性停产时,我又一次失业,可这次没有彷徨,没有了埋怨,积极地寻找新的工作。以后又陆续打过几次工。

生活中谁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遇到坎坎坷坷的时候,但在我的心里一直记得那个锯了一半的门槛儿,还有牵挂我的父母。我把哀怨,消极通通的放下,让自己变得轻松,积极的面对,努力抬高自己的脚,迈过那些坎儿,重新充满自信地生活着。

父母家文章2:父母家的“钟点工”

文/姜红伟

自从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以后,家务活便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看着两位老人干活时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样子,做为他们身边唯一的儿女,我和妻子急在眼里,疼在心上。为此,我俩经过商量,决定给父母“雇”一男一女两个钟点工。

这是两个身份特殊的钟点工,特殊之处在于男的是区委组织部的组织员,女的是区政府信访办副主任。他们并不是专业的“钟点工”,而是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兼职做这份工作。

这是两个配合默契的钟点工,他们私下进行了协商,明确了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男的负责为老人收煤块、劈烧柴、扫院子、倒脏水,一边干活还一边哼着曲儿,一副愉悦的样子。女的负责为老人洗衣服、换被褥、擦地板、做饭菜,一边劳动还一边唱着歌儿,一副快乐的表情。在干活休息之余,两个钟点工还负责陪老人聊天,给他们讲逗乐的趣闻趣事,听他们讲过去的人生经历,使老人的家里其乐融融。

这是两个心态乐观的钟点工。自从上任后,他们经常高高兴兴并肩上班来,说说笑笑携手下班去。无论干的活多脏多累,他们始终微笑着完成,让老人满意。

这是两个不计报酬的钟点工,尽管他们起早贪黑地为两位老人忙碌着,但是,他们却从未收取任何工资和小费,完全是心甘情愿地免费上门服务。

看着这两个钟点工忙进忙出、勤勤恳恳的工作表现,有一天,父母家隔壁新搬来的邻居——一对年轻夫妇问母亲:大娘,您从哪里雇来的这么好的钟点工啊?

听了邻居的问话,母亲哈哈大笑,笑得邻居莫名其妙。过了片刻,母亲颇有些洋洋得意地回答:那哪是什么钟点工啊,那两个人一个是我老儿子,一个是我老儿媳妇啊!

父母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为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当了一辈子的钟点工。如今,他们老了,该轮到我们为父母服务了。

为父母服务,让他们的晚年少干一点活,少受一点苦,多休一点闲,多享一点福。让我们大家都为父母当一回尽职尽责的钟点工!

父母家文章3:又见冬瓜菜

文/鲁秦儿

周末跟老公回父母家吃饭,母亲端上来一盘炒冬瓜,我几筷子抢吃了半盘,母亲说,你不是最不喜欢吃冬瓜吗?先别急着吃,这盘冬瓜我和你爸吃,一会儿你们等着吃基围虾,马上就好了。

我说:“妈,我最近就爱吃冬瓜,冬瓜有美容减肥功能,还清热解毒呢,是现代MM最热门的一道菜了,”“你这丫头,你小时候一看到冬瓜就撅个嘴不吃饭,为此,好长一段时间害胃病,怎么现在又爱吃了?”母亲边把剥好的虾放我小盘里,边责怪我。

是啊,母亲还记着小时候在饮食时总是亏欠我,没能让我吃好,以至于现在每个周末必须来家里吃团圆饭,每次做一大桌子菜,都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各种肉菜。母亲好像要把我小时候没吃到的东西都弥补过来。

记忆中的童年快乐而又生涩,快乐的是我们玩得无忧无虑,尤其是学校放学后老师几乎不留作业。放了学我们一帮孩子回家拿个馒头就出去疯玩。只是回家吃饭时,看到桌子上几乎没有什么菜。只记得母亲腌制的咸菜好咸,母亲说菜不咸吃不了几天就吃完了。

夏天能好些,农田里会种些菜,但父亲怕种菜太占地,只是种几棵单一的冬瓜。只是几棵,但它们疯了似的长,一根藤上结六七个冬瓜,母亲天天摘一个回来,做冬瓜汤,炒冬瓜片,调冬瓜丝,刚开始吃还觉得新鲜,但经不住天天吃,到后来一看到饭桌上还是冬瓜,我一跺脚,气呼呼地来一句:“又是冬瓜,不吃了,不吃了。”说着拿起书包就跑。母亲就在后面掉眼泪,小声嘀咕着:“来年让你爸也种点豆角、茄子,给孩子换换口味。”

那种年月,该怪谁呢,母亲有时候就抱怨父亲:你就是个穷教书匠,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够个菜钱,别的男人在集市上还能倒卖点东西挣些钱来,自己的孩子都有胃病了,你也不管,一天到晚在学校里泡着管别人的孩子。对于母亲的唠叨,父亲往往默不作声,有时只回一句:我是个普通的老师,能不守在学校吗?能不去管学生吗?

记得有年中秋节,中午放学后就想象着过节了,家里的饭菜总比以前的菜会好些吧?当我连蹦带跳跑回家,桌上倒是有一盆菜,看颜色不像冬瓜,难道父亲下了狠劲买了一只鸡不成?我心里一阵小幸福。只见母亲坐在窗台边,看我一脸的笑容,她有点吃惊,眼神躲闪着只问了我一句:“娟子,今天怎么回这么早,你,你放学了?”“过节嘛,大家都没在外面玩,都回家了。”以往我们放学是不急着回家的,至少要疯玩半个钟头。我边回答边走到桌前,来不及洗手,拿起筷子捡一块“鸡肉”就往嘴里放,忽又一下吐出来,这哪是鸡肉,我像上了当一样对着母亲吼了一声:“你这是骗人,这根本不是肉。”

只记得那顿中秋喜庆饭又被我的坏脾气搅黄了,一家人都没有心情吃。那颜色像鸡肉的冬瓜原来是母亲用油炸了一遍,多多少少比以前的白水炖冬瓜好吃些,可是我竟没有领母亲的情……

所以母亲知道,冬瓜是我最不愿意吃的一道菜。以至于后来生活好了,母亲很少再做冬瓜菜。

而今天我再次看见冬瓜,竟没有小时候见到冬瓜时的反感了。再次吃到冬瓜,觉得它不仅对身体有种种的好处,更能忆起和感知当时父母的无奈和爱的别有用心了。

父母家文章4:常回父母家坐坐

文/佟才录

每天晚饭后,我都要去父母那里坐坐。陪父亲喝一杯茶或下一盘棋;陪母亲说一会儿话,耐心倾听母亲积攒了多日的唠叨。

父母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他们一共养育了两儿两女。哥哥、姐姐和妹妹都比我有出息,跳出了农门,现今都在大都市里工作和生活,只有我留在了乡下陪在父母身边。

我和父母都住在镇上,尽管两家只有“一碗汤的距离”,但由于工作忙的缘故,以前我也很少去父母那里坐上一坐。有时去给父母送一些东西,也是放下了东西简单说几句话就拔腿走人。父母身体都还很硬朗,很少生病,生活上的细枝末节也不大需要我操心。我就是每月定期给父母送去米面油等物品,每星期在他们的冰箱里储满肉、蛋、奶和青菜。

我自认为我为父母做了很多,该称得上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了吧?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父母对我似乎仍然很不满意,隔三差五就把我临时调过去——跟我说这个没了、那个少了,批评我对他们生活不够关心,他们要什么我就一一满足什么。

一次,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冰箱里的西瓜没了,叫我买一个送过去。我下班后晚饭都没顾上回家吃,上街直接买了一个大西瓜送了过去。父母见我去,脸上立刻乐开了花,知道我爱喝铁观音茶,母亲忙叫父亲去烧热水,她则去拿姐姐给父母买的铁观音。我忙叫住他们,说:“你们别忙了,我还有事,这就走。”这一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母亲立马沉下脸:“有事?那你以后永远也别来了,我和你爸就当没养过你这个儿子!”母亲说完一转身回了卧室。

我一下子就懵了。刚才还欢天喜地的父母这是怎么了?父亲送我出门,在楼梯口,父亲叹了口气说:“儿啊,你哥哥姐姐妹妹离我们远,就你在我们身边。我和***一天比一天老了,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活一天少一天了,你就不能多抽出一点时间,多陪陪我们吗?难道挣钱比陪父母还重要吗?……”听了父亲的话,我顿时恍然大悟,为什么父亲一听我说要走便怏怏不乐,为什么慈祥的母亲对我发那么大的火,原来他们是嫌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啊。我反省了一下自己的思想,的确,是我在对父母尽孝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我以为给父母买吃的买穿的,让父母吃好的穿好的住得舒适,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了。殊不知,父母最最需要的,其实就是每天能看儿女一眼,能听到儿女们的声音。仅此而已。孝,其实就这样简单——常回家看看,常陪父母坐坐。

自那以后,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我每晚都像小学生上学一样,去父母那里坐坐——陪父亲喝杯茶或下盘棋;陪母亲说会儿话,唠唠家常,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