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聚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相聚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相聚的文章1:十年相聚

文/杨艳峰

年聚会,匆匆而过。犹如绚丽的烟火,虽已落幕,但斑斓多姿的记忆,仍遥挂天边。

看着彼此略微发福的身体,眼睛里闪烁的依然是不变的情谊。举杯换盏时,嘘寒问暖间,尘封的记忆如春之江水复苏了生命,涌动出韵律,一切都鲜活起来。来时准备的无数方案和腹稿,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发现,在时光流转的今天,我还是曾经的我,我们还是我们;不用开口,彼此心已了然。

走在当初的校园,回到曾经的宿舍,用相机尽力捕捉这可贵的瞬间。一边感慨容颜已老,回忆十年之前;一边畅想未来,重逢在某年某天。原来发现,一切未曾远离,一切就在身边。它只是深藏在了内心深处,不断蕴藏发酵,等待香飘四溢,醉人心田。

生活还要继续,岁月高歌向前。让我们在拼搏中把握幸福,幸福中咀嚼思念,思念中细数下一个十年。他日相聚,定当青春不老,风采依然。

珍重,永远!

关于相聚的文章2:朋友相聚

文/若愚

贵州冬季的天气阴晴不定,变化莫测。最近,时晴时雨,时而冬日明媚,暖暖洋洋;时而阴雨绵绵,凉意嗖嗖。2月4日这天立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虽温度有些回升,可一旦下雨,温度就会下降许多。初春日,即便可见暖阳,但空气中仍然还弥漫着满满的寒意,人们还暖衣裹身,丝毫不敢褪去冬日的装扮。

春,始终自带春意盎然、暖意绵绵、神情气爽的感觉,充满生机和希望。

这天,许是天气的缘故,心情格外的好,约了几位久别的好友去郊外的一个山庄聚餐。走进山庄,眼望去,山庄背靠山坡,正面有条小溪,旁边有个拱桥,恰似小桥流水人家;中间有条用石板拼砌的、弯曲有致的小路;小路两旁是装饰典雅、错落不拘的、雅而别致的迎宾包间;中间、四周均栽种了不同品种的树木及花草,整个山庄环境宜人、大气,即使是现在时节,丝毫不失生气。我找了个临路的包房,寻个靠窗的位置,适合远眺,空气清新。窗外正好有棵银杏树,金黄色的几条树枝叶片慵懒地搭靠着窗,坐在座位上,就犹如坐在树荫下,一缕阳光斜照在桌上,暖暖的、柔柔的,偶尔有几片飘然落下,自然不自然的落在我们面前的碗里,幽幽的似乎带着一丝春的问候……

桌上,一杯杯热水散发的蒸汽顺着洁白的瓷杯向上升腾,曼妙袅绕,漫漫悠悠,似少女般温婉又不失羞涩;远处的假山、树木有些模糊,显得有几分朦胧的情调。

在这个利益为上,人情稍显淡薄的年代,生命中能有几位困难时不问理由伸出援手、不计得失的朋友,虽平时联系不多,但每次见面,感觉如初,情谊不减,不为任何,只因想念。每一次相聚,或举杯畅怀、谈笑风生;或话家常、聊人生感悟;或感动涕零、相拥而泣。几蝶小菜,几瓶红酒,杯光交错,无比惬意……

朋友间的这种感觉,无关名利权益、无关红尘琐事、无关经济利益,只是在乎笑谈瞬间的回味。

晚间凉风拂面,走在山庄小道上,朋友们虽步履蹒跚,脸上却掩盖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步行道在我和朋友们的脚下往前延伸……

春天到了,温暖将至,还未分别,我却期盼着下一次相聚。

关于相聚的文章3:相聚难,相处更难

今天去了亲戚家,因为好久没有见到他们了,而且人家也是一际而再、再而三地邀请。

对于人际关系而言,有位同事这样说:“走关系、走关系,走着走着,彼此就近了。”

其实的确也如此,可能是因为上班、上学的原因,人们越来越忙;也可能是因为搬家的关系,人们也住得越来越远;还可能是因为人们都顾着自己“小家庭”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独”……

总之,一年几次的家庭聚会也渐渐变成一种“仪式”或是“义务”吧。

想想也是如此,毕竟父母家人的相处也仿佛越来越淡了。

如果说春节那首“常回家看看”说得是当年父母们的“心声”,那么现在父母们仿佛也不再这样想了。

不说别的,就拿今天我去亲戚家路上就听到两位老奶奶这样的对话:“今天他们又来,不但什么东西都不拿,而且来就住,我们早上刚从早市买来菜。又得忙忙活活一整天,到了还不走,老婆孩子还得住一天……”

“别说你们家,你们的小子和媳妇还能给你做做饭,我们家的那小两口儿,一点活都不干,光等着吃现成的!”那位老奶奶边说,还边不住地摇着头,“没办法,我又不能轰他们……”

我悄悄地跟着她们,看着两人拿着沉甸甸的两大包东西,想必是为儿女们回家准备的饭菜,可是她们好像没有欢迎孩子回家的喜悦。

她们这种奇怪的现象让我觉得很纳闷:难道父母们不喜欢见到儿女回家,不愿意看到“隔辈人”吗?

其实在我身边的同事、朋友里也有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上了年纪的老俩口,尤其是自己单过的,在日常作息、生活饮食、娱乐消遣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一定之规”,而且都比较适应了。如果子女们来看望他们,住一两天、吃一两顿饭,也许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时间一长,他们的作息时间会被打乱、饮食方面也不可能完全适应老年人的口味、娱乐休闲方式上也不可能总是迁就年轻人……久而久之,矛盾或是不愉快也就自然产生了。

还有就是即便人们上了年纪,仿佛更会“心疼自己”了,有些人已经把第三代看着上了幼儿园,就不再会继续“奉献”。转而进入人生的另一种生活,即为自己活、为自己的健康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更丰富多彩而活。

儿孙自有儿孙福,把子女们照顾好立业成家,帮助他们带孩子上幼儿园,这些也就可以了。在有限的晚年生活中,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老伴,把生活调剂得更快乐些。这些大概是老年人的生活愿望吧!

年轻人们为理想、为生活、为工作忙碌着,每周、每年的那些有限的假期,也成为他们休息调整的关键时刻,所以,再“勉为其难”地要求他们必须回家、必须参加家庭的各项活动,其实也是给他们无形之中增添了压力和负担。为父母尽孝,天经地义;为工作、生活、家庭打拼,义不容辞。这些大概是年轻人的生活愿望吧!

怀着这样两种想法的两代人,现在还是找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都照顾好对方的生活想法、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过着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生活吧。

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相聚难,相处更难!

关于相聚的文章4:中秋月

文/尹祝生

中秋的月亮,是亲人相聚、团团圆圆的月亮;是硕果累累、喜庆丰收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划下的最圆满的句号。春天撒下的每一粒种子,现在都实现了愿望。昨天的汗水变成了今天的收获。

丹桂轻吐的香气,合着田野庄稼收割后的芬芳阵阵飘来,把月下的每一株花草和每一滴露珠都熏香了,一切都被馨香的空气漂洗过,营造出了这恬静舒心的中秋月夜。

月亮从东山顶刚刚露出笑脸,家家户户圆圆的桌上就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琳琅满目的水果,摆下了醇厚的美酒和浓酽的香茶,摆开了欢声笑语和繁花似锦的生活,邀请明月一起分享。

月亮是一位老人,它的年岁比爷爷的爷爷还要老;月亮又是一位年青的姑娘,她有年轻漂亮的嫦娥姐姐相伴,与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结下不解之缘,她永远年青。

从古到今,人们为月亮撰写了数不清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嫦娥,离不开天真的孩子,月亮也就成了妈妈的故事箩,里面装满了妈妈讲不完的故事。

小时候,在铺垫了厚厚月光的草坪上,在灌满月光池塘旁边的龙树下,在月光彩绘的土屋顶上,都留下了妈妈一个又一个奇美诱人的故事。

每逢皓月当空的夜晚,嫦娥姐姐都要从华丽的月宫中走出,领着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妈妈的故事里。妈妈清空白天的烦恼,进入了解脱一切束缚的甜蜜之中,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一个又一个孩提天真的梦,我们常常搂着这些梦甜甜地入睡。

穿过城中的波光粼粼的小河,从远古流来,流向永远。这是一条长长的故乡理想永不终断的思绪,月亮常常追随着它一起构思和展望未来。

今夜,小河又带着一河的月光从小城出发,去照亮远方,照亮世界。

还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那美丽动人的月光是怎样发出来的?

猛地想起妈妈曾经说过,每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满天闪闪的星星都集中到月宫里去团圆,才凝聚成了这无比浩瀚、无比明亮、无比美丽的月光。

抬头细细地观看,忽然之间在月亮里发现了你,发现了我,发现了他。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年年的今夜,都要在月中欢聚,在月中团圆,月亮才有这么浩瀚、这么明亮、这么美丽的月光。

今夜,明净的月亮又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面镜子,照着大地景色俊秀的山河。看啊!镜中繁华的城市有多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条条街道和车流灯光璀璨,闪烁在高楼大厦和小河两岸楼台亭阁的霓虹灯流光溢彩。还有姹紫嫣红的街心花园和碧草如茵的人工草地……那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那棵高大挺拔的桂树,不就是广场中央的那一棵吗?

月中的一切都是从故乡搬上去的,所以月亮才那么美丽动人。

年年的今夜,天上人间都合并在了一起!

关于相聚的文章5: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文/果果0511

2013年9月21日,也许是再过平凡的日子,在家做了三天饭,和老哥一起坐车回的北京,我很想说些什么,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又会有人说我无病呻吟,多愁善感,我不知道这次是不是最后一次,因为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想改也改不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小女子情怀。这些也许只有时间来解释这一切。

有些事情真的可以结束了吧,即使看不到你幸福的样子,我也知道你会过的很幸福。当你通知我结婚日期的时候,我就开始想要送你什么礼物,给你随多少份子,要不要去参加婚礼,其实后来想想你说的那些话也许就是虚让,送什么礼物你也不会去感谢我的好,去不去参加婚礼,你照样会给新婚妻子带上戒指,我没有那么重要。我们曾经在一起,但不是现在,我们曾经很相爱,但不是现在,现在一切都已结束,一切都将开始,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一样的陌生,我们曾牵手,却不能到最后。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这就是我的感情。

有一个人,教会你怎么去爱了,但是他却不爱你了,有一个人,你总有说放下他,却总是忍不住又拿来回味,有一个人,离开他的时候你笑了,但是一转身,早已泪流满面。

王菲和李亚鹏离婚,网友说我又不相信爱情了,人家离婚关你鸟事,我依然相信爱情,但我不知道是谁。忽然想起王菲的那首歌,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其实我很好,只是不习惯,只是会偶尔难受一下,只是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很想某个人,只是会在听到某一句熟悉的话时会很难过,习惯了就好。有时候想想我是不是错了,我不应该对什么事情都那么投入,那么斤斤计较。那么小心翼翼,可这一切都是因为在乎。

秋天的风吹拂着,我想以后我会过的很快乐,知足每一天我都安全的活着,我还有爸爸妈妈哥哥宠着,知足我每一天都还在活着, 应该努力尝试去改变,尝试认识这个社会,很多我之前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事情,现在都慢慢理解和接受了,社会就是这样,优胜劣汰,如果你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了,不要在每天对着扣扣 微信 微博和 人人,花多点时间去读书,书里肯定有你所不知道的世界,花多点时间去学个自己感兴趣的技能,派不上用场也好,只是兴趣,有空就去爬爬山,走走路,让自己变的更健康,努力生活,珍惜自己,是为了等到那会珍惜自己的人。为自己的以后的路做个打算,不要过一天有一天的混日子。我愿意放下,愿意重生。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希望老哥工作顺利,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因为他们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希望我爱 的和爱我的朋友们,未来一切安好。希望我快乐就好。

我一定会等,总有一天会有一双温柔的手,牵着我,带我走出回忆。等到风景风雨都看透, 一定会有人陪我看细水长流。

关于相聚的文章6:相聚,是一坛美酒

文/于连柱

三载同窗尽现风华年少,卅年重聚再续谊厚情长。

33年前,一群懵懂少年,相聚保定二中。三度寒暑,三度春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世界上最纯洁、最浪漫、最天真无邪的美好时光。30年前的一幕幕,如同经典老电影,多少次回放,依然栩栩如生。

30年的风霜雨雪,我们一路走来。或坎坷或平淡,岁月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同学之情乃是世间最真、最纯、最值得珍惜的情谊。岁月带去我们的青春,却酿制我们的真情。30年的深藏老窖,这坛同学情谊的老酒愈发浓烈。

毕业30年聚会,也将会成为过往回忆。就如同30年前的校园记忆一样,更如再次封藏的一坛美酒。愿同学们经常保持联系,待到酒至香醇,我们再一道来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关于相聚的文章7:寒冷的雾霾天里

文/郭诗涛

上回与父母相聚已经是两周之前了,好不容易与父母聚在一起,我利用相处的所有时间,教他们如何使用打的叫车软件,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让他们去尝试一次,今天本来约好一起,可是这大雾天气偏偏赶了个巧,造成城市主干道上多处拥堵,本可以休息的我匆匆又穿上刚脱下的警服,增援二环沿线的交通节点。

这时,兜里的手机震了震,响起一个甜美的女声:“XX天气为您播报,今晚气温3摄氏度,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运动指数:建议室内运动……”,我望着窗外重重雾霾,无奈地笑笑,向那云里雾里进发。

西安的冬天一向黑得很早,这会儿才下午5点,街上已经纷纷亮起了灯,而路上已经是密密麻麻的车流了。晚高峰,这个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节点,今天又提早了,刹车灯的鲜红色在路上连成一片,透过这浓浓雾霾,我还是能看到车内那一个个赶着下班的人们,生怕被这早到的晚高峰堵在路上

我骑着摩托车,在犹如龟速的小车中穿行,寻找下一个堵点,南二环的上桥口一向是事故多发地,果然不出所料,前方的不远处,就看到两辆小车很配合地擦在一起,后方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车流已排成长队,越压越多。我赶上前去,看到两车都无大碍只是小擦伤,手续也都正常,便随即简单处理了一下现场,赶紧让两位师傅挪车至路边,批评教育什么的能省则省,处罚什么的这会儿更是顾不上。我简单告给他们处理流程,将这起小事故处理完毕,赶紧恢复了交通。

路口的车辆渐渐有序起来,我站在摩托车旁,眼望着茫茫车流整齐通过,脑袋渐渐放松下来,回想起当年考上警察时的激动,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我就这样每天忙碌着,可是市区的交通还是那么堵,我试着寻找问题的根源,看着一个个经过的车辆,我似乎有了点头绪。透过车窗,车内除过司机空空如也,小车里大部分是空载,数十平方的道路面积,却只一人在使用,通行的效率怎么能高;接孩子或等人的车辆又随意停放,不断与我们打着游击战,更是堵上加堵。我想,如果能够结伴而行,这通行效率也要提高一倍,如果接送的车辆可以随停随走,车位也不会如此紧张。

这样低速行驶,尾气污染物密度会提高,无疑对这雾霾天更是雪上加霜,堵则越堵,霾则越霾。很久以前,寻找一对放心的乘客拼车出行回家,或许是一件很时髦的事,但是那时信息交流不方便,人们寻找同行乘客太过困难。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迁,网络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人一部手机的情况下,不管是沟通还是获取信息,手机与互联网的美妙结合都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当然,还有我们的出行,拼车软件、打车软件的流行,解决了用车与拼车的问题,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但是,除过我们年轻一代,年龄稍大的人们或许仍未尝试过这些新事物,就像我的爸妈,他们平时电脑都用得少,平时手上放着一份报纸比手上放着手机的时间要多。对于这些新事物最多停留在听过个新鲜。如若没人手把手地去教,或者在新闻节目里不断普及推广,使用这些新东西对于爸妈一代来说无疑就是雾中花,水中月。

平日里,我的工作总是能够巧妙地避开节假日,避开饭点,避开与亲人朋友的团聚,想想家人总是远远地操心着我,而我却只能远远地无可奈何。在这大雾弥漫的冷冬,出去一趟对于他们都是一场旅行。老爸老妈年纪都大了,出趟门如果没有我这个司机,实在让人放心不下。他们总说出门打车打车,可谁都知道,现在的出租车太难打,让人在冷风中苦苦等候,最终凌乱飘散,不得已时还得改乘黑摩的、黑三轮,而这些车的安全性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在这冷冬中乘坐更是一种受罪。而我,终日与这些打交道,更加不会让家人去乘坐。

双十一后,快递小哥就没有闲过,这会儿路上还有大量他们的身影,车上拉着满满的货,在车流中穿行。看到这番景象,我想起马云也曾经如此抱怨“打车软件让自己的父亲打不到车”。我不禁感叹,出租车各种难打,各种拒载,人们都深有体会,难道没有打车软件、叫车服务的时候,老人们就能顺利打到车吗?不过,支付宝上现在也整合了打车软件,把他父亲打车难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我呢?本来就看今晚的了,这一下不知道又要到什么时候,此刻,我不由得叹了口气。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上不断重复针对打车、拼车软件出台的各类征求意见,其中一些质疑声令我又想起好几个打击网络约车的事件,不由浑身冒冷,生怕这个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东西硬生生地被政策计划生育掉。这个新事物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不管怎样,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去支持去保护,虽然它还不够完善,毕竟,终究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少灯时,二环的车流渐渐舒缓下来,也到了我该撤岗的时间。回去的路上虽已不堵,但是还是大雾弥漫,让人不容易把握方向。眼望着远处隐约的霓虹灯,心中泛起一丝惆怅,不知何时才能教会爸妈用手机打车,减轻这个做儿子的内心的一些惭愧。

回到单位已经晚上9点,我放空了下脑袋,随即换上便装离开,夜色下的城市原本是那么清晰,如今却这样混浊。我打开手机准备叫车,这时,一辆小车在我面前停下,接着,两个熟悉的身影从车上下来,这霓虹灯之下,老爸老妈他们摇晃着屏幕亮亮的手机,冲着我点头笑着:“儿子,我们已经学会用手机打车啦!”

关于相聚的文章8:猪油炒饭

文/陈军

几天前与友人相聚,小酌后要了一份油炒饭,当第一勺饭入口时,一种久违的味道让我陷入了久久的回忆……

大概是1974年的春天,也是这个季节,生活在云南双柏的我,随哥哥上山砍柴。哥哥一直是家里的劳动力,重活、累活都是他干,父母工作忙,我就像哥哥的跟屁虫,紧随其后。记得那是个周日,我随哥哥拉着一辆不知从哪借来的小推车,去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去砍柴,山高林密,砍完一车柴后,上坡时哥哥大汗淋漓地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时而偷懒故装推车状;下坡时,哥哥身体呈45度角,随车一路小跑在弯曲峻陡的山路,鞋底与路面摩擦,碎石、尘土顿时飞扬……

时辰近中午,我和哥哥饿得眼冒金星,饥肠辘辘,实在走不动了,就把运柴车停在了路边,我俩互相瞅着对方,口干舌燥,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与父母也无法联系,可怎么办呢?这时,长我三四岁的哥哥突然指着路下不远处升起炊烟的地方说:要不咱俩去那要点饭吃吧……随后,我和哥哥踉踉跄跄地走到了那个叫“箐口”的道班,屋内只有一个叔叔,哥哥请求叔叔能不能给口饭吃,为取得这位叔叔的信任,哥哥自报家门并表示,事后把饭费送来。

“娃娃,莫说这些,我也是当爹的,等一会,我马上给你们炒饭……”善良的叔叔没有多言,转身进了另一个屋。约十分钟后,两大碗猪油炒饭端到了我哥俩的跟前。

“娃娃,这里也没有什么菜,你们就凑合着吃一点,早点回家,莫让爹妈担心……”叔叔关心道。

我和哥哥端起大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饭里面还有星稀的油渣子,吃起来,那种香味是从未有过的。这个时候,叔叔把一杯热水推到我们面前,那是一只老式的铁制水杯,有些脱落的白色底漆,已露出锈迹,但杯上的伟人像和“为人民服务”几个字格外夺目。吃完饭后,我和哥哥向叔叔深鞠一躬表示谢意,叔叔将我们送出房门,走出很远,我回头一看,叔叔还在向我们挥手……

回到家后,我们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父母很感动。据母亲讲,父亲第二天去了道班,除了表示感谢外,还将一元钱悄悄放在了叔叔的桌上……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我和哥哥依然念念不忘,每每聊起小时候的事,这段经历我们哥俩必须聊到。在我众多难忘的记忆中,与哥哥吃的这顿猪油炒饭是最难忘的,想念的也最厉害。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我总会让母亲时常给我做一顿猪油炒饭。只见母亲拿锅铲子铲一点猪油,急翻两下锅就赶紧把米饭搁进去,开始翻炒,这样不断地翻炒,米粒也来回翻滚,除了盐不放任何调味品,出锅后的炒饭粒粒分开,饱满晶莹,香气扑鼻。尝一口就是幸福的感觉,而且只要尝一口就完全停不下来,筷子飞速地往嘴里扒,吃完一抹嘴,喝杯水,然后打个嗝,早饭算是圆满了,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就上学了。有时候,在家中的桌子上,摆满着各式各样的大菜,却也吸引不了我的兴趣,最后总是对母亲说:我想要吃一碗猪油炒饭……

而今,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在家里熬猪油的少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些植物油了。

但这,绝对代替不了猪油的那种唇齿留香的特殊香味。

离开云南已43年了,箐口道班那位不知姓名的叔叔做的猪油炒饭成了记忆中的味道,不知这位善良的叔叔现在生活可好?我也曾尝试去复制这些记忆,但无一例外是失败的。每每在外吃饭或在农家吃饭,总会想起猪油炒饭,想起这位叔叔。

或许,猪肉炒饭不仅是我儿时的难忘记忆,更应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回忆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