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友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老友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老友的文章1:时光雕刻的优雅

文/松林花枝

老友们聚会相谈甚欢,酒茶下肚感慨万千。当年十四五岁恰同学少年,如今四五十岁霜皱占据头脸,虽然各家都有难念的经,但大都性格一致脾气相投,基本上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持家勤俭,尊老爱幼,日子无论贫富都有各自的追求,喜文好书是相同的。闲来读书看报,一壶清茶,一杯咖啡,哪怕是一盏白开水,清晨、午后或者星月下,让身心享受时光雕刻的优雅,还有谁能把慢慢变老看得惨淡而又无味呢?

峥嵘岁月,跋涉艰辛,经历了就会丰富,历练了就会坚强,学习了就会从容,习惯了就会与云卷舒与花落开、信马由缰宠辱不惊。

雕刻一种生活并非一朝一夕的工夫,都说岁月是把刀,可谁又能逃过这把刀?谁又愿意丢掉这把刀?逃过和丢掉,留下的只有悲哀了!岁月需要雕刻,想要雕刻出无憾的人生,就要好好把握这把刀。这把刀可以是生旦净末丑,可以是宫商角徴羽,可以是刀枪剑戟,可以是斧钺钩叉,可以是琴棋书画诗酒花,也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既然是雕刻,那就少不了打磨,弯路与挫折不必害怕,没有坎坷哪来错落有序?没有风雨哪来彩虹如练?没有苦寒哪来梅香四溢?没有漂泊哪来荣归故里?每一个转折、每一处驿站、每一圈年轮、每一条皱纹,都是成长的备份,毫毫厘厘一分一寸,镌进爱这个世界的所有精神,如此穿缀起来的人生岂不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去读去看去融化,让手眼感知时光雕刻的优雅,哪个还会把岁月比喻成一把残忍的刀呢?

优雅的人生需要文化,儒者温文尔雅,释者禅意莲花,道者自然洒脱。凡事开合有度沉稳冷静,都能活出精彩,活出练达。博览群书,洞察生活,有成就或者没成就,睿智都在那里,有钱或者没钱,幸福都在那里。时光雕刻的优雅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生活,生活需要时光雕刻的优雅!

关于老友的文章2:从少朋到老友

文/熊传甫

在红城刘铺家乡和我一起喝梅兰渊之水长大的朋友,吕家桐和我接触最多,感情最深,彼此也最知心。他与我同年,大我月份,当然他是兄,我为弟了。俗语说:“落地皆兄弟,何必骨肉亲。”家桐对我真比亲兄弟还亲,我们,从风风雨雨中走到今天,争也争了,吵也吵了,还是棒打不散的好兄弟。

家桐有四姊妹,三个姐姐,他最小,又是独子,父母视他为宝贝,吃穿优厚,并能独享一张床铺睡觉。而我家贫困,弟弟妹妹六人,家里只有两张床,睡觉很挤。家桐知道后,主动邀我上他家去睡。他口才好,每次总要和我并肩共枕一头,好听他天南地北絮絮叨叨说新闻讲故事。家桐总是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根本没有我插嘴的份。有时我生气了,就装着打鼾不听他讲。他扫兴地推我:“怎么就睡了!”我说:“你一个人包场,总得听我说两句。”“好好,听你说。”他停止了意犹未尽的侃谈。我一开口就抬他的扛,非议他的言论,然后谈我的见解。他默不作声,我以为他在听我高谈阔论。谁知我用手去推,才知他早已进入了梦乡……

10岁左右,我们一同上刘铺小学读书。因迟到早退经常受老师批评。有一次,我和家桐又迟到了,姜质臣老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要我们向刘先知同学学习,说刘先知守纪律,成绩又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于是我们开始忌妒刘先知。吕家桐对我说:“刘先知是姜老师的宠儿,我们不再和刘先知玩,把他孤立起来,还要约一些同学打他。”姜老师得知后非常恼火,拍着桌子说要处分吕家桐和熊传甫。于是我们便开始一同逃学。一天早上,我和家桐背着书包去欣赏西流河上来往的船只,看渔翁扳鱼。又逛到沙坑边打水漂,还在老马的菜园里买了两只香瓜吃。眼看到了放学时间,我们便回家去,并约好下午到梅兰渊去游泳。

下午两点,我们如约而至。梅兰渊是我们经常游玩的天堂。那绿草覆盖的长堤、河中的沙洲、清亮的河水是我们的至爱。我们沿着河岸信步漫游,看到三三两两的野鸭在河中此起彼伏地钻进钻出,好不自在和得意。我们便脱了衣服下水,去追逐野鸭。野鸭见有人游近,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家桐游泳的本领比我高,双手像风轮击水,破浪飚进,很快游到沙洲上,呼我上沙洲一起寻找野鸭蛋。我俩在沙洲草丛中兴致勃勃地找了一会,但只见鸟窝,不见鸟蛋,不免有些失落。眼看时间又不早了,我们等裤衩一晒干就穿上回家了。

我们的逃学引起了姜老师的重视,他家访时说:“只要你们明天去上学,再不调皮捣蛋,可免于处分。”第二天我们只好乖乖地上学去了。现在回想起这一幕,不免有些汗颜和好笑——我和家桐那时可真够顽皮啊!

1956年暑假期间,家桐又约我去新洲的铺子湾游玩,我欣然同往。我们从县城二矶头乘机帆船顺流而下,仅半个多小时便到了铺子湾码头。铺子湾有供销社、食品店、医疗诊所、饮食店,还有一所学校,在长江大堤外的一个柴洲上能有这样的小集市,让我们倍感意外。我们在集市逛了一会,进一家饮食店吃了饭。转眼夜色将至,站在江岸坡上观望,只见瓦蓝的天上一轮皓月当空,江中的一轮圆月静影沉碧……

正在我们欣赏天下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的美景时,突然听见一个声音喊道:“有人帮忙下粗壳吗?下一船粗壳给5元力资。”家桐问我:“我们来干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马上向那人回话:“我们来下。”那人看了看我们,怀疑地问:“你们小小年纪能行吗?”“怎么不行,不就是背粗壳嘛!”我理直气壮地说。“那好,请你们两个小青年吃亏,将船上30麻袋粗壳背到供销社的伙房里堆好,背完后付你们5元钱酬劳。”那人说着给了我们两条披肩,我们便头顶披肩背起粗壳来。

由于江堤坡高,台阶陡,要把一袋40多斤的粗壳背上去,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头上冒汗,腿肚子发软,上下30趟,各背15袋,终于将一船粗壳背完了,获得了5元力资费。供销社经理见我们干活麻利,仅一个多小时便运完一船粗壳,并摆放得整整齐齐,很受感动,主动将单位的客房免费给我们住一宿。我们高兴地接了钥匙,出门宵夜,去饮食店要了一盘肉丝、一盘煎黄古鱼、一碟花生米、两碗鸡蛋汤、两碗饭、三两白酒。家桐二两,我一两,我们开怀畅饮,连连碰杯,真是开心!那一夜,我们酒足饭饱,一觉睡到大天亮。

1967年文革期间,我乘大串连机会,到武汉测绘学院去看望家桐,一进校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人山人海的围观群众,一派热气腾腾景象。家桐见到我喜出望外,要我在学院多玩几天。我说这次是小教红卫兵组队来的,我抽空与你会一面,呆一会儿就走。“好,我陪你逛一逛。”他边说边跑到门房打电话。不一会,他邀来了一位女同学。那女同学皮肤白净、长相端庄,上穿咖啡色夹克,下着深蓝色长裤,脚蹬黑皮鞋,颈上挂着一架照相机,形象不错,就是个子矮了点。家桐向她介绍:“这是刘铺老乡,我的朋友,叫熊传甫。”又向我介绍她说:“刘秀英,我的同学。”刘秀英连忙伸手与我相握:“你好,欢迎欢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给我,又给一把家桐,我们三人一边吃糖,一边踏雪赏景。刘秀英给我和家桐拍了好几张照片,我也为他俩拍了一张合影,可惜那几张照片现在一张也找不到了。后来听说他们原是一对初恋情人,彼此十分情投意合,家桐为此付出了很多,仅刘秀英的哥哥在文革中到监利避难,在他家一住就是几个月。家桐和我还送她哥哥到刘铺大姐家过了一段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段爱情终未修成正果。

看来真正的夫妻是需要缘份的,后来家桐与刘克锌大夫一见钟情喜结良缘,两人白头偕老,子孙也很幸福。

1986年5月,我妻因患类风湿病,要到北京朝阳门医院求医购药。途中路过河北徐水物探局,我们特意拜会了久别的老友吕家桐。见到我们,家桐高兴得不得了,他和刘大夫非常热情地接待着,又是递茶,又是打水我们洗,并关切地询问我妻的病情。家桐还烧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款待我们;刘大夫搭铺垫床,被絮铺了一床又一床,生怕病人睡不好。在他们家呆了两日,第三天,家桐向总厂请假,送我们去北京看病。他处处想得细,动身前特地带着刘克锌的工作证和他自己的工作证,一到北京,就让我们顺利地住进了国家石油部招待所。那里宽敞、安逸,花草成片,绿树成荫,环境幽静,且价格便宜,真是难得的住宿之处!

翌日,他带我们到朝阳门类风湿专科医院请专家看了病、打了针,并购了药。一切顺利办妥,家桐高兴地说:“看病的主要任务完成了,只要按时吃药打针,病一定会有好转的!你们就放松心情吧。”我妻笑道:“但愿如此就好!”我接着说:“那要感谢你啊!”家桐说:“有什么好谢的,我们是什么人,从少朋到老友一路走来,你对我的帮助还少吗?”他停了停又说:“好了,不谈这些,我带你们去游览颐和园和故宫去。”两处景观的门票都是他抢着买单,还从挎袋里拿出早已备好的相机,为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并请游客为我们三人合了影。那日我们游览了天安门城楼,观赏了雄伟而辉煌的建筑,心情好不惬意。

70多年来,家桐与我不知经历过多少事情,在外人看来也许不足为道,然而就是这些从少朋到老友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温暖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关于老友的文章3:你是一个好人

文/消溶

昨天还没下班,老友打来电话,问我下班没有。虽然已是接近下班时分,但手头的事务并未处理完全,也略微急着回去。老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没说两句也就放我回去工作了,但我说我下班会打给他。可是,晚上回家,却也忘记了他的电话。

今天突然想起昨天的事情,况且他也不是上班时间急着给我打电话的人。想想应该是有些蹊跷在里面,于是半带愧疚的发了条信息过去。果然,预感不假,他迫不及待的要和我说说纠结的事情。

这世上很多事都很折磨人,尤其是年轻男女的情事。老木(化个名吧)喜欢上一个女生。想要靠近时,女孩也没特别排斥。但要接近时,女孩又躲躲闪闪。对于感情固执,性格木讷一些的他,若即若离的感觉着实让他苦恼。

处在这么一个最招七大姑八大姨待见的年龄,生活随时充满了挑战。工作也有几年,现在事业有所起色,积蓄也积攒了一些。在这么一个异乡小县城,酒桌上的朋友再多,归途反而显得更加形单影只。

有时候,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的太多。小木和女孩吃了几次饭,看了几场电影。也许女孩看来,她只是出来见见朋友,但却不知道,其实从第二次吃饭开始,小木已经把她当女朋友对待了(当然也只能在他自己的心里)。或许从某些角度看,这样的行为有些草率,但我知道,这是真实的他。因为我知道,他不是见一个就追一个的主。

知道他喜欢上这个女孩时,我鼓励他,祝贺他,因为我俩经常有同病相怜的共鸣,能在雨天为对方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这也是远方的哥们仅仅可以做到的一点小事。交谈中,大概是我感觉到他身边充满太多理性化人员,所以我更希望能从感情的角度给他一些多方位的思考。

可是女孩就像风中的柳絮,难以捉摸。尴尬的他却不把自己当做单身看待。原来还在答应着各种同事朋友的相亲介绍。现在倒也简单,谢绝一切好意的介绍。我说你倒好,女孩没当回事,你倒是挺自以为是的,你上辈子欠她不成?!该相就相,都别太高看自己。

第一次,我感觉到他在电话那头的无奈和彷徨。最后只能无奈的丢给我一句,洗澡去了。

我坐在沙发上,想,其实我们在向他人寻求答案的时候,往往自己已经有了答案。问问别人,无非只是在搜寻一些能够证明我们正确性的理由。电话那头的老木也许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纠结,恰似蜻蜓点水过后的阵阵涟漪,只愿点水的刹那,生的种子已被悄悄种下。

关于老友的文章4:老友

前些时,朋友参加一位文友诗词联专集出版座谈会,回来时交给我一本《梦鼎斋吟草》,说是座谈会上,专集作者托他带回送给我的。我接书在手,一看是何瀚所着,不禁脱口而出:“何瀚是我老友。”于是与项说起了何瀚。

何瀚,本名何朝海,我和他相识相交已有40多年。上世纪70年代,我和他都在合肥市手工业管理局下面的工厂工作。1972年局里组建新闻报道组,把我和他分别从合肥眼镜厂和合肥锁厂抽调到局里。当时手工业管理局旗下有70多家工厂,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在这些工厂采访,给合肥报社出版的《合肥通讯》和合肥广播站(合肥广播电台前身)写稿。

那时,何朝海的注意力大半放在练字和画画上。他酷爱书法和绘画。他的舅父系中学语文、美术教师,何耳濡目染,从小就开始练字、习文、学画。参加工作后,俨然已是一个能书能画的小才子。工厂里要出黑板报、墙报和写大标语,任务都派给他,他年轻好胜,施展胸中所学,写得好、画得也好,大受厂领导和师傅们赞赏。

此后,他总结分析书画之间的同与异,认为要把书法功底打扎实,画艺才能精进。于是先求教于书画大师康殷、葛介屏等名家,后拜着名书法家李百忍为师,凡真、行、草、隶各体,历代先贤名家碑帖,无不寒冬酷暑,力学不辍。尤其对秦篆、金文、甲骨用功最勤。于今集50余年之功,何成为我省名书家。

何的《梦鼎斋吟草》是他的第二本专集,其第一本专集是10年前出的《书画诗词楹联选》。第一集“联选”,所选作品偏重书画,第二集“吟草”所选作品偏重诗词联。何朝海对诗、词、楹联的研习创作,最初是受当代着名诗人石克士指引。当年,石见何的书法已显功力,但写的都是古人诗词,便对他说:“你的书法能见功力,但如果不能对诗、词、楹联有所研究,成为行家里手,那就只能抄写唐诗宋词,终缺内在修为,难成大器。”听石一说,何大彻大悟,起而刻苦钻研诗词联的创作艺术。凭借其已有的古文基础,加之孜孜不倦,几年间即掌握了诗词联的创作规律。此后凡游览名山秀水、拜谒先贤圣地、走访庵堂古刹,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即以诗、词、联记之、歌之。何说,其间动笔,常有因词牌选用不当韵律受限而失败,只得重新构思,从头再来;有时写之半途,文思受阻,求一字而不可得,只能搁下,早夜思之,睡在床上,佳句忽来,立即下床,提笔记下。其中甘苦,只有自知。

行文至此,我以有何瀚为友幸之庆之。于是亦成一诗对何一赞:君赋长才我弗如/诗词书画称一流/云卷青山观韵远/鲸驰碧海见功深/四韵咏成追李杜/大笔挥来走蛇龙/年逾古稀犹豪气/梦鼎斋中唱大风。对于老友送我的两本专集,我是放在案上,诵在口上,藏在心中。

关于老友的文章5:未恋之失

文/落樱

那日,与老友相见,整整一个午后,她谈论着他—她最初喜欢的人。我想只能用喜欢,用爱都唯恐亵渎了那份纯真。

她的回忆,满满的他,还在,只是,随着时间,越来越淡。她说终于有一天,可以不再联系他,可他就一直在心里的某个角落。

她笑说,其实那时候还没恋爱就失恋了,莫名其妙。

至今,我仍然觉得,那个人,在她心里,占了好重的比例。可惜,他没有那么珍惜。

他是她的初恋。她像个假小子,混在男孩子堆里,除了长相,其余都跟男孩子无异。她和他疯,和他闹,他们开各种的玩笑。他说做我女朋友吧,她未答。

没多久,得知他有个女朋友在外地,还未分手,她说,我不能做小三,于是互不理睬。

可是,她真的想念 ,想念那些有他的日子里的快乐,想念他给她嗑的瓜子,一手心又一手心,想念他的表情,想念他坏坏的笑。

后来,他又找了个女朋友,是个相貌平平的女孩,也在本班。她那时的心情,是羡慕嫉妒恨吧。知道他不可能喜欢那个女孩,她怨他的花心,可是对他,就是恨不起来。

她不理他,也讨厌班上他交的那个女朋友。她特立独行,她故意离经叛道,或许,在心里,只是想引起他的注意罢了。

后来,她也交了男朋友。一个稳重男,那男孩对她很好,她哀求道,可不可以不要对我这么好?

毕业,他找到她,说和女朋友分手了,她说她也和男朋友分手了。

于是,电话联系着。

她很诧异自己,他们之间只是没有说出那三个字,所以她固执地以为那不是爱情。常常的,他给她打电话,她在家等待他的电话,有时也会忘了,她笑自己心真大。

路过他的城市,她说我去看你吧,他说好。她去了他那里,过马路时候,他牵起她的手,她没觉得有什么生硬。晚上住在了那里,他的床,他跟同伴挤一张床。

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恋爱。直到他们都交了另外的男女朋友。

不知道为什么,那三个字,有没有那么难讲?

有次醉酒,他打电话给她,说了很多。她的男友问谁啊,她说一个同学。我想那一刻,她的心,应该是在流泪。

后来他说,我们做情人吧。她说,你别说醉话了。

后来的后来,他们各自成家,联系逐渐地少了。

说到他,她还是会笑,笑里含着泪。

有一种人,他们什么都不是,无法用任何一种称呼去定义,用什么都觉得不够贴切。只是存在过,真实过,在记忆里难以磨灭。尘封之后,在某个有阳光的午后,晒晒,还是有种芳香,淡淡的,弥漫。

关于老友的文章6:还会有那片海吗

昨夜与老友絮叨

回忆儿时

那些在生命最天真烂漫时经过你心底的人

那些关于一些人的小片段,断断续续的浮现

竟然不是泛黄的老相片

如此鲜活、生动,亦深刻

我还记得你的不告而别、心里的小别扭、墙头的小卡片

我追着你半个多学期,最后还是没有粘到你一根毫毛

还是你有意停了下来,不至于显得我那么不济

我经常会在你身后无奈的笑,会在经过时不自然的揽一下发

即使我们显得不那么要好,却是心底最深刻的人

即使多年后你告知那些爱怜,我亦没有向你透漏一点痕迹

那些是我珍藏的,

就像生命中经历的那场哈雷彗星

不觉得它短暂,只记得很美好

多年后的再交集,充满了希冀,却蒙罩着不安和彷徨

苦涩掺染,无尽相思

这便是成长

无可避免的充斥了一些不纯净的思虑

我说,我怨过,凶狠地

但最终我只希望你好

好过任何人

一霎那,仿佛生离死别

可是我们又那么真实的活着

也许,真如回忆中的人不能去见,不能去思念,不能去希冀

可是,少了这些

叫我如何放得下

叫我如何不想他

……

天凉好个秋

闲来

遥望夜

烦烦扰扰

——阿喵

原来如此长久…

关于老友的文章7: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不想见

文/林若安

老友电话来,曾经的老友,现在还算不算朋友,我不知道。

在我的住的小城,最奢华的酒店,邀请了据他说是当地我有麻烦需要用得着的那些某局某局的人。他还点了个人名,初中同学,现在这人是某家上市公司的副总,这人特意想见见初中被老师捧得高高的,却很少言语的我。

接了电话,说先生去市里参加教研活动,我一个人怕冷怕跑。

老友说,你坐车来,要喝酒的,我和他们说了,你是才女,结束后,派人送你回去。你先生没时间不来,不为难他,要请的人是你。

我于是,立即就决定不去了。不管那在场的是谁,这样的场合,我委实不想应付。不要说喝酒了,单就那陌生人之间的客套以及彼此捧场的话,就够我受的了。而那个初中同学,我压根儿记不得他长的什么样,见了,与不见,没有不同。

我懒得走动,外界再精彩,也诱惑不了我了。只想安顿在自己的小院里,稳稳妥妥过自己有花有草的平民小生活。

老友间隔打了四五个电话,最后有点意见了,大致说我不给面子,聚餐的人都是有头有脸人,我去了只会给我带来好处。

我起先是婉拒,后来还是婉拒。

我已经选择了过清减素朴的生活,简简单单,清清静静,安安稳稳,守着我的孩子,先生,父母,终老到最后。其余的任何念想也没有。

而我那曾经的老友,四年前闻讯我病后,在一次同学聚餐上,手拍胸脯,但凡有难,他全力承担。然后呢,就再也杳无音讯。

或者是我的命好,或者我做什么事都喜欢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总之,我现在康复的极好。现在除了体内安插了两根塑料管之外,我更平添了一份坦然面对一切,舍得放下的勇气与能力。在最坏的境遇里,从来都是欢欢喜喜,体体面面,逍遥自在的生活。

在我的身上,你看不到半点重病患者的影子,我确信。我是个优秀的病患,当然现在我已经极其健康。

对于再次冒在眼前的老友,没有任何感觉,他亢奋的语气里说的那么多有用的人,与我真的无关了。他们不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我不需要去和他们一起喝酒,散席,就谁也记不得谁。

我知道自己要对哪些人好,哪些人我可以视若不见。

我给先生炖了锅白菜豆腐,熬了小米粥,做了玉米豆渣饼,两个人一起吃了简单的晚餐,提也没提那个老友邀约的事。

关于老友的文章8:见识驴儿

文/金洪远

因为和老友出行前做过“功课”,我早就知晓米哈斯有着“西班牙最美丽的白色小镇”的美誉。但没有料到,驴子是米哈斯的吉祥物,小镇旅游中心的广场上竖有一座铜铸的驴子雕像,在镇中心登堂入室和游客近距离亲密接触,吸引一拨拨游客纷纷爬上去拍照留念。

骑驴,坐驴车无疑是米哈斯不可或缺的特色,人称“驴的”的驴车是哈米斯最主要的游览工具。中央广场是大名鼎鼎的毛驴出租站,各色打扮光鲜的毛驴/驴车整齐排列,等待着游客的光临。一股特有的气味夹杂着地中海的气息飘荡在空气里,挥之不去,但这并不妨碍游客坐在驴车上“兜一圈”。可心的是,歇息的小毛驴都很友善,一个个乖乖地闭眼休息或者吃草,游客走过去可以轻抚毛驴的鼻头,拍拍它的脸颊,毛驴会忽闪着长睫毛温柔地看你一眼,旅游团不少团员凑近和驴们合影,驴儿很配合地拗好造型让大伙拍个够。有团员好奇,可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别看驴儿“不声不响”,可是见多识广,处变不惊的主儿,老演员啦!

我们团里的林先生不解,人们常把毛驴称为“蠢驴”,为何当地人如此推崇。李老师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是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枯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当这头驴子意识到自己末日来临了,开始哭得很凄惨,一会儿之后它安静了下来。农夫和邻居们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个个口瞪目呆∶当众人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出奇的冷静和理智,它没让泥土将自己掩埋,而是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将这些泥土踩实。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随着脚下泥土不断加高,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跃出井口,快步地跑开了!

李老师总结道,困境它可以掩埋你,但它同时也可以成为你向上向前的垫脚石,关键的关键就在于你的态度你的冷静你的执着!李老师退休前是见多识广的新华社高级记者,他说的故事和人生哲理我信!

西班牙谚语云,旅行过的驴子,回来还是驴子,无论驴子到过哪里。驴子忍辱负重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如今以车代步,聪明的米哈斯人把骑驴转化成了旅游项目,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呵呵,坐驴车逛街的一个华丽转型,顺理成章地成为米哈斯的一大旅游特色。我从心里对当地居民为何在小城的中心广场竖有一座铜铸的驴子雕像的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当地人的感恩心怀有深深的敬意。

关于老友的文章9:骑行牛车河

文/王景瑞

20余位花甲老友,相约以最朴实的骑行,最真诚的礼赞,拜访美丽神秘的牛车河水库。于是,斑斓的九月中旬,这群热爱自然、真爱生活的骑行“达人”,身背旅行袋,蹬着山地车,翻过5道山梁,骑行60公里,如痴如醉地走进了这片诗廊、画舫般的山水。

位于团风县东北部杜皮乡、贾庙乡、总路咀镇之间的牛车河水库,库容1亿多立方,水面近10平方公里。这里素有鄂东千岛湖之称,水质清澈,风光绮丽,库中叉叉英姿迥异,岛岛风韵不同,像一颗颗碧绿的珍珠点缀库中,犹似一尊天然盆景。停好单车,徒步缓行。周围山色黛秀,蜿蜒起伏,松涛阵阵,泉水淙淙;水库中,水色灵秀,山石嶙峋。他们置身湖光山色之中,邀亲朋,泛轻舟,流连忘返,其乐无穷。现在,牛车河水库已是周末休闲娱乐、自驾出游、写生创意的必游之地。

这里孕育出多元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时代生机,渲染着牛车河水库的神秘和幽古。据考,此地原有一条河流,源头发于大崎山百丈岩,中途与马鞍山、长冲、肖石坳冲等流水在“烈马回头”处汇集回旋,然后汇入长江。明初战事不断,在洛阳城做生意的倪氏家族被迫迁徙逃荒,千辛万苦之后,除了族长还在乘马,其余全都换成牛车。到了一个陡峭山峰,烈马腾地回头。族长见此情景便说就此安家吧!于是,马不愿行的地方叫“烈马回头”,水库也冠名牛车河。

历经明清两朝,牛车河慢慢成为市镇,当地人时称“芭茅街”。街上酒肆、当铺、杂货铺、小吃,应有尽有,十分热闹。1939年,鄂东抗战史上着名的“马鞍山大捷”,就是发生在牛车河“烈马回头”至马鞍山方圆不过20公里地段上。新中国成立后,牛车河成为黄冈县东岳乡政府所在地。

一座以河命名的水库,一块被山环绕的圣地,民风淳厚,院落别致,溪涧纵横,山岗错落,林木茂盛,鸟兽丛飞。骑友们知道了每一条溪流都有它的传说、每一道高岗都是它的屏障;骑友们懂得了每一个岩壁都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每一棵古树都蓬勃着生命的顽强……

放纵在牛车河的山水之间,不少花甲左右的骑友,俨然就是一群快乐的孩子。他们的眼眸一次次闪亮着湿润着,他们的脚步一次次跳跃着奔跑着,他们的内心一次次撞击着洗涤着,这一方高山厚土,原本就是一片绝美的福地洞天,他们该如何安然而温柔地打量、轻抚还有颂扬?

牛车河水库是遗落在人间的一块净土,如今已经受到世人的瞩目,召来各地文人墨客、音乐、摄影爱好者和车友、驴友、网友、游友争先恐后前来探幽,一睹芳容。时辰不早,这些骑友作别之时,依依不舍,他们采掘的仅仅是一阵清风,一泓甘泉,一袭白云,一抹夕阳,一缕炊烟,一米诗情,一路梦境!骑友们在心底祝福牛车河水库——你的现在和未来,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歌!

关于老友的文章10:旅行需要冲动

文/苗君甫

是和老友一起吃饭时,突然说定去北京旅游的。那时候我正把一块红烧肉吃得满嘴流油,老友突然提议:“吃完饭,我们一起去北京吧,我都在北京这么多年了,你们竟然没有去过。”老公强烈赞同,煽风点火说:“就是,旅行需要冲动,越是计划越是不能成行。你看,我们都计划了很多年了!”

老公的话,我也认同,老友是我们最铁的朋友,从他定居北京以后,我们已经计划过无数次要去和他相聚。第一年,我们刚结婚,新婚的甜蜜还没过,也想留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婚姻生活,计划的北京之行搁浅了;第二年,我刚刚接了一家店,放不下刚刚开始的生意,再次搁浅;第三年,我怀孕了,挺着大肚子的我,害怕受不了路途颠簸,也放弃了;第四年,宝宝出生,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不舍得让她长途跋涉;第五年,宝宝还这么小,就算是去了大概也没有记忆的……

计划来计划去,好像总是没有很合适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去北京旅游,虽然那个城市有我们最好的朋友。而现在,在老友和老公一起鼓动下,我终于决定冲动一下,马上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一路上,终于得偿心愿的我兴奋难耐,也开始无比认同老公的话——— “旅行需要冲动”,就像我们的北京之行,已经计划了很多年,可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不是嫌这个时机不对,就是嫌那个场景不适合,反正就是无法成行。

其实,冲动一下,也就是一次旅游而已,真的不需要计划太久,更不需要等待。所谓“世易时移”,很多时候时间变化了、场合变化了、环境变化了,我们的心情也会跟着变化。等到终于有了我们认同的合适机缘,那时的我们却不一定就有刚刚好的旅游的心情。

真的,旅行需要冲动,我们准备旅行的钱永远准备不够,准备旅行的计划也总是无法尽善尽美,但是心态却是可以改变的,很多时候,只要一点点冲动,我们就可以开始一场美妙的旅行,不要计划,不要等待,因为计划总是会搁浅,而快乐也总是会变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