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的散文

请欣赏时令的散文(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时令的散文1:情暖冷冬

文/雷媛媛

冬至在我们家,是时令节气,也是一个重要日子。公婆身体还算硬朗,一年到头从来不用寻医问药。然而,每年冬天来临时,公婆都要去医院打一个礼拜的吊瓶。公公一直都很注重养生,他说气温骤降,输些营养液体能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公公说保养调节身体要顺应时令气候,他特意把住院的日子定在冬至这天。

回家陪父母上医院,成了我们家迎接冬天的仪式。冬至一大早,散居在小城的兄弟姐妹们,都会放下手头的大事小情,匆匆往老家赶。

一行人赶回家,帮公婆收拾好行李,浩浩荡荡拥着公婆去医院。楼上楼下一番忙碌,把公婆在病房安排妥贴。公婆躺在床上一脸笑意:“看着全家人围着我们忙乎,心里真热乎!”我们这些子女们,心里也是暖融融的:有机会在老人床前尽孝,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啊!

打开网络,好友的个性签名更新为:拥个暖男过暖冬!后面是个娇滴滴的笑脸,一看就是情场得意的表情。好友在情路上披荆斩棘好多年,刚开始立誓非土豪不嫁,屡屡受挫后把目标降为经济适用男,后来又想找个“都教授”……寻寻觅觅,最终把自己熬成了资深剩女。看她现在的签名,好像终于情有归处了。

拨通好友的电话,不等我开口说话,她的幸福就溢到了我的耳边:“正要给你打电话呢,我决定订婚了,青春好年华眼看连尾巴也抓不住了。再说天冷了,一个人的冬天好难熬……对方没什么钱,却是个标准的暖男呢!”

是啊,最好的感情归宿,无非是有一个人,能给我们脚踏实地的爱:热的时候开空调,冷的时候盖毛毯,饿的时候做吃的,渴的时候烧开水,委屈的时候温柔地劝慰……好友在冬天来临时,终于遇到了她人生的春天。

快递员敲门送快件,打开包裹,抖出一条艳红的羊毛围巾、一件雪白的羊毛衫。一张精美的卡片随之掉了下来,卡片上的字迹温婉秀丽:亲,冬天来了,亲手织一份温暖邮寄给你!原来,这是隔着千山万水的网友,为我寄来的礼物。

网友是南方人,多年前因为喜欢文字,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前些天我在网上跟她抱怨:“冬天就要来我们这里了,真羡慕你生活在温暖的南方,不用经受严寒的侵袭!”她说要寄一份温暖给我,以为是玩笑话,没想到她真的做到了。针短线长,这千针万线都是她浓浓的情意啊!

凛凛冬日,山寒水瘦。在萧瑟衰败的季节,用心感受那些身边的暖事,恍然觉得,心的世界花开春暖!

时令的散文2:暖冬

文/李瑞华

按照时令季节,12月7日就到了“大雪”了。每年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就会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了。寒冷随呼啸的北风而至,冬天就这么来了,来的悄悄的,衣服一件件穿在身上,冷依旧袭来。风是冷的,摸摸脸,也是冷的。我是害怕冷的,可是又期待着春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倒数着日期,春节还没过呢,心里就这么纠结着矛盾着,期盼着春暖花开的时日早些到来。

看着天空的太阳肆意地挥洒着阳光,我以为是暖的,伸手去接,冰凉的空气刺骨,我知道,我上了阳光的当。这样的季节里,阳光也是冰凉的味道,是我贪心了,可是依然觉得,有阳光的冬天就是暖的。喜欢冰雪覆盖的美丽,也喜欢镀上阳光的冬季,即便依旧寒冷,心却是暖的,因为充满了阳光。

喜欢在办公室里,打开空调,任徐徐的暖风送来,再沏一杯茶,悠然的坐在满是阳光的屋子里,聆听着轻柔的曲子。阳光肆无忌惮地折射过玻璃窗,灿烂而不炽热,温馨而不做作,默默的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冰雪弥漫的冬季,即便哈气成冰,也会因为有阳光便会觉得,这是个暖冬,一点儿都不冷,任性的执拗着暖暖的冬有人关爱有人疼。阳光下的院子里,闪着耀眼的微黄,看着就暖洋洋的。凝视着窗边的那株盆栽,泛绿油油的光,或许,这就是幸福和满足吧。

我推开窗户,遥望。看着满目的枝干变成了士兵一样守在天空,我看见偶尔零星的树叶,仍然挂在树梢,瑟瑟发抖的身躯已经出现了摇摇欲坠的危险,这个季节的故事,已经开始时浓时淡。冬的颜色也变成了满目的枯黄,偶尔会下一场雪,那满目的晶莹和洁白,已经是这个冬天最大的奢望。

街上,行人日渐稀少,匆忙赶路的人,多数都被厚厚的棉衣包裹,再加上口罩和围巾的装饰,人就像是熊猫一样笨拙的可爱。偶尔露出的眼睛,能感觉出笑意的温暖,也能感受到陌生人的淡然。这个冬日,俨然已经被厚厚的暖包裹的层层叠叠。

走出城市,再看郊外,那一排排的枯黄的枝干伴着雪白围裙在道路的两旁坚守阵地,花池里的冬青虽然是绿色的,但是仍然藏起了它娇嫩的模样,以一种可以抵抗寒冷的绿,装点着这个没有生机的季节。田野里的麦苗也在沉睡着,它们渴望着冬给它们盖上一层层厚厚的棉被,在来年收获一个丰收的梦。然而,这个暖冬总是与雪花擦肩而过,人们带着焦灼的渴望,麦苗怀着满满的希望,希望有那洁白的精灵翩然飞至。

突然,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抬眼望去,原来是麻雀到处觅食。偶尔看到喜鹊的加入,还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被惊起,抖落一片树林的忧愁。思绪,犹如停留在树干上的果实一样,那份欣喜已经赶走了这个冬日的寒意!

一个人踱步,从金城路再到古宋街,漫步在长长的街巷,感受着那些复古仿宋的那些木质门窗古朴韵致,找寻宋时梁山好汉在此生活的影子,总有琳琅满目的书画装裱店,进出在那些出售装裱字画的商铺中,我总想邂逅一个古韵的女子。然而,却总是从这些穿行而过的人中看不到我所要遇见的人。

到了小街的尽头,就是梁山风景区了,突然,一棵葡萄藤进入我的眼球,在路边的凉亭架上,那里赫然写着“三碗不过岗”,我知道,这是一处酒店所在了。但那葡萄藤儿还是吸引了我,我看见它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突兀着每一个枝节,嶙峋而傲然。藤下的一口水缸和着水底的金鱼,正伸展着尘封的记忆。此刻,属于这个冬天的记忆已经开始丰满,那些在春夏秋季蕴藏的激情,开始在这个冬日翩然。

我生活在北方,自然喜欢北方。北方季节分明,春夏秋冬,一如人生体验。北方的冬天,夜最漫长,也最温暖。床是热的,被是厚的,梦是实的,女人是柔的。隔着窗棂,外面清冷的月光洒向清冷的雪,冻得大地早就无语。也有小门小户,寻常人家,最会找乐儿。进入腊月,有了功夫,坐在桌旁,白白胖胖的蒜头,一瓣一瓣剥皮儿洗净,浸泡在醋里,摆放窗台向阳处,几天过后,玻璃瓶中透出翠玉般的润泽,屋子里顿时充满了生机。

只有西北风,如响马,如更夫,打着唿哨,从这条街吹过那条街,在寒意里渐行渐远。

生活过的惬意还是忧伤,平淡还是迷茫,或许都不重要。寒冷的冬季能够在满是阳光的屋子里那就是幸福。不想被太多世俗的东西牵绊,能够简单的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我庆幸自己可以简简单单的,这样就够了,因为多了,我背负不起,少了反而觉得清爽。

寒冷的冬季,你来了,寒冷的冬季,欢迎你!阳光陪着你,也陪着我,暖暖的,我喜欢!冬,已经爬进了每一个窗棂的缝隙,时光已经把一把优美的过往移情别恋,不管你我有着怎样的欣慰和遗憾,也要在当下的阳光里,攒足精神,迎接来年春暖花开的灿烂……

时令的散文3:天凉好个秋

文/魏咏柏

时令已近秋分,天气逐渐凉爽,走出家门,来到郊区,只见碧空如洗,河边树木还是染着浓绿。有秋虫委婉地鸣叫着,暖暖的秋阳里,能够闻出一丝久违的清新的味道。

只有站在原野,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秋高气爽,什么是行云流水。你看,稻田里一片金黄,走在田埂上的农人脸上,露着丰收在即的喜悦。深呼吸,甚至可以闻到稻穗和泥土的芳香。秋天,就这样不经意间,勾勒出沉甸甸的丰硕和将要掉下来的成熟。

一场秋雨一场凉。前几天的一场秋雨,让肆虐了一个盛夏的气温陡然降低了许多,以至于吹到脸上的秋风,都湿漉漉的,柔滑滑的。这让我联想到儿时,也是初秋的日子,我站在故乡老屋的木窗前,愁肠百结地倾听一场秋雨的诉说。那时年龄虽说不大,内心却是多愁善感。那纷纷扰扰的雨声,让我驿动的心得以缓和、平静,如一块光滑碧透的玉,不染一丝尘埃。秋雨时急时缓,安安静静地下着。隔着木窗,听着雨声,人浸在雨声中,心波澜不惊。

性格注定了我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因为秋意,我便多情;因为秋意,我便相思。特别是夕阳西下,如钩残月浅藏云层,时隐时现;不大不小的池塘里,荷花悄无声息地开着,虽不夸张,却溢满幽香。站在池边,我会情不自禁地幻想自己成为一幅画的主角,带着一身洒脱或惆怅,从遥远的古代走来……

说实话,心中一直藏着一幅与秋天有关的画面:黄昏时分,太阳落山,一家人把桌子凳子碗筷搬到门前的那棵大槐树下吃饭……想必是一件很有诗意、能让人享受的事情吧。试想,炒几个平时爱吃的菜,把一壶陈年老酒,一家人坐在大树下,吹着清凉的秋风,吹吹牛皮,唠唠家常。那一刻,时光过得尤其缓慢;一顿饭,仿佛就是一生……

人到中年,渐渐变得深沉而善思起来。好像忽然明白,从春到夏,一路勇往直前,总以为人生永不会停歇;一路无所畏惧,总以为风光没有尽头。而当秋风中一丝清凉拂过心头的刹那,一切都已注定:春的耕耘和播种,夏的呵护和生长,或许会有回报,如沉甸甸的喜悦挂满枝头;更多时只是随风飘逝,青春的汗水和泪水一去无踪,如秋之落叶。

即便如此,此时此刻,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将心安放在这般美好的季节里,为曾经的付出、拥有和失去,酿一份沉淀着岁月的酒。没有苦涩,只有陶醉;让静美、丰厚、豁达并且浓郁的秋意,充盈身心和血脉。如果能够这样,哪怕严冬来临,你也能勇敢前行,迎风而上……

时令的散文4:故乡的冬日

时令一过冬至,天气便寒冷起来,故乡的农人开始“数九”了。九尽寒尽,即至春耕。时值南国的初冬季节,似乎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想必故乡已是数九寒天了。

故乡的冬天常降大雪,那是一个银白、纯净、空灵、质朴的世界,让人滋生无限的恋家情结。

清晨,农人“吱呀”地打开房门,刺眼的光芒扑面而来,眯缝着双眼远眺、近看,呵一口气,搓一搓手,脸上的皱纹溢出不易察觉的欣喜。村子里有三三两两的人走出家门,在雪地里“噗嚓噗嚓”小心地踩过,他们走到自家的麦地,蹲下身,抓一把雪在手掂量,再用唇舔一下,又抖落地下,相互说:“好雪”。大雪覆盖了村庄和田野,庄户人家心里盛满踏实和惬意。他们没有更多的话题,他们的话题深藏在积雪下的土壤里。一场大雪,兆示一个丰收的年景。

在鸡鸣狗叫的乡音里,故乡的冬日格外宁静安详。冰封雪冻时,在袅袅上升的炊烟里,男女老幼围炉而坐,烤火取暖,炉火上烤着硕大的红薯,他们谈家谱、拉家常、说逸闻趣事。热情的主妇还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招待串门的乡邻,男人们便就着农家特有的小吃喝起“转转酒”。热酒下肚,话语增多,彼此间心灵沟通,亲情融汇,通红的脸上,浸润着一种朴实无华、真诚淳厚的乡情。而多情的村姑独自在闺房里想着心事,或走出小屋若无其事地望一望村口、等待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忙着杀猪宰羊,腌制腊肉,宴请亲朋,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脆的鞭炮,嘹亮的唢呐,醇香的米酒诠释着故乡的农人对美好日子的憧憬与渴望……

时令的散文5:碾转

文/宋光明

碾转是我老家的一种时令小吃。

芒种前后,刮过几场南风,地里的小麦由青渐黄,即将成熟。这时,选取颗粒饱满的麦穗从脖子处割下,捆成小把,放锅里蒸熟。用洗衣板搓去麦秆和糠皮,簸簸净,水磨磨成筷子粗细的圆条,这就是碾转。新磨出的碾转晶莹透绿,捏起一根放进嘴里,满嘴青香——那是原汁原味的麦香。盛到碗里,拌上香油、酱油、醋、蒜泥调成的汤汁,或浇上菠菜、豆腐、蛋花做成的卤子,吃起来味道更鲜美。

碾转易做,好吃。然而,我在老家生活过二十多年,不仅没吃过,连见也没见过。因为我会吃东西的时候,家里的三亩多地已入了社,成了集体的。集体种,集体收。集体的麦子是不能不熟就割回家磨碾转吃的。虽说后来又一人分了一分地的自留地,可老天爷又和你作对:连续几年冬无雪,春无雨。不管你如何深耕细作,庄稼就是不长。收麦子的时候,麦杆才一揸多高,麦穗小的像个苍蝇头,无法用镰割,只好蹲在地里用手拔。打得麦子不如种的麦种多。偶尔一年风调雨顺,一家收三五十斤麦子,都留着年节时磨成面粉包水饺,蒸馒头。谁舍得把青黄不熟的麦穗割下来磨成碾转尝鲜……

我知道碾转,是听来旺婶子说的。那年,我上小学二年级。一个星期天,生产队长派俺娘和来旺婶子去麦地里套种玉米。我闲着无事,便跟着去了。俺娘在麦垄里用镢刨埯子,来旺婶子端着盛玉米种子的葫芦瓢往埯里丢种子,我跟在后边用脚往埯里驱拉土。干了一个时辰,来旺婶子说:“咱歇歇吧。”娘说:“歇吧。”她俩就地坐下。那年麦子长得挺好,高爽爽的麦秆,沉甸甸的麦穗,人坐在里面谁也看不见。来旺婶子说:“咱推小磨垫垫饥吧。”娘说:“推吧。”她俩一人掐了两穗麦穗夹在两手掌间使劲搓磨起来。不一会儿,张开手掌,扔去麦秆,吹去糠皮,手心里便剩下一撮绿莹莹,胖乎乎的麦粒。娘把手伸到我嘴边,说:“尝尝。”我伸出舌头粘了几粒卷进嘴里嚼嚼,甜丝丝,鲜嫩嫩。娘问:“好吃不?我说:”好吃。“来旺婶子说:“要是磨成碾转更好吃。”我问:“啥是碾转?”来旺婶子边推小磨边和我说起碾转的做法和吃法,只说得我不住地咽唾沫。娘递给我一把搓好的麦粒说:“吃不上碾转,嚼把麦粒子打打馋虫吧。慢慢吃,别卡着。”我急不可耐,一把揞进了嘴里。真被娘说着了,一根麦芒卡在嗓子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直咳嗽。回到家里,娘拿出个面做的柳燕儿,下根翅膀塞进我嘴里说:“嚼碎它,使劲咽。”娘的办法真管事,咽下嚼碎的柳燕儿,果然芒刺没有了。柳燕儿是清明节时,娘用发面捏成的。绿豆眼,红豆喙,翅膀上抹着几道黑颜色。蒸熟后,用麻线穿起来挂在墙上风干,专门用来对付麦芒和鱼刺。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家里的土地多了,打得麦子也多了,吃碾转的机会有了。我却离开家乡进城去上学和谋生了

芒种快要到了,在老家正是吃碾转的时令。昨天,侄子给我送来一本新编的庄志。翻到生活、风俗篇,衣、食节,有一“碾转”词条。看其注解,竟与来旺婶子说得如出一辙。我问侄子:“现在家里还有磨碾转的吗?”他说:“没有。当下麦子不缺了,就是石磨没有了。”我说:“现在煎饼、窝窝、渣豆腐都上了筵席,咋不开发开发‘碾转’这种美味小吃那?它既能打打乡下人的馋虫,也能让城里人尝尝乡下的美味。”他笑笑说:“还是城里人见得市面大。庄里人想致富都想疯了,就是找不着一条致富的路。您这一点,这脑筋就开了。我回去试试。”我说:“做好了送一碗来,我先品尝品尝。”他说:“那当然。”

花甲之年得我,看来还有吃到碾转的口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