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散文

请欣赏难以忘怀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难以忘怀散文1:年是难以忘怀的思念

文/姬向新

还没进腊月,网上售卖对联、灯笼的广告已经红彤彤的一片了,提前把人们扯进了对年的期盼当中。或许是年龄的关系,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却没有购买的欲望,心里倒是盼着年,盼着出门在外的人们可以在年里团圆。

在北方,腊月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数九寒天,刺骨的寒风席卷着雪花,漫山遍野,然而寒冷的天气却丝毫不会影响人们过年的热情。刚进腊月,山村里开始有了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像是在告诉人们:进腊月了,要过年啦!过了腊七、腊八,村里时不时传来的几声肥猪被宰前的哀嚎,预示着人们忙年的序幕被正式拉开。

上世纪七十年代,办年货常常是父亲、大哥和大姐三个人的事儿,他们要赶着毛驴车去离家十几里路的供销社。整整一天,虽然全身被厚厚的棉衣包裹着,可是父亲他们还是冻得手脚发麻,直流眼泪。即便如此,跟着驴车在后面跑的大哥大姐仍乐此不疲。买年货当然要精打细算,要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年货。供销社的柜台前被买年货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三个人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提前想好的东西置办好。回到家,一大家子七八口人围坐在一起,对年货品头论足——蓝色的卡布是给男孩子们做外衣的;花布是给女孩子做棉袄的;卤水是做豆腐的;糖精是放豆包馅里的;报纸是糊墙的;彩纸是剋挂钱儿的;红纸是写对联的;那二斤散白酒是给老爸解馋的;撤掉旧炕席,换上新买来的竹篾子席子;带着墨香的年画是最吸引我们眼球的重要年货——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对新购置来的四扇画《三国演义》《西厢记》欣赏的仔细程度不亚于现在人新买回一台液晶电视……这天晚上,一家人躺在热乎乎的土炕上,怀揣着每一个人的幸福和满足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把买来的年货用在该用的地方。母亲和二姐淘黄米撒年糕、蒸豆包,碾道里一天到晚都是排队等着推黄米面的村人。大姐负责赶制一家人的新衣服,家里没有缝纫机,就去有缝纫机的叔叔家,那里等着做衣服的人也是一个挨一个,父亲指挥着哥哥们泡黄豆,用借来的小石磨盘磨豆浆,经过煮豆汁、点卤水等工序,热气腾腾的豆腐便出锅了,切下一块放到碗里,洒上葱花和酱油,便是一份上等的美味。打好浆子糊上报纸,顿时家里便宽敞明亮起来。晚上躺在炕上,兄弟姐妹几个玩找字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大家子人都在为年忙碌着,家里到处热气腾腾其乐融融。过了腊月二十三,忙年的节奏还不能停,给家里大扫除,拆洗被褥,洗洗涮涮,反复清点生怕有遗漏,如春节期间要用的劈柴、清理院子的角落,上坟祭祀的用品,新衣服的扣子和锁边等。父亲叮嘱说:“从今天开始每天都是过年,不许吵架打坏物品。不然,明年一年都不顺利。”

最有趣的事是,村里几个文艺骨干组织几个能拉会唱的年轻人在学校排练节目,京剧《沙家浜》中《智斗》的片段当然是重头戏。桂香扮演阿庆嫂、李奶奶两个角色,宝海既演刁德一又是板胡师,刘武演郭建光,李桂珍扮演铁梅,大伯屠国柱是李玉和的最佳人选,几个人字正腔圆的唱腔把剧中的人物演的有模有样。

终于,在人们的忙碌中迎来了大年三十。大清早,鞭炮双响就此起彼伏地响个不停。准备了一个腊月的吃喝终于摆上了桌,村里的人们似乎要把忙碌了一年的收获都赶在这一天展现出来。最高兴的当然是我们小孩,吃完早饭,小伙伴们就急不可待地穿上新衣服跑到街上互相炫耀。男孩子揣着卖猪毛买来的小挂鞭,拆开了点燃一个一个扔出去,“啪”的一声脆响,惹得没有鞭炮的小伙伴满眼都是羡慕。这时,各家各户开始贴对联、挂挂钱儿了,红彤彤的对联格外醒目,低矮土房子的门楣、窗楣都贴上了红绿黄相间的挂钱儿,平添了几分喜庆,我和几个小伙伴掐着腰嘴里含着糖块,揺头晃脑地欣赏着各家的对联。对联的内容大致相同,写的最多的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最特别的是村东头老刘家的对联:二十年寒窗苦读功成名就/再现辉煌有理想投身大庆,一副对联写出了莘莘学子努力考取功名投身祖国建设的理想抱负。

大年初一的最主要活动是串门走亲戚,互相拜年。从初一到初五,村里的秧歌队一般会集中排练。只有锣鼓一响,人们就知道练秧歌的时间到了。老实巴交的邻家二叔,不善言词,惟独对扭秧歌情有独钟。一日,他正挑着一担水往家走,突然锣鼓声响起,二叔竟挑着两担水,踩着锣鼓点扭起来,一起来挑水的人们被逗得前仰后合,二叔却全然不顾,扭着秧歌径直回了家。日落西山,吃完晚饭的人们聚在小广场,排成两队,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喜庆的锣鼓被敲得震天响。伴随着锣鼓点的节奏人们扭得整齐有序,两个领头人配合默契,不时变换着队形,编杖子、卷白菜心,队员们转成一圈,拉彩的伞头要练练嗓子,保证字正腔圆,好不畅快……看秧歌的赏心悦目,扭秧歌的酣畅淋漓。

正月十四是元宵灯会的第一天。扎彩灯的活是钱家老爷子的事,制作彩灯的材料是秫秸秆和彩纸。钱家老爷子做出的白菜灯绿莹莹、荷花灯粉嘟嘟、西瓜灯红通通、五角星灯、八棱锤型,最有趣的是“兔子挑眼灯”。在灯笼上画一只肥大的兔子,挑着一对大眼睛,寓意即使瞪大眼睛也挑不出灯会的毛病。

正月十四晚上是起灯的日子。秧歌队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妆扮成各种人物,瓜子脸的画成孙悟空;俊俏的画成唐僧;方脸的画成猪八戒、沙僧;扮“傻柱子”的翻穿着皮袄;演“老媒婆”的耳朵上挂着红辣椒扛着大烟袋;长胡须的“渔翁”抱着船桨;“浪荡公子”拿着小蒲扇;满头插花的“新媳妇”摇摆着腰肢;狐假虎威的“衙役”拿着一截铁链维持着秩序,还有“灯官爷和灯官娘娘”带着四个丫鬟跟在队伍的最后面,人们举着彩灯的分成两队跟在秧歌队的两侧,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此时,准备迎接灯会的人家早已做好了准备。秧歌队拜年通常是从村东头开始的,按着前街后街的顺序挨家挨户的去拜年送祝福。到了主家的大门口,主家点燃一挂鞭表示欢迎,进到院里,举灯的站在两侧,秧歌队在锣鼓声中打个场,这时候,“灯官爷”和“灯官娘娘”在主家事先准备好的桌子前坐好,“四个丫鬟”站在身后,桌子上摆放着烟酒、糕点、瓜子花生和糖块,还有斟好的白酒和茶,秧歌队成员可以喝喝茶稍作休息。接着,分别由“伞头”和“灯官爷”说唱上一段喜庆的的祝福语,诸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最后,在“灯官爷”“丫鬟们,起灯”的吆喝声中,举首灯的人先动起来奔向下一家。这时候,“傻柱子”蹦跳着把桌上的酒和糕点一股脑倒进肩上的褡裢里,扬长而去。这样的活动一直要闹腾到正月十六夜晚扣灯。

时过境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村里陆续盖起了砖瓦房,刮上大白的屋子整洁明亮。日子富了,人们手头宽裕了,年货的品种丰富多样,忙年的人们越来越轻松了,但又感觉少了点什么,似乎没了从前的情趣。好在如今信息发达,大年三十贴上对联,放响鞭炮,吃完饺子,微信群、朋友圈里就热闹起来。

又要过年了,又想起曾经的年,想起那些难以忘怀的思念……

难以忘怀散文2:以爱助人

文/熊元惠

说起父母,最叫人难以忘怀的是二老“以爱助人”的那些故事。

我们生产队是大河地,人多地少。每年只种一季小麦,秋季除了种一点芝麻外,全部按国家计划种棉花。那个年代,产量低,收入少,年年又缺粮又缺钱。每年一到度春荒,国家就下拨救济粮救济款。

我家八口人,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而且父亲身体也不太好,按政策属救济对象。可每年救济下来以后,父母主动找到队干部,把救济让给别的社员。记得1962年春天,救济下来以后,父母又像往年一样,找到队干部不要救济。可是,这一年队干部没听父母的,他们考虑到我家的实际困难,用救济款买了80斤救济粮送到我们家里。队干部走后,父母商量商量,把80斤救济粮送给了社员熊开全。队长知道后,找到父母,说熊开全有救济。父亲说,熊开全一家10口人,6个孩子还小,他爹妈成天病恹恹的,常年卧床不起,妻子身体也不好,比我们家还困难,虽然有救济,但度春荒还是紧紧巴巴。队长问父母,把救济粮给了别人,自己咋度春荒?母亲说我家春荒不愁粮。队长听了摇摇头,不相信有粮。母亲把队长拉到家里,叫父亲搬出两个木桶给队长看,队长一看,很惊讶,一个木桶装的是米,一个木桶装的是面粉。父亲说,昨天称了称,45斤米,40斤面粉。队长问这米面从哪儿买的?父亲说,不是买的,是平时积攒的。母亲告诉队长,自己常年在灶台上放一个白罐子,一个黄罐子,还起名叫“备荒罐”。平时做饭时,如果吃面食就撮一勺面粉放在白罐子里,如果吃米饭就抓一把米放到黄罐子里,就这样一勺一把地攒,攒满一罐就倒进木桶里,然后再攒。常年累月攒,到度春荒时,就不怕没粮了。队长听了,伸出大拇指头称赞。专门召开社员大会,表扬父母“关爱人,帮助人”的好思想,要大家学习父母用“备荒罐”节约备粮度春荒的好做法。会后,家家户户都在灶台上放了“备荒罐”。大队俱乐部还编了两段快板在各个生产队宣传,一段是《以爱助人好思想》,一段是《备荒罐做法好》。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五保老人,名叫熊天七,眼睛不好,腿脚不便,60多岁,人们叫他“七爷”。父母对七爷十分关心,七爷的衣服、被子脏了,给他洗,破了,给他补,每年还自己掏钱给他做新鞋、缝新衣。父亲常年为他挑水劈柴,买米买面,买油买盐。我家自留地种的瓜菜,七爷喜欢吃啥随便拔随便摘。每年除夕,就把七爷接到家里一起吃团年饭。七爷病了,给他请医买药,有时需要吃中药,父亲就帮他抓药煎药,煎好后,一勺一勺地喂他。记得1964年腊月三十下午,母亲发现七爷发烧,赶忙叫父亲用板车拉他到竹条卫生所打吊针,父亲守着他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打完吊针,把七爷拉回家和我们一起吃团年饭。队长看父母天天照顾七爷怪辛苦的,要给父母每天多记2个工分,父母坚决不要。有人跟父母开玩笑说:“不要工分,图个啥?”父母高兴地说:“啥也不图,只图七爷长命百岁。”

父母“以爱助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家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难以忘怀散文3:迷人的晚霞

文/杨妤亭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黄昏。我做完了作业来到阳台上,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云朵聚集在一起,在夕阳的映照下这些云朵不知,自己已经悄然穿上了鲜红的礼服。当夕阳快看不到时,害羞的晚霞姑娘才从天边迈着轻盈的步伐出现在人们眼前,一道奇灿无比的霞光从天际喷射而出,天边缕缕的流云刹那间被变成绚丽的彩云。这时,天空是属于晚霞姑娘的舞台,是她表演的时候了,她在天边铺开一幅五彩缤纷的颜料锻:深红、金红、艳红、火红、淡红……仿佛是打翻的颜料罐,在天空这块大布上尽情地表现着各种色彩的绚丽。不远处的云朵变成了红云,而在红云旁边的云被染成了黄云,黄云旁边的云则被染成了蓝色或紫色的云了。晚霞姑娘不仅在天边表演,她大胆地迈着舞步,从天边完全出来了,她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红袍。瞧,她刚才翻过的那座山披上了一件红色的袍子,房屋也迫不及待地想让晚霞姑娘给他披上一件红袍。她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她向云朵们挥手告别,然后走下舞台,消失了。晚霞姑娘一走,天地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她虽然走了,但我仍然沉浸在她刚才的表演中。

难以忘怀散文4:难以忘怀的微笑

文/马瑜羚

那个微笑,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为我心中一个难以抹去的印记……

升上初中的第二个星期,我迎来了初一的第一次数学考试。尽管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可不知为何,我失利了。试卷上刺眼的分数和红叉,刺得我眼睛生疼,不觉中,我流下了泪水,那一瞬间,我心灰意冷。

放学后,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循规蹈矩地回家,而是去了新华书店,希望用那些温暖的文字抚慰一下自己的心灵。进入书店,刚找到一本想看的书,就听见一阵奇怪的“呯呯嘭嘭”的响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面庞白净,五官秀丽的少女拄着双拐,正一步一步缓慢地行进着,从她的裙裾下望去,她竟只有一条腿!我惶恐,继而又扼腕叹息,为少女不公的命运。

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少女的拐杖绊到了一个书架上,她连人带书一起摔在了地上。我一惊,连忙放下手里的书,快步上前,先将压在她身上的书堆抱开,又请人帮忙一同将书架立起。正当我弯下身来准备将她扶起时,她艰难地一笑,说:“让我自己来,好吗?”她虽语气轻柔,但那话中却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严厉和坚决,我退了几步,准备在她再次跌倒的时候能随时扶住她。

只见那位少女,慢慢向倒在不远处的拐杖挪去。这个在我们常人做起来无比简单的动作,对她来说,却很艰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秒、2秒……1分钟、2分钟……她的额头上慢慢沁出了一颗一颗的汗珠,但她却依然没有放弃,也没有向任何人寻求帮助。终于,天公不负有心人,她挪到了拐杖旁,用力地拾起拐杖,又倚着墙,慢慢地站了起来。

她站起来后,脸上绽放出一个无比欣慰的笑容,像透出乌云的一线阳光,足以消融冰雪,抵挡寒冬。我震撼了,一个残疾少女在摔倒以后都能不靠任何的帮助重新站起来,我为什么不能呢?一点不足挂齿的失败,根本不应该成为我的绊脚石。哪怕是摔倒了,只要站起来,走过去,前面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在等你。

难以忘怀散文5:难以忘怀的花生情思

文/李小兰

从单位回家休假的几天里,村里的一阵阵榨油香味一缕缕飘来,勾起了我绵延不断的情思。

我的家乡在红安县高桥镇庙咀湾村。此时正是花生成熟的季节,村里的榨油坊离我家不远,看着忙碌来去的人们,我的回忆在阵阵香味中渐行渐远到往日的时光……

“起床啦!赶紧起来,去地里扯花生!”一大早,我们姐弟仨就被叫起来。吃完早饭,我们一家就浩浩荡荡出发了。穿过几座松树林,一片片平整的花生地映入眼帘。扯花生过程很简单,用手抓住花生苗,用力往上一拔,再把花生上面的泥土抖一抖就完成了。拿起一看,上面是绿中带着点点黄斑的叶子,下面就是一颗颗饱满的花生了。剥开一粒,壳里面的花生显出淡红色,像一粒粒珍珠。我迫不及待地把这红珍珠送进嘴里,甘甜的浆汁在嘴里弥漫开来,那甜丝丝、脆生生的味儿直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哎哟!”弟弟叫了一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弟弟用力过猛,一屁股坐到地上了!惹得我们捧腹大笑。

“爸爸,这棵花生上面结了80粒呢!”我高兴地喊道。“结得多就是好啊,给你们凑凑学费、生活费嘛!”父亲说着,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父母把扯好的花生捆起来,挑到院子里。然后顶着炙热的大太阳又去地里了,留我们姐弟三人在家摘花生。我们比赛看谁摘得快,弟弟摘一会儿就看看我和姐姐的篮子,急得满头大汗。有时候趁我不注意,偷偷抓一把到他篮子里,把我气得哇哇大叫。就在吵吵闹闹中,我们摘完一捆又一捆花生,然后倒在太阳底下暴晒……

花生晒干后,就可以吃到炒熟的花生,还可以榨油。榨油坊离我家很近,每当这个季节,空气中就弥漫着浓郁的花生油香味。

榨油那天,父亲用板车把花生拉到榨油坊,母亲则挑来几担柴火,我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第一步是炒花生,妈妈把火烧得正旺,爸爸把花生倒进一个不断旋转的容器里面,我们三个就拿着袋子等着。花生炒熟后,要连壳倒入粉碎机里进行粉碎,我们姐弟也顾不上烫,趁粉碎前赶紧装上一大袋,就是我们的零食了。花生粉碎过后,还要放进一个大甑中蒸熟。榨油师傅会提前准备好稻草、铁圈等,等到花生蒸熟后,榨油师傅又迅速端起大甑倒入铁圈中,用稻草包起来,拉着头顶的绳子,光着脚丫在上面来回踩。踩实后,一个个摆在“油榨”里,然后用大大的扳手压紧。扳手连上一根大木桩,随着木桩上下摇动,醇香的花生油就绵延不绝地流向油槽,再流到油桶里。

一滴滴花生油,流进桶里清脆悦耳的声音,让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油差不多榨干,师傅就松开油榨,卸下铁圈,扒开稻草,花生渣就形成了一个个硬梆梆的花生麸饼,可以做肥料,还可以喂鱼。

那年中考结束后,按照我的分数,需要交一笔钱才能进县一中。家里的收入只能勉强让我们兄弟姐妹交学费,我含泪默默地把所有的书收起来,准备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或者学一门手艺。可是另一边,老爸已经准备好几个油壶,装了几壶刚榨好的花生油,又用蛇皮袋装了几袋花生。

第二天,老爸肩上扛一袋花生,手上提一壶油,每天在外奔走。他去了舅舅家,姑姑家,叔叔家……一壶壶油提出去,一袋袋花生扛出去,最后给我凑足了那笔钱。那天,我哭得很厉害,泪水止不住地流,我暗暗下决心要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后来,我从县一中顺利考取了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又幸运地进入一家央企工作。

“把这个带上!”母亲将一大袋炒好的花生放进我的行李箱,打断了我往日的回忆。像小时候一样,我咧着嘴笑了。

任凭岁月匆匆流逝,不变的是花生醇厚的香味,永恒的是父母浓浓的恩情以及养育我的那片土地!

难以忘怀散文6:生气的老师

文/王顺

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人,就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名字叫做马俊,她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

马老师她是郧阳一中毕业的。她的个子一米六左右,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张粉嫩的嘴巴。她说话速度很快,走起路来也很快。用一篇写鲁迅的文章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伯父伸手要那帽子的时候,手还在屋内脚却已经踏出去了,仿佛一分一秒也不愿浪费。”马老师就是“伯父”这样的人。

她上课时,运用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她那独特的教学方式。她绝对是我所知道的老师中最具有亲和力的人。她上课时,我们听得非常认真。也很喜欢她的课。

有一次星期五的下午,那是最后一节课。天气又很热,第二天又要放假了。所以大家都死气沉沉。连班上最调皮的人都趴在桌子上。下午最后一节课是马老师的课,她看我们个个都死气沉沉,她在班上说了一句话,顿时全班个个精神抖擞了一下午。你猜她说了什么﹖“如果今天你们能坚持一下午不打瞌睡,那么今天晚上没有作业!”姜果然还是老的辣。马老师准确的抓住了我们的“要害”。那一节课,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马老师没有英语老师拖堂的习惯,没有科学老师啰嗦的习惯,但她有数学老师那种坏脾气,有时候会生气,而且她生起气来,怪吓人的。

有一次,有几位同学因为上课捣乱纪律,被马老师发现了。当时马老师生气的样子真像一只母老虎。她那犀利的眼神仿佛就要择人而噬的样子,我们个个都低下了头,不敢出声,过了好一会儿,马老师的脸色才有所改变。她缓过神来说:“鉴于你们今天的表现,我决定在我们班,出台一个新制度。在你们吵闹时,我每拍一下桌子,就加一项作业。今天晚上作业翻倍!”马老师每说一句,我们的心跳就加速几分。你看,马老师生气时是不是像一只母老虎,是不是仿佛要择人而噬?我们第一次发现生气之后的她,会这样严惩我们。

一开始,马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我以为她是十全十美的人。后来我才知道这世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如果用十全十美来评价我们的老师,那也是不公平的标准,毕竟老师也是人。她每次给我们布置很多的作业,我们在心中暗暗的恨过她。到后来我们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她是为我们的学习啊!

马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老师,也是我们生活上的老师。她教我的两年中,传递给了我许多知识和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做人的道理!

难以忘怀散文7: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

文/张瑞海

时光荏苒,我从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到现在步入“知天命”的行列,一晃30年过去了。时光的镜头再次推到30年前,1982年7月,我高中毕业,参加全国高考,很幸运成为全村学生中的佼佼者,考上了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成为一名中专生。从此,实现了一代人梦寐以求的梦想:身份由农民变成了居民。

3年的中专生活,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段。它是我人生命运改变的起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自幼酷爱文学的我,在校期间,心中时常荡起描写中专生活的冲动。后来,这个冲动越加强烈,原因来自全国114万中专生这支庞大的不容忽视的队伍。在那个时代,反映大学生活的文学作品有程树榛的长篇小说《大学时代》,反映中学生生活的期刊有《中学生》,唯独没有反映中专生活的期刊或文学作品,我想填补这个空白。于是,1985年中专毕业后,我白天工作,晚上爬格子写作,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说《中专时代》初稿。

小说《中专时代》初稿完成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版,而是找作家老师看过,先后数易其稿。后来,我就把它当做一坛子酒,陈酿起来。直到去年下半年,我的中专同学王新春向我提议,2015年是我们中专毕业30周年了,我们应该搞个纪念活动。我怦然心动,我想把那坛子陈酿30年的酒端出来,让大家品尝。哪怕这坛子酒没有浓烈的芳香,只要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就知足了。过去,我为写作《中专时代》而冲动,而今,我为出版《中专时代》而冲动,这种冲动来自那114万中专生大军,他们毕业后,战斗在各行各业,成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世人不能忘了他们;这种冲动来自于那个时代的百余万中专生们,如今已步入了“知天命”之年,中专学校是他们的摇篮,这个摇篮永远存储在他们的美好记忆里。

我作为百万中专生中的一名代表,谨以此书向难忘的中专时代致敬!

难以忘怀散文8:难以忘怀的歌声

文/艾浩喆

劳作一周的一个晚上,几位公司的朋友小聚,吃罢晚饭大家还兴致正浓,一定要到歌厅里潇洒一把。尽管有些倦意但也不便扫了大家的兴致。便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来到一家歌厅。歌厅里,男子汉们的粗犷豪放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你一首我一首争相展现着个人的歌喉与风采。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哥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的理想,啊……”突然一曲熟悉和久违旋律在我的耳畔响起,优美的旋律激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的心伴随着歌声飘飘扬扬,飞向了远方,思绪万千……

50岁以上的朋友们,还记得那个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年代吗?只要你经历过那个年代,就一定不会忘记,那个让我们记忆犹新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不会忘记那些与时代步伐紧密相连的一首首动人的旋律。那一年我16岁,还是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年。每天守候在半导体收音机旁,被美妙的歌声所吸引,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那时,文革的灾难已经过去,国家的方方面面百废待兴。物质生活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适应这种要求,文学艺术工作者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歌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歌曲》编辑部曾成功地联合举办过一次“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这次评选活动极大地繁荣了因遭“十年浩劫”而几近荒芜的中国歌坛。当选的15首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人们习惯称其为“15首歌曲”)红极一时,其中的大部分歌曲现在依然传唱不衰。而这一中国大陆歌坛出现的第一个歌曲排行榜,也因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影响性而载入中国当代音乐的史册。

抒情歌曲时光如水,漫溢过八十年代的版图,一点一点流逝。那些落满了柔软尘土的旧歌谣,化成我们风雨中最明媚灿烂的微笑。

还记得那时,我们用半导体或电子管收音机,凭借着薄膜唱片和电唱机,还有最为新鲜的“黑煤砖”录音机,开启了观望这个世界的窗口。

大家仰着脸像个孩子,坐在新买的收音机前,虔诚地听着李光羲、于淑珍、李谷一、朱逢博、关牧村、郑绪岚;听着他们演唱的《祝酒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青春啊青春》、《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在这片音乐的天堂里,很多经久传唱的“抒情歌曲”如今消隐了痕迹。但终有一天,“它们”会再次凸显出来,在阳光下与我们重逢。因为——那些已被岁月打磨成千面的乐章,承载着八十年代人所有的记忆。 恐怕是走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人难以忘怀的,那些歌声至今还留给很多人最美好的回忆。

近40年来,是那美好歌声伴我走过风风雨雨。那甜美的歌声伴我成长,那歌声清脆悦耳;那歌声多么像一汪清泉,温暖地流进了我的心田;那歌声多么像一缕青烟,围绕在我身边。回头望望我矿工生涯走过的路,我无怨无悔,人生其实是一首大合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合唱队的一个歌手,随着音乐的起起伏伏,时高时低,唱出一首难忘的青春之歌,唱出一首首优美的旋律,唱出一首首和谐的乐章。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回忆那过去的好时光,化成我们风雨中最明媚灿烂的微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