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习俗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习俗文章1:离不开土地的人
文/冉从贤
山寨习俗,孩子要降生到地上,才能像地里的庄稼那样茁壮成长。因此,你从呱呱落地,就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躺在土木结构的吊脚楼里,看四面土墙裂纹如画,听风卷泥沙敲打牛肋巴窗棂,听母亲吟唱土里土气的童谣。在土地上蹒跚学步,在土地上驰骋疯跑,在土地上摸爬滚打,把自己浑身上下弄成个泥土人儿。在路边的牛滚凼里游泳,任泥水弄脏身子,甚至让泥水呛进口鼻。将泥土和水揉软,捏塑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摆放在院子里。三伏天不怕热,爬上吊脚楼前的黄桷树,偷抓洋洋自得放声歌唱的知了;用篾片儿弯成圆弧插入竹竿的一端,绞上蜘蛛网粘蜻蜓;用木棍甚至手指在土堆里掏刨,捉几根蚯蚓养在竹筒里。三九天不怕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开始劳动,使用的工具是背篼、镰刀和柴刀。坚硬的楠竹篾丝背篼,冰冷的镰刀柴刀,与嫩背嫩手的磨合残酷无情,但你别无选择。背着背篼上坡下坎,割猪草牛草,捡柴砍柴,风里来雨里去,实在太累了,就将背篼底往石坎或土坎上一拄,歇息片刻。
长到接近锄把高了,劳动的工具不再只是背篼、镰刀和柴刀,锄、犁、耙……庄稼人必备的农具,一件件装备起来。学耕学种学收,熟悉了24个节气,熟悉了各个节气该做啥子农活,熟悉了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熟悉了各种农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娃娃时代就结束了。
渐渐地,身体强壮了,肌肉丰满了,技术熟练了,不大愿意接受调理的土地也温顺多了。但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全家的开销,都要靠你从土里刨出来。把所有心血都挥洒在土地里,把所有力气都使用在种地上。山寨以外的世界是啷个样子?不晓得;不种庄稼的人啷个生活?不晓得。只晓得耕田要犁透、耱平,种地要挖深、捣细,以及播种、育苗、栽插、锄草、施肥、收割,必须精心细心小心,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一年四季,心头老是悬吊吊的:春怕倒春寒,夏怕久旱不雨,怕洪水冰雹,秋怕久雨不晴,冬怕无雪无霜;春种不能误了农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夏收纯粹是虎口夺粮,稍一懒惰,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付之东流;秋收结束,颗粒归仓,心才如石头落地。最高兴的是天遂人愿,风调雨顺,抓一把似乎捏得出油的泥土,一脸皱纹舒展如花,望一眼杆粗叶绿的庄稼苗,心头甜得像三伏天喝了凉水。丰收的喜悦,从夏天一直延续到冬天,罗儿调、小曲常挂嘴上。最郁闷的是丰收无望甚至减产,也是大半年时间,满脸阴云密布,连做梦都在担心全家的生计——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希望、失望,都与土地和收成密切相关。
冬去春来,循环往复。天还是那片天,山寨还是那座山寨,土地还是那几块土地,种地的你却老了。身子不再硬朗,肌肉不再丰满,精力不再充沛,手脚不再灵便。心,却依然迷恋着土地。人老话多,说的都是与种地有关的人和事,仿佛那是一本永远念不完、越念越有味儿的经。可寨上的青壮年人都不爱听,人家爱听爱说的是啷个打工赚钱,啷个迁居城镇,就连你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偶尔有青壮年人回山寨来种几天地,那不伦不类的干活姿势,你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想甩开膀子干出个样子让他们看看、学学,却又力不从心。
不知不觉地,腰酸腿痛,咳嗽气喘,眼花耳聋……
再也使不动农具了,但不使农具又能做啥呢?勤爬苦做一辈子,习惯成自然,不做了反倒不习惯。想来想去,便找出父亲留下的拐棍拄着,喘息着,将院子和晒坝反复打扫,将破旧的农具反复整修,去吊脚楼后的承包地里走走看看。即使太累了坐着歇息,也要情不自禁地拿起拐棍不停地比划,无非是犁田、耱田、挖地、捣地、薅草之类的动作。
这天上午,你又走进了吊脚楼后的承包地。这是你平生最看重的一块好地,足有两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土质肥沃,种啥长啥,旱涝保收,而且离家最近。你不能种地了,这么好的承包地也只能荒起。
此时此刻,站在承包地上,你禁不住喃喃自语:“如今天下太平,政策也好,农民种地不缴皇粮国税,国家还倒给农民补贴钱!按说,正是庄稼人大显身手,良田好地大产粮食的黄金时代呵!可惜我老了,空有一手种庄稼的绝活,空有几亩良田好地……”
说到这里,不由得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四下里空无一人,只有脚下的承包地在默默地陪伴着你,并承载你的身子和你洒下的泪水,倾听你的哭诉……
哭够了,你放下拐棍,伏到地上,将胸膛贴着土地。你感到格外踏实。你想:死后若能埋葬在这地里就好了,从土地上来,又到泥土中去,这才是庄稼人的归宿啊!
胸膛贴着土地,你沉沉地睡了。你梦见打工的儿子,还有寨上的青壮年人都回来了,荒芜的田地陆续复耕了,田中人牛忙碌、犁耙水响,地里臂摇膀甩、银锄翻飞,转眼之间,漫山遍野的庄稼随风起伏,绿油油、香喷喷……
十多天后,有邻居在吊脚楼后发现了你。你的胸膛仍然贴着承包地,但身子已经腐烂,爬满了蛆、苍蝇和蚂蚁。你的儿子,却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忙着装修新房。
你的死讯,轰动整个山寨,更震撼了你的儿子。儿子悲痛欲绝,千里奔丧,为你披麻戴孝,送你入土为安。随后,毅然卖掉了城里的新房,返回山寨,拿起你使用过的农具……
习俗文章2:村里的结婚算日子的习俗
文/李村长的幸福天堂
过年那几天我和媳妇儿领了结婚证,本打算过几年再举办婚礼。但是家里的意思都希望我们早点办。于是就说定在今年办事。但是办事并不容易,很多东西都要确定。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择日子。
择个黄道吉日自古是我国的传统。我们祖祖辈辈都比较迷信。如果日子选不好,总觉得会出事儿。这种东西,其实你明知道它是假的,但却愿意去相信,因为人们心里都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安定自己的内心。
然后我妈去找人算,结果那人说今年的7月1号最好,无论是匹配我和我媳妇儿的属相还是其他的,都不错。我妈这边算好了,让亲家那边算。结果他们算出来的是7月8号。说1号不是特别好。这下好了,两家算的不一样。而我这边又说除了那天,其他的都不太好。
其实我和媳妇儿都清楚,这种东西纯粹扯淡,怎么会有可信度呢?这个人这样说,那个人那样说,都说的头头是道,无非是自己看了些算卦的书罢了。可是没法子,父母信这个。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一定对就是好的。有时候让他错反而更能让大家开心。比如朋友之间一起聊天,某个人说了一个事,你知道他说错了,但是如果你此时据理力争,最好让对方承认自己错了之后,并不会让大家高兴,反而大家都很尴尬。因为大家的目的是在聊天,而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儿本身的对错。或者你孝敬父母,你可能觉得给他们买东西买贵的,买好多营养品,保健品就是孝敬他们,但他们不一定高兴。你必须清楚的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父亲就喜欢抽烟,你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但是如果你不让父亲抽,他会不高兴,这就是不孝了。所以,在算日子的这件事上,我和我媳妇儿完全依着家里,不给任何意见,务必要使父母长辈都开开心心的,这样,也就是尽了孝道。父母能够开心安心顺心,不就挺好的嘛!
由此可见,很多事情不能用对错去衡量。要学会审时度势,相机行事,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做法。
其实农村人的愿望都很朴实,希望家里和和美美的就行,家和万事兴嘛!因此,如果能够让父母开心,就算有些事错了就错了,又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何必太去在意对错呢?
习俗文章3:放野火
文/黄炜
家乡有“放野火”的习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比较流行。放野火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月十五祈福放野火,二是烧荒放野火。
正月十五放野火寄托了村民在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向往着有五谷丰登的好收成。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村民们点燃用稻草扎成的火把,到田野里奔跑,祈福一个丰收年。
像我们这些孩子,在放野火那天是非常兴奋的,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下午开始,母亲们就开始准备元宵,而父亲则在扎稻草把,为晚上放野火作准备。吃过元宵,天色渐黑,父辈们拿着草把,奔向田野,我们就跟着大人们来到田间,放野火正式拉开帷幕。他们点燃手中的火把,边走边挥舞,嘴里不停地喊着。有的地方喊的是:野火高,野火旺,今年生活比火旺;野火旺,野火高,我家田里产量高!而我家乡是这样喊的:野火旺,野火高,自己田里出稻,别人家田里出草。这不能算是诅咒,而是戏谑式的玩笑游戏而已。这样的叫喊有比赛的意思,谁喊的声音高,预示谁家明年田里收成好,这样的喊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大人们在田里跑了一圈又一圈,也边走边喊,比谁的声音高,助威造势。当然,边跑边喊,节奏又快,好似绕口令,有时会喊颠倒:自己田里出草,别人家田里出稻。每每这时会引来其他人的大笑,非常热闹有趣。最后,当火把快燃尽时,人们便猛地把它们抛向空中,空中划出一道火星弧线,煞是好看!
正月十五放野火除了热闹好玩,据说还有驱虫防灾作用。有人考证过,说文献中有许多有关以“放火”来“驱蝗”驱虫的记载。《齐民要术》云:时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旦照之免灾。由此可见,放火驱虫害,古已有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灭虫防灾技术日新月异,放野火驱虫,则已成为曾经的乡村风俗而封存于史。
烧荒放野火则是为了拓荒清道除虫。深秋初冬之际,河边芦苇,路边茅草等慢慢枯黄,村民们开始整理河道,清理沟系,整修田岸。田里麦子油菜刚种下,田野显得格外空旷,用放野火的方法,烧毁芦苇茅草,既省时省力,又不影响庄稼生长,还可以杀死藏于其间或者埋于浅土的害虫。这种放野火,看起来更壮观,更有趣。
芦苇茅草或沿河蜿蜒曲折,或沿沟傍岸成排连片。点上火,即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火势蔓延开去,红色的火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旺,有的高过一米,远远望去,蜿蜒曲折的就如火龙游弋,成排连片的又如火海翻滚,热浪汹涌。火是如此鲜红,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熊熊大火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奔跑着,跳跃着,嘶叫着,勇猛无敌,所向披靡。野火如此狂热不羁,骄艳猛烈,煞是壮丽!
放野火,是一道充满野趣略显粗犷的风景线。而如今,放野火,已成雾霾的制造者而被禁止,所以,那样的风景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只能存于记忆之中,沉于历史长河里!
习俗文章4:老家过年的习俗
进入腊月后,过年的氛围渐渐浓厚,“还有XX天就要过年了”成了人们见面寒暄的话题,也借以感慨时光流逝,转眼又是一年。
腊月二十之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赶大集买年货,收拾房屋,准备吃食等等。过去日子穷,平时少见油腥,过年总要准备的丰盛些,所以吃食中以油炸为主,如炸鱼、豆腐、丸子、藕夹之类。早些年,人们还要炸些油条,现在这东西已不受待见,自热也没人做了。
到三十这天,便是真正开始过年。我老家有年三十做炖菜的习俗。即三十中午要做很大一锅杂合菜,与东北乱炖和平日的杂合菜不同,此菜以肉、海带、黄花菜、炸豆腐为主,不放白菜、生豆腐、粉条(白菜水分大、破味儿,生豆腐易碎,粉条易干粘)。菜做好后盛于大缸或大盆中,放于阴冷处,此后的若干天内,随时取些一热,便是一道绝好的主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各种新鲜蔬菜在冬季都可买到,三十中午的餐桌已不再单是杂合菜的领地。
吃完午饭,男人们开始为“请神”做准备。所谓请神,就是自家的列祖列宗的魂灵请回来过年。有些人家要在堂屋里挂起家堂,摆好祭品。家堂即一大幅轴画,上面写有列祖列宗的姓名和排位。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女人们已经包好饺子,男人们出去请神。一般由家族长辈带领,来头村庄外,点鞭炮、烧黄纸,口念“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之类。进门后要在门口放上一道拦门棍,阻止游魂野鬼误入。请回的列祖列宗要呆到年初二的早上,人们到村外放鞭炮,算是将神送走。年三十那天,人们还会在院里散些芝麻杆,取踩岁和步步登高之意。另外过年时各家的门要一直敞开,有了芝麻杆一踩就响,盗贼不敢进院,人们就可以安心聚于一堂欢庆新年。除夕夜的饺子也有些讲究,一般吃素馅儿,取一年能“素净、平安”之意。
大年初一,拜年便是主要任务了。拜完自己父母后,同一家族的男子聚集在一起,由长者带领向去比自己辈份儿大的人家挨户拜年。这拜年可不是说几句客气话,而是扎扎实实的跪地磕头。天还未放亮,就见拜年的人群在各家进进出出。二三十号人进了院子,见到主家喊一声“给XX拜年了”,便集体跪拜,也是很壮观的景象。想我们这些辈份儿小的,可能要全村转个遍,磕上百个头,着实是个体力活儿。
初一拜本家,初二开始拜亲戚,一直持续到初六左右。当地有句俗语“拜年拜到初七八,没有豆腐光有渣”,再晚了主人家都没东西招待了。
按照旧俗,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我们还有一个习俗,正月十六晚上烤火。吃罢晚饭,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堆起的柴草,并将破笤帚、笊篱之类的旧物件烧掉,去辞旧迎新之意。此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口里叨念着“烤烤腚不生病”之类的俗语”,围着火堆上蹿下跳,或者将馒头片烤到焦黄喷香后大快朵颐。
回想起来,已有近20年的时间没有烤火了,儿时那跳过火堆的激动和烤馒头片的香味儿,只能记忆中找寻了。今年回家,村子里已经取消了传统的磕头拜年的习俗,人们再也不用去走家串口满村磕头。虽免去了身体的劳累,我心里却是高兴不起来。
习俗文章5: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习俗文章6:谷雨的由来和习俗
文/王文莉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民间素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
“谷雨”的由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此时也是栽瓜点豆、移苗播种的最佳时节。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之后雨量增多,浮萍逐渐生长,布谷鸟也开始提醒人们尽早播种,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祭仓颉的习俗。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
“吃春”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赏牡丹的习俗。“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喝谷雨茶的习俗。福建的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祭海的习俗。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习俗文章7:双龙闹元宵
文/尹文策
许家吊楼的习俗是从先年的最后一天到农历下一年的正月十五都被视为节日,正月十五这一天被俗称为“年小结”,寓意这个传统节日将结束,按照老辈人的传统,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元宵节的灯除了油灯,也包含着龙灯,过年的快乐余韵还甜在心中,元宵佳节的欢喜接着温暖入怀。
大人们舞的长龙是用布做成的,在布上画上彩色龙鳞,舞起来似龙,能飞善走,气势磅礴。我们小孩舞的龙是用稻草编织,虽没大人的好看,但我们舞的稻草龙是“正龙天子”。大人们舞的龙给予人们的是观赏、欣赏,带给人们喜气、财气,运气。我们小孩们的稻草龙给人们带来五谷丰登。先天,我们就用稻草把龙编织好,一切都准备好,待到元宵节这一天的八点多钟,小孩们便集合起来,举着草龙,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像出征的战士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第一站便来到为小孩草龙编织“龙头”和“龙尾”的刘大爷家,小孩们恭恭敬敬地举着龙进到刘大爷的堂屋,接着又从堂屋来到禾坪里,立时舞起龙来,鼓手有节奏的激烈,鼓声催促伙伴们舞出龙飞凤舞,舞出龙威凛凛,锣声锵锵,把场面的热闹闹到顶峰。乳名叫石头的负责讲好话,只见他手一扬,鼓锣戛然而止。石头吟出:“三字写来是三横,我把三字来改成,三字改春字,春满乾坤福满门”,这些虽是依照刘大爷教的依葫芦画瓢,但这天刘大爷他听了仍然无比高兴。
接着就奔向一位老先生家,他最喜欢的是稻草龙,他最想的是五谷丰登,因为稻与五谷连心。石头念道:“真龙舞到你禾坪,祝福爷爷寿而康,五谷堆积如小山,鱼肥膘肚满池塘。”正中老先生爷爷下怀,老人家咧着嘴笑,看模样,打给我们的红包分量不轻。舞到一位在县里工作的干部家,我们觉得肚子饿了,便暗暗打起这位干部的主意,石头学着大人的“发等”好话:“龙灯龙灯,纸糊篾片,肚子冒力(饥饿)打,瓜子落花生。”只见那位干部笑盈盈地说:“我家没有瓜子落花生。”我们听了心冷了,嘟着小嘴说:“没有就算了。”他接着又说:“饼干和糖粒子要得不?”我们一听,围着他欢喜地跳起来,他爱人也把零食拿了出来,我们美美地享受了一番。干部笑着吟道:“若莫若搓,若搓若莫,对你这帮小孩,我莫奈其何!”
舞龙来到一个大屋场,小伙伴们真有点怯场,心里虚了起来,看到我们舞龙的技艺,人们似乎不太高兴。好在石头在刘爷爷那里学到不少好话,他开口念道:“老年人来观灯,寿如盘古八百年;青年人来观灯,财源滚滚腰包满;姐姐婶婶来观灯,个个今年把喜添;小伙伴来观灯,个个中状元。”满大屋的人听后,掌声雷动,换茶(零食)和红包滚滚而来,每个小伙伴们都欢笑着连声说“谢谢”,整个场面火爆,不亚于超级女声的冠军赛。小伙伴终是年少,累得没精神,只能欢欢喜喜打道回府啦。
双龙闹元宵将群山起伏的丘陵“翻江倒海”起来,山坳窄垅弥漫爆竹燃放后硫硝的香味,坡坡岭岭充满欢声笑语。曲径小道上“锵治锵治”锣鼓声震天响,追逐观灯的人们来来往往如织穿梭,没有除夕春节的许多清规戒律的元宵节,所有人都自由地享受,许家吊楼整个区域不亚于一场庙会。
为了明年将龙灯舞得更好,小伙伴们追逐大人的舞龙队伍学习舞龙技巧。伙伴们一看也就大开眼界,大人们把龙舞得栩栩如生,那舞龙头的人时而使龙摇头摆尾,胜似出水蛟龙,时而龙头仰天长啸,声震山河,舞起“滚龙”的花样来,可苦了舞龙的人。那龙时而腾空狂奔,时而翻江倒海,寒风中的舞龙者莫不汗流浃背。
大人们能临时应变,碰上新婚的人家,他们就舞上“怀胎送子”,把龙舞得有柔性,有美感。碰上有老人去世的屋场,他们就要跪着舞龙,把龙舞得如泣如诉,加上锣鼓的低沉声,一片哀声伴哀乐,催人落泪,这花样名之谓“老龙吊孝”,当然,两种花样的回报是丰厚的。
入夜,龙灯更有了观摩的美感,在朦朦胧胧的月色下,舞龙队伍中的排灯灯火照耀,龙被身上的鳞被映得金光闪闪,活脱脱的一条画中的龙,经过之处,小孩无不欢呼雀跃。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回到家,舞龙的人们让龙在家细细观看一遍。龙虽留恋意浓浓,但他终归是要奔向大海的,人们也依依不舍地把龙送到小溪边,人们点燃香火、蜡烛、纸钱揖拜,有身份的人正正身子,双手合十,口中吟唱道:“我今送你归大海,成仙成佛拜帅台,明年大地春草发,带春带福带财来。”然后鞭炮长鸣,龙归大海。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余兴未尽的人们,又以别的花样和方式去欢度元宵节啦。
习俗文章8:端午节习俗
文/殷良瑾
“节分端午自谁信,万古传闻为屈原。”这是出自《端午》的诗。因为一到端午节这天,人们都高高兴兴的,节日非常隆重。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端”和“初”意思相同,称“端午”也称“初五”。快到端午节了,虽然今天寒风刺骨,但是人们的心却是热的,话说:“有钱难买五月五。”所以人们就提前准备好需要的东西。一大早,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都来看一看需要什么东西。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做包子,吃粽子等。包子的花样太多了,有豆沙的、花生的、芝麻的……粽子有的放在蒸锅里蒸,有的放在水里煮,剥开一张张粽叶,那糯米、粽叶的味香飘四溢,让你大饱口福。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叫屈原。楚王听了奸臣的话,将屈原流放江中,后来他听到城池被敌人占领了,来到江边,纵身跳江,这天是五月初五。百姓听到后就划着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天,各家的小孩还要戴上五颜六色的丝线,这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节日点缀之风。人们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据说:“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孩子们还会把雄黄酒抹在自己的额头上,避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蛇,清洁环境,但是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在古代流传着一句话:“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花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节不但要喝雄黄酒,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有的地方端午节还要举行赛龙舟、走马灯、拔河等户外活动。这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啊!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了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别有一番韵味。
习俗文章9: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
文/鲁先圣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自古就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化凶为吉。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互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因环保,已大多不放了。
向长辈磕头,也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这至今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依然十分流行。春节凌晨,晚辈先在自己的家里向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由家中的长兄率领自己家的男性晚辈,去村里其他人家向长辈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有很多优点,一是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的美德,再是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如果平时,家庭之间有了些小矛盾,春节凌晨人家的晚辈都来拜年了,这家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初二走娘家,是我国春节习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出嫁的闺女,到了年初二,就带上烟酒点心,去看自己的爹娘了。新婚的夫妇,初二是小丈夫最重要的考试,老丈人会叫上本族的同辈兄弟作陪,检验女婿的酒量,检验女婿的礼数。已经结婚多年生儿育女的夫妇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了解和熟悉,往往就不再拘泥于礼数了。
初五的时候不走亲戚,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一直是严格恪守的清规戒律。民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在这一天要走出宫门祭天地,下旨要百姓回避,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初五不出门的习俗。
因为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亲情的珍惜,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