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散文

请欣赏冬至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冬至散文1:冬至的大餐

文/五一泽

“指导员,今天的饺子好吃吗?”小戴兴致冲冲地走进房间,笑着问我。看他洋溢着一脸的满足,我还是刻意压抑了一下自己的火气,撇开他的目光,低沉地说:“我……没吃到,一直在等开饭的哨声,可到现在还没等到。”说完这话,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表情呆滞了,话前话后来了个大反差。只听一屁股沉沉地坐到椅子上,叹了一口气,漫无目的地敲打着键盘……

在南方的7年,每逢冬至,都是汤圆。今年可算回到北方,本以为能吃上一顿饺子,可还是事与愿违了。下午,小戴跟我请了个假,去帮厨包饺子。他这么一走,坐在电脑前的我,更加勤快了,心想:“快点儿搞定这些材料,晚上舒舒服服地吃饺子去。”有了盼头,自然有了动力,忙着忙着还不免偷乐一下,这样的兴奋不知不觉持续了许久。突然,肚子敲起了鼓,我才发觉自己饿了,眼珠不经意地溜过屏幕右下角,大惊!“六点零五?!”我不禁喊出了声。这个不起眼的时间顿时让我心生疑惑,每天都是五点半开晚饭,怎么现在还没有吹哨?难不成饺子还没出锅?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两步踱到窗前,看着餐厅的方向。那边灯火通明,靠近楼梯口的小餐厅和隔壁的战士餐厅都亮着灯。再仔细看,战士们都在刷着碗、收拾着饭堂。“他们都吃完了!这就是对新学员的待遇吗?!干部们不闻不问,战士们也没有个拿人当回事儿的!”一肚子的火冲上头颅,没有发泄的出口,翻来覆去的都是不解和气愤。回想来队这段时间,我诚恳地对待每个人,即便是普通战士,我也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对大家的所求所需,我都尽己之能帮着解决。我初来那会儿,同事们都乐开了花儿,能推的活都给了我,还时不时地旁敲侧隐让我帮点儿别的,搞定后还能收获一箩筐的“谢谢”;在医院看护伤员时,不忍心吵醒熟睡的战士们,我愣是一个晚上没合眼,看我第二天昏昏沉沉,他们脸上写满了“抱歉”……那个小戴,还是我的通信员呢,开饭都没叫我说一声,像话吗?为什么我这么不受待见?难不成是我看似软弱、没脾气、好说话?越想,心越失衡。

可生气归生气,终究不能乱发飙,尤其对战士。所以刚才对小戴,我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可心情却沉到了谷底,无比凄凉。这时,小戴再次进来,径直走到了里屋。“他什么时候出去的?”心里不禁打个问号,可目光依旧躲避着。没多久,他又坐回了旁边的椅子,对我说:“指导员,今天大家一直在厨房忙着,开饭时都在饭堂了,就没吹哨。我一直在里面,也不知道你没去小食堂啊。”我知道现在这帮孩子很会找借口,但还是装作通情达理回了一句:“没事儿,不怪你,别往心里去。”小戴又接过去:“你都没吃饭,我怎能不往心里去。快到里屋垫垫肚子吧,但别嫌寒酸。”我沉默了片刻,心情复杂得很,但还是选择去了。里屋的桌上有一个饭盒,走进一看,那正闷着一碗刚刚泡好的方便面。平日里,我很少吃这个,但今天它是那么的诱人。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慢慢抽出筷子,一口一口地吃着,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鼻酸和一股股暖人心窝的热乎劲儿。我有些矜持不住了,感动的情绪涌上心头,冲散了悲伤的阴霾。误解也好、惭愧也罢,总之我那翻腾的心在面尽汤绝那刻更加波澜,过了好久才平静下来。

我端着空饭盒走到水龙头前,小戴追了过来说:“指导员,我来吧。”话音一落,饭盒就到了他手中。我没有争抢着去洗,而是轻声地对他说:“谢谢,我不是因为饿而去吃。”听到这话,他脸上重绽了大大的微笑,我的心也算是踏实了。

今年冬至仍然没有饺子,有的却是比饺子“美味”百倍的大餐,带着发人深省、催人成熟的味道。

冬至散文2:雪灵儿

文/欧阳平

还以为要到冬至才会下雪,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来了。

我听到窗棂上的悉悉索索的响声,我以为是老鼠爬行,起身一望,原来是你来了,来得轻盈,要不是心有灵犀,我怎会感到你的到来?只一瞬,就刷洗了一身的污垢,把美、纯洁留给世人,让人们享受不尽你的亮丽。

我情不自禁地走下楼,来到你的身边,看到你洁白的身子,我真不忍心踏上,但你向我呼唤:“来吧,亲爱的,我是属于你的。”我顿时浑身暖透,轻轻地踏上你的洁白的身体,你吱呀吱呀,优美之音不断唤醒我沉睡的肉体。柔柔的、融融的,酥软了我的肢体,我麻木的思绪,飘飞到你的柔美的世界里。我缓步走着,一个趔趄,手掌触到你的柔软的身体,你以柔弱的躯体撑起我僵硬的、沉重的身子,我感到从没有的厚重。而你,时而跑进我的身子里,像蜜蜂轻轻地吻我一下;时而飘到树叶上,点缀成冰花的美,使我眼花缭乱;时而钻进草丛里,忽眨着醉意的眼,给我一个留下来的理由。

你又飘起来了,缓缓地飘落在我的头发上,把一种特有的凉意带给我。我伸出手,你轻飘飘地落在我的手心,我用心端详你的容颜,你的细灵的绒毛,在寒冷的冬夜带给我美的享受;你的冰晶的双眼,让我通透自己。可你,悄无声息地走了,溜进我的体内,给我生的力量。

忽然,来了一阵风,你就旋转起来,耍出优美的舞姿,让我见识你别样的美。天暗了,我怎忍心向你告别,只好怀揣一个精灵快步走了,但回首处,仍见你楚楚动人的模样,我又回来,捧起你,带你回家。

入夜,我就带着这美妙的精灵沉沉睡去。黎明起来,偌大的世界,一片圣洁。我就要在万籁寂静时走进你的心脏,刚开门,一股空灵之气迎面吹来,疲惫顿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你的冰灵的模样,让我神往,那种神采飞扬;那种飘飘欲仙;那种洁白无瑕,无不洗净我久远的晦气。

我就这样守护着你,让你见证人间的奇迹;我就这样凝视着你,让你感悟人间的美好。

我叫你雪灵儿好么,就这样,欢快地走过一年,走过人的生和死,走过凡尘与仙界,走过激情与麻木,走过我的灵与肉。

冬至散文3:红叶飘落的风采

文/孤松

秋暮冬至,红叶如约而临。满山遍野,层林尽染,如团团火焰烈烈燃烧,似红衣少女翩翩起舞。山风吹过,红波蠕动,万叶婆娑,千娇百媚,让人遐思无限,心旌荡漾。

立冬前后,最壮观的景致莫过于那漫山遍野鲜活如火的红叶了。有些叶子像是喝了醇厚的美酒,忽地变成了浅红、大红、紫红,一派寒霜尽染的壮美。有的黄闪闪如醉金落满枝头;有的红彤彤如红霞血染山谷;有的雾蒙蒙似云似霞缭绕群山。这生命的颜色,一滴滴渗入叶脉,浸润出明亮的色彩,给这个逐渐萧条的季节平添了诸多风姿。

记忆中,家乡的红叶红得最为朴实,凝重,它凭着极短的叶柄,柔韧的叶脉,长在枝头,保持着与母体的亲和。它又独具个性,虽是一个普通的椭圆,边齿也显不出规则,但更见其平民本色。它面对百丈危崖,咬定青山不放松,汲纳石髓岩液,生得更加茂盛茁壮;它与崖鹰为友,听飞瀑清歌,含和守素,不躁不浮,耐得寂寞,红得那样妩媚姣好。

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红叶诗。万木凋零,正值丹枫欲燃之时,杜甫一句“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道出了经霜红叶更显艳丽的英姿。杨万里的“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描绘了如火如荼,红叶似血的山村秋景图。他的另一首《红叶》诗:“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又把秋枫变红形容是“偷天酒”,真是美妙至极。而王实甫的“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一个“醉”字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枫叶的颜色。

历代诗人描写红叶的诗句俯拾皆是,最着名的一首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清丽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一幅云绕山峦,枫叶红火,夕阳和红枫相映成趣的晚秋迷人画卷,从而成为千古传颂的绝唱。

风雪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临,美丽的红叶也会化为一只只飞舞的红蝶栖息于大地。但我欣赏红叶飘落的风采,它潇洒自如地随风飘起,在蓝天与大地的舞台尽显生命最后的风流。当我再一次捧起一片红叶,以人类的气息轻轻地、慢慢地吹拂,不禁吟咏起那句经久不衰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多情的红叶以抒情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暗香阵阵,红光掠影,送走了秋的萧瑟,燃烧着一个初冬的梦想。

冬至散文4:冬至大如年

文/韩景波

“冬至大如年”俗谚久传不衰,有许多地方还不止称作“大如”,更改作“大于”,虽则过甚其辞,却也其来有故,绝非随便说说。

这“故”缘于历法。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源自“上古三代”的第一代夏朝。殷商改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一年之始,周朝又提前一月,即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冬至日就在这个月内,便以此为元旦(一岁的第一天),它的前夕即为除夕。冬至与年的可比性由此而得。要说的是,到汉代的汉武帝时,又复用夏历,后世相沿(自然有过多次修订)。

我国古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最早知道是“二至”和“二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冬天夜长昼短,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则最长。从冬至的第二天起,白天开始转长,一直到夏至,白天的日照时间又开始变短,俗名“冬至阳生”。

“冬至阳生”,就是说,冬天将尽,阳气萌生,离春天的日子不远了。所以,古代把冬至日也叫作“冬节”、“长至节”,非常重视,汉代起,列为节令,有着举行贺节的风俗。封建帝王更以为“冬至阳气起,君道长”,即象征“王气”的扩展。因此,这一天皇帝要接受外国使臣和文武百官的祝贺,仪式仅次于岁朝。

据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所载,唐朝人还有把冬至前夜称作除夕夜的,犹存周人遗意。

冬至翌日起,就相继进入“数九寒天”了。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九九”歌谣。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黄河流域一带的歌谣如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破石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其实,这些只是对大地物候的简括说法,一个时期和一个时期都有所不同。

冬至散文5:冬大似年

文/张功基

农历“冬至”这天,老家蓬莱一带叫做“过冬”,旧时即有“冬大似年”之说,意思是过冬至像过年一样隆重。乡间还有“过了冬,年烘烘”的民谣,这是说“冬至”一过,乡间便开始有了年味,比平日自然多了几分喜悦和生动。

乡间过冬至主要体现在“吃”和“祭”上——

约定俗成,晌午家家户户都要吃包子,辈辈如此。过去包子缺油少肉,但却是好饭,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现在包子是平常饭,只是肉似乎搁得更多一些,菜有白菜、韭菜、拉瓜等,朝阳地里自然生长的荠菜更受青睐。包子揭开锅后,家家户户都会先在锅台和堂屋北桌子上,虔诚地摆放几盘挑选的包子做供品。过去锅台上方的墙壁贴着“灶王爷”像,现在虽没有了灶王爷像,但也在锅台上放一盘包子算是象征。堂屋的北墙也在冬至这天“请”上了家谱,紧挨北墙桌子上那三盘热气腾腾的包子,供奉的就是家族历代先人。

如果说晌午吃包子是序幕,那么傍晚的祭奠和晚饭时放鞭炮吃饺子,则把过冬至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傍晚时分,不管天气好坏,家家户户都有人带着香纸鞭炮、水果和三五种熟食供品,爬山上坡去祭奠祖坟,俗称“请老人回家过冬”,“老人”指过世的祖父母和父母等,此举与迷信无关,反倒于喧嚣的尘世中平添了一份生者对逝者的惦念与牵挂,家乡父老说得好:“没有先人,哪有后人?忘了先人,就是忘了根。城里人在亲人墓前献花篮、敬鲜花是一种心意,乡下人把五谷杂粮做熟供到祖坟前,也是一种心意。”这确在情理之中,祭奠父母先人,缅怀至亲骨肉,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到了吃晚饭时,讲究的是饺子一煮进锅,家人便开始燃放鞭炮,陆陆续续炸响的鞭炮和腾空闪烁的礼花,昭示着过冬高潮的来临,先捞出来的饺子仍要在锅台和北桌子上作供品。吃饺子当然并非单纯吃饺子,家家户户总要煎炒烹炸四盘六碗的,这时一家老少围桌而坐,那浓浓的亲情就在饭菜和酒香之间荡漾开来……酒足饭饱后,村庄便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混合着鞭炮烟硝和饭菜酒香的淡淡味儿,依然难舍难离地在村庄的上空悠悠飘荡……

于是,“过了冬,年烘烘”,年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

冬至散文6:冬至

文/陈频

冬至,听到这个名字千万不要发怵。且听民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一线究竟有多长?谁也说不准确,但是它却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漫漫冬夜,至此,正在无可奈何地节节溃退!

“冬至一阳至”,也是老百姓的一句谚语。冬至后阴气达到极致,阳气开始回升,物极必反嘛,当然是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之民间有了“冬至大似年”的说法,特别重视,甚至把它看得和岁首一样重要。置酒、砍肉,擀面条、包饺子不说,连在远方谋生的人们,也要赶回家中,藉此可以看到人们对温暖,对阳春的无限向往。

“冬至连九数”,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则进了“三九”严寒,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奇怪的是人们往往并不拿它当回事。

清朝光绪皇帝的全贵妃,还是在娘家苏州的时候,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叫“九九回春图”的消冬迎春的做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个个九划,从冬至那一天起,一天写一笔,待到九个字写完时,九天归春。有道是“九尽花开寒不来”,老百姓都这么说。多有情趣的事!

“拆冰开荔色,除雪出兰栽”(北齐·萧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冬至阳复来,草木潜滋萌”(元·赵孟頫)、“十一日狂飙惊晚岁,一线阳回”(清·曹贞吉),历朝历代的人们似乎对冬至都十分敏感。分明是“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的时候,却能够神奇地感到,阳气已经悄然地来到身边。这,大约就是文人们魅力之所在吧?

不登高山,不知坦途的珍贵;不经黑夜,不知光明的可爱。冬至之后,便是小寒、大寒,那才是不折不扣的隆冬。冬至,实在是冬天的开始。

正是因为人们在严寒的冬季里生活,才会对春天的到来,温暖的给予有着无时不在的神往。所以人们在感受寒冷煎熬的同时,渴望的当然只可能是温暖。所以,在这冬至甫至的时候,人们感知的、希望的也只能是温暖。哪怕是一口热汤,一堆篝火,甚至是一句体贴的话,也都会刻骨铭心。“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更多是,一种心情的使然。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样吟咏,道出的是人们的心声。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中国人这样歌唱,也这样诗意地生活。

冬至散文7:冬至,宜看雪赏梅读书烹茶饮酒

文/王亚

总觉得这一天该至寒至暖。冬到了尽头,一味苦寒,可你总得守着一炉火吧?总能有几个人陪你围炉烹茶把酒夜话吧?即便独自,倚着炉火也有些灼热的盼头,如白居易一样,撰一张小笺,问一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总之,冬至是温暖的。

“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冬至”,阴至极而阳复始,果然至寒至暖呢。

这一日,夜至长而昼至短,便守着寒夜罢。自古冬至大如年。母亲给孩子们新制了冬衣,花花的袄子里厚厚地絮着雪白棉,精巧的小盘扣儿弯弯绕绕结着纽。把脸伏在新衣上,新布新棉里夹着太阳味,暄乎乎的,如母亲笑容里的粲然。寒夜里最暖是团圆。这夜该劏鸡宰羊祭祖祈福,一大家子团团围坐,炖萝卜吃饺子,闲话一年喜乐。可别落了酒啊,今冬新酿才好,小锡壶热热地烫了,喝下肚,胃也暖了,脸也烫了,笑里都是酒韵,便一个劲笑吧!父母眼里藏着慈爱,孩儿嘴边露着俏皮,新妇含情妩媚,青年英气十足。冬至就该这样和合完满。

若有雪更好呀,莹莹映着夜,中天里都映出青碧的澄莹。老村镇青砖老屋的檐角飞上了半空,一半顶着白纱,一半映着雪色,层次分明,比天空深湛,比树影轻薄。檐下一两尺长的冰凌与雪呼应着,如结伴走的姊妹花,她晶莹,她雪白,她一回首,她便微笑。老屋旁还得有几树梅花,红梅腊梅都可,红与黄都含着雪,虬曲的枝干一半白一半黑,竟有了些水墨气。

在这么长这么长的夜里,何不踏雪寻梅?你该笑了,雅事做到如今,怕也俗套了。古人自是雅了,但设若这样的夜不踏雪不寻梅,不饮酒不烹茶,还能做甚?

“喀嚓——喀嚓——”听听声也好啊。脚踏上去,厚厚的雪地上立时凹陷出一个鞋印,依旧是原先的白,只由平面成了立体。惟她是那无瑕仙子,你下脚时竟有些犹疑,生怕亵渎了。

折梅须素手,折罢胆瓶里插了,仍有暗香盈袖。

用以插瓶清供的梅花必得讲究,须“疏影横斜”枝形优美,或拂云直上或欹斜凤舞。古人插梅挑剔之极,言“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赏梅时有人伴着最好,可吟诗可联句可弹琴可弈棋,茶炉上水正翻出蟹目,茶香衬着梅香,眼底尽是浅笑嫣然。若独自,便折梅远寄吧。《荆州记》里写了一段寄梅之谊:“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予晔。”随花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冬日寄春情,惟古人,将日子过进诗里。

我们并未得见范晔回书,却读过秦观得寄赠梅花后凄婉悱恻词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彼时,少游羁旅郴州。

写下“郴州”二字,心里平白汩出一些疼痛。前面这千字的冬至文都是寒夜里拥被做的一个梦,梦境所在就是古郴州。

“郴”为林中邑。我可以为你描述她的模样——青山作伴,一水绕城,南塔钟声朝暮浑沉,苏仙岭上道观仙渺,青墙黛瓦巷陌纵横,炊烟依稀,鸡犬相闻。由郴江溯游可上至云梦之泽,从骡马古道能下到岭南两广。裕后街的古码头也有韩愈、苏轼、秦观落拓身影,也有冬夜奏响的哀怨的寒砧。韩老夫子称她“有清淑之气”,秦少游凄厉问一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春来稻田汪着绿水,夏夜厅屋里穿堂风是祖父摇的蒲扇,秋天呀山上地里想什么得什么,冬至更有余味。祖父告诉我:“冬至萝卜赛人参。”“冬至滗的红薯酒都雄些。”冬至了,他还会写些红彤彤的对联,什么“置酒待嘉客,饕餮过冬节”之类,招了子侄乡邻饮酒高谈。

我们吃饱喝足了便穿了新衣新鞋满屋子蹿,累了倒头就睡,在彩描金漆的大床上做一个黑甜的梦。城里昆剧团还在咿咿呀呀唱《游园惊梦》呢!

梦尚未完结,半醉半醒间浮生已半,我竟远离了郴州。这夜翻微博,得到一句:冬至可长歌,可醉饮,惟不可离去。而我清醒地做着一个梦,在远离的冬天。

便翻书吧,《浮生六记》《小窗幽记》《琅嬛文集》,竟也是梦一般,梦里纷纷扬扬落着雪。

冬至深处,总有一个人和你在一起,看雪赏梅负暄读书烹茶清谈围炉饮酒,浮生过半,足够了。他出门了,你便折一枝梅,附上一张小笺问一句:“今冬未尝初酒绿,何时对酌灯花红?”

嘿,话说这后一句是车前子的,我借了来,也必得交代一声,不掠人美。

冬至散文8:思绪,与落叶一起飘飞……

文/风中倩影

冬至就像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号旗一挥,天气立马变脸,一夜间气温下降十多度,外带小雨加雪,把这隆冬光景笼罩得格外萧瑟冷寂、寒气逼人。空气是冷的、雨是冷的、风是冷的,这凄冷的景象不由让心也变得清寒寂寥。

飒飒北风,吹得落红满地黄花泪;绵绵凄雨,浇得草木摇落露为霜。走在冬日的街头,见小道旁堆积着厚厚的枯叶,湿漉漉的沾着雨水。轻轻踏过那满地的残骸,似在践踏曾经鲜活的生命。树梢上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不知是在诉说对枝桠的无限眷恋还是害怕承受这凄然的离别情怀?

有风吹过,那些失去了生命养分的枯叶,无力再依附着枝干飘然落下,它们如翩跹的蝴蝶、轻盈的旋转、动情的吟唱,在树与叶面前欢快的飞舞一场,在生命的尽头呈现它最后的美丽。凝视着飘飞的落叶,静赏它飘逸的舞蹈,禁不住轻叹落叶可以美得如此极致,虽然没有了翠绿的外衣、虽然即将化为尘埃,却也要在凋零时舞得自然舞得从容舞得美妙!

伸手接住一片飘过我眼前的落叶,让它静静的躺在我的手心。聆听它的呢喃细语,嗅着它淡淡的芳香,我似乎看见这片叶儿曾在春风中青绿、在夏日里葱茏,曾是那样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触摸它枯瘦的身姿,看着它风霜的颜色,我仿佛在这片黄叶上看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不经意间从叶子的脉络里流泻,化着淡远的记忆。风又起,轻轻吹动我的长发,是什么声音在缠绕着我的心弦?抬头仰望天空,看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惟有落叶在空中轻舞飞扬。

捡拾着一片片落叶,捡拾着一份跌落在冬季里的心情。或许在某个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我也会如同一片风中的落叶,唱着轻歌舞着婀娜,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飘然沉寂……有世人说得好:“人生犹如一次旅行,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上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既然生命终将走向衰落,美丽终究无法保留,那么就以释然的眼光欣赏落叶凋零时的曼妙舞姿,以淡然的心态看待最后的结局好好享受过程的美丽吧!

一年的日子何其快,眨眼间,2008年即将划上句号,岁末时分回首,心中平添几许感概。不同的日子相同的轨迹,留下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碎片,如落叶飘落心海,勾起我对昨天的顾盼。这一年中有多少事,事中有多少人,来来往往,似是而非。尽管周而复始的日子会让人感觉重复疲惫,但蓦然回首,终会化作各种不同的滋味:有走进我的世界又渐渐淡出我视野的红尘过客;有在我的天空画上一抹彩霞的温馨友人;有在我的心湖荡漾起涟漪的谦谦至交;有互相关注时常问候的情谊博友……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中,我感受着愉悦也释放着惆怅,书写着充实也排遣着落寞。年终盘点,除了由衷的感叹光阴似箭外,更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理解!

人生是一个不断失去与又不断得到的过程。落叶飘逝,将会重生在来年繁花似锦的春天;昨日流逝,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今天期待明天。抬手轻拢被风吹乱的发丝,一抹浅浅笑意漫过唇角,我的心底滋长着一丛绿,蔓延着一缕香,仿佛走进了绿意无限的春天。以手为画笔,掬心香为颜料,在心间悄悄画上一片绿叶,为明年播种一个新的希望!

冬至散文9:温情“冬至”

文/魏益君

冬至,一个寒冬里的节气,一个给我温情,给我甜蜜,引我遐思的节气。啊,冬至,我儿时的美好欢愉哟!

记忆里,每到冬至节气,北方的农村便进入天寒地冻的季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开始懒散下来。那时乡下的文化生活贫乏,除了每天听小广播,就是隔很长时间看场电影,自娱自乐便成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们热衷的事。冬至是“交九”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们几个小伙伴总是找一堵向阳的墙,靠着墙面玩“挤油”游戏,边做口中边唱着儿歌:“挤挤油,挤出汗,身上像穿火龙丹”。在那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玩的畅快淋漓,真的挤出了一身汗,一轮被冻得发抖的太阳好像也被我们挤暖了,将温柔的暖意洒向人间。

河里的水开始结了厚厚的冰,已经能承受人的体重,冰上游戏更是我们的最爱。手中执一个鞭儿,在冰面上抽打着彩色的陀螺,旋转出多彩的弧线。正惬意玩耍间,岸上传来母亲长长的喊声,那是母亲在喊我们回家吃“冬至饺”。

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家乡的风俗,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肉馅的饺子只有很少的人家才能吃到,一般人家就只能吃上素菜馅的饺子。我家那时穷,虽然吃不上肉馅饺子,但母亲总能调制出美味可口的饺子馅来。包饺子的面也是两块面,一块是白面,一块是掺了高粱和大豆的杂面,白面是给爷爷奶奶和最小的弟弟妹妹吃的,父母、姐姐和我吃杂面水饺。

下饺子前,我要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喊喂牲口的爷爷回家吃饭。爷爷那天也特忙,他给棚圈里的牛、驴子在饲料里掺杂了豆饼,那些牲口吃起来就特带劲。爷爷总说,冬至把牲口喂好了,开春犁地才拉的快。是啊,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人们已开始算计下一个季节的农事了。

我和爷爷回到家,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出锅了,虽然是两种水饺,但吃的却很香甜,很融洽。爷爷奶奶时不时就把自己碗里的白面水饺夹给我几个,父母就说:“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你吃好东西的时候还长着呢,还回去吧。”爷爷奶奶就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也就只好吃了几个,老人高兴,全家高兴。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吃过“冬至饺”,人们就开始熬冬了。冬至已至,新春不远,前方的春天在牵引着人们的目光,诱惑着农家对来年的新的希望和祈盼。

而今,每到冬至节气,我总是要回趟乡下,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冬至的感觉,也才能找回儿时那些逝去的美好……

冬至散文10:美味姜饭过冬至

文/梁惠娣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个令人盼望和难忘的节日。

冬夜读书,读到有关冬至的诗词,惹人无限遐想。喜欢杜甫的《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里面一句“冬至阳生春又来”,给人带来春的期盼;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

自古以来,我国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冬至习俗,如北方有的地区有冬至喝羊汤吃面条、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汤圆、冬至长线面和糯米饭的习惯。在我的家乡粤西,过冬至,家家户户必做美味香甜的姜饭。

每到冬至,家乡的大街小巷就摆满了各种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姜,有沙姜、辣姜、风姜、黑肉姜、黄姜、紫姜、红姜、白姜等不下十种,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野姜也出现在冬至的市场上。这个时节,又适逢腊肉、腊肠、腊鸭等各种美味腊味上市。在冬至这天,人们就会买来各种各样的生姜片和腊肉、腊肠、腊鸭,煮美味可口的腊味姜饭。

每逢冬至,母亲都会亲手给我们做鲜美可口的姜饭。母亲先把各种姜片洗干净,晾干后捣碎,然后用武火把锅烧热。加油,待油烧开后,把姜碎倒进锅里爆香,再把已洗好的糯米倒进锅里,与姜碎一齐用武火炒。两三分钟后再一起倒进电饭锅里,加进少量的水去煮。待米饭煮开一会儿,把切成片的腊味铺在半熟的饭面上,再煮几分钟后即成。

家乡的姜饭,可谓色香味俱全。它的色泽鲜艳美观:米是白色的,腊味是红色的,而混杂在米饭里的姜碎则呈现五颜六色,给人愉悦的视觉享受;它的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既有糯米的醇香,又有生姜的清香,也有腊味的浓香。当你打开锅盖,那一阵带有生姜的清香和腊味油香的饭香,简直令你垂涎欲滴。

在冬至节吃姜饭,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所以家乡冬至腊味姜饭经久不衰,越煮越香。在冬至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香甜浓郁的腊味姜饭,那情景,多么温馨,令人难忘,令人回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