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散文

请欣赏故乡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故乡散文1:心灵深处的故乡

文/阳光新部落

在我21岁离开故乡的时候,我是怀着青春梦想和远大志向的。我不甘于一辈子只与猪马牛羊、禾田小径、穷困和窘迫作伴。我期冀走出那片贫瘠的土地,告别年复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渴望在人生更大舞台上释放自己的能量。我不要再回来了。

然而,就在我刚刚迈出故乡那第一步时,心中翻涌的情绪告诉我自己错了,那种依恋故土之心随着颠簸的车轮在激荡,那种对亲人不舍之情犹如浪涛撞击着胸腔,我很少湿润的眼眶竟不由滚出两行热泪。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心割舍不了故乡,因为故乡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我的精神所在和力量源泉。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的心和故乡之间一直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连接着。

我能忘记母亲带着我挖野菜的情景吗?在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多数庄户人家和城镇居民因为缺粮经常饿肚子,那时野菜就成了必要的补充食物。母亲带着我到田间、地埂、堤坡、河谷采集野菜,从那时起,我就认识了苋菜、灰菜、荠菜、蒲公英、扫帚苗、马齿苋、苦荬菜等十几种野菜,知道哪些可食用、哪些不能吃、哪些可入药。母亲用采集的这些野菜,做凉拌菜,做菜团子,下面条锅,它们带着泥土的芳香夹着草腥的味道走进了家人的饭碗,从而让全家度过一个又一个饥荒的岁月。

我能忘记故乡的北湖吗?它美得素净,美得质朴,它是上苍镶嵌在故乡的一块晶莹剔透的宝镜。儿时的北湖少有人烟,清丽秀美。夏天灰鹤在此栖息,秋日白鹭在此聚集,青青蒲苇间常有三五条渔船在穿行捕捞,那是一副多么养眼的自然风景画呵。特别是夏秋季节夜幕降临之后,这里便是我和小伙伴游泳的最佳去处。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里,水月融为一色,所有声音都相约而去,只有湖畔的村庄传来几声狗叫。我和小伙伴们欢快地跳进湖里,时而在深水处捉迷藏,时而在浅水处打水仗,玩累了就躺在沙滩上侃大山,任凭凉爽的风吹拂着我们赤裸的身体,那种快活的情景成为我脑海里最美好的珍藏。

我能忘记童年那些给我知识、育我品德、为我励志的桩桩往事吗?从我记事起,我的明远爷即是满头飞雪,白须飘然。他读过私塾看过很多书,他胡子里长满了故事:大千世界,天上人间,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他讲述的故事离奇曲折、变幻无穷,常令我如痴如醉,浮想联翩,伴随我度过了苦涩的童年。还有小学时的王老师,他的心底是那么淳朴善良。他看到有些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买不起笔墨,常自己掏钱给予接济;有的学生衣衫褴褛,几近难以遮羞,他没有可支配的布票,就用挑灯夜战换来的稿费买些粗布给他们做衣衫;他主编学校油印的《小喇叭报》经常刊印我的作文,还亲自把我的一篇记叙文邮寄给《中国少年报》因而得以发表,使之成为学校轰动一时的新闻。

我能忘记那个清纯可人令我常怀歉疚之心的小凤妹妹吗?她是我的街坊和同学,有着灿烂的笑容、动听的歌喉,苗条的身段。她曾暗恋着我但我却不敢接受这份爱情,因为她母亲是地主的二姨太。在那个“革命”年代,如果有了这种婚姻的结合,无疑会断送我的前程,于是我对她使用了回避和冷漠的武器。后来她怀着失望和痛苦的心远嫁到黑龙江,再后来她把守寡二十多年、饱受凌辱的母亲也接去东北了。十年前我回故乡给先辈扫墓,在街上与小凤邂逅,从她衣着的质地和光洁的容颜上,我知道她在远方日子过得挺滋润。我问,想家了回来看看?她说是,还说这次回来要给母亲买块墓地,以待百年之后满足老人落叶归根的夙愿。末了,小凤问我,哥,你将来老了会回来吗?不等我回答她便说自己老了是一定要回来的……她和我有着对故乡同样浓烈的情愫。

从故乡走出三十余年,我的足迹曾印在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土高坡、辽阔草原、碧波水乡、繁华闹市和大洋彼岸,我发现故乡一直没有远离我的心境,故乡的一景一物时常映现我的眼前、走进我的梦中,引发我浓浓的乡思、乡情和乡愁。在千里万里之外,我也时刻关注着来自故乡任何好的和坏的讯息。细细想来,故乡这样牵动着我的心,因为她值得我眷恋和怀念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虽然这些人和事平凡得就如同每天享用的一杯茶,一顿饭,一杯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我的感觉中,她总是那么有滋有味,绵亘悠长。

我的故乡呵,你连接着的是生我养我的慈爱母亲,是我飞翔的梦的出发地,是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根。我怎能不把你当作我温馨的港湾、心灵的依归和精神的家园,而时时刻刻牵念着你呢。

故乡散文2:故乡初夏时

文/杨全富

春夏之交,横断山脉腹地、青藏高原边缘的丹巴峡谷中已是热浪滚滚来袭,清晨,满山的雾气笼罩在山顶,夜幕低垂时,雨点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湿润了大地,染绿了山川,朗润了溪流。就在这夏至,故乡——这个高原峡谷中的小村寨,虽然百花凋零,布谷鸟声已远去,但绿树婆娑,万物葱郁。那绵绵细雨的晚春似乎还在眼前萦绕,转眼间,热力四射的初夏就已经偷偷的来到我们身边。

站在藏房的阁楼上,打开眼前的窗扉,映入眼帘的满是绿树成荫,樱桃鲜亮,瓜果飘香的美景。远处,厚重且绿色渲染的大山像忠实的卫士守护着故乡。眼前,淙淙流动且波光粼粼的河水,还有那在河流缓缓的岸边一惊一乍快速游动的小鱼,以及树丛深处在鸟窝里茁壮成长的雏鸟,都迸发出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将自己的生命完美的展现在夏日炎炎之中。顿时,山丰硕起来了,水涨起来了,鸟雀欢唱起来了,就连蝉也凑热闹似的在树丛间抖动翅膀长鸣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故乡的亲人永远担任着夏日的主角,他们扛着各种农具忙碌起来,在时节中挥洒汗水,憧憬收获。锄荒、种雪豆、种荞麦、撒青稞、施肥力……辛苦地劳动着,满怀期望的为今年的秋收种下希望的种子。不知疲倦,年年反复。

河岸边,初夏的风晃晃悠悠地拂过耳旁,一阵轻微的热浪霎时间吻上脸颊。此时,我仿佛听见了夏的呢喃,在我耳旁激动地讲诉着内心的狂野和似火热情。初夏,这个蓬勃兴起的热辣少年!他将内心的狂热尽情的释放。于是,我听见他的呼吸,山清水秀的山谷里,有他青春的身影。他采下一片蓝色天幕上的云朵,轻轻地撒在树丛中,在斑驳阳光的照射下,犹如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不经意间,他就从你身边飘过,带来一阵阵罪人的夏花甜香,让你不禁心旌摇曳,让你忘却了夏日里热力四射的骄阳。走在故乡的小径上,静默中侧耳聆听,一阵天籁之音传入耳鼓,是夏天即将走向成熟的果实在树巅摇动,预示着生命的成长。

“黄梅挂枝头,雨夜入梦来”,立夏时节,干热河谷地带的故乡进入多雨的时节。炎炎夏日下,微风中夹杂着蒙蒙细雨,从雨帘中极目远望,远处的青山朦朦胧胧,充满了别样的景致,大地在一瞬间变得凉爽而清新。此时,青松、白桦、村寨都沐浴在如丝如缕的雨幕之中。寨子里勤劳的人们穿着雨衣,在田地里挥动着农具忙碌着。为着希望,真正应了“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诗词的意境。此时此刻,山间的万物都沐浴在柔柔的雨帘里,享受着这热气初至时的甘露。在这初夏里,故乡的雨,就这么柔和,朦胧之中带着别样的清新。

这热情似火的初夏时节,仿佛是一杯醇香的美酒悠远漫长。特别是喜爱妆扮的姑娘,脱去了覆盖曼妙身姿的春装,换上夏日的清凉服饰,一刹那间,一群群穿着艳丽短袖长裙的如花姑娘,穿梭在村寨小巷里,漫步在河堤杨柳树下,衣袂飘飘,青春飞扬。夏日里,这个火热的季节激扬起故乡万物的生长的斗志,为秋天的收获种下满满的希望。

在这时候,我知道,故乡因为夏日,万千作物才会写意的释放生命的力量,将个性张扬。这个夏天,我依恋的故乡就会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释放所有的能量;就会在蝉鸣声声中呼唤爱的乐章。悠长的岁月里,一转身,故乡已初夏。

故乡散文3:儿时的故乡年味

文/雷克昌

我们一天天长大了,生活条件好了,居住的环境也改变了,但总是回忆起以前的事儿,回忆起那些走远的单纯的岁月,那些快乐的不再能回来的童年时光。新春来临之际,儿时过年的那些事,总在记忆里回放,仍历历在目。

我的故乡嘉禾,一到腊月,乡村春节的喜庆气氛就日渐浓厚,家家户户几乎全力以赴投入购置年货、杀猪宰羊等过年的准备了。嘉禾人重情重义,热情好客,农家杀年猪,有请邻里亲友吃猪血肠之俗。血灌肠做法简单,将放盐渗水的猪血灌进大肠,用禾草扎紧,放在锅里煮熟即成。

记得小时候,每逢杀年猪家宴这天,母亲一大早便让我去请亲朋邻里和长辈,我在校就读的老师一定要请到。被请的人如果说声有事或不去,我就急得跳脚,苦苦哀求,使尽一切办法,拉推兼施。

客人到齐,开筵端上的必定是煮好的血灌肠,紧接着精肉、排骨、炒猪肝、炒猪心……大盘大盘一一端上,热乎乎的,香气四溢。席间觥筹交错,祝酒声、劝菜声不绝于耳。客人放开肚皮,吃得不亦乐乎,主人还不时过来敬酒敬菜,让你吃得舒心,吃得爽快。乡里人真诚、豪爽,往日里与邻里有什么口舌之争,趁饭间提起,有人便说:“谁也不是圣人,难免磕磕碰碰,过去了的事就过去罢了!”如此这般,就把往日争强好胜的麻纱事儿,一古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这种浓浓的乡情,构建了乡村诚信友爱、与邻里和谐相处的牧歌式的田园生活。

新岁来临,人们都喜欢在门上贴春联。春联,嘉禾人叫“对子”,多书祝福之语,用以表达人们喜迎新岁、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民间对子创作中,产生了许多构思奇特的联语,它像朵朵鲜花,在艺术这座万紫千红的大花园里,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深受群众喜爱。

旧时市场上没有出售现成的春联,都是自家购买红纸自写或请村里有文化的人代为撰写。每年年关,家家户户都买了大红纸,按照大门、屋门的规格要求裁割好红纸,父母就嘱咐小孩拿着到村里有文化人的家里,让帮着写一下对子。那时候乡下读书识字的人少,我小时候念过高小,一到除夕,求写对子的人就挤满屋子。我按来到的先后次序开始写,轮到了谁家的对子就由谁家的大人小孩按着红纸,然后吉祥如意的话语不用思考就挥洒自如地写了出来。孩子们把一副副写好的对子拿回家,端端正正地贴在屋门上,千家万户焕然一新。大红的对子似鲜艳夺目的繁花,为节日带来了浓郁的喜庆氛围。

除夕之夜,祭过祖宗后,阖家吃团圆饭。家人无论相隔多远,工作多忙,都要在这天风尘仆仆赶回到父母身边,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

这顿年夜饭,特别丰盛, 鸡鸭鱼肉,样样俱全。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有美好的寓意,比如鱼象征年年有余;热气腾腾的火锅,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五花肉,因又红又白,寓意人们生活多姿多彩……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老祖母还特准儿孙喝点家酿倒缸水酒,连我这个最小的儿子也喝成红脸关公。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全家人共同举杯的时刻,为了老人、为了孩子、为了明天,“干杯!”那种热闹,那种温馨,那种甜蜜,魂牵梦绕,常驻心间。

大年初一,鸡鸣而起,开门第一件事是燃放鞭炮,谓之“开门财”。大街小巷鞭炮声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考究的鞭炮全用红纸扎成,燃放后,红纸屑铺天盖地,谓之满堂红,也是取其吉利的意思。放完响炮,祭过天地祖宗,吃过早饭,就去本村族内人家拜年。遇尊长或平辈无论老少,相见互祝“新年好”“恭喜发财”“万事顺意”之类的吉语,入门则口称“拜年”!旧时稍贫户之子女,则三五成群,挨户排门而入讨吉利,齐声道:发财发到底,讨点新年米;新年发了财,银子遍地来。主人会分送米或包谷一调羹,乡里人叫放大吉利。至初二,开始走村出户拜年。一般先到岳父母、外公外婆家,再依次走亲访友,互送礼品,共饮美酒,以庆新岁,彰显一派祥和的浓浓乡情。晚辈跟长辈拜年,须放鞭炮,嘉禾民谚有“响炮一响,千金万两”之说。

春节也有它的忌讳,人们希望一年的开始能够事事顺利,有个好兆头,而希望好预兆的心理愈强,禁忌自然也繁多。大年初一门宜常开,虽寒风刺骨,亦不可闭户, 以招财进宝,大吉大利。初一还忌扫地和往外泼水,以免财气外流;这一天妇女不可动针线,否则这女子一年到头和人争吵不休。

正月里要忌口,不吉利的话不能讲,我刚记事那些年,年年除夕晚上,母亲都要嘱咐我:“过年的时候小孩子不能乱讲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当时年纪小,也分不清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有一次吃年饭时,天气很热,大家把棉衣都脱了,我边脱边说:“热死了!热死了!”招来母亲的白眼,赶紧用纸往我嘴角上一擦,说是擦“屁股口”,以表示偶尔小孩讲了不吉利的话也不算数。后来渐渐大了,才知道,诸如“坏了”“没了”“不多了”“不够了”等等都是过年时忌讳的话语,譬如不慎打烂碗盘,不可说“打烂”,要说“打发,打发!”客人给自己添饭加菜,不能说“不要”,要说“有了”。这些避忌,看来可笑,好在只有几天,大家也就尽量奉行不渝了。

故乡散文4:故乡,洗涤我心灵的地方

近了,进了,曾经竹杖芒鞋,曾经无数次徘徊在山环与城市之间,曾经无数次想要告别那无尽的奔波,要永远要和你在一起。“故乡”。可现实告诉她曾经的那些一去不复返,那个曾在你怀里撒娇的懵懂少女已经不再了。

如今走进你,再见到你,你就像个慈祥的老者,看着你迷失的孩子,看着她伤痕累累却如此倔强的站在你面前,我知道你一定很心痛。

如今走进你,更像个失散多年的老友,知道你渴望她向你诉说她这些年遭遇的坎坷与不易。知道你想告诉她,她在你心里依旧清晰,从不曾忘记。

再次走近你,你已满山烂漫,你要以最清晰如此绚烂的方式迎接她,你知道在她心里你永远是她心底最好的归宿。可再见她,那些伤痛仿佛更加深了更让你心疼。我知道你想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管怎样你永远不会遗弃她。

再次走进你,你那漫山的梧桐花在涤荡那颗布满纤尘的心。你用你的坚毅告诉她,不管怎样她依旧是你心底那个懵懂天真的少女。

故乡。好亲切的名字,她想告诉你,她心底你一直都在,想问问什么时候可以告别这无尽的漂泊,告别今生这无尽的伤痛,望这群山,山无语。只有飘来阵阵梧桐花香,仿佛在告诉她,你在等她回来、等她忘却伤痛放下束缚的时候,你会以今日一样的绚烂迎接她……

故乡散文5:故乡的秋日

文/温筱鸿竹

今年的秋天已走过一半历程……

望着窗外从天边飘来的几朵白云,我想起了故乡的秋日。一份淡淡的愁思犹如是微凉的秋风不觉划过上我的心怀,引出我无限的遐思。

秋天来了,故乡的田野变成了一片片金黄,大豆、玉米、谷穗,如同是一个个沉甸甸的希望在这个季节孕育而诞生。这个时节最忙碌的恐怕就是我们的乡人了,他们一天天起早贪黑奔走于天地与家园之间,虽然有点累,但是遇到好的念成,心里比谁都开心。

在我的记忆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每年秋日院子里就是一个好场地,收回来的粮食,一堆堆粮食在院子里堆放着,看上去如同是我们在春天写下的文字,原来颗颗粒粒都在这一刻触动人们的心弦。大人都去地里收秋,留在家里的就是老人、小孩与小狗了。老人且不说,蹲在太阳下晒太阳,单单说那小狗,嫣然把自己看成这院子的主人,故意躺在玉米堆旁边,赖洋洋的,打着呼噜,小鸡本想到玉米堆旁边寻找虫子的,可看着睡觉的小狗,就叽叽喳喳的叫着离开,最好笑的还有那飞着的麻雀,看到场上堆着高高的谷子,几度飞落,试图吃点谷子,然而还没来得在谷子堆旁边站稳,就被一旁玩耍的孩子们赶跑,如今这些场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成为了我对故乡秋天的记忆!

每每遇到秋日,我就会在脑海里想起这些画面,想起故乡的秋日……

我的故乡位于太行山一个偏远的村落,秋天到来时,满地都写满绿意的村落,在一夜之间,秋天的轻霜,就把叶子变成了黄色,山消瘦了,如同是一个中年人秃发,不用端详就连被绿草染绿了一个多季节的山顶也看的清清楚楚,难怪一些老人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会顿然发出长长的哀叹,时不等人,一个人,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秋天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楼又东风,那一份离别的愁思如同是秋日的细雨,一直下着。

窗外的秋天已经过去一多半,由于家里没有了田地,我便不能回乡下了,可是这家乡秋天的文字却一直陪伴着我的心,感谢这家乡秋天的文字,于是我便写此文!一来了去自己对这份家乡文字思念之情,而来借这个文字,抚平自己在外思念的心绪。

总之,提到故乡秋天的文字时,我在寂寞之余,想到的更是在乡下秋天时候的快乐。我出生于那块土地,注定我在生命的瓢泼之中要与之结下一份深深的思念!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的疯狂,可是就是这故乡秋日的平淡,让我对故乡的秋日多了几分仰望,我怀想生养我的那块土地,那些亲人,那些朋友,因为不论我走多远,也不论我遇到多少困难,故乡的情怀就成为了我这一生不怕的孤独的情怀!

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走,有人向往城市人的酒红灯绿的糜烂生活,因为毕竟引诱着我们的心智,然而,不要忘记这乡下秋日给予我们一份别样的勇气与拼搏!

秋天来了,秋蝉如同是这个季节的号角,每日不停生息的在我们的耳旁萦绕,我不知道这秋蝉的鸣叫意思,但是,这秋蝉的鸣叫一样也让我们感受这秋日的苍凉!

离开故乡虽然不远。但是这些年来,总会在这秋天的文字里想起乡下的人与事,中秋之后,在我故乡的秋日里虽然有许多惨白,可是我始终坚信:在秋天里种下的梦,就一定会在下一个春天开满鲜花,孕育出一粒粒沉甸甸的果实。

一个人心里会有无数个世界,在我的心里,故乡的秋日就是我人生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滞留下我与小伙伴一起在秋日里看太阳的往事,记得一次秋日的早晨,我与邻舍家的孩子几人一起早早跑到村里后山的山顶上等太阳,那一刻的渴望至今都历历在目,那时我们都没有带手表(的确买不起),谁知等了许久,直到发现头顶上冒着的细雨从我们的脸颊下划过,我们才猝然发现今天的早晨竟然再也来不了,而就在这一日,天下个不停,雨水打在金黄的田地里,发出啧啧的声响。我们急忙赶回家,回到家里,全身早已经被淋湿,我等着父母的批评,当我说出我们这样做的理由时,母亲没有骂我,父亲也没有怪我,窗外的秋雨余下愈大,听着雨声,我的心在这雨淋中寻找着属于我们的世界!一如今夜我无端的写起故乡的秋日,和我们一起去山顶上看日出有什么两样?

秋日里,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月,没有一处不让我们眷恋故乡呢?

故乡散文6:故乡的桃花

文/susheng996

故乡在桃园深处,是桃花盛开的地方。

当一缕春风吹过,万物苏醒,最先萌动的,是桃园里桃树的枝丫。大片大片的桃树,每一个丫口,鼓出一个个豆粒大的芽包,起初是羞答答地探出红蝇头来,一场小雨过后,乘着夜色,枝头挂红了,满满的蓓蕾哟,一枝,两枝,三、四枝;一朵,两朵,三、四朵;一串,两串,三、四串;不几天,满树满园,花团锦簇,桃花烂漫了,桃园成了花的海洋。红艳艳的桃花,是嫣红?粉红?不,是桃红!是桃花特有、娇艳的红。正是: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满树和娇红烂漫,万枝丹彩灼春融。那满树的桃花,俏丽、娇艳,淡淡的馨香,殷殷的红绯,装点出了芬芬芳芳、馥馥郁郁的一番诗情画意。她是绽放的红颜,用一腔柔情捧出一抹绯红,每朵桃花都是一个精灵。那片片花瓣里,写满了万千柔情,朵朵花蕊,堆满了相思的年华。满园桃花正醉人地盛开在春风里。微风过处,桃树的枝条迎风摇曳,朵朵桃花在迷蒙的春意中格外的明艳而清丽。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园披上了一袭绚丽而烂漫的春装:灼灼的桃花,繁盛且亮丽,娇艳而妩媚;盈盈的花瓣,温婉而飘逸,轻灵而秀美;疏疏的枝条,婀娜且旁逸,斜出而多姿。和风拂拂,花枝颤颤,满园桃花如一群窈窕倩女在轻歌曼舞。信步走进桃林,拂面的春风,挟裹着香波一阵阵吹来,空气中飘来醉人的花香。吸一口花精,沁入心脾;抱一片花魂,如醉如仙;恰如豪饮了一壶屠苏,使人沉醉在那桃花的海洋里,不知今夕何年、不知归路、不愿归去。嫩绿的桃叶,知趣地躲在花团后面,捧住那万顷桃花,占尽春光。

万树桃花开,一夜风吹瘦。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莫春的风大了,片片花瓣飘洒而下。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哦,花瓣雨,伤春泪,落英满地,让人不忍踏进桃林,生怕玷污了那圣洁的花仙。只看那桃林边的小溪水,漂浮着片片花瓣流向远方,影落清波十里红,心中有些惆怅,今日花落春去也,明年的春天,你还会重上枝头?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桃花谢后,满园春绿了,桃园里晃动着忙碌的身影。人们脸上依旧荡漾着桃花般的笑颜,精心照料、看护桃林,只盼着棵棵桃树结出仙桃来。看那桃园里的大姑娘,个个长得水灵灵的,笑起来面若桃花,一笑倾人国,再笑倾人城,三笑惹出故事来。太阳底下,戴一顶浅色遮阳帽,衣袂飘飘,身姿婀娜,踏着微风,款款而来,在桃树下穿梭劳作,仿若七仙女下凡,只把路过的行人看的呆呆傻傻的。恨不身为桃乡人。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果丰收的时候,桃乡人心里了开了花。桃林里的每一棵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桃子,一根根伸展开来的枝干,象一串串糖葫芦,承载着熟透了的桃果在晚风中轻轻地摇曳,等待摘桃人帮卸妆。桃林里一箩筐一箩筐的水蜜桃、苹果桃往外装,大卡车一车一车往外运,听说都贴上标签销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桃园里长得最好的是人称“仙桃”、“寿桃”的蟠桃,形美味鲜,历来为桃仙、桃王、桃中极品,大概种桃人自己也舍不得吃上几个。传说是天上王母娘娘生日大会用的寿桃,王母娘娘曾与汉武帝相会,赠与四个蟠桃,武帝吃后觉得口齿留香,通体舒坦,就留下桃核准备带回来在皇宫后花园种,王母娘娘告知“中夏地薄,种之不生”。

故乡种植桃树的历史很久远,几百年前就叫桃园。身为桃乡人,总有一份骄傲,心里一直珍藏着一份对故乡桃园的美好记忆。每当度过北方的漫长寒冷、枯黄苍茫的冬季,总想着故乡桃园的美。每当春风醉人的季节到来,也看山、也郊游、也附庸风雅,学着先贤的样子,浴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观赏过万亩桃花、万亩梨花、万亩玫瑰、万亩槐花……,但,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难舍故乡桃花一片情。

桃红又见一年春,回乡只为看桃花。武陵故里怀情愫,系念桃花入梦来。只是都市扩展了,大地变样了,昔日的桃园已不见踪影,心头怅然若失,无聊地在路边行走。猛然间,眼前豁然开朗,城郊外、故道边、村舍旁,曾经荒凉的土地上,竟是一片姹紫嫣红!真是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几尺高,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何来迟。呵!桃花红,梨花白,桃花的香魂,已经深入桃乡人的骨髓。一位乡亲告诉我说,来看桃花的吧,省城的、京城的,年年都有来看的。乡下人现在到处都种桃,上面也明白了,咱桃园离不开桃树,苗圃免费提供桃树苗,城里乡里都种桃。今年桃花开得好,你再往别处走走看,桃乡大地,满眼桃花满眼春!

故乡散文7:故乡的河

文/李建臣

童年最难忘的记忆,是故乡的那条河。

它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一路浩浩荡荡,最终注入松花江。

它叫辉发河。

从源头流出后,辉发河与一条支流交汇。这个支流就是吉林省的梅河。围绕着两河交汇点,人们世代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并且把这个地方亲切地称作梅河口。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我生命的摇篮。

最早的记忆,是跟随母亲去河边洗衣。我的任务,就是把母亲洗好的衣服晾在用石头垒就的大坝斜坡上。

长大一些,这条河便成了小伙伴们玩耍的天堂。那个年代,物质极其匮乏,孩子们所能追逐的,就是青山绿水,蛙声蝉鸣,鱼虾泥鳅,蜻蜓纸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编织着五彩斑斓的童年。

夏天,大家在河中尽情嬉戏。时而鱼翔浅底,时而蛟龙出海,你追我赶,常常流连忘返,哪里还顾得上家长的训斥和老师的告诫。至于蚊虫叮咬,那更是家常便饭。

冬季,除了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更喜欢到一望无际的冰面上打滑跐溜或支冰车。打滑跐溜一般选择有坡度的冰面,从上到下会滑出很远。也有人会坐在爬犁上滑下去。但这些玩法常常为冰车族所不屑。冰车是一种东北地区小朋友特有的自制玩具,又叫单腿驴,结构简单,驱动灵便。蹲在上面,穿行于白茫茫的世界,势若脱兔,凭虚御风,惬意无限。只是在冰车上蹲久了腿有些吃不消。小朋友不管那些,有时玩得兴起,会一口气支出十多公里。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气温下,手脚时常冻得皴裂。若要缓解冻伤,辄须再用雪来搓,很是遭罪。但再相约去玩时,遭罪的事便忘得一干二净了。

当年的梅河大桥是木桥,比较破旧,桥板之间缝隙不小。透过缝隙,可以看到桥下湍急的河流,令人望而生畏。记得有一年涨水,河水几乎漫过桥面。过桥时,人们手扶栏杆,逡巡蹑足。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几十年来时常在梦中浮现。桥的南面是农村,北面被称作城里。城里这个称呼让我纳闷了许多年,始终没找到“城”在哪里。实际上所谓城里,就是最早的梅河口村变成了梅河口镇。一条河,分隔了城乡。

最深刻的记忆,是有一次小伙伴们一起去游泳。我不会游,便站在岸边观看。不料被一个淘气而又不知深浅的家伙从背后一脚踹了下去。我当时在河里扑腾了好一阵子,喝了不少水。好在他们发现情况不妙,及时把我拉上岸。这件事令我至今心有余悸。

其实真正的恐惧并不是水中挣扎的瞬间,而是事后的回味。静静一想,原来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和偶然,去留原本只在一瞬间。更让人惶恐和难以参悟的是,有时已处去留边缘,却还浑然不知。这种变幻与无常,岂能不令人唏嘘和骇然!古人云,上善若水,天下至柔莫过于水。可当它吞噬生命的时候,却变成了野兽,它的柔已经荡然无存。善恶易变,乃在须臾之间。

故乡情是一种奇妙的情结。我常想,人们为什么会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为什么会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情怀,为什么会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慨叹?这是因为,在我们最初睁开好奇的双眼,去认识、理解和感悟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故乡给了我们滋养、欢乐、希望和信念。它开启我们人生旅程的起点,确立了生命价值的航线。它把我们的稚嫩,紧紧裹进它温暖的怀抱;把我们的根,永久镌刻在故土的青史间。它把厚重的文化情怀根植在我们的基因里,让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抹去烙在灵魂深处的故土印记;它把对儿女博大的爱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让我们走遍天涯海角,也挣不脱闯入梦境的金色华年。特别是当我们漂泊半世,蹉跎岁月,饱尝人世的甘苦与冷暖,带着难言的伤痛与疲惫,去寻觅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港湾,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无忧无虑、不识愁滋味的日子,会不由自主地思念滋养我们的故土、给予我们力量的生命庄园。也正因如此,故乡才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情感的依托、信念的支撑。此情可待成追忆,梦啼妆泪红阑干。

外面的世界虽精彩,但生命之根永远在故园。多年来,我去过塞纳河,到过莱茵河,走过多瑙河,领略过哈德逊河。但最令我魂牵梦绕的,还是故乡那条弯弯的小河。河不大,却养育了千千万万优秀的梅河儿女;水不深,却哺育出一生为民、两袖清风的好公仆郑培民这样的参天栋梁。

每当走近故乡久别的河畔,我的耳旁便仿佛响起王洛宾先生那荡气回肠的旋律:故乡的河/多少回你从我的梦中流过……我的眼睛就会湿润,思绪便随着潺潺河水,流向远方,飘去天际。

河究竟是什么?河是一首温馨的诗,河是一曲深情的歌,河是一杯浓烈的酒,河是一部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交响乐。面对奔腾不息的滚滚流水,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思想家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科学家说,水是生命之源;文学家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实际上,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条河。有急流,有平缓,有激越,有险滩。随着时光的流逝,终将一去不返,并且毫不吝惜地带走你的一切。

但物质世界再富有也会消失,再华丽也会腐烂。只有爱,只有精神财富,才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在汹涌澎湃中闪现,长流天地间。

你听,天边传来的袅袅歌声,那是不是生命的音符在跳跃,是不是远方的游子在呼唤——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故乡散文8:故乡的老井

文/胡琴

故乡的老屋旁有一眼四方水井,不高,也就一成人身量。绿荫环绕,青石苔痕。常年有清泉汩汩而出,润物无声的滋养着我的父老乡邻。

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那用水要肩挑背扛的年代,我家最是得天独厚,吃水方便得伸手可得。若是渴了,拿个碗直接到井里舀上一碗,咕咚咕咚灌下去,那甘冽沁脾,让人舒展得像久旱逢雨的秧苗。每当挥汗如雨劳作后回家,可以边在灶上烧着柴火,边到井上取水淘菜做饭,还可以悠闲的洗去一身的疲惫与尘土,一点也不会手忙脚乱。

清晨的老井旁最为热闹。乡邻们络驿不绝地挑着水桶到井边取水。见面了自然少不了打个招呼,或者无关痛痒的寒暄几句,问问吃了没,农活忙得哪样,然后再各行其事。那此起彼伏水瓢撞击水桶的声音,恰似一首欢快轻盈的乡间晨曲,谱写着乡邻小日子里的酸甜苦乐。

记得小时候,父亲卧病在床,母亲忙于农活,取水就是我们兄妹的事情。真的是两个和尚抬水吃,一步一洒往家挪。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用我们抬水,经常早上起床后往水缸里一瞧,嘿,明晃晃、清亮亮的满满一缸水,就好像是田螺姑娘来过。其实我知道不是田螺姑娘,而是好心的乡邻怜我贫弱,挑水时也会顺便把我家的水缸灌满。时至此刻想起,那憨厚的乡邻,质朴的帮助,都是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珍藏。

我最爱老井冬夏时光里的那一井冬暖夏凉。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绿树荫浓夏日长,沉李浮瓜冰雪凉。那时候家里的果树很多,一到夏天桃红李熟梨满枝。为了贪那一夏清凉(那时候还没有冰箱这奢侈的物件)我把桃啊李啊用提篮装好,系上绳子,沉入井底,再等上半日时光,就可以在夏日炎炎吃到冰凉甜脆的美味了,比寻常吃口感更好。那沁心冰凉,快乐了我的童年时光,让我念念不忘。冬天的老井云蒸雾罩,热气袅袅。即使是寒冬腊月冰冻三尺,井水就像是被加了柴火烧过似的温热怡人,用来淘菜浆衣是最好不过。乡邻们都会聚集到老井旁择菜浣衣,享受着老井给予的一冬温情。

老井日夜涓涓流淌,迎来送往那日升月落的清浅流年。看着我蹒跚学步,听着我牙牙学语,照着我豆蔻初开的青涩容颜,伴着我胡家有女已长成,绿叶成荫子满枝。

如今离开故乡多年,每次回乡都会回去看看老屋,看看老井。趴在井沿上掬上一捧,那甘冽沁爽一如初心。老屋已旧,老井未老,只是多了时光的浮苔。

老井清冽,濯我之心,让我尘世纷扰不失本真。老井无私,明我之志,珍爱自己善待他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