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散文

请欣赏工作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工作的散文1:银烛秋光静夜思

文/吕秀芳

在高速旋转的工作节奏的逼仄下,为了减压,现代人的夜生活日益丰盈起来。在灯火闪烁下吃地摊、侃大山、品茗斟酒、看电影、追剧、网购、发朋友圈……忙得不亦乐。

今晚,在没有任何征兆下,忽然停电,多少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待一阵手忙脚乱后,眼睛渐渐适应了黑夜,心也慢慢静了下来。其实,没有电的夜晚才是人和自然、人和心灵最为亲近的时刻。秉烛静思,望着忽明忽暗的烛光,我陡然有了李白“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感慨,徒生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幻觉。我在想古人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黑漆漆的夜晚,他们会干些什么呢?用手机一百度,才发现原来古人的夜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不信,有诗为证。

酣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自然醒,睁开眼睛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了缤纷的落花。

遐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加空旷。月亮升起来了,竟然惊动了小鸟,于是山涧中到处回响着鸟儿的鸣叫。

畅饮:“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通红。天黑了下来,一场大雪要来临,老兄,能否共饮一杯?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情味盎然,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对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望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门前明亮的月光,仿佛地上铺着一层白霜,抬头望着天上那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故乡。

登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独自登上西楼,如钩的残月悬在夜空。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在秋风摇摆着……

月光从窗外照了进来,将我的思绪笼回到这个没有电的夜晚。静静地躺在床上,我忽然被一种缥缈迷蒙的氛围笼罩着。月光从窗纱上漏洒下来,将小屋绘成了一幅悠远的木刻,淡泊宁静,典雅清纯,我轻轻地呼吸,轻轻地眨动眼睛,唯恐弄醒了这个幽静之所在。

轻轻地举手投足,木刻又成了一幅充满魅力的黑白片,我不容置疑地成了这方空间的主人公,随心所欲想我所想。目光随意地投向窗处,脑子里竟迅即沿着窗棂画了一个大大的方块,将庸俗的旋涡、污浊的卑琐、虚荣的浮华、遗世的封闭、无奈的冷漠和沉沉暮气框在了外面。

月光下默读《春江花月夜》,能弥补语言的断裂,浸润思维的枯索,拯救创造力的衰颓。烛光下沉浸在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中,能蜕去案牍劳形中的疲乏,细腻日渐粗糙的情感,净化被俗念染指的意念,固守灵魂的那方净土。正如作家王蒙这样评说:“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不满意。又有什么方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于是你感谢柴可夫斯基。”

我卸掉了社会和家庭赋予我的所有角色,卸掉了作为社会人的浓妆艳抹,这时候最单纯、最原始、最朴拙的我任心音自由流淌。白天里那斑驳杂乱的色彩,喧嚣纷扰的噪音,那为物欲的牵累都渐渐远去了,只有淡淡的月光和我进行无声交流……

无师自通,这一刻我才读懂了刘心武为什么要《拉上窗帘》,只有拉上窗帘,才能使自己的私人空间同他们的私人空间与公众的共享空间明确地区分开来,万分珍惜私人空间里的心灵漫步和心灵憩息,充分地体验拉上窗帘后生命的多彩,饱满和尊严。

刘心武说:“一个人的身体与心灵应该是融会在一起、不可剥离的,把陶冶、提升心灵的过程比喻为心灵体操,未尝不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大块大块的灰色,对生活境遇的不满,对工作压力的无奈,对职业前途的担忧……这些灰色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我们的心情,只有时常做做心灵体操,在不受他人和社会干预的超级宁静中,让良知的阳光,射进心灵的深处,也任潜意识流无拘束地奔泻……

在这个无电的夜晚,我读懂戴逸如为什么钟情于将艳俗的、素淡的、热烈的、温馨的全注入黑白灰的调子里,那种光影的重叠交叉和闪烁曾迷倒了多少人。在这个无电的夜晚,我醉意于“小河静静流,微微起波澜,明月照水面,闪银光。依稀听得到,有人轻轻唱,多么幽静的晚上……”

不时有三两音符从窗飘入,或斜倚在枕上或徜徉在空中。渐渐地,屋子里贮满了音符,当我这双不会弹琴的手,随意把它们排列在一起时,竟也成为一首舒缓的小夜曲。浸润在音符氤氲的空间里,一种温润柔滑的感觉渐渐漫过肌肤,平日里被世俗挤压的灵感如一个轻柔的宁馨儿,又翩翩飞到我的园子里。于是,在神思摇曳中,我渐渐触摸到月亮那凉津津的额头。

工作的散文2:走开

文/蔡昭新

局长到下属的工厂检查工作。

工厂员工伍畏正坐在操作台前,因为设备运转正常,没什么事,他在辅导六岁的女儿伍娟娟做作业。见局长一行大驾光临,伍畏连忙站起来,恭迎局长。

局长走近操作台,俯身察看设备运转情况。伍娟娟可不知局长为何人,仍然坐在操作台前做她的作业,连头都没抬,正好妨碍了局长的观察。

伍畏一见,连忙大声呵斥女儿:“走开!”伍娟娟这才极不情愿站起身,闷闷不乐地走开了。过了一会,不知为什么,伍畏的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他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是不行。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攫住了他:我刚才说“走开”,并没有指明要谁走开,如果局长误会我是在呵斥他,那可就麻烦大了!他以后肯定饶不了我,会经常给小鞋我穿,就是找借口把我开除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想到此,伍畏不禁脸色煞白,额上几乎要冒出冷汗,语无伦次地向局长解释:“对不起,局……局长!刚才我……我没有赶您走开的意思!……不,不,不是的,我是要女儿走……走开!您千万别误会!”

可是,局长正专注于观察设备,他双唇紧闭,脸色凝重,没有开口。伍畏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知趣地退到一旁,他不知道局长有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心情越来越沉重,几次想再向局长解释一番,却又怕干扰局长的工作,张不开嘴。

局长走后好多天,伍畏心里一直惶恐不安,生怕局长误会给小鞋子他穿,或者把他开除掉,那样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伍畏想着想着,开始一天到晚像祥林嫂似的念叨起来:“我真的不是要局长走开,我是要我的丫头走开呀!局长,我求求您了,您可千万不要误会,千万不要给小鞋我穿,更不能借故开除我呀!”

这样反复搞得伍畏吃不香,睡不宁,他觉得自己真受不了了,几乎要崩溃了,决定再次向局长解释一番,让局长明白自己的心情。

伍畏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局长的家。一天傍晚,他和爱人提了礼物,轻轻敲开了局长的家门。

一脸威严的局长出现在门前,一见来人,却不认识,便冷冷地问:“你们找谁?”

伍畏赶紧递上礼物,一脸虔诚地说:“局长,您好!我是您下属××工厂的一名职工,我是来向您说明一件事的。”

局长拒绝了礼物,好奇地问道:“你要说明什么事?”伍畏弓着腰,带着讨好的笑容,慢条斯理地解释:“局长,是这么回事,那天,您到我们厂去视察,在操作台前,我女儿在做作业,妨碍了您,我对我女儿说了声‘走开’。局长,您千万别误会,我说的是我女儿,可不是说的您呀!”

这件事局长早忘到九霄云外,没有一丁点儿印象了,听了伍畏一番话,不禁觉得莫名其妙,就冷冷地说:“我不知你在说些什么,你走开。”说完“呯”地一声把门关上了,从门缝里飘出一声不满的嘀咕:“神经病!”

伍畏以为局长不肯原谅自己,心情愈加沉重,怏怏不乐地和老婆打道回府了。

从局长家回来,伍畏病了,还病得不轻,在病床上,他总是一个人反复念叨:“老天爷呀,你是知道的,我确确实实、千真万确是要我的丫头走开,可不是要局长走开呀!老天爷呀,求求您大发慈悲,把我的话告诉局长吧!……”

工作的散文3:父亲学二胡

文/刘小兵

父亲退休后,从忙碌的工作状态一下过渡到清闲的慢生活,刚开始,父亲很有些不适应。后来,在一帮老年朋友的劝说下,买了一把二胡,开始了吹拉弹唱的生活。

老孙是父亲单位的老同事,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只不过前几年老孙因病,提前退了休,每天坚持拉二胡,让他以往孱弱的身子骨渐渐硬朗起来。现瞧见父亲也来学二胡,老孙就自告奋勇当起了父亲的老师。调弦、定调、拉弓、指法,老孙手把手地教。音准、音色、五线谱,老孙也不厌其烦地逐一讲解。由于教得规范,讲得到位,一下勾起了父亲学二胡的浓厚兴趣。

刚学的时候,由于父亲音乐底子薄,加之年岁大了,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因而,学起二胡来,显得特别吃力。亏得老孙脾气好,从不会对父亲吹胡子瞪眼睛的。在这样亲切宽松的学习环境下,父亲也知耻而后勇,一遍拉不对,他就两遍、三遍地拉,直到像模像样了,才停下手中的弓弦,抹抹头上的汗珠,乐呵呵地对老孙说:“老孙,晚上到我家喝两口去!”

学到第六个月,用老孙的话说,父亲已经出师了。我们全家人都很吃惊,老孙见我们不信,似乎有些生气:“我跟老刘什么关系,用得着我去拍他的马屁吗?”受了老孙的夸奖,父亲也有些诧异,一再受宠若惊似地只朝老孙连连拱手。

也别说,自受到老孙的点赞之后,父亲拉二胡的兴致欲加高涨起来。只要一有空闲,公园、草坪、小区、长亭,都能见到父亲忘情地拉二胡的身影。那悠扬的旋律,常常引得路人驻足侧听,一首曲子拉下来,时常会赢来一阵叫好之声。一次,小区的一个老哥在听罢父亲的二胡演奏之后,打趣地向父亲提意,让他到《我要上春晚》上去露露脸。不想,父亲听后,哈哈一笑:“自娱自乐还可以,要是班门弄斧,那就自不量力喽。”

父亲每天依然优哉游哉地拉着二胡。又过了半年,一天晚上,父亲请老孙到家里吃饭,酒过三巡,老孙要父亲演奏一曲。父亲也不客气,拿来二胡,调好音弦,拉起了《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旋律,雄浑清越的曲调,阴阳顿挫的音韵,让人如醉如痴。听着听着,老孙突然带头鼓起掌来,一曲奏完,大家齐声称赞。老孙回家的那一刻,还不忘拍着父亲的肩头说:“老刘,你的二胡水平,已经超过我了。”

如今,父亲的二胡技艺日益成熟,他每天都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不仅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年的肩周炎顽疾也荡然而飞。

工作的散文4:送礼的现代性

文/二芮

我工作后第一次送礼,说出来好丢人,因为学历被人事部门弄错了,我去找人事科科长,他推三推四的,我表姐K给我点拨:“你去他家里找找他吧,记得带些东西。”老军工厂技术员出身的爸爸就把他画了几个月的一幅山水画拿出来,那是他心目中最贵重的心意。听说科长还有收集酒瓶的嗜好,我又把我爸舍不得喝的西凤酒倒出来,把酒瓶揣上,忐忑不安地来到科长家。还好,科长那天不在,我红着脸把礼物丢给他老婆,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仓皇逃离,后来见到他我紧张得要死,怕礼物送得不合人家心意,怕人家拒腐蚀永不沾给我难堪。科长果然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了,沉着脸对我说:“我收藏的是瓷瓶,你把你送的玻璃瓶拿回去。”

K的世故是在婚姻里炼成的,她老公在单位追求进步,应酬频繁,经常会打着官腔让老婆K分担一些应酬任务。比如限10分钟内给局长夫人买件生日礼物送至某西餐厅。K在珠宝专柜挑了条白金钻石项链,寒光凛凛。如今下手越狠,将来回馈越多。这不仅是给局长夫人买礼物,也是给老公买人情买面子。这时候花钱要不眨眼地花。说实话,K头一次买这种银子的时候也是心一横牙一咬“买”下去的,不敢犹豫,不能想农村的公婆一年在土里能刨出多少粒粮食,多少粒粮食能换这链子上的一粒钻,一想,手就软了,手一软,事情就办得不漂亮了,老公的面子就打折了……

K的老公当了某长后过节也会收到各种购物卡,他发愁的是都记不得谁送的了,但是谁没送记得很清楚。两个人若吵架,老公也会用给她购物卡来平息。宝玉从前送个旧手帕赚了黛玉一辈子的眼泪,现代人才没那个耐心,送的礼,都是要刀下见菜的。无论送单位领导还是家里领导的礼品,目的都是交换或投资,绝不做赔本的买卖。K送礼给领导就是要目标明确地交换,以租用他们手里的权力;K老公,给领导夫人送礼也是在对自己的前途进行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即便给自己老婆购物卡也是交换,换她的乖顺温和,容不得她再有怨气。他和她离婚时说,他受不了她把他当提款机还给他脸色看。

分手时,他流下了眼泪说,他的前女友对他才是真的好,从前还给他织过一件毛衣……K冷笑道,好像那个寓言故事,国王杀了厨师,只因他每天做的玉粒金莼他难以下咽,时过境迁,换N个厨子他也吃不出从前逃亡的路上老太太给他的那碗剩饭的滋味了。

工作的散文5:甜桃子

文/尉克冰

那年,我还在学校工作,教高中语文。一次,在课堂上,读到一则文言文阅读,是《韩非子·说难》中的一篇,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卫灵公和嬖大夫弥子瑕的故事。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弥子瑕将吃剩下的桃子给国君吃,非但没有招致杀身之祸,还得到了褒奖,国君认为,此行为表明了弥子瑕对自己的爱。对此,学生们大多不能理解。

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关于吃桃子的。

一年夏天,母亲买回一筐鲜桃。一个个桃子莹润饱满,色泽红艳,很是诱人。母亲将桃子洗干净,放在茶几上,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吃起来,挺不错,脆生生的,很甜。

母亲也拿了一个桃子。她刚咬下一口,就发出赞叹,这桃,真甜!而后,她从我手中拿走桃子,尝了尝,随后,把她的桃子递给了我,“吃这个吧,比你的好吃。”

我说,应该一样吧,一起买来的,还能有多大差别?我没有接母亲的桃子,坚持吃自己原来那个。

“你尝尝啊,我这个特别甜呢。”

我接过桃子,尝了一口。呀,真是的,鲜嫩甘甜,香脆可口。比我那个还好吃。能买到这么好吃的桃子,一年之中,也难遇上几次。

这时,门开了,父亲接我七岁的儿子放学回家了。

“宝贝,快来吃桃子!”我不假思索地把手中那个甜桃子给了儿子。看着孩子吃着甜甜的桃子,我和母亲都笑了。

儿子咬了两口,突然停住了。莫非他觉得不好吃?“怎么了,宝贝?快吃啊,趁着新鲜。”我催促着儿子。

“这桃子真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桃子!”儿子使劲咂咂嘴,“可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姥姥吃,因为,姥姥年纪最大。”儿子把桃子递给了母亲。

母亲接过桃子,眼睛湿润了。而我,除了感动,便是惭愧!孩子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么多年来,母亲总是把自己尝到的好吃的桃子、苹果、甜瓜等等,让给我和孩子。一直以来,所有最好吃的东西,都属于我们。这几乎已经成为定律。

可我呢,小时候,觉得母亲让给我吃,理所应当。等长大结婚后,自己有了孩子,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儿子,却很少想起母亲。

面对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真的好惭愧。

“妈,您吃了这个桃子吧,以前,您受了那么多苦,现在该尝尝甜了。”

可母亲还是不肯,坚持让孩子吃。就这样,三个人互相推让着,谁都舍不得吃。

“那我们一人吃一口!”孩子想出了好办法。

于是,桃子在我们三个人手中传递着,我们每个人嘴上都沾满了桃汁,那甜味里裹着浓浓的爱一直沁入了心脾。

工作的散文6:蕲河秋思

文/龚晓静

久居于工作和生活的喧杂,便有了寻觅一方宁静的心境。于是选择了这样一个阳光晴好的秋日午后,一个人骑着单车来到离城外不远处的蕲河。

进入蕲河,仿佛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路上,凉风拂面,秋日耀眼的阳光,透过两岸的树,朦胧得透着微醺的醉意。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衬托得头顶那方蓝玻璃似的天空更加地清澈透明,河水婉转地流淌着,将透明的天,连同上面偶尔飘浮的几缕白云,都倒映在水中,偶尔还会有一两只白鹭飞掠过水面,洒下一声清脆的长鸣,又倏然划空而去。

在一处大的沙滩索性赤了双脚,走在这由蕲河水从大别山深处挟裹而来的黄沙铺就的沙滩上,感受它温柔细腻的亲吻,自有一番返璞归真的情趣。可别小看这些细细的黄沙,听说都是当地居民财富的来源,沿路人们都会看到挖沙子的机器和人们在忙碌着,然后被大车拖向外面的世界,不禁想起一句古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滋润着所有依附她的生灵。

软软的沙滩上,随处都能看到年代久远的陶瓷碎片,在细碎的沙粒中若隐若现。河中间有一片被河水冲刷的地方露出很多奇形怪状的鹅卵石,其间夹杂着很多砖瓦,卵石个个浑圆有致,想它们是经历了多少年的沧海桑田,才变成如今这样一番模样,于是忍不住弯腰捡拾要把它们带回尘世间。

听河边撑排的老人说,蕲河沿岸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年代很久远,不知道里面藏着多少的古代遗迹呢。听了老人的话,踩着脚下残留的秦砖汉瓦,心中突然莫明其妙地激动着,好像看到一个千年前的古朴小镇,一位婉约的古代女子,水衣清袖,笑颜如花,婷婷地向我走来,只是不知她可否如我一样,也在这样的一个秋日午后,有着这样一份淡淡的情怀?

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漫步林间河畔,听萧萧风声,看飘飘落叶,抬首天高云淡,低眉浅呤清唱,任平日里的喧哗和忙碌都可化为此刻的尘埃落定。我也喜欢这样简单的生活,没有朋友时,一个人,静静地绽放,读点自己喜欢的书,听些自己喜欢的音乐,使自己温柔淡泊。漫步山间河畔,寄情于山水之间。

远处蕲河桥上飞驰而过的列车,拉回了我此刻的思绪,而蕲河随着那一往而去的车轮,重又归于它短暂的沉寂。抬头再看蕲河尽头那一角温存柔和的天空,此时已被落日的余晖尽染,那轮红遍半天的落日,红得那样简单,它淡淡地笼罩着蕲河,和对面河畔的村落和树林,袅袅的炊烟升起,渲染得蕲河更加朦胧素淡。

其实我真的应该多感受一下这秋的凉爽,这天的高远,细细地品味这满河的秋色了,只是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天空有大雁灰蒙蒙掠过的身影,那是急着找自己的栖身之处,我也应该回家了吧!

工作的散文7:帮倒忙

文/刘兵

参加工作不久,按局里的规定,年轻人都得下基层锻炼一阵。因为我被安排在局长身边当了几个月的文秘,表现还算不错,局长特意让我去蛤蟆乡定点户郭老三家扶贫。

临走前,老主任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刘啊,年轻人热情高是好事,可真正干起来得悠着点。”

到了郭老三家,才知道啥叫穷,屋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郭老三瘸着腿,老婆前两年外出打工,跟了城里人,丢下两个又呆又痴的孩子。尽管生活清苦,他倒蛮想得开,说各级领导经常看望他。尤其是我们的局长,隔一阵就来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送钱送物,心里暖着呢!

看到郭老三凭着一张利嘴,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孩子缺餐少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领导不是叫我来扶贫吗?不管咋说,把他扶起来了,总是给领导脸上贴金啊!

于是,我拿话激郭老三,为啥村里数你最穷?腿有残疾,但也不是不能走路;能说会道,说明你心智不差。我尽力来帮助你。只要肯干,肯定能致富。

郭老三也是个有血气的汉子。村民的奚落,常揭他的疤,一直憋着一口气。研究了各种门道,他最后决定养猪。我把参加工作后积攒的一万元借给他,从集市上卖来猪仔和饲料,村主任也找人帮他搭猪圈。经过精心饲养,恰逢春节前肉价上涨时,郭老三把十头肥猪卖了,赚了一万多元。他家添了电视,还给孩子买了新衣。郭老三越干劲越大,扩大了猪舍,准备再养三十头。他逢人就说,还是刘干事真心帮人,大家再也不能把俺郭老三叫贫困户啦!

到岁末,我回局里汇报,老主任也参加旁听。当我兴致勃勃地讲起郭老三脱贫的经历后,局长好像兴趣不大。最后,他甚至还批评我,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交通也便利,这么大的事为啥不提前汇报?太无组织纪律性。至于借出的一万元,纯属你个人行为,没走正规程序。假如郭老三一旦返贫,还不上款,由你自担风险。

回到办公室,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老主任关上门,说:“谁让真的扶贫啦?我早就叫你悠着点。郭老三这油嘴苦典型,十里八乡都难得找。每次领导带记者访贫问苦,他能说会道,配合得最默契。你现在把他实实在在弄富了,以后咱局长来兴趣,想下乡钓个鱼,弄点土特产,还有啥理由去?还给别人扶贫?先扶扶自己吧!”

工作的散文8:一个幸福的人

文/周淑芳

年关将至,各项工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了。午后,我们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兴奋地喊了一声:“大家快看,谁来了!”我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志。”大家异口同声。又有一段时间没见了,他竟然自己“摸”过来了。

时间可追溯到4个月前。大志是一个乐观向上、才华横溢的才子。我们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更是家里的顶梁柱。每逢节假日,他都是热心地召集我们游山玩水的“驴头儿”,那一手好文章曾在全国得过大奖。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那天傍晚,他正和朋友在家属区散步,一辆飞驰而来的残疾车把他送到了死神的边缘……抢救的过程惊心动魄。再见他时,已是满头绷带,躺在重症监护室里,靠呼吸机维持脆弱的生命。看到他的妻子心痛绝望的表情,握着她冰凉的双手,我们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所有的祈祷和祝福,都希望他能够早一天醒来,早一刻回到我们身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奇迹在一点点发生。大志在医生的全力治疗和亲人朋友无比关爱中,凭着坚强的毅力渐渐好了起来。会走路了,会说话了,能认识妻儿了……但毕竟是大脑严重受损,让他暂时失去了记忆。

“我很感谢大家,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我想不起来你们的名字。”每次看到我们,大志都会重复这样的话,表情很内疚、很无奈。然后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笔和纸,让我们把名字写下来,说要回家慢慢认、慢慢记。今天也不例外。而我们每次都会大声而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不许忘了我”……

这天,我们和大志聊了很多,问他现在的恢复状况、他的家庭、妻儿以及他曾经的文字与驴行。有人赶紧找来大志发表在报纸上的文字和照片,告诉他:“这是你的作品,记得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吗?”大志憨憨地笑着摇摇头,“不记得了。我现在想想,心里很痛苦。半生的记忆没有了……”他说不下去了。我们了解,更能够理解他。以前在电影中看到的桥段,如今在生活中真实上演了,剧情竟是如此揪心和酸楚。我握着大志的手,认真地说:“没关系,我们重新认识,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天色已晚,大志跟我们告别,我的心渐渐归于安恬。在这个冬季的深处,打磨掉刚刚的多愁善感,心里充满宁静与安详,静静地思考着人世的悲欢离合,静静地看着大志渐行渐远的背影,不再彷徨,没有忧伤。时光永远不会逆行,但它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记住:大志朴实无华的文字、乐观豁达的笑容、坚强无比的意志以及每天早晨,他媳妇怕他上班迟到,为他精心准备的在一盆冷水上晾凉的美食——“水上漂”……

对比事发当初的情形,今天的大志着实让我们惊喜不已。虽然他暂时离开了他曾经如此热爱的工作岗位,也和我们生活的圈子越来越远,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永远是我的朋友,永远是一个幸福的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