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的文章

请欣赏力量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力量的文章1:鸡汤的力量

文/卫夫子

我的朋友圈里,有3个人每天都会在三个不同群里发鸡汤文章。

一个是我的师兄。他在深圳一个大型的餐饮连锁公司当人力资源总监。每天上午,他就像打卡机一样,5点半就在群里发布各种上百字激励人心的段子。如:“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走多远”、“心宽体胖,无忧人生。宽心,不是让你没心没肺,而是学会豁达;没有完美的人生,所以要学会面对必要的缺失;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别样样都想要,那是你在跟自己过不去”……

一个是认识的生意人,美籍华人,把生意从中国做到美国,又从美国做回中国。他旗下的公司和项目种类繁多,有家电设备、连锁西餐厅、营销公司等。每天早上7点,他的鸡汤也会发布过来:“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人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限,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朋友,你阳光,世界也会因你而光彩!”……

还有一个是在省级部门做到正处职位后,被一家大型公司挖去做副总的朋友。每天9点多,他也会在群里发布当天的国内国际新闻、健康资讯。

每当他们发这些信息后,群里没有人回应。他们也顾不上别人的看法,每天照发不已。

某天,群里有位师弟在师兄发完鼓舞人心的文字后,打破了沉默,发了一句:“每天喝一碗鸡汤提神”,此时也有几个人出来调侃和揶揄,“师兄的鸡汤又来了”、“这鸡汤好喝一定要喝”、“每天发这鸡汤有什么用”……大家冷嘲热讽,师兄只在群里发了个微笑表情,但是这些负面的语言没有让师兄受到打击,师兄照样每天发他的鸡汤,后来群里没有人调侃和回复了,师兄也不在乎,只是默默努力工作,坚持每天发他的鸡汤文。

师兄来自北方一个很穷的地方,高中时高考落榜,因为生活所迫,没有再复读,选择了去深圳发展。他从最低级的酒店学徒做起,对于每件事都很严格,每天都很早起工作。有一天,他的热情服务和敬业精神被酒店经理看到了,把他调去办公室。随后,他就开始走上了行政的道路。这期间,他也不放松自己的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人力资源师初级、中级、高级证,学历也一路考到了研究生。职位也从最初的小兵一直做到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哥”。他的出身、学历是一手烂牌,最终却打出了一手好牌,靠的是努力、毅力、自律。很少有人像他这么目标清晰又严格遵守。曾经问过他,“每天睡多少个小时?”“6小时”“这么早起床不累吗?”“不累,每天叫醒我的是梦想”……很多人觉得鸡汤荼毒心灵,也有很多人觉得鸡汤只是一种读读就算的文字,可是在这三个人身上,鸡汤却让他们把自己的潜能发挥了出来。师兄最近获得了深圳福田区的劳模,美籍华人又与人合股开展了一个新项目,朋友在公司里又晋升了一级。或许他们发鸡汤的时候,并没有介意有多少人看,他们只想通过这个方式,鼓励自己继续前行,约束自己坚持做好每一件事,而不知不觉中,这些励志的话,让他们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从而发挥了能量。

力量的文章2:种子的力量

文/白杨

我四五岁时的一个夏天,妈妈把枕芯里的荞麦皮倒出来晾晒,叮嘱我不要乱动。那些早就陈旧得变了颜色的荞麦皮,因了禁令反而增加诱惑,引我偷出一把,埋在屋后。我想,它们都是精灵,会幻化逃走,到有趣的童话世界去。过几天,埋荞麦皮的地方鼓了起来。我不敢用手碰,跑过去用脚踢开,即刻跑远,白花花种子的芽唬得我心里一凛:它们不会是来找我报仇的吧!我怕它们会蠕动着爬满全身咬我,很久不敢去屋后。

上学后知道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知道了“春种一粒粟,秋结万颗籽”,找来一粒大豆的种子埋在铁皮罐头盒里,发芽后就放在阳光最充足的屋顶,每天放学都不忘记给它浇水。看着早已被骄阳晒干的土冒着泡,好像看到焦渴的豆苗大口大口喝水,心中满是欢喜。可是,豆苗总也长不高,一副病歪歪的样子,秋天,只结了一粒可怜的种子,比我种下的那个还要干瘪。失望之余,想那豆苗,既然不能往深处扎根,又天天在烈日下暴晒,觉出自己的无知和可笑,后悔对不住那粒种子。又想来年善待它的孩子,给它结一大把孙子,终究没能做到。

随着年龄增长和视野开阔,我知道了种子的力量:可以打开让许多生理学家、解剖学家煞费苦心,机械力量不容易办到的人的头盖骨;丝绸之路上那些商人费尽心机无法解决的瓷器磕碰损坏,也是让种子解决的。种子的传播还充满智慧:借风远行的蒲公英,粘伏在牛羊身上旅行的苍耳、窃衣,顺水漂流的莲蓬,被动物吃进肚子带到远方的樱桃、野蔷薇,通过自身力量完成跳跃的豆荚,当它成熟爆裂时,就像飞出枪膛的子弹。我小的时候,爱吹蒲公英,望着那一个个伞兵飞远;进家门前,把趴在裤腿、衣襟的野种子摘下扔掉,以防大人责怪偷跑去野外玩耍;上学放学路上,常常会掐一截燕麦,插在桌缝里,看它分针一样偷偷旋转……

种子实在是神奇的。生物的进化,令人匪夷所思。

我在矿山工作的时候,院子里有一片菜地。春天,突然长出一株桃树苗,被我小心翼翼移在门后。以前,在田野没少见杏树苗、苹果树苗什么的,被当成杂草拔起来扔在路边,很是痛惜。这一次,我要照顾好它们,桃三李四,这株柔弱的小苗,慢慢长大,粗过我的手腕,第三年,竟然结出一篮子仙桃。可是,当我离开矿山,八年后旧地重游,发现我住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被复耕,一大片绿油油的麦苗,哪里有桃树的影儿?

种子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那些荞麦是幸运的,那棵大豆饱尝艰辛,终于走过完整的生命,有了自己的果实。那棵桃树,正当茁壮成长,多半被砍倒、连根拔起。这些迥然相异的因果际遇,不可或猜,无法忖度,令人太息。茫茫天地,每一个生命,最初不都是一粒粒极其普通毫不起眼的种子吗?尽管极其普通,尽管毫不起眼,每一粒种子不都在奋力寻找最适宜扎根的土壤,选择最适宜发芽的环境吗?环境不适宜的时候,它们宁可选择沉默。一当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千年古莲子,在时光隧道的此端,开出彼端粉白、紫红的花朵。生命的力量,何其顽强。

这样想着的时候,就想到人生。所有人,都渴望在时代大潮中搏风击浪,一展风姿;在社会舞台上华丽登场,精彩亮相。但是,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世界充满变数机缘,绝大多数要经受坎坷,饱尝忧患,才可以成熟的心态,重新审视人生,笑对艰难。就像刚刚发芽的麦田,总要用石碾子压一压,才能把根扎得更深,长的更壮。千锤百炼才能成钢啊。那些顺顺当当一路走来的幸运儿,就像温室里的花草,难经风浪。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发掘人的潜力,不能用“顺”,逆境磨炼意志,苦难成就人生。逆境可以将意志的利刃打磨得锋利无比,披荆斩棘;苦难则是成功的梯子,抬高我们接近成功的顶点。同样,理想,追求,信仰……这些闪光的词汇,是我们心灵的种子,用心浇灌,才能结出甜蜜的果实。那么,怎样才能让它们健康成长呢?首先,当然不能在温室花房里培养,那样只会毁了它们;其次,反而要经受生活的风浪。在平庸的生活中坚持,在火热的生活锻炼,在苍白的生活中积聚,在精彩的生活中恪守,为了心中的理想、追求、信仰永不屈服,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第三,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感悟、汲取营养。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生活的浓缩,是我们心灵花园的雨露甘泉……

信吗?只要你愿意,这些种子一定能以巨大的力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生物都是极端重视种子的,为了物种延续,宁可牺牲自己。植物历春经夏,在阳光雨露滋润下,吸收大地营养、泥土精华,不就为结出饱满的种子吗?民谚说:“立秋十三日,寸草结籽。”到了时候,小小的草,也会举出籽实;动物也是这样,飞禽、走兽、游鱼,都有照顾孩子的奇妙方法。听老年人讲,当母体受到伤害时,会提前娩出未足月的胎儿。我曾经用冷水激一只秋天的螳螂,以为大难临头的螳螂,竟然在尾部放出一截锈铁丝一般的东西,不停扭曲变换着身形;人是宇宙之精,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人类:赋予智慧、语言、文字、情感,赋予万物组成的家园,还赋予我们勤劳的手和善良的心……

噢,原来,我们的心,就是造物埋下的一粒种子啊。无论你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无论这粒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还是等待阳光、积蓄力量,都请守住心灵的家园,永远做你的心灵的主宰和守望者。

假如,这篇短文,是我生产的文学种子,它如果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精神旺盛,思想高尚,历万世而不衰,则我没有暴殄天物;而假若它先天不足,昙花一现,就被丢诸脑后,则我负罪于它,只有汗颜。

力量的文章3:静的力量

文/王小雅

有一个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

不料途中出了意外,只因他劳累之余在凉亭打了一个盹,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

巨商毕竟经商数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很快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后他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拿雨伞之人应该不是职业盗贼,十有八九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居住在附近。

巨商决定就在此地住下来,他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营生,静静等待。

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巨商沉下心来,仔细思量,他发现有些人当雨伞坏得不值得一修的时候,会选择重新购买新的雨伞。

于是巨商打出“旧伞换新伞”的招牌,而且换伞不加钱。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一看,正是自己魂牵梦绕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给那人换了一把新伞。

那人离去之后,巨商转身进门,收拾家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静出智慧。巨商的无言等待,是静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巨商能够沉着应对,从而化险为夷。

对人生而言,学会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它会让你懂得,一旦面前出现惊涛骇浪、乌云笼罩,焦虑、苦恼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恰如其分的静,能够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力量的文章4:赐我力量的那盏明灯

文/黄湘红

前不久,一堂《家风家训》培训课触动了我,儿时关于母亲言传身教的几个片段忽然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细细想来,其实这些故事从来没有远去,一路走来,它们一直在默默陪伴着我,只是生活中的琐碎,让我不经意地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母亲已年逾七旬,小时候因为外公早逝,外婆带着母亲几姊妹艰难地生活,受过不少欺负。直到解放后,外婆一家不仅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更是不再受人欺负了。那时还小的母亲不懂得多少大道理,只听大人们说是毛主席解放了全中国,所以她就在心底永远记住了毛主席,所以我老家就一直贴着毛主席的画像。

母亲非常尊师重教。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同村的一位老师经过我家门前,我以为他没看到我就没跟老师打招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看到老师连招呼也不打,长大后肯定会成为一个没良心的人……”被母亲发现后,她把我痛骂了一顿,还差点动手打我。我在家里排行最小,从小胆小害羞,母亲一直对我呵护有加,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竟然如此生气,真的让我始料不及。从那以后,我每次看到老师,哪怕是距离较远,也会上前打招呼。后来,听舅舅聊天才明白,原来母亲读过高小,读书的时候聪明好学,成绩很好,只是因为家里穷才不得不辍学,但那几年小学时光,让她体会到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

我家是“半边户”,父亲在单位上班,一个月才4天假,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靠母亲一人操劳,很缺劳力。我姐姐初中毕业后,要回家务农了,但母亲坚持要她去读卫校。哥哥初中毕业后,在家做了几年农活。有了帮手,母亲稍微轻松了一点,但听说非农户口的子弟可以报名读卫校的时候,母亲毫不犹豫到处借钱,花了5000元帮我哥哥买了非农户口。5000元对于我们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父亲不吃不喝四年多的工资。直到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家里还是“超支”,不仅欠亲友的钱,还欠队上的钱。

母亲非常节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外婆摔跤后瘫痪了。母亲对外婆的感情分外深,我家和舅舅家距离很近,考虑到舅舅家更加困难,母亲就时不时到墟场买点荤菜做给外婆吃。有一次,母亲买了一整只猪脚来炖,每餐上好配料后端一碗送给外婆。虽然已经是秋天,但两天后猪脚还是有点变味,我们都劝她倒掉算了。母亲默默地捞出猪脚肉,用油炸香,“你们不吃,我吃”,“我们以前只有过年才有油豆腐吃,而且一块油豆腐还吃两三餐呢”,“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里有两个小孩因为饥饿缺乏营养头发都掉光了”,“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因为缺衣少食,天寒地冻我们都上山挖蕨根,做成糍粑填肚子”,听着母亲的唠叨,我们三姐弟都不约而同地把筷子伸向了那碗似乎变得香喷喷的猪脚。

用母亲的话说,这些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了,但我知道,其实就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伴随了我的成长,它们,就是在我的人生中给我温暖赐我力量的那盏明灯。

力量的文章5:给自己力量

文/快乐生活

一个人坐坐呗,不去忙了。

最近很忙,生活可以用忙碌二字概括,忙忙碌碌的忙,碌碌无为的碌,甚是沮丧。记得曾经有人鼓励说,男人就是要做事情,要做起来,忙着才是正道,不要无所事事的,男人不做事,闲着的都不在状态。

问题是忙着又能怎么样?

也曾走过年轻的岁月,经常是幻想连翩,晚上躺下演绎一个又一个梦想,希望早晨起来时,金鸡啼鸣,艳阳高照,一切美好都从容降临。后来消耗了一点岁月,睡醒过来,梦也渐渐的少了没了,明白自己终究一凡夫俗子,俗人苟活于世,必先取五谷杂粮为要。不再年轻的我也就屈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日子就这么过着。

把自己想象成一头驴,昏黄浊灯下驮一扇磨,一圈一圈打转,磨着麦子;或是一黄牛,青筋突起拉一张犁,一步一铿锵,抢着新雨耕耘雷公田。不是磨重压着驴,也不是田折腾了牛,生活重压肩膀,存在与宿命使然。忙碌是生活的标签,如陀螺一直转着不停止;如悬在墙上的钟匣子,发出嘀嗒嘀嗒的清音,一拨拉一拨拉传播着。

既然挣脱不了辔头,就接受存在吧。中年俗人按步就班,忙碌忙碌继续忙碌,抬头见天,希望尚在,继续前行!

力量的文章6:不抱怨的力量

文/美灵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生气地说:“这地方又脏又臭,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这个公园,出来后却感叹道:“简直太美好了!到处都是鲜花,到处都是沁人心脾的芳香!

为什么同一个公园会让这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呢?

原来,第一个人进去以后发现公园里有很多狗屎,于是他为了证明这个公园很脏,到处寻找花丛下的狗屎,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狗屎上,结果只看到公园的肮脏。而另一个人却漫步公园,眼睛总是在看那些美好的植物和风景,虽然他也看到了狗屎,但他总是绕开,因为他知道狗屎会让鲜花更美丽芳香,他将注意力完全地投入到欣赏春天的生机盎然当中,尽情去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这个公园,就象征着我们的世界。这两个人,就代表了抱怨和感恩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代表了失败与成功两种不同的命运。不同思维模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不同的命运。

有一位智者曾说:看到即得到。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其实不是知识与智商决定命运,而是思维模式决定命运。最简单转变自己思维模式的办法,改变自己生命的方法,就是“不抱怨”。

不抱怨的力量有多大?

美国有一位作家在打车时,无意间乘坐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司机穿着整洁,车里也很干净。他刚坐稳,司机就递给他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看到这句话,作家眼前一亮,心想,这个司机真是与众不同。这时司机开口了:“请问,你要喝点什么吗?”作家更诧异了,问到:“你的车上难道还提供饮料吗?”司机微笑着说:“是啊,我提供咖啡和各种饮料,而且还有不同的报纸。”作家兴致来了,问到:“那我能要杯热咖啡吗?”司机从身边的保温杯里倒了一杯热咖啡给他,然后又递给了作家一张卡片。卡片上是各种报纸的名称和各个电台的节目单。

作家顿时觉得,这辆车太特别了,于是他没有看报纸也没听音乐,而是和司机聊了起来。途中,这位司机还善意地提醒作家离目的地还有条更近的路是否要走。作家觉得温馨极了。于是他好奇地问司机,为什么你的车费和其他人收取的都一样,我坐别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抱怨堵车,抱怨收入,而你为何这么喜悦,而且还提供这么周全的服务呢?

司机回答到:“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像其他人一样,喜欢抱怨,糟糕的天气、微薄的收入、堵车严重得一塌糊涂的路况,每天都过得很糟糕。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广播里听到《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说到:“如果停止在日常生活中的抱怨,能让任何人走向成功。”

我突然明白:我目前糟糕的情况其实都是自己抱怨造成的。所以,我决定停止抱怨,开始改变自己。第一年:我只是微笑地对待所有的乘客,收入就翻了一番。第二年:我发自内心地去关心所有乘客的喜怒哀乐,并对他们进行安慰,这让我的收入又翻了一番。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我让我的出租车变成了全美国都少有的五星级出租车。除了我的收入,上涨的还有我的人气,现在要坐我的车,都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而您,其实是我顺路搭载的一个乘客。”

力量的文章7:梦想的力量

文/张玉雯

当暴风骤雨肆虐地淋湿了你身体的每个角落,当灰色的阴霾侵蚀了你心中的每一束光明。你该怎么办?倘若你无望地蹲在无人的街头,祈求风雨的骤停,或是傻傻地等待阴霾的散去,不容置疑,你是一个懦弱的失败者。对于成功者,他一定会毫不畏缩,像身残志坚的廖应江同学一样,朝着荆棘深处的梦想飞奔!

年幼的廖应江患上了先天性营养不良所导致的肌肉萎缩症,面对强大的病魔,毫无力量的他,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星辰。爸妈无望地看着儿子身体日益消瘦,于心不忍,劝他辍学养病。但从不曾流泪的他再也憋不住了,放声痛哭,但在泪干的同时,他把“绝望”二字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十分坚定地打消辍学的念头,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他在学校门口租了一间小屋子,当课间同学们嬉闹玩耍时,他便一个人在屋里熬中药、背书,自己照顾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官一中,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北京的演讲比赛中,以最高分荣获第一!

没错,梦想是他成功的力量,鼓舞着他克服困难乘风破浪,向着希望远航!

沿途的美景一定无与伦比。他的身体或许会力不从心,但那又怎样?那颗从不曾逃避的心会载着他的梦在天空翱翔。

人可以没有金钱,但绝不能没梦想。当命运推你下悬崖时,亲爱的别怕。相信你的梦想会给你力量,让你展翅飞翔!

力量的文章8:人类悲伤的力量

文/布次次

女生的眼圈是红的,像哭过,应该是给冻着了,但模样里又确是透着委屈。她手里拿着许多食物,定是给人家带的,这就更显出她的悲苦----突然发现,自己竟很难相信----心不是说未有颤动,而是沉呀沉的,都快被压碎了。但有一句话终究遭把守着:人类许多的悲伤都是谎言。这句话多少像是最后的防线。

无限的远方投来第一缕阳光,移过来,照着花脉、陈旧的埃土,然后灰鹊、针叶林、绵羊似的河滩,像还能辉耀着深夜里平稳的杵击声,那举棒的影子已失落了限界。这又像是从邈远的光阴里出逃的博大的美,充溢着祖先的吼叫,吼叫声中走出一排排弓身的人,他们面目全非,不厌其烦地捡拾着锋利的石子,从这头到那头。夕阳也在这纯朴中开始了孕育。

轮回与改变,一层一层的茧被削去,大地浸入溟蒙的沉思。

可是太阳依旧。每一天都有不朽的建设与毁灭,都有恒久的暮景----凤凰涅盘,金翅一挥,群山失色;鱼虾爬上陆地,跃上太空,而后一声惊鸣,鞋迹断至天涯----都有痴心者与匍匐者的颂歌,都有芳草萋萋上淡去心绪的拜祷,他们在非宽容的氛围中流出许诺,与庞然的世界立下海誓。每一支魂灵的队伍好似都足以取得静谧的功绩,诚然他们虔诚,是美的伟大形象,是不可抹灭的景观。然而春落秋败,孤寂的游者孤寂。每一个希望融入行者的洪流,而后被带入无数足迹前的另一处光景,那里陈列着老去的希望,仿佛叙述着人类的一个个妄图。可希望新生,它的烈焰如轰然炸开,散落在草原和河畔的牛羊,溅在人们倔强的脸上,是有痛苦。

我想,悲伤确是与希望共存的,而每一次悲伤又似乎昭示着希望的又一次毁灭。于是充满苦楚的脸成为一种份量沉重的定格。但我又不禁想到苦楚的廉价之处,而在苦楚逐渐形象化后,我们对悲伤反是愈加难以辨别。

昨日的秋叶撒满夕晖晚照下空虚的山巅,景象足以感人,每一卷残叶如夜空闪烁的萤火,刺痛不够理性的泪腺。在一瞬间,小范围的感触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它来自人类对生命最质朴的认知与体味,和埋葬于心灵深处的原始的忧郁。漫漫人生所付与我们的是对此情此景愈发的敬畏,和态度的宁和。

但世俗中那些孩子们无法理解的泪水,淌过苦难的卵石,漫过我们结痂的脚趾,我们却很难以波澜不惊的心去阅读,即便年日苍苍。那些人类筑成的生涩字句啊。眼眶终日蕴着几抹惨淡愁云的老人,与照片中只一身单薄的皮肉裹于骨外的非洲难民无一不噬痛人的心,而这些悲伤所裸露出的人类的自缚正是引得芸芸魂灵恒久无法释怀的根源。而随之而来的大恸也便有了更坚实的意义。

许多时候,我们似乎都能从那一次次真挚感情的付出中得到慰藉,同时也清楚明白它所给予我们的折磨,而更可悲的是在这其中又充溢着人类由懦弱而生的自我欺骗。然而慰藉依旧无法将希望从造化中彻底解救出来,自我欺骗又同样存在教人怜悯之处。一切可能的因素在河流的两岸、稻谷的糙皮、蜗牛的皱壳、孤鹜的断鸣、无私的奉献上慢慢滋生,产出又一轮红日,我们寄希望于永不止息的夸父,寄希望于日的慢行。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博大的怜悯造就的一个又一个夸父,和近乎疲惫却依旧速奔的日。

我不住地思考,那些被风沙割破脸颊后的坚韧,和挣脱出肉体的疲惫暗影,面对逝水和过云对其行迹的一遍遍抹淡,它们的存在到底还余下多少意义。人类不能于狭隘的范围内以无畏之行揣度自然之心,但由悲伤所生的“莽撞行为”却敢于改变在某种自然条件下人类的生存状态。或许车辙中的积水所反射出的大多是惨烈,甚至股股潺湲的是鲜血,或许人类的贪婪同样恒久存在,但有那么一束光,它指着解脱与完美的方向,即便它的旅途以宇宙的无边无界来衡量,即便它刺串着哭嚎。

又或许,如同那迷惘而伟大的力量所让我们坚信的,哭声便紧伴着断裂声,那些缠束着我们四肢的丑陋虬根在血泪中消亡。

力量的文章9:飞翔的力量

文/孙建成

黑龙江农村插队二三年后,队里几乎每年都有知青被推荐去当工农兵大学生。我争取了几年,每次都被排除出来。

1979年,知青大返城,我顶替母亲进了上海一所中学工作,当了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员。第二年,华东师大夜大学招生,父亲动员我去参加考试。没想到,居然被录取了。录取通知寄到工作单位,要学校盖章同意。校长找我去谈话,说是不同意,理由是占用了两个半天的上班时间。最后,还是我母亲出面恳求,才勉强过了这一关。

华师大与我并不陌生。插队期间,我因伤病回沪休养了半年多。有一个中学同班同学此时正好是华师大政教系的工农兵学生,我们关系很好,我几乎每星期会去他那儿,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看。看过哪些书已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有《堂·吉诃德》和《伊利亚特》,对书中所展现的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和对宏大叙事的掌控惊叹不已。成了夜大学生以后,在5年时间里,华师大成了单位、家庭和学校三点一线的一个点。自行车轮将三点串联成线。未成家的日子,从南市老城厢到单位再到学校,骑自行车往返约3个小时;结婚以后,从虹口山阴路到单位再到学校,骑车也近3个小时。深夜骑行在大街小巷间,心灵的放松和体能的疲惫并存。经常骑车同行的同学,去老城厢时,有沈赞俊等;住虹口时,有朱斌等。大家一路骑行一路谈天,回想起来,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风韵。

在夜大课程中,现在想来,得益最深的是《古代汉语》这一课程。由浅入深,读懂繁体字,看古书经典,对当时仅受过小学教育的我,几乎是“一步登天”,但也省却了不少弯路。后来,职称考试的古汉语顺利通过;再后来,曲折艰辛的台湾寻亲中的书信沟通,这门课的知识颇为实用。汉字六书尽显汉文字精髓,先秦诸子文选一展先人叙事的微妙、状物的精准、逻辑的严密、思辨的无所不能,让初学者入迷。

1982年,我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自此以后,对写作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同时,也断了其他的念头。毕业以后,我离开学校,转入一家教育类杂志当文字编辑,之后虽然数度变换单位,但始终没有离开编辑岗位。我的小说创作在八十年代末渐入佳境。1988年获得了“上海文学新人奖”。夜大学的学术规范、阅读视野以及文字锤炼,给了我文学创作飞翔的力量。有时候问自己:除了写作这条路,我的人生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没有答案,人生不会重来,但我知道,写作无疑是最适合我的一门行当。

由于身体的原因,精力和记忆亏损,提笔忘词已成常态。犹豫再三,还是要写这篇短文,为了感恩:一是感谢师恩,二是感怀同学缘分。杨益萍、郏宗培、孙泽敏,与我在工作和写作中曾有过交往,他们给予了我关心和支持。厉永斌为小女策划出书历时一年多,后来周玉洁也参与其中,终成正果。黄可磊作为律师,接下我当年下乡时乡亲的人命案,使之得到应有的赔偿。王国民在我生病时帮忙寻找医生,并提供治疗建议。王洁的丈夫和我是同事,他曾于1992年撰文评论我的小说创作,此后又在他主持的报纸小说连载栏目上,陆续发表了我的三部小说。退休前的几年中,我有幸与司徒伟智一起编书,他亲历了“文革”以来的上海文坛,对中国现当代史颇有心得,我在他身上感性地触摸了那个年代的体温。

力量的文章10:爱的力量

文/季语纯

前段时间,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爱的教育》。我细细地读了这本书,感觉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真情的世界。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小学生安利柯在三年级的学习与生活中很多感人的故事。故事里有许多形形色色而又不平凡的人物:卖炭人、小石匠、少年鼓手、带病工作的老师……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安利柯的老师。那是安利柯在二年级时的老师,她很爱自己的学生,教过的学生她都不会忘记,上课时,那位老师总是不停地讲课,学生们就不会开小差了。无论在何时,老师总是充满热情地教导他们,当学生表现出色时,便真心欢喜。安利柯说,对这样的好老师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读到这,我不由想到了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何尝不是一位好老师呢?她像慈母一样,对我们充满了爱,生活上关心我们,学习上教导我们,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她的。而我们有的同学却不懂得尊重老师,当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他们也在底下窃窃私语,这是不应该发生的。我们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尊敬老师,感谢老师。

我感谢《爱的教育》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我们都要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要爱学习,爱劳动,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要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