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拜年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拜年散文1:家乡拜年习俗
文/树根
拜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习俗,是人们相互表达新年祝福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浓厚孝道、增进友谊,而且可以化解矛盾、消除积怨。
拜年虽然是全民族的一种良好习惯,却因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且说说我们家乡的拜年习俗。
传统意义的拜年,应该是“春节拜年”,一般是从正月初一开始,二月二结束。正月初一这一天,先是给家人拜年,然后再给邻里拜年。正月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分别到岳父母家、姥姥家、舅舅家、姑姑家、姨妈家、盟兄弟家、老表亲家拜年,到岳父母家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初二、初四或初六这三天,如果是新婚的小两口,一般是初四到岳父母家“拜新年”。
拜年的方式方法很讲究。能当面拜年的,一般不会采用电话、短信、写信等方式进行。在给长辈拜年时,通常不在室外,要请受拜的长辈回到堂屋端坐在“佛前桌子”(又叫八仙桌,是供奉佛像和祖宗牌位的桌子)旁;拜年者不对着人,而是对着佛像或牌位方向,先作揖(女的用点头代替作揖),再迈动左腿、跪下右腿、收回左腿随即跪下磕头,然后右腿站立后再左腿站立,起身作揖问好;这期间,受拜的长辈需拱手接礼,在拜年者问好后,也要送上祝福的话,或送上“红包”。给平辈人拜年,可以随时随地,只要拱手问候就行了。
拜年的场景很是好看。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家人们便早早起床,换上新添置的衣裳,齐刷刷地集中到老人的堂屋,大家搬来凳子放在“佛前桌子”旁,让老人坐下,再拿来几个蒲团摆在“佛前桌子”前,按照辈份依次站在蒲团前给老人拜年,长辈拜了晚辈拜,男的拜了女的拜,问候声连成一片,老人们会源源不断地把“押岁钱”分给年幼的儿孙或刚过门的儿媳孙媳,热闹极了。吃完饺子,邻里之间拜年就开始了,大家成群结队拥入家中给长辈拜年,这时候老人们会合不拢嘴,直劝大家不要磕头、新事新办,大家不顾这些,只要有人领头,便会屋里屋外齐刷刷跪倒一片,当然也有个别捣蛋的人会站在队伍最后看热闹。初四这一天,新姑爷都会拎着礼物到岳父母家拜年,这时看热闹的同族会围上不少人来,一边逗新姑爷行礼拜年,又一边干扰人家磕头,让姑爷一遍又一遍的喊爹喊妈,折腾的新姑爷大汗淋漓,心疼女婿的岳父母一边给女婿手里塞红包、一边去解围。给岳父母把年拜完,同族的长辈也会热情地邀新姑爷上门坐客,送上祝福的红包。
每逢过年,我们在外工作的游子们都会急匆匆地赶回老家,给辛苦一年的长辈们作上一个揖、磕上一个头、拜上一个年。
拜年散文2:拜年
文/黄骏骑
拜年,是最能体现年味、标志性的春节习俗之一。我家的亲戚多,过了大年初一,从初二三开始就在亲戚间走动,一直要拜到正月十五。春节过完了,这拜年才算结束。拜年的过程,有一种特别新奇、温馨的气氛,对儿时的我来说,真是快活至极,幸福无比。
往年拜年,讲规矩,不似现在大年初一就登门拜年。那时候,初一到亲戚家拜年,会视为不礼貌。直到现在,我还没弄清楚这其中的缘由。初一那天,只限于在本生产队以及上下屋左邻右舍间走动,类似当下的团拜会。
大年初一,全家男女老少喜洋洋地“出过行”,匆忙吃过几块糕粑、几个欢喜团,拜年便开始了。动作稍微慢了半拍,拜年的队伍就来了,往往搞得你手忙脚乱。不过,这种情景在我家从没有出现过,因为母亲在头天晚上早就装好了招待客人的桌盒,当庭摆好四方桌,静等拜年的上门。这天“串门式”拜年,多以当年的生产队为单位,由各家各户“法人代表”组成班子,首先来到年龄大的人家拜年。如果去年有老人辞世,便先到这家坐一会儿,对家里的主人说些安慰的话,还会自然念叨一番老人的嘉言懿行。大人之间见了面,一下子客气斯文起来,相互抱拳握手,以带着泥土味的乡音,说着祝福的话,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来钻去,口袋里总是装满花生、冻米糖等吃食,有时还冷不丁放一个大炮,吓你一大跳。狗儿们也迎来了它们的节日,兴奋而忙碌地在人们的大腿下穿梭。
小时候,作为家中的长子,母亲就让我加入拜年的队伍。我俨然像大人一样,学着说些客套话。半上午,空中飘起了雪花,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全然感觉不到一丝寒意,看着自己口中呼出的一串串白气——山村的空气,真甜。现在想来,这拜年的风俗真是好,它表面好像是文化传统,其实是心灵的沟通,既浓厚了家人亲情,也和谐了邻里关系。比如说,过去的一年中,邻里之间曾因琐事争吵闹别扭,平日见面互不搭腔,如果这天一方的主人带着孩子主动登门,郑重地给人家拜年,会使对方大吃一惊,慌忙给你让座,口中呢喃:“这没样弄,这没样弄?”(方言,意为这可怎么好)送走了客人,很快“回访”。于是,两家人瞬间释怀,代以谈笑风生,好像以往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不和谐的气氛烟消云散,皆大欢喜。
初二清早,乡间小路上拜年的人熙熙攘攘。这时拜年,不忘“三父八母”的古训,也有约定俗成的章法。先到的必是外祖父、舅父家,再是姑父、岳父、姨父……倘若舅父舅母健在,你先到岳父母家拜年,必受人指责,说你“娶了老婆忘了娘”。“拜年拜到初七八,两个耳光一路(齐)刷。”对于顶亲切戚,一般要在初五六拜完,迟迟不到,老人嘴上虽说“有心拜年,端午不迟。”脸上却怎么也挂不住。我的外祖父家远在太湖龙山宫,他在我一岁时就辞世,舅父参加抗美援朝转业后安排到淮南工作,很早就病逝了,母亲将外祖母接到我家养老送终。这样,到外祖父家拜年的程序自然就不存在了,排在“头版头条”的,就是姑父家了。
儿时每次带着弟弟妹妹出门拜年,母亲给我们从头到脚都换上新的,打扮得体面鲜亮。平时严厉的她在这个时候脾气都会变得特别地好,特别地宽容。她轻言细语地告诉我,要带好弟弟妹妹,对人要有礼貌,不要吃面茶里的鸡腿子,不要疯玩,打破人家的碗,注意安全,早去早回。为了让拜年的礼品“拿得出手”,母亲可没少费心。临走时,还小声叮嘱,拜年礼的肉、糖,一定要留下,“糕来糕去”,要带回来,双果礼包视对方的态度,酌情而定。这时,我提着拜年礼,左顾右盼,神气得不得了,心早飞了,哪里还听得进母亲的絮叨。
走亲戚拜年,时间的选择也有说道,要不早不晚。去早了,打扰人家休息;下午去,日已偏西而落,不吉祥;更不能晚上拜年。最佳时段应该在上午九十点。
拜年除了送礼就是吃喝。那年月拜年吃饭是不上馆子的,是在自己家里吃。那时家家户户的住房都很挤窄,来了亲戚,挤得满满一屋。吃饭摆开八仙桌,只有辈分高的人才可入席安座,晚辈都站着吃,筷子从长辈的肩上伸过去“钓鱼”,场面混乱而又热烈,照样吃得有滋有味。
在我家的亲戚中,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小姑母家。小姑母是父亲的小姐,父亲去世得早,因而她对我这个娘家的大侄儿疼爱有加。我到野寨中学读书,来回都到她家歇脚,和几个老表(表兄弟)亲如兄弟,尤其是四老表只比我大十天,从小就是我的玩伴。小姑父为人豁达慈祥,是个“乐天派”。每年进门,我朗声说,姑爷,给您拜年啦!他乐呵呵地说,拜年,可要真的拜啊!我便咕咚跪下去,一丝不苟地磕几个响头。姑母在一旁嗔怪他:来了就是拜年,怎能把孩子的新衣裳弄脏了。在他家,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玩。吃过午饭,我要回家,姑母说什么也不肯,要留我们晚上看灯。
听说要看灯,我们来了劲,早把母亲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眼巴巴地等到天黑,田畈上亮起长龙般的灯火。远处锣鼓喧天,我的脚早就痒了,顾不上吃晚饭,一溜烟挤进人群中要看头层。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两只狮子舞得惟妙惟肖,我个头矮看不见,大老表就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看了一村又一村,还没尽兴,夜已经很深了,我们一直追赶着玩灯的队伍……
弹指间,当年的小孩子如今都已老了,驮我的大老表也已作古多年。老了的人,在回忆中永远是小孩子。猴年春节,我聊发少年狂,仍然行走在拜年的路上。
拜年散文3:陕北拜年习俗
文/周世久
“大年初一把年拜,全家老少乐开怀。一年四季好运来,喜事盈门发大财。”这几句顺口溜说的是人们在正月初一拜年,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带来福音。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家人及亲朋好友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时代变化而变迁。特别是陕北人拜年更有特色,更有人情味了。
陕北的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穿上新衣服,主人先在灶君前、门两侧和外面的天地楼前点上香,烧几张黄纸,跪下磕三头,表示对天地和祖宗的拜年,然后才开始晚辈给长辈拜年。农村一般人家对长辈说“爸爸康健”、“妈妈强健”之类的话语,行鞠躬作揖礼;长辈回礼道“你也乖着哩”,碎娃们给长辈们行的是磕头礼,长辈给娃娃们一些“压岁钱”,如果是平辈的话说“青生着哩”“过年好”行作揖礼。
正月初一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亲戚主要是外公外婆、舅舅、姑姑、姨姨。同学、同事、朋友、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特别是给岳家和亲戚拜年很有讲究,还要拿上烟酒、猪蹄或猪头肉、年茶饭等礼品,现在的话还要拿上各种饮料和好吃的东西,登门拜访。过去拜访岳家和亲戚是步行,赶着毛驴,现在是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小车,非常牛气。一般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连续到正月十五才停止。
如今陕北的拜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家家户户有了电话和手机,拜年的方式就更加现代化了,更加人性化了。“电话拜年”、“手机拜年”、“微博拜年”等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有的人在除夕晚上,当时钟零点敲响,刚刚进入正月初一,电话铃和手机铃声就不断响起来了。“新年吉祥,身体健康”、“春节快乐,幸福安康”等祝福语接踵而来,在外地的亲朋好友会发来一条条热情洋溢的短信,使人们沉浸在喜庆和欢乐的气氛之中。现在的农村人也大都用“过年好”的祝福语了。现在的碎娃们给长辈拜年说一些网络语,如“祝您恭喜发财,请您红包拿来”,一下子逗得长辈们喜笑颜开、高兴至极,很快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碎娃们。
过去拜年,由于人们生活贫穷,给孩子的压岁钱是“五毛”或“一块钱”;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农村最少也给孩子压岁钱10元、20元,还有的给50元或100元;有个别富裕的甚至给500元、1000元的红包。
总之,陕北拜年的习俗,不仅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拜年的习俗给人们带来了亲情,带来了友谊,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庆,带来了和谐,带来了幸福。
拜年散文4:拜年
文/尹文策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许家吊楼的人们流传千年的新春大拜年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们对新年第一天的吉祥话、好彩头深信不疑。人们把“只要如愿”奉为金典,他们坚信:新春第一天,别人的祝福是会实现的。听到别人的新春祝福,他们心里喜滋滋,乐融融。
新春第一天拜年的活动从清晨便开始了。这种拜年名之曰“出静行”,以一个香火坛(屋场)为组织形式。人们点燃神台上的红蜡烛,各家各户都用茶盆盛满各户过年的金典“换茶”,送到宗堂室的桌上作为供品。届时,炮竹一响各家各户的男人,包括男孩子都来到宗室,排列供桌两旁,由这个屋场辈分最高或年龄长寿或地位至尊者带领,先向天地弯腰鞠躬,祈求风调雨顺,再向祖宗牌位弯腰鞠躬,祈求今年全屋场人口清太,财源如泉,再鱼贯而出,来到禾坪边。禾坪边两株银蜡树,经过寒冬依然青翠,参与活动的每一位折下一小枝,插到神台上的专用框里,树枝称为柴,“柴”与“财”谐音,称之为纳头财,然后大家围着供桌,或站或坐,互相拜年,纷纷说着吉祥话。
通过这一程序后,人们才可以离开家,去亲戚家互相拜年,由于在同一时间的送来送往,这一天走动的人相当多,人们纷纷窄路相逢,在相逢的时刻就算平时共用一个烟斗,共饮一杯水的两个人此时似乎陌生起来,相逢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四手相牵,互相说着吉祥的话,即便是平时各有成见的两个人此时相见,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互相祝福起好话来。
我家是“泊来户”,在本地没有太多的亲戚,父亲与一位要好的工人过从,他特地邀请父亲正月初一去他家“出行”,经爷爷的掐指一算,生庚一查,四柱一排。这户人家是有大富大贵的根基,居住的屋场是洞天福地。父亲今年的出行的吉祥星是东南方向,正好与这位人家吻合。父亲一高兴,决定将我也带上。父亲便教我如何拜年。去的客人家,先向年长者拜年,那拜年的好话是:“祝您老人家老身康待,长寿百岁,寿比南山,新年愉快。”说完鞠上一躬。祝青年的拜年好话是:“今年你想好多就赚好多,四方之财,八方走运,人兴财旺。”祝哥哥般年龄人:“祝你今年桃花运,找个老婆美嫦娥。”祝读书哥哥姐姐的拜年好话很有文艺性:“三更灯火五更鸡,今年状元你必中。”祝福襁褓中的小孩“半土半洋”,前半句是祝小孩四季如春,后半句是像狗崽崽一样易带成人。由于这家是个大家庭,向奶奶拜年时,事先准备充足,没出差错,只是脸红到了耳根。与我父亲年龄相仿的户主,我平时见得多,拜年的话似放水灯一样哗哗从我口中流出,差错出在祝小弟弟的好话时,把我自己说成像小狗一样,引得满屋的人哄堂大笑,温馨的气氛,快乐的年味弥漫着整个房屋。
我喘着粗气,红着脸站立在红扑扑脸的的小弟旁边,心想小弟弟能像狗崽崽一样,我也可以像狗崽崽一样,心里反而踏实了起来,胸口也不起伏不平了,反倒想起红包来。本来父亲教我向婶婶拜年时祝福词是“祝您今年又讨媳妇又养孙……”我把平时捡来拜年的笑料祝词派上用场,只听婶婶唤我的乳名,说道:“不丑不丑,快来向我拜年”,我如梦初醒,立即向她鞠上一躬,便说:“向您拜年,发财买田,祝您发财,红包拿来”,父亲急啦,其他人却哈哈大笑起来,那婶婶边笑边搂我入怀,连连说道:好侄儿,好侄儿,婶婶有红包,有红包给你。她很亲切把红包塞入我的手中,我高兴极了,离开了她的怀抱,她看了我两眼,又牵着我的手,笑着逗我说:喊我喊丈母娘,我还得甲(个)大红包给你,我回答,今日是初一,我只要拜年红包。大家又七嘴八舌逗玩起我来,然后都是现在流行的说法“点赞”。
回家后,与其他小朋友召开了“碰头会”,情况汇报表明,他们的拜年祝词和我父亲教我的都相同,我顿时失去了优越感,决心以后编一套独树一帜的拜年词,可惜一生也没编出来。但我们收获了拜年的红包,乐在小孩群中,许家楼的人们继续着热烈的拜年乐事,沉浸在拜年的气氛中。
拜年散文5:拜年送飞帖
文/李阳波
拜年,又称走春、探春、行春,是人们春节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传统风俗。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帖,拜年帖就像现在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据《癸辛杂识》介绍,门状有大状和小状,大状用一张纸,小状则用半张纸。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寸褚”、“红单”。
唐宋时,互送拜年帖极其风行,叫作“送门状”、“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承放飞帖之用。宋朝周辉《清波杂志》载:“宋代元佑年间,新年贺礼,一般士大夫只是差细仆以名刺代往,曰为‘飞帖’。”更有滑稽者,不论生张熟魏,一律望门报帖,甚至派人送帖,以多为荣,如《良斋杂记》所载:“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有帖到而人不到者,宋时已然。”
宋朝周密在《癸辛杂识·送刺》中记有一则笑话:周密的表舅吴四丈,性情滑稽。春节时无仆可派,徘徊门首,恰好友人沉子公仆人送名刺来。他取来一看,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于是灵机一动,请仆人喝酒,暗地里换上自己的名刺。沉家仆人毫无察觉,继续到处投送,其实全部是吴四丈的名刺。因此文征明在《拜年诗》中就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间嫌简不嫌虚。”确实切中了年帖满天飞的某些时弊。
不过此习至清仍盛行于民间士庶,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随着科技的发达,到了现在贺年卡甚至发展成为电子卡了,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只是亲手书写的飞帖贺卡还是较有年节的况味。
拜年散文6:乡间小路款款行
文/钟期和惭
春节到乡下拜年,我特意避开熙熙攘攘的大道,以步代车,独自走了一段乡间的小路。
那是一个薄阴的天气,刚下过小雨,地面湿漉漉的。远远地望去,田间的小路有些朦胧的绿意;近看才发现脚下枯黄的草丛间,冒出了几株嫩绿的小草,羞答答的。恰似韩愈《早春》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路旁,绿油油的油菜生机勃勃,叶片上挂满了细小的水珠,虽然它没有荷叶的硕大无比,但多少有点荷塘雨色的韵味。那带露的麦苗,尖尖细细的,青葱一片,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田畦。
不远处,有几口池塘。池水清粼粼的,几只鸭子在水中“嘎、嘎”的叫着,扑扇着翅膀,自由的嬉戏,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让人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妙句。
再远处,是一片农田。田间留下的禾茬依稀可见,田里有水,迷蒙蒙的,被一层乳白色的薄雾笼罩着,空气里到处氤氲着湿润的气息。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群群雀鸟,呼啦啦的从头顶掠过,一会儿落到田间这头,一会儿落到田间那头,好不惬意,真是人闲鸟闹春。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自然想起耳熟能详的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虽然没有夕阳,没有老牛,没有短笛,但也能唤起我的记忆。
在这片田地里,曾留下了我父亲一生的足迹,洒满了我父亲辛劳的汗水,穷尽了我父亲毕生的心血。父亲是庄稼汉,与田地为友,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记得1994年“五四”青年节放假,我急着回家帮忙,因为农村每年“五一”是农忙季节。当年,父亲身体不好,有哮喘病,受不得累。恰好那年“五四”全镇举行篮球赛,我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当我赶回家时,已是傍晚时分,劳作的父亲还没回来,我往田间走去,远远地听到自家的老牛“哞哞’的叫着,心里一惊。原来父亲累倒在田埂上,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的眼泪簌簌地往下落,怨恨这片田地折磨着我的父亲,把曾经高大结实的父亲,累弯了腰,累出了病,我甚至憎恨这片土地。如今,虽然我的父亲早已离开了这片土地,但我却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敬畏和感激。如果没有这片土地,那就没有我魂牵梦绕的根须,没有思亲怀乡的情愫,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一路走去,缓缓地前行,禁不住四处眺望。这,就是我的家乡,是我生命的摇篮,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多少次跌跌撞撞,多少次起起伏伏,多少次来来往往,我都没有遗忘。今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到格外的亲切,如同阔别多年的故友重逢。
是的,我满载父老乡亲的希翼,走出了这片土地,从这条乡间的小路走上了宽阔的大道。也许那些路,给我带来了幸运与财富,但却不能给我带来亲情乡情的温馨和幸福。今后,无论漂泊多远,走过多少阳光大道,我都不会忘记这条乡间的小路。因为这片土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拜年散文7:正月里拜年忙
文/施有民
在我的故乡,新春佳节期间,人们都有相互登门拜年问好的习俗,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一代接一代、从不间断。它秉承着中华传统美德,记载着乡间淳朴厚道的民风。
现在回忆起多年前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如同昨日发生的一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是那年除夕结的婚,农村人都说那天不用找阴阳先生看日子,也没有男双女不双(按年龄)之说,那天是抢“乱岁”,鸿运当头、鸿运冲天,是大喜的日子。直到现在,除夕结婚的帅哥靓女也不在少数。
那年初一,我忽被一阵阵脆响的鞭炮声惊醒,急忙揉揉眼看一下钟表,两点五十八分。赶紧催爱人起床,匆匆忙忙穿戴好衣帽、洗脸、刷牙后,便双双直奔父母房内。父母早已等待在大厅,看我俩到后,都站了起来。我说:“爹娘坐好,孩儿和儿媳给二老磕头了!”当时我记得地是用青砖铺的,我俩跪地时发出了“咚咚”的响声,磕头时屋地也发出了“当当”的声音。爹娘心疼地赶紧扶起我和爱人,娘眼里噙满了泪花,那是高兴的泪花:“儿子结婚了、儿子成人了。”爹却说:“孩子,今后你已成家,要对家庭负责,作为男人要勇于担当!”我听着爹的话深深地点了点头。
随后,我和自家的弟兄们、还有叔叔辈分的,首先,到自家的宗亲家向长辈拜年。因为是头一年,第一个“头”,叔、爷辈分的大都给我红包,一般是一至两块钱。在当时,那还是真不少啊!我激动得连连给长辈磕头作揖。有个叔叔半开玩笑说:“小羔儿,长大了,成人了,今后要多孝敬老子啊!”逗得大伙哄堂大笑。
然后,就到左邻右舍的长辈家拜年,见面互致问候,大都离不开这两句话:“今年起得早啊,今天天气不错啊!”我有俩邻居,平常因为一些小事闹得多半年不来往。一方的小弟也自知自己理亏一些,主动上邻居老兄家拜年,“长兄在上,受小弟一拜。”做为年长的邻居也即时作揖“事情早已过去,我们不记前嫌,新的一年开始了,一切向前看。”兄弟俩握手言和。
大年初二,一大早母亲准备好了礼品。说实在的,那个年代,也就是选上等的面粉,发酵好、和好面,蒸出又大又白的馍馍,还有用黏米面掺玉米面编好多种花样的油果,炸出后又鲜、又亮、又香、又脆,满满地装了两个竹篮,上面用绣花毛巾盖上。母亲千叮咛万嘱,到哪里?去八里外的岳父岳母家拜年。那时连自行车都很稀有,全靠步行。我和爱人一人提携一个竹篮,有说有笑,不到一个钟头,便已经到岳父岳母家了。因为母亲有交代,到后不能入座,第一件事先放下竹篮,随即向两位老人磕头。同样是“嘣嘣”响、“咚咚”音。乐得丈母娘合不拢嘴。
大年初三,同样的礼品,母亲早已准备妥当,我要去姥姥家拜年。这天要辛苦了,因为路程远,而且在山区,但我心里是甜滋滋的,因为我童年时代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非常疼爱我。接近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虽说是数九寒天,但我头上还是冒出了热气。姥姥见状,心疼地对我说:“快快坐下歇会儿。”我哪敢怠慢,双膝齐跪,“叭叭叭”向姥姥磕了三个响头。姥姥笑得前俯后仰,拍着手乐呵呵地说:“我的外孙也结婚了,也成大人了”。
大年初四,要到姑姑家拜年,因为在外县,我到邻居家借了辆自行车,带着礼品,乘着春风,心情格外惬意。姑姑见娘家人来自然十分高兴,先拿出花生还有水果让我吃,我牢记母亲的嘱咐,赶紧给姑姑磕头,姑姑急忙拉起我:“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大年初五,农村也称“破五”。这天把家里的垃圾送出去,换回“富土”,其实过去是和混煤掺和在一起的红粘土。从这天开始,人们一年新的劳作开始了。人勤春来早,家家备耕忙。
后来我参加工作,春节过后到岗,同事之间有单拜的,也有团拜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QQ、微信已成为现代拜年的工具和方式,大家与时俱进。通过美好的祝福,良好的祝愿,相互的包容,拜出了祥和万事兴,拜出了和谐的新天地,拜出了国泰民安,拜出了太平盛世!
拜年散文8:照片里的故事
文/冯高铭
春节里,我们全家到外婆家拜年。午饭后,外婆捧出一本相册与我们回忆起往事。我发现了一张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好奇地端详:一个小女孩,站在平房的一角,梳着两个小辫子,上身穿着一件破旧布衬衫,肩上背着一个布袋,下身穿着条短短的喇叭裤。外婆凑过来说:“这是***妈上学时的照片。”
我“扑哧”笑出了声,说:“妈妈那时好土哦!”外婆告诉我:“那个年代很穷,生活很艰难,衣服都是自己买布料做的,布料是限量供应的,一般到过年过节时才舍得买一点,更不用说现在那各式花样的书包了,书包是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拼成的,只要能装上几本书就行了。”外婆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妈刚上一年级时,学校里没有凳子,就从家里搬了一张板凳去,一到放假再自己搬回来。”听了这些,让我很惊讶,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啊!
“外婆,你看妈妈拍照时一本正经的,这么紧张!”这时妈妈接过话茬,说:“当然紧张了,这可是我第一次拍照,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只好站得笔直,但心里还是很兴奋,想笑又不敢笑出来,只能抿着嘴,不像你们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地拍照,摆出各种姿势,表情也很丰富。”我明白地点点头,难怪你对这张照片的记忆那么深刻。
我又问外婆:“那时候谁接送妈妈上下学啊?”外婆听了笑了起来,说:“那时候的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的,走的都是乡间小路,根本看不到汽车、摩托车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偶尔只能看到几辆自行车,人们出行都是靠步行的。”太不可思议了,想不到那时的生活是这般景象。
这张照片让我知道了许多以前的故事,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变化真是太大了,难怪大人们常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的生活是衣食无忧,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幸福。
拜年散文9:拜年与祝愿
文/易州米
春节期间,我和妻子去给亲戚朋友拜年之后,心情难以平复。
当我们敲开大学恩师许老师的家门时,没想到这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几乎没有节日的气氛,除了白发苍苍的许老师和腿脚不太好的老伴之外,儿孙们都不在。一问才知道,远在上海的儿子和儿媳过年也放不下实验室的工作,只能休息两天,实在来不及跑一千多公里拖家带口地回老家来。我和妻子到厨房一看,许老师也没准备多少过年的食物,似乎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妻子二话不说立刻到外面超市采买,然后让许老师和老伴踏踏实实坐在客厅看电视,我和妻子把厨房门一关,煎炒烹炸炖一通忙活,不仅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还为二老备下了之后几天的几道主菜。吃饭时,看着二老的笑容,我和妻子的心里反倒不是滋味,如果有时间,真想替他们远在他乡的儿孙,再多做点什么。
老姨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一进家门还没见到人影,就先听到了老姨爽朗的笑声。老姨性格开朗,非常能干,十几年前就和姨父承包了一座荒山,先打井再植树,而后又搞养殖,不仅红红火火地挣了不少钱,还成了附近村庄有名的能人。直到两人都过了六十岁,才决定不再操心山上的事。喝了两杯水,我和妻子被老姨一把拉起来,跟着她来到后院。没想到老姨家的后院简直就是个动物园:三头牛、一圈羊、一群鹅、一群鸡,还有一只大黄狗,就连两棵高高的白杨树上都住着两窝灰喜鹊。老姨说,虽然和姨父不再上山了,但两人闲不住,就在家里搞点养殖,牛羊由姨父负责打理,其他的都归老姨管,每天两人都很忙。除此之外,两人还得抽空到果园去,那儿还种着一百多棵梨树呢。我不禁在心里为老姨和姨父点赞,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好像永远没有累的时候。
在表哥家最先见到的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原来是好几年没在家过年的表侄。表侄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一毕业就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被北京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聘用了。表侄勤学好问能吃苦,很快成了业务骨干,还获得了行业内的最高荣誉“金床榻奖”。谈到未来,表侄很有想法,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他准备依托家乡的旅游资源,开办一家以户外运动为特色的酒店,甚至已经选好了店址。其实最初考大学填报志愿时,表哥表嫂是反对表侄读酒店管理专业的,现在看着经过历练越来越成熟的表侄,坐在一旁的表哥表嫂一脸的欣慰。
拜完年,我心里多了几个祝愿:许老师的儿孙能抽时间回来陪陪二老,老姨和姨父百忙之中多注意休息,表侄在家乡办起自己的酒店,所有人迎来美好的春天……
拜年散文10:三婿拜年
年初二这天,天气骤然变冷。大上午,我正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发呆,楼下雷鸣似的响起了爆竹声。爆竹响了足足三分钟,是一大卷万响的大地红。应该是谁家女儿女婿回娘家。
我走到窗户边,掀起淡紫色的窗帘,果然,楼下春姑爷正在给他妻兄弟的孩子派红包,硝烟还未散尽,地上一片绯红的爆竹屑。我斜眼觑了觑孙子们手里的红包,周公晃悠着他的瘸脚,两边嘴角勾成了一个大大的向上的C。
周公和周婆一共有三个女儿,大的取名米姑娘,第二的春姑娘,小的国姑娘。奶奶常常私下跟我念叨,三个姑娘里,米姑娘心思最活络,可惜总不在正事上。春姑娘人聪明又能吃苦,最勤快了。国姑娘论心计那是万万比不上两个姐姐的,为人老实勤恳。
性格决定命运,三姐妹中,米姑娘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春姑娘家则做船运这块,转卖两地货物赚取差价,家里红红火火;国姑娘夫妇常年在外务工,成了周公口里的破落户。每年初二,当破落户遇上春老板,外加一旁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米姑爷,他们家总能多出许多供人饭后消遣的谈资来。
我正胡思乱想,破落户国姑爷一家提着大包小包的给岳母娘拜年来了。
一会儿,周公的小儿子将一封手掌大小的爆竹给扔了出来。我笑笑,年年如此,不必稀奇。
接着,国姑娘挎着满满一竹篮子菜,去了池塘,国姑爷也出来派红包了。
周公的大孙子是个十足的熊孩子,摸着红包,竟不顾大人的教导当着姑父的面就拆开了,然后又蹦蹦跳跳地欢呼:“今年跟二姑父一样多,都是两百、都是两百!”
周公那张从国姑爷来就耷拉下来的老脸并没有舒展开,只是雪白的眉颤了颤。
此时,作为大姐夫的米姑爷一家,也掂着年礼晃悠晃悠来了。作为大姐夫,米姑爷一向自矜身份,进了家门也只和周公周婆打声招呼就忙自己的去了。周公原本耷拉着的脸露出了个昙花一现的笑,便恢复了原状。
临近中午吃饭,隔壁忽然闹哄哄的。我走到门口,就看到米姑爷举着凳子,追着要打国姑爷,一边抓紧手里的凳子,一边梗着脖子破口大骂:“这个作死的,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姐夫?吃个饭比我做姐夫的还早上桌子,拿个压岁钱比我做姐夫的还多,还懂不懂一点长幼有序的规矩了!”
一旁的周婆一边紧紧扯住米姑爷的袖子,一边劝和道:“千万般不是,今天别闹,好歹别让人看笑话!”
米姑爷哪里肯依,气得青筋暴出,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春姑娘不禁赶急上前劝道:“姐夫这话也是说偏了,要说压岁钱,今年他跟我家是一样多的,这事也是国妹想得不周到,年年和大姐夫一样,今年不打个招呼就多给了……”
春姑娘这番话算是解了围,至少米姑爷不再追着国姑爷打了,心里头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不过,他狠狠啐了一口口水在地上,之后,好一会儿他才舒展开眉,得意自己这只鸡杀得好,鸡年第一刀,选了最软弱的一只。我打量着一直闪躲的国姑爷,他面无表情,只是眉头僵得紧。袖手自拍、若无其事的春姑爷得意地笑了笑,大概觉得这开年大戏很不错。
这时,国姑娘从屋里出来,小声说着:“再不吃就冷了。”眼睛红红的,也不知是不是厨屋的烟火熏的。
同为女婿,即便按长幼排,坐不到上席,也该坐个陪席,可是国姑爷在周家永远都只能坐下席,跟周公的孙子们挤在一块,吃小碗菜。国姑娘更是从来都没上过席,她从池塘里洗了菜,然后就在厨房里煮,厨房里吃,还是遵从从前做女儿时的习惯。
饭后喝茶,周婆佝偻着身子,蹒跚走到桌子边,目光在米姑爷和春姑爷之间睃巡,而后才小声道:“去年你们爹摔断了腿,治了不少钱,到现在还没治好。咱们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你哥他们刚建了房子,你弟还没收亲,这要继续治下去,你们看着拿个主意。”
这事,年前周婆是打了电话跟几个女儿通气了的,如今她拿出来说,不过是作出个态,实则几个女儿早给了她答复,米姑娘一口允诺不会少出的,春姑娘则承诺一定让娘满意,国姑娘也答应尽力而为。想到这里,周婆看向国姑爷的脸色就有些不好了,不过尽力而为,也总比不为好吧。
“吃饭敢抢先,出钱就准备退后了?”
国姑爷被米姑爷这一句抢白呛得满脸通红,最后结结巴巴的说:“那我就出八千吧。”
听了这个数,周婆一喜,米姑爷脸色却有些不对了,见岳母娘看向自己,他冷哼一声,阴阳怪气道:“我没有妹夫有钱,压岁钱是你的一半,爸治病我也出你的一半。”
周婆求救地看向米姑娘,米姑娘正在一旁逗弄她的小女儿,一副慈母模样,万事不在心的样子。
周婆只好充满期待地望向春姑爷,春姑爷未言先笑,很是和蔼,冲周婆亲昵地说道:“妈,我也先出四千,毕竟大姐夫说了长幼有序,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周公本来耷拉下去的脸在听到“以后再说”几个字又恢复了,周婆感激地回以一笑,春姑娘也在一旁笑呵呵。
被请去陪客的堂妹小丫头跑上来绘声绘色地跟我描述了以上场景,然后抓着耳朵急躁地跺脚问道:“姐,你说以后春姑爷还会出钱吗?”
我笑笑,说:“以后出和现在出有什么不一样?”
“啊?”小丫头一愣,“那周婆还那么高兴干嘛?我看春姑爷在人情往来方面并没有特别丰厚的地方,春姑娘也不如国姑娘勤快,那为什么周公周婆将他们珍重得跟眼珠子似的?”
“今天还没喂鱼吧?”我抓起一把鱼食拉着小丫头来到鱼缸边。小丫头特别不情愿,抱怨道:“这些鱼特别蠢,明明你每次只放一颗鱼食,可是他们还是摇头摆尾地聚在一起等着你,就算我撒一把鱼食,也引不走,引走了,也还会回来。”
“因为我手里还有饵啊。”我停顿了一下,抛下一颗鱼食,鱼缸里立刻翻腾开了,俄而,又复平静,一条条头圆身壮、色彩斑斓的鱼摇头摆尾聚集在一起。
“你说,是春姑爷手里的饵多,还是国姑爷手里的饵多?”小丫头像是突然开了窍似地问。
“嗯……”我嘉许地点头,觉得孺子可教,补充道,“对于一条鱼来说,谁的饵多,就朝谁摇头摆尾。”
话没说完,就听到窗外春姑爷小汽车发动的声音,接着,一连串送行爆竹声噼里啪啦地传来。而后周公又在骂骂咧咧,不外乎怨恨破落户,没本事还逞能,害得他有钱的女婿不高兴,不出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