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文章

请欣赏婆婆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婆婆的文章1:陪婆婆过年

文/马亚伟

前几天跟老公回老家,我对婆婆说:“妈,今年咱去城里过年吧!城里有花会进城,还要唱大戏呢,可热闹了!”婆婆听了,面露难色。老公说:“我看还是回老家过吧,妈离不开老家。”婆婆说:“是啊,过年的时候,还得接你爷爷奶奶和你爸爸回家过年呢,他们只认得这个家。”

老家有个习俗,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要“接家亲”,就是把去世的亲人接回家过年。婆婆舍不得离开家,怕亲人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明白了婆婆的想法,决定回老家陪她过年。不过,婆婆年纪大了,赶集买年货不方便了。我要求婆婆在城里住一段时间,告诉我需要买哪些年货,然后我去买。在婆婆的指挥下,我利用周末时间,一趟趟往超市和菜市场跑,买回来各种各样的年货。零零碎碎的东西,吃的用的,样样不能丢。这些事往年都是婆婆在做,今年我来做,才体会到婆婆的不易。

除了婆婆吩咐的那些年货,我还买了不少东西。婆婆家的茶具用了好几年了,我买了一套新茶具,很精致很漂亮。过年的时候,婆婆用新茶具招待亲朋,一定非常满意。还有,婆婆自己在老家生活,不愿意搬到城里来,她的家里也该添置些东西了。我买了一台豆浆机,婆婆喜欢喝豆浆,这样就可以自己磨豆浆喝了。

我还把婆婆从头到脚“包装”一番。过年了,要有个新面貌。我带她去理发店里做了头发,婆婆的白头发很多了,把头发焗黑了,看上去年轻了许多。婆婆对着镜子,满意得很。我带婆婆去逛服装店,要给她买新衣服。她推辞说:“家里还有新衣服呢,你新给我买的那件还没怎么穿呢,不买了。”我很认真地说:“不行,那件穿过了,就不是新衣服了。过年人人都得穿新衣服,这是规矩!”婆婆被我逗笑了。为老人买衣服,舒适最重要,另外款式最好新潮一点。婆婆虽然是个农村老太太,但平时也很讲究,自己的穿戴从来不马虎。我们逛了小半天,婆婆选中了一款上衣。还别说,婆婆穿上这件衣服,很精神,俨然是个城里的老太太。衣服买好了,还有鞋子。婆婆早就想买一双穿起来舒适的棉鞋,这次也买到了。

我还买了春联和年画,还给七大姑八大姨买了礼物。一切都准备好了,婆婆要提早回老家,说要把老家的房子好好收拾收拾,准备过年。我开车把大包小包的年货装好,送婆婆回家。

我离开的时候说:“妈,过些天我们就都回家过年了!”婆婆笑眯眯地说:“好!好!”快点过年吧,一家人陪在婆婆身边,欢欢喜喜过大年!

婆婆的文章2:婆婆和媳妇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最大的问题,作为老公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成为了三夹板,其实只要老公对媳妇好,这样媳妇才会对婆婆好,如果把重心放错了,媳妇心里会不平衡,会吃婆婆的醋,看起来,老公对婆婆好,是一种孝顺,可是对老婆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环境,都说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好好地处理婆媳关系,也要看作为老公的情商,把老婆和老妈搞定,让家庭环境变得和谐,不光是媳妇的责任,也是作为丈夫的担当。

现在的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去退让,这样未必是好事,夫妻之间需要经营,双方都要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了孩子的家庭,更是媳妇成了主要的角色,除了养育小朋友,还要负担家务,所以全职妈妈是最辛苦的。老公在外面赚钱固然是辛苦的,可是到家了也不要做甩手爸爸,把一切都交给了妈妈,这样岂不是是一种丧偶式育儿了嘛!爸爸也有他的责任,所以做为婆婆也要多劝劝儿子,帮帮老婆,带孩子也是经营家庭的一部分。

不是有一句话,老妈只有一个,可是老婆可以再找!所以现在离婚太多了,婆婆比老婆来的重要,有时婆婆为了一些事情,也是在包庇儿子的,不管儿子做对还是做对,都是帮儿子说话的。感觉媳妇成了外人。就像女婿一样,看关键的时侯,到底是外人还是自己人。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可以像母女一样,也可以像敌人一样,有的看似紧张,有的就亲如姐妹,只要大家站在同一站线,关系就和谐了。

都说十年的媳妇熬成婆,婆婆也是媳妇转变的,每个家庭的风气不同,所以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好的婆婆成就一个好的媳妇。媳妇和婆婆没有血缘关系,却是家庭中的一员,搞好他们关系,儿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关系,婆婆把媳妇当成女儿,就像女婿就是半个儿子,都是亲人。

现在的婚姻家庭,女儿和老公因为住房的缘故,和父母是住在一起的,对女婿来说有点寄人篱,内心有的就有些自卑了。可是大人总会生病的时侯,作为儿女去陪伴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如果女方的父母生病了,也不是需要女儿自己去陪护了呀!所以有时把心放大点,不要去计较太多的得失,夫妻老了,才是真的老伴了。

婆婆和媳妇,从古到今一直是很难处理的关系,不过只要有家庭和谐了,都学会了经营自己的家庭,这就不是一件难事了。再说了,都成家了,已经是大人了,有的还当父母了,是适合学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主人了!不能因为小孩子的脾气,来一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了,现在是行不通了。

学会成长,学会改变,这样的婆媳的关系,才是最终的目的!

婆婆的文章3:家有暖婆

文/李志华

终于完工了!婆婆放下手中的毛衣,满脸倦意地拿下眼镜,揉了揉眼睛。此时已是三更了。

这是一款酒红色韩式手工编织毛衣,是婆婆在儿子哲12岁时织给他的新年打底毛衣,现今已有四个年头。儿渐长,每到冬日,婆婆总是把袖口拆了又织,接了袖长接底摆。

天气骤冷,今年又是如此,老人日渐年迈,视力和体力大不如前,然关乎孙子的一切却总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我也曾劝说婆婆,哲的羊毛衫多呢,不缺这一件,可婆婆执拗地认为,买来的毛衣总不及织的紧密保暖。这几天,天寒地冻,婆婆日赶夜赶,娴熟地在四方针间来回穿梭,一坐就是老半天,毛衣一圈一圈地加长,我对婆婆的疼惜和感激愈发浓烈。

今儿下班回家,婆婆告诉我,哲劝她大冷天的,不要再织了,对于孙子的体贴,婆婆言语间充满了欣慰。

哲晚自习归来,见到奶奶依然埋头苦织,心疼地说:“奶奶,您别再织了,衣服短些没事的,我穿就是了!”他还对我说,老师今天布置的作文题叫《味道》,他想写最爱的奶奶的味道,可是又担心自己的文字太过干瘪,写不出对奶奶的深情。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小子没心没肺的,不经意的一席话倒让我心头一热。我告诉他,写作无需华丽词藻,透过平实的语言写出生活中的琐事细节,准确表达内心对奶奶的爱与感恩,朴素真挚的情感最是能打动人心的。

哲的毛衣多件,然,他对这款最为偏爱。想必他感受的不仅是寒冷冬日里毛衣的温度,更是针线里奶奶爱的温度吧。

公公去世的早,自婚后我们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与其说是我们陪伴着老人,不如说是花甲老人仍在不遗余力地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哲说写不出对奶奶的深情,文字浅显,与我,又何尝不是?

身畔劳累了一天的婆婆已酣睡入梦,望着老人慈爱面容,我不由轻唤:您予我太多感动,不经意,柔软的;我予您诸多感激,难言的,无以为报的。晚安,我的暖婆!

婆婆的文章4:“怪”婆婆 爱婆婆

文/胡洋溯

近两年来,我一直觉得婆婆的行为很古怪。公公做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她却端上冷菜冷饭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吃着;妈妈明明就在家里,她却到处去找;熟人向婆婆打招呼,她不应答,只顾自己走路……真是个“怪”婆婆!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来到甘宁蔬菜基地——同鑫园游玩。哇!各种各样的太空蔬菜,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仿造的沙漠地带和仙人掌……好奇的我东瞧瞧,西看看,陶醉其中,不由自主地掉队了。“洋洋,洋洋在哪里?”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我耳中。循声望去,只见婆婆正东张西望,一脸焦急,到处找寻着我。我朝她挥挥手,她却“视而不见”,妈妈急忙帮助她找到我。这下,婆婆才露出笑容,急忙走到我身边,挽住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了。可她哪里管得住我呀,一会儿,我又跑开了。“洋洋,洋洋,你走慢一点儿。”婆婆边喊边大跨步地走到我跟前,用力地抓着我的手。就这样,我想自己一个人看风景,婆婆呢,千方百计地想拽住我,我俩仿佛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哎,真不自由!我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同行的表哥告诉我,同鑫园最好玩的地方要数“激流勇进”项目。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在环绕着同鑫园的小河里,自由地行驶,想想都开心。于是,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我和表哥一起去玩“激流勇进”了。妈妈就陪着婆婆观赏美景,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回荡在小河里。

突然,一双手抓住了我的两肩,那么有力,那么快速。我惊讶地转过头一看,又是婆婆。她不住地摇着我的双肩:“你在这儿呀,你在这儿呀,我到处找你,哈哈哈,哈哈哈……”

“他们在这里,他们在这里……”婆婆又转头对着妈妈不停地喊着,开心得如同一个小孩子。

这时,妈妈走过来告诉我,婆婆到处找我,只要看到一个小孩,就以为是我,嘴里还不住地唠叨:“怎么办?怎么办?洋洋找不到我们怎么办?洋洋掉到水里了怎么办?”任凭妈妈怎么解释,她也不听。“是呀,自从婆婆患上了记忆力衰退症,许多亲近的人她都不能想起。但她心里始终记着你这个孙子,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是担心着你,牵挂着你。因为,在她眼中,你仍是一个四、五岁小孩的模样。”听着妈妈的话,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哦,原来我的婆婆不是“怪”,她是太爱我了!

重阳节到来之时,学校开展了“敬老爱老”的活动。回到家,我向妈妈了解了婆婆的过去。以前,婆婆是一个做事认真,精明能干之人,干农活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年轻时,公公在外上班,婆婆常年一个人在家,家里家外辛劳地操持着。自打我出生后,婆婆就到我们家照顾我,没想到,还不到六十岁,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我上网查了婆婆的病症,知道这种病到最后可能谁都不认识,但患者的内心深处仍藏着她最关心的人,会为他们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举动,我也从心底里明白了婆婆许多古怪做法的原因。

从那以后,早餐时,婆婆端来满满一盘子馒头、包子、蛋糕,我不再讨厌,那是她不知道我想吃什么,于是她干脆端了一盘,让我自己选择;放学回到家,婆婆总跟在我身后问长问短,我不嫌她啰嗦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她一天没见到我而表现出的亲热;外出游玩时,婆婆总不让我做这做那,我乖乖地听话,让她少一份担心、焦虑;家人们有事外出时,我会主动留下照顾她,听她唠叨……妈妈说,而今的婆婆,成了我可爱的“小妹妹”。

“怪”婆婆让我长大了,懂事了。我爱她,要像她关爱我那般关心她、照顾她、陪伴她,并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婆婆的文章5:婆婆丁

文/王也丹

八岁那年,我得了腮腺炎。当时村里人管腮腺炎叫“起炸腮”。这叫法颇为形象,我的右腮肿得老高,真跟炸开了似的。母亲到乡医院开了点消炎药后,因忙着生产队的春耕就再也无暇顾及我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头昏脑涨,坐卧难安。

姥姥来了,见我如此模样,便踮着一双小脚,到地里挖了一篮野菜回来,洗净,放在“蒜臼子”里捣成泥,敷在我的脸上。绿泥黏,却不稠,凉凉的,有股淡淡的清香。为了避免绿泥流进脖子,姥姥拿张白纸贴在了我的半边脸上。镜子里,本就已经吓人的一张脸,这下变得更加恐怖。

我问姥姥给我敷的什么?姥姥说:婆婆丁。

婆婆丁就以这样的姿态走进了我的记忆。那些日子,姥姥每天都会捣“泥”。脸上的绿泥干了就让我洗掉,然后重新敷上,一天数遍。哪会儿见到我,我都像舞台上的小丑一般。我不敢出去见人,又怀疑姥姥的土方子,对姥姥时有埋怨。

姥姥说,偏方治大病,别瞧不起这婆婆丁。

我没法。丑是丑了点,但感觉凉凉的绿泥敷到脸上还是缓解了疼痛。大约一周后,我脸上的肿真的消了。

姥姥带我到地里去挖婆婆丁。姥姥说:瞅瞅是啥菜让你止了疼。

春天,野菜繁盛,品类众多,有的能人食,有的只能喂牲畜,而我当时只认得苦荬菜。野地里,各种各样的野菜已舒展而出,静悄悄地伏在地上,左一抹深绿,右一片浅黄。大地的画布上开始五彩缤纷了。

姥姥指着地上的小黄花说,那就是婆婆丁。

小黄花开得小巧而羞涩,有点类似于山上的小野菊,只是比小野菊还黄得耀眼鲜亮。花朵下面的叶片细而长,有锯齿,像翠绿的小羽毛。姥姥告诉我,开花的婆婆丁有点老了,要挖还没开花的,嫩,好吃,她前几日挖的都是没开花的婆婆丁。

我低头寻找。许多星星点点的黄,仿佛整片土地都是婆婆丁的天下。瘦小的姥姥蹲在那里,平日里梳得光滑的发髻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她挖起一棵婆婆丁,指着眼前那片黄说,婆婆丁比别的野菜好活,婆婆丁老了以后,黄花就变成了白毛球,白毛球是婆婆丁的孩子,风一吹就散了,到处飞,落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我和姥姥挖了许多嫩绿的婆婆丁。这回姥姥没有用它捣泥,而是洗净,用开水焯了一遍,又放到凉水里浸泡一会儿。那天的饭桌上,我第一次吃到了凉拌婆婆丁。桌上还有新鲜的,和苦荬菜一起,蘸酱吃。我尝了尝,有点甜味,不像苦荬菜那么苦。

因为姥姥,那年的四月和五月,婆婆丁成了饭桌上的常客。婆婆丁菜粥、婆婆丁饽饽、炒婆婆丁、婆婆丁汤……也因为姥姥,我又认识了好几种野菜。姥姥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困难时这些野菜能救人命,是恩人,必须要识得。

在那个饥馑的年代,我和许多人一样,最想吃的是肉,没人喜欢吃野菜。

姥姥还挖回许多婆婆丁花。她把小黄花放进洗脸盆里泡着,用泡过的水洗手洗脸。

长大后,我才知道,婆婆丁,学名叫蒲公英,不仅仅是野菜,还是一味中草药,能清热解毒。蒲公英花有祛皱美容作用。而蒲公英花语的意思是:停不了的爱。

后来,有一天,看电影《巴山夜雨》,听到里面那首插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我突然就悲伤起来。我想起了婆婆丁,想起了姥姥。此时,我已有能力孝敬姥姥,可姥姥,已离开我多年了。

婆婆的文章6:咧嘴笑的白米饭

文/佟才录

婆婆一直对我怀有偏见,她认为是我教坏了她的儿子,让一直对她言听计从的孝顺儿子屡屡“抗命”于她,变得如此的“大逆不道”。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前朝的窦娥,怎一个“冤”字了得!

当初我和老公恋爱时,婆婆就一百个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原因是婆婆认为我配不上她的宝贝儿子。老公大学毕业后,分在政府机关工作,人又长得帅气俊朗。而我呢?家境一般,读完中专后就出来工作了,那时又下了岗,正在四处找工作。在婆婆眼里,那就是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事实也的确如此。可老公爱我,我也爱他。我们的相爱注定谁也阻挡不了,即便她是老公的母亲。老公坚决不去和婆婆托人给他介绍的一个硕士富家女相亲,更不顾婆婆的“威胁”和我继续交往,后来又顶着压力和我偷偷领了结婚证,给婆婆来了个“先斩后奏”。怎奈“木已成舟”,婆婆只好为我们举办了婚礼。

结婚后,按老公的请求,我们要和婆婆住在一起。我知道我和婆婆会很难相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老公说他是家中独子,他不忍心再伤父母的心、拗他们的意,搬出去和我过浪漫的“二人世界”。我爱老公,自然会体谅他的难处。于是我在心里一遍遍下着决心:我不但要和公婆一起同住,而且还要和婆婆搞好关系,不让老公从中刁难。虽然我知道这很有难度,但再难我也要坚持去做。

果然,婆婆把老公“违抗母命”的罪责强加到我的头上,过门后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还和邻居们说我是小门户出身,这也不好那也不是,把我说的一无是处。我听到后,虽然心里很痛,但又不能和婆婆去吵,我答应过老公要和婆婆好好相处的。

我努力尽着一个贤淑儿媳的本分,尽力去和婆婆融洽关系。每天下班,我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进了家门便直奔厨房,煮饭炒菜。菜炒好了端到桌上,再给每只碗盛满米饭,然后才请公婆出来吃饭。恋爱时,我曾听老公讲起婆婆幼时咽部得过病动过手术,不能吃过烫过热的食物,因此我每次盛饭时,都特意要把婆婆的那碗米饭用筷子扒开一个裂口,以尽快散失米饭里包含的热量,这样婆婆一来便能吃到温热适中的米饭了。一次盛饭时,正当我用筷子给婆婆的那碗米饭扒开一个裂口时,恰巧被从卧室出来的婆婆看到了。婆婆用凌厉的目光盯着我,问:“你在做什么?”我只好说了其中的缘由。婆婆听后,眼圈一下子红了。

第二天下班回到家,我一进门便闻到一股饭菜香气,走到厨房门口一看,婆婆正在厨房里操勺挥铲,一额头的豆粒大的汗珠。我感动地说:“谢谢妈!”婆婆转头看到我,大着嗓门说:“快去洗手,马上开饭!”

婆婆的文章7:追梦的婆婆

文/刘希

两年前,老公为了出行方便,买了一辆私家车。车子买回来后,他怂恿我学开车,可我胆小,又担心考不过,花冤枉钱,婆婆在一旁为我打气:“你看满大街都是开车的,学车很容易的,你去考一个,以后他出去喝酒,你开,这样安全。”婆婆说得一套一套的,可她“站着说话不腰疼”,哪知道现在驾考有多难,她不知道我周围的朋友,都在说补考了好几次,都没过,正郁闷着呢。

尽管老公三番五次地劝,婆婆五次三番地为我打气,我还是没有勇气去考驾照。婆婆见了,叹气:“我都说了,你去考驾照,家务活儿我全包了,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你不去,要是有人支持我去考,我准去了。”我开玩笑地对她说:“妈,您不是说考驾照简单吗?您去,我支持你!”婆婆不可置信地望着我,然后呵呵地笑起来。

她对我说:“我还真有个汽车梦呢。”婆婆还有汽车梦?这可是第一回听说,我有些好奇地追问。婆婆告诉我,在她十八岁那年,去城里走亲戚,看到一本关于汽车的小册子,上面那些汽车的图片和介绍,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萌发了汽车梦。可过去的那些年月里,家里穷,私人买汽车只能做做白日梦。直到这几年家里经济条件好多了,她好像又看到希望,很想圆圆年轻时的开车梦。最近,看到她儿子买车后,开车梦就更加强烈了,可是,却不好意思跟大家说,怕人说她老了,考驾照会让人笑话。听婆婆说完,我打算全力支持婆婆学开车。

婆婆要去考驾照,全家像炸开了锅,这当然是因为年龄原因。虽然婆婆看上去很精干,但她毕竟是近60岁的人了,去考驾照,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家里反对的声音占了多数。我反复劝说他们,说婆婆一定能过,并且给他们讲了婆婆那个美丽的驾车梦。最终,大家被感动了,婆婆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风风光光地去驾校报了名。

为了让婆婆顺利通过科目一,我把电脑腾出来让她做模拟题,婆婆每天上午看书,下午做习题,像个认真的小学生。科目一考了两次就通过了,但科目二就难了,倒车入库,定点停车,坡道起步,侧方位停车,婆婆每一项都学得极其艰难,好几次差点出了状况,连她自己都想放弃了。老公趁休息时,手把手地教她,教练也特别照顾这位“高龄学员”,给她免费加课,考了四次终于通过。科目三,婆婆考了三次,就这样,历经两年半,婆婆终于毕业了。

拿到梦寐以求的驾照的那一天,婆婆说她终于圆了少女时代的梦,喜极而泣,拥我入怀。她说,她要感谢我的鼓励和支持,她说若不是我,她没有勇气去实现这个梦想。而我呢,更要感谢婆婆,是她让我知道,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追,只要走在追梦的路上,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而婆婆的驾车梦圆了,家里的笑声也更多了。

婆婆的文章8:婆婆的两棵树

文/周亚娟

我第一次去婆家时,婆家院子里除了三间老土房,一口井,一个麦草垛子外,还有一棵小孩胳膊粗的柿树,和一棵手指粗的核桃树。柿树虽然年幼,个头只够到灶房的屋檐上,枝叶间却挂着几枚又黄又大的“帽盔”柿子。核桃树只有几尺高,身单力薄的模样,像七八岁的黄毛丫头。四年后我嫁到婆家,原先的三间土房已拆旧盖新,变成三间砖混结构的平房,平房的楼梯在院子西边,那棵成长中的核桃树正好紧挨着楼梯。院子南边还盖了一间灶房,柿树的身子骨紧挨着灶房山墙上的烟道,它的枝丫正好罩在灶房顶的烟筒上。听公公说盖房时要砍掉这两棵树,婆婆死活不答应,她宁愿把房子盖小点,也不让砍树。我在心里叽咕:柿树早晚得被烟火呛死,核桃树嘛,跟水泥楼梯较劲,成不了正果。婆婆却不以为然:“我栽的这两棵树,跟我一样都是土命,只要根扎得深,肯定能活下去。”

婆婆自小在深山里长大,父母离得早,吃尽了生活的苦,对待树木、花草,像照顾亲人一样。她在柿树和核桃树的根部各挖了个圆坑,平日里洗锅水、洗衣水都泼进坑里,我担心洗锅水里有油伤害到树,婆婆却说:“树精着呢,只喝水,不吸油,再说了,树才没那么娇气。”

偶尔,婆婆会从尿窖子里提两桶清水尿,浇在两棵树的根部。她说树和庄稼一样,喜欢农家肥,适当地浇些粪尿,树长得结实。每到冬天、春天,婆婆还会给这两棵树刷上白灰水,以此来防治病虫害。

那棵柿树虽然天天烟熏火燎,皮肤越来越黑,但腰身越来越壮,树冠越来越大。春天来临,它的枝丫上就会冒出细小的带棱角的苞芽,不几天功夫,就伸展出椭圆形的叶片来,鹅黄嫩绿,油光鲜亮,叶片背面的绒毛软绵绵的。几场雨过后,叶子渐渐变得翠绿、光滑,叶子根部就会萌发出乳白、嫩黄的柿花。柿花远看像串串珍珠,近看似个个铃铛,一阵风起,OO@@洒落一地。孩子们喜欢把捡拾的柿花,用绳子串起来挂在脖子或手腕上,当做项链、手链玩耍。玩得累了饿了,低头舔食一个柿花,那种香甜和惬意,一下子荡漾在他们红彤彤的笑脸上。

到了夏天,肥大、翠绿、厚实、饱满的柿叶间,挂满青色的柿子。紧挨烟道和烟筒的枝丫上,纸质的柿叶开始萎缩发黄,柿子也慢慢脱落,但是整棵树看上去仍然是生机盎然。秋天的时候,柿子和柿叶都开始变黄,婆婆时常拿着一根竹竿给孩子们夹蛋柿吃,蛋柿又红又软,吃起来特别甜润爽口。中秋时节树上的“帽盔”浑圆澄黄,熟透后采摘下来,除过送左邻右舍,留一些储存外,婆婆还会削一些“柿猴”,捏一些柿饼,经霜后给孩子们解馋。冬日里,婆婆每天中午都会在向阳的窗台上晒几个柿子,等晒透、晒热时拿给家人吃,储存的柿子一直吃到深冬初春,那甘绵香甜的味道,没齿难忘。

楼梯边的核桃树,长得比柿树快,几年功夫,就高过了平房顶。它的主干在两米多高时长成了“丫”字型,一边向着房顶生长,一边向着院落,各自的树冠都很庞大,猛一看以为是两棵树呢。长势欢快的核桃树,终于把楼梯基部和面层都挤出了裂痕,公公几次拿来斧头要吹掉核桃树时,都被婆婆阻止:“核桃树靠天地养活,不碍你吃不碍你睡,凭啥不给它活路。老先人没给咱留一根苗,咱就不能给娃们留个念想?”无奈的公公,只好请来匠人,把楼梯的裂缝重新修补,此后再也不提砍树的事了。

核桃树就这样一天天长大,春天它先吐出一条条毛毛虫似的绿色花絮,再抽出嫩嫩的叶子。夏天时圆圆的叶片像一把把的扇子,随风轻拂,偌大的树冠像一把巨伞,罩在院落和平房的上空。难怪节俭的公公婆婆总是阻止我们不要给他们买空调,说有核桃树给遮阳呢。秋天里核桃成熟,公公婆婆站在楼梯、平房顶上,伸手就能摘到核桃,高处、远处够不着的地方,才用长长的竹竿去敲打。打下来的核桃,掉在地上后,有些外面的青皮直接炸脱,有的则要手工去退皮淘洗。

大约20年以来,每年核桃成熟的季节,婆婆都要给我留两包核桃,一包是树上掉下来自然脱皮的,她说这样的果子皮薄仁饱,一包是她把青皮褪净晒干后挑选出来的。婆婆的双手被核桃皮染得又黑又糙,可她自己,牙齿过早脱落,早就嚼不动核桃了。收获的核桃,除了留给儿孙们一些,剩下的她都剥成仁,分成等级,背到收购站换钱补贴家用了。

婆婆爱树,树也用它的丰收硕果带给婆婆希望和喜悦。婆婆爱孩子,不管是自家的孙儿孙女,还是村里的娃娃们,她都喜爱。在那长长的岁月里,她常常用核桃和柿子,亦或是核桃馍、核桃饼、柿子馍、柿子饼等等赐予孩子们口舌之福。孩子们也爱婆婆,即便现在,每逢过年过节,孩子们都要赶回去看望她,在她身边簇拥,嬉闹。

近日秋雨连绵,回老家归来的女儿进门就对我嘟嚷:“奶奶都八十三岁高龄了,还在老家打核桃,洗核桃,手都糙得脱皮了,饭都顾不上吃。再有个把月柿子就熟了,到时候咱们一定要赶回去采摘柿子,再也不能让爷爷奶奶受累了。”

女儿的话,直叫我鼻子发酸。婆婆老了,那个做人有情有义,做事干练利索,一生勤劳善良,胸怀博爱的人,确实早已发白腰弯。多少次恳请她来县城与我们同住,她心里嫌拖累我们,嘴上却找各种理由拒绝。老家的土院,二十多年光阴滑过却还是当初模样,三间平房一间灶,两棵果树一口井。多少次我们要硬化院落,婆婆说土院子养花养草接地气,多少次我们要砍掉核桃树和柿树低处的枝条,婆婆都说舍不得。公公婆婆,就在那两棵树的陪伴下,一年一年相依为命,满足而安然。

大前年村上人议论纷纷,说是县上要实施棚户区改造,村子要拆迁了。婆婆听后时常叹息:“真要是拆了,太可惜我那两棵树,陪伴我快三十年。树砍了,啥影影都没了。”

秋天越来越深,无情的风雨会凋落树上的叶子。老迈的婆婆,还会像以前一样,每天早晨在院子里清扫那红的柿叶,黄的核桃叶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