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劳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勤劳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勤劳的文章1:勤劳的人

文/xiangrikui

今天去打牛奶,打奶的人在里面忙碌着,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给我们打奶,男孩带着眼镜,带着微笑却显得很认真的样子,他放假了,在帮父亲干着家务。

近乎十年前,当我带着女儿在田地里玩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男孩,调皮地爬着他们家的玉米山,那是他们家刚收的玉米棒,堆得像一座山一样,狗在玉米山前晒着太阳。女儿停下了,不敢走了,男孩跑到狗跟前,用胳膊搂着狗,大声地对我们说:“走吧,没事!”刚才还调皮的男孩一下子变得可爱又懂事。玉米山前他的母亲正在剥着玉米皮,旁边整齐地摆放着辫好的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

以后经常去地里玩,总是见到他们,男孩的父亲一直忙着,他们家住的院子后面长长的平房里养着许多猪,周围的田地几乎都是男孩的父亲承包的,男孩的父亲真富有,拥有这么多的田地,他也很辛苦,不是在这块地里忙碌着,就是在那块地里忙碌着。

他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夏天麦穗儿长长的,沉甸甸的金黄的麦穗等着主人的收获;秋天玉米长得也很好,一个个杆儿壮壮的,每个杆上都有一两个大大的长长的咧着嘴笑的金色玉米棒。

过了好几年,我们周围的田地渐渐地变少了,往日美丽的田野、飘香的果园变成了一座座高楼,我再也没有见到男孩的父亲,我曾想他回远方的家了,虽然不再富有,可他可以享受悠闲地生活了,不用那么辛苦地跑来跑去了,几乎周围的每一片的土地里都撒着他的汗水。

第一次到男孩家打奶,男孩的父亲给我们打着奶,觉得打奶的人有点儿面熟,之后去了几次在慢慢地想起就是那位拥有许多土地的人。整日的辛劳,他的脸上留着许多岁月和风雨的印痕,显得比较老了。

现在他又养着十几头牛,每天都要挤三次奶,再给我们打奶,然后又出去卖剩余的牛奶。他还要照顾刚刚出生的可爱的小奶牛。夏天的空闲的时间就是开着车,给牛割草。秋天就和妻子去远处的玉米地里,一个人抱一个人装,将一捆一捆的新鲜的玉米杆装上车,运回家。用铡草机铡短,备上像山一样的几座草料,这些就是它们为奶牛冬季和春季准备的饲料。

现在他经常一个人边挤奶边打奶,问起他的妻子,原来去附近的一个工厂打工去了,他告诉我们,有了挤奶器,这些活他完全可以一个人干了。说起这些话时,他显得很轻松,可对于我们这些来打奶的人来说,看着他手忙脚乱的,觉得很茫然。他的话一定是相对于以前自己曾经是那么多土地的主人来说的,也许现在的他想起原来,就觉得自己过去的举动近乎疯狂了,田里那么多的庄稼要种,要施肥,要收,他都做了,而且做的那样的好。

也许等他老了回想起现在养牛的经历,又会觉得后怕,养那么多的牛,每一头牛都是一条生命,有一点儿没有注意到,那价值不菲的每一头牛都会带来许多的损失。

勤劳的他,也许等他老时,回想起自己所做的事,会对着美丽的阳光笑着,毕竟自己已经尽力了,自己用心做了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关于勤劳的文章2:父亲的勤劳母亲的俭

文/马怡舒

常会看到“簪笏传家”“诗书传家”的门匾,既诗意又美好。只是我的父亲母亲不仅家无簪笏,而且目不识丁,传给我们兄妹的就只有父亲的勤劳和母亲的俭了。

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父亲的一生,“勤劳”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还记得年少时,父母双亲加上我们六个兄妹,一家八口挤在四间土坯房里,眼见两个哥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住的问题一时成了家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当时整个社会物资十分匮乏,我们家更是一贫如洗,既请不起盖房的匠人,也买不起盖房的材料。倔强的父亲就像一只衔木筑巢的燕子,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起早贪黑,用一辆架子车,从离家十几里地的山上拉回一块块石头,将地基一点点垒起,再一车又一车地拉土,将米把深的基坑填平、夯实,然后脱坯筑墙。终于该上房梁了,父亲一个人实在无能为力,才找来几个要好的伙计帮忙,总算给两个哥哥加盖了两间新房。面对上门提亲的媒人,父母心里忐忑得很:房是勉强有了,可房里除了一桌一床,再无别物,这样一穷二白的家世,谁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呢?事实证明,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相比于物质条件,嫂子一家人更看重父亲母亲勤劳俭朴的良好人品,便应下了亲事。

记忆中,父亲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不停地飞来飞去,为家人采花酿蜜。除非下雨了,飘雪了,父亲才会被迫暂停地里的农活儿,在家休息。有时我想,也许是上天怜惜父亲,才有意落雨飘雪,好让他放下手里的农活儿,给自己一个喘息休养的机会。但这样的天气下,常会遇到房顶漏雨,或下水道壅堵,父亲便会披块塑料布,或者干脆冒雨爬上房顶堵漏,伏下身子通淤……

好不容易我们兄妹六个都长大了,自立了,想着辛劳大半辈子的二老可以安享晚年了,可做惯了农活儿的父亲依然忙着种麦点豆,除草施肥。每次回家,总要在地里才能找到父亲佝偻着身子忙东忙西的身影,那样的情景伴着余晖,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父母不仅勤劳,而且十分节俭,尤以母亲为最。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吃糠咽菜,缝缝补补的,自不用说,即使到了今天,吃穿用度一应不愁了,母亲节俭的生活习惯也丝毫未变。一条裤子,穿好多年了,可母亲就是舍不得扔。在母亲眼中,几乎没有无用的东西。一捧鸡骨都舍不得扔掉,要留着给邻居家的小黑狗当午后点心。一把豆皮,母亲将其晒干了、磨碎了,当肥料,一点一点埋进自己在房前整理的小菜园里。就算是一串捡来的钥匙,她也要送给收废品的,多少也算一点儿烂铁不是?

一辈子土里刨食的父母没有能力留给我们万贯家财,但他们勤劳俭朴的品格比万贯家财更宝贵、更有价值。父母的言传身教、由来已久的耳濡目染,勤与俭早已成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员工,我没有能力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勤勤恳恳工作,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尽可能好,又何尝不是我们致敬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之一呢?

关于勤劳的文章3:勤劳的花

文/赵柒斤

牵牛花突然爬上阳台下小公园的正对面铁栏杆,虽纯属偶然,却让我欣喜异常。

土生土长在江南丘陵山区,对牵牛花再熟悉不过。老乡们亲切称她为“勤娘子”,意指她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据说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时针指在“4”左右时,房前屋后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形似喇叭、薄如蝉翼、散发阵阵清香的花来,点缀着村庄意境,愉悦人们一天的好心情。虽没亲眼目睹其绽放过程,但那时初秋每天清晨出门第一眼见到的花,却是房前竹篱笆上牵牛花,也佐证了传说不虚。

进城10多年来,在钢筋水泥浇筑的小区公园如此零距离亲近这种原生态的“花朵”,实属首次。她突然出现在眼前,是一场秋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玻璃窗惊奇的一幕:只见阳台下缠绕铁栏的两株墨绿藤叶上生出两朵紫红色“小喇叭”,静静地朝我笑,演绎一幅娜娜多姿的美妙风情。

幼时放牛,曾仔细观察过牵牛花。这种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缠绕草本花卉,有着细长的蔓生茎,长度可达三四米,上面还长满短短的刚毛。其独特的构造,使之可以轻盈地缠绕着篱架向上生长。还是觉得秦观和杨万里是牵牛花的知音。无论前者的“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还是后者的“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著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南宋两位诗人热情投入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与之打成一片而彼此交融的同时,又跳出来冷静理智地观照与领悟牵牛花所涵蕴的人生哲理,不仅使自然与生活充满生机,而且富于理趣。

关于勤劳的文章4:我家的孝道

文/赵占斌

爷爷和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庄稼人。别看他们斗大的字不识一石,但肚里扎的戏文可不少。在我幼年时,他们就常给我讲《三娘教子》《庵堂认母》《安安送米》《赵五娘吃糠》《朱春登放饭》等有弘扬孝道内容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我正上初中,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为了糊口,父母借钱买麦磨面打烧饼。尽管每天经手数百个烧饼,但从舍不得吃一个,只用黑面、麸皮拌糟糠、野菜充饥,却保证对爷爷的供给。

爷爷和父亲病逝后,我娶妻生子到省城工作,偏偏母亲肝硬化和冠心病到了中晚期。全家老小六口人全靠我39元工资生活。为了给母亲治病,妻自告奋勇给生产队卖瓜、卖醋、编芦席,我也忙里偷闲为报刊、电台撰写新闻、文学稿件,挣点微薄的稿酬,硬是让母亲生命延续了23年,直到85岁安然逝世。其间,我夫妻很少给自己添置衣服,我也很少吃早点。

妻积劳成疾,患了胸积水、胸椎骨结核等疾病,几近瘫痪。当时三个儿女正在上小学,我既当爹又当娘,还要工作和照顾妻子。妻怕拖累我,每逢领导、同事来看望,都哀求给我做工作,让把她送回娘家。我给儿女们开会:“你们将来可以不孝敬我,但现在必须孝敬***!”在我的言传身教下,他们不仅对母亲嘘寒问暖、百依百顺,课余还瞒着我悄悄捡破烂、当报童贴补家用,使妻终于康复。

数年前,我和妻子退休后,看着儿女成家立业,外孙、孙女亦都上学,为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我们老两口便返回农村老家,安度晚年。但在城里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三个“接班人”,每逢节假日,都拎着高级营养品相约而来,炒菜的炒菜,擀面的擀面,举家团聚,其乐无边;如果二老中哪位偶染小恙,他们无论手头事情再忙,都会及时赶至,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关心照料,又是支付医疗费;每逢刮风下雨,我的手机就会条件反射地响起来,甭问,准是两个正上小学低年级的孙女或者正在军校就读的外孙提醒我们“添加衣服,小心路滑”的来电。

本是减负之心,却给孩子们徒增拖累,我和妻子过意不去,劝他们说:“我们两口身体健朗、衣食无忧,你们都忙正事吧,别探望得这么勤,每个月回来一次就行了。”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老人是佛,孝敬老人胜似烧香拜佛,我们怎么敢偷懒呢?”

关于勤劳的文章5:我的奶奶

文/周萍仪

我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勤劳的老人。

奶奶很爱爷爷,她的腿不好,还给我的爷爷做饭。

奶奶很疼我,一块糖留给我,一包瓜子留给我,别人送的水果罐头留给我,暖和的被子也留给我。奶奶给我们的总是最好的,却把不好的留给自己,自己吃的是看着不喜欢的,或者是掉在桌子上的。奶奶可关心我了,一次她在田里干活把脚弄痛了,在家休息的时候还天天打电话问我怎么样,好不好。

奶奶的人缘也很好,只要认识她的人都说她人很好,很能吃苦,只要能帮别人做的事,她都会尽力的。

奶奶还很勤劳,每天清晨当我还在睡梦中,她早就已经把可口的饭菜给准备好了。奶奶天天都很忙,长年累月的劳作让奶奶的脸和手变得那么粗糙,指头根有一层又黄又硬的茧皮,指甲盖儿又厚又坚硬,剪也剪不动。眼睛旁边长满了深深的皱纹,手上的皮肤也起了皱纹。

奶奶辛苦了一辈子,是该享福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让奶奶不再受那么多的苦了。

关于勤劳的文章6:孝顺母亲有学问

文/闫忠新

母亲勤劳一辈子,从没有闲下来好好休息。作为女儿,竭力想让母亲安享晚年,结婚多年后终于买了楼房,有了自己温暖的小家,于是强行拉母亲同住,便于照顾母亲。

尽量不给母亲操劳的机会。母亲拿起笤帚扫地,我立马抢过来,说:“妈,我来,你好好歇着吧。”母亲还要抢着做,我顺口说:“你眼神不好,看不清,扫不干净。”母亲叹口气,默然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半天没有出来。

做饭时,我又以那些现代化的厨具电器不好用为借口,忙让母亲放下手。母亲以为我怕她弄坏,没敢说什么,围着厨房转了两圈就被我推到客厅看电视去了,可是不知怎么的,看着母亲没着没落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有点不自在。

带母亲买衣服,母亲专门盯那些便宜的。我拿贵的母亲根本不看,我说穿好一点啊,邻居朋友看着多体面。母亲终于爆发了:“我穿的便宜就掉价了?给你丢脸了?人老了,不中用了。”母亲抹着泪,高大的身子似乎也低矮下来。

望着母亲日渐憔悴的脸,我惶恐不安。

当初我年轻,虽然爱人笑我脸上有皱纹,但我知道是玩笑话,从不当真,就像母亲当初是我的主心骨,即使我生气地说妈妈不懂得现在的社会,妈妈也只是宽容的一笑。如今,母亲年老体弱,最怕自己不中用拖累了儿女。

孝顺母亲有学问,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母亲一天天忙碌起来,有时候还忍不住唠叨:“你这孩子,怎么越长越不让人省心,离开妈妈你可怎么过?”甚至在我丢三落四顾头不顾尾时,当着爱人和孩子的面训斥我。我装的老老实实心悦诚服的样子,自责地检讨自己,顺便大拍母亲的马屁:“妈,这不是有你吗?人家不是说七十要个家,八十要个妈嘛!”

母亲无奈地摇摇头,但脸上满是笑。

关于勤劳的文章7:勤劳人家暖如春

文/刘喜臣

当天还没有发亮时,一声鸡鸣牵起了农家的心事,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那些不绝如缕的吆喝声,那些牛羊犬吠的错杂声,总会在耳边响起,似乎远了又近了。尤其农村的女人早已经在灶台上转腾了,也许一锅洗脸水已经沸腾了。那场面如同电影的镜头时不时闪现着,由黑白到彩色,由单画面到复式画面,层层推进,那些勤劳的脚步,那些影子逐渐清晰起来。

记得老人们常说,不要让好日子在睡梦中度过。他们总是早起,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他们舍得丢弃舒服的被窝,追赶着时光前进。在晨辉里耕种,在月光里碾场,直到星辰缀满天空,直到月上柳梢头,他们才收拾了一天的疲惫,回到家里,即使粗茶淡饭,也是香甜可口。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劳动仿佛就是一首四季的歌,被他们传成经典。坐在阳光下的老人就是时光的见证者,他们感慨着幸福的日子,谈论着那些勤劳的范儿。从他们深邃的目光里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兴奋,也为自己能够享受今天的温暖感到快乐。对那些日子过得皱巴巴的人,他们皱起眉头,神情凝重,说都是懒惰把自己害了,不勤劳的人总没有好日子过。现在的社会的确很优越,到哪儿都有发展的空间,只要勤快,哪里都能挣到钱。那些与世无争的老人的戏言是有阅历的。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只能依靠几亩土地养活全家人,根本没有打工挣钱一说,也没今天这样好的机会。他们为种好每一块田地,每天天没亮就起身,到饮牲口的山路上捡拾牛粪。曾经为一堆牛粪红过脸,曾经为一根枯树枝吵过架。为的是把土地养壮实,来年有个好收成;为的是温暖自己的家,养育一家人。他们对土地更是珍惜。每当闲下来,他们总要对自己的地块修修补补,一道水路、一个小坑、一处塌方,他们都要填得平平整整,甚至将洼地挖成梯田。每种一茬粮食,他们都要把每一块地反复翻三次,直到没有一根野草,没有一块生土,才小心谨慎地把种子埋进土里。看着那些苗子长得跟韭菜一样高才放心了。山里到处穿起庄稼的衣裳,披红挂绿,像是油彩画。庄稼收割完了,几乎进入冬季了,大地也变成一片荒凉。

那时候种地不需要安排,人人都自觉地耕种,侍奉好每一块土地,为了养肥地块,每天四五点钟,一束束手电筒的亮光便在村庄周围燃烧起来,引出一连串的犬吠,收集着最好的肥分。那些年头没有化肥,粪就是庄稼的当家宝,种地全靠家养牲畜的粪便和勤快人的血汗。为了多收入,他们几乎把所有能耕种的地都耕种了,把一些荒山开垦出来当做耕地。有些地陡的没有办法种,他们就拿铁锹锄头挖出小方块,种上糜子、荞麦,那些庄稼如受宠的孩子一样得意,长得一脸欢喜,果实结得实诚,沉甸甸的穗子耷拉了一地,弥补着一年的歉收。粮食收获了,他们甭提有多高兴了,总是煮一缸黄酒来庆祝。那时候的白米白面就是最上等的生活,是农村人用来孝老或者招待亲戚的,亲戚来了,主人总是做出手擀长面,一顿长长的面条就足以让人怀念好多天。

现在政策好了,政府更为民了。养殖政府扶持,种植政府补贴。只要肯动手的人都能活出个名堂来。不信你看村里的那些养殖大户,牛羊满圈,鸡鸭成群,人家缺啥呢。老人们感慨地说,现在都老了,没有当年的力气了,不然咱们一定能过更好的日子!那时候的镜头在眼前一一闪过了。现在谈起来,当年那个蛮干的汉子,为大树底下那几根枯枝,像孩子一样闹别扭,都觉得可笑,一切都淡然了。那些邻居依然是他们的好朋友,好兄弟,不见还有些怀念,相互在一起经常打听着对方的健康状况。

我被这些闲话吸引了,分享着老人们的情趣,思绪伸向了乡村。不远处有一处村落,那些红瓦兰墙标记着乡村的住所。一素儿房子整齐地排列在一个个平坦的山窝里,形成美丽的点缀,柏油马路像藤蔓一样连缀着家家户户。屋顶上的热水器被太阳晒得舒坦,冒着蒸汽,一定是他们在洗澡呢。这些以前在城里才有的情景,如今进了乡村,进了寻常百姓家了。场院里堆叠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南瓜一顺儿摆在房檐底下,红红的脸膛迎着每天的阳光。一串串红辣椒纪念着丰收,点缀着冬天火辣辣的日子。一道道轻烟告诉他们已经通上了土暖气。那些院落里围拢了茂密的树木,松柏正泛着四季的绿色。一个个院落被他们收拾得干净整洁,从貌相已经知道他们的日子有多殷实了,那些勤劳的女人们打理着闲散的时光,精心布置着家里的一切,相信他们的家一定温暖如春。

关于勤劳的文章8:一个人的精彩……

文/冰星雪飞筠蝶

在丰收只光顾勤劳之家里,知识的阳光轻轻地穿刺透书籍的门窗,温暖着我这孤寂和无奈的心灵。矜持自我,呻吟,名字虽是爷爷所起,但恶名绝对不能自给自留,所以在得不到正常人们认可的时间里专心修心养性,未必就是个坏事。

蓝蓝的天空白云自在飘曳,白云下繁华都市内急促工作狂的人群里,再也品尝不到崭新而又清香的空气。我庆幸从拥挤的上班族挤出后,还能欣赏到树上掠过喜鹊神秘的影迹,还有寻蜜蝴蝶在柔曼地舒展慢飞。

走出黑屋,让心灵畅达。跟随装酷的寒风,手舞足蹈地玩着。一身时尚的休闲服,再加上一双卡拉靴,跟着冬季末日的舞曲渐起今日的色彩。不平凡的生活有种独特的幸福。一个人的日子里,多愁善感的个性让我早已学会鼓足勇气向人家敞开心扉随想随说,磨练出一嘴好口才后,在独自幻想下,学会如何去编织一个人的精彩舞台。

休息时,沏一壶清香味美的西湖龙井,在默默搅动醇香的韵味里,慢慢品尝单恋情怀的苦与甜,享受一首古典忧雅透出积兴自娱有节制的浪漫歌,洗净心灵所落下的疤皮。

《千古传唱》如雷神震动天神所发出来鸣之音,婉婉缓缓,娇娇弱弱地在我脑海旁旋转,尖酸且冰凉,飞跨年代,刺痛心坎。化作蝴蝶在灵音上活跃地翩翩起舞,跳出炙热心情含有的失落,惘怅与欣慰。

吹熄油灯,紧闭明眸,宁静的心容溶入美梦中,形成如晶钻般的透亮含带诱人的魅力,在天物之间,发挥余热袅袅炊烟,人们吸取了精华后,逐渐明白痴情真爱的可贵,绝不能扼杀。

非凡的苦日里,会为自己心中唯一爱恋着多年的男孩精心叠出一盒幽美的流星和能带给人快乐飞翔的千纸鹤,如果有天他真的回心转意看到后,肯定难控制住自己的心动。耹听窗外可爱小精灵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总感觉到是他的魂牵留驻我对他久久的思念后,打动他已知后悔的心回来给我唱快乐的歌听。“你别走开,我要我的小雪。”

书香,是我生命里不可缺少的“哑巴”知音,卖他如同卖我。因为我和书香灵与灵之间交流而产生的默契则是多年来养育而成。没有书香的留存,就难有今天下笔如有神的我,思想的成熟,被常人视为“不可理喻”,“古怪”,惟有与书香里的思想相互结合,达成两全其美的深邃境域,便是我朝思暮想的果实。

我在古韵趣浓的书香里变着方法索累了自己真正想要的财富后,就可尽情地看看文字变成小雪人在纸的舞台上跳舞了。什么所闻所感,什么遐想之类,都难逃出个人独特意境中的浪漫,变成恒永的珍藏稀品。

在势化清界限中,在这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依依之上,仍矜持执着地把一双可爱明眸打开,欣赏都市的繁荣富强,守住了对真爱的幻梦祷祰,用心去感觉自由潇洒中的独特随意。

在一个人的天地里,我学会了简单地去料理家务事。如:交种种费用,洗衣,炒菜,挂号看病;一些力所能及的。不怕别人说笨,总做不好什么的刺激狠毒话,就怕自己不敢去尝试中途放弃,结果在多多练习下,最终赢得家长的认可和夸奖,心里美滋滋。

在一个人的天地里,我学会了用心去自我欣赏,我用文字誓放出对生活所充满的感恩,用充实和真善美的自我,把这新一年空白的答卷仔细补充整齐。

在一个人的天地里,也会呈现趁人不备的冷雨愁容侵袭,那就是再坚强的正常人,偶尔也会禁不住疼痛折磨,脆弱的掉下咸咸的泪珠。泪如雨在烛光如星静室如夜的灵气里,变成心爱之人的慧眼,看穿我脆弱的心情后,流下一杯悔改药,用心能耹听到他在对我说,他不该把我冷落和辜负。

一个人从论古谈今的风趣韵意含哲理中走来,从跳古典音乐的舞曲中走来,从纯洁清秀随笔的文稿袅娜书香中走来,淳淳感人之间,周围弥散出飒人的韵味。

雪花飘飘,轻落在我身上,在多多吸取白雪公主内在所富有的朝气和营养的同时,我渐渐地从爱恨分明的狭路走出,学会了用善去感化恶人,毕竟在恶人堆里也存在知道悔改及时良心发现的人。就算在这宽阔的人生舞台上,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留一份感人的精彩让自己独享,留一片幻梦的境界让旁人学会赏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