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文章

请欣赏民谣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民谣文章1:冬至送冬

文/常山书生

民谣曰:“冬至送冬,父母安宁。”冬至日回娘家,俗称“送冬”,是北方一些地区流传已久的民俗。过去乡下条件差,冬天,老年人避寒保暖讲究的是猫冬,身体不大好的叫熬冬。病情重的老人,过冬如过鬼门关。冬至数九后,不少老人的病情一般会加重,更加引起儿女的牵挂,正所谓:“惦念爹娘夜难眠,老人可该添衣衫。有道送冬不送终,盼我爹娘寿比山。”

给父母送冬的筹备活动,在冬至节的前几天就开始了。女儿们亲手为父母做鞋做袜,或赶集上市场给父母买衣购帽。衣裳讲究的是宽松柔软轻便,吃食讲究的是酥软营养价值高。一样样一件件,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都有女儿的孝心在里面。

冬至节的早晨,这些出嫁的女儿就忙活上了,把给爹娘预备的东西分别用包袱包好,给小儿女换上干净衣裳,最后,也不忘把自己打扮一番。有婆婆的,言语一声,没有婆婆的,把门子锁上,然后与女婿一起回娘家。

冬至节上午,在乡间的路上,回娘家“送冬”的女儿或坐车或步行,络绎不绝,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女儿还未到家门口,爹娘哥嫂就迎出来了。进了暖和屋,女儿便把孝敬爹娘穿的吃的用的全拿出来了,摆了一桌子。为了取悦嫂子,还专门带给嫂子一块印花头巾或从集市上买来的香胰子(香皂)。一家人亲热的话语、欢乐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女儿来“送冬”,娘家给女儿包饺子是少不了的。闺女一进门,全家人就忙活起来了。娘亲和面,嫂子则在案板上“当当——”地剁肉、切菜做馅儿。如果女儿带着女婿来,老泰山和大舅哥就会张罗酒菜,陪着女婿喝几盅自家酿的地瓜烧。而哥家和妹家的娃子们,早就结伴跑出家门玩去了。正是:冬至送冬爹娘喜,开门迎来自家女。贴心话儿说不完,数九寒天春风起。

民谣文章2:治理“民谣”面面观

文/王霁良

所谓“治乱用重典”,近来政府打击“民谣”,凡造谣生事尤为在网上蛊惑人心者一律法办,政府猛逮了一批制造谣言是非者,报纸上登了各省逮捕法办的人数,多的省份已经法办了200多人,一时谈“谣”色变。

但在整治过程中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事,有人在网上多说了两个死于矿难的人数,就被整到局子里,未免有点小题大作。不免想起刘备当政的年代“天旱禁酒”的事来,蜀国的简雍曾拿“淫事”开过刘备的玩笑,起因于某一年蜀地大旱,粮食歉收,朝廷下令禁止造酒。结果下面的官吏执行起来就走极端了,——“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造酒者同罚”,你有这酿酒的工具,就是你现在没酿酒,也得和酿酒者一样判刑。有次简雍陪刘备郊游,碰见一男一女并肩而行,简雍说这两人欲行淫事,陛下为何不缚?刘备笑了,“卿何以知之?”说简雍你小子这不是胡说八道么?人家长了那东西,当街就办那事,可能吗?简雍挺认真地说:可他们有奸淫的工具,应该与那些想造酒而没能造酒的人同罚。刘备听了哈哈大笑,就下令赦免了那些私藏酿造器具的人。这个故事《启颜录》、陈寿《三国志》里都有记载,应该是真事。

中国是法制国家,一个人因言获罪而犯法,量罪要看他适合哪款哪条,而不是有法不依一味打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太平盛世,还是少折腾的好,中国的整风运动几十年来接二连三,不应牵连而牵连进去的人何止千万?应该说,治理“民谣”,一定意义上起到了阻止谣言泛起的作用,尤其是网上的谣言传播,但客观上讲也是在保护那些行将落马的干部。随着“民谣”的整治,民间一些人士在认为是“文字狱”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官谣”的质疑,应该说“官谣”也是存在的,像刘铁男被举报,国家能源局却对外定性举报者是“纯属污蔑造谣”,恐吓说“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这就是“官谣”了,“官谣”背后的权力色彩很浓,借助的不仅是网络,更有着公权支撑的权力机构新闻发布会这样的特殊平台。“有识之士”甚至认为大有“谣翻中国”之势。

有个博客名叫溪翁的这样说:“官谣由来已久,国民党不抗战,现在抗战胜利了,他要下山摘桃子了。现在看来,是一个不小的谣言,伪造了历史,骗了我六十多年,2004年去腾冲后才知道真相”。依这个说法,“官谣”当然还有很多,像“亩产万斤粮”、“三面红旗”、“大跃进”之类。更有人说:“人们常常感慨为何没有生活在新闻联播里,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们感到自己的生活现实跟联播里的报道大相径庭、相差太远。新闻联播里整天的歌舞升平、喜报连连、太平盛世难道没有歪曲事实?难道客观公正?那么为什么总给人拖后腿、被幸福的感觉呢?打击官谣,莫过于首先整治新闻联播,让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这种合法的官谣销声匿迹。”

民谣文章3:庙会

文/丁明烨

民谣曰:莲台起庙会,唱戏天仙配,庙内参参佛,庙外逛一会,买头大骡马,买床缎子被,买双绣花鞋,买对玉石坠。回头去饭铺,唱个二两醉。

中国是信仰神的国度,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林地有土地神,老百姓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冥冥之中护佑着我们,主宰着我们的吉凶祸福。自古农村便有建庙供神的传统,所供奉的神灵也林林总总,有玉皇大帝,有泰山老母,有玄武大帝,有观音娘娘,有仙姑老奶奶,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人们免除灾祸,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凡较有名气的大庙,必有庙会,会期有的一天,有的三天。庙会期间,人们虔诚地燃灯,焚香,参佛,敬神,自然也少不了唱大戏,顶狮子,踩高跷等民俗活动。会上人声鼎沸,香火缭绕,一派繁荣详和景象。

“真神要用心感应”,心诚则灵。来赶会的人,各有各的心思,有的祈求家财兴旺、五谷丰登的,有的为儿子、闺女求好姻缘的,有的求门丁兴旺,早生贵子的。同时,也为商贩们大把大把地赚钱提供了契机,卖香铂纸钱的,油条包子的,卖儿童玩具的,喧嚣热闹,人声鼎沸。最多的还是闲逛的人们,没有祈愿,没有目的,就是溜溜腿,散散心,开开眼,看看热闹,最是悠闲自在。

庙会一般选在春节过后的农闲季节,每当庙会,附近居民便邀请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前来赶会,一是祈请神灵保佑,再就是来到家中宴请亲戚宾朋,把酒言欢,一叙家常,自是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庙会,是一种节日,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为古朴沉闷的村落,增添了些许的灵性和神秘。

民谣文章4:品味民谣 领略家乡巨变

文/刘泽君

我的家乡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一农村,那里产粮也产民谣。一些生动形象、押韵好记的民谣,常常让我领略到,改革开放以来民谣发挥的正能量,为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得解放前,家乡人挂在嘴边的民谣是:“吃的是羹羹,穿的是襟襟。大人挨饿能忍受,小孩一饿就哭喊。”“今年巴望明年好,明年还穿破棉袄。”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向往着“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农村的穷困面貌迟迟无法改变。那时有这样一首民谣:“我们队长大老魏,满心要学大寨队。一片心血全白费,社员两年没分配。”穷到什么程度呢?“一年忙到头,累得像头牛。年终搞分配,两毛刚出头。”为什么如此呢?是因为“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走我也走,工分三六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家乡民谣也增添了全新的内容:“大包干,大包干,收的粮食堆如山。集体个人都在富,国家忙着盖仓库。”群众是“穿新衣,盖瓦房,光棍汉带新娘;忙生产,干四化,齐心奔小康。”

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农民对生活的需求也高了:“吃的讲营养,住的讲宽敞,穿的讲漂亮,用的讲高档。”农民的经营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相继走进了商品交流的大市场,并尝到了甜头,从内心深处流露出喜悦:“鸡鸭鱼猪一养,收入赛过大首长。”

昔日的接龙是行路难,运输难。境内几乎是泥土小道,晴天飞沙扬尘,雨天一脚稀泥,搬运物资免不了肩挑背磨。而今接龙镇的交通有渝湘高速路,道路横穿而过,全镇内村村社社通公路,人们还回想起那时受交通不便之苦,运输之难,“昔日是爬坡上坎,肩挑背磨一去不复返。”公路的畅通,让接龙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乘坐的客车,品牌多、档次高、座位舒适,外加空调、电视,乘车不觉疲劳,反而是一种享受,常听人们赞扬:“改革开放就是好,镇内汽车嘟嘟响。坐上汽车去观光,到处美景欣赏了。”

一个新型城镇的崛起——接龙。原接龙老街地形狭窄,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迁往塘边坝,建立一座接龙新城镇。

“人间多美景,华夏满春晖。”接龙山区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经济发展的浪潮,从1988年10月开始,经过年年岁岁的寒来暑往,山区人终于闯出了通往希望之门的大道,建起了新型的接龙集镇。民谣唱:“狭窄旧街废弃了,崭新集镇多宽敞。赶场流动人如海,物资交流多得惨。”

你看,新颖的集镇布局,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集镇四面环山,林木丛生,苍松翠杉,蔚为天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集镇那“两横两纵”的街道,人车分流,集镇中心区鳞次栉比的建筑异彩竞放,一幢幢造型别致、多功能的高楼正在连成一个城镇带,这些都预示着山区镇也要向城市化迈进。
还有这个集镇的街名,也命得很有趣,两句概括为街名:“二龙接缘两条路,金新花纹四条街。”二龙即是:龙峡路、龙金路,四条街是:金桥街、新正街、花茶街、文安街。

农民心头的喜悦,也在他们的春联中表现出来。在老家我就见到这样的对联:“穿新衣住楼房人均吨半粮 忙生产快发展实现翻两番”,横批是:“政策加科技展翅高飞”。

民谣文章5:贴灶神

文/丁明烨

民谣曰:年年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君去上天,骑着白龙马,侍女排两边,一走走到灵霄殿,老天爷问,那一家作恶,那一家行善,行善的降富贵,作恶的降灾殃。灶王爷,好心肠,好话说了一庙堂,老天爷,真高兴,下令说:明年起,春天早下雨,秋后晚下霜,多收五谷子,不降灾和殃。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民间有贴灶神的习俗。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将灶王爷画贴到灶门旁,让灶王爷保佑居家平安,生活富裕。灶房贴的灶王爷是油彩印制的版画,灶王爷端坐中间,两边是两个侍女,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这样的画,贴到灶口灰黄色的土墙上,醒目提神。

画像贴好后,要进行祭灶,先燃上一柱香,再摆上一些供品,供品是麻糖、枣糕等粘性食品,意即吃这些东西把灶王爷的嘴糊住,在玉帝面前少说自家的坏处。然后开始祷告,求灶王爷上天多言好事,下界保家人平安。

传说灶王爷主管监督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各家各户到岗履职,腊月廿三到天上汇报凡间状况,根据表现,由玉帝定夺对人们的奖掖和惩罚。对多德行善之人,玉帝便赐予福禄,延长阳寿。对坏事做多的人,玉帝便让其遭受报应,削减寿命。而高高在上的玉帝对人间之事并不完全了解,奖惩全凭灶王爷的一张嘴左右。因此灶王爷还有一个别称,叫作“东厨司命”,主管人们的祸福命运。

对于监管人间日常生活的灶王爷,人们一刻也不敢怠慢和冒犯,每做好吃的食品,必供奉给灶王爷,平时不能将刀斧之类的利器置于灶上,不能用硬物击打灶台,不能将污秽之物送入灶内燃烧,日常生活中不能抛米撒面铺张浪费,不能在灶王爷面前说脏话、发牢骚、吵架、骂人、哭啼等等。这些禁忌的原因看来可笑,但是却起到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促进家庭和谐安宁的作用。

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用柴禾灶的少了,烧饭换成了煤气灶、蜂窝煤炉,更是见不到灶神的身影了。没有了敬畏和约束,缺少了监督,习惯放纵的人们,便时常做出一些超越底线的“出格”事来,难免遭受“上天”的惩罚和报应。

民谣文章6:记忆中的东关八仙庵

文/朱文杰

西安民谣里有:“说东关,道东关,东关有个八仙庵。蒸馍笼,大无边,蒸馍笼里坐八仙。”还有学生时代流传的胡填词的歌曲:“向前向前向前,向南关,向北关,向西关,向着东关的八仙庵。那里的道士坐得端,我们排着队去抽签。抽了一个上上签,东关的烧鸡不要钱……”

八仙庵,始建于宋,被视为道教仙迹胜地。地处唐兴庆宫东北隅,今西安市东关长乐坊。但这个长乐坊和唐长安城的长乐坊不是一回事。

西安八仙庵和我缘分不浅,1958年浮夸风盛行的大跃进时代以后,紧接着三年困难时期最艰难的1961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曾随着父亲在这里练过摊,其实当年也叫投机倒把。八仙庵当年有自由市场,亦称黑市。

被逼无奈的父亲就在八仙庵自由市场摆摊做点小买卖,这可是那年月最犯忌的事,属于被严厉打击的对象。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有名的市场,管理非常严,反正摆摊的随时有被罚没、带走的风险,何况父亲肯定是无照经营。我当年帮着负责看地上摆的货摊,所谓“地摊”是也。即在地上铺一块油布,上面摆上货卖。市场管理最严时,父亲负责在市场门口巡视,发现不对就一声喊,或招个手,我就忙收拾摊子,卷起油布钻进背巷子躲起来。待红袖章走咧,再摆出来。那无非是赚点蝇头小利。我也是利用星期天,仅仅跟着父亲出过三几次摊。当年遇到检查,我还算机敏,卷摊子走人也十分麻利。中午吃饭,父亲犒劳我,专意领我去八仙庵旁边一家饭馆,给我来了一碗红肉煮馍,记得一个大海碗,上面漂着白色的是肥肉片,红色是厚厚一层辣子油。那可是“三年困难”的饥饿年代呀!半年都吃不上一回肉。开吃时怕烫,用嘴去吹油,那油汪得,吹开了,又回来,没吃到嘴呢,已经香得我浑身打战战。这些都成了我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

当年八仙庵有清代朝廷给无偿划拨的地产,由道士自己耕种。我的朋友,曾任陕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商子周兄回忆:“20世纪60年代,我上高二那年,恰好安排我们班为八仙庵道观收麦。临近考试,有机会放松一下,同学们热情很高,收割、捆扎、拉运,你争我抢,干得热火朝天。道长们看到同学们如此卖力,十分高兴,午饭安排的是烩菜、油泼辣子,白面馒头又大又白,管饱。那时候年轻,正长身体,能吃,又值困难时期,平时吃不饱,好不容易有个吃饭管饱的机会,难得,同学中最多的吃了两碗烩菜,6个馒头,而且边吃边说:“多少年都没吃过这么一顿饱饭,真香!”

朋友王克良在八仙庵睡觉的床板是一块慈禧太后题款的御匾,让人惊异。说到这块御匾,是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西逃西安时,驻跸八仙庵题的“玉清至道”四字匾。当时没床板,道长就从仓库随便抽出这块匾来,王克良一睡就是五年。当时我撰写《老三届故事》时,想把王克良以后的发达和老佛爷的这块御匾联系起来,写了一章《在八仙庵睡御匾的人》,给王克良罩上点神奇光环。

而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避难,驻跸八仙庵时应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老佛爷还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宫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这便是八仙庵被冠上“宫”而得名“八仙宫”之因,但老西安人还是喜欢叫八仙庵。

记得我当时去八仙宫,我对这里印象极佳。只见几处庭院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环境清幽,院中处处奇花异草,更有几株参天古树,绿盖如云,俨然琼琳阆苑,仙迹胜地,认人有陶然忘忧之感。

我特别对八仙宫中殿门内外悬挂的匾额、楹联感兴趣,如灵官殿殿门中央上眉悬挂有国民党元老邵力子题写的“其道大光”匾额,“扶正压邪、安稳诸方”对联;八仙殿殿门上悬挂清光绪皇帝御笔“宝箓仙传”匾额,殿门两副对联。第一副是:“桂殿仿琳宫珠箔银屏百二关河凝端色。典章垂柱下琅函玉轴五千道德著名言。第二副是:暮鼓晨钟警醒尘凡黄粱梦东华传道钟离授诀广垂慈度。朱鱼清声朗咏步虚赞洞玄全真阆苑琳宫新辉共仰仙踪。”以及“扶宗翊教”“尊道贵德”“道法天地”“真空妙用”“普化有缘”等匾额,读来细细揣摩,让人启悟。

《民国西安词典》载:“民国十五年(1926)11月西安解围,翌年1月冯玉祥率部到西安后其部下驻扎于八仙宫道观内,所存道教经典遭损坏。监院请陕西名流宋伯鲁设法制止,宋致函冯玉祥斡旋。冯玉祥令军队从八仙宫撤出,使道观内文物典籍得以保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唐旭庵任八仙宫监院时,全面修葺,得杨虎城、邵力子、孙蔚如、于右任等人捐款二万四千余元,先后重修吕祖殿、太白殿、灵官殿、八仙殿、斗姆殿、山门等,二十七年(1938)竣工。”

再有,院里砖壁楼上镶的两块碑,一块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唐旭庵监院在杨虎城将军和邵力子等资助下重修八仙宫后所立的《重修西京万寿八仙宫碑记》,再一块是李宗阳道长为慈禧立的《慈禧太后万寿碑》。特别难得,成了八仙宫历史的最直接的见证物。

八仙的传说起源于陕西,八仙中实有其人的几位高道的主要活动地域都在长安、关中一带。如李铁拐梦游华山随老君修道。清代无垢道人著的《八仙全传》说华山紫霞洞为李铁拐的洞府。后李铁拐在终南山修炼,并点化了钟离权。钟离权为唐代京兆咸阳人,他点化了吕岩(吕洞宾),又相携在终南山修炼,眉县汤峪有“钟吕坪”遗址。《全唐诗》中收有钟离权的《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 “疏散人中一丈夫”的诗句,可见其风貌。还有“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点出对蓬莱仙境的向往。

八仙中的张果老的原型为唐代著名道士张果,他在长安时,唐玄宗崇道的思想受他影响很大,因惊其仙术,有以御妹嫁之的传说,《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关于张果的种种异能记载。

韩湘子在蓝田有湘子洞,纪念他在蓝关点化韩文公(韩愈),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记之。相传韩湘子为韩愈侄孙,隐居在蓝关,幼随韩愈居长安,西安有湘子庙街为记。

而蓝采和也有传说,他常在长安大街上携花篮而歌,《全唐诗》收有《踏歌》一诗“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清初戏曲中有《蓝采和长安闹剧》。后蓝采和于酒楼大醉后乘鹤飞升成仙。

可以说八仙崇拜之前先有钟吕崇拜,八仙核心人物应以钟吕为主。八仙的崇拜和道教全真道关系十分紧密,户县的重阳宫为全真道的祖庵。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传说为吕洞宾点化,尊吕祖为师。钟离权、吕洞宾、王重阳和前边提到的刘海蟾被全真道奉为北五祖。可以说从钟吕崇拜到八仙崇拜是因为全真道而起的。

元初,全真道鼎盛之时,元太祖成吉思汗聘王重阳的徒弟全真七子中的邱处机为国师,统领全国道教,而邱处机对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肯定极尽崇拜,就是邱处机主持修建了吕洞宾在山西芮县的纯阳宫。而如今西安八仙宫中,东跨院中有祭祀吕洞宾的吕祖殿,西跨院中有祭祀邱处机的邱祖殿,就证明了这一点。

记得我每到八仙庵那里的文物市场,必须转上一圈,虽不是来此淘宝捡漏,只是感受一下这里有点发霉的历史气息,看看秦砖汉瓦、唐代铜镜,还有不知年代和出处的瓦罐和玉器,也就心情大好,舒畅爽快了。我也曾慕名到这里名气不小的老徐家黄桂稠酒店品尝过该店宣称的,当年八仙中吕洞宾,以及李白“饮中八仙”等人喝过的稠酒。《民国西安词典》载:长乐坊徐记黄桂稠酒店“明末清初时已誉满长安。传于右任先生主陕时,慕名赴饮,酒后即兴为之亲题‘徐家黄桂稠酒店’招牌。”

这家店堂里还高悬着这样一副对联:“李白问道谁家好,刘伶回言此处高。”当然我也顾不上问此联真假,来此喝一碗稠酒,只为重温一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那份潇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