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散文

请欣赏追寻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追寻散文1:追寻神奇的脚印

文/司雯靓

星期三的那天早上,我刚起床走进客厅,哇!天哪!地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脚印,一串接着一串,我禁不住大声喊起来。叫声吵醒了爸妈,妈妈揉揉眼睛说:“什么事呀?一大早大呼小叫的。”“你们看,地上到处都是脚印!”妈妈低头一看,果然满地都是一串串的黑色脚印,“这地昨天晚上才拖好,看来又要大扫除了,哟?这地上的脚印花纹好像是你的吧。”妈妈抬起头来对我说。爸爸也应声附和道:“是呀,看样子雯靓是在贼喊捉贼。”现在,我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刚想说话,可转念又想:“狡辩”对我的父母来说肯定是无济于事的,肯定会遭来一顿斥责,倒不如认了吧。

于是,我被罚拖地一周,正当我满头大汗苦干时,发现调皮的弟弟从我身旁走过,他走过的地上印有一串串小脚印。那小小的“梅花印”就像猫咪脚上的肉垫留下的。看来,那脚印一定是我那个活宝弟弟“作案”时留下的,因为昨晚厨房里剩下的鸡腿也少了2只。这时,卫生间里传来一阵“哗哗”的声音。推开门一看,弟弟为了“洗脱”罪名正在清洗鞋底呢,脸上露出坏坏的笑!

这么淘气的弟弟,真令我好气又好笑。

追寻散文2:有一种幸福会让人流泪

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思念,用一生的勇气,在心里埋葬。

岁月无声,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

浅笑嫣然,独自摇曳

想你,在红尘最深处

有一种爱,叫葬爱;

有一种美,叫凄美;

有一种守候,叫千年静守;

有一种幸福,叫流着泪的幸福;

一滴滴眼泪,一种种幸福。

无论生活给我怎样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生活幸福的人,不是让人羡慕的人,而是用心感受幸福的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接纳失去的事实。幸福是人生追求的一个过程,酸甜苦辣任你喜欢亲手加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一种幸福!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幸福的!

佛说:花开顽石,泪滴成心;汝等千年,只系一约。

追寻散文3:追寻逝去的岁月

文/陈小龙

每当走在故乡路上,总想起《回延安》:“心口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乡路悠悠。故乡的沟沟坎坎、弯路陡坡,我的双脚无数次丈量过的。可如今,我怎么感觉不到乡路的亲切和大地的清新。

院落周围已成一片废墟,满目荒凉,几面土墙无助地伫立在那里。原来砌得整齐的外墙如今变得斑斑驳驳。南面的院墙上仿佛有一条被雨水冲刷过的印记,它的周围,几簇荆树蛮横地生长着。院子里,两座平房、已不再有往日的生机。

我默默地走进主屋,去看望我的父亲,屋内墙角靠着几把锄头和铁锹,厚厚灰尘的神龛正中央是父亲的遗像,十几年代的挂历布满了蜘蛛网……啊,这就是我的家!茫然的外表下掩盖着的熟悉在这一刻神奇般地跳脱而出,定格在我的眼前。刹那间,一种久违了亲切感从心底里升腾起来,血一下子涌到头上。

旁边的卧房里,父亲原来睡的那张床上空荡荡的,这一切都明示着,我大树一样的父亲,的确是不在了。他已经走了10年了。但恍惚中我仍然能感觉到父亲的气息,他的声音,他的目光,他的微笑,还有我每次向他告别时,他微微扬起的胳膊和充满期望的嘱咐……这一切都历历在目,恍若眼前。

我虽没有继承父亲的家业,却带走了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生命的精髓和情感的养分,这是我生命的底色和绿阴,让我终生享用不尽。同时,故乡给我最初的文化启蒙和乡土塑造,使我农民式的狭隘固执、老实厚道、本分善良乃至自卑情结,在经过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洗涤熏陶后,一生也不会改变和走样。

为什么自己总是想要回来,我是来追寻逝去的岁月的,是来寻找一抹宁静与温情、和睦与朴实的乡村画面的。故乡的这座已经荒芜的院落,使我重新吸纳到了空气、水分、阳光,让我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取向和生存依据。

追寻散文4:一路追寻,只为心中破碎的回忆

文/深谷笨蛋

我一个人坐上远行的列车,回到这个我们相识的小城,想要重新拾起我们的过往,然而,当我走出车站的那一刻我说不出的迷茫,这个城市有成千上万的人,我要从何找起。

有多少过往充满遗憾,有多少如果,又会有多少曾经?当我们感情按上天的安排走到尽头后,我只有忍痛接受,无奈地选择放开,不是因为我豁达,我只能护住心灵深处那不死的希望。

回望过去,那些本应该我们一起去的地方,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再去了,那些我们随口而出的誓言,早已随风飘散,那些我们幸福的记忆,碎了一地。

在心灵受到创伤时,有的人试着遗忘过去,有的人试着遗忘过往,而我,努力试着在我们相识的地方寻找生活的希望。当我转身凝望,那彼岸的尘缘,现在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或许这本就应该是一个错,抑或是爱情不为因果,缘分注定全部,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我如何努力,还是无法忘记我们的过去。当我再次来到这里,置身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再次走过充斥着我们无边会议的那条小巷,沉坐在这里,在夕阳的余晖中寻找斑驳的过往,心底涌起一丝希望,感觉下一秒钟你就会出现在我的身旁。

也许我沉浸在无边回忆的同时,也在学会遗忘,感情的事情,无法勉强,该收起的就收起,该遗忘的努力遗忘,只是每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罢了。没经历一次感情的挫折,我们的心都会得到一次洗礼,或变得更成熟或变得忧伤。

我想我应该学会坚强,学会感恩,也要学会遗忘。

一路行来,我一直在想:是否一个人就会孤单,两个人就会快乐?是我忘怀不了背弃的人,还是约束不了疼痛的心?想着这些,我便茫然了,不知道谁可以给我个答案。

如今,我们的爱情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我回到这里,只是想找回心中曾经那个忧伤的你,找回安静自己和我们的回忆,我努力在回忆中挣扎想要走出来,我努力想要告诉自己,情已逝,不归来。

看着夕阳西下,心情从未有过的平静,我想我们之间再也无法维系那份残缺,不管我如何努力如何追寻,始终无法再去守望那一段无痕的岁月。也许我们不是平行线,我们只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一个交点,交点之后,注定是更远的分离。走过之后,空手而回,当爱情失去,已是无力回天。

一生执着,换来的只是一生伤痛,痛过之后,依然执着追寻,追寻我心中不死的青春和那些破碎的记忆,可能我需要用回忆,来祭奠一场华丽的绝望,隐藏我内心的荒芜与冰凉。

追寻散文5:我们在追寻着什么

文/王伊尧

在我刚降生人世的那一段时间,家里的生活非常拮据。我的父母甚至奶奶拼命在外打工以提供在我身上花费的巨大开支。而我那刚刚完成自己学业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亲弟弟,却一天到晚只知道坐在家里电脑前的转椅上,废寝忘食地研究着一些“一点用处都没有”的网络游戏。

是的,在其他人的眼里,他是整个家族的反面教材。

因为全家人都忙于工作,所以叔叔理所当然地被分配了一个“照顾我”的差事。年幼的我觉得叔叔是一个有魔法的神奇人物,他会买来一切我想要的东西——大到幼儿专用的自行车,小到公园里的吹泡泡瓶,他甚至教我使用电脑,让我玩着那些只有花钱才能买到游玩时的游戏。所以只要我和他在一起,我就有种仿佛有了全世界的骄傲和自豪。

不过这样的生活有一天戛然而止,那天早上起来我没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庞,整个家里只有爷爷一个人守在关掉的电视机前。我后来才知道,那一天晚上全家人大吵了一架,奶奶对叔叔的行为表达了极大的怨恨和不满,然后叔叔什么也没说,他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行李,第二天清晨就悄悄地走了。

没人知道他去哪儿。

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八年前我随着妈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从此我开始了两点一线的旅途。我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校和全新的同学们,人生地不熟的我一开始备受欺凌,我纠结于小孩子之间的友谊的心结中,徘徊于学习成绩和未来的路之间。我往返在学校和家的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我渐渐对那条路变得熟悉了,我渐渐地开始接受这个充满着汽车尾气和纸币味道的城市,并且渐渐地和它融为一体。

我每天都能看见太阳挣扎着被灰白色的天空拉下万丈的深渊,然后又坚强地爬上来,从另一头向那灰蒙蒙的天穹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他会累吗?他在追寻着什么?一次次被吞没的火红的太阳,把云烧成红色,泛出刺眼的光芒,那是他被

吞没前最后的叹息吗?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轻轻敲开那扇熟悉的家门,那扇门也一如既往地轻轻打开,然后我看见了那个熟悉的高大的身影——他的头发变长了好多,却整齐地搭在肩膀上——那正是叔叔那张永远都在笑的脸!我怔在家门口,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全家人都在笑着,正如我小时候一样。

听叔叔说,他想了很多,他走的原因是想去一个新的城市从头做起,然后好好地报答自己的父母,于是他去了云南,他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这个结局真好,不是吗。

“叔叔,你会累吗?你究竟在追寻着什么?”几年后的一天我郑重其事地站在他面前,问道。现在我的父母经过不懈的打拼,已经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大房子和小轿车,而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市里的名牌中学。

“当然,当然会累啊。”叔叔轻轻地笑着,“人活在世上,总不能没有自己活着的理由吧?我不想当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我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才选择了出去,我想逃出世俗的羁绊,追求我自己的人生罢了。你的爸爸妈妈也是,他们为了你,带着你到了这儿,不正是想让你变得更出色更优秀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活着,就是要升华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不是吗?”

太阳燃烧着自己,用那一抹光启程新一天的到来。清晨忙碌的每一个人,他们或许处在低谷,或许正意气风发。但不管怎样,因为我们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所以我们都在为自己或大或小的目标,寻觅着,追求着,燃烧着。

我忽然发现,今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万里无云。太阳安静地悬在半空,耀眼的阳光温暖着水泥钢筋的森林,每一缕光芒仿佛都在奏响着胜利的凯歌。

追寻散文6:美

文/Janeling蘭蘭

美,应是为所有女孩毕生追寻的。不仅拥有爱美之心,还要努力变得更美,包括容貌体态和心。大学里的梁教授曾给我们赠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梁教授是学校里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会在校园里面牵着乌龟散步,会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坐在一棵落英缤纷的树下看书,会在课上慷慨激昂或者豪爽大笑,他的太太魏老师是虔诚的基督徒,总是穿很优雅的长裙,头发标准的盘起来,她教我们古典音乐,这两人简直是一对神仙眷侣,也是学校里的一段佳话。

说到大学,真的很是庆幸自己受到了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中外学生三比七这样的比例,决定了它的特殊,除了长期留学生,每年或几个月,就会有一批短期生来修汉语,一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中国的留学生,所以这里的中国学生便成为留学生眼里的中国印象,而同时,也让我们见到了各洲各国形形色色“原生态”的人。太极拳是入校的必修课,“语伴”也是这里的一种特色的交友形式,我们还有一门课叫做中国文化,“小联合国”般的学校开个运动会也像是奥运会。在这里,无论你穿什么,怎样打扮,说哪种语言,都是自由的,这种开放多元的氛围,让我们的眼界、心胸变得开阔,不会急功近利,不被社会纷繁所迷惑,能够更加淡然地面对生活,它赋予我们的气质和涵养是别人得不到的财富。

朋友讲说那些外国的学生看起来都呆呆傻傻的,的确是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他们刚离开家乡到异国的原因,不过是我们出国留学,之前肯定都会查好信息做好攻略,而他们却显得茫然无措,其实中国人算是比较谨慎擅长做筹备的。回忆里都是与同伴在帮助留学生准备比赛和活动,那些辩论赛、演讲、汉语桥等活动得到的荣誉和称赞,都是我们日日夜夜的准备和努力,他们在台前,我们在台后。

两个日本女孩邀请我晚上去她们的租屋里参加party,大家带了各种各样的酒,日本姑娘做的料理也很赞,满屋十几个国家的人聚在一起,不停地变换各种语言交谈,应该定下规则只准讲汉语呢。稍晚跟她们下楼买酒问她们来自日本哪里,她们说是乡下,后来的确讲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地名,我现在甚至连这两个女孩的名字也记不起来。日本人的确是来自大阪的比东京的要活泼热情,印象深刻的像翩翩君子般的蜂谷诚,稍有点非主流还主动加我微博的白井良,两位都是歌手。2014年世界杯期间在学校做美甲,是德国国旗的样子,聊天时对旁边来做头发的美国男生说我挺喜欢你头发的颜色,然后他说我不喜欢你的指甲图案,原来前一晚小组赛德国赢了美国。

我们的每节课都像是聊天,有时候扯远了老师也收不回来,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有不同国家角度的解读,国际政治专业课也变得生动起来。这样的环境下,相信人的品格也会像北京秋季的天空,大气,高远,明媚。

追寻散文7:追寻年味

文/董炜

何谓年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满足感,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的对联迎接新春……

说实在话,我们越来越感觉不到传统年味的存在了。年前,偶然看到《东台日报》上的好消息:春节期间,政府组织?“东台免费一日游”活动。我兴致勃勃地赶紧去给一家都报了名,想追寻一次新鲜的年味。

初二一大早,我们一家赶到城市展览馆门前集中,坐上了车准备向西溪风景区进发,车刚发动就碰到了“美丽东台•民俗闹春”巡游踩街活动的队伍,舞龙、舞狮子、腰鼓、莲湘、花船、花担等多种表演,我们看得是眼花缭乱,孩子们手舞足蹈。只见巨龙腾空而起,尽情飞跃、翻腾。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巨龙随着龙珠时而盘旋昂首,时而翻身俯冲,我急忙用刚买的单反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瞬间。我不由得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家村里边有手艺的老人们,每每到了春节前半个月,就将他们的宝贝舞龙请出来,整里、刷漆,修葺一新,而且组织肯学有悟性的年轻人训练一番,春节期间好好表现一把。我们好像又被拉进了那个时代的年味中,着实回味半天。

到了西溪风景区,老远就看到国家4A级景区的招牌,这确实也成为了东台的一张极有分量的名片。沿途中给孩子们讲了西溪的历史人文: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任宰相都曾先后在西溪担任盐官;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爱情传说在西溪广为流传,于2006年5月,东台“董永传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己有1380余年,民间俗称“西溪宝塔”——海春轩塔,也更是成为了东台的地标。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苏州的外甥听后说:“这是我的老家东台吗?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历史故事!”

经过新204国道,很快就来到甘港村史馆,新中国农村发展进程的缩影尽收眼底: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包产到户、村办工业、和谐农村。孩子们老是追问我:“过去的那些场景是真的吗?”可能是现在的生活与过去反差太大了,也难怪他们难以相信了,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体验更多的是幸福的年味。

接近中午的时候,到了安丰古街,另有一番风景,古街中间用绛黄麻石板或青麻石板铺成,两边走道镶以青仄砖,街道两旁店面商铺林立,可见明代安丰成为闻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场”盐场之一,确实名不虚传——最鼎盛时期形成了“四水绕城七里长街千家店铺”的繁荣景象。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清代盐民诗人吴嘉纪等都诞生于此。孩子们对毛主席纪念章收藏馆、烟盒收藏馆也颇为感兴趣,我也只能感叹收藏者的用心良苦!特别是建成于1850年地鲍氏大楼,座落在古街王家巷内,为清末秀才鲍蕴皋的祖先鲍志远建造,其布局精巧、风格质朴,体现了古代徽式建筑与苏北民居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孩子们更是楼上楼下的跑了好几趟,久久不肯离去,坐在古式古香的椅子上硬是让我给他们拍了好几张照片方才同意撤离。小外甥快人快语:这个地方怎么跟我们苏州山塘街有点像!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和他们一样感受着无拘无束的年味。

从安丰出来,行驶在352省道上,40分钟后便到了沿海经济开发区,只能说仿佛置身于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特别是老丈人看到“风光渔”互补新能源基地,感叹现代社会发达、科技进步!天公偏偏不作美,到了条子泥时下起了雨、刮起了风,作为东台百万亩滩涂围垦首期启动项目,甚是壮观。小外甥不畏风雨下了车,?说是要好好看看老家的“港口”。最后,到黄海森林公园享受了一次“天然氧吧”的恩赐,愉快地结束了旅程。

年味是什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年味,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春节期间,携同家人短途旅游一次,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厚重的人文情怀,又何尝不是体验一种新鲜的年味!

追寻散文8:追寻梦中那片心灵的草原

文/戴益民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饥者眼里,幸福只是一箪食;在寒者眼里,幸福只是一炉炭;在学者眼里,幸福只是一本书。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而已。

时光的列车飞驰着,无论幸福与否,它都不会为谁停留。生命的脆弱,人生的苦短,常常让人在心中泛起莫名的落寞感。这个世界来去匆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一切终将在时光隧道里被淹没。回眸身后,唯有那些不离不弃的文字给我些许慰藉——那一星半点属于自己的痕迹,让我暂时摆脱了粗鄙、麻木、孤独和恐慌状态。凝视着,梳理着,触摸着,心有所系,情有所依。那蝌蚪一般的方块字如同母亲密密麻麻的针脚,又如同儿童积木堆砌的房子,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与满足,这是不同电脑字体的感觉,纸质的触摸带给人的是别样的温馨和喜悦。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无论生活有多么艰辛,无论人生有多少烦恼和不如意,当每一个早晨和黄昏来临,我依然孜孜以求,除了稻粱谋,便是在网格间打捞、敲击和书写。也许一滴水无法滋润一片干涸的大地,也许一缕阳光无法照亮一片黑暗,但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我相信,总有一天生活会馈赠给我以阳光般的笑脸。

文学就如同种庄稼的土地,播下种子,收获希望,收获梦想。这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年少时追逐的文学梦,宛如栀子花开,芳香纯白,幽雅迷人。“永恒的爱与约定,一生守候和喜悦。”而今,那个追梦的孩子依然在路上,执着前行。不为别的,只为不死的文字梦想。

如果可能,我愿意做那只草原雄狮。他站在草原上,向着天空微笑。也许身上还带着伤痛,但一点也不妨碍他昂然前行。他的目光依然坚毅,他的脚步依然坚定,他深知前方道路坑洼不平,风沙遮眼,但是他知道——他要去追寻梦中那片心灵的草原。

追寻散文9:追寻渐行渐远的水井风韵

文/龚保卫

自古以来,人们迁居到一个地方后,总是先觅泉掘井,然后在此繁衍生息。

在安化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般一个村总有一两口井,位置多位于村子的巷弄旁、民宅的院子里,或者位于村外的田园里、山麓边,不拘一格。

在我的家乡,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她位于我村子东头。听祖辈们说,那井是老祖宗离开新化搬迁到这时,花了几百光元,请人打的井,到如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当我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对这口井渐渐建立起感情来,到如今留下一目目美好的回忆。孩儿时,大人担水,我常跟在后面看大人如何担水,到我大一点时,也就是上初中的时候,我开始学会给父母减压,放学后,去担水,开始时,水桶放到井中,水桶总是漂在水上,打不上水来或只有一点点水,叔叔婶婶们看到,就教我如何打水,在大人的培训下,我慢慢的学会打水。一担水差不多有两百斤,我只能打半桶水,打多了我担不起。由于很少劳动过,走在路上,有点摇摇晃晃,桶里的水往外晃出。担到家中,一担近百斤水,也就剩下五六十斤了。我家水缸很大,可以装好几百公斤,要担满水缸,得跑十来趟。

水缸中,放有鸡蛋大小的雄黄的东西,小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大了才知道那是雄黄,对水起到消毒、澄清水质的作用。后来书念多了,还知道雄黄有小毒,不能食得过多,否则中毒。我们江南毒蛇很多,因受白蛇传传说的影响,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喝点雄黄酒,等我知道雄黄的作用后,村里人也就不喝雄黄酒了,

故乡老井的水很甘甜,澄清。水不用烧开,就可以直接饮用。她是我们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这口老井,很深,差不多有一百多米。即使是大旱之年也未曾干过,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发生大旱,庄稼差不多颗粒无收,水塘里的水全部干了,但这口老井还有水,维持一村里人的饮水,后来,方园好几里地的村子水井都干了,都跑到我们村来担水。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洗红薯,那时候红薯非常多,吃不完会加工成薯片,饴糖,还有红薯粉或红薯粉条。一到放学,就到水井旁边帮大人洗红薯,这时候很热闹,差不多全村老少都聚在这,小时候小伙伴们都很调皮,有时一不小心,就会干起架来,没过久又在一起玩。夏天的时候,家乡特别热,有的人受不了,常搬张竹床到这睡。半夜三更也有人从水井中打水冲凉。这水很凉,冲到身上,你会感到特别的凉爽。离开家乡前,除非是冬天或和伙伴在水塘洗澡外,都在这洗澡冲凉。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在家里装上了手压水井,也有电风扇,这时候,很少有人再到这水井担心或冲凉,也没有人再到这儿来睡,再后来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也有人家安装了空调,这时候,这口水井,似乎完成了她的历史吏命。

如今,随着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水井正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饮用井水的时代也成为人们的记忆。

家乡这口古井,养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由于历史的进步,她已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家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她也永远在记载、见正着家乡的历史变迁,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

水,是生命的载体,无处不体现水和人类的紧密联系。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化的百姓被水的问题困扰,缺水成了人们难以忘却的记忆,对清洁水的向往也成了人们的一个期盼。

今天,当我们回首使用井水的那段岁月,带来的是难忘的记忆。在重温往事的过程中,也留给人们对水环境的思考:我们拥有的水资源并不丰厚,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

追寻散文10:漳河,我把你追寻

文/贾沛哲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第一阵微风,我们坐上了旅游大巴,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漳河风景区。

我们先来到葡萄采摘园,那里的葡萄可有名啦!那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忍不住摘下一串,酸甜可口,令人回味。我立即向阿姨借来一把剪刀,剪下一串串红得发紫的葡萄解馋。

下午,吃完丰盛的午餐,我们坐上巴士来到漳河水库乘船。哇,水库一眼望不到边,水面清澈见底。登上船,船平稳地行驶在水面上,一阵风拂过,水面荡起波纹,一圈圈向外扩散,好看极了。水库中心有两个小岛,一个叫观音岛,一个叫常青岛。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座小岛竟然是用一座浮桥连接起来的。

听导游介绍,常青岛的景色秀丽,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遍地野果,冬天银装素裹。岛中央有一座不知名的大亭子,晨练的人们可以来这里练武术、打太极,成为一处难得的休闲娱乐场所。另外,水库旁还有阳光沙滩,是一个照相留念的好地方。

愉快的旅程很快就要结束了,伴随着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漳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