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章

请欣赏读书人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读书人文章1:灶边读书人

文/马永红

我是偶然间发现母亲在劳作之余还在读书,这让我吃惊不小,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啊。

母亲常说自己是蚂蚁尿书上——湿(识)不俩字,此话不假,她小学二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母亲给我的解释是她个子高,又学不会,感觉老没面子,整日惴惴难安,就不顾老师和同学的劝阻,搬住凳子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只是她的主观理由,客观情况是她早年丧父,我姥姥一人养家,诸多不易,作为长女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教室里如坐针毡,哪还有心思听老师的课?不好好听,怎么会呢?母亲越不这样理解,我越心疼她为了我的两个小姨和舅舅做出的牺牲。

后来母亲和姥姥一起劳动,接着为人妻、为人母,她完全与书绝缘,家里莫说书了,连个纸片都不见,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家和地里穿梭不停。倒是在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时,她大力支持,只要看着我们手里捧着书,她就开心,她不像人家母亲那样不住地使唤孩子们拾柴火、薅草、放羊等。她说,看着我们读书,她浑身都是劲儿,忙也不嫌忙,累也不嫌累了。书成了我们可以不干活的挡箭牌,不过我没有辜负她,最终靠手不释卷的勤奋考上学,端上了她希冀已久的“铁饭碗”。

那天,我回到家里,看见灶火旁烧火做饭的母亲,一手拿柴火,一手拿书,低头垂眉,眼睛在书页间流连,专注得忘了往炉膛里续柴,好像这个世界就剩下她一人。我不忍惊扰她,以致火把从灶膛里掉出来,“噌”一下燃着了脚边的柴火,我抓住水瓢泼过去,灰白色的尘烟“呲呲”叫着如丝缕一样袅袅升起时,她才像从梦里惊醒过来,书本掉落在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惶恐,一脸无辜地呆站在那里。这一幕,看得我五味杂陈。

我不知母亲从何时开始读书的,灶膛边的一本本杂志和书是我们读过的,早已发黄打皱,它们陪着母亲在这里烟熏火燎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天天的悠长时光里,我们都不在家,母亲是如何想起用书来慰藉自己孤苦的心灵?现在想想,有好多次,母亲都说,她心里难受想哭。父亲去世后,她如同被抽去了筋骨一样孤苦无依,身体的病痛,心里的孤寂,生活的磨难,像一座座大山把她重重围住,压得她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她不是五指山下的孙悟空,没有七十二变的神功,也没有万能的神灵来救助,她自然憋屈得想哭,但要活下去,要把几个孩子养大,把千疮百孔的生活尽力地缝补起来,也不能只是哭,那又怎么样?

人的苦痛总是要找到出口发泄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排遣,有人旅行,有人养花种草,有人打牌。母亲与书结缘,在我的意料之外,她小学二年级的学历,认识的一些字,几十年过去了,在时间的沙漏下,留在脑海里的还有几个?即便留住的几个字,她也不会写,就像路遇的某人,似曾相识,张张嘴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她说,自己的名儿都不会写,更不要说别的字了,既然这样,她怎么能读进去,还读得津津有味呢?母亲害羞地说,她是冲的。我不知道她说的是冲还是充,她的意思是囫囵吞枣?是滥竽充数?还是不求甚解?总之我佩服她的毅力,她是如何靠这几个似是而非的字把整段整篇连贯起来去感知其意的?那是几颗小蝌蚪流入海洋的浩瀚无边的感觉啊!

感谢这些书刊,不经意间闯入母亲的生活,让她“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切一切的不如意,都在专心的阅读中烟消云散。

如今的母亲,不再终日愁苦,情绪低沉,精神世界风清月朗,艳阳高照。我现在才明白,这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还有读书给母亲带来的影响啊。几天前,她打电话说要看我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村庄》,为此她还专门搭车到县城配了老花镜,只等我的书送到手里,她就可以开读了。她的话音里带着甜蜜的笑,裹着浓得化不开的自豪,她要读的书的作者是她的女儿啊!

读书人文章2:读书人是幸福人

文/依然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 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 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 却为读书人 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读书的人 是多么不幸,他们的丧失 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 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 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 她耳闻目睹的周围人 的 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读书,却能进入不同时空,进入 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超越了有限生命的 无限可能性。不仅多识了草木之名,而且还可以上溯古今,下及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与人们的 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会做人。

人一旦与书本结缘,人多半 因而向往崇高,追求美好。对暴力的厌恶 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 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 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挣,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辟邪。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泡一杯清茶,懒散的靠在床头 把思绪沉浸在书中;在静静的夜晚 伴着柔和的灯光 翻看喜欢的书,心情也一如夜色一样 宁静平和。享受生活在于内心对美好的憧憬和希翼yi4,正如生活中很多微小藏有博大,短暂中 孕育着 永恒。

我送给朋友最初的礼物 就是书和音乐,在我的内心里 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是能够经得起 岁月的磨洗。也许因为忙碌的工作,太多的应酬,那些书已散落在他生活的角落里,没有时间去读它们,去触摸它们,但我真心的希望他不要使那些书蒙尘。我希望的是 那些书 能在他的生活中 开出绚丽的花朵,装点 他彩色的人生。

读书人文章3:爱我三中,争做读书人

文/杨有江

“进三中,衣冠整。站立行,精气神。”听,多么响亮的菱角三中德育“三字经”,它的要求多么严肃、强劲。是啊,学生是学校中的小树,而老师则是早已成熟的一棵大树,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小树”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大树”,而成长的养分就是知识。今天,我来到了学知识的殿堂——菱角三中。

小时候看到三中的大门,就很想进去看一看,瞧一瞧,今天却到这里来上学学知识了。刚来的时候,对这里是那么地陌生,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好好地读下去。

第二天,我和一些同学开始认识了,使我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了些。铃声响了,我们要军训了,在风中奔跑,这是一种享受,我们班的这些人,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都很有趣,当听到老师喊:“一,二,三,四。”我们也齐声高喊:“一,二,三,四。”多么响亮,多么有朝气,又多么振奋。

晚上英语课,看着大家都在勤奋地读着英语单词的时候,尤其是同桌读到Good afternoon时,我也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谁叫我是三中的学生呢?

放星期固然是兴奋的,再回到学校来是更激动的,一切又换了面貌,不再那么陌生,而是变得熟悉了,校园里仍有鸟叫声在嘹亮。

在上第一堂生物课时,考验我们的生物老师使我们对学习有了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明白,你只有想学,才能学好。我们不仅要争做读书的人,还要争做快乐的人,我们学的是知识,练的是人格修养。

因为同学们的帮助与陪伴,使我变得快乐,因为我的谦让,使我们之间拉近距离,更是因为有了三中,有了我们这个班集体,让我们从不认识变为认识,使我们的交往变成可能。

一个月过去了,我不后悔。三中,让我明白了一个新的道理:我们是来读书,来学习的,不是来玩的,是来将心中这本学问之书增添一些新的内容的。昨天,记在脑海里,却不能再来,值得回忆,今天,命运就在手中,像一篇作文,靠你来完成,明天,不知发生什么,渴望知晓,却不能如愿,但很快就会面临。

我爱三中,争做读书人,是它让我坚持不懈,面对每一天的全新挑战。

读书人文章4:看书的年龄

文/李笙清

一直不敢以读书人自居,于我而言,可能用“看书”一词较为合适。我看书,是比较随意的那种,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信手打开阅读,偶尔被琐事打断后,再读时往往已过多日,弄得书签满纸,看起来多少有些休闲的成分在内。幼时就记住了徐特立的一句话:“不怕读得少,就怕记不牢。”看书,我就属于“记不牢”的这种,总是将看书当作一种享受,就像无拘无束的“葛优躺”一样惬意。试想闲下来时随手打开一本书,看过后,就如同喝下了一杯茶,齿间留下淡淡的馨香,岂不妙哉。

看书经年,图书满架,林林总总,便感觉这看书的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着的。

上小学时,连环画是我的最爱。那时候我们习惯将连环画称之为“小人书”,每次上供销社,我都是往文具柜台那儿跑,因为那里的玻璃柜台里有一块地方是用来摆放小人书的。为了买到新上柜的,色彩鲜艳、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小人书,我在平日里不知挖了多少斤半夏,寻了多少个知了壳,捡了多少次废品,攒了多少个牙膏皮。爷爷平日里给的零花钱,我也一角一角地存着不敢乱花。有一次,供销社柜台里新摆出了《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等好几本小人书,皮匠爷爷却因肾结石开刀在县城医院住院。我急得不行,唯恐迟了买不到,于是作出了平生第一次偷窃之举——— 将父亲收藏的一块几斤重的铜柱拿到废品收购站贱卖了。我如愿以偿地买回了小人书,结果被父亲一顿好打。夜深人静,悄悄摸着藏在枕套里的小人书,身上的痛楚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上中学时,兴趣转移到小说上,那些童年的小人书,被我一股脑儿地留给了弟弟。小说是买不起的,但幸运的是同桌的女生家里有很多,我就用帮她写作文的方式来找她借书。如此一来,像《青春之歌》《万山红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小说看了很多。我看书一般是很快的,一本小说在手,就想着尽快看完好借下一本。最难受的是看了上册没下册,不知道书中人物命运结局,每每留下几许遗憾,心里便多了一些想象。一次看欧阳山的《三家巷》,人也随着区桃和周炳的命运起伏感伤,刚刚看上劲,一本书就完了,同桌翻遍了家里的书架都没有找到续集。直到多年后在图书馆里,我才看到《一代风流》的后四部《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却似乎没有了当年挑灯夜读也要看完的那种激情。

人到中年,兴趣爱好逐渐转移到了古典文学,国内国外的一并兼收,一部《三国演义》,可以看多遍而不觉得视觉疲劳。还有《论语》,从来不做读书笔记的我,居然因《论语》而有了这一爱好。与妻闲话,论及半生成就,偶尔也拿孔子“四十、五十而无闻”来自嘲。中年看书,显得更加理性,对英国小说家毛姆“为乐趣而读书”之论体会尤深,涉猎也逐渐增多,古籍今著,健康娱乐,唐诗宋词,连中医、茶经、禅理等方面的书籍都觉得嚼之有味,仿若人生履历,因为岁月的积累而变得丰富起来,少了一些年少时的浮躁。看书的结果,是我在生活、工作中,心态变得更加平和。

歌德说:“人一生中的每一个十年都有它自己的幸运、希望和渴求。”看书的年龄,其实也诠释了看书的涵义,每一个阶段对书的喜爱及阅读方式,都是由每个人的个人喜好所支配的,因人而异,不一定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方式。这就像人生之路,每一个阶段,其实都有一种特殊的风景,只有认真品味了,才会感受到它的美好。

读书人文章5:诗意的桑叶

文/金风

提到采桑,读书人自然的想到那美丽聪明的罗敷女,一方面惊叹她的美丽,另一方面赞赏她的聪慧,义正词严而又不缺幽默的化解了使君的纠缠,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同时还诗意的赞美了勤劳的人生。

故乡的蚕桑生产兴盛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先是漫山遍野的种植桑苗,一二年后改良品种,嫁接上优良品种。春天一到,经过改良的桑树便一个劲儿的发芽长叶,满世界一片绿色的海洋。孩子们便三五成群的追逐于桑林间采摘桑椹,良种的桑椹又大又甜,乌金闪亮。春雨过后,一尘不染,顺手摘下来就可以塞进嘴里,多汁多液的桑椹立即就融化了,甜透心脾。盛季的时候还可以提着篮子去摘,桑椹可以入药益肾,泡酒喝的时候加进些冰糖,味道清新爽口,是难得的酒中极品。

最诗意的是采摘桑叶。那又大又厚实的桑叶,当你伸手采摘的时候会发出噌噌噌的响声。几个人同时采摘就奏响了一支交响曲,那穿梭在枝叶间的红红酥手,虽不及罗敷的细软舒活,却分明的翩翩起舞,像是天鹅的频频颔首,又似孔雀的娇羞多情。采下的桑叶用背篓装着或是用大篮子装着,翡翠一样的一座座小山,寄托着采桑女绿色的幽梦。

偶尔也有计划不周的年份,家种的桑叶不够了,就得去悬崖峭壁间采摘野桑叶,那多半是男子汉或准男子汉的专利了。那是一项同样充满诗意却又平添几分奇险和刺激的差事。那一年,我和哥哥去采摘野桑叶,我们攀岩走壁,再爬上高高的野桑树,把他们的枝丫砍下来,摘下桑叶用背篓装好,为了多采一些,往往还要在结结实实装满桑叶的背篓上搭上一条同样装得胀鼓鼓的口袋,然后背着它再攀沿走壁。有一次,我背篓上的口袋没有系好,掉下悬崖去了。我目送着那装满桑叶的袋子一弹一跳的滚下山崖,直至最后袋子被砸烂,纷飞的桑叶表示那袋子已经粉身碎骨。幸好自己还牢牢地抓住崖边的一棵老松树,有惊无险的安然无恙。

那些嗷嗷待哺的蚕宝宝吃饱喝足,睡过四觉之后终于开始吐丝了。它们精心地把自己包裹起来,白花花的茧子使人自然的想到白花花的银子。我们就自然的想到下期的学费不用犯愁了,想到父亲和母亲那灿烂的笑容。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充满诗意的日子!但偶尔也回忆起母亲那脸角渗出的汗珠,难免在诗意之余有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读书人文章6:父亲

文/李干荣

父亲是个出色的读书人。在家乡,方圆几十里没有人不知道李先生的。父亲的语文知识相当丰富,书法、古诗词、对联等方面都算得上精通,特别是他的书法,在家乡很有名气。遇上红白喜事或春节,乡亲们都要请父亲为他们写字,量身定做对子。我的老家在湖北黄梅的一个山村,过去,山里读书的人不多,读书人就显得很珍贵,更不用说读得比较好的了。

如今,家乡的一些学校、会堂的墙壁上还依稀看得到当年父亲写的字,每次探亲回家,我都要在这些字下驻足良久。每当此时,我眼前都能浮现父亲当年写字的样子:他在墙壁上写字从不需要画格子,一手端着盛了墨汁的碗,一手拿着粗大的毛笔,先把毛笔蘸上浓浓的墨汁,然后悬空运笔,一气呵成。他在上面写,乡亲们就站在下面看,有人议论,有人欣赏,有人夸奖。此时的父亲一边认真写字,一边听着人们的议论,脸上洋溢着被认可的笑容。

父亲的运气似乎有些不佳。虽读了不少书,但命运并没有给他很好的机会。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在一所学校当校长,正意气风发时却患上了关节炎,严重时,连课都不能上,只能在家休养。后来,他又不幸被划为右派,接受劳动改造,在农业学大寨的工地干活。父亲是一介书生,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要在烈日下开山挖土、抬石头,总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的右派帽子摘掉了,重新回到学校,走上了阔别已久的讲台,做了老师。父亲心情也好了起来。尤其是我当兵后,他给我来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他总是叫我要刻苦训练、认真学习,一定要在部队有所作为,特别是要珍惜政治生命。当我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时,他的欣喜更无法形容。每次我探亲回家,他总要站在村口的路上微笑着迎接我,而我每次也都能从他的笑容里读懂他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1990年春节前,父亲生了重病,我们担心他老人家挺不过春节,都在暗中准备着他的后事,没想到他却坚强地挺过来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坐在一起,说了不少话。因为身体不好,大多是我们说,他听。他看到我们兄弟三个亲密无间地在一起交谈非常高兴。尤其是对我这个当了军官的儿子,更是一脸自豪。他说,我看到你们这样幸福,我很高兴,特别是干荣,你为家里争了光,希望你不要停止追求。

过了正月十五,他把我叫到床前,嘱咐我一定要按时归队,千万不要因为他的原因而违反了部队的纪律,并说他这次病好后,一定跟我到部队去看看,实现他的心愿。我知道,这一走也许就是永别,但又不愿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违背他的意愿。只好按照他的嘱咐收拾行装按期归队了。几乎是在我到达部队的同时,父亲去世的电报也到了,首长听说我是被父亲赶回部队时很是感动,又批假让我回去最后一次见父亲。

回到家,哥哥告诉我,父亲临终前嘱咐,不要把他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说不想影响我的工作和进步。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又要到了,遥望故乡,我在心中对父亲说:您放心,我会努力。

读书人文章7:迷迭香、幽兰及其它

文/纪蕾娜

读书人喜爱搬弄文字,且对文字尤为敏感。见其用词精准,即叹中华文字之神妙。见其段落生动,愈加如痴如醉,常使比邻而居者以为神经质。

迷迭香、幽兰、杜鹃、鸿鹄……这些似不相干的词,不经意间在脑里闪现,感到颇具情趣,继而爱不忍释、怡然自乐。

迷迭香三个字,读出来就像一个妖艳的女人,立刻联想到嘴唇微翘、手指间的半支香烟、开叉到大腿边缘的晚礼、以及注入了红酒的高脚杯和旧上海的老唱片。它透着神秘的诱惑,符合《金陵十三钗》里着一袭旗袍的性感,又有周杰伦“优雅得像一只猫,动作轻盈的围绕”歌词里的音韵。生物学家用迷迭香命名一种植物,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曼妙的名字配了好的寓意,也算互不辜负。

假如迷迭香散发出一种万人迷的味道,那么,世间还有一种气韵,如从深涧泉边而来,它的高贵,唯“花中君子”兰花莫属:“幽兰”一词,天生带着神圣的姿态,将泥土和植物浑然合一,有儒雅与芬芳、素净与本真。雪小婵说它低微、空无……是八大山人水墨中的孤山与凋枝,是四僧笔下的静寺与孤僧,是那春天一回头在人群中看到白衣黑裤的少年。画兰者常题字“人是蕙兰清气足”,喻兰花风姿素雅、幽香清远。世间君子,大致如此。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相比花中君子,杜鹃一词,更像一个女孩的名字。一个在阳光、草木、大山脚下长大的淳朴的姑娘。杜鹃作为花,娇艳如绸缎,是神赋予自然的色彩,是延伸到内心深处的祥和与喜悦。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漫山遍野、蔚为壮观。所以,杜鹃花又称之“映山红”。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问吴大叔,红军什么时候回来。吴大叔说,要等满山的映山红开了。当那首悠扬的《映山红》歌唱道“若要等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时,银幕上千百朵盛开的鲜花,将夜空都映红了。从此,杜鹃花就在脑子里扎了根。被称为“杜鹃”的鸟类,啼叫美妙,亦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它从不自己搭窝,而是巧借他巢繁衍后代,它能使自己的蛋在颜色、形状、大小上与寄主的蛋完全相同,可以假乱真,并精明的衔走寄主的几个蛋,避免其察觉卵蛋数量的异常。而“杜鹃啼血”“杜鹃啼归”的故事,虽令人唏嘘,但总觉有几分小资。

当然,要说大气、志向远超杜鹃的鸟类,当属鸿鹄,是陈胜所言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将鸿鹄提升到其它鸟类无法抵达的高度。鸿鹄是磅礴、是神圣、是卓尔不群、是胸怀大志者立下的誓言。却也有刘邦对大局已定的无奈: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倒是每至深秋,草枯叶黄,大雁南飞,带走了多少惆怅,留下了无数的诗行。鸿鹄,无论是大雁还是天鹅,它们总令世间仰止。

好文者常赞文字清丽婉约、慷慨激昂、富于哲理性,且以文字作精神寄托。这有什么不好呢。不争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曲曲几笔简单的方块字,便得儿童相遇玩偶般的兴奋。这恰似“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最新版本。

读书人文章8:想做半个读书人

文/阿山

现在自称为“读书人”的很少了,不知是以为不配还是不屑。

从前的人喜欢自称“读书人”或者“书生”的,这样的自称,包含着一点自信和自豪。他们也很喜欢称别人为“读书人”的,带着几分敬意和羡慕。那时的读书人有点尊贵和神秘呢,散发的气息也叫“书卷气”。

现在真正的读书人很少了吧。

我们这个民族好像是相当功利的民族。我发现,男人四十岁以上,女人三十五岁以上还在读书的极少极少。也许他们觉得,中老年了,该得到的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得不到了,再读书,何用之有?所以,如果说中国有读书人的话,大多都是半截子的,很少一以贯之的真正的读书人。

是不是真正的读书人绝迹了?其实也不是。

我遇到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工程师,却喜欢买书、读书,什么书都读,业余时间都在读书,除了读书没有别的爱好,他读的书与他的工作几乎没有关系。他现在七十多岁了,他说,他的读书生活会持续到生命的最后。

我的一位同事说他的父亲也是这样一位悦读者,他是农民,除了务农,不打麻将不闲聊,有时间就静静地读书,读书时就忘记世上的一切。去别人家做客,有一本书就可以留他几天,没有书他就要回家。后来亲戚知道他来,事先就为他准备几本书。

个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纯粹的读书人。如果硬要说他们读书有目的,那就是为灵魂、为生命而读书。他们感到读书是快乐的,觉得读书是一段幸福的时光。他们不是苦读派,而是悦读者。与其说他们的读书是一种坚守,不如说那是一个生命的自然流程。

也许,不少人会以功利的眼光对这种读书人嗤之以鼻。是的,这种悦读者很可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难得大富大贵,但他们靠得住,是安全的。他们把大量的时光耗费在一本本着作上,就难得去涉黄涉赌,更不会去干伤天害理的事,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不会产生负能量。想想吧,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有六亿这样的悦读者,要买多少书啊,要养活多少出版人和写书者啊,那么,中国的文化事业会不会是一种新的气象?华夏族的书卷气会不会浓郁一点?民族的整体素质会不会高一点?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你就是纯粹的读书人吧?

很遗憾,我不是。虽然我也读书、买书,但我的读书也有一点功利色彩,还没有达到悦读者的境界。

不过,我对纯粹的读书人满怀敬意和羡慕,觉得他们是一种珍稀动物,是一道奇异的文化风景(会不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知道)。

我要争取,尽力争取,做半个纯粹的读书人。

读书人文章9:毕竟是个读书人

文/介子平

梦里家山,记忆飘零四散,载梦物件随之遗失各处。门罗杞梓,世聚琳琅,汾酒博物馆里搜集到的酒文物,竟将四散的杏花春梦聚集在了一起。搜集文物、确立馆藏的主要践行者,便是文景明先生。1991年,文先生牵头负责汾酒博物馆组建,其早年科班于中文系,工作后思古无改,寻迹不移,沉浸汾酒文化有年,早在1978年9月即出版有《杏花村里酒如泉——山西汾酒史话》一书。同时,修建主题碑廊,镌刻名家题词于其上,欲罢不能,1989年,又拓建第二碑廊。

越明年,绿叶成阴子满枝,汾酒博物馆开张。文先生以我眼观物,所资不足百万,仅酒具一项,所集千余件。唐朝强盛,除去现存的几幢庙宇,便是人所共知的几万首唐诗,宋朝富庶程度,无以复述,惟宋词流传,自北齐便入著述的汾酒,千余年来醉倒过多少文人骚客,惟此酒具可以见证。所谓清香纯正,晶莹透亮,搭配协调,醇香匀称,文字之外,实物在此。古酒具可名者,尊鍪卣卮、皿鉴斛觥、瓮瓿彝觚、觯角爵杯等,一应俱全。任睹一罐,即疑为秦,偶抚一坛,又疑为汉,一瓶一壶、一盅一盏之遗存,足资缅思。其文物之盛,蔚为大观,观者无不翊赞。《杏花村里酒如泉》一书编辑过程中,出版社方面提出一要求,若请某位名人为之插图一幅,定会增色添彩,且最好是关山月。上世纪50年代,关山月曾与黎雄才杏花村采风,合作过一幅《牧童遥指高烟囱》。经文先生多方打听,得知关先生正在北京开会,赶去时,会议结束,其已南下上海,文先生又行追赶,不遇,遂奔广州。虽值岭南盛夏,酷暑难耐,求人不抱期待,却是满载而归,一则在旧作《牧童遥指高烟囱》上补钤了两位作者名章,尽善尽美矣,一则为此书觅得了《清明诗意图》,锦上添花矣。

除此之外,文先生在汾酒文化方面,尚有拍摄电视剧、成立书画社、创办《汾酒报》等等行迹,可谓汾酒文化的奠基人。正因如此,曾被推举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的首任秘书长,荣获过白酒界的终身成就奖——古爵奖。虽曰旧业久抛,退休赋闲,仍时有各地慕名者登门造访,精益求教,其也不吝金玉,授之以真。

业之余,文先生兴趣俱在书法。自颜柳入手,转入行草,为王铎傅山一途,字与字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穿而不悖,比比有勿往复收、乍断复连韵致,累累有连绵不绝、风樯阵马气象。兼及章草笔法,参入碑版意趣,不囿成法,融会贯通,有古拙生涩、清逸疏朗面貌。读古人书,友天下士,且与张颔、林鹏、卫俊秀、陈巨锁诸公亦师亦友,释难解疑,好学而无常师矣。2017年10月,晋宝斋展出其七十岁之后创作的八十余幅书作,越发老辣持重,苍劲挺脱,而以奇取势易,以平取胜难,以奇取势,疏于规矩,以平取胜,严于法则。

出则谦谦,持躬谨严,临财廉介;入则恳恳,清操自励,峻骨天成。四体既正,何忧身影之斜;德之为车,何愁书之不纯?文先生嘉言懿行之外,齐家也有成,父子笃,夫妇和,为周遭艳羡。以后视镜观其一生,古书下酒,杏影摇窗,毕竟是个读书人。

读书人文章10:读书与机遇

文/葛剑雄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人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问题看你自己怎么来对待,如果你的读书目的明确,读书就是有用的;如果你的读书目的不明确,读书就是无用的。明明是作为个人乐趣来看的书,但是实际上你想通过读这种书能够考个什么职称,说明你自己的目的不明确。否则这种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何必再去计较其他?

从这个角度讲,你如果目的明确,方法正确,读书绝对是改变你命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读书当然是有用的。有的人抱怨读书没有用,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他根本没有塌下心来读好书,第二他的期望太高,脱离实际。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全是个人的因素,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大背景,首先是机遇。今天那些着名的企业家,如果生在“文革”期间或者“文革”以前,很可能就是投机倒把犯,严重的会被枪毙!今天喜欢外国文艺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那叫崇洋媚外。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人说那时候既不要走后门,也没有人作弊,大家都平等。平等什么?你生下来就命中注定了!我有个同学成绩也好,品行也好,最后连大学都考不上,后来他的一个妹妹连高中都考不上,原来他家成分不好。这叫平等吗?

我有一次参观南开中学,看到有周总理的照片,有温家宝总理的照片。我以前一直弄不明白,温家宝又会打篮球,成绩又好,人又长得漂亮,怎么去考了地质学院?后来我明白了,出身不好只能考考地质学院。为什么呢?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一开始强调个人表现,不管什么都可以,后来要抓阶级斗争。我是1964年做实习教师的,那个时候给我们的教育是:现在阶级敌人、帝国主义、反动派,把他们复辟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二代、第三代人身上,被推翻的地主阶级、剥削阶级,就通过培养他们子女念书取得好成绩,将来打入我们内部来夺取政权,所以要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怎么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1964年以前的政策就是:地富反坏右,有海外关系,出身不好的人,表现不好的人,可以容许他们读大学,但是专业上有限制,有些专业不能对他们开放,军工是绝对不能对他们开放的。当时的哈尔滨军工大学,我们同学都是不许报考的,那都是保送的,要选家庭出身好,三代贫农或者父亲是党员,这些才送去。你成绩好没用,考都不让你考。允许这些人考取历史、考古、地质、财会这些专业,做做财务、会计、考古、地质什么的,去野外跑跑腿儿呀,工作比较艰苦的,这个可以报考。什么原子、核武器、核物理这些尖端的都不许考,涉外的更不能考。

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平时外文不行,有一天来找我,说你赶快给我补补外语。我问为什么?他说上面已经叫我念阿拉伯语系。我说你连外文都不懂得,怎么念?结果第二天,人家果然考上了!因为他家里出身好,哥哥也是党员。就是这样的,都是有很多限制的,你以为那时真公平呀?

等到1964年以后,政策又规定,这批人不宜上大学,就出现了录取不了的现象。我有个同学,我就弄不明白,当时我们称他为数学家,数学成绩非常好,可他考大学居然没有考上,而且马上报名到新疆去了。事后他告诉我们,他报名的时候老师就劝他,你还是不要考,你应该明白你父亲在哪里。他不相信去考,果然考不上。这就是社会大背景造成的。你说你再奋斗,奋斗到后来又能怎么样?无非打成反革命。

所以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给年轻人,给我们每个人的机遇就大得多。只有在这个时代,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