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亲情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亲情的文章1:愧对亲情

文/寒流永尽

今天,我在老去的途中,回想我对于父母,已成难以回报的亏欠和隐痛。

母亲在世时,我还是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不懂贫穷和艰难。母亲很年轻,就被疾病带走。

现在记得,我很小的年纪,哭着喊着,和母亲要一把小?头,要跟着母亲到山里开垦土地。母亲无奈,只好满足我的心愿,带着我走进了山坡,并教给我怎样挥动?头开垦土地。那把小?头,在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不是?头,是一把每个农家都有、是农人蹲在谷垄间方便锄谷的小手锄;只有蹲下,离土地最近,离谷苗最近。今天想起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开垦土地,只是一种形式;母亲教我开垦土地,只是使我不再淘气。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充满绿意一派生机的山坡上,一下一下挥舞着小锄,不管是“砰”的一声刨在坚硬的小石上,还是“噗”的一下刨进松软的土中,对一个孩子,都是一种乐趣。

在贫穷的日子,母亲将白布染成蓝色的布面,夏天做成蓝色的单衣单裤,冬天做成蓝色的棉衣棉裤。棉布不经磨损,肩部,臀部,膝盖等处,不断磨破,母亲就不断的为我缝补。一块补丁补一个口,遗憾的是,母亲的缝补,总是赶不上衣裤破损的速度。母亲始终未能将那些破口盖住,就匆匆离开人世。

母亲短暂的一生,始终没有离开过土地。母亲生命的终点,仍是以地为床,紧紧匍卧向土地。记得,我每每放学,就跑向母亲劳作的土地。每一次,都看见母亲躺在地头,微闭双眼,话语也虚弱无力。这是一个病弱之躯,在强力劳作的耗损中,一步步退出土地明显的预兆。这预兆印证着母亲将短暂的生命完整地交给了土地。我很想帮助母亲,想从母亲身旁取起那把笨重的锄头,哪怕帮助母亲锄掉一棵杂草,为一棵青苗围拢一圈遮风挡雨的土。每当我弯身取锄时,母亲就举着无力的手制止,担心我除掉青青禾苗。

母亲在土地中耗尽最后一滴血汗。母亲最后一次手扶我瘦弱的肩头,一步步艰难地退出了土地。

母亲去世的那年,我们家一贫如洗。安葬母亲的时候,家里已拿不出什么白面或者大米招待乡亲。玉米糊糊,送走了我年轻的母亲。

母亲下世几年之后,我在外当民工伤残,腰椎粉碎性骨折,下肢截瘫。从此,我与重残为友,与疾病为伴。

伤残后,如不是父亲的陪伴照料,我或许早已离开人世。

截瘫,导致下肢神经和循环障碍,30多年,不断出现外伤的病患。脚步、臀部,胯部,凡是受压迫的地方,都是病患频发的地方。

我从健康沦为残疾的那一年,父亲匆匆奔向省城的铁路医院,日夜守护着我,每天24小时,每两小时为我翻次身;为我喂水喂饭,倒屎倒尿。父亲伺候我,难以正常休息和饮食,复发了胃病。胃疼,超越他忍耐的极限。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我心如刀绞。父亲每次胃病复发,医生都会打支止疼针,消除父亲的疼痛。

给我做脊椎手术时,我有生以来体验了什么叫真正的“疼痛”!疼痛像一条疯狗在我体内横冲直撞。父亲听到我在手术室的哭喊,几次跑进通往手术室消毒灭菌的走廊,直至手术室的门前。父亲恳求:赶快消除疼痛。这是我手术后很多天才知道,也知道我麻药过敏。

我是个临时招去修建铁路的民工,十个月后铁路单位要将我送回医疗条件差的偏僻的家乡,我不愿回去,深知回去将陷入生存的绝境。是父亲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注意。父亲说:回家吧,权当你生下来就是这样!看着父亲满眼泪水,我百感交集。明知是负担,可父亲还是将这负担揽于自己的肩头。世上几多情,唯有亲情至真、至纯、至美!

回到太行山四面环山的家乡小村,父亲每天从土地的劳作中归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门,一堆家务杂活又等待着打理。可此刻的父亲总是惦记着我久治不愈的病口,他总是问:“又出血了吗?又流脓了吗?”一个不懂一点医道的父亲,一次次为我打针、清洗伤口。每每看到那些经久不愈的伤口逐渐恶化时,焦急的父亲总是拖着疲惫之躯一次次去求那些根本无力回天的村医。父亲在那些村医面前,是一种何等愁苦的表情,用何等的口气求助,我不得而知。

父亲为了我这个残疾儿子,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为我寻医问药,梦想着他的努力,会突然消除残疾、消除病患、还原儿子健康的身体。可是,他的努力一次次落空。他又背着我上车下车,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面对一个个陌生的医生,不断进行着“询问、检查、拍片、取药”等重复的过程;不断看着不同的医生同样无力回春地摇头。

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父亲忍着饥饿在城市为我奔走,我忍着饥饿在廉价的小店等待父亲归来。晚上,城市已灯火辉煌,父亲取一个脱了漆的瓷缸,走进炭火正旺的锅炉房,去做父子俩充饥的清水米汤。父亲从锅炉房回来,我一见就满肚子心酸。父亲放在锅炉里熬汤的瓷缸倾倒,火与稀汤烧出的热气将父亲的脖颈严重烧伤。我看见,父亲的脖子由前往后红肿一片。我口含冰凉的水,对着父亲烧伤的部位竭力喷唾。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就这样在忙乱无措中度过。

今天,父亲已离我而去20多年。父亲临走时,放不下的就是我这个被截瘫与疾病所困的儿子。可是无情的癌症把他夺走,留下我,被迫离开家乡。

今天,在停产多年冷寂的福利厂,常在梦中与父母对话。我对母亲说:猜想,母亲您也是被癌症夺走。我恨我年幼无能,未能挽救您年轻的生命。对父亲说:我这个不孝儿子,让您忍受了那么多生活的负重、眼睁睁看着你被癌魔摧残,未能解除你丁点病痛。癌魔可怕,夺走了多少生命,就割裂了多少亲情。父亲,如果有来生,我将向您偿还做儿子的所有欠缺,尽心尽孝,不再让您受苦受穷。

关于亲情的文章2:回家过年,享受亲情

文/韩联鹏

身在异乡,每当临近春节想到回家过年,那可真是望眼欲穿,归心似箭啊!

然而,如今竟然有“恐归族”怕回家过年,而宁愿“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实在不可理喻。因此,便有人议论说,“恐归族”是人情社会的“异化之果”,是“现代与传统无奈的碰撞”,并希望“恐归族”“不以物累”,而要面对现实。

我觉得“恐归族”在心理和精神上一定是有毛病,多半为世俗的“衣锦还乡”和现代社会的“风光无限”的束缚,这种人十分在乎世人的眼光和脸色,一旦想到自己在“江东父老”面前的寒酸相就怯于回家,残忍地放弃一年一度的美好时日而自作自受。

事实上,一个人怕不怕回家过年,关键不是穷富和地位,而是有没有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做人准则,能否坚持“我就是我”,不被别人和环境所左右的人格魅力,我们要坚信,穷人虽无钱,但在做人和道德良知上绝不比富人差,完全可以自豪骄傲地面对大千世界的众生相。

我们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人生观,才能豁达大度、坦荡从容客观地处世和做人,才能不计较”小人“的鄙视和白眼,而挺直腰板昂首阔步地回家过年,欣赏漫漫旅途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享受至诚至爱的乡情、爱情和亲情,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温馨和快乐。

关于亲情的文章3:辣辣的味道母亲情

文/周应福

我对辣椒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对辣味更是情有独钟,我吃的菜里如果辣味不足,我就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会失魂落魄一般,我吃的菜最怕的就是辣味不足,辣得不够深。当然,辣椒的味道也伴随着母亲的爱给我带来许多挥之不去的回忆。

小时候,我吃辣椒就非常的厉害。那时,母亲有做辣椒酱的习惯,每到年初,母亲都要把辣椒酱做成酱粑,晒干以后利于储存。母亲晾晒的酱粑总会突然减少几个,但母亲是从不过问酱粑下落的。那时我不但“偷”吃酱粑,还把酱粑分给邻居家的小伙伴,母亲知道了从不责怪我的。可是有一次,使我至今也不敢忘怀。我六岁那一年的一天,我同小伙伴们去割草,我用酱粑给他们换草,不曾动手就有了满满的一萝草。我特别得意,并且把这事告诉了母亲,谁知母亲竟大发雷霆,狠狠地打了我一顿,并且还骂了我“败家子”、“好吃懒做的家伙”。那时母亲特别生气和伤心,我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我白白的把酱粑送给小伙伴们吃母亲反而很高兴呢?就是现在我也仍然不明白。

后来我上学了,母亲每天给我准备早餐,她每天都起得特别早,把洋芋烧熟了,剥了皮,花成两瓣,然后在中间夹上辣椒面或者是辣椒酱,等我们起床,吃着洋芋去上学。那时的母亲是多么的年轻和漂亮,但她似乎不会休息,因为每当我看到母亲,总看到的是她特别忙碌的身影。

我每天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餐,在路上就完成了吃早餐的过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买早餐的费用。那时,父母是不会给我们零花钱的,父亲的工资也只能用于家里最急需的开支。母亲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给我提供早餐,直到我初中毕业。

初中毕业以后,我考取了师范学校。刚到学校的第一个星期,不知是第一次离开家,还是饭菜不合口味,学校食堂的饭菜我无法下咽,竟失魂落魄一般,我瘦了。第二个星期,母亲到学校看我,给我送来了油炸辣椒面和她亲手做的布鞋,辣椒面里还有许多火腿肉。按我家的习惯,家里的火腿是不能吃的,要留着待急需用钱的时候才能背到市场上买,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然而,这次母亲却在炸辣椒时加入火腿肉,这使我无法接受。

第二天,母亲一大早就要忙着回家,我送母亲到车站上车。在汽车开出的瞬间,母亲嘴角抽动了几下,总想说什么却没有说。母亲不善于言表,只是热泪盈眶。那次,我看到母亲的两鬓已经有许多斑白的头发。

在师范读书期间,我每次打饭回来,都要在菜里加入带有火腿肉的油炸辣椒面,学校食堂的饭菜我就觉得特别的可口,很快就适应了学校新的生活。我还把油炸辣椒面分给我们班的同学,同他们一起分享辣椒独有的滋味,很快我们就成了知心的朋友,亲如兄弟。

师范读书期间,我最爱穿母亲做的布鞋,穿着它会感到特别的舒适。我在上师范以前,我穿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那时我穿布鞋如打鸡蛋一般,我几乎每个月都要穿破一双布鞋,母亲总会连夜赶着为我做鞋。有一次,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做鞋,由于光线暗淡,被锥子刺伤了拇指,流血不止,用棉花塞住伤口才勉强止住流血。

就这样,母亲常常给我送油炸辣椒面和布鞋,直到我师范毕业。

师范毕业后,我分配到我家乡的一所小学任教,承担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并从事该班的语文教学。学校设施滞后,不能住宿,我每天步行数十里给孩子们上课。在学校,全校的老师都没有各自的办公地点,每天的午餐都只能在办公室简单的煮洋芋和煮面条。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再次用油炸辣椒为我送行。

当时我班里的学生离学校都很远,每天中午都只能吃已经冷了的洋芋充饥。冷了的洋芋总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很难下咽,但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一天,我把油炸辣椒端到教室里分给孩子们,孩子们立刻就涌上来,就把辣椒面争吃光了。母亲知道后特别高兴,为我班里的孩子炸了许多辣椒面,让我分给孩子们吃。

就这样,母亲一次次用辣椒为我送行,我也一次次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结婚以后,妻子以辣椒伤胃为理由,反对我多吃辣椒。有孩子以后,由于孩子怕辣味,我家的菜里辣味越来越少了,辣椒那美妙的辣味已被亲人之间那份浓浓的爱给取代了。但每逢母亲做饭,母亲总会把我的菜都分开,加入适量的辣椒,让我感受辣椒那种奇妙的味道。

辣椒一次次的由绿变红,时间的车轮在飞速的旋转,在岁月轮回里母亲已经越过了花甲。母亲乌黑的长发早早地变成了根根银丝,岁月的锋刀在母亲额头上留下了抹不平的皱纹,母亲老了。许多疾病无情地纠缠着母亲,腰痛、腿痛、头痛、胃痛等无情地折磨着母亲,母亲在艰难地与病魔作着斗争。

在父亲和母亲的艰难维持下,我家姐弟四人都有了固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都成家立业。母亲本应该告别她洒过无数次汗水的土地,但母亲却不听家人劝阻,仍然坚持种地。母亲对土地是有着特殊情感的,她怎能愿意离开她曾经精心耕耘的土地呢?

母亲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种辣椒更是母亲的绝活。我家的辣椒每年都会丰收,母亲总把吃不完的辣椒穿成串,挂在屋檐下。每到深秋,我家房前屋后总挂满鲜红的辣椒。母亲也常常把辣椒送给邻居和亲友,让他们共同分享辣椒的美妙滋味。

现在,我每逢工作之余,我都会回家陪父母谈心,向他们说说外面的世界。在做饭时,母亲都会习惯性地在我的菜里加入适量的辣椒,让我感受辣椒那独特的辣味。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当辣味刺激着我的时候,就仿佛母亲的手正抚摸着我。

关于亲情的文章4:感受亲情

文/雪松

我的老家位于商城县南部山区,以前交通不便,我很少带女儿回去。转眼女儿都已上初中了,谈起老家却没有一点印象,对爷爷奶奶及老家亲人的感情也十分淡薄。我自己也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每年只回去看望父母一次,平时只是电话问候一下而已。慢慢地,亲情观念在家中淡化了。去年春节前,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带女儿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联络与亲人的感情,体验老家的过年习俗。

女儿不太情愿地跟我回去了。多年不见,看到小孙女已长成“小大人”了,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和大哥、二哥家一说,要大家一起过个团圆年。

老家的习俗,是中午吃年饭。年饭安排在大哥家,十多年大家没机会团聚在一起过年了,大嫂特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饭。放炮、烧纸、祭祖,传统程式过后,一家十口多人围坐一桌开始吃年饭,边吃边聊,其乐融融。看着满堂儿孙相聚在一起,从不沾酒的父亲也高兴地喝了两盅。

晚上,一家人围着炭火,看着电视,包着饺子,叙说着家常。女儿也和她两个姐姐打得火热。

大年初一,我和二哥带着孩子们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每到一家,都是热情地泡上一杯茶水,端上瓜子糖果等来招待,长辈们甚至没改传统习俗,一定要留我们吃上一碗饺子或腊肉糍粑挂面才肯让我们走。拜年,让我再次感受到乡村那淳朴、厚道的人情,而这样的人情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几乎已荡然无存。

初一晚上,我陪着母亲坐在火盆边,听她给我讲述村子里这两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舅舅和几个老俵家的事。她说,我的几个老俵这几年在外打工都发财了,把家里的老房子都拆了盖成了小洋楼,舅舅和舅母多次想让她去住一段时间,但母亲知道,自己八十多岁,身体不好,又不能坐车,走小路翻山越岭去二十多里外的舅舅家已是不可能的事了。说这些的时候,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高兴中带着一丝遗憾。看着母亲,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作为儿子,不但不能在她年老体弱的时候厮守在她身边照料她,甚至连她极为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帮她了确……

几天的假期转眼就到了,临走,母亲执意要我带点花生和鸡蛋,她说花生是自己种的,鸡蛋是自家鸡子下的,比城里买的好。大嫂也送来一块腊肉和一兜水果要我们带上,我知道侄儿还在上大学,她的家境并不好,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推让中嫂子的眼眶竟噙满了泪水。后来电话中她说,女儿回老家短短几天就和家里人混熟了,真有些舍不得让她走,几年才回来一次,自己却没能力给她买件衣服什么的,感到很伤心。

像往常一样,走的时候,父母一直将我们送出村子,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回来,直到我们上车,看着车走远了,他们才转身慢慢回去……

关于亲情的文章5:亲人的土院

文/小小麦子

土院如一只结茧的蚕,把亲情包织在温馨的梦里,把伟大与渺小孵在自己的怀里。

曾有麦草堆里母鸡下蛋的声音;白蛾从蚕茧里飞出的声音。

在这里,麦粒与果香交替着咀之不尽的辛劳;候鸟与归鸟交织着姿态各异的飞翔。

篱笆的影子依旧斑驳而古老;犁铧的锈迹因泥土的亲吻而再次锃亮。

老屋沾染燕泥,歌声遥忆过去,一只懒猫顶着太阳睡觉。

辣椒串起灯盏,流萤憧憬未来,一只黑狗披着月光护院。

谁坐在院中,宛如一个孩子,在慈爱和力量的中央?

一任辛勤与执着的庄院,阴与晴都是一种营养;笑与哭都是一种收成!

曾在院落,母亲翻晒过季节的童话,糜子、麻黄、床单布……熟练了在油灯下飞针走线。

父亲翻阅过光景的章节,吃烟、喂猪、栽果树……学会了蘸着阳光在石上磨蹭镰刀。

当院墙熬不过岁月的侵蚀,那显得沧桑和吃力的草根,仍紧紧地抱成一团,如抱住亲人心中的渴望。

那口被泥巴裹紧的古井,始终在记忆中加深,以至于找不到过往的痕迹。

如今,老屋离去的背影,是亲人的土院最悲凄的故事。

不再有乳白的炊烟呛得流出的眼泪。

不再有劳作包裹被锄头磨满的血泡。

谁还会像爱一朵花那样,爱上自家的院落?

一棵大树,撑起一片天。

一方土院,孵化对村庄的思念。

庄稼的怀抱是不是村庄?被陌生的梦境拉出村外,找不到那片雪羽挂在枝头的痕迹。

老屋的额前有没有土院?被北风吹落的鸟巢,让赤身裸体的鸟儿无处躲藏无法安魂!

关于亲情的文章6:亲情伴幸福前行

文/王艳

2014年11月13日午休时间,弟弟的一个电话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个家的幸福与宁静,爸爸被车撞了。我当时就慌得站不住,拼命地往弟弟那里跑,爸爸的具体情况还不知道,只是电话里听到了救护车的声音。

到医院时,我又一次慌了,爸爸头上一层层的全是纱布,额头上缝了很多针,身上两处骨折,插着尿管,吸着氧气,用着血氧血压心率监控仪,手脚都被用纱布绑在病床上。医生怕他醒不过来,让我们隔一会儿就叫叫他。就这样握着这只为我们辛苦半生有少许干燥裂纹的手,直到清晨。后勤的大爷刚进来做卫生,爸爸就突然动了一下,口里吐词不清,但我听出是“我要起来卸尿素”。我泪如雨下,心酸、心疼,往日里天一亮,爸爸起来出摊,妈妈打扫门口至花坛的地面。但我又是欣慰的,爸爸有意识,是在给我们传递信号。我一定要坚强,不仅要照顾好爸爸,更要成为妈妈的依靠和精神支柱。

我买来早餐,大口大口地吃,食不知味,但我需要能量。我告诉妈妈这是一场持久战,妈妈终于吃了出事后的第一口饭。那个早上,来了好多人看爸爸,我和弟弟里里外外地坚强着,不能也没时间哭。第三天,爸爸还在危险期,妈妈急出了病,两次急诊,一次门诊,虚弱的她一下子成了一个小老太太,我和弟弟在急诊和住院楼来回跑,等妈妈打上针,跑回去照顾爸爸。

第五天,我用勺子滴了一滴温开水在爸爸嘴唇上,爸爸居然动了动嘴,兴奋的我跑去买了豆浆和阿胶口服液,就这样每天记录着爸爸的进步与变化,也记录着全家的希望。第十天,爸爸终于睁开眼睛,能认识人了,但记忆又是有限的。医生每天查房问他吃了什么,总是回答“稀饭、包子”。我笑说,“老王,我们给您吃的远比这个好。”

那些日子,弟弟每天给爸爸刮胡须,我学会了剪头发。

如今,八个多月过去了,出院时他还只能扶着床站一站,现在已基本康复,甚至能做点小生意了,这就是希望……我的老王一定能恢复如初!

我要特别感谢婆婆,不能闻羊肉味的她却每次给爸爸带羊脑,羊肉汤,给我们做各种吃的,送豆浆机和各种干粮,白天黑夜帮着我们照顾爸爸,再脏再累也在身边,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也是我的福分。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亲情是河,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支流,让它永不干涸澎湃向前;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2015,让我们更努力,让我们携起手,让亲情伴幸福前行!

关于亲情的文章7:简单的幸福无处不在

亲情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解释,哪怕你与父母之间的一个眼神,都能更深刻的表达彼此间的爱意,这种爱,是与生俱来的,是无私的。

爱情不需要多么的华丽,再浪漫的爱情,也会有花开花榭时,其实,平淡的生活才是磨练爱情的最佳武器,这种爱,如果能够持久,那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友情不需要过多的安慰,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朋友可以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求任何的回报,互相理解彼此之间的感受,这种情意,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人生经历,每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一天起,上天早已安排你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生死轮回,富贵在天,什么才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平淡而简单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

自古只羡鸳鸯不羡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爱的人能够相扶到老,才是最快乐的。爱情故事很多,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牛郎与织女,哪一对不是令人羡慕的情侣,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又将如何。她们也渴望幸福,她们也渴望平淡的生活,而他们往往却得不到这样的生活。

就像我们现在是个普通人一样,也许你不甘愿做一个普通人,你也想让自己与众不同,也想让自己变得富甲一方,当你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一切,你会发现你又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如此有利便有弊。每天面对着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谁都会有抱怨的时候,当我们回过头来再仔细想想时,这些是不是就是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在一起,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当我们离开了自己一直生活的家,离开了父母独自去支撑起一片天时,是否会想到父母曾经的心酸,我们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劳累,感受父母养育之恩,你的心会被融化,这就是幸福。

当我们嫁给心爱的人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说一些未经过大脑思考的话,会说一些对爱人无理的话,所看到的只有对方的缺点,而往往把优点忽视,时不时还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当双方离开时,才会发现那些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生活变得枯燥时,而所有的回忆,都是对方的优点,也不再斤斤计较,点点滴滴记在心头,人生就是如此,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而幸福在身边时,却不懂得珍惜,与幸福失之交臂。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经历过分离之后,我想再次相聚时,我们都会用心去收藏,用爱来理解,两个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包容,只有包容他人的错误,才会让自己更开心。

幸福就像握在手心里的一块冰,当冰慢慢融化时,那一段简短的距离,就是幸福向你招手的时刻,学会享受幸福,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

幸福就像美丽的花朵,在它最美最耀眼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它所带给我们的自豪,花朵能把最灿烂的笑容送给我们,为何我们不去分享美丽,享受简单的美,也是一种幸福。

无论是和亲人、爱人还是朋友之间,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没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没有爱人的相濡以沫,没有朋友间的情真意切,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的存在,这些就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中最耀眼的红星,它时刻在我们身边存在,我们只有用爱去感受,用心去经营,它才会一直发光发热。

幸福是简单的,它不会带着任何的杂质,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永远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关于亲情的文章8:亲情账单

文/秋染田园

这些天,一直被一份亲情账单所感动。

近些天,这样一道简单的亲情计算题,在天涯、新浪、搜狐等各大论坛广泛流传,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假如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去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

“就算爸妈活到85岁,我也只能和他们相处两个月零13天。”30岁的重庆女子姚玲算出这样的结果后,心里一阵发酸。

姚玲目前就职于杭州电信公司,父母住在重庆。自认为还算孝顺的她仔细算了算,自己每年回家2次,共约10天。除去走亲访友、出门逛街,真正在家时间只有5天,再除去每天10小时睡觉时间,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70小时。父母今年60岁,如果活到85岁,我也只能陪他们1750小时,也就是73天,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

28岁的山西人杨莹新每年春节回家一次,时间只有5天,真正能陪妈妈的时间大概只有20小时。在今后的岁月里,她能在妈妈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算出结果后,杨莹新哭了,想起儿时和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她觉得很愧疚,很想马上见父母一面。但分隔两地,她也只能给妈妈打个电话。

很多算过这道题的人,突然意识到,未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竟然只能以“次数”和“天数”来计算,而且是见一次少一次,陪一天少一天。

而我们,这些在外地的儿女,还能陪父母多少天?

看到上面这些,我,也在心里给自己算了一下。我的父母今年七十岁,如果按每年平均两个月回去一次的话,假如父母能活到80岁,我也只能陪他们六十次,平均每次在家两天,也就是一百二十天,也就是四个月的时间,除去睡觉时间,和同学朋友应酬的时间,还能剩多少?假如,假如父母到不了那个年龄离我们而去……

当我们和父母的时间以次数来算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什么?

每当我回家的时候,有的同事或朋友就说,你多好啊!还有父母去看看,艳羡之情溢于言表。也许,对于我们这些父母健在的人来说,回家看一眼父母也许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可是,那些失去父母的人呢?那些永远见不到父母的人呢?

“不管你多大年龄,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一个孩子”。你也许在外面风风光光,可是,早晨洗脸时给你递上毛巾的,永远是母亲的那双手;你也许在外面“呼风唤雨”,可是,每次离家让你泪眼婆娑的,永远是母亲送别时的目光……到了家,心才落了地;到了家,才找到自己曾经丢失多年的根。

对这一份亲情账单,你,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付了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