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高中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高中的散文1:年关,那张暖暖的回乡票
文/刘长虹
2005年,高中毕业后,我独自一人在深圳宝安一家电子厂做装配工。由于是初来乍到,我十分想家,但不巧的是,时至年关,一张一张火车票全都落入了黄牛党的手里,以至于直到腊月二十八,我还没买到一张回乡票。眼瞅着同事们都回家了,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呆在宿舍里,感到内心十分孤寂。
难道我就这样一个人留在异乡过年吗?当我腊月二十八,去火车站买票,依旧空手而归时,我心里难受得差点失控哭出了声。那个夜晚,我没有吃饭也没有冲凉,只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被窝里眼泪婆娑。
半夜里,不知是一点还是两点,我刚迷迷糊糊地睡去,突然门响了。我警觉地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公司的门卫麻旺。
他现在来我宿舍干嘛?麻旺虽说跟我是老乡,但我们只限于认识,平时很少来往,再加上我以前还当着全厂人的面骂过他看门狗。所以,对他的深夜造访,我还真有点毛骨悚然了。
稍作镇静后,麻旺才笑呵呵地对我说:“老乡还没回家啊?是不是没买到回乡票啊?”
听了麻旺的话,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一提到回乡票,我还是不由得一股不争气的眼泪黯然而下了。
麻旺看我哭了,故意打趣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像个娘们儿似的,哭啥呀?不就是一张回乡票嘛?”
“说得倒轻巧,现都快过年,买票简直比登天还难!”我没好气地答道。
听我说完,麻旺不慌不忙地在贴身口袋里摸出一张火车票,接着说:“老乡所言极是啊,如今车票全都落入了黄牛党的手中,没有熟人根本是买不到的!我这张票是托朋友买的,明天的票,今早刚拿到,你就拿着回家吧!”
“麻旺哥,没了票,那你怎么办啊?”听了麻旺的话,我一时感动的差点哭了。
“老乡,你只管回家好了,别管我!我上没有父母,下没有老婆小孩,一个吃饱全家不饿,在哪里过年都是我独自一人,回不回去都无所谓!”
后来,相互推让一番后,最终我还是接受了麻旺那张带着体温的回乡票。但为了表达一番谢意,付钱时,我给麻旺哥特意多付了一百块钱。可他无论如何都不肯收,折腾一番后,他还是只收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就这样,在麻旺哥的陪同下,第二天我便踏上回乡的列车。
现在整整六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有麻旺哥的消息,不知他早就回家了,还是跟我一样,依旧在南方流浪?但每到年关订票的时候,我都会不由得再次想起他来。
高中的散文2:从此,心痛
文/青衫
高中毕业十五年后,同学张罗着聚会。她兴奋极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他们现在都好吗?变样了吗?她太想同学们了,还有,他好吗?
为了这次聚会,她提早就做足了准备:美容,瘦身,买新装。她本来就很美,岁月好像不曾在她的脸上拂过,经过一番修饰,用光彩照人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聚会的日子说到就到了,当她出现的一瞬间,所有人的眼睛都一亮,她就知道,她还是同学眼中的班花。一一与同学打着招呼,有的人已经认不出来了,胖了,也老了,但大多数同学还是一下子就喊出了彼此的名字。
他,最后走过去,与她相见。谁?她心里在回忆,却怎么也没有记忆,当他报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她愣住了,这是她最想见到的人吗?
他是当年那个调皮的男生吗?是那个像风一样的大男孩吗?岁月为什么那么眷顾他,他看上去老极了!粗糙的大手,黝黑的皮肤,普通的装扮,简直像个农民工。
心,微微地颤动一下,思绪回到了从前。那时她是班里的团支书,他是体育委员,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班里的事,一起组织班里的活动。她的细腻和才气,他的义气和干练,被同学们戏称为“一对”。女孩的心思如花般绽放,悄悄地,悄悄地,在心底开出了爱慕的花朵。而他,又何尝不喜欢她的清新雅致?
她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心头的乖女儿,她知道自己肩负着学习的重任,尽管爱的萌芽已破土而出,她还是选择了“爱你在心口不开”。她太了解自己,细腻多情的性格太重情感,此时学业在身,还背负不起这份爱。
默默地收起,自然地相处,他与她在同学的戏称中,就毕了业。再联系,已很难,直到今日,他们再相见。
平凡的他在美丽如初的她面前,显得极不自然,而她,亦是如此。找个角落,他们坐了下来叙叙旧,说说现在。就如他的外貌,他的日子很艰难,下岗,打工,妻子也一样。
面对他窘迫的日子,善良的她不忍炫耀自己的幸福生活,甚至懊悔自己今天不该如此靓丽,而她最后悔的是不应该来赴这场聚会。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曾经最喜欢的男孩,会变得如此落魄。他可以变胖,有个大肚腩;他可以秃顶,变丑;他可以发达了,离婚再娶。虽然这些可能毁了他在她心中的好形象,她可能从此讨厌他,忘了他,但好歹不至于让她心痛啊!
揪心地痛!岁月真是无情,十五年间,干净饱满与落魄凋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一场聚会,于她而言是失败的,它毁了她心中的美好,那个自己曾经暗恋的人,在她以后的光阴里,纠结。
高中的散文3:来去匆匆
文/文士书香
——写于高中毕业前的那个春天,回首的眷恋与深情的绝唱
当我回想起一晃如梦的中中学校园生活时,就不胜感慨着岁月对少年时光的无限吝啬。
此刻,我有失落感,在中学校园生活的尾声中,我总在回忆着远逝的韶华,不经意地有一番震动和感慨。我现在想,不是因为多愁善感,而是岁月的河流在弹指一挥间流逝了许多,我拿什么来挽回我的少年时光呢?对那些伤逝的往事,有时,我不无悲伤地想,或许,这只是一场梦。
但我在冷静中做出理性的思考:这世界拒绝眼泪的承诺,这世界接纳心灵的拥抱。
天空划过燕子飞翔的翅膀。春天氤氲的芬芳中,草木含烟吐绿,大地焕然一新,时而还有一阵烟雨飘过。春天她是要来临的啊!校园的紫荆花落去,春就深了,我走在曲径幽深花木葱茏的校园里有家园感。六年了,这所美丽的中学陪我度过了时光。漫步在校园里,春天的轻愁和年轻的忧伤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真切,我追忆着许多故事的梗概或细节。
我的思绪回溯到了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我们是一群喜欢掏鸟蛋挖泥鳅的野孩子,我们懂得用琅琅的书声读出一片明媚。当我们用童稚的声音朗读“海南岛,鲜花盛开;长江两岸,柳树发芽了;大兴安岭,雪花飘舞”时,窗外正是烟雨空蒙,农民们在鸟儿的啼唱声里默默地耕耘。是失去了才发觉了它的可贵吗?十年过去了,我还在怀念那个刻骨铭心的春天,记忆中,在山村小学一年级教室的门窗外,还常常探出爷爷圆圆的脑袋。去年春天,爷爷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远方读书的我,爷爷的去世,在我是一个极大的创伤。爷爷期望我能读书成才光宗耀祖啊!爷爷脸上堆积的皱纹如同象形文字,对我来说永远是一首悲怆的史诗。而我将面临高考的挑战,但愿我的努力能够换取祖辈父辈舒展的容颜。我在继续努力着。
我总爱朝着故乡的方向凭栏默立,让淡淡的乡愁弥漫心间。我能想象母亲在每个晨昏记挂和守望远方儿子的情景。这么多年了,母亲的每一声嘱托都温暖着我的漫漫成夜。乡愁是一种无以排遣的的孤独,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人不远行就永远走不进家乡。人的一生就这么东南西北地走着,却永远也走不出对家的思念。
我又想起我走过的路。这些年来,我一直做着文学梦。这个年龄需要和心灵对话,默默地向自己倾诉,于是,我选择了文学。在小树林文学社里,我结识了许多同行的文学朋友,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我们像殉道者般虔诚地匍匐于缪斯女神的圣坛之下。时光匆匆流走,朋友相继离去。而我还留在这片葱茏的林子里苦心经营,采撷自然的灵趣,体验人事和生活。我也将离开这片小树林,带着深深的眷恋。文学之于我,已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虽然使我在学习有顾此失彼之感,但我无怨无悔,我有什么理由来苛求自己呢?
在校园里,我常常遇到她。我们恪守着各自的真诚,在微笑中彼此问候着什么。我们原本陌生,只是在共同的朋友那里有过一次偶然的邂逅。但这真诚的问候使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给了我心灵的碰撞和灵感的启迪。“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我们都在人生的小站匆匆邂逅又匆匆离去。我又有一种失落的伤感,我意识到这是离愁别绪,为了不可割舍的同窗之情,为了七月热风中即将到来的离别。因为共同的理想,我们这群莘莘学子走到一起,在蓝色校园风中有过我们的梦幻与追求、欢笑和眼泪。风风雨雨、恩怨是非都是我们诗意般年华的注脚。我们即将走向生活的原野各奔东西,不能忘的,是许多可以值得回忆的往事。多年后,我仍会遥寄江南的思念,祝福远方的朋友。
轻轻的,我走了,带着我徘徊、苦读和驻足的身影,离开我停泊多年的避风港,驶向更加广阔的海天。而我离开的,不仅仅是四季花开的校园,还有给我关爱和教诲的老师。多年以后,当我故地重游回到久别的校园,我相信这一切于我将往事如烟,而滴洒在这里的汗水,默默培植起来的真诚与奋进,将让我倍加感谢岁月和生活的馈赠。难忘啊,如梦一般而又真实可触的中学时光。
高中的散文4:骑行时光
文/孙文胜
1984年秋天,我考上高中那年暑期,一日随大哥到田里干活,见邻村有家大青椒长得敦实墨绿,煞是喜人,心下就想,能不能批发一些到西安零卖了,赚些学费。和几个伙伴一合计,当天下午就去找那家人趸辣椒。等到摘满了两蛇皮袋,月亮已经升到了半天。
回到家,也饿了。剥一头洋葱,倚着门框咔嚓咔嚓就吃了三个馒头。娘知道我没出过远门,这次又是负重夜行,惶恐得坐在炕边直抹眼泪。那一刻说真的,我也有些怯火了。但见父亲脸板绷直,一言不发,只是低头给我往车子上绑菜,就下了决心:卖不了米,还能把升子丢了?走!
出门时,娘追上来,给我兜里塞进两个西红柿,说:路上渴了吃哦。月下暗影里,父亲咳了一声,我们骑上车子七扭八歪就出发了。
骑行路线我们都不熟悉,只知道顺着公路一直向东。过了咸阳陈阳寨,夜路懵懵懂懂的,也没路灯,几人就把车子靠在路边的白杨树上,计划先歇一会儿,等有人了再出发。约莫到了凌晨三四点,果然有人从身边经过。一打问,还真是去西安的,就高兴地跟着进了城。
一口气骑到炭市街,早市上已是人影绰绰。悄悄打听过菜价,就专等买菜人了。这期间,有个小哥哥建议说,零卖分称舍两的不划算,批发了,还有时间在省城转转。大伙儿觉得有道理,事情就这样定了。那天还算顺利,没到九点菜就发出去了。细一数,人人都赚了3元多。那个高兴啊,就像考试得了个满分。几个人推着单车,先是参观了炭市街的铺面街衢,又闹闹嚷嚷地看了钟楼、鼓楼,还兴奋地花了几毛钱吃了油条,喝了豆浆才开始返回。行至三桥,见一配电房门口有几棵大梧桐,夏风吹过,清凉扑面,顿时睡意弥漫。几人放倒车子,席地而卧。一觉睡醒,已近黄昏,这才匆匆打道回府。
有了那次骑行经历,我除了自己卖菜,还没少抽空给父亲帮忙。高中后两年,我每天早起,都要帮父亲把菜送到十几里路外的北原上去卖。去时,把车子绑在架子车上,帮父亲拉车,回来一路下坡,耳边生风,呼呼几下就到了学校。附近其实也有市场,只是父亲宁愿辛苦些,也要到北原上多赚几元钱。能帮他省省力,我很开心。
高中的散文5: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文/王佳宁
进入高中,当大部分同学把目标定位到“考上一所好大学”时,我心中致力经济、强国富民的人生理想却越来越清晰,虽然它与充斥在耳边的“备战高考”“高考倒计时”格格不入,却像一株顽强的小草栉风沐雨在荒野中日益葳蕤。
带着青春的迷茫与孤独,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我曾一度在黑暗中徘徊。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和身边的同学一样,奔着那把衡量所有毕业生的统一标尺孤灯苦读题海鏖战,还是特立独行,依据自身所长心底所好博览群书积极实践?是紧盯分数,遵循“短板理论”,对不擅长的科目一通恶补,还是注重能力,坚持“学用结合”,在现实中探索知识的力量?
老师一次次苦口婆心地督促:第一学历很重要,一定要尽力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也一次次地告诫自己:老师说得很对,老师都是为我们好。然而,每次我都不由自主扪心自问:难道青春年少的我们十年苦读就为了一纸文凭?少年周恩来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气盖山河掷地有声,震撼、鼓舞了多少热血青年,为什么数十年后我们的理想竟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力?
我仿佛被禁锢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围城,看不清前方,寻不到目标;我感到周身涌动着无比的力量,却空无用武之地;我极度苦闷和无助,急切地期盼着有一位智慧宽厚的长者指引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看到光明找到方向。
虽然在黑暗中徘徊,在迷茫中行走,但是,我始终没有迷失与消沉,因为我随时听得到身体里热血在沸腾,激情在碰撞,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召唤:成我壮志,强我中华!我不甘心屈就现实停止思索,从此汇入高考大军像机器一样运转;我更不愿脱离现实放弃高考,让理想像断了线的风筝成为一纸空谈。
随着心底那份执着的理想日益清晰,切入骨髓,我煎熬着,挣扎着,探索着。我把书籍作为彷徨孤寂中最好的朋友,带着所有迷茫困惑向它倾诉;我将高考作为考验心志挑战自我的机会,在那条千军万马跻身其中的独木桥上挥汗如雨奋力前行;我以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为支撑,一次次努力创造实践机会,寻找着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点……
多少次深夜无眠苦思冥想,多少个挫折失败爬起重来,终于,黑暗退去,曙光微启;雾霭散尽,碧空晴好。我看到理想仿佛一棵参天大树,不管脚下的土壤肥沃还是贫瘠,都深深扎根其中,唯如此,才能成长壮大,开花结果。
于是,我懂得了再美好的理想,都必须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从此,我便开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舍有度,行走自如。
高中的散文6:罗田印象
文/李继平
早在30年前,我高中毕业考入黄冈的一所技校,校址就在罗田的三里畈,现在每次办事到达或路过三里畈,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亲切感。当年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三里畈街的外面有一条长长的大河,河宽水清沙净。另外三里畈产板栗,放假时就大袋小袋地买回家,这就是当年16岁的我对罗田的初步印象。
30年后,我又一次踏入罗田,工作的地方在罗田县城的近郊,因工作之便常到罗田县城和周边地方转转,也更加了解罗田。
罗田是一处非常优美的风景旅游胜地,称得上是天然的氧吧。举目四望,山峰或高或矮,座座俊秀;春天里树林郁郁葱葱;秋冬时节,树叶金黄或墨绿,还有红叶在山野丛中点缀,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罗田山高水俊,贯穿县城的义水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在路上或坐在行驶的车上,看那蓝天白云,看那山山水水,身临其境的这种惬意是城里人很少能够享受到的。每到盛夏时节,游客们除了游览风景区外,还可以体验天堂峡谷漂流、东安河处漂流惊险刺激的漂流。隆冬时节,游客还可以来此好好泡泡温泉。
罗田以“板栗之乡”着称。别看这小小的板栗,品种却多达17种,我最喜欢吃的板栗是桂花香品种,带着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如果是送亲友,送大红袍板栗最养眼,红红的光光的,个头像乒乓球。罗田板栗出口创汇,为罗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罗田还有专门储存板栗的冻库,即使是冬天,市面也会有新鲜的板栗出售。同事每每到县城就会买下几斤,在寝室的通风处放一个多星期,风蔫了的板栗内膜一掀就能剥离,肉甜且脆,是一道很好的零食。来了外地客人,把它摆上果盘,也算是一种特有的水果。另一种特产是甜柿子,其中三里畈錾子石村的甜柿子更负盛名,它是大而甜,核儿少,水分多。诗曰:“红实何灿灿,压树重以稠,尔本软美质,皮滑亦柔,众含咀嚼快,列席齐珍”。除此外,罗田还盛产茶叶、蚕丝、茯芩、铁砂矿等等。
热情、憨厚、质朴集罗田人于一身,闲暇之余,同事们喜欢到周边的湾子里散散步,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会让座端茶。上街买板栗或甜柿,分量总是足足有余,贪心的我们边买边吃,临了还要拿上几个,摊主只是呵呵一笑。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自产的,就当招待客人。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耿直、得理不饶人,在小摊上买东西,摊主们说一不二,就不要讨价还价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罗田不论男女老少,很少看到肥胖人,至于女性,大都有娇好的身材,打扮起来,婀娜多姿,健康时尚,这也许和当地的气候和他们的长年劳作有关。
高中的散文7:七天
文/蔡中锋
阿平和阿安是同村人,他们高中毕业后去一个城市打工。到了城市之后,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一连半月,他们都没有找到一点活儿干,而从家里带来的那点钱,早就花光了。
那天,阿平对阿安说:“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总不能眼睁睁地饿死吧?我看路边的那些乞丐蹲在那儿一动不动,一天也能讨回几十块钱,不如我俩当乞丐吧。”阿安说:“是啊,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们就当乞丐吧。我去城东乞讨,你去城西。每天晚上我们在这儿会合。”
第一天晚上,阿平和阿安碰头了。阿平问阿安:“你今天的收获如何?”阿安说:“在街头蹲了一整天,一毛钱都没要到。”阿平问:“那你吃的什么?”阿安说:“拣路人扔掉的馒头或水果。”阿平说:“我也是。”
第二天晚上,阿平又和阿安碰头了。阿平问阿安:“你今天的收获如何?”阿安说:“在一家饭店门口蹲了一整天,一毛钱都没要到。还被赶了几次。”阿平问:“那你吃的什么?”阿安说:“拣别人扔掉的剩饭剩菜。”阿平说:“我也是。”
第三天晚上,阿平和阿安再次碰头了。阿平问阿安:“你今天的收获如何?”阿安说:“在一家商场蹲了一整天,一毛钱都没要到。”阿平问:“那你吃的什么?”阿安说:“从垃圾箱里寻了些能吃的东西。”阿平说:“我也是。”
……
到了第七天晚上,阿平兴高采烈地跑向和阿安碰头的地方:“阿安,我终于讨到了一块钱!”可是,他却始终没有找到阿安的身影……
二十年后,阿安在一个都市的街头,顺手扔给了一个乞丐一百元钱。那乞丐向他磕了几个响头,连说谢谢。阿安听到声音很熟悉,认真一看:“怎么会是你?阿平,你怎么还在当乞丐?”
是的,正是当年在第七天里讨到的那一块钱,让阿平当了一辈子的乞丐。而在那七天里始终没有讨到一毛钱的阿安,二十年后,成了一个建筑集团的总经理。
高中的散文8:十三岁上高中
文/管玉斌
两年的附设初中很快结束了,毕业那天学校特意熬羊汤锅作毕业餐。吃饭的时候,老师、学生的心情都很压抑,有几个同学还哭了起来。想到班上大部分同学的读书生涯就此止步,心就像这里的天气一样冷凉,小小年纪便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分别。
1978年,我13岁。富源三中在富村不远的八角山下,成立于六十年代末,老师是从各地抽调来的骨干教师,好些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北京人,满腹经纶,听他用普通话上课是一种享受。特别他饱含深情地朗诵《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更是让我们潸然泪下。
学校还有个粉笔厂,是由一个下放改造的化学老师建起来的。办粉笔厂算是发挥他的特长,生产的粉笔供学校用,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富余的还可卖给别的学校,增加收入。我们到过他的“车间”,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玻璃器皿,中央有一台加工粉笔的机器,包装好的粉笔整齐地码在墙角。他热情地给我们讲解粉笔的化学成分、生产流程,还让我们操作机器制作粉笔。走的时候他送给我们几只彩色粉笔。后来听说他在落实政策后很快就被一家大型化工厂聘为工程师。
遗憾的是我在三中只读了一个学期,因父母工作变动,我们家从富村搬到十八连山。我和读高二的哥哥也转学到富源一中。
我们家在富村生活了八年,我读书也从这里开始。偏僻的山区上学条件虽然艰苦,幸得有一批敬业的老师为我们播撒知识和希望,让自己知道在这大山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回想起来庆幸自己的幸运,而这种幸运也只属于那个特殊的年代。
到县城读书离家更远了,头一年还有哥哥照顾,第二年哥哥毕业后只能自己应对一切。从洗衣服洗被子到钉纽扣等等都要学着做。好在这些都不难,自己学得也快。在一中两年多高中的住校经历磨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从读小学开始,自己就喜欢画画,一直没有间断。到高二时,对绘画兴趣越来越大,课余经常画这画那,画同学,画校园风景。我们班的黑板报都是由我出,每一期都因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来一片赞赏。渐渐地同学老师都知道我的绘画才能,班主任也鼓励我今后去考美术学院。但化学老师却不以为然,他经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希望我们都能从理科发展,今后会有更稳妥的工作。在一次上课中发现我在作业本上的画,抓起来就撕了个粉碎……
唉,他不理解我的志向,我也确实辜负了他的期望,走上了一条追求艺术的道路,工作也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