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散文

请欣赏忙碌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忙碌的散文1:初冬呢喃

文/鲁珉

初冬的乡村比起忙碌的秋天明显多出了一份宁静。

靠近溪边的小村子,由于早晚的温差生起了淡淡的白雾,略有寒意的风吹来,时而浓密,时而稀疏。三三两两的农家庭院,炊烟袅袅升起,轻轻缠绕着小村,更是给初冬的山村景色增添些了些许的柔和。

初冬的田野,小草早已褪下金黄,呈现出淡淡的白色。行走在早已收获了庄稼地的田埂上,那秋收情形历历在目,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夹带丝丝寒意的风,吹打在没有遮盖的脸庞上,有点入骨清爽的感觉。呼吸的热气一出口便成了淡淡的雾,使眼镜片变得模糊一片。

置身于田野之中,虽冷风轻吹,寒意乍起,却丝毫感觉不到冷清,反而希望能够有一场雪,来渲染冰雪覆盖的山村素美。

太阳终于从山垭口露了出来,和煦地照在小山村的身上。几片沾染晨霞的云彩松散地飘在空阔的天空,山村的早晨更显得清新怡人。

田边的柿树早已脱下了绿绿的衣装,有几个没有采摘的红红柿子,孤零零地粘在树顶的技头。远处的山坡上,几只山羊低着头啃着或淡或枯的草。有风吹过,落叶松针似的松毛一根根地飘向地面,在本已柔软的林间地上铺上一层又一层金黄。

放眼望去,寒风瑟瑟中的小山村,静静地躺在群山之中,享受着冬带来的小憩。偶尔会看见在寒风中鲜艳颜色的菊花,在田地里山崖上随着吹来的风陶醉地飘舞着。

小山村依山的山林里,飘落的枯叶撒满一地。但松树那样的常青树并没有冬的痕迹,披着一身绿色在寒冷中迎风站立着。不时有庄稼人从林子边的小路经过,或肩杠着锄头,或背篓里放着砍柴刀,那一定是去林子里弄些枯树兜,或是砍些枯柴,准备足够的取暖柴火,为寒冷的冬天带来满满的温暖。

冬日里的夕阳没有秋时红了,有时还散发着泛泛的白光。而且那夕光好像很匆忙的样子,急急地便湮没在山顶的密林中了。

小山村很快便进入了冬的夜晚,农家房屋顶上烟囱冒出的,除了炊烟外还多了火笼烤火的烟。你看,农家房前屋后的台阶上,堆满了劈得整齐划一的木柴,这个冬天是不会冷的。

初冬终于收留了四季的纷呈,暂时隐藏着隔季的风采。也是,如果没有冬日覆盖大地的身躯,去孕育新的一季,就不会有来年风含香花吐俏。

初冬虽然已经有些寒冷了,但也是静美的。因为冬天也是希望的开始,期待着来年花更艳叶更绿果更丰。

忙碌的散文2:留住过年的好

文/孙振佳 孙孜孜

忙碌了一整年,盼望了好多时,年到了。过年真好!

过年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天,但留给人的记忆总是美好的。那么就让我们留住年的好,把它融入每季每月的每一天。

留住过年时欢快的好心情。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不可能万事如意,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亦或曲曲折折,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豁达乐观的心态。遇到不如意时,千万不要自怨自艾,长吁短叹。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岸前自然直。想开一点,看远一些,抛掉烦恼,忘却忧愁,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散后有晴空。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充满快乐吧!

留住过年时打扫卫生的好习惯。年对每个家庭都显得十分神圣,为了除旧布新,就连平时不怎么讲究甚至邋里邋遢的人,也会把家内外清扫打理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井井有条;男的去理个发、修个面,女的则会染个发、烫个头,每个人都要清清爽爽洗个澡,换上新衣服,抖擞精气神。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多点体面吧!

留住过年时文明的好习俗。过年时,院里邻里,朝夕相见,都会主动向对方问候一声“新年好”!出出进进,来来往往,相识相熟的人老远就会热情地打声招呼,而不相识的人迎面相遇也会相互报以微笑。在街头路边,车站公园,动粗的、撒野的、无事生非的少了,讲理的、行礼的、宽容谦让的多了。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保持友爱吧!

留住过年时真挚的好感情。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事,就是亲朋好友也难得凑在一块。过年就像一条感情的纽带,把天南地北的你我牵引到一起相逢相聚,寻寻梦中的相思,聊聊久别的牵挂,晒晒收获的成果,话话未来的憧憬。年过了,彼此虽又各奔东西,也许分别还有好久,但心却不应因此而有一丝分离。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真情相拥吧!

过了今年盼来年,来年更比今年好。而当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莫负光阴,把过年中这些好的东西留下,陪伴我们过好生活的每一天。

忙碌的散文3:饱带干粮,晴带伞

忙碌了一天的我,总算到了该下班的时间了,正准备走的时候,对面店的老板向我借雨伞,说是外面下雨了,因为我还有雨衣,便把雨伞给了他,不一会,隔壁店的小姑娘也来借伞,我无奈的摇摇头,表示了没有。在走廊下,依然聚集了,很多下晚班等着回家的人,她们一个个望着那密密的细雨,脸上满是焦急的神情。雨虽然不是很大,她们却不敢贸然在雨中行走,因为她们清楚的懂得,话不大伤心肠,雨不大湿衣裳的道理,更何况已是深秋,我庆幸自己早有准备。

这样的早有准备,在我小的时候依然养成了。那是在许多年前老家,土地分田到户,我们家分到了将近十来亩的土地,我们姐弟几个都还小,当时我也就十四、五岁的年龄,由于地多,父母忙不过来,于是,我这个家里的长女,便在假期帮着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那是一个暑假,我每天都要跟着父母,起早贪黑的下地,父母用镰刀收割麦子,我的任务就是把割倒的麦子,一点一点抱到路边,然后由父母用手扶拖拉机拉到场上,很是辛苦。

夏季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有时正干着活,天突然会下起雨来,看到别人家干活的人们连跑带躲,还是被淋成了落汤鸡,而我们家却能躲在雨伞下,吃着干粮,还正好可以趁着下雨时间休息一会。我坐在雨伞下的麦子上,一边吃着干粮,一边享受着炎夏这突降的雨水,给我带来的清凉。然而,又有些奇怪,我的父母怎么知道今天会下雨呢?于是,便好奇的问:”妈妈,你们怎么知道今天要下雨啊?”“傻孩子,我们怎么能知道什么时候下雨啊?你没听人说过吗,吃饱的时候别忘了带着干粮,晴好的天气要带把雨伞,就是说,以防突然发生什么事情,而束手无策,知道吗?”妈妈笑着说。我忘着妈妈,点了点头,表示我听懂了。这时我也终于明白了,每天下地的时候,父母为什么总是不知辛苦的带着个大包包,里面装满了东西,原来是为了一些突发事件,有备而来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懂得了饱带干粮,晴带伞的真实含义,那就是有备无患。

忙碌的散文4:有书相伴

文/玉茹

这段时间由于一直很忙碌,没有时间与书促膝,也无暇顾及书了,感觉很郁闷。没有书的日子很孤单,没有书的生活很乏味,没有书的生命很空虚,没有书的岁月很孤寂。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我觉得这个‘黄金’不是金钱。而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让我们奋进的精神。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有书相伴人生,也许在回首的时侯,人生可以少许多遗憾。因为生命给予每个人的只有一次,犹如草木一生的短暂。所以,我们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高兴时我喜欢看书,苦闷是我喜欢看书,不如意时我喜欢看书,疲惫时我喜欢看书,我喜欢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喜欢与书分享,书是我的益友,一个最爱,一个知音。

的确,书早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能离开她。即使在劳碌之后,也会抽点时间,捧读一本书,此时会感温馨韵染我的心灵;匆匆劳劳中品味生活的美好,让肢体和精神不再疲惫。书给了我力量,书给了我豪迈,书拓展了我的视野海般浩瀚,我畅游其间心旷神怡。

此生与书结缘,是我生命中的荣幸。我的人生因为有书的陪伴而会灿烂精采。

忙碌的散文5:有母亲,就有家

文/庞秋波

一段时间的工作忙碌,好久没能去看望母亲了。今天,女儿发来一张和母亲的合影,姐姐发来一张母亲煮好的一桌饭菜照片。隔着屏幕,我仿佛,数清了妈妈的白发,闻到了饭桌上妈妈的味道,倍感思念。

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2000年和父亲进城,随几个子女在黔江城生活。 17载岁月荏苒,除了让母亲容颜日渐衰老,却没能让她老人家多添一丝儿城市人的“气息”。

每逢周末节气去看望她,母亲的穿着总让几姊妹多少有些尴尬。里面衣服的衣领不识相的翻在外面,浅蓝色的花花外衣土气实足,一条皱巴巴的浅色条纹裤子,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劣质,我们几姊妹无言以对。唠上一阵子嗑后,就试着提醒母亲说:“妈,你这身衣服不好看,换一件嘛。”母亲不以为然:“你爸说好看,便宜着呢,河堤上那些老妈妈都这样穿。”几姊妹平时买下的较好的衣服,就这样让母亲给闲置了,有的还被她热情地送了亲戚。我们只好在一片解嘲的笑声中作罢,毕竟女为悦己者容,父亲满意,自己喜欢,也罢。不过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妈妈在城里受几个女儿打磨了呢。

其实,静下来,想一想,母亲的“土”,“土”得有情调,以父亲的满意为标准,她,是尊重父亲的;“土”得有感情,把好衣服送给亲戚,自己穿便宜的、质量差点儿的,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付出,如此厚重和温暖;“土”得有味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得洒脱、自在,在这繁华的都市,莫管他人如何看、如何评,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善良、朴实,实属难得。

最难忘的,还是母亲煮的饭菜了。煮的饭永远都是水掺多那种,而菜品几乎没什么变化,且每一样菜数量多得惊人。萝卜顿排骨、肥肉炒豆腐、酸海椒炒洋芋丝、胡辣壳炒酸菜,这几样菜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还炒茄子、炒豇豆、凉拌黄瓜,偶尔再加上一碟香肠……老公不喜欢吃耙耙饭,总有些勉为其难。而我们四姊妹就不一样了,多年来,早已习惯了母亲的味道。菜才端上桌时,会埋怨数量太多,而吃到最后,碗啊钵的,几乎都是底朝天。

每一次,我们吃得打饱嗝儿,嚷嚷着“太撑了”,母亲就很满足。妈妈,永远都会担心我们吃不好、吃不饱,总是将她自以为最拿手、最好的菜做给我们吃,一心想让我们吃得好、身体也更好。妈妈的味道,全是爱。

父母家去了客人,母亲的热情劲儿就甭提了。客人到来,我们也会被忽略,她的热情着实让人嫉妒,父亲也为这个总会觉得受了冷落,我们的劝阻也无济于事。

花生瓜子、水果饼干,摆满了桌子,一会儿,从储藏间里拿出一盒酸奶,一会儿,又摸出来一瓶王老吉……这些待客之道,不可挑剔,最心焦的,还是饭桌上的套头了。

吃饭时,母亲把她认为最好的菜,全部端到客人面前。记得有一次,几乎所有的菜都搁到了一位客人的下巴下面,逼得这位客人没地方搁饭碗,只能一直端在手里。

饭桌上,不给人夹菜是不可能的。总是趁人不备,一坨排骨、一片肥肉,客人总会避之而不及;吃饱后再强行添上半碗,那更是常事;明明已放下碗筷,却还是抢着把碗拖过去,盛上一碗汤。

我们对于母亲的举动都很反感,提醒说如今生活质量好了,大家又提倡减肥,吃不了太多。可母亲却从来没改变过,还总说“吃得是福”,“还是胖点好”。其实对于我们,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母亲也就有了炫耀的资本:“我有四个女儿,都长得牛高马大的。”哎,牛高马大也值得炫耀。不过这样的喂法,想不牛高马大都难。

正如对我们一样,母亲对爱的诠释——“吃得就是福”。来者是客,她将自己满满的热情、满满的情谊都放在了饭桌上,每夹一次菜、每盛一碗汤,都是她最真挚的感情。这与那些饭桌上推杯置酒、满嘴“姐妹儿”“哥们儿”的“情谊”相比,却是最实在、最真诚地表达。母亲的为人,实诚。

最让我们不能接受的,那便是母亲的唠叨了。每次去看母亲,不知道她老人家哪来那么多的马路消息。谁今天换钱被骗了,换成了一百块假钱;谁在河堤拔火罐,治好了多年的顽疾,还劝我们也去治一下颈椎、腰椎;在体育馆又碰到老家谁了,说是前不久的狂风暴雨,把我家老屋的瓦片给揭了,得回去看看……说一说,这倒没什么,可是母亲会重三遍四地讲啊讲啊,讲得我们都能倒背了,相隔一小会儿,又会提及。

最让我们揪心的,还是母亲对我们几姊妹的无谓的担忧。大女儿工作太忙了,母亲心疼不已:“别太累了,回来歇歇吧。要不,你就想法偷一下懒嘛。”二女儿有一套房子租不出去,母亲又紧张得不行:“天,这可如何是好哦,房子空起没有收入。”三女儿穿得时尚,母亲担心会花太多的钱;小女儿天天下乡,又担心会被晒中暑……真是应了一位老母亲对两个孩子担忧的典故:“天晴担心卖雨伞的大儿子没生意;下雨忧虑二女儿的染布晒不干。”

这就是母亲,心里从没装着自己,而是永远担心着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过得如何,也不管孩子年龄多大,在她的心目中,子女,永远都会是那个没长大的、离开父母的庇护就会哭鼻子的“幺儿”。

有母亲,就有家;母亲在,家就在。突然好想去到母亲身边,看一看母亲苍老的容颜和不搭调的穿着;喝一碗母亲熬制的萝卜排骨汤;听听母亲不厌其烦的唠叨;好想母亲搂我入怀,在我不惑之年,仍享受母亲的庇护,叫我一声“幺儿”。

忙碌的散文6: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文/黎城

我喜欢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远离喧嚣的城市,摆脱烦躁的心情,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里的天空蔚蓝如海,棉絮般的浮云飘过头顶。那里的秋阳柔情似水,亲吻着面颊,温暖着心灵。那里的空气沁人心脾,携着泥土的气息,从鼻孔浸入肺腑,惬意,悠远。还有那道路两旁金灿灿的稻子,紫红的茄子,火红的辣椒,向世人宣告着丰收的喜悦。远处连绵不断的青山,与天地浑然一体。我,立于天地之间,呼吸着田野里灵动的空气,用“身无半亩,心怀天下”的情怀,思索着这个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芸芸众生。

《管子》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从哪里来?这本是一个人生的终极问题。在先秦那个久远的年代,先贤们用他们的智慧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天给了我们精神,地给了我们形体,合二为一,就成了人。所谓“天人合一”,我们每一个人来源于自然,又终将回归到自然。《易传》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与天地日月一样,我们生于自然,也必定要受制于自然。我们的命运与自然的兴衰流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贫穷富贵,无论卑微显达,我们都不可能超越自然规律的制约。

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在今天这个个性张扬、思想多元的社会,人们用极其丰富的后现代语言对笛卡尔的精神进行着史无前例的解构和发挥。吃完了大闸蟹,喝完了陈年干红,摸着隐隐鼓胀的肚皮,谈一谈爱情,谈一谈伤痕,谈一谈风月。或者捧一本杜拉斯要么村上春树,找一个阡陌纵横炊烟袅袅鸡鸣狗跳的地方“诗意地栖居”。抑或背上行囊,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一看那天涯海角不一样的世界。然而,无论我们怎样诠释存在的意义,只要你还在呼吸,只要你还在思考,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属于这个世界,存在于这个社会。在我看来,你的人生、我的人生以及他的人生,其实大同小异,每个人都戴着一副无法挣脱的手铐和脚链,越是想挣脱,就箍得越紧。稍微不同的是,一部分人为今天有没有吃的而挣扎,而另一部分人为明天吃什么才好而烦恼。

回想起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在那个偏远的山村,面对着物质上的贫乏和精神上的孤寂,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未来就如同黑夜里茫茫大海上的孤舟,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焦急、担忧和压力时常困扰着我。但我依然怀着对美好憧憬,尽量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勤奋的状态去对待每一天、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总以为挺过黎明前的黑暗,迎接我的定是美好的曙光。哥德说:“有两个灵魂住在我们胸中,它们总是互相分道扬镳:一个怀着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地要脱离世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尽管现在我的生活环境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如今的我依然徘徊在这样两种境界之中,一方面常常抱怨薪水的低廉和工作的繁杂,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生活在这个既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同时作为体制内的一员,一方面我们在感受着体制带给我们的某些好处,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被体制所束缚和困扰。人生自古难两全,有一得,就有一失,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在得失之间找到我们想要的平衡。

当来自西伯利亚的秋风猛烈地摇曳着树梢,绿叶们听够了赞美,披着万紫千红载誉而去,秋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风轻轻,云淡淡,天蒙蒙,地软软,山初瘦,水微澜。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九月的乡间,就是一幅很有水墨写意韵味的山水画。坐在秋日的边境,我看到人生如秋叶一般在世间飘舞着,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或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最好的心境吧,经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洗净了五颜六色的铅华,剩下的就是不动声色的静默与宁静,此境本来就是一种最有分量的美。这样的景物,或许才具有最深沉的美丽,就如同秋天一样的美丽。

忙碌的散文7:寻 梦

文/路惠民

一直生活在忙碌之中,忽然一日发现自己已进入不惑之年,感觉青春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回想当年曾经天真的梦想、高昂的斗志、满腔的热情、曾经远大的理想,……伴随着岁月时光的洗礼,生活的磨砺,一种失落油然而生,感觉似乎理想、梦想与自己越来越远,几乎遥不可及,不由得自责、悔恨,甚或抱怨。暮然回首,感觉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使得生命在碌碌庸庸中度过了半生。当年的豪情已不知所踪,来自各个方向的各种压力,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冲淡了曾经的梦。因为要与生活搏斗,使自己无暇顾及理想与梦想。只有在搏斗的间隙中,在百无聊赖之时,又重唤起自己的梦想,唤起曾经的梦;只有在理性的生活中承载梦想的帆船,支撑着自己蹒跚行进,在半睡半醒中去追梦,努力地为自己编制梦的衣裳。

生活变得越来越眼花缭乱,使心灵中缺失了往昔的宁静和纯粹;在喧闹不堪中,一切变得让人目不暇给,却让心灵更加苍白贫血,空虚寂寞,物欲横流代替了从容的涵泳,膨胀的功利之心侵吞了读书之乐,曾经向往的、想象之中的农耕时代社会中读书人的生活,在今天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远逝而去,不由得大为感叹:逝者如斯夫!

曾经无数次地梦想,寻找一个静谧优雅的读书环境,没有尘世的嘈杂,没有俗不可耐的世俗的困扰。在一个孕育着古香古色的大宅院里,在周围飘扬着谷香,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郁郁葱葱的大树和绿草,生机盎然,飘荡着书声朗朗;“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谈古论今,把酒话桑麻,言语中引经据典,妙趣横生;在优雅的原生态环境中感悟《诗经》里的爱情,唐诗里的场圃和桑麻,宋词里的音律之美,感悟汉字中蕴藏着的祈愿和梦想,自然而真切的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感悟生命的伟大;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冷眼观看风云变化的世界。

让自己走进优雅的、充满书香的生活环境,仔细地欣赏出大自然的美景,聆听大自然的倾诉,感悟生活的真谛,观看世间百态,把人与自然有机的结合,细细的赏阅自然。在一派繁华之中,感觉出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雅或俗;或尊或卑;或多或寡, …… 顿悟出,出尽风头,占尽春光者的风光;渺小无言,默默无为者的寂寞;受人爱戴呵护和受人“吹捧”者无限风光;冷峻孤傲者的自芳 …… 阅尽世间自然风光,感悟出:“人知世间万物寓,万物不知人所思。”

曾不止一次地憧憬出:那一座座彼此相连的农舍小院,那古朴的青砖青瓦,构筑成砖木结构的房舍;那巷道无处不透出古朴的风韵;那蕴藏着浓厚乡土特色的建筑群;还有那苍老青翠的大树,烙上深厚的乡土味的门饰、照壁;那绿色交相辉映,把人带进一个清纯古朴的时代。远离那厌倦了的钢筋水泥丛林了的困惑与浮躁,声色犬马;远离喧闹的人流;远离那些忙于炫耀财富者和市侩;远离那卑俗无处不在的“利字当头”“缺乏修养”的群落,找回缺失的温文而雅取而代之;远离那些低俗的人和事;远离那无聊至极的生活。

梦想着找来一群志趣相近、知己的朋友,相互了解,语言相通,广泛今古,鞭辟入理,抒发自己的情感,倾诉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到理解、支持和斧正,听取他人的心声,不断的互补。远离那繁杂的俗事、世俗的观念、世俗的偏见。也许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和梦想罢了。

在梦想中,总想摆脱生活的漩涡,平静得享受生活。而年复一年,生活所迫,流年又换,又是一年春来到,生命的年轮又增添了一圈,不由得感慨万分,岁月催人老。我自无法阻挡,也许在心灵平静,在书香的味道中,在笔耕的痕迹中去努力留住岁月,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宽生命的宽度,在不断地思考中提升思维的高度。

在读书的生活中,清空杂念,让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都从容且温馨地平衡结合,冥冥之中总有声音在呼唤,沿着那条被遗忘和被遮蔽多年的旧路,去寻梦中梦想:远离尘嚣,亲近乡土,走近生活深处、历史深处,刻骨铭心地触摸历史与生活,在历史与生活的交汇中感悟读书的灵魂、传统伟岸东方文化底蕴。在一本书中,曾经读到一句话:“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顿悟,觉得的自己浮躁的心,日渐平静,心止如水,不再抱怨。在繁杂的生活中,努力为自己营造出一片天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静静地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和古人对话,和今世博弈,寻梦人生的另一个境界。

忙碌的散文8:爱情,究竟去了哪里

文/浅蓝

一直忙碌生活,许久不曾提笔,不知道是否还记得当初那种执笔的从容和自在。并不是文章能写的多好,而是能将自己心中的苦闷抒写出来,便是一件极大的乐事。我想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总会有些事无法对自己的亲人,爱人,甚至朋友讲的。对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人讲不同的话,总是或多或少保留些什么,与此同时,我们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附和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所以,这总是会让我们心里的某个角落是孤寂和空荡的。我想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己的发泄方式,我的方式便是如此。

对于青春,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记起当初那份纯真和坚持。而对于爱情,我竟然没有了当初那份炙热,或许,为生活奔波久了便是如此,这让我有点心痛。为了爱情,付出所有,却没有当初想象的轰轰烈烈,没有想像中的让人难割难舍。对于男人来说,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女人,爱情却是整个生命。至此我相信,那个扑向烈火的飞蛾绝不是男人。

西安往年的夏天总是很热,热的让人透不过气,这让我不是很喜欢,倒是今年雨天很多,隔天总有突如其来的雨水袭来。其实,对于西安,我独独很喜欢夏天这个城市的夜晚,特别是下雨过后走在大街上,华灯初上,灿烂霓虹,梧桐芬芳阵阵袭来,像是爱人的手温柔的拂过每寸肌肤,那样美妙。对于梧桐,总有种特别的情结。记得学生时代,或是工作以后,每每心情很差的时候总能在这个古老的城市这样的街道上问道这样的芬芳,可竟然我的心情会莫民的好起来,所以对于西安的梧桐我总是很爱的,就像爱我的爱情一样。

年轻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的爱情轰轰烈烈,义无反顾,爱情,爱人,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为了它哭,为了它笑,为了它疯狂,为了它付出一切……而如今呢,几番花开花落后,我们的爱情呢,究竟去了哪里?

西安这座城市承载多少人的爱情,亦包括我的。对于爱情,我是执着的,只是如今却担心会埋在在这里。曾几何时,我以为我拥有了爱情,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福,可是爱情再完美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时间是残忍的,它会带走我的青春,带走我的爱情,甚至带走我的幸福,就在这座城市……回忆,其实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只有曾经的美好不在,才会努力的去刨出那一幕幕我们的过往,去缅怀,去纪念。西安,我不知道你可曾看见我悲伤和我的快乐,是否能为我留下我的爱情,我不想它成为我的回忆。

青春,那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疯狂,我们不羁,我们忧伤;而青春不在,我们是否只剩回忆。仰望天空,原来天还是那样一片天,而天空下的这个人呢。青春不在,我才有资格去怀念,而我的青春还在,我的爱情呢,你把它藏在了哪里?

忙碌的散文9:周末与书

文/肖雄(布依族)

对于忙碌了一周的人来说,是非常渴望周末的。当周末的晨光透过窗户映入眼帘的时候,我坐在书桌 前,在书中,享受着这份周末难得的自在和清闲。

书香里飘逸出生活的一种安详,夹杂在这周末的阳光里,在我穷尽潦倒的内心深处沉淀出一份随和和通透。

翻开《汪国真作品集》,卷首便有这样一段文字:

“心胸狭小的人多烦恼,别人不能公正地对待他,会使其烦恼;自己的机遇不如别人,也会使其烦恼。”汪国真先生就用这简简单单的字句写出了人多烦恼的原因,同时,也让读者反思着关于“烦恼”的问题。

关于汪国真先生的文字,我更倾向于喜欢他的诗:“生命/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渺小/却活得真”。能写出这样深刻而细腻的诗句,可想而知,汪国真先生的心是多么细致的!再如一首《晚祷》里“出家人/不打诳语/不出家的人/难到就做不到”的这段诗句,我们能感觉到汪国真是受到欺骗了:“出家人”没有多少,告诉了我们(读者),人世间尽是欺骗,当然,这仅仅是个人对汪国真先生内心的揣测,不作数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美好的世界,不管现实中的世界多么糟糕,内心的那个世界始终完美。

我多愁善感的心绪,在几经纠结后会在内心的那个世界里散步,以求得一些安乐。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懂,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走进自己的内心,什么“心有灵犀”、“心灵相通”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最多算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

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就更能佐证这个问题了。在没有读过白落梅老师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徐志摩竟对林徽因如此深爱,不过最后都不告而终。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写到:“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读到这,才觉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几句诗句独有味道,意义深重,突然又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不知道这之间有没有关联,我就是想起了。

阳光显得有些刺眼了,推开窗,空气里散透着一股乡村才有的土香,我呼吸着,这夏季最新鲜的空气。

放下书,望着一片蔚蓝的天,时能看见鸟儿划过的身影。在这时候,心竟如此的平静,是么?人只有平静的时候才会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么?我是该给自己的过去做个小结了,也是该给自己的未来定个方向的时候了。

生活的残酷我想对于有过经历的人来说都是意味深长的,没有人喜欢平庸,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想过得精彩。可一份喜悦、一份悲伤、一份快乐……却演绎了每个人生活的不容易;有人哭,就有人笑,有人幸福,就有人不幸福,生活,有太多太多的不堪回首和身不由己,而生活,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还有气儿,就必须生活。

继续捧起书,翻开这夏午的闲适。

夏季,是一个充满希望而美丽的季节,我独自远行,带着希望的种子,就在这个季节种下,深深地埋在这书香页码间,希望经过秋冬的考验后,这希望能在来年的春天,生根发芽,于是,我便与春天有了丝丝缕缕的情愫,我渴望春天!

一直奔跑着的生命,呢累了吗?累了就停下来好好地歇一歇吧。其实,人生的路看似漫长并不长,我亲眼目睹过生命从我身边老去,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段嘶哑的声音是那么的让人痛心,而当生命画上句号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生命不该如此如此,可时间不可倒转,逝去的生命不可能复活,我们,心应淡然,且行且珍惜就好。

这个周末,我与书相伴,我将以另一种方式,我发誓——决不辜负这人生四季。

忙碌的散文10:稻花香里写流年

文/薇梦儿

每年忙碌的六月,都会驱车赶到百里以外的稻田地去,把晶莹的汗珠和稻苗尖上的露水一起相映成趣。

新型的插秧机在水面上疾驰,把棵棵小秧苗插进泥土里,插完的稻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微风轻轻一吹,就泛起层层绿色的波浪。不怕辛劳的男女们在水里忙碌,花花绿绿的围巾在水上漂荡,水面就像开出朵朵七彩的花儿。偶尔的说笑声随风飘向远方,北方人的爽笑声惊醒了田头树林子里那些酣睡的小鸟,清脆的鸣叫声就开始呼朋引伴。

地头大片的杨树林子里经常有很多野鸭藏匿,稻田的主人吆喝着驱赶野鸭,因为这些家伙会在稻地里偷食稻苗。太忙碌没办法时,还会做几个稻草人立在水里吓唬野鸭子,栩栩如生的稻草人有鼻子有眼睛,还穿着时尚的衣服呢。

水泵永远不知道辛劳,一刻不停地响着,把如油的地下水引上再送到个个水池里。水线里的水清可见底,里面有一些水生杂草郁郁葱葱,间杂着的几棵蒲公英水灵灵的。娇嫩的黄花蕊不像林子间的那样一身的灰尘,这里的蒲公英就是水里的荷花,婷婷玉立,干净美丽。河岸上的田埂里,野草足有半米高,远方的牛儿,羊儿悠闲地吃着草,白云和牛羊一起走,说不清楚是谁跟随着谁。绿草里到处可见深紫色的马兰花。花瓣向上,花蕊突出,不怕牛羊蹄子的践踏,不怕路人的采摘,顽强的生命力怒放着自己的景色。休息时,三五成群的姐妹一边说笑,一边摘下几朵,再俏皮地插在发间:看看,美不美?相互看看,笑个不停:臭美。别说,紫色的野马兰不比花店里的红玫瑰逊色。

阳光西下,夕阳就把余辉洒在了一汪汪的池水上。就像画面一样静美,这时的青蛙会来凑热闹。劳累的人们很有办法,不用看手机,因为怕掉进水里,这蛙叫声就是钟表。有资历的农民说:青蛙一叫唤就是下午四点。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谁都没有去考问,只是这呱呱的蛙声减去了很多疲劳。真的像词里写的那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汗水没有白流的,看看身后成排的稻苗,心里的喜悦油然而生。生活就如这一脉脉稻田,春的播种,夏天的汗水,只为那金秋的成熟和收获,还有冬天炉火旁的安逸。

一路欢歌笑语,驱车回家,音响里播放着《一曲红尘》,这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谁把化蝶写成碑,谁在千年等一回,红尘总有梦,何必问是与非,历尽了沧桑更懂得无悔!谁把花心化作泪,谁在梦里永相随,人生这杯酒怎么喝都是醉,过往的云烟坦然去面对!冷冷的眼泪随风吹,才知道离别的滋味,多少寒霜多少心碎,多少无奈慢慢体会。

飘飘的落花如流水,才知道花期的珍贵,多少寻觅多少负累,多少风景依然你最美!”人生真的就是个花期,说短就短,说长就长,自己就是自己最美丽的风景,开好自己的花期,用爱来书写与众不同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