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味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香味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香味的散文1:春香在心头萦绕

文/程应峰

春天有多少香味?谁也说不清。花草树木,行云流水,天地万物,都沐浴在春天的清香里。置身春天,探寻的目光是香的,思念的味道是香的,就连蜂涌的想象也裹着芳香,在身心周边辗转反侧,萦回不舍,缠绵不去。

春天之美,美在春风中,美在春雨里,美在花香怡人,美在芳菲遍地。春风抚过,花香便飘在了风中,淡淡的香味不绝如缕,三两下就将爱花惜花之人带到了花前,让人一不经意就沉醉在了春香满怀的意蕴里。花香若是游离在细柔的春雨里,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香味,让人顿生寻觅的冲动,雨幕中的嗅觉和视线也因此平添了几分清明,一旦被花簇环抱,又怎能不明白什么才是一生一世的契合之心?

春天的香味,漫过岁月的堤岸,以轻盈的姿态落入少女的心扉,立马在少女的脸庞荡漾开来,刹那间的人生俗念,顺理成章地跃上了眼角眉梢,在红尘的念想里,在春雨的节奏中,自然散发,悄然弥漫无碍舒展。一园一园春色饱满的花树间,有缘披着一袭花香,看落花飞红,听流水淙淙,抬手间,花香盈溢指间的刹那,心头又怎能捺得住春思的汹涌?

作为春香的载体,无论是榆钱花,还是槐花,抑或是成片成片的金黄色的油菜花,无论是嫩香,甜香,还是扑鼻的浓香,都是春天最美丽的魂魄。就算是一些无名的野花,若是有心摘一把在手,一样是美轮美奂,满手香醇。

春香氤氲的时日,人事总串缀在花事之中,花与花的簇拥一如人与人的拥抱,花有清香,人有体香,花有丽影,人有娇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又怎能不引人浮想联翩,驻足流连。多情的春天,以她身体中汩汩流淌的馨香,开启了一个季节的情景,搅动了一个季节的情事。

无论白天黑夜,春日在,春香就在。在月色里,在星光下,若有心走出户外,就会在或朦胧或寂黯中感受到春香的魅力。呼吸之间,也许看不见花影,但直入肺腑的春香会不招自来,感觉中,有一波一波袭人的芳香在周边恣意荡漾。在想象的丛林里,这暗流涌动般的春香之味已传送至四面八方,甚至天涯海角。这样的时候,吸一口春香,再疲惫的身心也得以放松,再烦恼的事情也变得轻淡。

春阳下的花香自是最为惹人怜爱的了。再微不足道的花朵,也会尽情地将芳颜展露在人们的视野里,让有心之人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去捕捉,去欣赏,去发现,去把握她们生命中美丽芬芳的性情。她们是春天的精灵啊,正是她们的加入,春天才会在一个如此短暂的过程里,变得春香萦绕,生机盎然,多姿多彩,别致烂漫。

春香总是短暂的,春花凋落的时候,也许会溅起些许的叹息,但所有的芳香已无声无息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存留在属于我们的不会泯灭的精神世界里。

关于香味的散文2:那酒里有荷花的香味

文/吴文兰

南宋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里,有好多菜,不仅名字好听,观之清雅如画,且制作过程十分有趣。

书中写道:暑天,和客人一起泛舟莲荡之中,摘来一把荷叶,先把酒倒入荷叶,将其扎好,又把腌鱼包裹在另一张荷叶里烹制。等一群人游玩回来,酒香鱼熟,各自取酒吃鱼。可以想象,那是一场多么丰美的水泽佳宴,荷叶田田,鱼香酒醇,绿荫花色将酷暑远远阻隔在尘世的喧嚣之外。

很想知道这种酒是怎么饮用的,书中却没有找到答案。正巧,读到欧阳修的《渔家傲》,里面写得恰恰是采莲女用荷叶作杯饮酒的事:

花底忽闻敲两桨,梭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浪,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荫眠一晌,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这首清新活泼的小词后面有详细的注解:荷叶作杯,是把荷叶连茎摘下,在叶心凹处,用针刺破,然后注酒入荷叶凹处,喝的时候从茎端处直接吸取。荷叶柄起到了吸管的作用,纯正,绿色,自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的塑料吸管哦。

据唐《酉阳杂俎》记载,从魏晋时代开始,人们就在用荷叶当做酒杯了。隋殷英童《采莲曲》云“荷叶捧成杯”,唐戴叔伦《南野》云:酒吸荷杯绿。白居易曾写过“寂寥荷叶杯”,大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也写下“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的诗句,将当时饮酒的情形描绘得形象而生动。我们的古人,曾经多么风雅啊。

那酒经过丝丝缕缕的叶脉,再从叶柄的一端缓缓流出,逶逶迤迤的一路行来,荷叶的青气和荷花的香味一定已经含蕴其中了,滋味一定妙不可言吧!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雅致的名字:碧筒酒。

关于香味的散文3:秋季里飘出的香味

文/刘志强

路过楼底下的花园,花园里飘出一种诱人的香,闻着那种香味,我的一根神经告诉我,沉浮在心底的那些文字变了色,并且发出呻吟······

夜晚总是给人许多的遐想,这些遐想总是把人折腾的身心狼狈,也总是让人的语言发不出音调,在夜晚失去平衡的方向。

走了,该走的时候到了。那天下午,你电话给我,说要远航了,要去属于自己的环境里生活一段时间。我说,也好,那就去吧!

其实,我应该说一句,不走行吗?但我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这句带有一定情感的话。

你走的那天,我给你写了一份信,那是我亲笔给你写的,本来我想用电脑打出来,但是,我想我还是给你亲笔写一份信。这样好让我的字迹在你的心里保存,以便你说,最起码我是真诚的,没有那么虚心假意。

写给你的信我专门起了一个名字,叫《梦不再遥远》,我说了,青海是一个有梦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梦丢失的地方。只有你亲身体验了,就会发现我说的一切是真的。

信的最后我还特别强调了一点,青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并且青海也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希望,遥远的地方让你的梦不再遥远,也不要让你的心在遥远的地方徘徊。

今晚是一个宁静的夜晚,黄昏时我路过楼下面的拐角时发现,小草慢慢的变黄了,一片飘落而下的叶子告诉我,秋天到了。

秋天到了,一些花草失去了芳香,带给人们的只是一种淡淡的气味和淡香。大地上失去了香味,而在我的心里面却流淌着浓厚的香味。

今年夏天,你送我一包Stassen,当时我真的不认识这个英语字母。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种外国茉莉花茶的名字。

Stassen是一种茶的名字,来自斯里兰卡,汉语应该叫司迪生,它是茉莉花茶的一种。这种Stassen司迪生茉莉花茶具有很香的香味,只要你一打开包装盒,那种淡淡的香味就会传遍整个房间,还有我们的全身。

第一次喝这种茶,觉得世界上最好喝的茶就是它了。可后来,我发现这种茶喝的越多你就会越恋上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不是说你和茶的感情如何,而是送茶叶的人的一种内心情感!

在那天,你还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司迪生茉莉花茶的一些故事。你说,司迪生茉莉花茶是斯里兰卡最好的茶叶之一,品种共有上百种。司迪生茶叶是采撷来自高山无污染的茶园,以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一流的制造技术,在融入中国传统的制造方式,品质极佳,风味独特。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司迪生茶园位于斯里兰卡北部之广阔绵延的高山地区,由于阳光充足,云雾披露和丰沛的雨水,司迪生以整片茶叶直接焙制切碎装袋,而非一般下脚茶(即制茶后的茶渣),深受全世界六十余国家所欢迎。

好长时间没喝这种茶了,今晚吃完饭后,我先洗好杯子,一共洗了三遍,你说喝好茶应该先把杯子洗干净,然后还要有好的水,我又把自己喝的矿泉水倒进壶里烧开,再放进茶叶,倒进水!

当我从柜子里拿出茶叶的那一瞬间,淡淡的浓香味飘满了我的屋子,随着香味我的心里慢慢忧伤起来。当杯子倒满开水的霎那间,我仿佛看到了今年夏天我在你家你给我倒水的样子和熟练的沏茶动作。

等水稍微凉了一点时,我双手拿起杯子,将嘴唇慢慢放到杯子上,轻轻地品尝了一小口,就那么一点点,我感到幸福极了,那淡淡的香,那淡淡的美,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

在我用双手慢慢品茶时,那些香味同时也飘进了我的鼻子,我的眼睛,我的耳朵,而这香味的流进,没有损伤我的任何部位,反而,这些香味的流进使我的眼睛更加明亮,耳朵更加清晰,鼻子更加灵敏,大脑更加醒悟。

再喝一口吧,自己告诉自己,我拿起自己最喜欢的玻璃杯子,将一大口水流进嘴里,含了许久,我才慢慢咽下。就在我咽下的那一瞬,我斜靠在椅子上,突然感到全身也轻松了许多,然后闭上眼睛,回想着整整一个夏季的路和秋季的梦。

秋季草木泛黄,没有了生机,大地开始凝固,将黄色的树叶吹响遥远的天国;秋季牡丹花落,飘不出迷人的芬芳,花瓣开始残落,将美丽的花瓣遗弃在黑色的大地上,发出悲伤的呻吟。而我,就在此时此刻,却意外的闻到了一种茉莉花的香味。而现在,这些Stassen茉莉花的香味成了我秋季里最美的味道,也成了你送给我秋季最好的礼物。

秋季,我闻到了最美最纯的香味,而这些浓淡的香味是来自内心深处最美的词语。此时,从杯子里飘出了许多Stassen香味,大家闻到了吗?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最好礼物,扎西德勒!

关于香味的散文4:一座城 沉浸在槐花香味里

文/谢新正

尚在梦境中,竟被丝丝入扣花香弄醒。

再熟悉不过的记忆里芬芳,穿越窗缝挤进嗅觉。悠悠清香,绵绵故事,如诗如画,在脑海里波涛汹涌,缠绵悠长。闭目静卧,不忍心打扰一缕花香、一径芬芳真诚造访。任涓涓清香,无私奉献,轻飘飘流入心房。

生活在这样小城,颇有“井里蛤蟆井里热”般留恋。四季花香,葱绿常青,不肯偏私任何一人,颇像山野共产主义一般令人振奋,给人快感,引领人走进一个清香陶醉季节。光阴似箭,只那么轻轻一射,就射得槐叶舒展,槐花绽放,香色一城。

一座小城,春风轻扬,春雨挥洒,春阳兴奋,槐花就开了。开得养蜂人不远万里,赶来牧蜂于河堤村庄,还有那遍野山梁。一片嗡嗡然,一声声为生命勤劳歌唱,一句句无名诗人的吟咏,就这样到处激荡。

幽幽槐花香,沁人心脾,醉人思想。不经意间,又将梦境打得支离破碎。便不再自甘堕落于梦乡深渊,不再纠缠于梦境荒诞不经,不再想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贪婪的独享起那属于自己的一份清香与清凉,还有静夜的海阔天空遐想。

此时此刻,南山北坡,东岭西梁,槐花早开得醉成一片。早该让人忘却了那些鸡零狗碎的杂乱无章?一座小城,注定与槐花耳鬓厮磨,年年相见,永久相伴。轻风知趣,气流开眼,为一树树槐花大开绿灯,打开通道,空气里那么多槐花清香分子,肯定在游动,肯定在寻找自由的方向!只是肉眼看不见,却能心领神会,自然吸纳。

任丝丝槐花飘香,穿行于季节窗棂,不用叫门,不用迎接,就将香气投怀送抱进万户千家。那是一付多么波澜壮阔的槐花世界美图!槐香,一下子成了一座城市的芳香向导,引导着南来北往旅客游人,驻扎芬芳海洋,舒心享用这春天的无私与精诚。

待天明,走出家门,如游鱼泳虾,身心游弋进芬芳海洋深处,任嗅觉,在清芳世界里信情冲浪,自由翱翔。

山路弯弯,绕道爬行,一下子竟跌进槐花海洋深处。茫茫槐花海洋,那儿是路径?人迷其间,远不能自拔呢。干脆就任漫步悠悠,心境敞开,思绪松驰吧。捋一把槐花,简直是不会融化的雪花!白生生的白,令人看得心痛,看得陶醉,情不自禁,轻轻一嗅,当即唤醒刻骨铭心的记忆。树树槐花,在阳光灿烂下竞相绽放,先尽情享受一下好心情的滋味再说!树高招风,明媚阳光下的槐花,婀娜多姿舞蹈着,与春天就这样亲切的接吻,长长的接吻,热烈的拥抱!时空仿佛凝固,留下的是一串串深情的思绪印痕,鲜明的形骸,还有那带着诗歌温度与另类香型的执迷不悟。

悠悠槐花香,岁月蹉跎长。那是母亲留在这个世界,唯一令儿子留恋的气息。对于生在人间四月天的我,终生难忘。困难岁月的日子,尚在我来到人间的瞬间,就久久穷过着。清香的槐花味道,根植在记忆深处。终生抹不去的记忆,只有经历过啥叫清贫日子的过来人,才会产生深深共鸣,才会苦恋清苦的岁月。

一碗槐花麦饭,又一碗槐麦饭,再一碗槐花麦饭……就这样,用星点杂粮面粉拌成蒸熟的麦饭,母亲正是用那一篮子槐花、嗡嗡蜜蜂采集后剩余营养,转换成甘甜乳汁将自己的儿子养大!从此后,母亲终生不再吃那槐花麦饭!不难想像,被一碗又一碗再一碗槐花麦饭,吃得叫苦不迭的母亲,用乡里俗语说,吃伤了!那肯再想那槐花的味道!回想那困难的滋味,清贫的无奈!

母亲在世时,每到槐花绽放时,早早就念叨:“你的生日快到了”!即使老人家到了生命最后那个三月天,仍然念念不忘,叮咛再三“你的生日快到了!”自从母亲去世后,那再熟悉不过的叮嘱声,永远的飘走了,只留下一丝珍贵的香气清芳,萦绕心头,驻扎灵魂。我悄悄地珍藏下那份珍贵遗产,那份人间亲情,还有那份从母腹中带来、对槐花的痴情与眷恋。

天堂里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到了!儿子在人间向您说话呢:槐花又开了,一座城,全浸泡在槐花的香味里,香气好醉人啊……

关于香味的散文5:野果香味入梦乡

文/张亦斌

端午节,一家老小回到乡下父母家里,一起过节。几个小把戏放着香喷喷的粽子不吃,都到屋后的山上找野果子吃,摘了一大堆熟透了的桑葚,吃得满口留香,好不快乐。

看到小把戏们那得意洋洋的神情,我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摘桑葚的往事。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山窝窝里度过的。其时,我的父亲在一所山村学校教书,我便随他在那所学校里读书。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我和几个小伙伴便一头钻进山里,寻觅那些可以饱口福的野果。

初夏时节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学校的围墙边就有好几棵桑树,桑葚刚刚红时,还没有成熟,吃到口里有一丝涩味和酸味。但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跳起来摘那些尚未成熟的桑葚,摘下来,也不洗,直接往口里一丢。虽然有点涩,有点酸,但我们才不管那么多,眯着眼睛就吞了下去。桑树似乎并不在乎土壤的肥沃与否,山脚下、荆棘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我对学校围墙边的桑葚不屑一顾,常常到偏僻处去找。人们只喜欢就近寻找桑树,较少光顾偏僻处的桑树,因而偏僻处的桑葚往往更加诱人,紫黑色的桑葚挂满枝头,一下子就能勾起食欲与采摘的冲动。有一次,我独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一棵大桑树,满树都是紫黑色的桑葚。我忘乎所以,爬上树就猴急猴急地一边摘一边吃。也应了“乐极生悲”这句话,我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鼻青脸肿不算,脚也崴了。我当时并不觉得疼,从地上爬起来,又往树上爬。因为脚痛,爬不上去了,我跳起来折了几条挂满桑葚的桑树枝,像个士兵扛枪一样把桑树枝扛在肩上。本想做出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番,谁知道脚痛得厉害,既不能雄纠纠,也不能气昂昂,只能一瘸一拐慢慢往回挪。回到家时,已是满天星斗,小伙伴们早就散了,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其实,山里能吃的野果很多,远不止桑葚一种。春天的三月泡是我们的最爱。我不知道三月泡的学名是什么,可能与现在人们种植的草莓是近亲吧,大家也有叫它野草莓的。摘三月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长在带刺的灌木上,那种灌木有钩刺,所以采摘时必须十分小心。三月泡一般长在山路或者是旱地两边的坡上和坎下,一颗一颗挂在枝头上,成熟后都晶莹剔透,清香四溢。别说是吃,光看着,也是一种享受。每次我们进山,总要采摘一大堆三月泡,回来后比一比谁的战果多,谁的三月泡大。秋天的尖栗子也是不错的美味。尖栗子大概是板栗的近亲吧,看起来像是板栗的浓缩版。我们小心地把尖栗子长满毛刺的外壳摘下来,用砖头、石头砸开,或者用火烧,使尖栗子的外壳爆开,然后再剥开它的内壳,才能吃到清甜可口的尖栗子。还有又酸又甜、红彤彤的山里红,还有个头很小、味道独特的野葡萄,还有……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野果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好的零食,采野果、吃野果是很多人童年最快乐的事。如今,人们吃的花样多了,但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的机会少了。如果有机会,不妨领着孩子,到乡村山野,重新寻找那些曾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野果,重新感受味蕾上的清新,枕着野果的清香悠然入眠。

关于香味的散文6:木头香味

文/王太生

木头香味是木头骨子里的气味。

一个木头人、一只木头弹弓,或一只玩具小木马,有没有木头香味?我想是有的,只是自己疏忽,不曾察觉。

木是树之骨。下过雨后,几十棵松树合围的空地,散发草木清气,有松针、松叶散发的幽香,也有松木的气味。

木香是内敛的,又是悠长绵延的,将一截木头拦腰锯断,味道如水流般溢散开来。

现在建筑构件里面,较少用到木头,用木工板、胶合板,家具、门、窗、餐桌,甚至是做梦的床,满是甲醛,胶水气味。有些地方建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的骨架上,套顶帽子,而没有木头清芳。

木头香味,缓缓释放。我去古庙寻幽,庙里有一佛一僧。山梁大殿空幽,楠木供案,散发清芬。古庙里,老僧安详,双手合十,木头香味,让人安静。

木头的香味,在那些老房子里,花格漏窗,椽条橫梁,地板墙壁,人居其间。

问过一位老木匠,您这么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说,是木头的香味。松木、柏木、樟木、柳木……老木匠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木头,用这些木头打床、打桌椅、箱柜、碗橱、水桶、澡盆、刨、锯、凿,那些散落一地的木花、木屑,无不散发木头的清芬,在他的作坊,木头的香味布满每一寸空间。

木雕工匠用一把锋利的刀,一点一点地雕琢,那些坚硬的、多余的木头剔去,活泼的鱼、野鸭、鸯鸳,在他刀下 栩栩如生。

旧香,就是旧味。旧香里,有故人与往事。

我所在的城市,江边古镇有雕花楼。这座清代四方楼,楼栏、门窗、廊柱之上,雕刻着飞禽走兽、松枝瑞草,燕子、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太平花……美轮美奂,氤氲着木头的清香。一座精致的古楼,楼上楼下,空无一人,里面曾经住过的人,以及他们的气息,被风吹散,只有木头的香味盘桓不去。

木头有灵性,坚硬之中也有弹性。

木头香味,历经几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掩盖不掉。我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凝视那堆楠木垒成的“黄肠题凑”,那些历过黄土掩埋,穿越几个尘世的棺木,仍丝丝散发它们数千年前就有的楠木香味。

木头的香味,挥之不去,就像记忆。

一只未上油漆的木桶,或者桌子,小孩子用刀片,或者硬器在上面划一划,它都会散发原有的香味。

外祖父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花十块钱,从一个人手中买回一张柏木桌子,外祖父用头顶着它,带回了家。那个人已经有几天没有饭吃,卖掉桌子,买粮回家。多少年来,我经常端详这张方方正正的柏木桌子,摆在那儿纹丝不动。有时候,拉开一米长的大抽屜,里面蹿出一股淡淡的木头味。

我从前去过一个木库,那些巨大的木头,露天堆放,有的木头堆在仓库里,有些大木头干脆就直接泊在河里。这些从远处用船装来,或者是直接拖来的木头,散发着与生俱来的木香。木头香味铺天盖地,人行其中,就像一只虫子回到山林里。

锯木加工厂的电锯声尖锐刺耳。木头在金属齿锯的噬咬下,木屑如野蜂飞舞,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家锯木加工厂,喜欢闻那儿锯木头的味道,那些刚锯下的木头,大多是湿的,湿木被锯开,锯成木条、木板和木方子。来这里锯木头的人,把锯过的木头搬到车上,运回去放在室内晾吹,那些木头浓烈的香味久久不散。

木头香味,因木而异,个性不同,气质也不同。

樟木,木质坚韧,气味芳香,可以驱虫。从前人家女儿出嫁,嫁妆中有一只樟木箱子,这是娘家的味道,这只箱子,由年轻陪到年老,陪过一个女人的一辈子。

松木,有浓郁的松香味。徜徉在一片松树林里,脚踩松针路叶,香气萦鼻。

檀木,香味张扬,一串佛珠放在车中,甚至放在房间里,整个空间,充满了檀香味。

沉香木,香味不明显,常温下味道内敛,除非高温熏香,气味逸出,与低调的人,气质接近。

梨花木,委婉的酱香味,平常几乎闻不到,只有在刮出新材,或者没有打磨抛光时,才能捕捉……这些香味,逸散自年轮内部。

一棵老去的树,一截风干的木头,有树脂的香味,它是一棵树永久的气息。我在木头的香味中深呼吸,它们也在微微吐息。这时候,天地浩大,空气对流,木香沁脾,一棵树在时空里又复活了。

关于香味的散文7:难忘那辣酱的香味

文/茉莉花开

花,会接受凋零;风,会接受追寻……地球每天都转动着,从来不会为谁停一停。时光的年轮飞速地旋转,我们的生命是一只华丽、唯美的舞蹈。但是,它流过的,却再也追不回来了!

多么希望时光倒流,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奶奶在一起啊!那是二00五年的一个春天。花,依旧绽放的那样美丽;树,依旧屹立的那样潇洒;阳光,依旧那么灿烂……

那天,我们一家快乐地玩儿着,学习着,吃着奶奶做的辣酱。奶奶做的辣酱非常好吃,街坊邻居都爱吃。奶奶也常常送一些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几个小时后发生的事情!

下午一点二十分左右,大娘打电话来,说奶奶脑出血,情况不太乐观。我们立即回到老家绥化的市中心医院。在病房里,我看到了奶奶。她闭着眼睛,瘦弱单薄的身上套着一件病服,奶奶趁睡着。很多人都在病房里。我看着奶奶,伤心极了,走上前哽咽着说:“奶奶,您还记得我吗……”我说不下去了,这时,我分明看到奶奶的眼角流下了几滴眼泪。

我们静静地在病房里,说话也只是轻声细语,生怕震到奶奶让她失去生命。晚上,我们小孩子去睡觉了,大人留在病房里。

可是,病魔却并没有收回它可怕的双手。晚上十一点五十三分,病魔夺去了奶奶宝贵的生命。

早上我醒来,跑到病房去看奶奶。可是晚了一步,奶奶已经被送走了。大人们个个红肿着眼睛。外面风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好像也在为奶奶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

奶奶,你怎么走了呢?为什么不再看我一眼呢?但我知道,您并没有忘记我,在您的记忆里,依然有我的影子。我愿做一朵小花,再为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做点缀;我愿做一棵大树,在另一个王国为您遮阴避暑;我愿做一只蝴蝶,一直在您身边陪伴着您!

那扇红色的小门再也不会打开了吧?那金色的阳光再也不会照到屋里了吧?我再也不会吃到您做的辣酱了,再也不会闻到那辣酱的香味了吧?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可是,那辣酱的香味儿却让我回味至今。

奶奶,另一个世界美丽吗?您是不是因为有鸟儿的歌唱、花儿的笑脸、天使的爱心而过得快乐呢?愿我的祝福化作一眼清泉,滋润您心灵的田野;愿我的祝福化作一块手帕,擦去您身上的汗水;愿我的祝福化做辣酱的调料,请您再给我做一些。因为,我忘不了那辣酱的香味。看到辣酱,我便会想起您,想起您的每一个笑容!时光之轮虽然不会回转,但是我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有您的影子。奶奶,您与我同在!

关于香味的散文8:年夜饭光景

文/叶梓

厨房里的肉香味,穿过木格子窗户,飘荡在院子上空,弥久不散。那股混合了大香、草果以及其他作料的香味,让大年三十的这个黄昏,更加意味悠长了。我一次次地钻进厨房,背着祖母揭开锅盖,看看那口大锅里翻滚着的骨头。严厉的祖父,还是拉上我去接先人。这是年夜饭前的重大仪式,也是一户西北人家过年的大事——只有把列祖列宗们从遥远的墓地接回来,年夜饭才能开始,一家人,才算真正团圆了。

回来的时候,祖母早早就在土炕上摆好了小炕桌,梨木的。

但先不吃肉,像是故意卖关子似的,一人一碗浆水面。这是穷人的饭,天天吃,今晚还吃,用祖母的话说,“是给好好吃肉垫个底!”后来我才知道了祖母的“良苦用心”:先清淡,后油腻,再说免得馋了好久的小孩子们大快朵颐于肉食时坏了肚子。简单、平凡、普通的浆水面,如同拉开了年夜饭的序幕,旋即,院子里开始放起了炮,叭啦一响,祖母笑盈盈地从厨房里才把一大盆堆得高高的肉端出来,年夜饭才算开始了。一盆热气腾腾的肉,一罐加了盐的蒜泥!年年如此简单,没有饺子,没有祝福的言辞,也不看中央电视台晚上八点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还没有电视机。后来有了电视机,也很少看——只有肉,只有一家人老老小小男男女女围着一盆肉盘腿而坐不禁发出的津津有味声。

吃毕肉,稍稍收拾,端上几盘凉菜,开始喝酒啦。每年,梨木炕桌上总会出现凉拌胡萝卜丝、油炸花生米这些下酒菜,还有一点水果和盐水炒的瓜子。祖父善饮,一个人能喝大半瓶。他常常不管别人自顾自地喝。喝一会,祖母就去抢酒盅,但祖母一辈子似乎管不住他的喝酒抽烟。祖父的脸上有些微红,这是他喝多的标志。这时候,他常常会一个人先去睡了。

带上门时,他还要说一句:“今晚大家喝好啊!”

他分明是高兴的。看着一家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齐聚一堂,热闹,亲切,和睦,还请来了看似无影无踪实则无处不在的祖宗,他当然心里爽快。祖父提前离了席,但每年总有两样活动要进行,像是年夜饭的尾声似的。其一是嗍猪尾巴,其二是夹门扇。

嗍猪尾巴,其实在大家围锅吃肉时就开始了。家里的小孩子如果常流口水,那就在除夕夜里,特意煮一条猪尾巴,让他一遍接一遍地嗍。据说,此法可治孩子流口水。至今,我也不知道在医学上有没有根据,但在家乡,多少年来一直风靡不息,而且,据说效果还奇佳。我小时候,有好几年就嗍过猪尾巴,那味道现在忘了,但想起人家吃肉,我连汤都喝不成,只握着一个猪尾巴嗍来嗍去,实在是好笑又好气。现在,我怀疑那时候的常流口水,是不是跟饮食的贫乏有关呢?

夹门扇,就是哪个孩子个子长得不高,或者长得不快,就在大年三十晚上,等大人们吃完肉,就把他夹在将闭未闭的主房门扇里,一人在里,一人在外;一个执头,一人提脚,像拉皮筋似的往两头拉,而且边拉边喊,一个说:“长着么?”

“长着哩!”另一个回答。

一问一答声里,屋内笑语连连,欢乐融融。如此者反复三五次,就停下来。被夹了门扇的孩子,开始给长辈们一一磕头,讨要红包了。

也许,这两样风俗,现在在家乡已经雪泥鸿爪了。

而我一介游子,也只能在太湖之滨,怀念这样的时光了。

大家都在看